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实
戚继光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戚继光组建“戚家军”,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
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
清朝前期,为巩固统治,清王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实
历史时期
对外交往史实
代表人物
典型事例
秦汉时期
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张骞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促进了中国与西亚、欧洲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Fra bibliotek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岛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
甘英出使大秦
甘英
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派甘英出使大秦,行至波斯湾未果而还
-
宋朝在海外贸易方面超过前代,南宋时与五十多个国家通商,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国际大游历家的出现
汪大渊、郑和等
元朝汪大渊、明朝郑和等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明清时期
郑和下西洋
郑和
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
玄奘西行印度
玄奘
贞观元年,玄奘自长安出发去天竺游学,并写成了《大唐西域记》,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鉴真东渡日本
鉴真
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的传播
遣唐使的往来
-
唐朝时期,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等
宋元时期
海上贸易的繁荣
初中历史专题讲解专题七中国对外交往
专题七 中国对外交往 做法认识类
3. 中国外交应该如何融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并加强睦邻友好;与 欧洲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积极承担大国责任,维护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4. 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开展外交活动? (1)我国应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 家进行友好合作。 (2)我国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在“ 一 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 (3)我国需坚持合作共赢原则,欢迎各方共同参与,支持各国发展。
专题七 中国对外交往
【文科综合设问】
5. 概括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同样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专题七 中国对外交往
专题七 中国对外交往
多角度设问
原因类
1. 分析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原因。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当今世界是紧密联系 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 国策,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专题七 中国对外交往
影响类
2. 中国近现代外交政策变化的影响。 (1)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主权,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获得了大量侵华特权,掠夺中国原料、劳 动力和财富,为列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现代史上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国 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增 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专题:古今中国的对外交往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梳理课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 发动,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 狂潮。
屈辱外交
清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中国成 为国际 反法西 斯联盟
美苏要求中 国承认外蒙 自治,苏联 以租借旅顺 港等为条件 换取出兵对 日作战
联合国正 式成立, 中国成为 联合国创 始会员国
感想:弱国无外交,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必须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步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建国初期
4.加入世贸和北京奥运
现代化的大都市 今天的深圳
香港回归 1997.7.1
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
澳门回归 1999.12.20
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 了一步;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
2001年,中国加入 WTO,标志着我国 的对外事业进入了一 个新的阶段。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对外交往的方式并列举两例其他方式。
和平交往:货物交换、学习文化。 暴力冲突:侵略、战争。 互派使节、直接拜访、联姻等。
2.佛教传入
西汉末年 佛教从古印度经丝 绸之路传入中国,对我国 的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玄奘西行
唐太宗时期 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带回大量佛经,写成《大唐西 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 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 佛学的重要典籍。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召开,充
中国的对外交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 3、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外交 5、原因与意义:
背景: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 上敌视、孤立,经济上封锁的政策。
成就: 1、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2、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 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清朝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限制对外经济文化交往,只保留广州为唯 一的通商口岸)
近代对外交往
1、清统治时期 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 3、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 1、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独 立 2、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
背景: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美谋求改善对体裁关 系; 苏联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 成就: ①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第26 届联合国大会); ②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 合公报》; ④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 • • • • • •
20世纪90年代: 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澳门回归; .2001年: ①中国加入WTO; ②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 是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 ③促成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宋朝时商业繁荣 (陆、海丝绸之路非常活跃),对外贸易空 前活跃。(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元朝中外交流: 1、开放性国际性大都市:大都(今北京) 2、马可· 波罗来华
明朝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1、郑和下西洋:促进明朝与亚非国家(未到 达欧洲)经济文化交流; 2、外国贡使来华: 3、明末清初传教士纷纷来华。(利玛窦、汤 若望)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趋势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趋势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背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趋势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期,这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一直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保持着交流和互动。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考量。
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目的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目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边疆稳定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
通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中国可以了解到外部环境的动向,及早发现潜在威胁,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拓展贸易渠道古代中国也通过对外交往来拓展贸易渠道。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古代就有很多出口商品,如丝绸、茶叶、瓷器等。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中国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商品,促进经济的发展。
3. 传播文化和思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传播自己的文化和思想。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有着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中国可以向外界传播自己的文化和思想,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交流。
4. 扩大影响力古代中国还通过对外交往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通过与外国的交往,中国可以增加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为自己的国家利益争取更多的空间。
三、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形式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使节交往古代中国常常派遣使节出使其他国家和地区,与对方进行外交交流。
这些使节可以是政府官员、学者、商人等不同身份的人士,他们代表中国政府传递信息、商议事务、促进贸易等。
2. 贸易往来中国古代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通过贸易,中国可以获取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特产和资源,并通过出口商品扩大自己的经济实力。
3. 文化交流古代中国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传播自己的文化和思想。
这种文化交流包括学术交流、文学交流、艺术交流等,通过这些交流可以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专题06 中国的对外交往
专题06 中国的对外交往1.中国外交的历史发展趋势:积极联系、对外开放→闭关锁国→屈辱外交(被迫开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时期的对外开放(积极主动)。
2.新中国成立后,一改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形象,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的外交成就。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
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3.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综合国力是外交的保障。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二、中国近代的屈辱外交(一)中国近代的屈辱外交具体表现1.清朝统治后期: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1900年,俄、美、英、日、法、德、意、奥八国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
遭到英、法、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并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2)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二)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原因与启示1.原因:(1)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近代落伍于西方,综合实力弱。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趋势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趋势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经历了多个朝代和时期。
在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平交流与贸易往来
中国古代常以“天下大同”、“万邦来朝”为思想基础,追求和
平交流。
多数外国朝贡系统的建立,缔结的通商条约,都是建立在推
崇和平外交的基础上。
同时,也从中获取了珍稀物产,如马匹、石榴、胡姬花等。
二、军事征讨与领土扩张
中国古代也曾进行过多次的军事征讨,扩张领土。
例如,秦始皇
灭六国,统一天下后,进行过多次的北伐,将边疆拓展至黄河以北。
汉武帝时期,曾派将军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除了贸易和征讨,中国古代官员、学者、僧侣们也前往许多邻近
国家开展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
唐朝时期,高僧玄奘前往印度取经,孙思邈、扁鹊等名医把中医传向周边国家,传播了中华文化,式
微至今。
四、扶持友好国家政权
中国古代统治者有意朝贡建交,旨在巩固友好国家的政权。
如唐
朝兴建的安南都护府,后来撤掉,处理善后事务,也是源于支持并维
护一个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政权。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趋势多样,以和平交流和文化交
流为主。
同时,军事征讨、领土扩张和支持友好国家的政权,也曾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考历史 中考专题探究 知识专题三 中国的对外关系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的原 因。
原因: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美国 需要中国牵制日本。
(2)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材料二中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对中国
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被压迫民族 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有力推 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
10日 4月 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加拿 14日 大等五国乒乓球代表团 4月 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到达纽约进行友好访 19日 问。美国掀起了一阵“乒乓热”
7月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 9日 华,并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了会谈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 1972年 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
的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 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 义。(两点即可)
(2)材料二中“新的国际格局”有何特征?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 析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建交高潮到来的主要原因。
特征:世界多极化趋势。主要原因:中国外交战 略的转变,中美关系的缓和。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知识专题三 中国的对外 关系
2023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70周年
线索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朝代
概况
(1)陆上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与西域各地方
政权的联系加强,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东
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 西汉
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时已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特点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特点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皇帝为外交核心:在古代中国,皇帝是外交的核心,所有与外国的交流往来都由皇帝来主导。
这体现了中国皇权统治的特点,外交事务全权由皇帝掌握。
2.使节交流:古代中国通过派遣使节与外国进行交流。
使节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国家的意图和政策,以及了解外国的情况。
使节一般由贵族或文臣担任,具备一定的政治与外交能力。
3.朝贡体系:古代中国通过朝贡体系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亲密的外交关系。
朝贡是指其他国家或民族向中国皇帝进贡,并与中国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
朝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国的周边稳定,并加强了本国的国际地位。
4.文化输出与吸纳:古代中国通过对外文化输出与吸纳,推动了与外国的交流。
中国的儒家文化、佛教、哲学、科学等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中国也吸收了外国的一些文化和技术。
5.边境管理与防御:古代中国注重边境的管理与防御,以确保国家的安全。
修建边境城墙、设置关卡、增设边防部队等措施成为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来说,古代中国的外交往来以皇帝为核心,通过使节交流、朝贡体系、文化输出与吸纳、边境管理与防御等多种手段来增进与外国的交流与合作。
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同学们,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在很久很久以前,咱们国家就和其他国家有交流啦。
比如说丝绸之路,那可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贸易通道。
商人们带着咱们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宝贝,走过长长的路,去到别的国家。
外国的一些好东西也通过这条路来到了咱们中国。
还有唐朝的时候,很多外国人都来到中国。
他们喜欢咱们的文化,学习咱们的知识。
像日本,就派了很多使者来学习,把咱们的文化带回去,对他们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再说说郑和下西洋,那船队可壮观啦!带着好多礼物和友好的心意,去到了很多遥远的地方,让世界更多的国家认识了咱们中国。
同学们,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是不是很精彩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同学们呀,今天咱们讲讲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你们知道吗?古代的中国可厉害啦!和外国交往那是常有的事。
比如说汉朝,张骞出使西域,那一路上经历了好多困难。
但是他不怕,最后成功地和西域的国家建立了联系。
到了明朝,又有了马可·波罗。
他来到中国,被咱们这里的繁华和丰富的物产惊呆了。
回去以后,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讲给他们国家的人听。
还有啊,咱们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对外交往传到了世界各地,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很自豪呢?《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同学们,咱们来谈谈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古代中国和外国的交往可有意思啦!像唐朝,长安城热闹非凡,有很多外国的商人、学者。
他们在这里生活、学习,感受着中国的魅力。
还有宋朝,咱们的海上贸易特别发达。
船只带着货物,驶向远方的国家。
比如说,外国的香料来到中国,让咱们的生活变得更香更有滋味。
中国的文化、技术也传播到了其他国家,让他们也变得越来越好。
同学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故事是不是很吸引人呢?。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征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征一、多元化的外交政策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征之一是多元化的外交政策。
古代中国在与外国交往时,不仅与周边国家保持着密切的交流,还与丝绸之路沿线的西方国家、东南亚国家以及朝鲜半岛等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往来。
这种多元化的外交政策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开放和包容态度。
二、和平共处的原则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征之二是和平共处的原则。
中国古代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是和平共处,强调国与国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和矛盾。
中国古代通过与邻国签订和平条约、互通贸易以及文化交流,维护了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三、礼仪之邦的形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征之三是礼仪之邦的形象。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礼仪,将其作为对外交往的重要手段。
在外交活动中,中国古代官员会严格按照规定的礼仪程序展开外交活动,以展示中华文明的高度和国家的尊严。
礼仪之邦的形象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认可。
四、文化交流的推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征之四是文化交流的推动。
中国古代积极推动与外国的文化交流,通过外交活动向其他国家传播中国的文化和思想。
例如,中国古代向周边国家传播了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并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到了西方国家。
这种文化交流的推动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也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外交活动。
五、权谋外交的运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征之五是权谋外交的运用。
中国古代外交活动中普遍运用权谋手段,以实现国家的利益和目标。
例如,中国古代常常利用婚姻联姻、赠送珍宝和宴会款待等手段,拉拢邻国建立友好关系;同时也会采取军事行动或经济制裁等手段,以维护国家的权益。
这种权谋外交的运用在中国古代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互利共赢的合作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征之六是互利共赢的合作。
中国古代在与外国交往时,注重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互通有无,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同时,中国古代还与其他国家在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原因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原因
1. 经济需求: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大国,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以获取所需的资源和商品。
对外交往可以促进贸易的发展,满足国内经济的需求。
2. 政治稳定: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可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外交可以帮助解决争端、避免战争,并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
3. 文化交流:中国古代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对外交往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中国的思想、艺术、科技等方面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从其他国家吸收了新的文化元素。
4. 扩张领土:在古代,一些王朝为了扩大领土和势力范围,会通过对外交往来实现这一目标。
与邻国建立联盟、进行联姻等方式可以增强国家的实力和影响力。
5. 外交礼仪: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外交礼仪,通过与其他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可以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声誉。
总之,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需求、政治稳定、文化交流、扩张领土和外交礼仪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促使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和互动。
中国古代史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史对外交往.txt15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1、阶段特征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1)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等一些国家。
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①史实:A.由张骞凿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B.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
C.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正式来中国。
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
D.汉同日本、朝鲜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
②特点:a.从范围上:周边国家为主,开始同欧洲往来b.从交往形式上: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c.从途径来看:有官方、民间两条途径,其中官方是主要参与者;d.从交往道路上:以陆路为主。
(2)第二时期是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
①史实:a.朝鲜:新罗统一;高丽乐,留学生,手工技术;贸易b.日本:遣唐使,留学生,人物。
行政制度,京都建筑,文字,生活c.印度:天竺;熬糖法;文化双向交流;玄奘西游d.西亚:波斯国王、商人、舞蹈。
大食伊斯兰教,造纸、纺织;瓷器②特点:A.全面开放,影响深远。
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
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
B.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
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和商人大量来中国。
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
在对外交往中我国始终坚持什么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对外交往中我国始终坚持什么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括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他政策措施处理办法。
在我国外交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已经同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的外交关系。
中国的外交政策:
我国一向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支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扩展资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
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五项原则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得到中国、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和平主义: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之一就是坚持和平主义原则。
中国古代国家主要通过婚姻联姻、使节往来、贸易交流等方式进行外交往来,而且在外交活动中的主导思想是"和为贵"、"以和为贵"。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在对待邻国和异邦的态度上往往是采取宽容、包容的立场,力图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外交问题。
二、礼仪外交:中国古代的外交活动中非常注重礼仪,尤其是谈判和使节的接待中。
外交活动的双方都要严格遵守礼仪,如按照等级行使礼仪、互相赠送贵重礼物等等。
礼仪在中国古代外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双方的尊重和好意,有利于外交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三、贸易交流: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贸易交流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文明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
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与东亚、中亚、印度等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从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济资源。
同时,古代中国也向外国输出了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产品。
四、文化交流:中国古代在对外交往中非常注重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系统,其中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在对外交往中积极向外国宣传和传播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互相借鉴、融合的局面。
中国古代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五、互相影响: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不仅仅是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有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古代与各个外国的交流过程中,吸取了外来文化的精华,促进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传播也对邻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国家。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主要有和平主义、礼仪外交、贸易交流、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
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国家在对待外交关系中的务实而和善的态度,以及与邻国和异邦保持友好合作的愿望。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途径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途径
1.货物交换:这是一种最基本的交往方式,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商品流通,以及
民间间的物品交易。
这种形式的交往不仅限于物质层面,还往往伴随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2.互派使节:友好国家之间会互相派遣代表进行正式的访问和文化交流。
这些
使节可能携带有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任务,有时还会带来留学或者贸易的机会。
3.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两条重要的交通线连接了中国与亚洲、欧
洲、非洲的部分国家,推动了直接或间接的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
陆上丝绸之路主要通过陆路运输,而海上丝绸之路则利用海洋力量,两者都对古代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宗教方面的交往:宗教也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一个重要途径。
例如,玄奘
西行和中日佛教交流,鉴真东渡和唐宋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都是通过宗教这一平台进行的。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历史考察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历史考察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处于封闭状态。
但是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也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对外交往,如丝绸之路以及文化交流等。
这些对外交往不仅是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也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历史进行考察。
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中亚以及欧洲的重要贸易路线,涉及面广泛,贸易品种众多。
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汉代,是一种东西方经济、文化、人员交流的重要方式。
据史书记载,最早于公元前130年左右,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事川至今的中亚草原,开辟通往西北的新道。
张骞所到达的地方有一种叫做“长安绸”的贡品,是由木棉纱织成的丝质物品,自此传入了中亚地区。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丝绸之路逐渐发展起来。
这期间,交流渠道逐渐丰富,从最初的丝绸、茶叶、铜器、玉器等商品,逐渐涉及到了文字、哲学、印刷术等文化领域。
丝绸之路的贸易不仅带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
二、海上丝绸之路除了丝绸之路之外,中国在古代还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
自唐代以来,中国各朝代都开展过与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在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曾经达到高峰时期。
唐朝遣使与外国交往,建立了馆阁机构,称为“群牧司”,收容东南亚各国外交使臣及外国留学生。
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如火如荼,海上商贸、造船技术、港口几经改建,举世瞩目。
在宋朝时期,南宋的领袖们重视陆海贸易的发展,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并且加强了对东南亚、南亚、中东、东非、地中海地区的商贸往来。
宋朝的贸易海运术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还扩大了全球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包容和融合。
三、外交典礼中国历史上另一个重要的对外交往形式是外交典礼。
外交典礼是历史上各国政治、外交活动所采用的一种常规仪式,体现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位。
在中国古代,外交典礼表现得尤为突出。
外交时,中国会将各种华贵礼器作为贵重的礼品赠予外国使节,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展示中国文化和技术的高超水平。
中国近代对外交往特点
中国近代对外交往特点中国近代对外交往是一个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众多变迁的重要篇章。
从最初的闭关锁国到现代的开放互通,中国在对外交往中经历了诸多变革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对外交往的特点,以期深入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与变迁。
开端阶段近代以前,中国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交往极为有限。
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着外国列强的不断侵略和压力,迫于形势不得不与外界接触。
这一阶段的对外交往特点表现为中国力求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同时也试图吸纳外来文化、技术以强国富民。
民族独立与抗争中国近代对外交往特点的另一重要方面是民族独立与抗争。
中国在对外交往中频频遭遇外国列强的入侵,形势岌岌可危。
各种抗争和斗争不断展开,体现了中国人民坚决捍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改革开放与全球融合20世纪后半叶,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迎来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时代。
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民生的改善。
中国近代对外交往的特点也随之呈现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态势。
文化交流与共识建立近代以来,中国与外界在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文化走出去,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关注与热爱,促进了中外文化交融与共同发展。
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中国还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共同维护和平、稳定与发展。
结语中国近代对外交往的特点,是一个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历史画卷。
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通过对中国近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探讨,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立场与作为,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世界做出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对外交往导学案
平陆县西街初中冯保健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辉煌的史实。
2、了解中国近代对外交往屈辱的史实。
3、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对外交往取得的伟大成就。
学习重点:
1、掌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辉煌的史实。
2、掌握中国近代对外交往屈辱的史实。
3、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对外交往取得的伟大成就。
学习难点:
1、理清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辉煌的典型事实。
2、理清中国近代对外交往屈辱的各个事实。
3、理清新中国成立后对外交往取得伟大成就的艰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中国古代、中国近代、新中国成立后对外交往的史实中,深刻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学习方法:
五环节模式
学习过程:
导入: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以“共同开创亚洲发展的新未来”为题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的亚洲合作政策,并特别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英文“One Belt and One Road”,哪位同学能用英语读出来?
时
期
事件概况
两汉丝绸之路的开
辟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路线: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
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
成为东西方文化经济的桥梁。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造纸术外传丝绸之路开辟后,由阿拉伯人传至世界
隋唐遣唐使日本遣唐使学习隋唐先进文化制度后进行了大化改新,日本有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玄奘西游唐贞观年初,玄奘西游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促进中印两国经济文化交流
鉴真东渡日本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两宋对外贸易海上贸易活跃,政府设市舶司进行管理,著名海港广州、泉州等
指南针外传南宋时期,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支持
元朝对外交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并进
回族形成各民族长期杂居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马可波罗来华著述了《马克.波罗行纪》描述大都的繁荣,对东西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朝郑和下西洋
1405-1433年
七次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
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戚继光抗倭
(1528--1588)
取得重大胜利
清朝郑成功收复台
湾1661年
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击败荷兰殖民者,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康熙帝雅克萨
之战
1685—1688
年
反击沙俄侵略,取得胜利。
签订《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
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的整个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属于中国;
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行存放,留待以后再议。
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
原属中国的尼布楚部分土地让给俄国。
左宗棠收复新
疆1876~
1878
左宗棠指挥清军驱逐侵占新疆的英国支持的阿古柏侵略军,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战争。
1757年乾隆皇
帝正式实行闭
关锁国政策
为防列强入侵,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唯一的通商口岸广州
林则徐
1839.6.3在虎
门销烟
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二、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三、新中国的外交
时期 表现
清朝后期
1840-1842《南京条约》,1856-1860火烧圆明园,1894-1895《马关条约》1900-1901《辛丑条约》中国逐
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洋政府
1、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德在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中国五四运动。
2、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使中国由帝国主义共同支配
国民政府
1、1931九一八事变
2、1937七七事变
3、1942加入国际反法西斯同盟
4、1945雅尔塔会议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情况下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外蒙自治,苏联以租旅顺港为条件换取对日作战,中国主权遭到严重侵害
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20世纪7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国际形势
帝国主义对中国外交孤立、封锁中国
美苏争霸,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
外交实践 1、1950-1953抗美援朝 2、195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5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1971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2、1972尼克松访华,1979中美建交
3、1972中日建交,此后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1、1991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港澳回归
2、2001举办APEC 会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入WTO
3、2008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
4、2014在北京举办APEC 峰会
影响 提高国际影响 打开外交新局面 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原因 1、主权独立2、综合国力提高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灵活的外交政策
1、完成年代尺上各时期发生的对外关系的标志事件
4、新中国外交的启示:
两汉时期 隋唐时期 两宋时期 元朝时期
明朝时期 清朝时期 清朝后期 北洋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20世纪7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
2、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发展的启示:
例、(2015中考试题)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资料。
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
主题是 ( ) A.唐朝的经济繁荣 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C.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D.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3、 中国近代对外交往的启示:
例、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
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
A .闭关锁国政策
B .重农仰商政策
C .对外开放政策
D .休养生息政策
4、新中国外交的启示:
例(2015年中考试题)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原因有()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③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15年中考试题)
5、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材料三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1)依据材料一,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说说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
(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