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中国古代职官制度是指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用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套官员的职位和职务等级体系。

它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

下文将从官员的选拔方式、官员的等级与职务以及官员的权力与责任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

首先,官员的选拔方式。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考试选拔,二是通过世袭或举荐选拔。

其中,考试选拔是中国古代的一大特色。

例如,自唐代开始,科举制度逐渐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环节。

乡试是在地方进行的一次考试,通过后就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省城或者大城市进行的一次笔试和口试,通过后就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就是在皇宫内进行的一次考试,通过后即可获得官员职位。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选拔官员的过程更加公平公正,也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广阔的渠道。

其次,官员的等级与职务。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等级分为九品、十二品和二十四品等多个等级。

九品官分别是卿、令、从官、郡守、推官、知府、县令、主簿和司狱。

十二品官分别是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和从九品。

二十四品官分别是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从九品、正十品、从十品、正十一品、从十一品、正十二品、从十二品、正十三品、从十三品、正十四品和从十四品。

不同的官员等级可以对应不同的职务,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官员体系。

最后,官员的权力与责任。

中国古代的官员拥有一定的权力和职责。

他们负责管理国家和地方的政务、治理百姓、制定政策等。

不同等级的官员有不同的权力与责任。

例如,卿官是最高等级的官员,他们承担着重要的职责,直接辅佐庙堂之上的君主。

而县令则是地方官员的代表,负责政务和民生管理。

官员的权力和职责相互制衡,使得国家和社会的运转更加有条不紊。

第七讲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

第七讲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

第七讲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职官与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官僚统治的方式之一、职官制度是指国家根据不同的职责和地位,对官员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官职,从而形成官员的等级体系和官员的晋升制度。

科举制度是指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主要是通过举行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

职官制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早期的职官体系主要是建立在世袭制度的基础之上,贵族子弟通过世袭成为官员。

但到了秦朝,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职官制度出现了重大变革。

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统一全国官制,规定了12个等级的职官,并实行培植替代制,世袭制逐渐淡化。

随着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古代中国的官僚制度进一步完善。

西汉时期,制度化的官僚体系逐渐形成,设立了中央官署和地方官署,实行了举荐制和考试制,官员的选拔和晋升开始与功绩和才能挂钩。

到了隋唐时期,官员的选拔制度更加完善,科举制度开始得到重视。

唐朝实行了明经科举制度,为进士科举、明经科举、明经进士科举和明经进士解元科举制度等。

明经科举主要考察候选人的经义知识,是普通士子参加的科举考试,能够通过明经科举考试的候选人可以进入州县官,并且可以晋升到朝廷的公务员。

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形成并发展成熟。

宋朝的科举制度非常严格,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每次考试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科举考试成为了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也使得官僚阶层的选拔更加公正和公平。

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举制度的出现使得中国文人阶层成为了政治统治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奠定了文人士子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

同时,科举制度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考试内容主要涉及经典和文学作品,使得文人们热衷于研究文化和文学。

然而,科举制度也有一些问题和弊端。

由于科举考试的内容过于注重经义和文学,导致官员普遍缺乏实际才能和管理能力,严重制约了中国古代官僚体系的发展。

同时,科举制度也使得读书人成为社会的精英,削弱了军事和实际技能的重要性,不利于国家军事实力的提升。

历代职官表pdf

历代职官表pdf

大理寺、中书、东厂、锦衣卫、 改革和注重增强官员的队伍管理能
衙门各级官员、府、州、县、乡 力。但官场腐败问题仍然导致清朝的
官员
灰暗和无力感,新思维和科技思想也
因为官僚体制上的阻碍而影响有限。
综上所述,中国历代的官制与政治制度不仅代表了每个朝代的政治文化,还深刻反映了中国 历史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面貌。每个朝代的官制都有其特点和问题,无论是 强调士族血统和权力掌握,还是注重实际能力和民心,都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政治历 史提供了宝贵材料。
丞、令、尉、长、仆
朝代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主要职官
特点
三公、九卿、太宰、司徒、司 官制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相对更加
空、司农、司马、大将军、御史 灵活和多变。重视士族血统,但开始
大夫、侍中、尚书、太尉、太傅、 引入功业、文学、德行等评定标准。
太保、卫将军、中书令、鸿胪寺
卿等
宰相、太师、司徒、司空、司 继承前朝官制,但职位之间的权力
和监督制度,在互相之间捉弄、斗争、
贿赂和降低威信上存在问题。
朝代
主要职官
特点

正、副、佥、知府、州、县、 科举制度在明代十分重视,雄厚的
乡官员、监司、御史台
帝国经济的发展,成功推行了海外贸
易等新的经济政策。但另一方面,腐
败现象也愈加严重,权利机关愈加失
控,导致近代朝代的亡国之灾。

内阁、六部、都察院、太常寺、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科举制度,并有
农、左右丞相、令、尉、戍长、 关系和职责范围有所调整,将强调功
郎、卿、刺史、位相、翊军将军 绩和实际才干的评定方法较为重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职官制度

职官制度

• 西汉时从万石至斗食佐史,共22级 • 1)万石:三公,月350斛,年4200石; • 2)中二千石:九卿,月180斛,年2160 石; • 3)真二千石:诸侯相等,月150斛,年 1800石; • 4)二千石:郡太守等,月120斛,年 1440石; • 15)三百石:次县长,月40,年480石; • 17)二百石:县丞、县尉,月30斛,年 360石;
• 封建皇帝有文学侍从。汉代选文章经 术之士待诏金马门,供奉辞赋,讲论 六艺。唐初设翰林院,是文人和卜医 技术待诏的处所。唐玄宗以翰林待诏 (后称翰林供奉)草拟诏令、应和文 章。翰林待诏也是文学侍从的性质。 后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 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宋代学士 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明清称为翰林院, 但职掌和唐宋有所不同。 • 侍奉皇帝讲读称为侍读、侍讲。
•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尚书右仆射、使 持节泾州诸军事、泾州刺史、兼御史 大夫、上柱国、南川郡王、赠司空刘 公神道碑
• “开府仪同三司”是文散阶,从一品, “检校尚书右仆射”是过问尚书右仆射 的事务,“使持节”意思是有调动军事 的权力,“泾州刺史”是此人的职务, 从三品,“兼御史大夫”是荣誉兼职, “上柱国”是此人的勋位,“南川郡王” 是此人的爵位,“赠司空”是死后追赐 官。
•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体制类 似中央,也有丞相、参知政事等官。 • 明初沿袭元制,后改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 布政司,但习惯仍称为“省”;长官为左右 布政使,掌一省之政。明代有战事时,派朝 臣出巡地方,处理军务,称为巡抚。遇有军 事问题牵连几省,巡抚不能解决时,则派总 督处理。总督巡抚都是临时差使,不算正式 地方官。 • 清代总督巡抚才成为固定的“封疆大吏”, 巡抚是省级的最高长官,总督则总揽一省或 两三省的军民要政。这样,布政使就只管财 政和人事,成了督抚的下属了。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一)中央官制 秦代: 皇帝以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
秦代中枢机构 分工职责 代表人物
丞相(相国、宰相) 处理国政 吕不韦、李斯
太尉
掌管军事 (形同虚设)
御史大夫
秘书长
冯劫
兼管监察
汉代
(一)中央官制
汉初,沿用秦制;(丞相萧何、曹参、 陈平,太尉周勃,御史大夫周昌)
汉武帝时,丞相位贵权轻;
汉末,三公改名,皆为丞相。
(一)中央官制——各部门属官
隋代:吏礼兵刑民工“六部” 唐代:吏礼兵刑户工“六部”
(一)中央官制——各部门属官
“ 台 谏 之 分 , 一 查 百 官 , 一 谏 皇帝。但是宋代以后,台谏合流。 对皇帝的制约,几乎不存在。”
(一)中央官制——各部门属官(文官)
监察官(台官):御史大夫、御史 谏官:谏大夫、谏议大夫、补阙、拾 遗
职官制度解释
职官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
官吏,其内容包括职官的名称、职权范 围、品级地位等。
职官制度一般特指中国古代的官职设置
制度。
职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品阶勋爵
(一)中央官制
战国:
将相分掌文武权柄。 《将相和》 【特例】
1、楚国最高长官令尹 (《屈原》中的令尹子兰) 2、次于令尹的武官上柱国
尚书
执行
尚书令
中书
取旨
中书令
门下
审核
门下侍中
(一)中央官制
唐朝【同为宰相】
中枢机构
设置情况
尚书
李世民当过,不授。
中书 门下
官位太高, 不轻易授人。
(一)中央官制
宋代(三省仅剩中书)
中枢机构 职责范围 正职称号

中国古代官职等级

中国古代官职等级

中国古代官职等级1、品:品是用以表示官员级别高低的标志,起源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官僚选择制度。

当时将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9等,以备选用,称“九品”,后来将在职官员的尊卑也分9个等级,亦称九品。

北魏时期又进行了更细致的区分,把每品分为正与从,第四品以下的正与从又各分上与下,把最初的9个等级发展成30个等级。

其排列顺序为: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上、正四品下、从四品上、从四品下……正九品上、正九品下、从九品上、从九品下。

这种等级区分,隋唐以后各代仍被沿用,直至清末始废,只是各代略有差异。

唐、宋时期的武职,从第三品起分上、下级,形成武职32个等级。

隋代和清代只保留九品之中分正与从的办法,正与从不再分上下,且文职与武职相同,形成整齐划一的从正一品到从九品的18个品级。

金代较为特殊,把第三品到第五品的正与从各分为上、中、下三级,形成42个品级。

元、明两代与金代基本相似。

官员的品级与实任官职一般都相互对应。

以清代为例,内阁大学士为正一品,六部尚书或总督为从一品,各省巡抚为正二品,布政使为从二品,知府为从四品,直隶州知州为正五品,知县为正七品,县丞为正八品,主簿为正九品,典史为从九品。

在封建社会里,只有九品之内的官员才称“官”,也称“流内”,九品以外的办事人员称“吏”,也称“流外”或“未入流”。

品级较高而任实职较低的官员称“行某某官”,品级较低而任实职较高的官员称“守某某官”。

2、阶阶是一种无实职实责,专门用作标明官员品级高低的荣誉称号。

在我国古代职官制度中,每一个品级都有一个相应的称号相匹配,统称“品阶”。

例如清文阶官正一品称光禄大夫,从一品称荣禄大夫,正二品称资政大夫,从二品称通奉大夫等。

品阶之名称始于唐代,后各代沿用,至清末始废,只是各代的名称略有差异。

古人对品阶称号十分重视,在泰山现存的碑文中,其名款之前常常冠以“某某大夫”、“某某郎”等品阶称号,以示荣耀。

3、勋勋亦属于无实职的荣誉虚衔,始于唐代。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 清代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制的中央辅政制。一方面,清
仿明制,改内三院(秘书院、弘文院、国史院)为内阁;另 一方面,皇帝选亲信组成亲自控制的机要秘书班子,协助皇 帝处理政事。康熙设立南书房,雍正在此基础上设立军机处, 掌管相要。
精品课件
2、中央各行政机构
❖ 秦汉时期中央各行政机构的长官叫九卿:①奉常 (太常)掌宗庙祭祀和各种礼仪;②郎中令掌管官 廷侍卫;③卫尉掌管宫门近卫兵;④太仆掌管皇帝 车马;⑤廷尉掌司法,是最高法官;⑥典客管理诸 侯及少数民族来朝事宜;⑦宗正管理皇族事务;⑧ 治粟内史管理租税赋役;⑨少府掌管官廷总务。
舜帝画像与传位于儿子夏启,形成了夏商时期的王位的世袭 制度。
❖ 周代,官制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紧密 结合,形成了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和世卿世禄制。 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平民百姓“面朝黄 土背朝天”,与政治几乎无缘。
❖ 秦代废除了世袭制,采取官俸制度。选官不问出身, 量才录用,实行俸禄制度,在官有俸禄免官则无。 官吏有任期,子孙无特权。
书仆射、中书令和侍中同为宰相。唐高宗后以“同平章事” 为宰相。
❖ 宋代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
相。另设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文武大权。
❖ 元代以中书省为宰相府,中书令常以太子兼任,实际的宰
相职务是左右丞相、平章政事。
❖ 明代,沿袭旧“三公”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都督府、
御史台三大机构,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后撤消中书 省,增设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精品课件
二、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精品课件
❖ 科举即分科举士,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 选拔官员的制度。
❖ 科举制度始于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5 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905年)举行最 后一科进士考试。历时一千三百多年的科 举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 刻的影响。

中国历代职官制度

中国历代职官制度

中国历代职官制度所谓职官,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那个地点面有职官的名称、职权范畴和品级地位等方面的内容。

科举是以考试为要紧方式的一种选官制度,与职官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是我国古代国家制度中的一项重大发明。

我国国家的产生,开始于夏代,而职官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显现的,因此讲职官,也只能从夏代开始。

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形十分复杂。

我国古代职官的进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夏、商两代,前后大约一千年。

(商)国君称“后”称“王”,手下要紧官员称“史”、“巫”。

商后期王族长老称“父师”、“少师”,对王负有辅佐之责,如箕子、比干。

治理家务的臣仆称“臣”、“宰”、“尹”等。

(殷纣王在位,昏庸无道,倒行逆施,他的哥哥微子辞职隐去;他的叔叔箕子多次力谏,被罚作奴隶;纣王的另一叔叔比干,则因进谏被剖心致死。

孔子讲,“殷有三仁焉”。

)第二个时期从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

国君称“天子”、“天王”。

王位继承人称“太子”、“东宫”。

王妻称“后”。

(《诗·小雅·北山》曰:溥(p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国和邑是地点政府。

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职务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能够代王行事。

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治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部门治理神事、教育、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寮”、“太史寮”。

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车马,司空掌管筑城修路等重大工程。

太史之下有内史、御史、太卜、宗伯、乐师等职,内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奠礼仪,乐师掌管音乐与教育。

临时设置的辅导君主礼仪的称“相”,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或“太宰”、“冢宰”,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或“师”,王宫的卫士称“虎贲(bēn)”,王的近臣称“小臣”。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一、制度的背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有着密切关系。

早在商代,由于武庙、宗庙、祖庙的建立,宫廷中便出现了吏、仆、属等人员来管理宫廷事务。

周朝的封建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基础,封建诸侯通过诸侯大夫来管理谏纳卿士,这样建立了一个具有等级森严的职官系统。

而在秦朝,由于强化了集权制度,建立了县官制度,使得地方行政机构的职官制度也得以建立。

随后的汉朝,明确制定了九等官爵的制度,进一步将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发展得更加完善。

二、制度的结构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结构非常复杂,一般分为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

中央官制按照从上到下的层级分为数个最高行政机构,如太常、太宰、太尉、司徒等,而每个行政机构里又分为不同的官职,如太宰下辖的有协律、将军、大鸿胪等。

地方官制则按照地区来划分,例如北方的京兆府、南方的揚州府等,每一个地区里都设有地方官员来管理行政事务。

此外,还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官员,如太常寺、大行台、盐铁署等。

这些机构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官员任命与管理系统。

三、制度的运作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运作一般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的。

首先,中央政府通过选拔考试的方式选出一部分优秀的人才,然后根据岗位需求将其分配到不同的职官中。

官员们将按照等级进行排名,官职越高,责任越大,待遇也越高。

此外,中国古代职官制度还注重官员的监管与考核。

官员在就任之前需要接受考试或面试的检查,而在任内也会接受不定期的考核与评估。

如果官员表现出色,则有可能获得晋升或奖励;如果表现不佳,则有可能被贬谪或惩罚。

四、制度的影响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这一制度的完善为中国古代政府的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选拔与任命,政府能够获取到一批能力较强的官员来管理行政事务,从而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

其次,职官制度的运作也为社会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制度。

官员们的晋升与贬谪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与标准进行的,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发生。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演变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起始阶段。

商朝时期,职官制度的核心是君主制,国家政权高度集中在商王手中,由商王任命的官员负责管理政务。

官员的任免权也完全掌握在商王手中。

这种官制在周朝得以继承和发展,在周朝,职官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

周朝时期,职官制度开始形成规范化的体制。

周王将大臣分为九卿和三公,九卿负责国家的各个部门,三公则负责辅佐君主的职责。

周朝还制定了官爵等级制度,将官员分为九等爵位,并规定了不同爵位的禄位以及所担任的职位。

这种制度为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奠定了基础,并在后来的历史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周朝时期的职官制度也提出了“功业贵贱,不以尊卑”和“民胞物与”等官员选拔原则,这一思想也对后来的职官制度产生了影响。

秦朝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秦朝实行的法家集权制度淘汰了周朝时期的封建制度,并提出了“五品法”和“流官制”,对职官制度进行了革新。

秦朝推行的统一的法律制度,废除了周朝分封制度,让官员的任免不再依靠君主的任命,而是通过个人的能力和功绩来决定。

这使得官员不再局限于出身和血统,而是更多地与个人的能力和贡献相关。

此外,秦朝还推行了世卿世禄制,这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它使得官员的地位及权力不再仅限于个人一代,而可以世袭流转。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调整。

明朝时期对职官制度进行了一些,取消了唐朝时期的十三部制度,重新设立了六部和九寺,并增设东厂和西厂,这使得官员管理更加分工明确。

明朝实行了科举制,选拔有才能的士子进入官员序列。

清朝时期,职官制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制度,但也有一些变化。

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改行乡试、会试和殿试的选官制度,这一使官员的选拔更加公平和多元化。

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规范化的官僚体系,为中国古代国家的管理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商周时期到清朝时期,职官制度经历了封建制度、法家集权制度和科举制度等一系列的变革,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并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历经数千年,形成了一套复杂且多变的官僚系统。

这套制度从西周时期开始逐渐发展和完善,经历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变革。

以下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一些关键特点:一、西周时期●官职分封制:基于封建制度,君主将土地和政治权力分封给诸侯和贵族。

●九品中正制:这是一种官员选拔制度,主要根据官员的品行和家世来确定其官职。

二、秦朝●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吏部选举:官员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开始有了科举考试的雏形。

三、汉朝●推恩令:为了稳定社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推恩令,将官职赐予功臣的子孙。

●九品官人法:类似于西周的九品中正制,依据家世和品行选拔官员。

四、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确立科举考试为主要的官员选拔方式,减少了对世袭制度的依赖。

●三省六部制:形成了完善的官僚机构,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五、宋元明清●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出现了不同级别的考试,如乡试、会试和殿试。

●内阁和六部:明清时期,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六部则负责具体事务。

六、特点总结●等级制度:官员分为不同等级,有严格的品级之分。

●考试选拔:从隋唐开始,科举考试成为主要的官员选拔方式。

●官僚体系:形成了一套复杂的官僚体系,包括地方和中央两个层级。

●世袭与任命:早期官职多半世袭,后来逐渐转向考试和任命制度。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不同朝代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摇摆。

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对后来的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科举制度,它促进了社会流动,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古代文化——职官制度

古代文化——职官制度

古代文化——职官制度古代文化,职官制度古代文化中的职官制度是指古代社会中的各种职位和官职的设立、职责分工以及选拔任用的制度。

在古代文化中,职官制度是维系社会秩序和统治者权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古代职官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人类社会。

当时,人类开始建立社会组织,为了更好地管理事务,必须将各种任务分工,有人专门负责农耕,有人负责狩猎,有人负责守卫领地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需要有一些人来统筹协调各种事务,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于是,各种职官制度逐渐产生。

最早的职官制度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夏朝、商朝和周朝等时期。

在这些朝代中,国家事务由君主和贵族们共同管理,具体的职官则主要由贵族子弟担任。

这些职官有的是管理领地的官员,有的是负责司法和征税的官员,有的是军事将领等。

职官制度的实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和治理效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官制度逐渐演化,趋向更加规范和系统化。

在中国的秦朝时期,实行了较为完善的官僚体制。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设立了非常庞大的官僚系统,各级官员按照等级层次和行政区划,负责不同的事务。

这些官员通过考核选拔,以及严格的晋升和降级制度,确保了官员们的忠诚和能力。

不仅在中国,职官制度也在其他古代文明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就采用了较为完善的职官制度。

雅典的市民由选拔出的官员组成,他们负责行政、立法和司法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官员都是公职人员,不但不领取工资,还需要自己出钱操办公务。

这种职官制度在中小规模的城邦中较为常见,而在大型帝国中较为少见。

职官制度在古代文化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首先,它有助于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通过设立各种职位和官职,可以让合适的人负责相应的事务,提高管理效率。

其次,职官制度为统治者提供了一种控制和操纵社会的手段。

通过选拔和任用合适的官员,统治者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巩固自己的权力并加强统治。

最后,职官制度还反映了社会的等级结构和价值观念。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制度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管理制度:古代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州县两级为主,州一级以刺史为首,县一级以县令为首。

在初唐时期,曾短暂将州改为郡,但县一级基本不变。

道一级一般不设行政部门,直到唐末藩镇割据时期,节度使专权,才出现了地方三级行政。

2.职官管理制度:职官管理制度包括对官吏的任用、考绩奖惩、品秩俸禄及休假退休等制度。

任用制度为保证各级官员的政治标准,历代都重视官员选拔后的任用。

秦代采用举荐制度,汉代则实行辟召制度和科目选举制度。

3.考绩制度:考绩制度是古代中国职官管理的重要环节,用于评估官员的政绩和能力。

考绩主要依据《尚书》和《周礼》等经典文献,采取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等方式进行。

汉朝时期,考绩制度逐渐完善,实行岁终考课,依据政绩、德行、学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4.奖惩制度:古代中国政府对官员的奖惩分明,依据考绩结果进行升迁、降职、罢免等处理。

对于有功之臣,政府会给予丰厚的奖励,如封侯、赐爵、赐姓等;对于过失之官,会受到降级、罚款、杖责等处罚。

5.休假退休制度:古代中国官员享有休假和退休待遇。

休假制度分为旬假、节假和旬休等,官员可以根据职务和地位享受不同时间的休假。

退休制度则规定官员在一定年龄或年限后可申请退休,退休后享受一定的生活待遇。

6.品秩俸禄制度:古代中国官员的品秩俸禄与其职务、地位密切相关。

品秩主要分为九品,俸禄则包括粮食、货币、衣物等。

官员的俸禄与其职务、地位成正比,体现了地位越高,待遇越丰厚的原则。


总之,古代中国官员的管理制度涵盖了行政、职官、考绩、奖惩、休假退休和品秩俸禄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官员管理体系。

这套体系在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外朝官的划分与古代职官制度发展

中外朝官的划分与古代职官制度发展

中外朝官的划分与古代职官制度发展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外朝官的划分与古代职官制度发展从古至今,朝官制度一直是中外各个文明古国政治组织的核心。

中国古代官职制度

中国古代官职制度

中国古代官职制度
中国古代官职制度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包括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

比如,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司,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也是一大特色。

科举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官制度,与职官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是我国古代国家制度中的一项重大发明。

古代官职分类

古代官职分类

【中央官职】秘书工作。

中枢机构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

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至隋代演变并确立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

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

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三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

唐代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二十几个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宗皇太极封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

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第三讲中国古代职官制度(1)

第三讲中国古代职官制度(1)

军机处: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 “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
的中枢权力机关。
二、国君
夏、商、周:后、王 天子、天王 予一人 春秋以后各国国君亦称王 秦汉以后:皇帝 战国以前帝为天神称号 朕 陛下 上 制、诏、敕、谕旨、圣旨 皇后 皇太子 皇太后 临朝称制 垂帘听政 太上皇 少数民族:单于、可汗、赞普


外廷官 即处理国家事务的官员,以尹为长,另有卜, 作册,亚服等各种名目。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其中最著名的是伊尹。伊尹,姓伊名挚,尹是官 名。伊挚曾“为有莘氏媵臣(陪嫁的奴隶)”, 得到商汤的赏识,“汤举任以国政”。《史记· 殷 本纪》记载,商汤死后,继承王位的外丙、仲壬 相继死去。伊尹立汤的嫡长孙太甲为王。太甲即 位后,违背商汤所立的法度,暴虐无道,于是伊 尹把他放逐于桐(河南虞城东北),由伊尹代王 施政。三年以后,太甲认识了自己的过错并有所 悔改,伊尹才把他迎接回来并“授之政”。伊尹 的儿子伊陟,也身居高官,“帝太戊立伊陟为 相”。


西周 西周是在夏、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 非常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不仅仅由于它广袤 的国土、更是由于它丰富的文化,这其中就包 含着政治思想的传承。西周严格的施行宗法制 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建立了周天子-卿士-诸 侯-卿大夫-士-国人的统治序列。就官制而 言,大体上有卿国家、并且从诸侯手里领受世袭采邑。


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 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 变,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 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 令、仆射或将军。其位最尊、权最大者则为 录尚书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 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 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 言为侍中。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 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中国职官制度

中国职官制度

职官制度“职官”是古代文武百官的通称,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随着阶级分化并产生国家机关,就开始设官分职,来治理国家和民众。

中国古代从中央职官到地方职官,种类众多,官制体系庞杂,而且不同职官的设置和同一职官的名称,在不同朝代或同一朝代的各个时期演变嬗递,它反映了古代官僚制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也反映了古代政治文化的某些特点。

第一节宰相制度宰相一词意为辅助君王、宰制万端。

古代一般都把执掌朝政、统领百官的中枢职官泛称为宰相。

宰相之称始于先秦,用以称谓政治权力和地位仅次于帝王的官僚。

宰相位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既是君主的最高幕僚,又是百官的首长。

类似的职务历代都有,但官称各有不同,人数也可少至一、二,多至十余,而且宰相并非都是当朝一品,有时四、五品官也可拜相。

在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史上,宰相无定称,无定职,无定员,因时而异。

战国时代,封建的官僚体制已初具规模,各国先后设相职,统领百官。

官名除称“相”外,也时也称作丞相、相邦、令尹等。

战国以降,宰相制度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即秦汉的三公制、隋唐的三省制和明清的内阁制。

一、秦汉的三公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古代行政机构的框架大体形成。

秦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中央政府最高官员,并称三公,位同后世的宰相。

其中丞相之职,“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最高的行政长官。

太尉是最高的军事长官。

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既是皇帝的机要秘书长,又掌管朝廷内外监察,是全国最高的监察长官。

汉初官制因袭秦制,仍立丞相,与掌军事的太尉、掌监察的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执掌朝政。

秦与汉初的丞相,虽主持全国政事,但丞相须由皇帝任命,因此皇帝才是实际的最高行政首脑。

汉武帝时,政事日渐繁杂,皇帝的侍从与随员大量增加,因皇帝宠任外戚与近臣,相权被逐渐削弱。

汉武帝晚年,更把决事地点由外廷移至内廷,尚书等皇帝身边的内朝官因有出入禁中之便,形成所谓的“内朝”。

皇帝是内朝的领袖,尚书的权力日益扩大,丞相则逐渐变为听命于内朝的执行官,失去参与最高决策的权力。

古代文化——职官制度

古代文化——职官制度

古代文化——职官制度古代文化,职官制度古代文化中的职官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代社会政治组织和管理体制之一、职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革,对于塑造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及其独特的文化传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的职官制度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商代,经历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等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但是真正完整和系统的职官制度则是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秦代开始形成,不过该制度在汉代进行了进一步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制度。

职官制度是根据职位等级和功绩来安排和管理官员的职务、待遇和任命。

根据职官制度,官员根据官位等级的高低,按照特定的程序晋升和升迁。

官员的职务和待遇不仅取决于其个人才能和功绩,还与其家世和出身有关,有明确的上升和下降规则。

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区分,最高级别的称为“九品中正制”,官员按照等级分为九品,每个品级又分为上中下三等,拥有不同的头衔和待遇。

等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官员的权力、荣誉和社会地位。

除了官员的等级划分之外,职官制度还对官员的任命、考核和晋升设置了具体的制度。

例如,官员的任命是由皇帝或朝廷正式任免,有明确的程序和规定。

同时,官员还需要参加科举考试才能晋升到更高的官员职位。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特有的选拔制度,通过考试选拔有才能的人才进入官场,为官员的选拔提供了公平和公正的机制。

职官制度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为国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政府机构和组织体系,使得国家能够有序地进行管理和治理。

其次,职官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晋升和发展的途径,使得个人能够根据自身的才能和努力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同时,职官制度也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规范了官员的行为和责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然而,职官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由于官员的任命与家世和出身有关,出现了官僚主义和世袭现象,阻碍了社会公平的实现和进步的发展。

另外,职官制度的等级划分也导致了权力的集中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削弱了地方自治的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一、概述1.谈古代官制,先从“官”字说起官,作为一个整体,历来有多种称呼和解释。

“官”字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

西周时又称“寮”,亦作“僚”。

《诗.大雅.板》中有“及尔同僚”一语,“寮”被解释为”官”《说文解字》释为“事君也”,官是为君主效命,为君主服务的。

君、臣、民三者间,凡称“臣”者都可视为“官”,或已具备了做官资格的人。

祁隽藻(1793-1866),清代著名文人,结合自己的为官经历,在不同场合下,对“官”字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官”者“管”也。

古语说“尧舜官天下”,这个“官”字是“公有”的意思,是说尧舜的天下是天下万民的,是天下万民共有的官长。

“管”是在“官”字上面加“竹”字头,是说尧舜在治理天下的时候,茅檐不翦,土阶不修,住的是草屋,门前的台阶是土砌的,日子和老百姓完全一样。

只有这样,这个“官”才能变成“管”,才能够代替上天管理天下万民。

2.学习官制的重要性(一)官制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说从夏朝开始,就有了职官的设置。

至少从商朝起,就有了确切有关职官的记载。

《左传.定公五年》“职官五年正”,即以“职官”泛指众官。

大约产生于战国时代的《周官》(即《周礼》),表述了“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的一套宏大的职官体系。

(二)官制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

因此,它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三)官制是治史的钥匙,入门的途径3.古代官制的基本特征(一)官是替君治民的官为君治民,即官为君而设,这是古代官制最本质的特征。

可以说,效忠皇帝、俯首帖耳、惟命是从,是古代官僚的真实写照。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成为为官者的不变信条;“贞观之治”时代,唐太宗接纳谏诤以“忠君”为前提。

因此,皇帝个人的政治素养以及个性、涵养、兴趣等,对于官僚群体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严密的管理机制1.君主控制官员的选任从乡举里选,到推荐、保举、征召、察举、九品中正,乃至科举制的推行,这其中体现了君权在选拔官员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化;2.君权控制下的管理制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要官员牢记忠君,为君效力。

如实行官员品级、俸禄制,旨在使为官者随时想到“食君之禄,死君之事”,不忘为君效忠。

而考课、监察、回避、致仕等制度,则包含了君对臣严密控制的一面。

3.错综复杂的牵制关系为防止官员擅权,历代在设官分职的基础上,大多建立起权力制约机制。

自秦汉起,在皇帝之下形成了丞相总政务、太尉主兵、御史大夫掌监察的三权并立格局。

魏晋至隋唐,则是三省并立,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复奏,尚书省施行,被视为古代最佳的权力制约机制。

权力制约,旨在防止大臣擅权,避免皇权旁落。

这种制约机制虽然在某一时期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往往使得官僚机构叠床架屋,冗官冗员充斥,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

(三)设官变化的一定之规(趋势)中国古代设官制度中有两个变化趋势:一是朝廷设官始终存在着一个由内官向外官转换的趋势,二是地方设官往往由派出的监官转换定型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朝廷设官的转换: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的家臣、奴仆,一变而为该国的官员。

汉武帝以后,为削弱相权,不断扩大内朝(中朝)的权力,提高少府属官尚书令、仆射等的地位,赋予其参决机务的职能,最终使尚书台成为中枢决策机构。

地方设官的转换:汉朝分天下为十三部(州)作为监察区,以刺史监临郡守。

随着刺史事权的不断扩大,到东汉末刺史便由单纯的监察官发展为行政长官了。

(四)吏胥弄权“阎王好见,小鬼难当”——《官场现形记》历朝设官,皆有吏胥。

汉朝公卿以掾吏起家者为数颇多。

魏晋南北朝,始分流品,吏不入流,也不得与清流为伍。

唐宋以下重科举,吏胥之选日轻。

尽管吏胥在古代选官系统中所占地位越来越轻,但其在官场中弄权弄法之事却有增无减,甚至凌驾于官长之上,招摇纳贿,草菅人命,这是古代吏治中的一大积病。

二、官1.官的诞生意大利历史学家维科把历史分为三个时代,即神祇时代、英雄时代和凡人时代。

所谓神祇时代就是人类的原始状态,在这个时期,官吏还不曾出现,但是权力已经产生(图腾崇拜和神话体现权力意识),而这种权力正是导致官吏产生的内在根源。

“官”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从“宀”意为“深屋”、“覆盖”,以“宀”覆众,有治众的意思。

起初,“官”本是臣吏之居所,意思是为君主和朝廷办事者的处所,或管理群众的处所。

《礼记.曲礼下》中说:“在官言官,在府言府。

”郑玄对“官”所做的注解是:“官谓板图文书之处。

”后来,“官”这个字逐渐引申为对有政府职务人员的称呼。

《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是“官,吏事君也”,揭示的是官与君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官是隶属于君,并为君服务的。

因此,《易经.系辞下》里有“百官以治”的说法。

官对上为君主朝廷办事,对下管理群众,所以他的地位就处于官与民之间。

“官吏”这两个字合在一起恰好与“管理”谐音,孔颖达在给《礼记·王制》中“王者之制禄”这句话做注疏时说:“其诸侯三公以下及三公至士,总而言之,皆谓之官。

官者管也,以管领为名。

若指其所主,则谓之职。

”一个人之所以能管领另一个人是因为他有权力。

2.官吏的动态刻画:吏自身权力的取得以及职位的升迁,针对民众实施权力的具体方式;取得:(一)如君主的父子相承,或权力的介入下变相地承袭父职;(二)科举制的选拔;官吏的罢免升迁是个复杂的问题,他既关系到君主的个人好恶,还牵涉到官吏之间的党派斗争;官吏的权力渗透于他的语言当中,实施权力的方式往往通过语言或文字。

话语成了权力的体现物,在地位有差异的人群之中,谈话总是围绕着有权力的人展开的,而没有权力的人所能充当的只不过是服从者、迎合者以及沉默的存在者。

例:《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

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

”3.官吏的静态刻画:(一)文官与武官文高于武武:“古来材大难为用”(二)忠臣与奸臣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大于忠君;“忠”其实是对最高权力的以身相许和绝对服从,因而,“忠”是对不平等秩序的认可,是对权力顶点的依附和崇拜。

“忠”使官吏们表现为对君主的绝对顺从,长期顺从势必造成人的奴性。

——《权力的旋流——中国官吏群像馆》(三)女官4. 君、官、民(一)君臣关系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时,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听了非常赞同,他说:“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逸周书·官人解》:“君臣之间,观其忠惠。

”也就是说君臣之间要看君是否有惠于臣,臣是否忠诚于君。

张养浩在《庙堂忠告》中直接提醒在上者说:“天子之职,莫重择相;宰相之职,莫重用贤。

”那些有作为的皇帝大多严于律己,勤于国事重视选拔人才。

古人云“不忍欺在德,不能欺在明,不敢欺在威”。

面对一个德威兼备、政治清明的皇帝,做臣子的既不忍欺,也不能欺,更不敢欺。

反例:宦官专权,明英宗被俘面对清明或昏庸的皇帝,大多官吏习惯于以忠心待之,其典型表达出自《水浒传》中的宋江:“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第一百二十回)反例: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个人意识的觉醒(二)官民关系作为权力的主体,包括皇帝在内的官吏在官民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而实施仁政的权力主体理所当然地会受到人民的拥戴,推行暴政的权力主体最终难免落个被推翻的结局。

所以,官民关系和谐与否首先取决于官吏对民众的态度,这一态度也决定了国力的兴盛与否。

例:“载舟覆舟”论形象揭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孟德斯鸠的总结:“中国在历史上有过…关闭在同样的深宫里了。

”尽管官民可以转化,但这并不曾消除官民之间的鲜明界限,这种始终存在的鲜明界限强化的是权力的威严,他使官吏鲜明地意识到自己是手握大权的人,民众在认同官吏权力的基础上对他们既敬畏又羡慕。

——《群像馆》例:“这些个中老爷的…才是正经!”——《儒林外史》第三回在见官时,民众往往表现出温顺和服从,英国人对中国平民见官时的情景描绘:“派出的士兵带回来一些搜罗来的可怜虫,他们趴在地上回答问题。

”民众希望直接管理他们的官是清官,因而他们视清官为保护神。

例:包拯三、制1.首先,要讲一代制度,必先精通一代人事。

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死的制度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制度随人事改变而改变;第二,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第三,制度虽勒定成文,其实还是跟着人事随时有变动;第四,某一项制度之逐渐创始而臻于成熟,在当时必有种人事需要,逐渐在酝酿;又必有种种用意,来创设此制度;第五,任何一制度,决不会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第六,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第七,说到历史的特殊性,则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

中国历代政治的趋势:第一,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第二,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已造成了社会各阶层一天天地趋向于平等;第三,长治久安,是人人希望的。

可是在这种情形下的知识分子,至多也只能维持三代;第四,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西方:重人,重事实中国:重制度制度越繁密,人才越拘束明末黄梨洲:“有治人,无法治”2.官制的种类:宰相制度中央官制与官吏职能;地方官制与官吏职能;官吏选拔任用制度;官吏管理制度(任用、考核、监察、俸禄、政仕与付缴);官吏的待遇制度主要参考文献:中国古代官制概论中国古代官员与创新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著权力的旋流——中国官吏群像馆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男著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价值研究李承、宋新天著清代官德丛谈李文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