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大众点评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众点评”app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导向的影响
——基于上海高校的研究报告
一、小组成员介绍及分工
1、成员:李欣如 1354076
严梦婷 1354071
魏澄颖 1354075
2、小组成员分工:
所有成员参与收集访谈
问卷制作及修改:魏澄颖、李欣如
报告撰写:李欣如、严梦婷、魏澄颖
后期整合:李欣如、严梦婷
二、前言
1、原因及意义
本研究报告的灵感来源于一次聚餐。当时寝室的同学们由于下午没有课程,而且四人并没有吃午饭,于是我们想去学校附近的饭店聚餐一次改善伙食。大家并没
有想好要去哪个饭店,就纷纷拿出手机,打开了“大众点评”的app,寻找合适的
餐馆。在寻觅符合大家心意的餐馆时,我们有了许多的分歧,例如:有的饭店综合
评价良莠不齐,有夸得天花乱坠的评论,也有把饭店贬低得十分难听的意见,我们
不知该相信哪一方;又如,有的饭店有优惠券或团购券,可以为我们节省一笔费用,
但综合评分却不高,同学中有人倾向于选择这样的饭店的,也有选择评价更好的饭
店的。我们发现,这样的点评app其实并没有很好地帮我们解决“去哪儿吃”、“吃
什么”这样的问题,反而让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更加为难。这就让我们对“大众点
评”app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的导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决定
以此为契机,展开本次调查研究。又因在使用“大众点评”app的用户中,年轻人
占了比较大的比例,所以我们决定选取大学生群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大学生一直是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这一群体代表着社会的年轻群体不可忽视的声音。他们对资讯和信息的敏感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年龄层群体;与此同时,
大学生群体对各种信息的需求和反馈也高于其他群体。因此,他们往往更容易被收
到的信息影响心理,最终导致做出的选择也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换句话说,影响
大学生群体做出各类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他们所吸收的信息资源。此次我们对
“大众点评”app如何影响大学生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报告就是一个小切口,可以
帮助我们了解大学生在使用这个网络点评软件时,会被哪些因素左右,最终改变或
影响他们的消费导向。
2、内容概括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了一对一访谈和发放纸质问卷(访谈记录和问卷模板见附录)两种形式形式,以上海几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大众点
评”app如何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心理及该软件如何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消费导
向。在一对一访谈和纸质问卷调查结束后,我们整理了访谈记录、统计了问卷调查
结果并计算出数据,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分析,并得出了结论和针对该结论相
应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了一对一访谈和发放纸质问卷的形式。其中一对一访谈共计五组(三女二男),纸质问卷共发放了165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60份。有效问卷答题人中,男生为89人,女生为71人。
我们首先设计了访谈的提纲,由组员分工找到各自的采访对象对其进行访谈。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会根据访谈对象的实际情况对访谈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添加。一对一访谈结束后,我们整理比对了访谈记录,根据结果,设计了纸质问卷的问题及选项。当有效问卷达到一定数量,并且答题大学生男女比例比较平衡之后,我们回收问卷并开始统计结果,根据生成的比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得出了最终的结论和解决方案。
四、研究发现及分析
1、从调查对象的使用情况分析
通过纸质问卷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有35.4%的受访者是在对自己想要或将要消费的商家并不清楚的情况下选择用“大众点评”app来搜索相关信息的。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是已经决定了选择哪个商家,只是想搜索其信息或优惠。
从这几点可以看出,“大众点评”app在大学生群体选择商家消费时有很大的导向作用。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大学生群体对网络上的信息更敏感,接受度更高。相对地,这一群体实践的经验相对较少,因此对选择什么样的商家并不能打定主意。另外,我们也不能忽视选择其他选项的群体。其他潜在的用户正是这样的点评类app要努力争取到的资源。针对这几点,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大众点评”app可以根据用户留下的个人信息或平时的搜索历史,对用户进行年龄段及搜索热点的分类。比如,大学生群体多重视商家是否有优惠、平均消费额是否负担得起,以及商家的自身是否足够吸睛。这样有针对性的根据每个类别进行商家的推送或推荐,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消费比率。对于用户、“大众点评”app及商家来说,是“仨赢”。
2)“大众点评”app还可以经常推出某一消费项目的专题,集中地推出有优惠的商家,甚至可以让等级较高且评论数量多而中肯的用户免费体验消费项目,这样不仅可以吸引老用户,还可以让“随便看看”的潜在用户转换成真正的消费用户。
3)针对要评价或已经消费,浏览其他用户评论的用户,可以将他们的评价集合起来,让广受好评的商家更多地在首页出现,而差评不断的商家则取消他们之后一个月被app推送
给用户的机会。
除了以上所说的,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大众点评”app上评论的用户大多为有糟糕体验的或是随意评价的,分别占到了21.25%和24.38%;在访谈中,我们的受访者非常一致地表
针对这点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1)app方要鼓励用户多评论。“大众点评”app和商家可以合力推出“优惠体验+评论=更多优惠+更高等级”这样模式的活动,而“更高等级”又意味着更多、力度更大
的优惠。这样捆绑的模式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可以提高活动的参与度,把点评类
app最重要的“点评”这一方面突出出来。
2)针对用户给出的差评,则可按照之前的建议,在差评达到一定数量时,将该商户打入“黑名单”,一月内不得被推送到首页和用户界面。
2、从调查对象的使用频率分析
通过纸质问卷调查和一对一访谈,我们发现受调查的大学生们对“大众点评”app的使用频率并不高。虽然有72%的受调查大学生注册了“大众点评”app,但是每个月使用1-3次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55.6%,使用5次以上的大学生仅占21%,这个数据远低于我们的预估值。(数据如下表所示)
受访时,有同学表示自己平时并不会使用“大众点评”app,只有在外消费之前才会想起来使用。访谈中,60%的大学生表示每次登陆停留时间不超过30分钟,其中25%的大学生表示每次停留时间在15分钟以下。这表明大学生群体对大众点评APP的依赖度低,而且信任度不高。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得出原因有以下四点。
1)当代社会,人们可以接触的软件种类广泛,使用单一软件的时间及频率减少。可以看到,同类app竞争加剧,使得用户有更多选择,然而“大众点评”app相对其他同类app 的优势并不明显。如下表所示,29%的调查对象表示“大众点评”app的优势是进入市场早,有市场基础,22%的大学生表示其优势在于评价、团购的信息更新及时。相比之下,只有2.5%的调查对象认为大众点评的折扣力度大优惠多。在采访中,较多大学生反映会使用其他的app,如口碑网的客户端等。他们表示类似的app拥有更多优惠,因而更受大学生群体的青睐。此类点评类app大大减少了大众点评在市场中的占有份额,在消费者心中没有占据“团购”的中心位置,从而导致客户登陆频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