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管理与执行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临床用血管理ppt课件

临床用血管理
承德市中心医院输血科
1
临床输血会诊制度
大量输血策略 输血病程书写
输血案例分析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血浆的临床应用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
2
现代临床输血的理念: 科学管理,保证安全,
严格指征,合理用血, 降低成本 ,提高疗效。
——专家的共识
3
临床输血会诊制度
临床输血会诊制度应由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制 定,由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发布,对全院临床科室和 医护人员均有约束力,并将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医院 质量考评体系。临床输血会诊制度至少应包括:哪 些输血治疗必须要进行输血会诊,对会诊时间、会 诊人员、会诊要求、会诊意见等进行明确的界定。 其中,建议下列几种情形应进行输血会诊: 1.需大量输血患者,输血总量>1600ml。 2.器官移植的输血。 3.大量储存及回收式自体输血。
4
临床输血会诊制度
4.发生输血引起的不良输血反应,尤其是中度、重度反应, 如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5.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手术输血。 6.稀有血型导致输血困难者。 7.输血相容性检测出现疑难的复杂病例输血,如自身溶贫等。 8.非同型血液输注。 9.特殊血液成分输注,需要向血站或血液中心调配,如洗涤 红细胞等。 10.临床医师提出需要进行血细胞分离的单采治疗项目,如 血细胞成分置换、血细胞成分去除等。 11.产科及儿科的特殊及复杂输血,如新生儿溶血病等。 12.复杂病情输血会诊,包括患者具有严重合并症、并发症、 基础疾病的输血会诊。
9
考虑:1.XXX(诊断或疑似诊断) 2.YYY 3.ZZZ 建议: 1.如需要,罗列需要继续完善的检查。 2.治疗方案意见(比如红细胞输注,成分名,剂量;比如行 TPE治疗,置换量、置换液、置换频率等;如为术前备血患者, 一般会给出同意术前备血方案,如不同意,应给出你的建议; 如果缺乏关键诊断指标,可以提出待某某检查后,确定治疗方 案;如果患者术前有指标明显异常需要纠正,需给出纠正意见, 比如贫血,建议纠正到10克以上再安排手术等) 3.注意事项。(比如患者输血的保温问题、大量输血时血液加 温等) 4.我科愿随诊。(属于套话) 会诊医生:王某某 年月日
承德市中心医院输血科
1
临床输血会诊制度
大量输血策略 输血病程书写
输血案例分析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血浆的临床应用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
2
现代临床输血的理念: 科学管理,保证安全,
严格指征,合理用血, 降低成本 ,提高疗效。
——专家的共识
3
临床输血会诊制度
临床输血会诊制度应由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制 定,由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发布,对全院临床科室和 医护人员均有约束力,并将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医院 质量考评体系。临床输血会诊制度至少应包括:哪 些输血治疗必须要进行输血会诊,对会诊时间、会 诊人员、会诊要求、会诊意见等进行明确的界定。 其中,建议下列几种情形应进行输血会诊: 1.需大量输血患者,输血总量>1600ml。 2.器官移植的输血。 3.大量储存及回收式自体输血。
4
临床输血会诊制度
4.发生输血引起的不良输血反应,尤其是中度、重度反应, 如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5.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手术输血。 6.稀有血型导致输血困难者。 7.输血相容性检测出现疑难的复杂病例输血,如自身溶贫等。 8.非同型血液输注。 9.特殊血液成分输注,需要向血站或血液中心调配,如洗涤 红细胞等。 10.临床医师提出需要进行血细胞分离的单采治疗项目,如 血细胞成分置换、血细胞成分去除等。 11.产科及儿科的特殊及复杂输血,如新生儿溶血病等。 12.复杂病情输血会诊,包括患者具有严重合并症、并发症、 基础疾病的输血会诊。
9
考虑:1.XXX(诊断或疑似诊断) 2.YYY 3.ZZZ 建议: 1.如需要,罗列需要继续完善的检查。 2.治疗方案意见(比如红细胞输注,成分名,剂量;比如行 TPE治疗,置换量、置换液、置换频率等;如为术前备血患者, 一般会给出同意术前备血方案,如不同意,应给出你的建议; 如果缺乏关键诊断指标,可以提出待某某检查后,确定治疗方 案;如果患者术前有指标明显异常需要纠正,需给出纠正意见, 比如贫血,建议纠正到10克以上再安排手术等) 3.注意事项。(比如患者输血的保温问题、大量输血时血液加 温等) 4.我科愿随诊。(属于套话) 会诊医生:王某某 年月日
(精选课件)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PPT幻灯片

第八条 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 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主任委员由院长或者分管医 疗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 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医 务、输血部门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
原:第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 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扣1分,扣完为止。
9
.
三、临床输血(20分)
3.1手术及创伤输血 具体参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1.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3.1.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HB>100g/L无活动性出血者不得分 (2分) 3.1.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 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2分) 3.1.4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1分) 3.1.5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1分)
3.1.6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 或伤口渗血决定(2分)
无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者不得分
查台帐、现场查看,一项指标未达到,扣1分
2.4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预案;有相关调查和处理的规范, 记录及时、规范。职能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输血严重危害的培训记录 与教育后考核的记录;相关医务人员熟悉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处置规范与流程,知晓达100%。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 评价结果的反馈登记率;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 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措施。(8分)
6
.
二、业务管理(35分)
2.1有采集血标本的流程;采集完成后必须核对标本标识与受血者是否相 符;输血前,按照规定的流程检查核对从输血科领出血液,做到准确无 误;由输血科发血者和临床科室领血者共同按规定或流程执行核对;有 对科室医务人员相关流程的培训与教育,并有记录。(4分)
原:第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 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扣1分,扣完为止。
9
.
三、临床输血(20分)
3.1手术及创伤输血 具体参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1.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3.1.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HB>100g/L无活动性出血者不得分 (2分) 3.1.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 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2分) 3.1.4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1分) 3.1.5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1分)
3.1.6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 或伤口渗血决定(2分)
无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者不得分
查台帐、现场查看,一项指标未达到,扣1分
2.4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预案;有相关调查和处理的规范, 记录及时、规范。职能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输血严重危害的培训记录 与教育后考核的记录;相关医务人员熟悉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处置规范与流程,知晓达100%。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 评价结果的反馈登记率;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 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措施。(8分)
6
.
二、业务管理(35分)
2.1有采集血标本的流程;采集完成后必须核对标本标识与受血者是否相 符;输血前,按照规定的流程检查核对从输血科领出血液,做到准确无 误;由输血科发血者和临床科室领血者共同按规定或流程执行核对;有 对科室医务人员相关流程的培训与教育,并有记录。(4分)
临床合理用血培训优秀课件

七. 医务人员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职责: 八.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 医疗机构应
当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开展互助献血 工作。
主要输血管理制度
1.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 2. 输血前检查制度 3. 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4. 用血审批制度(100%) 5.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100%) 6. 输血前检测(100%) 7. 合理用血适应证(100%)
2.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 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按上级卫 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3.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保证 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4.制订本院输血计划,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并认 真组织实施。
5.制订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工作人 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2.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 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安全、合理、科学和有 效用血的教育、培训和评价。
3. 在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医务部负责输血科、 临床医师和麻醉医师。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和 物业管理人员等输血管理工作。
4. 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由医务部和输血科 共同负责。
输血培训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1日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年10月1日施行
4.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8月1日执行
5.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施行
①
附件一 成分输血指南
②
附件二 自身输血指南
③
附件三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④
附件四 内科输血指南
无偿献血
五.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规定:全血献血间隔: 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 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 少于1周;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全血献 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当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开展互助献血 工作。
主要输血管理制度
1. 紧急用血管理制度 2. 输血前检查制度 3. 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4. 用血审批制度(100%) 5.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100%) 6. 输血前检测(100%) 7. 合理用血适应证(100%)
2.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 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按上级卫 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3.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保证 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4.制订本院输血计划,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并认 真组织实施。
5.制订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工作人 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2.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 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安全、合理、科学和有 效用血的教育、培训和评价。
3. 在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医务部负责输血科、 临床医师和麻醉医师。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和 物业管理人员等输血管理工作。
4. 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由医务部和输血科 共同负责。
输血培训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1日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年10月1日施行
4.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8月1日执行
5.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施行
①
附件一 成分输血指南
②
附件二 自身输血指南
③
附件三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④
附件四 内科输血指南
无偿献血
五.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规定:全血献血间隔: 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 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 少于1周;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全血献 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2024年度临床输血规范管理ppt课件

在输血前,医护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
号、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信息,确保输血患者与申请单上的信息
一致。
02
确认血液制品信息
医护人员应检查血液制品的标签、外观、有效期等,确保血液制品的质
量和安全。同时,应核对血液制品的血型、种类、数量等信息,确保与
申请单上的信息一致。
03
签署输血同意书
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包括急性失血、慢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 症包括发热、过敏、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
输血的风险和并发症
输血可能引发发热、过敏、溶血、感染等风险,严重时可 导致死亡。并发症包括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移 植物抗宿主病等。
20
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输血前准备
核对患者信息、评估患者病情、 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和输血方式
2024/3/23
输血相容性检测
进行ABO血型、Rh血型等 输血相容性检测,确保输 血安全。
患者病情评估
医生需对患者病情进行全 面评估,包括贫血程度、 心肺功能、输血史等,以 制定合适的输血方案。
9
输血前教育与指导
输血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输血相 关知识,包括输血的必要 性、风险、注意事项等。
2024/3/23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3
27
在输血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充分说明输血的目的、风险、注
意事项等,并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后签署输血同意书。
12
输血过程监控与记录
监控输血过程
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 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输
血不良反应。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PPT35页

13% ➢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占输血反应死亡率30% ➢ 输血后紫癜 ➢ 血小板输注无效 ➢ 细菌性输血反应 ➢ 其它输血不良反应:
❖ 为了千万个幸福的家庭,请安全输血!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四、输血过程中临床医生 应注意的问题
➢ 医生签名:主管医生必须对申请单的内容负责, 无论是从医学角度还是法律角度,输血申请单都 应有医生签名,没有医生签名的输血申请是不应 该执行的。
➢ 特殊情况下的输血申请:输血科常规保存的血液 有Rh阳性的红细胞悬液、血浆、冷沉淀。洗涤 红细胞及血小板需要预约,洗涤红细胞因为开放 操作,效期只有24小时,需要时才制备。血小板 因效期短,血源采集困难,需要提前三天预约。
❖ 输血治疗后,临床医生要对输血的疗效作 出评价,还应防治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 性输血反应,并作好病程记录。
三、临床护士在输血中承担的职责
❖ 在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输血记 录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仔细核对,并检查血袋 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浑浊 及凝块等。
❖ 临输血前,护士应到病人床边核对受血者床号、 住院号,呼唤病人姓名以确认受血者。
❖ 输血依据: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 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但如果血红 蛋白大于70g/L而小于100g/L时,如果机体 状况良好,骨髓代谢正常,则可不输血。
❖ 有无其它替代措施
四、输血过程中种和血量 ➢ 全血:主要用于急性大量失血伴有低血容量或存在持续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为了千万个幸福的家庭,请安全输血!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四、输血过程中临床医生 应注意的问题
➢ 医生签名:主管医生必须对申请单的内容负责, 无论是从医学角度还是法律角度,输血申请单都 应有医生签名,没有医生签名的输血申请是不应 该执行的。
➢ 特殊情况下的输血申请:输血科常规保存的血液 有Rh阳性的红细胞悬液、血浆、冷沉淀。洗涤 红细胞及血小板需要预约,洗涤红细胞因为开放 操作,效期只有24小时,需要时才制备。血小板 因效期短,血源采集困难,需要提前三天预约。
❖ 输血治疗后,临床医生要对输血的疗效作 出评价,还应防治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 性输血反应,并作好病程记录。
三、临床护士在输血中承担的职责
❖ 在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输血记 录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仔细核对,并检查血袋 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浑浊 及凝块等。
❖ 临输血前,护士应到病人床边核对受血者床号、 住院号,呼唤病人姓名以确认受血者。
❖ 输血依据: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 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但如果血红 蛋白大于70g/L而小于100g/L时,如果机体 状况良好,骨髓代谢正常,则可不输血。
❖ 有无其它替代措施
四、输血过程中种和血量 ➢ 全血:主要用于急性大量失血伴有低血容量或存在持续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临床用血管理ppt

有的用血量不大的小医院也开展卡式 配血
25
很多二甲以上医院未设立输血科,一 级医院普遍没有独立的贮血室,少数 三甲医院也未设立独立的输血科。原 因是苦于无创收手段,宁可挂靠在检 验科,奖金才有保证 业务用房不能满足其任务和功能的需 要,普遍面积偏小
26
很多医院的输血科(血库)未按工作 流程分室分区,洁净区和污染区未严 格分开 人员配备偏少。原则上工作人员与床 位之比按1:120~150计算。除少数三甲 医院外,很多医院达不到这一要求
16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规范了临床输血程序 明确指出了临床输血各个环节中所要遵循的行 为规范
八个附件指明了临床输血技术操作细节
此文件虽有某些缺陷,但具有适用性,可操作 性 医疗机构如能严格执行此规范,输血技术水平 将有极大提高
17
举证责任倒置 谁主张谁举证:一般证据规则 举证责任倒置: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 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 证责任,而由他方当事人(一般是被告) 就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 如果他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 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
36
临床医生不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
内容不完整,尤其是漏填输血史和妊娠史 输血申请单随意涂改,字迹不清 输血申请单无上级医生签名 申请单和血标本正副联联号不一致等 血库发现有问题的申请单或血标本标签, 不及时退回临床科室,而是经电话询问后 就擅自修改
37
不重视输血前检验用的血标本
储血设施应当保证完好,24小时监控 (第九条) 输血治疗前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第十 二条)
10
临床用血的医疗文书、随病历保存(第二十条)
应急用血需临时采集血液的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第十九条)
临床输血管理ppt课件

ppt课件
20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七章 输血
• 第三十四条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 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 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ppt课件
2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七章 输血
•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 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 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 非盐水相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 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 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液扩容,结合红细胞输注,也适用于大量输血。
ppt课件
25
成分输血
• ② 无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只要血容 量正常,红细胞压积达0.20(血红蛋白> 60g/L)的贫血不影响组织氧合.急性贫血患 者,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输出血的 增加及氧离曲线右移而代偿;当然,心肺 功能不好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血红 蛋白浓度>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输送。
• 2.正确输注血浆:普通冰冻血浆要在融化后的24小时之内使用输血器 进行输注,不可以用输液器替代输血器。输注速度为每分钟5~10ml; 融化后的血浆应尽快输用,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 丧失活性;普通冰冻血浆不能在室温下放置使之自然融化。因故融化 后未能及时输用的新鲜冰冻血浆,可在4摄氏度冰箱暂时保存,不可 再冰冻保存。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PPT幻灯片课件

规范情况。
5
第二章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第十条、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 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
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第十一条、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 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
方进行逐项核对。
6
第三章 输血科交叉配血
3
第三条、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 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 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
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第四条、亲友互相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 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
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10
第二十一条、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 的血样保存于2~6°C 冰箱,至少7 天,以便
第十七条、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 科(血库)取血。
第十八条、血液发放时必须附相容性检测记 录。
第十九条、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 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 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 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
签字后方可发出。
9
第二十条、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 出:
和医院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第八条、输血科工作人员认真审核输血申请单,申请单书写 规范,信息填写完整。输血科严格控制用血指征,避免血液 浪费,临床单例患者用全血或红细胞超过10U履行报批手续, 需要科主任签名或输血科医师会诊同意,报医务处批准。 第九条 医务处定期检查输血申请单填写情况,抽查临床用血
5
第二章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第十条、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 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
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第十一条、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 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
方进行逐项核对。
6
第三章 输血科交叉配血
3
第三条、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 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 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
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第四条、亲友互相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 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
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10
第二十一条、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 的血样保存于2~6°C 冰箱,至少7 天,以便
第十七条、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 科(血库)取血。
第十八条、血液发放时必须附相容性检测记 录。
第十九条、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 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 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 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
签字后方可发出。
9
第二十条、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 出:
和医院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第八条、输血科工作人员认真审核输血申请单,申请单书写 规范,信息填写完整。输血科严格控制用血指征,避免血液 浪费,临床单例患者用全血或红细胞超过10U履行报批手续, 需要科主任签名或输血科医师会诊同意,报医务处批准。 第九条 医务处定期检查输血申请单填写情况,抽查临床用血
临床用血管理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9
备血:
1.《输血申请单》应填写完整,内容准确,并按 规定审批;主治医师签字,≥2000ml审批单
2.当面受理送达《临床输血申请书》和病人血 标本,核实无误后登记签全名
3.血型鉴定与配血标本应标识清楚,符合输血 前检测和交叉配血实验要求
★受血者血样接收(输血前3天之内)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14条
精选ppt课件
8
宁波市医疗机构 临床用血管理 考核标准考核细则
宁波市卫生局甬卫发2006[93]号文件 2007年9月进一步细化、修订
精选ppt课件
9
血源
实行 医院无私自组织血源、 采集血液及单采血浆
一票否决 查阅输血科(血库) 及供血机构的有关资 料
精选ppt课件
10
相关部门人员
献血办
输血科
精选ppt课件
20
交叉配血前准备
输血科(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 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 血者ABO 血型(正、反定型),并常 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 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 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精选ppt课件
21
交叉配血注意事项
全血及红细胞制品和浓缩白细胞、手 工分离血小板均进行交叉配血,机采 血小板同型输注
不收 7. 非医护人员送标本不收(护工送标本需要经过培训
并授权,禁止闲杂人员送标本) 8. 用右旋糖酐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未作
标记说明不收
精选ppt课件
17
设立独立的输血科 (血库)
人员:人数、资格 场所:固定场地、布局合理 设备:专用设备 试剂:三证、批批检 制度:工作制度、操作规程
临床输血管理PPT课件

34
输血环节质量控制
6.复核是由他人对检测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的 签名核实工作,是质量评价最简单且行之有效 的手段。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完成,并进行再 次核对无误后,检测者与复核者签名。
7.质量标准要求 (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液标本必须是输血
前3天之内的; (2)核对血样与申请单信息一致无误; (3)按操作规程及要求配血; (4)复核人员认真核对无误后,签字记录。
Rh血型 2.复检献血员ABO血型(反定型) 3.抗体筛查(患者) 4.交叉配血试验(盐水相和特殊介质相)
23
临床输血前检验项目
五、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 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表面抗体(Anti-HBs)、e抗原 (HBeAg)、e抗体(Anti–Hbe)和核心 抗体(Anti-cAb) 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 3.艾滋病病毒抗体(Anti-HIV1/2) 4.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
3.如果你在短时间内发出了另外一份针对同一 患者的用血申请单,使用与第一份申请单和血样 上相同的标识编号,以便输血科(血库)工作人 员知道他们处理的是同一名患者。
4.如果有多名工作人员处理紧急情况,其中应 该有一名负责血液申请并和血库进行联系。如果 同时有多名受伤者,这一点尤为重要。
5.告诉输血科(血库),每个患者需要在多短 时间内得到血液。说明血液需要的紧急程度。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
❖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组成 ❖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1
临床输血过程与流程
操作步骤: 1.评估:是否需要用血及输血时间。 2.告知:拟实施的输血治疗的利与弊、输血风
险,同意并签字,记录于病历中。 3.记录:输血的指征及需要的血液制品和数量。 4.填写:输血申请单及输血前受血者传染病指标
输血环节质量控制
6.复核是由他人对检测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的 签名核实工作,是质量评价最简单且行之有效 的手段。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完成,并进行再 次核对无误后,检测者与复核者签名。
7.质量标准要求 (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液标本必须是输血
前3天之内的; (2)核对血样与申请单信息一致无误; (3)按操作规程及要求配血; (4)复核人员认真核对无误后,签字记录。
Rh血型 2.复检献血员ABO血型(反定型) 3.抗体筛查(患者) 4.交叉配血试验(盐水相和特殊介质相)
23
临床输血前检验项目
五、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 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表面抗体(Anti-HBs)、e抗原 (HBeAg)、e抗体(Anti–Hbe)和核心 抗体(Anti-cAb) 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 3.艾滋病病毒抗体(Anti-HIV1/2) 4.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
3.如果你在短时间内发出了另外一份针对同一 患者的用血申请单,使用与第一份申请单和血样 上相同的标识编号,以便输血科(血库)工作人 员知道他们处理的是同一名患者。
4.如果有多名工作人员处理紧急情况,其中应 该有一名负责血液申请并和血库进行联系。如果 同时有多名受伤者,这一点尤为重要。
5.告诉输血科(血库),每个患者需要在多短 时间内得到血液。说明血液需要的紧急程度。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
❖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组成 ❖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1
临床输血过程与流程
操作步骤: 1.评估:是否需要用血及输血时间。 2.告知:拟实施的输血治疗的利与弊、输血风
险,同意并签字,记录于病历中。 3.记录:输血的指征及需要的血液制品和数量。 4.填写:输血申请单及输血前受血者传染病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
合理配置工作人员
物力
仪器、设备、待遇、福利
临床输血目的—抢救、治疗
核心:安全。 目标:有效。 传统观念 营养、支持—全血、血浆 现代观念 缺什么补什么—成分输血
输 血 的 原 则(WHO)
能不输,绝不输; 能少输,绝不多输; 能自身输血,绝不输异体血。
输血前评估
急性失血:
10%(500ml) 不输血 20%(1000ml) 补充晶体 30%(1500ml)
临床用血管理与执行培训PPT课件
前言
输血是现代医学重要的一部分,如 果应用得当,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 其健康状况,如果应用不当,会对患者 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医院用血管理的组织结构
质临输医临省
控床血务床级
部用科部用输
血
血血
科
管质
室
理控
委中
员心
会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
组长—院长挂帅(高度重视) 分管院长(业务)、医务部、护
晶体、胶体、红细胞
临床用血的流程
医师输血申请——制度化
1.患者病情的评估 2.风险告知、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3.输血前实验室指标的检查
临床用血的流程
用血申请的权限的核准
医师级别不同、权限不同 输血、备血≥1600ml,医务部审批。
临床用血的流程
输血科管理—规范化
1.严格执行审核制度; 2.保障成分血质量及监控制度; 3.严格执行输血相容检验项目检测; 4.保证血液正确发放查对、交接制度。
理部、输血科、临床用血科室(内、 外、妇、儿、麻醉)、院感。
输血科(具体处理事务)
临床用血委员会职责
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审定本单位的科学、合理用血制度 调查处理输血不良事件 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合理、有效)
每年至少开2次会议
临床用血管理的内容
血液质量的管理 输血科实验室的管理 临床用血科室
内科输血指南
红细胞:
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 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 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 可考虑输注。
内科输血指南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和临床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 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指征: ①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 ②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根据
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内科输血指南
③血小板计数<50×109/L ,应立即输 血小板防止出血; ④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 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有出血表现时 应一次足量输注并测CCI值。
内科输血指南
⑤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 计数)(1011)×体表面积(M2) /输入血小板 总数(1011)
注: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为输注后一 小时测定值。
CCI>10 为输注有效
内科输血指南
新鲜冰冻血浆
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 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 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 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
内科输血指南
血浆用量:
10-15ml/kg
内科输血指南
冷沉淀 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
纠正止凝血功能异常
除了这2个目的以外的输血,即为不合理输血
21
动物实验表明(犬)
血容量得到补充
死
单纯输注全血 → 红细胞也补充
亡
率
组织间液缺少28% 70%来自全血+血浆 →组织间液缺少30% 死亡率80%
平衡盐溶液+红细胞 → 存活率达70%
遵义中心血站提供血液成分
序号
名称
规格
1 红、少白红、洗涤红细胞悬液 0.5U 1U 2U
护士执行输血—特别提示
取回的血液尽快输注,不超过30分钟; 两名护士核对,准确无误签字执行; 专用输血器,每袋红细胞最迟不超过4小时; 先慢后快,不良反应一般在15分钟内出现; 多种成分输注优先顺序:血小板,冷沉淀,血
浆,红细胞; 输血完毕,立即将血袋送回输血科。
合理输血
输血的目的
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贫血程度、心 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 以及年龄等综合因素决定。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血小板 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异常
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血小板计数<50 ×109/L ,应考虑输。
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质缺 乏症及ⅫI缺乏病患者,严重甲型血 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内科输血指南
洗涤红细胞
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细胞抗 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 (如补 体、凝集素、蛋白质等) 。
内科输血指南
1.血浆蛋白过敏患者; 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3.高钾血症伴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患者。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 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 渗血决定。
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 小板功能低下,血小板输注不受限制。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新鲜冰冻血浆(FFP)
①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②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③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 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④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 能障碍。
2
普通、新鲜冰冻血浆
50ml 100ml
200ml
3
浓缩、单采冰冻血小板
2U 1人份
4
冷沉淀
1U
5
全血
200 ml 400ml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红细胞: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
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 容量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安全、合理、有效
输血科的职能定位
技术科室的管理职能
—行政管理的助手
委员会职能的延伸
—制度制定的参谋
临床用血管理的执行者
—用血管理的主体
输血科——体现职能
内部管理
1.血液成分的质量监控 2.血型血清学-输血相容检测
职能管理
1.输血申请审核 2.临床用血评估
输血科的建设
定位
业务、用血量、医院规模
血液一旦发出,不得退回!
临床用血的流程
护士执行输血—程序化
输血前——核对(避免差错) 输血中——观察(发现不良反应) 输血后——评价(疗效)
血袋送回输血科
临床医师的用血病历记录
1.严格掌握适应症(输血的理由); 2.输血的种类、量、时间、有无不良反应; 3.输血的效果(症状、检验指标)。
落实输血记录!
合理配置工作人员
物力
仪器、设备、待遇、福利
临床输血目的—抢救、治疗
核心:安全。 目标:有效。 传统观念 营养、支持—全血、血浆 现代观念 缺什么补什么—成分输血
输 血 的 原 则(WHO)
能不输,绝不输; 能少输,绝不多输; 能自身输血,绝不输异体血。
输血前评估
急性失血:
10%(500ml) 不输血 20%(1000ml) 补充晶体 30%(1500ml)
临床用血管理与执行培训PPT课件
前言
输血是现代医学重要的一部分,如 果应用得当,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 其健康状况,如果应用不当,会对患者 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医院用血管理的组织结构
质临输医临省
控床血务床级
部用科部用输
血
血血
科
管质
室
理控
委中
员心
会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
组长—院长挂帅(高度重视) 分管院长(业务)、医务部、护
晶体、胶体、红细胞
临床用血的流程
医师输血申请——制度化
1.患者病情的评估 2.风险告知、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3.输血前实验室指标的检查
临床用血的流程
用血申请的权限的核准
医师级别不同、权限不同 输血、备血≥1600ml,医务部审批。
临床用血的流程
输血科管理—规范化
1.严格执行审核制度; 2.保障成分血质量及监控制度; 3.严格执行输血相容检验项目检测; 4.保证血液正确发放查对、交接制度。
理部、输血科、临床用血科室(内、 外、妇、儿、麻醉)、院感。
输血科(具体处理事务)
临床用血委员会职责
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审定本单位的科学、合理用血制度 调查处理输血不良事件 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合理、有效)
每年至少开2次会议
临床用血管理的内容
血液质量的管理 输血科实验室的管理 临床用血科室
内科输血指南
红细胞:
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 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 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 可考虑输注。
内科输血指南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和临床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 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指征: ①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 ②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根据
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内科输血指南
③血小板计数<50×109/L ,应立即输 血小板防止出血; ④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 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有出血表现时 应一次足量输注并测CCI值。
内科输血指南
⑤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 计数)(1011)×体表面积(M2) /输入血小板 总数(1011)
注: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为输注后一 小时测定值。
CCI>10 为输注有效
内科输血指南
新鲜冰冻血浆
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 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 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 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
内科输血指南
血浆用量:
10-15ml/kg
内科输血指南
冷沉淀 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
纠正止凝血功能异常
除了这2个目的以外的输血,即为不合理输血
21
动物实验表明(犬)
血容量得到补充
死
单纯输注全血 → 红细胞也补充
亡
率
组织间液缺少28% 70%来自全血+血浆 →组织间液缺少30% 死亡率80%
平衡盐溶液+红细胞 → 存活率达70%
遵义中心血站提供血液成分
序号
名称
规格
1 红、少白红、洗涤红细胞悬液 0.5U 1U 2U
护士执行输血—特别提示
取回的血液尽快输注,不超过30分钟; 两名护士核对,准确无误签字执行; 专用输血器,每袋红细胞最迟不超过4小时; 先慢后快,不良反应一般在15分钟内出现; 多种成分输注优先顺序:血小板,冷沉淀,血
浆,红细胞; 输血完毕,立即将血袋送回输血科。
合理输血
输血的目的
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贫血程度、心 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 以及年龄等综合因素决定。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血小板 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异常
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血小板计数<50 ×109/L ,应考虑输。
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质缺 乏症及ⅫI缺乏病患者,严重甲型血 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内科输血指南
洗涤红细胞
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细胞抗 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 (如补 体、凝集素、蛋白质等) 。
内科输血指南
1.血浆蛋白过敏患者; 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3.高钾血症伴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患者。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 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 渗血决定。
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 小板功能低下,血小板输注不受限制。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新鲜冰冻血浆(FFP)
①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②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③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 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④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 能障碍。
2
普通、新鲜冰冻血浆
50ml 100ml
200ml
3
浓缩、单采冰冻血小板
2U 1人份
4
冷沉淀
1U
5
全血
200 ml 400ml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红细胞: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
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 容量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安全、合理、有效
输血科的职能定位
技术科室的管理职能
—行政管理的助手
委员会职能的延伸
—制度制定的参谋
临床用血管理的执行者
—用血管理的主体
输血科——体现职能
内部管理
1.血液成分的质量监控 2.血型血清学-输血相容检测
职能管理
1.输血申请审核 2.临床用血评估
输血科的建设
定位
业务、用血量、医院规模
血液一旦发出,不得退回!
临床用血的流程
护士执行输血—程序化
输血前——核对(避免差错) 输血中——观察(发现不良反应) 输血后——评价(疗效)
血袋送回输血科
临床医师的用血病历记录
1.严格掌握适应症(输血的理由); 2.输血的种类、量、时间、有无不良反应; 3.输血的效果(症状、检验指标)。
落实输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