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计划》探析

合集下载

1950年代英国反漫画运动成因探析

1950年代英国反漫画运动成因探析

202011N e w s 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新闻传播随着二战结束,1950年代的英国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一种从美国舶来的“恐怖漫画”(h o r r o r c o m i c s)在青少年中流行,并被认为可能损害其健全的心智。

所谓的美式“恐怖漫画”是在美国进口模板基础上印刷的漫画书,其特点是过分强调野蛮、犯罪和残忍行为。

英国素有讽刺漫画出版传统,自18世纪30年代起涉及政治、社会和战争主题的漫画中不乏含有残忍、情色等意味的画面内容,一度也曾引发是否要进行管制的争议。

英国漫画中的这些“消极”因素一般都是强化作品中政治和社会讽刺的手段,并不是漫画作品强调的重点,因此并不带有骇人的“恐怖”属性。

而且这些漫画的受众群体是英国思想文化传统中拥有理性的成年人,因此这些消极因素从未被视作威胁,甚至因为这种手段大量出现在18世纪重要政治讽刺漫画家詹姆斯?吉尔雷、托马斯?罗兰森等人作品中而被认为是英国讽刺漫画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美式“恐怖漫画”与英国本土含有暴力因素的漫画出版物相比,不仅表现形式上有差异,其时代背景也迥然不同。

由于美式“恐怖漫画”在当时最主要的受众对象是青少年,而相关“恐怖”内容对当时法律条款并无违犯,这引发了家长群体和有责任感的英国人普遍的担忧。

英国随之兴起了一波呼吁禁止美式“恐怖漫画”的反漫画运动浪潮,并促进了针对图像出版物的法案出台。

梳理1950年代英国反漫画运动及其宣传活动的背景,将为我们从媒介恐慌视野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各类新涌现的媒介所带来的社会和文化问题开启新的视野。

一、反漫画运动及其宣传活动形式英国针对“恐怖漫画”的抵制行动在二战结束后第一时间就已经开始,只是最初未能形成规模。

在民间专业组织、政治团体和报刊媒介的引导和鼓动之下,系列反漫画宣传活动的展开得以促进宗教和教育机构举办联合活动,并引发政府关注。

(一)反漫画运动组织的成立早在1946年,英国部分学校教师已经对美式“恐怖漫画”组织起了反对宣传。

2013年济宁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_答案

2013年济宁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_答案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1.单选题B•1.网络道德的自主性,要求网络道德必须具备()A. 开放性B. 自律性C. 依赖性D. 多元性C•2.网络社会的主体既要遵守现实社会道德又要遵守()A. 社会规则B. 法律C. 网络道德D. 道德规范A•3.建设网络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主体A. 社会核心价值观B. 仁爱C. 慎独D. 传统道德C•4.规范网络道德问题的主要手段是()A. 黑客B. 行为人C. 法律D. 社会A•5.网络道德规范的主体是()A. 人B. 计算机C. 因特网D. 电信公司B•6.()不仅使得信息交流更加广泛、快捷而且也导致有害信息的泛滥,引发网络社会的道德危机问题A. 网络社会的隐蔽性B.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C.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D. 网络社会的真空性D•7.行为人有意制造和发布有害的、虚假的、过时的和无用的不良信息称为()A. 信息污染B. 网络垃圾C. 网络谣言D. 虚假信息D•8.针对计算机网络或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违反刑事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称为()A. 网络行为B. 网络安全C. 黑客D. 网络犯罪B•9.网络道德的本质是()A. 现实道德B. 社会道德C. 心理道德D. 网络道德D•10.有专门制定单行的网络犯罪法律的,这种做法典型的是()A. 中国B. 英国C. 法国D. 美国C•11.()现已是一个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

A. 信息技术B. 科技化C. 信息网络D. 网络经济B•12.网络变化改变了人们传统那种一对一、一对多的信息交流方式,发展成为()的信息交流方式A. 一对一B. 多对多C. 一对二D. 一对多A•13.为了追逐更多更大的财富,传统财产型犯罪也呈现了()A. 科技化、智能化B. 科技化、多元化C. 智能化、多元化D. 低龄化、多元化B•14.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常见得有非法侵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赌博、网络盗窃和()A. 网络诈骗、犯罪动机B. 网络犯罪、网络色情C. 网络色情、高智能化D. 犯罪动机、高智能化D•15.网络是现代社会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水平达到一定水平的高度的充分体现。

有关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不容忽视的探析中英文对照

有关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不容忽视的探析中英文对照

有关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不容忽视的探析中英文对照On the analysis of juvenile crime is on the rise should not be ignored.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当前,未成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应当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

At present, juvenile crime is on the rise, should cause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Prevention of minor crime is a complex social engineering, needs the joint efforts of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implement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论文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原因预防对策Paper keywords cause minor crim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

现今,由于学校教育的缺失、家庭生活的不幸、社会环Minor crime has always been the hot topic in whole society, and eliminate social instability factors,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Nowadays, due to the lack of school education, family life, social ring. Unfortunately境的种种诱惑,使得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越来越触目惊心,已成社会管理的一个严峻问题。

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保护探析

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保护探析

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保护探析一、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保护的现状网络环境复杂: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包括暴力、色情、赌博等,这些信息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技术实施诈骗、侵犯隐私等犯罪行为,给未成年人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法律法规滞后: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网络空间的跨地域性、实时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使得打击网络犯罪面临很大的困难。

一些现行法律法规对于网络隐私保护的规定较为模糊,导致执法部门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取证和处罚。

家庭教育缺失:许多家长忙于工作,缺乏对孩子网络行为的监管,导致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平台等,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一些家长对网络安全知识了解不足,无法有效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进一步加剧了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泄露的风险。

学校教育不足:虽然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难以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关注度不够:尽管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整体关注度仍然不够高。

一些媒体和公众人物在报道和讨论网络安全问题时,往往过于关注网络犯罪事件,而忽视了对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保护的关注和引导。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强立法、教育、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网络隐私权益。

A. 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的活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未成年人在网络上的行为越来越丰富多样。

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娱乐休闲。

这种便利的同时,也给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社交互动:未成年人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QQ、微博等)与朋友、同学、老师等人进行实时聊天、分享照片和动态等功能,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

防沉迷网络安全工作计划

防沉迷网络安全工作计划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容易沉迷于网络,影响身心健康。

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保障其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升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建立健全防沉迷网络安全工作机制,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三、工作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新闻媒体、学校、社区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的危害,提高全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度。

(2)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组织专家、教师开展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2. 强化家庭教育(1)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提高家长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认识,引导家长正确引导孩子上网。

3. 完善法律法规(1)推动相关立法工作,明确未成年人防沉迷网络安全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2)加强对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网络服务的监管,禁止发布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的内容。

4. 优化网络环境(1)加强网络平台管理,对违法违规网络内容进行清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2)推广使用未成年人保护软件,限制未成年人访问不适宜内容。

(3)推动互联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研发防沉迷技术,为未成年人提供绿色上网环境。

5. 落实学校责任(1)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加强对学生的网络行为管理,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网络安全素养。

6. 加强协作配合(1)加强政府部门、学校、家庭、企业等各方的协作,形成防沉迷网络安全工作合力。

(2)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了解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四、工作要求1.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防沉迷网络安全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网络生态治理的模式及国际经验借鉴

网络生态治理的模式及国际经验借鉴

网络生态治理的模式及国际经验借鉴国际上加强网络生态治理的主要做法:一是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网络建设;二是强化企业、平台行业自律,落实主体责任;三是加大网络参与主体教育培训、提升网络素质。

一、加强政府引导和资金支持,为网络建设提供便利(一)强化政府主导和行业协作。

一是政府主导型。

日本在网络安全与治理方面,设置了互联网监管的政府职能机构,包括总务省、经济产业省、警察厅、法务公正贸易委员会、法务省、内阁官房、官办“网络防卫队”等。

互联网治理的民间机构包括“手机内容审查运营监管机构”日本网络安全协会(JNSA)和日本数据通信协会。

2016年,新加坡设立网络安全局,旨在建立国家网络安全政策,避免网络威胁,在优化网络安全行业的生态系统中推动经济发展。

二是“多利益攸关方”模式。

韩国先后成立了互联网信息通信道德委员会、信息通信部、互联网安全委员会等管理机构,以阻止有害信息在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上的流通,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

美国主张与“志同道合”的国家、企业、学术界和民间机构合作,保护“互联网自由”,推动以“多利益攸关方”模式实现互联网治理,形成网络空间国际伙伴关系。

1(二)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网络安全基础能力。

2021年4月,西班牙政府承诺将在三年间投资4.5亿欧元用于推动该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

此外,还将开设在线“黑客学院”招揽人才,督导新的战略计划,监督网络安全开支。

澳大利亚政府曾拨款9000万澳元协助有子女的家庭过滤互联网内容。

如,免费提供一种软件安装在电脑上,屏蔽一些不良网站。

8月,英国政府公布网络跑道(Cyber Runway)计划,在六个月内为160家公司提供支持,资金来源为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并由欧洲首家网络安全创新公司赛隆(CyLon)、德勤和安全信息技术中心(CSIT)提供支持,旨在促进英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

(三)聚焦网络乱象,明晰违法违规处置细则。

2019年,欧洲议会规定如果脸书、谷歌以及推特等网络、社交公司不能在被监管部门要求后的1小时内移除极端主义内容,可向它们征收多达全球营业收入4%的罚款。

幼儿园保护未成年人法律知识普及 法律教育宣传

幼儿园保护未成年人法律知识普及 法律教育宣传

幼儿园保护未成年人法律知识普及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

在我国,幼儿园是未成年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保护幼儿园内的未成年人是社会各界的责任。

为了增强幼儿园师生及家长对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认识,特开展幼儿园保护未成年人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活动。

一、法律法规的普及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

学校及幼儿园应当加强对幼儿园师生及家长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让他们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益和保护措施,增强对幼儿园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

2. 《保护未成年人在线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成年人的上网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保护未成年人在线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规定了未成年人网上保护的一系列措施,幼儿园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意识教育,教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防止受到网络暴力、诈骗等侵害。

二、法律知识的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幼儿园发生的法律纠纷,让师生及家长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及时掌握法律知识是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手段。

有些幼儿园因为管理不善导致幼儿受到欺凌,老师和家长不知道如何维护孩子的权益。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让大家知道应该如何采取合理的、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类似问题,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三、法律意识的常识讲解通过开展讲座、交流会等形式,向幼儿园师生及家长讲解法律的基本常识,如何正确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遇到困难时如何寻求法律帮助等。

让大家明白只有了解法律,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四、法律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为了让幼儿园师生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接触到法律知识,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法律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可以通过制定宣传教育计划,每年定期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建立法律宣传教育角,创设法律宣传教育的场所,设立宣传教育专区,定期发布法律知识,提高师生及家长的法律意识。

国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国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F e a t u r e国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管理系 季萍 沈歆舣 江振思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各国就如何维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信息是网络社会构成的根本要素,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信息自然地被分为良性信息及不良信息。

不良信息主要包括违背伦理道德的信息、危害身心健康的信息或者包含网络犯罪的信息。

而未成年人所面对的不良信息主要是指以图片、视频、游戏、文字等形式出现的暴力信息和色情信息。

根据法国政府2004年6月的统计数字,1/3 以上的法国青少年曾在网上“无意撞见”暴力、淫秽、色情、种族主义、仇外主义等“令人震惊的”内容。

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很大,受不良信息的影响,组一般使用互联网来玩电脑游戏,听音乐和认识新朋友。

日益增加的互联网使用和各种各样的信息等不受控制的方式导致了许多负面结果。

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游戏,社会和家庭对网络游戏的管控不当导致,过度沉迷网络游戏就像是毒药,未成年人缺乏自控力,在过度游戏过程中容易对网络操作出现时空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三)网络隐私泄露在大数据时代,网站搜集用户个人信息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容易导致用户隐私信息泄露。

而网络的虚拟性和交互性,以及未成年人自身的防范意识弱、对隐私保护意识不强、辨别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未成年人更容易将个人和家庭隐私信息泄露给某些不良即时短信、个人网站和网络个人投票网站等,有意、重复地实施旨在伤害他人的恶意行为。

美国网络欺凌研究中心(CRC) 一直致力于青少年网络欺凌的调查研究,2016年以全美有代表性的5700名年龄在12岁至17岁之间的未成年人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33.8%的未成年人曾经受到过网络欺凌,11.5%承认曾在网络中欺负过他人。

2006年发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梅根事件被称作网络暴力第一案,之后的几年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数量更是与日俱增。

网络传播伦理及法规探析——以“儿童邪典视频”为例

网络传播伦理及法规探析——以“儿童邪典视频”为例

相关新闻。报道称,在YouTube 上,演员们装扮成蜘蛛侠、 告收益为自媒体人和视频平台所得。邪典视频最早即由自媒
艾莎、小丑等经典卡通形象,但行为荒诞离奇,这些视频大多 体创作者从外网搬运,尝到甜头后,不再仅限于搬运,而是自
没有对白,因此不存在语言障碍,得以全球流通。2017 年7 己开始制作、拍摄。优酷上名为“广之潮亲子互动”的自媒体
经典卡通动漫形象,或由真人小孩演绎凶杀、绑架、怀孕、血 道德的视频,丝毫没有对儿童、对社会的关切。
腥、暴力、解剖、注射等不宜儿童观看的内容。“儿童邪典视
2. 自媒体无节制追求流量
频”虽带“邪典”二字,却与上面提到的“邪典电影”有本质不
自媒体是指普通个人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向别人传递信息
同。“儿童邪典视频”不同于传统的色情、暴力和血腥视频, 的新媒体。自媒体早期的表现渠道是论坛、博客,随后是微
广州胤钧贸易有限公司2016 年11 月分别与优酷、爱奇 艺视频平台签订合同,利用“欢乐迪士尼”账号上传视频,从 中获利220 余万元。[3] 优酷、爱奇艺视频在签订合同以后, 没有履行审查义务,加上算法技术漏洞使得邪典视频大肆传 播,愈演愈烈。
(二)违反传播法规 1. 禁止传播淫秽色情及凶杀暴力内容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就 向未成年人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等有害内容规定了禁止 条款。[4]“儿童邪 典 视 频”就 是 在 打淫 秽、色情、暴力的擦边 球,例如很多邪典视频是以教孩子玩泥塑的面目出现的,这 类视频不全程观看很难发现问题,正常的泥塑游戏捏着捏着 会突然间把人的脖子或动物的脖子捏断,或者会突然捏出像 极了人体器官形状的泥塑品。近代犯罪学之父切萨雷认为传 媒与犯罪之间存在“恶性规律”,传媒对犯罪的报道扩大其 发行量,而发行量的扩大又使更多的人进行犯罪模仿,导致 更多犯罪的产生。[5] 模仿是人类的天生本能,尤其是儿童的 模仿能力超强。之前就发生过孩子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 中烤羊肉串的剧情,将小伙伴严重烧伤的事件。 “儿童邪典视频”内容更是邪恶,例如米老鼠被车撞得 血溅马路;蜘蛛侠和艾莎公主在泳池拥吻;艾莎公主被蜘蛛 侠绑在椅子上;小猪佩奇被手臂粗的针扎得哇哇大叫等。试 想一下,如果视频前的儿童看完以后觉得撞人是好玩的、接 吻是有趣的,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会不会这样对自己的小伙 伴,会不 会引发 校园暴力、校园欺凌 等 事件。且 这 类 视 频极 富性暗示意味,将伤害行为、捆绑行为合理化,会不会给某 些恋童癖者可乘之机,会不会导致性侵、拐卖等恶性事件的 发生。 2. 违反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 我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规定:从事互联 网视听节目服务,应当取得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 听节目许可证或履行备案手续。[6] 广州胤钧贸易有限公司是 最早开始制作邪典视频的公司,该公司未取得行政许可,擅 自从事网络视频制作、传播活动,且产品内容涉嫌违反相关 法律规定。该管理规定还规定:申请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 务的,必须 是国有独资或国有 控 股单位。该 公司打 着“贸易 公司”的旗号,做着“视频制作公司”的活。而且公司法人赖 慧 芸 是 海 外人士,公司为台港 澳自然 人独资,明显不 符 合 该 规定。 三、遏制邪典视频的传播的策略 (一)加大对传播违法有害信息的打击力度 我国禁止传播 淫 秽、色情 信息,从 立 法以 来 就已有之。 但 是就 是 在 这 种 情况下,还 是出现了儿童邪 典 视 频 事件,说 明我国对传播违法有害信息的打击力度还不够,对违法有害 信息 定性、定 量 还不够明 晰。随 着 时代的发 展,色情 暴力内 容的认定是否应该有所改变,此案例中,更多的不是赤裸的 色情镜头,而是一种潜移默化,极富暗示意味的软色情。再 者,就色情内容的传播对象�

2013年继续教育.《互联网监管及网络道德建设》.答案

2013年继续教育.《互联网监管及网络道德建设》.答案
o C.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管理
o D.取缔网吧等场所
27.互联网信息安全的解决最终还是要回到管理中去,需要建立()体系
o A.发展
o B.利用
o C.监管
o D.管理
28.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是一道保障线。
o A.法律
o B.政府监管
o C.人民自觉
o D.加大投入
29.下列活动不属于信息安全犯罪的是()
o C. 2013
o D. 1996
48.最早出台世界上最早制定互联网管理法规的国家( )
o A.法国
o B.印度
o C.澳大利亚
o D.中国
49.最早出台世界上出台了第一部规范互联网传播法律的国家—()
o A.英国
o B.美国
o C.中国
o D.德国
50.《电子签名法》是()年颁布的
o A. 2004
o A.行政的管理
o B.行业的自律
o C.网络技术
o D.网络道德教育
4.网络社会的主体既要遵守现实社会道德又要遵守()
o A.社会规则
o B.法律
o C.网络道德
o D.道德规范
5.建设网络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主体
o A.社会核心价值观
o B.仁爱
o C.慎独
o D.传统道德
6.规范网络道德问题的主要手段是()
o D.明确网络舆论应急处理的特点
38.下列属于网络舆论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o A.专家分析
o B.虚假新闻泛滥
o C.及时通讯工具
o D.法律的不完善性
39.我国网络舆论的特点()
o A.可操作性
o B.匿名性

英国留学:网络安全教育从孩子抓起

英国留学:网络安全教育从孩子抓起

英国留学:网络安全教育从孩子抓起早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可以使孩子们得到更好的保护。

最近孩子上网时的安全问题受到关注,现在英国政府支持并开展了一项儿童网上安全教育活动。

活动采用卡通的形式告诫五岁到七岁的孩子们,他们在互联网上接触的人并不一定如表面看上去那么 好 。

专家称,早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可以使孩子们得到更好的保护。

该活动是欧洲联盟网络安全日的一部分,组织者包括英国网络安全委员会(UK Council for Child Internet Safety)、一个由互联网业内企业、慈善组织、和政府组织组成的联盟组织。

危险无处不在活动参与者之一英国内政部贩卖儿童问题及在线保护中心(Child Exploitation and Online Protection Centre,Ceop)负责人吉姆·甘布尔说, 孩子们越来越多的暴露在各式各样的网络危险中。

甘布尔强调说: 这些危险并不是那么容易识别出来的。

有数据表明,一些年龄很小的孩子已经在使用对青少年和成年人开放的社交网站,甚至开始使用摄像头,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网络危险时很脆弱。

据估计,80%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触网络,而家长也担忧孩子们浏览的信息是否健康和他们在网上可能遇到有不良企图的人的情况。

安全意识培养很重要甘布尔同时表示,由于一些网络犯罪的受害者年龄很小,该中心越来越重视对低年龄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英国中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的计算机网络研究中心的乔·布赖斯博士(Jo Bryce)说,10岁和稍大的女孩很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

布赖斯博士补充说, 网络安全教育使孩子们会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积累相关知识和信息从而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儿童心理学家大卫·科尔曼(David Coleman)说, 卡通形式的网络安全教育,能够更生动地使孩子们理解‘私人’信息的概念,并增强他们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最终使得他们能够更安全的上网。

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防控主题班会

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防控主题班会

案例总结与启示
总结
以上案例反映了当前未成年人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包括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欺凌等。这些问题严重 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启示
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同时,相关机构也应加强监管,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详细描述
未成年人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判断力,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网络诈骗手 段不断更新,涉及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等多方面问题,对未成年人造成严重 危害。
网络隐私泄露风险
总结词
未成年人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容易 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如姓名、地址、 联系方式等。
详细描述
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成年人随 意透露个人信息,可能导致不法分子 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违法活动,对未成 年人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监督和提醒同学们的网络安全行为。
后续活动安排
1 2 3
开展网络安全主题征文活动
鼓励学生们将班会上学到的网络安全知识运用到 实际生活中,通过征文形式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
组织网络安全知识竞赛
举办一场网络安全知识竞赛,以检验学生们对网 络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网络钓鱼
通过伪装成合法网站或电子邮 件,诱骗用户点击恶意链接或 下载病毒,以窃取个人信息。
身份盗用
犯罪分子利用窃取的个人信息 ,假冒他人身份进行欺诈活动

拒绝服务攻击
通过大量无用的请求拥塞网络 ,使合法用户无法访问目标网
站或服务。
03 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风险
网络诈骗风险
总结词

未成年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与保护

未成年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与保护
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安全风险
如网络霸凌、不恰当内容的接触等。
教育内容与方法
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及方法。 01
教育方法 02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使内容更生动、具体。 03
教育内容与方法
通过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未成年人的参与 度和记忆深度。
制作和发布图文并茂的教育资料,方便未成年人及其家 长学习。
案例启示与建议
启示一:加强家长和学校的合作是关键
家长和学校应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网络安全问题,家长应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学 校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案例启示与建议
启示二
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教学
建议一
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教育计划
案例启示与建议
• 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和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确保学生 能够全面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
教育实施途径
01 学校教育
02 将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定期开展相 关主题的课程和活动。
02 培训教师,使其具备相应的教育能力。
教育实施途径
家庭教育 家长Βιβλιοθήκη 积极参与孩子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定期与孩子讨论相关话题。
家长应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教育实施途径
社会教育
学校保护
加强学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
将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通过课程、讲座等形式提高未成年人 的网络素养和安全意识。
建立校园网络管理制度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加强对校园网络的 监控和管理,确保未成年人网络信息安全。
未成年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
05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介绍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思考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思考

栏目编辑·刘宇阳产业论坛网络游戏作为网络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门类,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休闲娱乐方式。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游戏用户规模已逾5.32亿,日活跃游戏用户近1亿,我国目前正在运营服务的网络游戏已有上万款。

近年来,社会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持续高度关注,“两会”代表关于网络游戏发展的提案和议案逐渐增多,致使网游成瘾、未成年人保护等问题成为“两会”期间重点热议的话题之一。

一、网络游戏防沉迷管理工作背景随着网络游戏持续发展,政府、行业、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都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高度关注,政府发布多项相关政策文件,游戏相关企业也纷纷着手研究将新兴技术应用于防沉迷工作之中,社会各方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管理工作从分散治理向统一治理转变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出重大部署,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2005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和家长共同制定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力促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社会问题。

2007年4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文明办联合发布《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引导未成年人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娱乐,养成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

2010年6月,文化部发布《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

2014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境外著作权人授权互联网游戏作品和电子游戏出版物申报材料的通知》,要求游戏申报材料中均应有游戏防沉迷系统功能设置说明。

未成年人数字安全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未成年人数字安全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0引言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形塑了新一代年轻群体的日常生活样式。

未成年人作为“数字原住民”一代,个人的学习成长轨迹已和网络水乳交融,变得难以分割。

然而,在享受着自由开放、多元平等的新媒体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未成年人也面临着网络不良信息、网络沉迷、网络暴力、网络隐私泄露等远胜以往的严峻挑战与成长风险。

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为未成年人构建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已成为当前社会迫在眉睫的重要关切。

保护未成年人数字安全,需找准切入点与落脚点。

既要加强外部规制,扫除现行体系的矫治盲区,也要提升网络运营主体的自我约束。

既要在治理中张弛有度,综合研判各种网络应用使用的优与劣,更要有将风险治理嵌入数字社会建构底层设计来看待的意识。

基于此,本文认为,在互联网空间纷繁复杂、未成年人对电子媒介高度依赖的情势下,加强未成年人数字安全保护,必须在现行规制的盲点、网络产品的靶点、治理的平衡点以及未来发展基点这四点问题上着重发力。

1现行规制体系存在盲点通常认为,未成年人面临的数字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网络不良信息。

包括性、色情和暴力等非适龄的图文影像,宣扬自残、自杀、厌食等不健康行为或危险行为的内容,以及某些含有种族主义、歧视或仇恨言论的内容等。

第二,网络侵害。

包括拐卖儿童、网络威胁和勒索、“定制化”的网络性侵、猥亵儿童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网络沉迷。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源于较强好奇心、较弱自制力、逃避或渴望认同等个体的心理因素;也有家庭、学校、网络企业等疏于教育与管理等外部因素。

第四,网络隐私泄露。

互联网环境下,用户账户信息、行为数据等被完整地映射在网络中,网络平台的安全防护稍有疏漏,个人数据便被泄露,从而使个人隐私面临巨大风险。

未成年人自我权利保护意识与保护能力不足,其个人数据更容易被泄露,隐私保护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规制措施:2001年,《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出台,为青少年确立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2002年,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联合颁布《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要求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互联网出版内容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内容,以及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着力于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社会问题;2017年2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而制定的法规;2019年,网信办发布《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初步明确了网络运营者需要承担的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责任;2020 年10 月,全国人大十三届二十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尤其对网络信息内容管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欺凌以及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等突出问题做出了全面规范,并增加了相应的法律制度设计。

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应对--以“替代决定”的监护人同意机制完善为视角

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应对--以“替代决定”的监护人同意机制完善为视角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青少年与法治第40卷(总第213期)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应对——以“替代决定”的监护人同意机制完善为视角■蔡一博吴涛(华东政送大学法律学院,上海201620;上海司法智库学会,上海200031)【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在实践中面临协调性和实效性的难题,加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

需要认识到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承载的双重利益,即未成年人的个人利益和成年父母的亲权利益;需要科学确定年龄界限,并在制度供给中平衡各方利益。

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法律治理体系的核心是监护人同意机制,民法监护理论的“替代决定”模式是其规则设计的底层逻辑,在实践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应当从身份识别规则、效力认定规则、撤回同意规则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替代决定”模式的监护人同意机制,从而破解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替代决定监护人同意在科技发展与数据洪流面前,对未成年人①个人信息进行专门保护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项世界性议题⑷,更是承载了成年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关爱的普遍愿望。

有鉴于此,本文将立足于实证研究,从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特殊属性出发,围绕我国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实践困境展开讨论,补强理论基础,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最新立法精神,通过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1035条“监护人同意”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适用方式,有针对性地强化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建设。

一、问题提出我国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基础、制度实践方面没有脱离以欧美为代表的国际通行做法図,但制度建设刚刚起步,规则设计过于笼统,体系性和可操作性并不理想。

目前,我国收稿日期:2021-01-18作者简介:蔡一博,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皖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干部,主要研究财产法、数据法;吴涛,上海司法智库学会研究员,主要研究金融法、数据法。

英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计划》探析

英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计划》探析

英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计划》探析【摘要】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是各国政府及教育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

为保护未成年人上网安全,英国从各个方面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学习与生活的管理。

文章对英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计划》中有关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目标、策略实施措施、特点做了评析,以期对我国的青少年网络安全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英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2-0045-02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改变了世界,它一方面给未成年人提供了学习新技能、增加知识和结交新朋友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恐吓、不良资讯诱导、隐私泄露等风险。

为给英国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网络安全环境,英国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和机构从2008年3月开始,共同制定并实施了英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计划》(Child Internet Safety Strategy)。

一《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计划》的制定背景据调查,英国90%的8~17岁的未成年人正在使用因特网,超过66%的9~18岁未成年人有个人视频游戏平台。

然而,网络世界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超过18%的8~17岁未成年人有过无意中看到包含不良信息的网页的经历。

2007年9月,英国首相委托教育部儿童顾问、临床心理学家坦尼亚•拜伦博士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了解英国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状况。

2008年3月,拜伦博士向英国教育部提交了《更安全的儿童网络数字世界》(Safer Digital World for Children)的报告。

其后,英国政府根据建议在同年6月出版了《拜伦报告行动规划》(Beyron Review Action Plan)。

为降低儿童遭受网络侵害、网络恐吓和沉迷网络视频游戏的风险,英国政府制定了由政府部门、公众机构、信息行业共同参与协作的《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计划》(Child Internet Safety Strategy)。

自-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

自-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

浅谈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探析与对策目前,互联网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成为影响巨大、最具有潜力的大众媒体。

但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刊载格调低下的图片、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甚至传播黄色内容等严重危害社会的问题,成为犯罪的重要诱因。

而未成年人的意志较为薄弱,自控力差,因此网络就成了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温床。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的被告人为满足私欲,肆意妄为,无视国法,不计后果,动辄暴力威胁、棍棒互殴、兵刃相见,致伤致残受害人,使公民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遭受严重危害。

一、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现状未成年人年龄小、认知能力和成熟人格尚未形成,导致了一些人在网络不良因素的刺激影响下,很容易走向违法犯罪。

目前,网络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包括:第一,网络制黄贩黄犯罪。

网络色情信息泛滥导致一些青年人受到影响,他们从在网上浏览色情信息,发展到在网上制作、传播和贩售黄色信息牟取暴利。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未成年人利用网络做中介,进行现实中的色情交易。

第二,网络暴力型犯罪。

一些未成年人长期沉浸于网络暴力游戏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严重混淆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将虚拟世界中的“打打杀杀”转移到真实世界,结果导致一些暴力案件发生。

第三,网络诈骗犯罪。

网络诈骗是通过非法占有,在互联网上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目前,网络诈骗犯罪发展很快。

第四,网络恐吓犯罪。

恐怖犯罪往往是在心理极度失衡的情况下,为了对某事或某人发泄不满,通过在网上发布危言耸听的信息,造成人们心理恐慌和社会混乱。

这类犯罪虽然数量不大,但对社会秩序造成很大危害。

除此之外,通过网络发生的抢劫、强奸等犯罪行为也十分引人关注。

二、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频发的原因(一)内在成因1、生理成因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不平衡、不同步、有缺陷,在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下,极易受到外界不健康因素的影响,进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未成年人十三、四岁以后身体和生理发生了较大变化:身体外型变了,内脏机能健全了,性发育逐渐成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