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城市意象中读凯文_林奇的_城市意象_
“ROMAN IMAGE-罗马意象”——读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有感
外国文学“ROMAN IMAGE-罗马意象”——读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有感许艺 李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摘要:人们记忆中城市的发展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片断组成的,每个人对于每座城的印象也不尽相同,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让每座城市都留下自己的足迹,在旅行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各个国家的政治、文化、艺术以及它的民俗风情,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关键词:城市意向;城市设计伴着轻松愉悦的街头音乐,在欧洲7月的阳光中穿着球鞋,背着背包,穿梭在城市的光影之中,寻找我的“罗马意象”。
有人曾说“学设计的人一定要去欧洲旅行”,一开始,我也对这个讲法深信不疑,但是直到后来知道飞行上万公里到达欧洲的土地,才领略到村上春树在《远方的鼓声》这本书里写的:“心里那个声音像是远方传来的大鼓,不时隆隆地想起,驱使你向欧洲前进。
”亦在读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的时候,那些古老唯美的旧建筑,巍峨耸立的大教堂等等仿佛都能和周围环境形成一种亦古亦今的其妙搭配,而在这样寸土寸金的欧洲土地上,罗马作为欧洲文化的源头,意大利的首都,自然和历史条件赋予这座城的依然不止瞳孔中的景色那么多。
对我而言,这的确是一趟能体味众多的旅行,也许在建筑人的资历中,这只能算是一趟小旅行。
众所周知,开创现代建筑风格的建筑大师柯布西耶从他20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漫游欧陆各国的建筑之旅,24岁时,他和他的同伴更是花了七个月的时间绕行了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希腊以及意大利等文明古国的重要城市;包括从未受过正规建筑教育的日本建筑大师安腾志雄在他23岁的时候,也从横滨搭船到苏联的远东港口,然后转成西伯利亚铁路到欧洲各国旅行,再绕经印度洋回到日本,历时约8个月,他们的所谓“壮游”也最终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在我的“罗马意象”里,某些建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因为它是具有某种环境与背景“分离”的性质,就例如埃菲尔铁塔,无论在地点、样式、结构还是高度上,都显著地与周边“分离”出来,而这种分离恰是一种显示和显现。
对凯文_林奇城市意象的分析
对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的分析收稿日期:2009203211作者简介:陈 倩(19832),男,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3麻广睿(19822),女,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3陈 倩 麻广睿摘 要:指出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所倡导的思想原则早已广泛应用于实践中,就城市意象研究方法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及其在实践中能够引发的问题作了论述,并提出城市意象的社会文化差异,以使人们构造一种城市设计的新方法。
关键词:城市意象,文化,意识形态,差异中图分类号:TU 286文献标识码:A 凯文・林奇教授《城市意象》一书清晰地构造了一种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而且他在书中所倡导的思想原则早已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要领会其中深藏的知识非下一番功夫才行。
但就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意象研究方法本身所存在的局限及其在实践中能够引发的问题。
1 城市意象研究的局限性城市意象研究始于对城市地理学量化研究的质疑与批判。
在人类认识环境的过程中,环境记忆方式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人对环境的心理意象即心智图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记忆方式的方法。
当林奇将心智图运用于城市研究后,心智图研究才被逐渐了解并得到广泛运用。
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林奇所关注的是美国城市的视觉品质。
要在传统城市里不再使人产生疏离感,就必须着重对地域重新做好具体而实际的把握,将一种可予以操作的信号系统重新组织起来,让他们在人们的记忆中生根,使个体能够依据新的信号系统在变动不定的环境中重新寻找到自我。
这正如美国哲学家詹明信所总结:“所谓疏离的城市就是当人处于诺大的空间中无法在脑海中将自己定位,无法将自己在城市整体中的位置标示出来,从而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而迷失自我。
”林奇对城市意象和城市识别性的研究也可看作是对早期现代主义的一种批判。
尽管这种研究激发了对人的行为模式和城市认知地图的广泛研究,对形态研究和设计标准的制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城市意象》读后感三篇
《城市意象》读后感三篇《城市意象》读后感三篇篇一:《城市意象》读后感《城市意象》采用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凯文.林奇把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和行为学对意象的研究成果之上,并且借鉴了这些学科的各项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中的知觉实验、意象实验、记忆实验等一些手段。
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
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
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书中一共分了五章,分别是第一章环境的意象,第二章三个城市,第三章城市意象及其元素,第四章城市形态,第五章新的尺度。
凯文.林奇引用了苏赞·格兰对建筑的简略定义:一切被创造的可见的环境。
在作者讨论“环境意象”时,这个词语是指类似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这些东西,作者创造了“可意向性”这个概念来描述他们应该具备唤起观察者强烈意象的特点。
作者给出了意象的特性,组成元素等等,从以上两段引文中易发现:1.意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包含了观察者的相当大的主观因素。
正是由于这种存在着的不可避免的主观的因素,要研究城市意象的形成就必须从一个研究地区中寻找尽可能多的研究对象,这里的多不仅仅指数量,要尽可能有整体代表性。
研究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人,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人与城市的关系。
书中强调的是群体的意象。
2.意象的抽象,重组和排列方式也十分重要,要我创造一套合理的方式,就目前而言,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基本沿着作者分析的脉络走,收获也不小。
“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照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缩微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
”这是书中的语言,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话,它告诉我们五花八门的定位参照系统和不同人群的不同方位感,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和人类的思维或者是文化联系起来。
《城市意象》读后感——以北京、杭州为例浅析双城意象
《城市意象》读后感——以北京、杭州为例浅析双城意象城市是市民的家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城市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很羞愧直到研一才拜读了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这本著作。
作为一本真正把意象从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书籍,《城市意象》对当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作有着极其深远的指导意义。
依林奇之见,城市意象是城市环境与观察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他通过调查访问和图示两种方法对美国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城市意象作了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形态、城市意象及其元素等问题做了论述。
林奇启发性的观点,使得意象一词引起普遍的关注,成为设计与规划界通用的术语,也带动了许多追随者和类似的研究。
1 概况之双城意象《城市意象》虽然不算晦涩,但需要时间来体会其中的语言。
我想就北京和杭州两个相对较熟的城市为例,对书中提及的一些问题方法尤其是五元素简要分析,再提出自己的拙见。
所谓城市意象,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
北京和杭州作为中国的两个大城市拥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
“两轴”即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的精髓;“两带”即北起怀柔、密云,重点为顺义、通州、亦庄的“东部发展带”,以及包括延庆、昌平、良乡、黄村等在内的“西部生态带”;“多中心”则指的是在市区范围内建设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多个综合服务区,并在区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几个适合50万人口居住、就业的新型城市,以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多的压力。
这是宏观上的愿望,但作为一个家园,在普通市民脑海中的城市意象才能真正表达出城市的意蕴。
北京不负首都之名,拥有了一系列首都应有的意象。
层层外扩的环路和四通八达的主路开阔大气,从明清时代延续下来的正南正北朝向布局的道路和建筑体现出这座城市的严谨沉稳。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城市意象》作者是凯文·林奇,美国人,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作为这学期的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的作业,我认真的拜读了林奇《城市意象》的第一、三章,现将我从本书中得到的一点见解感受和领会报告如下。
凯文·林奇及其《城市意象》偏重于对城市环境认知的经验研究。
他把城市空间的“意象”看作由路径、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种元素构成,企图以此揭示城市空间的本质。
在该书中,作者选取了美国的三个城市作为对比研究,分别是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
在书中的第一部分,他提出了环境形象、城市形象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等概念以及如何建立环境形象等问题。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则主要是介绍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个部分。
林奇认为城市中动的因素,尤其是人和人的活动,与静的因素同样重要。
我们对于城市的感觉往往是断断续续的。
零打碎敲的,还常与其他有兴趣的东西相混淆,几乎每一种感觉都在起作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奇强调城市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及其对于城市中静的因素——建筑、公路、标志等的认识构成了人们心中的城市形象。
城市的形象是留存在人的内心里的,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城市、同一地段的城市形象的理解都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属于同一群体,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的个体形成的城市形象才是部分相同的,有共通的一面。
人们想要融入一个群体中,就必然需要与该群体有着相似的并且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形象,即“公众印象”。
林奇认为构成形象的过程是在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之间的双向过程。
作为观察者的我们在观察城市,需找城市的特征和标志,以形成对城市的意象;同时被观察物形成的是易于被我们所掌握的城市的特征和标志,帮助我们建立有关于城市的形象。
在这种双向的交流与互动中,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城市。
林奇认为环境形象可以分为三方面:识别、结构和意义。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体会
①形成空间特定形态的节点模式;②独特的单体建筑的节点模 意象 自身并 不是将现实按 比例缩小, 统一抽象 , 精确微缩后的一 式; 明确 的边界的节点模式 ; 内向性节点与外向性节点。 ③ ④
凯文 ・ 林奇 《 市 意 象》 会 城 体
甄 娜 ( 天津中天建都市建筑设计有 限公 司)
摘 要 : 跃着 各种 人 文 理 想 的符 号 中 , 一 个城 市 的语 法将 其 贯 穿 起 来 , 程 度 、 业 、 情 或 熟 悉城 市 的程 度 层 次 不齐 , 一 个 观察 者 形成 自 跳 有 职 性 每
2 城 市意 象 的 形成 初步 了解 城 市 意 象概 念 之 后 ,分 析 形成 城 市 意 象 的 内容 和 因素 到 底 是什 么。 凯 文 ・ 奇 (e i L n h , 加 哥 人 , 经 是 赖 特 的 学 生 。 当代 林 K vn y c )芝 曾 21 城 市 意 象 的 内含 : 市个 性 、 市 结 构 、 市 意蕴 。 . 城 城 城 著 名 城市 设计 师 、 有 丰 富 的城 市 规划 经 验 , 教 麻 省理 工 学 院 建筑 具 任 城 市 个 性 : 市 与 周 围事 物 的 可 区别 性 , 它作 为独 立个 体 的 可 城 和 学 院 三 十年 之 久 。 环境 心理 学 引 入城 市 分 析和 城 市 设计 。 的著 名 把 他 识别性, 这种 个 性 具 有 独立 存 在 的 、 一 的意 义 。 惟 论著《 城市意象》 是一本颇有影Ⅱ 向的书。 凯文 ・ 林奇第一次把环境心理 城 市 结 构 :城 市 意 象 必须 包 括 物体 与观 察 者 以及 物 体 与物 体 之 学 引 进城 市设 计 , 并通 过 多年 细 心观 察 和 群 众 调 查 , 美 国 波 土 顿 、 间 的 空 间或 形 态 上 的关 联 。 对 洛 杉矶 和 泽西 城 三 座 城 市 做 了分 析 , 城 市 景 观 归纳 为道 路 、 缘 、 将 边 城 市 意 蕴 : 市 必须 为观 察 者提 供 实 用 的或 是 情 感上 的意 蕴 , 城 这 地 域 、 点和 标 志 五 大组 成 因素 。 认 为 市 民就 是 通 过这 五 大 景观 因 节 他 种 意蕴 也 是 一种 关 系 , 完 全 不 同于 空 间 或 形态 的关 系。 但 素 去辨 认 城 市 的风 貌 特 征 , 因此 , 市 设计 不 应 再 是 建筑 师或城 市 规 城 22 城 市 意 象 的 元素 : 路 、 . 道 边界 、 区域 、 点 、 志 物 。 同元 素 节 标 不 划 设计 师 的主观 创 作 ,而 应是 探 索 每座 城 市 的 自然 和 历 史 条件 及 其 之 间可 能 会 互相 强化 互相 呼应 , 而 提 高 各 自的影 响 力 , 从 也可 能 互相 特 色 , 加 以组 织 发挥 , 每 座 城 市都 有 自 己的 特点 。 在 分析 这 五 大 矛盾 , 至 互 相破 坏 。 多数 观 察 者把 意 象 中 的 元素 归类成 一 种 中 问 并 使 甚 大 因素 时 , 又 引入 空 间 、 构 、 续 性 、 见 性 、 透 性 、 导性 等 设计 组 织 , 就 是 一种 复 合 形 式 。 他 结 连 可 渗 主 也 特 性 与 之 相 结合 , 而 创 造 出 一套 崭 新 的设 计 理 论和 方法 。 凯 文 ・ 从 林 221道 路— — 主 导 元素 _. 奇 的理 论 对 世界 各 国 的城 市 设 计 产 生很 大 影 响 ,他 的著 作 被 译 成 各 ① 道路的可识别性 道路的连续性 ; ② ③道路 的方向性 ; ④道路 种文字。 在此 以后他还撰写过不少著作 , 地段规划》《 如《 、 好的城市形 的起 点 、 点 与交 叉点 ; 道 路 的 可度 量 性 。 终 ⑤ 态》 等。此外他还 有大量城市设计实践。 222 边 界— — 线 性要 素 -. 1城市意象 的概念 ① 边界的可见性 : 边界的连续性 : ② ③边界 的方向性 : 边界 的 ④
【推荐】城市意向读后感-优秀word范文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城市意向读后感篇一:《城市意象》读后感《城市意象》读后感《城市意象》采用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凯文.林奇把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和行为学对意象的研究成果之上,并且借鉴了这些学科的各项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中的知觉实验、意象实验、记忆实验等一些手段。
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
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
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书中一共分了五章,分别是第一章环境的意象,第二章三个城市,第三章城市意象及其元素,第四章城市形态,第五章新的尺度。
凯文.林奇引用了苏赞·格兰对建筑的简略定义:一切被创造的可见的环境。
在作者讨论“环境意象”时,这个词语是指类似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这些东西,作者创造了“可意向性”这个概念来描述他们应该具备唤起观察者强烈意象的特点。
作者给出了意象的特性,组成元素等等,从以上两段引文中易发现:1.意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包含了观察者的相当大的主观因素。
正是由于这种存在着的不可避免的主观的因素,要研究城市意象的形成就必须从一个研究地区中寻找尽可能多的研究对象,这里的多不仅仅指数量,要尽可能有整体代表性。
研究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人,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人与城市的关系。
书中强调的是群体的意象。
2.意象的抽象,重组和排列方式也十分重要,要我创造一套合理的方式,就目前而言,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基本沿着作者分析的脉络走,收获也不小。
“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照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缩微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观后感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观后感以前我走在城市里,就像个没头的苍蝇,只知道从这儿到那儿,却没真正“看”懂过这个城市。
林奇这家伙就像是个城市的解谜大师,他把城市的那些弯弯绕绕都给捋直了讲给我们听。
他说的那几个城市意象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简直就是城市的密码本啊。
就拿道路来说吧,这可不是简单的柏油路或者水泥路,那是城市的脉络。
我就想到我家附近那条老街,那可不仅仅是个走路开车的地方,它两边的店铺、偶尔出现的涂鸦墙,还有那些在路边下棋聊天的大爷们,这些都像是道路这个“故事线”上的小情节,让这条路变得有血有肉的。
边界也特别有意思。
就像城市里的河流或者围墙,它们就像是划分地盘的界线。
我之前老是忽略这些边界的存在,觉得它们就是个隔断。
但是现在想来,那河流两岸不同的建筑风格,围墙这边和那边不同的氛围,就好像是两个不同的小世界被这条线给分开又联系起来了。
就像两个性格有点不同的邻居,靠着这道边界,有了各自的特色又互相影响着。
区域就更酷了。
像我们城市里的老城区,那就是个充满故事的区域。
一走进那里,那种古旧的气息、紧凑的小巷子、带着传统风格的建筑,就像是一个大大的“回忆盒”。
和新城区那些高楼大厦、宽敞的街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每个区域都像是城市这个大拼图里的一块,有着自己的图案和色彩。
节点呢,那就是城市里的小高潮部分。
像广场、地铁站这些地方。
广场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卖小玩意的小贩、表演才艺的年轻人、遛弯的老人和追逐打闹的孩子。
地铁站里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目的地,匆匆忙忙又秩序井然。
这些节点就像是城市这个乐章里的强音符,特别抓眼。
标志物就更不用说了,那就是城市的明星啊。
像我们城市的那座古老的钟楼,不管在城市的哪个角落,只要看到它那高高的尖顶,就知道自己大概在什么位置了。
它就像个无声的导游,默默地给我们这些在城市里迷路的人指引方向。
看完林奇的书,我再走在城市里,就感觉自己像是个城市探险家。
我不再是麻木地赶路,而是开始寻找那些构成城市意象的元素。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观后感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观后感林奇提出的那几个城市意象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一开始觉得挺抽象的,就像密码一样。
但是越想越觉得妙啊。
道路可不只是那种让车跑、让人走的水泥路,它就像城市的血管,流淌着故事和生活。
我就想起我家附近那条老街,两边都是小吃摊和一些老店。
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路上都是各种香气,煎饼果子的、豆浆油条的,那就是这条路独特的“味道”。
这条道路连接着家、学校,还有我和小伙伴们的小世界,它就是有自己的个性,就像林奇说的,在城市意象里它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边界呢,有点像城市的围墙,但又不是那种生硬的隔绝。
像河边的堤岸,它一边是繁华的城市,一边是静静流淌的河。
我经常去堤岸上散步,看着对岸的灯火和这边的车水马龙,就感觉这个边界把两种不同的氛围给划分开了,却又让它们相互映衬。
它就像是城市画卷的一条分割线,让城市的景色有了层次感。
区域这个概念就更有趣了。
比如说我们城市的老城区,那一片房子都是古旧古旧的,巷子里的石板路都被岁月打磨得光溜溜的。
那里的人们说话都慢悠悠的,和新区那种充满现代感、到处是高楼大厦、大家走路都带风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老城区就是一个独特的区域,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小气候。
走进那里,就像走进了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但又充满了温暖的烟火气。
节点这个东西就像是城市的关节点。
像广场,就是那种特别热闹的地方。
我记得有一次城市举办音乐节,就在那个大广场上。
好家伙,那天广场上全是人,大家都在跟着音乐摇摆,周围还有各种卖小吃、卖小玩意儿的摊位。
这个广场一下子就成了城市的活力中心,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这里,就像一个磁场一样,把城市里不同的元素都聚集到了一起。
标志物就更不用说了,城市的地标啊。
我们城市那个高塔,老远就能看到。
不管我在城市的哪个角落迷路了,只要一抬头看到那个塔,心里就踏实了,就像它在给我指路一样。
而且这个塔也成了我们城市的象征,外地人来旅游,肯定要去那里打卡拍照。
它就像城市的名片,向世界展示着这个城市的独特之处。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在阅读《城市意象》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重新审视城市的窗户。
作者凯文·林奇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城市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意象对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意义。
书中开篇,林奇就指出城市意象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堆砌,更是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和记忆。
他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观察,提出了城市意象的五个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这五个元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地图。
道路是城市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它们不仅是交通的通道,更是人们在城市中移动和感知方向的线索。
一条清晰、连续、有特色的道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帮助人们建立起对城市的整体认知。
比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宽敞而繁华,两侧的建筑和景观富有魅力,成为了巴黎城市意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边界则是城市中区分不同区域的界限。
它可以是自然的,如河流、山脉;也可以是人为的,如城墙、铁路。
清晰明确的边界能够让人们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区域范围,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
例如,北京的二环路就形成了一个明显的边界,将城市中心与外部区域划分开来。
区域是城市中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范围的地段。
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氛围、功能和景观,人们往往会根据这些特征来区分和识别不同的区域。
像上海的外滩,以其独特的历史建筑和繁华的商业氛围,成为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
节点是城市中的战略要点,如交通枢纽、广场等。
它们是人们在城市中活动的聚集点和转换点,往往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和重要性。
纽约的时代广场就是一个典型的节点,它汇聚了大量的人流和信息,成为了纽约城市形象的重要象征。
标志物则是城市中容易被识别和记忆的突出元素,如高塔、纪念碑等。
它们往往具有独特的造型或历史价值,能够成为城市的标志性符号。
悉尼歌剧院独特的建筑外形,使其成为了悉尼乃至澳大利亚的重要标志物。
林奇认为,一个好的城市意象应该是清晰、可识别、有特色的。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城市环境与人类感受--我对阅读城市形象感兴趣《城市意象》是凯文林奇对现代规划最有影响力的著作。
这部书是其花费了5年时间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究人们在穿梭于城市中时,如何对城市的空间信息进行解读和组织,写成于1959年,并于1960年出版。
凯文·林奇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规划教授。
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任教30多年。
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1988年,为了纪念他,他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凯文·林奇奖学金,以奖励落后者,并资助建筑学院图书馆。
20世纪的美国,他被称为杰出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
他的理论开拓了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的一块新天地,影响了现代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等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于1990年被美国规划协会授予“国家规划先驱奖”。
城市形象结构清晰,主题明确。
第一章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强调环境的可取性。
第二章对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进行了介绍和比较。
第三章介绍了影响城市形象的五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阐述了如何设计这些元素,使城市呈现出连贯而强烈的形象。
第五章指出,大都市的形态将不再是一种等级秩序,而是一种复杂的模式。
在城市形象的发展过程中,观察模式的教育和环境的重建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在附录中补充了具体的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整本书逻辑性强,易读。
“意象”对于原文的“image”十分贴切。
image,应解释为apictureespeciallyinthemind。
“意象”,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
意象两个字就足以说明全书主题。
城市意象是观察者和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生活在城市里的观察者借助强大的适应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所见事物进行选择、组织并赋予意义。
但他们对城市的理解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其它一些相关事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的,部分的、片断的意象,综合之后就成为对城市的意象。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观后感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观后感以前吧,我走在城市里,就是从这儿到那儿,看到的无非就是高楼大厦、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可林奇这老兄就不一样,他就像个城市的超级侦探,能把城市里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东西给挖出来。
他说的城市意象,就像是城市的性格标签。
比如说路径,这可不仅仅是我们平常走的马路那么简单。
在他的描述里,路径就像是城市的脉络,把各个不同的地方连接起来。
我就想到我每天上下班走的那条路,它就像是我的一个老朋友,路边的商店、红绿灯的位置,甚至是哪段路有个小坑洼我都一清二楚。
这路径呀,承载了我好多的记忆和情绪,有时候走在路上,要是心情好,就觉得这条路都充满活力;要是心情差,就感觉这条路特别漫长。
还有节点呢,什么广场啊、交通枢纽之类的。
这就像是城市的关节点,大家都在这儿汇聚。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我们城市的那个大广场,每次到了节假日,就人山人海的,有跳舞的大妈,玩滑板的小孩,还有各种摆摊卖小玩意儿的。
这个广场就像是城市的一个大舞台,各种各样的故事都在这儿上演。
它给城市带来了一种活力,也让这个城市感觉更加有凝聚力。
区域呢,就像是城市的不同小世界。
就像我们城市有那种老城区,走进去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过去,古旧的房子、传统的小吃店,还有那种慢悠悠的生活节奏。
和新区的那种现代化高楼大厦、玻璃幕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就好比一个城市有好几个不同性格的分身,每个分身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边界这个概念也挺有趣的。
就像城市和郊区之间的那道界限,可能是一条河,或者是一排树。
这就像是城市的边缘地带,充满了一种神秘感。
有时候站在城市这边往那边看,就会想象边界那边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拼图,每个元素都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我们对这个城市的印象。
而且这些印象还会影响我们在城市里的行为和感受。
就好比如果一个城市的道路特别复杂,像迷宫一样,那住在这儿的人可能就会觉得特别烦躁。
相反,如果一个城市到处都是漂亮的地标建筑,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那大家就会对这个城市有一种自豪感。
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读后感读书之前,很疑惑什么叫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又和城市设计之间有什么关联。
带着疑问,我读了凯文林奇的这本《城市意象》。
不能说完全读懂了,可是也有了那么点自己的想法。
按照书上说——“意象是观察者和被观察事物之间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
”这句话很难理解,也难被解释。
同时,按照书上说的——“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汇变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地将其重新排列,变性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
”我们能发现两点:1,意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包含了观察者的相当大的主观因素2,意象的抽象,重组和排列方式也十分重要。
在书中,作者列举了三个美国城市: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
我们发现人们能够适应环境,并从身边的材料中提取出环境的结构和个性。
尽管在城市意象中使用的元素类型可能随实际形态的变化所占比重不同,但它们的种类以及使意象或强或弱的特性,在这三个城市中仿佛十分相似。
不过同时,在这三个不同的物质环境中,人们的方向感和满意度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三个城市中,给我最深印象的是泽西城。
从城市意象的角度说,泽西城缺乏自己的城市个性。
城市没有与周围城市的可区别性和可识别性。
在城市结构上,城市与它的市民间缺乏更多的联系,城市各部分又缺乏空间或形态间的差别。
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又缺乏对城市的感情或者认知。
“千城一面”,或许这便是泽西城的中国现实版的描述。
苏州,这座我生活了三年的城市,它并不缺乏底蕴,也不缺乏与其他城市的可区别性与可识别性。
中心古城区的保护与严格的限高管理,使得苏州也拥有独特的城市结构。
可是,作为一个出行多半靠地铁出行的学生而言,苏州之于我还是一个个孤立的点,缺乏通过概念性的路网将他们连接起来的机会,即使每一个点都很有特色或拥有很高的视觉意象。
相比于苏州的得天独厚,中国更多的城市缺乏特色。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城市意象》读后感——城市的个性与意蕴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
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
如何感知城市可以从意象说起。
我认为将“可意象性”的概念加于城市个性中是很明智的。
读完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感触颇多,他对城市的个性、结构和意蕴的看法让我了解了如何去研究一个城市,更觉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通过自己的调查,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阳光之路,街道,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太精辟了,他对美国城市的调研很是细致,一些方法对我很有启发。
另外一些很有一家之言的独特看法也很有启发性。
但是最多的感触还是城市的个性和意蕴,我想就这两点谈谈我的看法。
一、城市的个性(1)、城市的可意象性意象一词很有意思,何为意象?主观的“意”,客观的“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右图为一位画家的意象画,每个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转为城市中就是,由于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除去个体差异就是一个城市的“公众意象”,一个城市有无特点就是看她是否具有可意象性。
当然这也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关。
因为环境意象其实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
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变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地将其重新排列,变性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感知,反映与人脑会产生不同的世界。
凯文林奇对城市可意象性下了定义:有形物体中蕴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很有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
形状、颜色、或是布局都有助于创造个性生动、结构鲜明、高度实用的环境意象。
(2)城市的特点一个城市给人的感觉是神秘、是离奇还是惊喜都来源于这个城市的特点。
城市意象读后感-可意象的城市解读
城市意象读后感-可意象的城市摘要:结合凯文·林奇在书中对城市视觉形态进行的详尽分析所提出一种可以运用城市尺度处理视觉形态的方法,以及一些城市设计中的首要原则,对三个实例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环境意象; 城市; 形态; 尺度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ion of K.Lynch, in The Image Of The City, endowed the visual city form is a piece of especial-comparative-new question. advanced a piece of measure that we can begin to deal visual form in the city's scale, and some primary principle in city design.Environmental image is the result that observer evolves in company with their environment, by studying three examples.Keywords:environmental image; city; form; scale意象的发生场域是在灵魂的活动中,它先于思维而出现。
——加斯东·巴舍拉(法)《空间诗学》1概述The Image Of The City,(中文译本包括项秉仁教授的《城市印象》译本与方益萍等的《城市意象》译本的这两个版本),十几万字的小书四十年来一直深深影响着各国的规划师和建筑师。
凯文·林奇曾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弟子, 《城市意象》是他年轻时代的得意之作,之后还有1972年出版的What Time Is This Place?1976年出版的Managing the Sense of a Region,以及1981年的Good city form ,都是凯文·林奇在城市设计领域较为重要的著作,其中Good city form在美至今还是很多学校的教科书。
《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后感关键词:城市意象要素西安一、概述凯文·林奇师从弗兰克·莱特。
《城市意象》是凯文·林奇年轻时期的著作。
他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多,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随着城市化不断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速,当代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以及城市形象都在不断变化。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还可以从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从这里的文化意义以及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对凯文·林奇的观点进行再认识,尤其是高速发展的现代中国,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道路道路是凯文·林奇所提到的城市意象五要素中的主体要素。
如果将一座城市看做一个人体时,那么道路就是这个人体内的骨骼,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意象的绝对主导要素。
一个城市的网格形状是与道路的延展性、方向性、可测量性密不可分的,可以给人对城市的感知带来直观的印象,所以书中也提到“特定的道路可以通过许多种方法变成重要的意象特征”。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它道路形式由唐代就开始初现端倪。
西安的北大街,宽至双向八车道,沿街控制了建筑高度,更突显了北大街的宽广。
行驶在城墙内,穿梭往来于久负盛名的钟鼓楼前,古与今、历史与现代的激烈碰撞,成为西安城市特色特有的意象要素。
然而,西安曲江新区的道路就显得不是那么的宽大。
曲江,曾经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兴起于秦汉,繁盛于隋唐,历史一千三百年之久,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先河。
相比北大街的直来直往,曲江新区的道路特定却显得柔性多了。
曲江的道路基本以大唐芙蓉园为中心向外呈不规则弧形散开,道路两旁的景观与西安其他道路相比,显得精心而又优美,这无疑使其曾加了可识别性。
三、边界边界是每个城市不被视为道路的线型要素,起着分割两个区域的作用。
根据不同的线型可以区分不同的边界,隔断、延展、增高、连续等都不同的边界线型可以构成不同的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观后感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观后感林奇这家伙可真够厉害的,他把城市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故事的大怪物。
以前我看城市啊,就是一堆房子、几条马路,顶多再加上些商场、公园啥的。
但林奇就像个城市的魔法师,他能把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元素,分成什么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大类。
先说这路径吧,就好比城市的血管,大街小巷纵横交错。
我突然就意识到,那些我每天走过的路,不仅仅是从A点到B点的通道。
像我家附近那条弯弯扭扭的小巷子,两边的墙面上有着各种涂鸦,还有些小摊贩在卖着香喷喷的小吃。
这小巷就像城市的秘密通道,每次走在里面,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原来这就是林奇说的有独特“意象”的路径啊。
边界呢,就像是城市的皮肤,把不同的区域分隔开来。
我想到了城市里那条穿城而过的大河,河这边是热闹的商业区,高楼大厦林立;河对岸是宁静的住宅区,绿树成荫。
这条河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划分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氛围,站在桥上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站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
区域就更有趣了。
就像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小部落,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风格。
比如说我们这儿有个老城区,那里全是古旧的四合院,人们的生活节奏慢悠悠的。
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下棋,小孩子在胡同里嬉笑打闹。
而离它不远的新城区呢,全是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建筑,上班族们行色匆匆,到处是充满科技感的商店和写字楼。
这鲜明的对比,就像林奇书里说的,每个区域都给人独特的印象。
节点就像是城市的关节点。
像广场、地铁站这些地方。
我每次路过那个大广场,就感觉像是到了城市的心脏。
那里人来人往,有跳广场舞的大妈,有玩轮滑的小朋友,还有卖各种小玩意儿的小贩。
这个广场就是大家汇聚交流的地方,充满了活力和烟火气。
最后是标志物,那可就是城市的招牌了。
我们这儿有座古老的钟楼,高高地耸立在市中心。
不管你在城市的哪个角落,只要看到那钟楼,就大概能知道自己的位置了。
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导航员,默默地为城市里的人们指引着方向。
看了这本书后,我就想啊,城市规划者们要是都能像林奇这样去理解城市就好了。
可意象的城市——读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后的思考
【城市广角】城市意象理论认为,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并形成的意象,是通过对城市的环境形体的观察来实现的。
城市形体的各种标志是供人们识别城市的符号,人们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观察而形成感觉,从而逐步认识城市本质。
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尺度更大的结构。
在这个巨大的空间结构中,城市意象理论根据方便观察者了解城市的原则,界定了城市形态的概念。
该理论认为:城市形态主要表现在道路(Road)、边缘(Edges)、区域(Districts)、节点(Nodes)、标志(Landmarks)五个城市形体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一、道路对于大多的城市体验者来说,道路是最具统治性的构成要素。
其重要性取决于其对城市是否熟悉。
昆明的道路是高原起伏地形造化的结果,这种结果让其极具南方城市道路的“迷乱”特色。
北方的道路四通八达,横平竖直,如果你在北方问路,指路者口中常会出现“正南”“正北”“西南”“西北”等这样的方位字眼。
出现这种情况,有种说法是由于自古中国的政治中心多在北方,所以在道路以及城市布局上特别讲究“正”,体现正统和威严。
而笔者认为,这和北方大部分是平原有更直接的关系。
南方由于多丘陵、山地,道路更多地需要因地制宜,有很多的转弯、起伏,所以“左”“右”的转向名词在南方居民日常生活中占据主导。
在昆明,哪怕当地人向别人指示自己家的位置时,有时候也会产生误差。
因为太过熟悉,所以在当地人心目中会形成一个固有的坐标,然而这种固有的形象特征会在这种普遍的城市道路特征中带来一定的迷失。
特殊的道路可能成为大量道路中的特征,而习惯性的路程则具有最强的形象,所以,主要的交通路线就是主要的形象特征。
比如金碧路、东风路、北京路等道路影响着昆明整个城市的骨架和城市形象,太多的标志性建筑散布周围,就像门帘的一条条绳子上挂满了装饰的物品。
有特点的空间能加强特定道路的形象。
比如金碧路在金马坊节点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为弯曲,在减缓车流速度,实现技术目的的同时,避免了车流和广场两侧穿梭人流的混乱,通过特点空间的营造获得了良好的整体形象。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观后感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观后感林奇这人可真厉害,他就像个城市的“拆穿大师”。
以前我走在城市里,那就是瞎走,觉得这儿有个楼,那儿有个街,都是些零散的东西。
但是他一说,哟呵,原来城市是有“意象”这玩意儿的。
就好比城市是一个超级大的拼图,那些道路啊、边界啊、区域啊、节点啊还有标志物,都是拼图的小碎片。
先说说这道路吧。
道路在城市里就像人的血管一样,到处乱窜。
好的道路呢,就像那种宽敞又明亮的高速公路,让人走起来心里舒坦,一下子就能找到方向。
可有些道路就像迷宫里的小道,七拐八拐的,走进去就晕头转向,感觉自己像是被城市给捉弄了。
我就想起我家附近有一条小巷子,那里面弯弯绕绕的,每次走进去都感觉像在探险,还生怕一不小心就闯进了别人的院子。
再说说边界。
边界这东西,有点像城市的篱笆。
比如说一条大河把城市分成两半,那这条河就是个大边界。
以前觉得河就是个看风景的地方,现在发现它像个城市的分界线,两边的风格都可能不一样呢。
一边可能是高楼大厦,现代化得很;另一边说不定就是古旧的小房子,充满了烟火气。
区域就更有趣了。
就像城市里的一个个小部落。
比如说商业区,那里到处都是闪闪发光的招牌,人来人往,热闹得像一锅煮沸的粥。
还有住宅区,安静得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尤其是到了晚上,大家都回家了,只能听到偶尔几声狗叫。
节点那可就是城市里的“小高潮”了。
像广场啊、交通枢纽这些地方。
广场就像城市的大客厅,大家都在那儿聚集。
我去过的一个大广场,白天的时候有人在那儿放风筝,晚上就变成了广场舞的海洋,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交通枢纽呢,就像个超级大的交换站,人啊、车啊都在那儿来来往往,忙得不可开交。
标志物就像是城市的明星。
比如说那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塔,在上海的大地上一戳,老远就能看见。
它就像个无声的导游,只要看到它,你就知道自己大概在城市的哪个方位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迷失在城市意象中读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濮波一在《城市意象》一书里,凯文·林奇以宏大的视野,剖析了在城市的建设中,营造城市意象的重要性与可变性。
而且,最为珍贵的是,林奇是在五十年前(1960年首版)提出这些观点的。
五十年后的人们,仿佛已经经过了时代建设的大潮流,在都市里享受着现成的城市景观。
在建筑师事务所里,各种规划软件层出不穷,似乎现代城市意象已经成了随手拈来的事物。
我们动辄说栖居在诗意里啦,在水边安家啦等等,那些重要的城市意象和街道、边界、标志物一道扮演着角色……我们被亲近或者疏离。
似乎我们是天生的对城市意象敏感之人。
但,对不起,这本书要告诉你,最早提出城市意象的是建筑学教授凯文·林奇。
因此,无论时代怎样演变,有一点是共识: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四十年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新的评价城市形态的方法,首次提出了通过视觉感知城市物质形态的理论,是对大尺度城市设计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
①这样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把可见、可忆、可喜的城市区域意象化,赋予城市视觉形态以醒目与新颖,是一种前卫与慧眼独具。
也可以想见,有了城市意象的理论,等于为像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在60年代开始的大刀阔斧建设时期,进行城市景观的再造和有序梳理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的依据。
这是一本客观之书。
处处呈现一种观察的细腻和角度的真切,如在“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这章的“意象特征”一小节中,林奇观察到:“对波士顿个体意象的研究表明,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比如对一个元素,由于观察者相对‘度’的不同,也就是他们对元素细节涉及程度的不同,意象也不尽相同。
”这就像戏剧中谈论观演关系,就像彼得·布鲁克在《空的空间》里谈论戏剧空间,可以被随时营造,而这又取决于舞台上的几个关系。
同样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的著作,一个戏剧家和一个建筑学教授,不约而同谈到了度(程度、向度、角度)与动作的关系。
在接受的美学家伽达默尔这迷失在城市意象中边,对文本和戏剧表演的接受,恐怕又是一个不堪时代之重的角度吧。
他们,同样把人类美学推进到一个立体的框架里。
这也是一本先见、精灵之书,我惊喜于它将城市规划与意象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惊喜于在这样的领域里俯拾皆是诗意的闪光,如“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又如“要创造一个强烈的意象,必须对线索进行一定的强化”等。
而这些发现之中,最令人兴奋的当然要数林奇对“公众意象”的发现:在此首要阐明的就是“公众意象”的定义,它应该是大多数城市居民心中拥有的共同印象,即在单个物质实体、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一种基本生理特征三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希望可以达成一致的领域。
如同一个城市规划学、建筑学上的郎中,一下子把脉准确了这个被我们拿来谈论的对象中最能引起共鸣的核心。
对啊,这个概念牵涉的话题那么多,我们想,一个没有“公众意象”的城市会怎样?一个很少“公众意象”感觉的市民和游客会怎样?—一个游客往往不知道在现代城市中,我们几乎每天碰到一种相似的陌生化效果——这个城市的核心意象,所以会误入歧途;一个文化反差太多的人,进入陌生的境遇,也会不知所措。
于是不免迷失在城市意象里。
科波拉的电影《迷失东京》讲的是一个遭遇中年危机的电影男演员和刚刚走入婚姻的女子尚未适应的人生迷失,充溢着相似的蜕变之疼痛和无奈。
而且因为是两个人在东方陌生国度的无依,所以又是双重的迷失。
斯嘉丽的美丽在这部片子里展现无疑,她的无依感是致命的、无可救药的。
它发生在异国的东京,而不是纽约、洛杉矶和波士顿。
有一个镜头把这种迷失透彻地传达了出来———斯嘉丽以一个对东方文化兴趣浓厚的游客身份,进入一个日本的手工作坊———一群日本的老年手工艺人正在那里把玩着剪纸,和服文化在这里鲜亮、被过分渲染的红和丝绸的质地、剪纸的质地混合在一起……那些精巧的道具上写着让人听不懂的日语,人们脸上日本式的寒暄与客气,吸引人又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些细腻的质感随着斯嘉丽的惊艳的嘴巴之一开一合表现了出来。
她走入了异乡的文化符号里,地理和文化的无依击中了她人生的另一种无依(她正在婚姻大门口踯躅彷徨呢),两种无依相遇了,具体和抽象的无依感双重来袭。
她于是被带入了一个文化陌生的氤氲地带———可是,她脸上表现的却是迟疑的、文明的、礼貌的笑靥。
这内心和表情的背离来自哪里?看了林奇的《城市意象》,我懂了,是他们对日本“公众意象”的排斥和疏离,才导致同是天涯沦落之感的惺惺相惜。
一种陌生感被另一种陌生感捕获,于是陌生就会借助对方的荧光减弱。
但,一种疏离等到另一种疏离走开后,是否会加倍呢?反正来日本拍广告的男演员也经历了中年危机。
两个危机感十足的人,在酒店里相遇,走到了一起,丝丝缕缕的情感,缠绵与轻柔,但又含蓄,仿佛他们是来日本完成一个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式的忧伤电影的。
现在,他们在酒吧和房间,窗台和过道这些意象森林中相遇,又擦肩而过。
让观众始终面带着微笑欣赏着一个个艺术品陶瓷一样的影像,一只只易碎的玻璃杯。
这才是科波拉的伤感佳酿。
城市里,还有一种与“公众意象”系统迥异的人:波西米亚人、流浪汉、乞丐、艺术家、诗人,直觉或者无意,他们成了被这个城市公众意象抛弃的人。
那些在意象的故乡里没有找到归属感的诗人,会怎样?一个阅读了大量西方著作,对英语诗歌从内心里着迷的人,比如热爱但丁《神曲》和荷马《荷马史诗》的人,是否会被标签为崇洋媚外?我正是这样的人,但是我一点也不媚外。
我是一个背叛唐诗宋词的人,对韵律里那种机械的匹配如李白的《静夜思》这样的诗歌开始审视的人。
因为,在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歌里,床前高悬的明月和地上霜,举头的动作和低头的动作之间,都好像被一种韵律锁定了。
诗意也在这狭窄的区域里面。
而相对地说,拉丁文和古希腊诗歌中客观的坦陈和揭示,如对于像《伊利亚特》中对特洛伊战争行动叙述的大气,获得的诗意是东方诗歌中少见的。
这些发现,一旦获得,会让一个在诗言志的传统里优哉游哉的人,马上醒悟的。
二看《城市意象》,到第三章,你会误以为在读诗歌理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元素的相互关系……清醒之余,你会折服于作者多么清晰、练达地把一种泛文化的审美词汇用到了城市的景观设计中。
在这些元素中,我唯独嗜好“道路”和“边界”两个概念。
第一是道路。
那么多诗歌和小说提到了它。
美国垮掉派作家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从美国的西部到东部,来来回回的奔波之旅,展现了人类野性、无规则的愿望和与对所有强加的文化和规则的蔑视。
读之痛快淋漓。
在地理的道路上如此,有固有线条的追随者,也有反叛者。
在语言的道路上呢,那风景其实也是如此。
同样是美国的诗人金斯伯格的《嚎叫》,也是对诗歌格律的一种彻底反对。
那长句气贯长虹,一泻千里,秉承了惠特曼的豪放和睿智。
第二是边界。
在北大教授吴晓东的著作《漫读经典》中,对此也有涉及。
比如昆德拉在谈到创作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有这样一句话,“他们每一个人都已越过我自己圈定的界线”。
安哲罗普洛斯在《雾中的风景》和《永恒的一日》中也表现了边界。
比如生与死的边界,有一个镜头被表现得如此神奇:一个老人驾车走向了死亡的旅程,是悄悄地死,他把车开到在街道上,停在一个红灯下,开不动了,等到绿灯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死的他,开上了天堂里的车子,再次出发了,街道的灯光把天堂打扮得熠熠生辉……这是我看到安哲罗普洛斯时最为感动的一幕。
死亡被表现得如此传神。
相反,他的《养蜂人》除了展示了旷野场景的魅力,也有内在的心灵图景展示。
在坚定之后,也有一个男人的雄性疆域和一个蜜蜂的养育者这样的阴性疆域内摇摆的美学,像秋千一样。
于是我们看到了极为丰富的人类精神的图谱:既单纯又永恒。
既有动物性的广泛的一面,又有社会和文化强加的符号性、和上节中讲到的综合意象性的狭隘的一面。
而人性无处不在,那么辽阔,涵盖了村庄和田野、耻辱和惩罚,也超越时间的禁锢和文化的审判。
它是那样的凌厉尖锐、寒气逼人,那样的令人痴迷、流连忘返。
安哲罗普洛斯在这些杰出的影片中向我们展现了人类遭遇的边界是无所不在的。
那是人类情感和理性的边界,而城市跨界叙事迷失在城市意象中的边界呢?在《城市意象》的“城市意象及其元素”一章中,林奇向我们展示了这个“道路”元素之外营造城市意象的重要元素。
比如他谈到具体的边界会与整体意象的关系不同而迥异,如查尔斯河和贝肯山的边界与泽西城的滨水地带的边界就不同。
而让我铭记的,是他讲到的洛杉矶,“费加罗大街、日落大街以及次要一些洛杉矶街和奥地利街通常都被认为是市中心商业区的边界”这样一种客观描述。
我被这样一种客观性带到了我私人的情感领域,早在许多年前我就看过好莱坞的电影《日落大道》,一个过气的女演员最后的疯狂,也可以说是为自己的坟墓寻找一个替死鬼,以逃避那新旧更替的宇宙规则。
那有野心的男主角,在第一个镜头里就已经死亡了,浮尸泳池。
电影倒叙他是怎样一步步在女演员的迷魂阵里走向死亡的。
而日落大街在这里既是故事的发生地———别墅就坐落在这里,城市中心和郊区的边界处———往往也是最金贵之地,如上海的西郊别墅;它又是一个隐喻,日落的大道,人类总有一天要走在日落的方向,这个街道的地名真是一种诗意的呈现。
三在《城市意象》里,凯文·林奇也指出了世界上不同文明、不同景观使用的定位系统之间的差异很大。
林奇考察了世界上文明多样性地域———特别是土著、原住民的对意象的感知,从而得出对世界居民在这个问题上的差异性感知,并举出大量实例。
这些实例,可以说道出了一个注重感性视觉的民族和注重理性、概括、判断、推理的民族的本质性区别。
他推断:“澳大利亚的阿伦人在提及某一个物体时,习惯提到它与说话人的关系、方位和可视性。
”又如,他发现:“在非洲的部分地区,主要方位并非抽象不变,而是朝着家的方向……当几个部落在一起共同宿营时,他们都本能地分成组,各自朝向自己的领地的方向……法国商人时常去一些陌生的城市做生意,据说他们很少会去注意街道的名称和标志,而只是记住从火车站来回的路,工作一结束就立刻回家。
澳大利亚坟场的布局又是另一种情况,它朝向的是死者的图腾中心或精神家园的方向。
”林奇还发现了人类对于地理感知的共性———我们的感知能力的适应性非常强大,每一个人类部落都能够辨别环境景观中的各部分,感受其重要的细节并赋予其含义。
无论环境对于一个外来的观察者如何难辨,就像澳大利亚无边的灰色灌木丛,爱斯基摩人居住的白雪覆盖的分不清海洋陆地的区域,多雾且多变的阿留申群岛,或是波利尼西亚航海家行驶的无迹可寻的茫茫大海,对于当地人来说它依然清晰可辨。
②这些参照考量的是人类对于地理的了解和征服的程度。
一个过度重视意象、拿城镇意象为行走参照的民族,在各种环境下行走时迷路频率高于其他民族。
林奇揭示道:一次在澳大利亚灌木丛林里与一位有经验的土著向导挣扎前进好几个小时的故事,向导不断费力地爬上树梢,以期通过远处的标志物获得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