护理人员给药规范(正式版)
护士规范给药规定

护士规范给药规定
一、给药要求
(一)由获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核对药剂科发放的药品,按给药时间分别放置、标识明确。
(二)护士给药时应携带口服药单或输液单,核对患者身份、药物过敏史,确认药品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并在口服药单或输液执行单上记录每次给药时间并签全名。
(三)患者对药物提出质疑,护士应重新核查医嘱,确定无误后方可给药,并做好解释工作。
(四)给药时,患者外出,护士应将药品放回原处(需冷藏的药品放入药品冰箱),并做好交接班,不可将药物放于患者床旁。
(五)给药后,要注意观察药品的疗效、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汇报医生并及时正确处理,同时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的要求上报。
(六)使用后剩余的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及其他对他人具有潜在危险性的药品应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制度》《残余药品管理制度》处理。
(七)自理药、自备药、高警讯药按照药剂科相关药品管理制度执行。
(八)鼻饲患者给药:按照鼻饲操作规范执行。
详见《鼻饲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二、给药时间
遵照《处方和药物医嘱管理制度》相关要求。
给药法标准规范

给药法标准规范(口服、含服、粘膜、皮肤、注射给药)目的:明确规范护理人员给药前需执行“三读”“五对”并向病患说明目的、原因、过程及注意事项等。
提升患者用药正确性,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给药原则:1、给药人为已注册且经过院内授权的护士方可执行给药操作2、下列人员必须在具备给药资质的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给药操作:(1)实习生(2)助理护士(3)进修生3、给药时只能发放院内药房提供的药品,给药时应严格执行“三读”“五对”原则及查对药物的有效期。
对于标识不清、已过期的药品严禁发放。
不允许发放病人自带药品,除非医生有医嘱。
4、应用特殊药物时,要详细了解其药物的性能、注意事项及仔细观察相应指标。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准备好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以便服药后的随时监测。
6、应用化疗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防护原则。
给药途径:(1)给药护士可执行下列给药途径:a. 口服、肠内、肠外、舌下、吸入、皮内、粘膜b. 注射(静脉、肌肉、皮下)、气管内c. 窦腔、管腔、瘘腔(2)下列给药途经护士不能执行:心内、硬膜外、腹膜、动脉内、心房、关节腔给药程序:医生开出医嘱、处方护士接受医嘱药剂人员接受处方、医嘱并调剂护士执行三查五读原则护士遵医嘱给药进行用药后的评估给药时间:(1)给药必须在医嘱规定时间内执行,除非因诊断性检查延误。
(2)护士按时给药后需在相应的时间下执行签名。
(3)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护士有权通报医生及时调整给药时间。
(4)护士应尽量避免在病人睡眠时给药。
操作步骤:1.给药前准备:1)洗手2)准备物品:做好三查:一查:拿起药瓶看标签(一看);二查:取药前看标签(二看);三查:放回药柜前再看标签(三看)。
3)核对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4)信息核查: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对床头卡)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b.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c.确保用药“五对”。
护士给药制度

护士给药制度标题:护士给药制度引言概述:护士给药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良好的护士给药制度能够有效减少药物误用和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从护士给药制度的定义、重要性、执行流程、注意事项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护士给药制度的定义1.1 护士给药制度是指医疗机构规范护士进行药物赋予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1.2 护士给药制度包括了药品的存储、配药、核对、给药、记录等环节。
1.3 护士给药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护士给药制度的重要性2.1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规范的护士给药制度能够减少药物误用和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2.2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护士给药制度的执行能够确保患者按照医嘱正确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2.3 建立医疗机构的良好声誉。
规范的护士给药制度能够提升医疗机构的专业形象,增加患者信任度。
三、护士给药制度的执行流程3.1 药品存储:护士应按照规定将药品存放在指定的药房或者药柜中,保持干净整洁。
3.2 药品核对:护士在取药时应核对患者信息、药品名称、剂量和给药途径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3.3 药品给药:护士应按照医嘱要求正确给药,注意给药途径和时间,避免药物浪费和错误。
四、护士给药制度的注意事项4.1 遵守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护士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的规定执行护士给药制度,不得擅自更改医嘱。
4.2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护士在给药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4.3 定期接受培训。
护士应定期接受药物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
五、护士给药制度的改进措施5.1 强化质量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对护士给药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5.2 制定标准操作流程。
医疗机构应制定标准的护士给药操作流程,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
5.3 提高信息化水平。
医疗机构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护士给药的准确性和效率。
护士规范给药规定

护士规范给药规定
护士在给药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1. 仔细核对患者身份:在给药之前,护士必须核对患者的身份,确保给药的是正确的
患者。
2. 准备药物:护士在给药之前必须准备药物。
这包括核对药物的标签与医嘱是否匹配,并正确计算药物剂量。
3. 遵循正确的给药途径:护士必须根据医嘱和药物的特性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
这可
能是口服、注射、静脉推注等。
4. 遵守洁净环境:护士在给药之前必须保持洁净的环境,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以
防止交叉感染。
5. 注射技术与方法:护士必须具备正确的注射技术和方法,以确保药物的正确给予。
这包括正确选择注射器、注射部位和注射技巧。
6. 仔细观察患者反应:护士在给药之后必须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包括药物的疗效和
不良反应。
如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医生。
7. 记录与报告:护士在给药之后必须准确记录药物的给予时间、剂量和途径,并及时
报告相关信息给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
8. 药物存储和处置:护士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储存药物,并正确处理过期或不再使用
的药物。
以上是一些护士在给药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范,以确保药物的正确给予和患者的安全。
此外,护士还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禁忌症等信息,并提供必要的药物教育
给患者和家属。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文(二篇)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文引言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药物在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在给药过程中的规范操作能够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以下是护理人员给药的一些规范要求。
1.药物准备1.1 在给药前,护理人员应查阅患者的医嘱并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以确保给药的准确性。
1.2 护理人员在给药前应将准备好的药物进行核对,确认药物的名称、剂量、途径等信息与医嘱一致。
1.3 药物应在准备和给药过程中保持干净、无污染。
护理人员应遵循手卫生和无菌操作的要求。
2.给药途径2.1 护理人员在给药前应了解药物的适宜途径,并根据医嘱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
2.2 当给药途径为口服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正确的服药方法,并帮助患者将药物服用。
2.3 当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时,护理人员应选择合适的部位,并遵循消毒和无菌操作的要求。
3.给药时间3.1 护理人员应准确记录每次给药的时间,并严格遵守给药时间要求。
3.2 当患者无法按时给药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并协商调整给药时间,以确保药物的疗效。
4.给药剂量4.1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等因素计算给药剂量,并核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2 给药剂量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药物的副作用或疗效不佳,因此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正确的剂量。
4.3 在给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5.给药记录5.1 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每次给药的相关信息,包括药物名称、剂量、途径、时间等。
5.2 给药记录应完整、清晰地展示给药过程,以便医护人员进行后续的评估和处理。
6.患者安全6.1 在给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史等信息,以避免给予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
6.2 当给药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护理人员应立即停止给药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通知医生、给予急救等。
结论护理人员给药的规范操作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十分重要。
医院护理操作规范——口服给药(2019年版)

医院护理操作规范——口服给药
【目的】按照医嘱安全、正确地为患者服下药物,以达到减轻症状、治疗疾病、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协助诊断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用物准备】服药车或服药盘、医嘱单、服药卡、药杯、药匙、量杯、饮水管、治疗巾、水壶内盛温开水、备齐所需药品。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服用方法、作用及服药注意事项。
2.对慢性病患者和出院后需继续服药的患者,应特别强调遵医嘱按时、安全、
正确服药的重要性。
【注意事项】
1.需吞服的药物通常用40~60°C温开水送下,不要用茶水服药。
2.对牙齿存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酸类和铁剂,应用吸管吸人,服
药后应漱口。
3.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吞服时不可嚼碎。
4.舌下含片应放于舌下或两颊粘膜与牙齿之间待其溶化。
5.健胃药直在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催眠药
睡前服,驱虫药宣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
6.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应准时服药,以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服用磺胺类药物
后宜多饮水,以免因尿量不足而致磺胺结晶堵塞肾小管。
7.服用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的药物后(如止咳糖浆)不宜立即饮水。
若同
时服用多种药物,应最后服用止咳糖浆。
8.对服用强心戒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先测心率、脉搏,注意其节律变化,
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节律不齐时,不可以服用,并报告医生。
9.有特殊检查或手术需禁食者,暂时不发药,并做好交班。
10.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即给药前、给药中、给药后:七对即对姓名、
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
是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药物的有效使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以下是常见的护理人员给药规范的一些要点:
1. 药物核对:在给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和处方是否正确,并正确识别药物。
这包括检查患者的姓名、出生日期、住院号以及比对患者的身份证件。
同时,核对患者的处方是否符合医嘱,并核实药物名称、剂量、途径等信息。
2. 药物准备: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准备药物,包括正确计量和配制。
药物准备时应使用合适的药物容器,并确保准备无误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3. 药物给予方式:根据医嘱和患者的情况,护理人员要正确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常见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护理人员需确保给药途径的正确性以及注射方法的安全性。
4. 给药时间和频率: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规定的时间和频率给药,以确保药物的持续有效性。
同时,需要掌握药物的服用顺序,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 药物存储和管理:护理人员需要正确存储、管理和维护药物。
药物的存储条件和过期日期需要注意,以免使用过期或受损的药物。
6. 药物记录和报告:护理人员需要准确记录每次给药的时间、剂量、途径和药物反应等信息,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和不良反应,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7. 药物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药物的信息和教育。
包括正确用药知识、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以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
总之,护理人员给药规范是为了确保患者得到正确、安全和有效的药物治疗,减少药物误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药物知识,遵循规范操作程序,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继续教育。
给药规定

护理给药规定一、给药法标准规范:(口服、含服、粘膜、皮肤、注射给药)目的:明确规范护理人员给药前需执行“三查”“五对”并向病患说明目的、原因、过程及注意事项等。
提升患者用药正确性,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三查内容一查:拿起药瓶看标签(一看);二查:取药前看标签(二看);三查:放回药柜前再看标签(三看)。
五对内容1、确认药物的剂量正确,2、核对处方确认药物名称正确,3、给药时正确执行患者身份核查制度4、确认正确的给药途径、5、确认正确的用药时间二、给药原则:1、给药人为已注册且经过院内授权的护士方可执行给药操作2、下列人员必须在具备给药资质的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给药操作:(1)实习护士(2)无证护士(3)进修护士3、给药时只能发放院内药房提供的药品,给药时应严格执行“三读”“五对”原则及查对药物的有效期。
对于标识不清、已过期的药品严禁发放。
不允许发放病人自带药品,除非医生有医嘱。
4、应用特殊药物时,要详细了解其药物的性能、注意事项及仔细观察相应指标。
三、给药途径:(1)护士可执行给药途径:a. 口服、肠内、肠外、舌下、吸入、皮内、粘膜b. 注射(静脉、肌肉、皮下)、气管内(2)护士不能执行的给药途径心内、硬膜外、腹膜、动脉内、心房、四、给药程序:医生开出医嘱、处方↓护士接受医嘱↓护士执行三查五对原则↓护士遵医嘱给药↓进行用药后的评估五、给药时间:(1)给药必须在医嘱规定时间内执行,除非因诊断性检查延误。
(2)护士按时给药后需在相应的时间下执行签名。
(3)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护士有权通报医生及时调整给药时间。
(4)护士应尽量避免在病人睡眠时给药。
六、操作步骤:1.给药前准备:(1)洗手(2)准备物品:(3)核对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4)信息核查:a.确认病人身份(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腕带)b.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c.确保用药“五对”。
( 5)做好解释:协作患者取恰当体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并建立安全感。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前言在医疗环境中,正确的给药是提高患者治疗质量和治愈率的非常重要的步骤。
因此,护理人员和医生都需要遵守给药的相关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给药前的准备在给药之前,护理人员首先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确认患者身份确认患者的身份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应该检查患者的住院号、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等信息,以免出现患者误用药品或者药品走私等情况。
检查药品过期日期和有效期限药品过期或者已经过了有效期限是不能使用的,护理人员应该对药品有效期限进行检查,以确保使用的药品是安全、有效的。
确认用药医嘱护理人员应该仔细阅读医生的用药医嘱,确保用药时间、剂量、途径等信息是正确无误的。
安全用药环境在给药前,护理人员也需要确保用药环境的安全,避免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药品误用或者意外事故的发生。
给药时的注意事项在给药过程中,护理人员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避免过敏反应有一些患者对药品或者药品成分会出现过敏反应,护理人员在给药前应该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情况,并进行记录。
同时,在给药时也要注意患者的反应情况,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注意给药途径不同的药品有不同的给药途径,护理人员在给药前应该对给药途径进行明确,避免出现药品误用或者给药途径不当导致的不良情况。
注意药品副作用有一些药品会出现副作用,护理人员在给药前应该对患者的健康情况进行评估,避免出现药品副作用患者应尽早就医对症下药。
避免药品混淆有些药品在外观上非常相似,护理人员在给药前应该仔细检查药品标签等信息,避免出现药品混淆导致给药错误。
结论给药是医疗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在给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遵守相关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介绍了给药前的准备工作和给药时的注意事项,希望对护理人员从事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文(二篇)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文引言:口服给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准确的护理规范是确保患者安全用药的关键。
有效的护理规范可以帮助护士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素质,保证患者获得适当的药物治疗。
一、患者评估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前,护士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药物过敏史、病史、常规体检等,并特别注意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心血管状态。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护士选择适当的药物,并确保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二、药物准备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前,护士应仔细阅读医嘱,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和给药途径。
在准备药物时,护士应注意个人卫生,佩戴口罩和手套。
药物应放置于干净整洁的工作台上,避免交叉感染。
如需拆封药物包装,应采用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三、药物给予在给予药物前,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药物的名称、用途、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等。
根据医嘱,护士应准确计算患者的药物剂量,并按时给予。
护士在给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患者的坐位姿势,让患者头部稍微向后仰。
这有助于防止药物误吞入气管。
2. 给药前,先检查患者口腔内是否有食物残渣,如有应先清理干净。
患者应用药前禁止饮食30分钟,避免影响药物吸收。
3. 给予药物时,护士应使用适当的器具,如药勺、药杯等。
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对应的方法,如薄膜衣片不能破碎,可切割片剂不能折断等。
4. 护士应尽量让患者快速地将药物吞下,避免药物在口腔停留时间过长,导致药效减弱。
四、观察与记录给药后,护士应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
观察的重点包括以下方面:1. 不良反应: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
如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2. 药物效果:护士应记录药物给予后的效果,包括药物的起效时间、药效持续时间等。
3. 病情变化:护士应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
在观察过程中,护士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药物剂量、给药时间、不良反应、病情变化等,并签名确认。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护理人员给药规范药物治疗是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正确的给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护理人员作为临床实际操作的主要人员,必须掌握合适的给药技巧和规范,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以下是护理人员给药规范:一、药品储存规范1. 库存药品的储藏应符合规定,按照药品特性分类存放,注意避光、防潮、防止高温等.2. 毒性较强的药品,如抗肿瘤药,应单独储藏并密切观察药品的变化。
3. 在使用检查前,要注意检查药品的有效期,确保药品没有过期。
4. 禁止在同一药柜、药箱中摆放氧气瓶、火源等易燃易爆物品。
二、药品配制规范1. 严格按照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的配制方法和配药计算进行操作。
2. 配制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环境安全,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和消毒设备,防止交叉感染。
3. 配制前要对药品的质量作初步检查,如外表、保存期限等。
三、口服药的给药规范1. 口服前要查询医嘱,证明患者已正确了解了药物的用法、用量和规定时间,严格按医嘱给予口服药物。
2. 给患者服药前,要先给患者洗手,并保持患者的稳定状态,让患者坐在床上或椅子上适当地弯曲膝盖,将枕头调节到合适高度,头略向后仰;3. 次要的应指导药物的服用时间和配餐,应在用药前和用药时告诉患者。
四、静脉药物的给药规范1. 静脉注射前,护理人员要充分查询医嘱,确认注射的药品、剂量、注射方法和速度等。
2. 在注射前要查询患者的基础情况,如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
将药品正确转移到镇定室中以减少眼睑反射的影响;3. 静脉注射时应先消毒穿刺点,用适当的方式固定静脉针或浅静脉管。
4. 静脉注射应慢慢推注,尤其对于心脏病患者、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婴幼儿等特殊患者,应特别注重注射速度和药物治疗效果。
五、皮下注射用药规范1. 皮下注射前要查询医嘱,并要对药品的质量作初步检查。
2. 皮下注射时应先进行洗手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并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
3. 通过皮下注射管或皮下注射针缓慢注射药物。
护士给药制度

护士给药制度护士给药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护士在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需要遵循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药物错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下面是护士给药制度的标准格式文本:一、背景介绍护士给药制度是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本制度适合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护理人员,在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必须严格遵守。
二、目的1. 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减少药物错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3. 规范护士给药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三、范围本制度适合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护理人员,在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必须遵守。
四、责任和权限1. 护士长负责制定和执行护士给药制度。
2. 护士长有权对违反护士给药制度的护士进行纪律处分。
3. 护士有责任严格遵守护士给药制度,并及时向护士长汇报有关问题。
五、操作流程1. 药物准备1.1 根据医嘱,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住院号等。
1.2 根据药物医嘱,准备所需药物,并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等信息。
1.3 在准备药物的同时,核对药物的有效期、包装完整性等。
1.4 在准备药物时,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药物的无菌性。
2. 药物核对2.1 在给药前,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途径等信息。
2.2 核对药物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
2.3 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给药的准确性。
3. 给药方式3.1 口服给药:将药物放入患者口腔,确保患者能够彻底咀嚼和吞咽。
3.2 注射给药: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方法进行注射。
3.3 静脉给药: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和给药速度进行输液。
3.4 外用给药:根据医嘱,将药物涂抹在患者的皮肤表面。
4. 给药记录4.1 在给药前,将给药信息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单上。
4.2 记录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等信息。
4.3 记录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如浮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六、质量控制1. 定期对护士进行护士给药操作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
护理规范用药管理制度范本

护理规范用药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护理规范用药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护理人员在使用药品过程中的管理行为。
第三条本院护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药品管理小组,负责护理规范用药的培训、监督和评价工作。
第二章药品采购与管理第四条护理部门应根据临床需要,提出药品采购申请,经审批后,由医院药品采购部门统一采购。
第五条护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的验收、储存、分发、使用、回收和销毁等环节。
第六条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准确给药,严格执行给药时间、剂量和途径。
给药前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确保药物安全、有效。
第七条护理人员应掌握药品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等信息,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第三章药品监测与评估第八条护理部门应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
第九条护理人员应定期评估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第十条护理部门应定期组织药品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药品浪费与处理第十一条护理人员应合理使用药品,避免浪费。
对于过期、损坏、变质的药品,应及时报告药品管理小组处理。
第十二条护理部门应建立药品回收制度,对废弃药品进行统一回收、分类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第五章监督管理与考核第十三条护理部门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用药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
第十四条医院应定期对护理部门的药品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第十五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护理人员,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本院护理部门所有。
第十七条本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护理院日常给药管理制度

护理院日常给药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护理服务的不断完善,护理院日常给药管理制度日益成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
合理规范的给药管理制度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因此,建立科学的护理院日常给药管理制度对于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度目的护理院日常给药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医护人员的给药行为,促进护理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安全化。
具体目的如下:1.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给药过失和意外事件的发生;2. 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规范和标准化护理工作;3. 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作,保证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4. 提升护理院的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满意度。
三、制度适用范围护理院日常给药管理制度适用于护理院所有医疗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给药管理行为,包括护士、护士长、护理主任、医生等。
四、制度内容1. 给药前的准备1.1 医护人员必须核对患者的医嘱,确认给药时间、剂量、途径、药物名称等信息无误。
1.2 在给药前,必须认真查看患者的病历和过敏史,确认患者对该药物是否有过敏反应。
1.3 给药前,医护人员必须进行双人核对,确保给药信息准确无误。
2. 给药时的操作2.1 医护人员必须遵循“右药、右量、右时、右途径”原则,决不可随意更改医嘱。
2.2 给药时,医护人员必须向患者说明给药的目的、剂量、作用等内容,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2.3 医护人员在给药时,必须使用专用的给药工具,严禁用手直接给药。
2.4 在给药时,必须妥善安排患者的体位,并在必要时辅助患者服药。
3. 给药后的记录3.1 给药后,医护人员必须做好给药记录,准确记录给药时间、剂量、药物名称等相关信息。
3.2 若患者因药物给药产生异常反应或不良事件,医护人员必须及时记录并向上级报告,同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3.3 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其给药后的观察时间不同,医护人员必须根据规定的观察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相关信息。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护理人员给药规范在医疗机构的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是医疗团队的紧要成员,负责医嘱的执行和患者护理工作。
其中,给药工作是护理人员的关键职责之一,必需高度重视。
因此,本文将就护理人员给药规范进行探讨,以提高护理人员给药技能和服药质量。
一、药品使用前的准备药品使用前,护理人员应当进行如下准备工作:1.准备药品要求药品精准无误,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2.检查医嘱检查医嘱是否规范、正确和完整,特别是涉及到药物种类、剂量和频率等方面。
3.确认患者身份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患者的姓名、住院号、降生日期等信息确认患者身份,以避开误用药。
4.检查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及中草药使用情况护理人员应当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或者对某些药物或成分特别敏感的情况,以及有无长期使用中草药等情况。
并将此情况适时反馈给医生和药师。
5.准备给药器具依据医嘱要求,准备相应的给药器具,包括注射器、注射针头、静脉输液管道、输液容器等,必需保证消毒、清洁无菌。
二、给药方式的选择在进行给药前,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各种给药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确定最合适的给药方式。
1.口服一般适用于药效不快速,无需快速降低药物疗效的患者。
同时,应当避开与饮食、某些食物的相互影响,遵奉并服从医师要求来予以患者口服药物和水。
2.静脉注射适用于病情危重、急需药物快速发挥作用或者急救患者等。
护理人员应当把握静脉注射技巧和学问,严格依照规范操作,确保注射处无感染等异常情况。
3.皮下注射适用于肌肉注射器不易施行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生素剂型等。
在进行皮下注射时,要确保注射部位干净无污染,采纳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使用4.肌肉注射适用于液体较多或药效倚靠于肌肉汲取的药物。
要求肌肉注射部位干净、消毒,确保针头刺入深度恰当,注射速度稳定等,以减轻患者的苦痛感。
5.皮内注射适用于浸润麻醉和激素注射等,皮内注射需要找到皮下真皮层,在不影响毛细血管管道横向分支和没伤到毛小管的情况下顺当注射药液。
护士给药制度

护士给药制度护士给药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护士给药制度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制度目的护士给药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士的给药行为,减少用药错误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二、适合范围本制度适合于本医疗机构的所有护理人员,包括注册护士、护士长、护理主任等。
三、责任与权限1. 护士长负责制定、修订和执行护士给药制度,并对护士的给药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2. 注册护士负责按照护士给药制度进行患者的药物管理工作,并及时上报用药错误和不良事件。
3. 护士长有权对违反护士给药制度的护士进行纪律处分,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四、护士给药流程1. 接受医嘱:护士在接受医嘱时应子细核对医嘱内容,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并在医嘱单上签字确认。
2. 准备药物:护士应按照医嘱准备所需药物,同时核对药物名称、剂量、规格等信息,确保药物的准确性。
3. 核对身份:护士在给药前应核对患者的身份,确认患者的姓名、床位号等信息与医嘱一致。
4. 给药过程:护士应按照医嘱要求的给药途径和时间进行给药,注意药物的保存和稀释方法,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5. 记录与评估:护士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给药时间、剂量、途径等,并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事件。
6. 上报错误与事件:护士在发现用药错误或者不良事件时应即将上报,同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五、护士给药注意事项1. 注重沟通:护士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过敏史等,避免用药风险。
2. 保持专注:护士在给药过程中要保持专注,避免干扰和分心,确保给药的准确性。
3. 遵循规范:护士应遵循医疗机构的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如药物管理、无菌操作等。
4. 不得代理给药:护士不得代理其他护士或者非护士人员进行给药工作,必须亲自执行给药任务。
5. 定期培训:护士应定期参加药物管理和安全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护士给药制度

护士给药制度护士给药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护士在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以下是护士给药制度的标准格式文本:一、目的护士给药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规范护士在给药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减少药物错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适合范围本制度适合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事药物治疗的护士,包括住院部、门诊部、急诊科等。
三、责任与权限1. 护士长负责制定和更新护士给药制度,并确保所有护士了解并遵守该制度。
2. 护士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确保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和用药时间。
3. 护士应及时记录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并在需要时向医生报告患者的不良反应或者药物错误。
四、操作流程1. 接受医嘱护士在接收医生的药物治疗医嘱时,应子细核对医嘱内容,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准备药物护士在准备药物时,应按照医嘱要求选取正确的药物,并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规格和有效期。
3. 核对身份护士在给药前,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比对患者的姓名、病历号或者身份证号,确保给药对象的准确性。
4. 给药途径护士应根据医嘱要求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如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并掌握正确的给药技巧。
5. 给药时间护士应按照医嘱规定的时间给药,避免延误或者提前给药。
6. 给药记录护士应及时记录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等,并在患者病历中进行详细记录。
7. 不良反应和药物错误的处理护士在给药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浮现不良反应或者药物错误,应即将住手给药并向医生报告,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培训和考核1.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护士给药制度的培训,确保护士了解并掌握该制度的要求。
2.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护士进行护士给药制度的考核,评估护士的操作技能和遵守制度的情况。
六、制度评估与改进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护士给药制度进行评估,采集和分析药物错误和不良反应的数据,及时改进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士给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护理人员给药规范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给药法标准规范(口服、含服、粘膜、皮肤、注射给药)
目的:明确规范护理人员给药前需执行“三读”“五对”并向病患说明目的、原因、过程及注意事项等。
提升患者用药正确性, 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三读内容包括:
一查:拿起药瓶看标签(一看);
二查:取药前看标签(二看);
三查:放回药柜前再看标签(三看)。
五对内容包括:(5R)
确认药物的剂量正确,
核对处方确认药物名称正确,
给药时正确执行患者身份的辩识
确认正确的给药途径、
确认正确的用药时间
给药原则:
1、给药人为已注册且经过院内授权的护士方可执行给药操作
2、下列人员必须在具备给药资质的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给药操作(1)实习生(2)助理护士(3)进修生
3、给药时只能发放院内药房提供的药品, 给药时应严格执行“三读”“五对”原则及查对药物的有效期。
对于标识不清、已过期的药品严禁发放。
不允许发放病人自带药品, 除非医生有医嘱。
4、应用特殊药物时, 要详细了解其药物的性能、注意事项及仔细观察相应指标。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 必须准备好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以便服药后的随时监测。
6、应用化疗药物时, 必须严格遵守防护原则。
给药途径:
(1)给药护士可执行下列给药途径:
a. 口服、肠内、肠外、舌下、吸入、皮内、粘膜
b. 注射(静脉、肌肉、皮下)、气管内
c. 窦腔、管腔、瘘腔
(2)下列给药途经护士不能执行:
心内、硬膜外、腹膜、动脉内、心房、关节腔
给药时间:
(1)给药必须在医嘱规定时间内执行, 除非因诊断性检查延误。
(2)护士按时给药后需在相应的时间下执行签名。
(3)根据病人病情需要, 护士有权通报医生及时调整给药时间。
(4)护士应尽量避免在病人睡眠时给药。
操作步骤:
1.给药前准备:
1)手
2)物品:
3)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4)息核查:
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核对床头卡)
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
b.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c.确保用药“五对”。
5)做好解释:协作患者取恰当体位, 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以取得合作, 并建立安全感。
2.给药步骤:
(1)给药护士需熟悉药物使用方法、副作用及给药措施, 并准确及时告知病人;询问过敏史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给药过程中注意无菌原则
(2)核对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3)信息核查:
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核对床头卡), 询问患者姓名并进行核对无误
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
c.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d.确保用药“五对”原则。
(4)做好解释:协作患者舒适体位, 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以取得合作, 并建立安全感。
(5)按照操作规范要求给药
用药评估:
(1)给药错误
a.当发现给药错误时, 应及时报告主管医生、护士长、护理部, 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
b.当发现静脉给药错误时, 立即将输液瓶及执行单封存, 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委员会处理。
c.怀疑有药物副作用或药物过敏反应时, 立即上报主管医生、护士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委员会, 药房备检, 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药物反应症状, 在病历中所有过敏信息记录栏上填写过敏药物名称。
注意事项:
(1)在每次给药的操作中, 至少要进行3次核对, 询问过敏史
(2)处方上未明确书写药品剂量时, 必须向医生确认, 不易辨认的有疑问的必须与医生核对后用药。
(3)护士给药时应高度专注, 其它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打搅给药者(特殊情况例外)。
(4).口服药:
①发药时能做到发药到手、服药到口、服后再走。
②一定要做到前一个患者服药后, 再按顺序发下一个患者的药;
③患者不在病室应将药物取回保管, 并做好交班。
一旦患者回来应及时发药。
④若患者拒绝服药, 应了解原因, 并及时向主管医生反应。
⑤若患者提出疑问时, 应重新核对。
增加或停用某药物, 应及时告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