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之十四——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强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上)100分
十八届三中全会案例分析及研究报告.
十八届三中全会案例分析及研究报告学院:现代科技学院专业班级:市场营销1104班学号:2011614221019 姓名:刘放方面一: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一、理论背景:1.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方面,经济发展离不开载体,生态环境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为公众带来身心愉悦感觉;另一方面,人类从事各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不断排进生态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制约经济发展。
2.可持续发展理论。
坚持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立相互协调的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
3。
循环经济理论。
使经济活动像生态活动那样自我调节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做到综合,反复利用资源变以末端为源头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
二、案例概况让放心呼吸不再遥远2013年2月6日举行的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暨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七次全体委员会议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透露,2013年1月份起,全国74个城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和评价空气质量,经过分析和排名,1月份74个城市中空气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依次是邢台、石家庄、保定、邯郸、廊坊、衡水、济南、唐山、北京、郑州。
2月28日上午8点50左右,一名戴口罩的行人在雾霾笼罩的东三环辅路上等绿灯。
当日,北京再降大雾,市区不少路段能见度不足500米。
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上午8时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市城区大部分地区处于五级重度污染之中。
10月31日,北京发布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11月3日,北京一周内第四次发布雾霾预警;11月6日,上海发布立冬以来首个重度污染空气报告……难道呼吸新鲜空气、喝到干净的水现在都变得这么难吗?频频发生的雾霾天气搅得人心惶惶,“PM2.5口罩”的热销也为城市街头增添一道新的“风景”。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一个主题六条主线”锁定改革大方向杨伟民: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6次三中全会都不同。
尽管前几次三中全会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这次全会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
确定这样的主题,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适应,也与当前改革形势相适应,在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总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全会提出了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着6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
以经济领域改革为例,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味着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土地制度、宏观调控等所有经济领域的改革,都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主线来展开和推进。
全会提出的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火车头”牵引作用杨伟民:虽然全会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但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
这也是《决定》起草过程中非常注意把握的重要原则。
《决定》确定的15个方面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1个是与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态文明体制,占了所有改革任务的近一半。
之所以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是因为当前中国存在的最突出最根本问题还是发展问题。
中国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快速增长的条件也在变化,只有加快经济领域改革才能释放更多发展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革时间表”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杨伟民:对于改革举措,社会上总有人担心难以落实到位。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然而,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已经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因此,建立和健全一个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变得尤为重要。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指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方面建立起来的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制度体系。
一个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能够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方向和指导,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在法律层面,建立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立法,规范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制建设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基础。
国家应制定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加强对环境破坏行为的惩罚力度。
此外,还应加大对环境执法的监督和力度,确保环境法规的有效执行。
其次,在行政层面,建立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也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
政府应加强组织和协调,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政府还应加大经济手段对环境的约束力度,通过税收、奖惩等措施,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建立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还需要从经济层面上下功夫。
应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环境友好型产业,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同时,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最后,在技术层面,建立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需要依靠先进的环保技术。
借助科技创新,推动绿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同时,也需要大力支持环保科研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加强环保科研人员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环保科技的迅速应用。
总体而言,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当今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各个层面的行动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通过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多重手段的综合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设美丽的家园。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度解读2013年11月12日下午3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闭幕会,出席全会的中央委员经表决,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随后,《决定》于11月15日全文公开发布。
《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方向,并对改革做出系统部署。
《决定》在理论上有一系列重大创新,在实践上有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勾勒出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
经过整理,将全会主要精神做出归纳解读,以供考生学习。
一、“一个主题六条主线”锁定改革大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6次三中全会都不同。
尽管前几次三中全会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这次全会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
确定这样的主题,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适应,也与当前改革形势相适应,在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总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全会提出了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着6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
以经济领域改革为例,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味着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土地制度、宏观调控等所有经济领域的改革,都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主线来展开和推进。
全会提出的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二、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火车头”牵引作用虽然全会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但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
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测试答案(201508)
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测试答案(201508)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之十四——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上)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之十四——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下)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解放:为了新中国而战斗(1946-1949)
加强品德塑造是促进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基础(上)
加强品德塑造是促进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基础
(下)
建设廉洁型政府(上)
建设廉洁型政府(下)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序幕:伟大复兴的第一步(1921-1923)
对外开放的新战略与广东的定位没有问题!
广东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改革政策解读没有问题!
发展党员的程序和手续
毛泽东战略智慧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能源革命和生态文明(上)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能源革命和生态文明(中)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能源革命和生态文明(下)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政府推进节能减排的措施
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与综合行政执法
发展服务外包——实现从广东制造向广东服务转变的重要途径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
如何推进产业聚集与升级
知人知面知心:提高知觉准确性
学好党史,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
随着中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国通过法律、政策和制度的完善,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长期稳定发展。
其中包括推行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法律法规,建立环境准入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等。
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通过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加强资源管理和循环利用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保护生态环境:中国致力于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环境监管等措施,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
4. 推动绿色发展:中国鼓励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
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绿色技术、倡导绿色消费等方式,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5. 增强环境治理能力:中国加强环境治理的资源投入,提升环境监测、执法和治理能力。
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管、改善环境治理体制等措施,提高环境治理的效能。
上述的内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这些努力不仅有助于中国的绿色转型,也对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立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
建立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生态文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落实以人为本,要求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就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并使之相互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还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健全的生态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
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当前发展模式中的主要矛盾。
一方面,是GDP数据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大气、江河海洋、土壤土质的大面积恶化。
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不仅GDP增长的成果都将被吞噬,而且将影响到当下和未来公众的基本生存权。
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既意味着对此前就已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的继承,也意味着一系列新的制度优化的开始。
事实上,从今年6月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已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再也不能以GDP论英雄”。
新的制度优化的核心,就是改进现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此外,具有最大产能的国有企业,也需要在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中起到带头作用。
不止一次事例表明,一些国有企业,在贡献着最多GDP的同时,也成为污染的最大贡献者。
而由于行政级别的限制,由于地方对GDP和财税、就业的渴求,对于显见的污染无法监管治理。
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还要求对于国企改革的内容,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双重推进,以此带动全社会加入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程中来。
生态文明与十八届三中全会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出路探讨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康玲摘要: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现在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文章在分析造成这种因素的主要原因后,探索了以“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兼顾的方法建设生态文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来提高全民族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内容之一,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生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等方面的出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美丽中国一、序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同时,由于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略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提,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环境。
当前,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世界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并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以来,生态文明得到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高效等科研机构的学者和实际管理人员就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和评价体系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度地讨论,对生态文明的实际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克思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
同时,马克思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认为外部自然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外部自然界的地位优先保持着[2]。
可见,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深入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理论投入到实践应用中。
18大关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制度
《18大关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制度》1. 概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作为一个责任的国家,我国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安排。
那么,18大关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制度是什么呢?2. 制度一:构建健全的生态文明体系党的18大报告提出了构建健全的生态文明体系的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举措。
首先是完善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其次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提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3. 制度二:建立健全的生态文明政策体系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党的18大报告提出了建立健全的生态文明政策体系的举措。
其中包括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完善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和经济政策,推进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等。
4. 制度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共管理体系在党的18大报告中,还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共管理体系的重要制度措施。
这包括了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建立环境保护的权利保障机制,提高环保社会组织的参与度,强化环保宣传教育和科普工作等。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党的18大报告中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制度安排可以看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制度举措。
这些举措不仅是对环境保护责任的体现,更是对人类空间共同家园的维护和保护。
在实施这些制度举措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6. 结语通过对党的18大关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制度的评述,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建立健全的生态文明体系、政策体系和公共管理体系,是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VIP专享】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测试答案(201508)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解放:为了新中国而战斗(1946-1949)
加强品德塑造是促进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基础(上)
加强品德塑造是促进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基础(下)
建设廉洁型政府(上)
建设廉洁型政府(下)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序幕:伟大复兴的第一步(1921-1923)
对外开放的新战略与广东的定位没有问题!
广东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改革政策解读没有问题!
发展党员的程序和手续
毛泽东战略智慧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政府推进节能减排的措施
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与综合行政执法
发展服务外包——实现从广东制造向广东服务转变的重要途径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
如何推进产业聚集与升级
知人知面知心:提高知觉准确性
学好党史,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低碳节能的公交城市。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之十四——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强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上)课程的考试 90分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之十四——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上)课程的考试 90分一、单选(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 本课程讲到,()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A.经济迅猛发展B.科技的不断进步C.足够的资源供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D.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加深2.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是()。
A.制度建设B.思想文化教育C.宣传教育D.经济发展3. 在税收制度中,有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改革的内容是()。
A.企业污染物排放税收优惠B.生态税收补贴C.增加个人绿色税收项目D.加快资源税改革4.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生态文明建设纲要主要集中在()部分。
A.第一B.第十四C.第十八D.第二十三二、多选(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A.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B.全面促进资源节约C.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D.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包括()。
A.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B.生态保护红线制度C.资源有偿使用制度D.生态补偿制度三、判断(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 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要逾越重化工业阶段,在几十年内即可做到基础原材料全部进口。
正确错误2. 为了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当的生态破坏与环境牺牲是必然的。
正确错误3. 在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可以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取消国民生产总值考核。
正确错误4. 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我们要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
正确错误。
解读《决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解读《决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山西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袁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笔者将《决定》第十四章“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制度创新安排进行了归类梳理,将制度体系分为三大类,即: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节约利用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六方面制度建设任务,即: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保管理制度;完善现有林权与林业资源管理制度。
每一项制度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体制机制改革予以保障。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框架如下:一、国土空间开发制度(健全创新制度,改革监管体制机制,配套考核评价机制)1、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重点任务:统一确权登记。
(目标要求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
)体制机制:健全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探索责任考核: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2、建立空间规划体系重点任务:划定空间开发管制界限与落实用途管制。
体制机制:完善规划机制:建立空间规划体系。
完善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3、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生态保护红线政策)重点任务:实施主体功能区划制度,建立国家公园制度。
体制机制:建立监测机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超载限制政策: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
改革考核机制:取消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且贫困的地区GDP考核。
二、资源节约利用制度(完善现有制度,强化市场机制。
)4、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重点任务:完善能源、水、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体制机制:(主要是市场机制)发展资源节约的市场,推行节能量、水权交易制度和其它有效推动资源节约的市场化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节能、节水、节材市场化机制。
生态文明
十八届三中全会热点议题之生态文明建设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到12日下午正式闭幕。
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另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了解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文明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日趋突出,成为现代文明发展的基本标志和本质体现。
而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它反映了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成为现代文明发展的基本标志和本质体现。
当代生态文明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关于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是生态文明在文明结构中的地位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传统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一个内容。
这是因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一类实体性的文明形式,它们具有独立性、主导性的特征,而生态文明是一种依赖性的文明形式。
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只能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为载体和基础,因此,生态文明的成果也主要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得以体现。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作为当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美丽我国”,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重视的重要问题。
那么,什么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进行探讨。
在宏观层面上,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指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以及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而在微观层面上,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则是指个体、家庭、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如何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首先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不断完善和修订法律法规,建立起更加严格和有力的环境保护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还需要加强政策措施的实施和落实。
政府应该加大对环保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
只有政策措施得到切实的落实,才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全面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环保部门和相关机构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严格监督和管理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情况,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环境保护法的修订与实施
党的大会 2012,十八 大 2013,十八 届三中全 会 2014,十八 届四中全 会
2012,十八大,【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 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 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 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 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 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 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 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 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亮点一:将环境保护置于优先地位
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 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 境保护相协调。 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 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解读】 新环保法确立了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由原来规定环境保护工作 要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到现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要 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第一次将环境保护置于优先地位,这是立 法理念的重大转变。
新环保法修订中的“四次审议”和“两次征求意见”
(一)四次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2年8月和2013年6月对环保法修正草 案进行两次审议,2013年10月和2014年4月,对环保法修订 草案进行两次审议,共四次审议。 (二)两次征求意见 2012年8月下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环保法修 正案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一个月内,共收到 9572位网民的11748条意见。 2013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修正案草 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7月19日至8月18日,修正案草案 二审稿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共有822人提出2434条意见。
三中全会--生态文明的解读
三中全会--生态文明的解读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资源消耗加速,CO2排放增加,环境压力加大。
中国的环境问题,不仅引起周边国家的抱怨,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更有甚者把中国的经济奇迹与严重的环境污染画上等号。
如何平衡和协调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这种制度体系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公共管治、市场和国际管理的制度体系等。
首先在法律上要加紧修改和完善《环境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建立《气候变化法》。
当前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环境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中,三中全会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会促进解决目前在《环境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中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例如加大惩罚力度和公众广泛参与的问题等。
加快《气候变化法》立法,推动低碳绿色经济发展。
体制改革需破除唯GDP论思想落实环保一票否决权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要进一步改革,以适应环境保护的更高目标和更严要求。
首先在各地的政府官员中,破除唯GDP论的思想根源,树立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行动,尤其要把保护环境提到日程上来。
在环境监管中,目前重视事前监管,放松事中监管和缺乏事后监管。
例如在各个项目的审批中有节能和环评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环评和节能的措施却往往没有得到落实,缺乏事后监管是造成我国环境恶化和排放量激增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的地方环保监管部门不管不问,甚至放弃职责或与污染企业同流合污,保护纵容污染的企业。
要严格环境监管部门的职责和干部的考核,真正发挥好环保一票否决的权力。
监管工作中采用行政的手段多,缺乏应用市场的有效手段。
例如监管部门要求污染企业关门整顿,但没有实质性的高额惩罚金,往往使整顿流于形式。
环保部门在各区域的办公室必须加强,因为有些环境危害是跨区域的,例如大气污染、雾霾、酸雨和河流水污染等都带有区域性,必须加强区域的管理部门的职权和惩罚力度。
省级政府要对县的环保部门进行直管,减少和摆脱当地政府对县环境监管机构的掌控和影响。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作者:暂无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4年第1期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制度具有引导、规制、激励和服务等功能,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从系统论和实践要求看,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决策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内容。
生态文明决策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全局高度通盘考虑,搞好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
要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地区的重大事项,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面贯穿和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生态文明评价制度。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
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等内容作为重点纳入到目标体系中,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探索建立体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的资源环境统计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生态文明管理制度。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
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所有者职责。
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实行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污染物总量控制,使污染减排与行业优化调整、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紧密衔接。
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实施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
着力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使这些地区环境质量率先改善。
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改革
十大亮点
1.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源头保护制度 损害赔偿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 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 制。 对限制开发的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8.强化节能环保市场准入标准
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 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 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
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
9.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更多投向 保护生态环境领域
国有资本投资运用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 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 供公共利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 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 建设改革源自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三中全会指出,今后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 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 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 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 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 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1.26新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广东“锁 定”生态控制线
全面开展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严控建设用地增长边界, 构建科学合理、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生态安全格局,实 现绿色发展。
3.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之十四——建立生态
文明制度体系加强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上)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本课程讲到,()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A.经济迅猛发展
B.科技的不断进步
C.足够的资源供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D.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加深
2.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是()。
A.制度建设
B.思想文化教育
C.宣传教育
D.经济发展
3.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对于企事业单位要实行()。
A.经济发展优先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制度
B.先污染后治理制度
C.放宽污染排放量标准制度
D.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4. 在税收制度中,有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改革的内容是()。
A.企业污染物排放税收优惠
B.生态税收补贴
C.增加个人绿色税收项目
D.加快资源税改革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A.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B.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C.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D.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 我国资源生态环境的原因包括()。
A.人多地少,人均自然资源不足
B.人口和经济区域与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
C.发展路径、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规律相背离
D.经济社会发展观念和生活消费习惯与资源生态环境供给不相适应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要逾越重化工业阶段,在几十年内即可做到基础原材料全部进口。
正确
错误
2. 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我们要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
正确
错误
3. 在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可以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取消国民生产总值考核。
正确
错误
4. 为了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当的生态破坏与环境牺牲是必然的。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