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实验报告1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e981a072f60ddccda38a0eb.png)
湖南城市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数学建模》实验报告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年月日目录实验一 初等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 优化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 微分方程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 稳定性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 差分方程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 离散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 数据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八 回归分析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 初等模型实验目的: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会用初等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内容:A 、B 两题选作一题,撰写实验报告,包括问题分析、模型假设、模型构建、模型求解和结果分析与解释五个步骤。
数学建模基础实验报告(3篇)
![数学建模基础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ad8f0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1f.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次实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努力进取的学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选取了一道实际问题进行建模与分析,具体如下:题目:某公司想用全行业的销售额作为自变量来预测公司的销售量。
表中给出了1977—1981年公司的销售额和行业销售额的分季度数据(单位:百万元)。
1. 数据准备: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并输入到计算机中。
2. 数据分析:观察数据分布情况,初步判断是否适合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
3. 模型建立:利用统计软件(如MATLAB、SPSS等)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公司销售额对全行业的回归模型。
4. 模型检验:对模型进行检验,包括残差分析、DW检验等,以判断模型的拟合效果。
5. 结果分析:分析模型的拟合效果,并对公司销售量的预测进行评估。
三、实验步骤1. 数据准备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包括年份、季度、公司销售额和行业销售额。
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为后续分析做准备。
2. 数据分析观察数据分布情况,绘制散点图,初步判断是否适合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
3. 模型建立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公司销售额对全行业的回归模型。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统计软件,如MATLAB。
(2)输入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
(3)编写线性回归分析程序,计算回归系数。
(4)输出回归系数、截距等参数。
4. 模型检验对模型进行检验,包括残差分析、DW检验等。
(1)残差分析:计算残差,绘制残差图,观察残差的分布情况。
(2)DW检验:计算DW值,判断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自相关性。
5. 结果分析分析模型的拟合效果,并对公司销售量的预测进行评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据分析通过绘制散点图,观察数据分布情况,初步判断数据适合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
2. 模型建立利用MATLAB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模型如下:公司销售额 = 0.9656 行业销售额 + 0.01143. 模型检验(1)残差分析:绘制残差图,观察残差的分布情况,发现残差基本呈随机分布,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1)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e68f22c089eb172ded63b7a8.png)
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学建模指导教师:陈东班级:_2008级2班_____________学号:__2008060244___________姓名:___邢颖________总成绩:______________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 实验报告学期:_2009__ 年至2010 _年____ 第_ 二___ 学期 2010 年 4 月 1 _日 课程名称:_数学建模__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____ 2008__ _级_ 2 ___班实验编号: 1 实验项目_Matlab 入门_ 指导教师 陈东 姓名: 邢颖 ____ 学号: 2008060244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要求:二、实验内容(1)用起泡法对10个数由小到大排序. 即将相邻两个数比较,将小的调到前头. (2)有一个 4*5 矩阵,编程求出其最大值及其所处的位置. (3)编程求 (4)一球从100米高度自由落下,每次落地后反跳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 求它在第10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第10次反弹有多高?(5)有一函数 ,写一程序,输入自变量的值,输出函数值.三、实验步骤(该部分不够填写.请填写附页)(2) x=[1 6 2 7 6;4 6 1 3 2;1 2 3 4 7;8 1 4 6 3];t=x(1,1); for i=1:4 for j=1:5 if x(i,j)>t t=x(i,j); a=[i,j]; end∑=201!n n y xy x y x f 2sin ),(2++=endend(3)程序1:x(1)=1;s=1;for n=2:20x(n)=x(n-1)*n; s=s+x(n);ends程序2;s=0,m=1;for n=2:20;m=m*n;s=s+m;ends结果:s =2.5613e+018(4)程序s=100h=s/2for n=2:10s=s+2*hh=h/2ends,h结果:s =299.6094h =0.0977(5)程序:function f=fun1(x,y)f=x^2+sin(x*y)+2*y输入(1,0),(0,1)答案分别为:f =1ans =1f =2ans =2实验报告附页四、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该部分不够填写.请填写附页)5、x=[1] x =1 >> y=[30] y =30 >> fun(x,y)f =60.0120 ans =60.0120注:实验成绩等级分为(90-100分)优,(80-89分)良,(70-79分)中,(60-69分)及格,(59分)不及格。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c2c754ff242336c1eb95e45.png)
《数学建模实验》实验报告学院名称数学与信息学院专业名称提交日期课程教师实验一:数学规划模型AMPL求解实验内容1. 用AMPL求解下列问题并作灵敏度分析:一奶制品加工厂用牛奶生产A1和A2两种奶制品,1桶牛奶可以在甲类设备上用12小时加工成3公斤A1或者在乙类设备上用8小时加工成4公斤A2,且都能全部售出,且每公斤A1获利24元,每公斤A2获利16元。
先加工厂每天能得到50桶牛奶的供应,每天工人总的劳动时间为480小时,并且甲类设备每天至多加工100公斤A1,乙类设备的加工能力没有限制,试为该厂制定一个计划,使每天的获利最大。
(1)建立模型文件:milk.modset Products ordered;param Time{i in Products }>0;param Quan{i in Products}>0;param Profit{i in Products}>0;var x{i in Products}>=0;maximize profit: sum{i in Products} Profit [i]* Quan [i]*x[i];subject to raw: sum{i in Products}x[i] <=50;subject to time:sum{i in Products}Time[i]*x[i]<=480;subject to capacity: Quan[first(Products)]*x[first(Products)]<=100;(2)建立数据文件milk.datset Products:=A1 A2;param Time:=A1 12 A2 8;param Quan:=A1 3 A2 4;param Profit:=A1 24 A2 16;(3) 建立批处理文件milk.runmodel milk.mod;data milk.dat;option solver cplex;solve;display x;(4)运行运行结果:CPLEX 11.0.0: optimal solution; objective 33602 dual simplex iterations (1 in phase I)x [*] :=A1 20A2 30;(5)灵敏度分析:model milk.mod;data milk.dat;option solver cplex;option cplex_options 'sensitivity';solve;display x;display x.rc, x.down, x.up;display raw, time, capacity;display raw.down, raw.up,raw.current, raw.slack;得到结果:【灵敏度分析】: x.rc x.down x.up:=A1 -3.55271e-15 64 96A2 0 48 72;raw = 48time = 2capacity = 0raw.down = 43.3333raw.up = 60raw.current = 50raw.slack = 0某公司有6个建筑工地,位置坐标为(a i, b i)(单位:公里),水泥日用量d i (单位:吨)1) 现有j j j吨,制定每天的供应计划,即从A, B两料场分别向各工地运送多少吨水泥,使总的吨公里数最小。
数学建模的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976406de80d4d8d15a4fc9.png)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数学建模实验报告(一)——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
2.熟悉掌握matlab软件的文件操作和命令环境。
3.掌握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操作步骤。
4.通过matlab绘制二维图形以及三维图形。
二.实验任务:来自课本64页习题:用最小二乘法求一形如y=a+b x2的多项式,使之与下列数据拟合:三.实验过程:1.实验方法:用最小二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包含两个基本环节:先根据所给出数据点的变化趋势与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函数类;然后按照最小二乘法原则求最小二乘解来确定系数。
即要求出二次多项式: y=a+b x2的系数。
2.程序:x=[19 25 31 38 44]y=[19.0 32.3 49.0 73.3 97.8]ab=y/[ones(size(x));x.^2];a=ab(1),b=ab(2)xx=19:44;plot(xx,a+b*xx.^2,x,y,'.')3.上机调试得到结果如下:x = 19 25 31 38 44y=19.0000 32.3000 49.0000 73.3000 97.8000a = 0.9726b = 0.0500图形:四.心得体会通过本次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处理,我们学习并掌握了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及多项式数据拟合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了使用matlab软件,加深了我们的数学知识,提高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数学建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二)——用Newton法求方程的解一.实验目的1.掌握Newton法求方程的解的原理和方法。
2.利用Matlab进行编程求近似解。
二.实验任务来自课本109页习题4-2:用Newton法求f(x)=x-cosx=0的近似解三.实验过程1.实验原理:把f(x)在x0点附近展开成泰勒级数f(x) = f(x0)+(x-x0)f'(x0)+(x-x0)^2*f''(x0)/2! +… 取其线性部分,作为非线性方程f(x) = 0的近似方程,即泰勒展开的前两项,则有f(x0)+f'(x0)(x-x0)=0 设f'(x0)≠0则其解为x1=x0-f(x0)/f'(x0) 这样,得到牛顿法的一个迭代序列:x(n+1)=x(n)-f(x(n))/f'(x(n))。
数学建模 -实验报告1
![数学建模 -实验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aa5baaa6c77da26925c5b0b3.png)
������������⁄������������ = ������������(1 − (������ + ������)) − ������1������∗������,
(4 − 3)
������������∗⁄������������ = −������1������∗������ + ������2������
二、 问题分析
建立肿瘤细胞增长模型时,我们可以从自由增长模型开始分析,引进 Logistic 阻滞增长模型,构成肿瘤细胞增长初步框架。再者肿瘤细胞不同于普 通细胞,其生长受到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制约。于是综合考虑正常细胞转化,癌 细胞增殖,癌细胞死亡,癌细胞被效应细胞消除等情况,建立动力学方程。并对 模型进行适当简化求解。在放射治疗方案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引入放射生物学中 广泛接受的 LQ 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由于放疗对人体伤害相当大,因此我们采 取分次逐次放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我们具体分两种情形进行讨论,一是在总剂量 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的分次剂量组合对生物效应的影响;二是在产生相同生物效 应的情况下,分析最优的分次剂量组合。
易算出癌细胞转入活动期已有 300 多天,故如何在早期发现癌症是攻克癌症的关键之一 (2)手术治疗常不能割去所有癌细胞,故有时需进行放射疗法。射线强度太小无法杀
死癌细胞,太强病人身体又吃不消且会使病人免疫功能下降。一次照射不可能杀死全部癌细 胞,请设计一个可行的治疗方案(医生认为当体内癌细胞数小于 100000 个时即可凭借体内 免疫系统杀灭)。
进一步简化,根据(4-4),(4-5)式可知,效应细胞������∗和复合物������有出有进.假 设出入保持平衡,则有
������ + ������∗ = C (C 为常数)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一)MATLAB中矩阵的基本操作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一)MATLAB中矩阵的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28c2c932ccbff121dd36837f.png)
-2.3299
-1.4491
>> T=a
T =
Columns 1 through 5
-0.1765 0.3335 -0.4762 -0.3349 0.6601
0.7914 0.3914 0.8620 0.5528 -0.0679
-1.3320 0.4517 -1.3617 1.0391 -0.1952
d-e, , .*e, ,将 结果中所有的对角线元素全部换为0.5。
>> load C.mat
>> d=(1:3;2:4)
d=(1:3;2:4)
>> d=(1:3,2:4)
d=(1:3,2:4)
|
错误:表达式或语句不正确பைடு நூலகம்-可能(、{或[不对称。
>> d=C(1:3,2:4)
d =
2.0000 0 1.2500
K =
2.0000 3.5000 5.0000 6.5000 8.0000
3.0000 4.5000 6.0000 7.5000 9.0000
4.0000 5.5000 7.0000 8.5000 10.0000
>> K(find(K>4))=-4
K =
2.0000 3.5000 -4.0000 -4.0000 -4.0000
1.0000 3.0000 0.5000
2.0000 1.0000 -1.0000
>> f=rand(3)
f =
0.8147 0.9134 0.2785
0.9058 0.6324 0.5469
0.1270 0.0975 0.9575
淮阴工学院数学建模实验报告1
![淮阴工学院数学建模实验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b3ac777e168884868762d6b8.png)
淮阴工学学院
数理学院 数学建模与实验课程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一、Matlab 程序设计与绘图 实验地点 26#114 日期 2012-09-12
姓名 张磊磊 仇素涛 班级 计科1101 学号 1104101130 1104101129 成绩 [1] 熟悉MATLAB 绘图命令;
[2] 掌握MATLAB 图形处理命令。
[3] 掌握MATLAB 语言的几种循环、条件和开关选择结构。
通过该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能灵活应用MATLAB 软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实验要求】
[1]独立完成各个实验任务;
[2]实验的过程保存成 .m 文件,以备检查;
[3]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一、绘图
1、作出分段函数33cos ,0,(),03,9,3x x x h x e x x e x ≤⎧⎪=<≤⎨⎪+-≥⎩
的图形.
2、. 画出曲面
z =
,在xy 平面投影是单位圆,并且去掉该曲面的1/4部分。
二、编程
1. 随机产生一个1到100的45⨯矩阵,编程求出其最大值及其所处的位置.
5、求三角形的面积。
程序要求:
(1) 通过屏幕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
(2) 如果构成三角形, 计算其面积,如果构不成三角形,则在屏幕上显示“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请重新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
此时,要求重新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
(3) 如果连续3次输入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够不成三角形,则在屏幕上显示“你的输入
不合法,程序终止”, 此时终止程序。
数学建模第一次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第一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ad03c6d5bbfd0a79567374.png)
数学建模第一次实验报告问题描述:2.某动物从食物中每天得到2500卡(1卡=4.18焦)的热量,其中1200卡用于基本的新陈代谢,每天每kg的体重要再消耗16卡,假如它每增加1kg体重需要10000卡的热量,问该动物体重将怎样变化?解:设动物体重为m。
令动物每日消耗热量等于获取的热量,可求得最大体重。
此时,2500=1200+16mm=81.25kg根据生物学知识可知,没有动物的出生时的体重会大于成年后的体重,即m≤81.25kg。
又设每天体重的变化量为dm,2500=1200+16m+10000dm/dtt=625In(16m-1300)m=1/16*(e^(t/625)+1300)3.37支球队进行冠军争夺赛,每轮比赛中出场的两只球队中的胜者及轮空着进入下一轮,直至比赛结束,问共需进行多少场比赛?解:各球队的胜负对比赛场次无影响,忽略。
将其拆解为一轮一轮的比赛分析:第一轮:37÷2=18……1——>19第二轮:19÷2=9 ……1——>10第三轮:10÷2=5 ——>5第四轮: 5÷2=2 ……1——>3第五轮: 3÷2=1 ……1——>2第六轮: 2÷2=1 ——>1所以,一共进行六轮比赛,其场数为:18+9+5+2+1+1=36(场)答:一共36场比赛。
4.1条河宽1km,两岸各有一个城镇A与B,A与B的直线距离为4km。
今需铺设一条电缆连接A与B,已知地下电缆的修建费是2万元/km,水下电缆的修建费是4万元/km,假设两岸为平行的直线,问应该如何架设电缆方可以使总建设费用最少?AB D C如图,设C 点。
易知A-D-B 为铺设路线,设AD 长为a ,BD 长为b ,总花费为m 。
其中1<a<4,0<b<15所以,m=4a+2b (1)(15-b )2+12=a 2 (2)所以, m=4215216b b +-+2b 求得m 最小值即可。
数字应用建模实验报告(3篇)
![数字应用建模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7dd08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c.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建模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数字应用建模是将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数字应用建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建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字应用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数学建模软件的使用;3.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题目:某城市交通流量优化研究2. 实验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本研究旨在通过数字应用建模方法,优化该城市的交通流量。
3. 实验步骤:(1)数据收集:收集该城市主要道路的实时交通流量数据、道路长度、交叉口数量、道路等级等数据。
(2)建立数学模型:根据交通流量数据,建立交通流量的数学模型,如线性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
(3)模型求解:利用数学建模软件(如MATLAB、Python等)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交通流量分布。
(4)结果分析:对求解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优化后的交通流量分布对缓解交通拥堵的影响。
(5)模型改进:根据分析结果,对模型进行改进,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4. 实验结果:(1)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得到优化后的交通流量分布。
(2)优化后的交通流量分布较原始分布,道路拥堵程度明显降低,交通效率得到提高。
(3)通过模型改进,进一步优化交通流量分布,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四、实验总结1. 本实验通过数字应用建模方法,成功解决了某城市交通流量优化问题,提高了交通效率,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数学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了数学建模软件的使用,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实验心得1. 数字应用建模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将复杂问题转化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1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22e2497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a.png)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1桂林电⼦科技⼤学2017-2018学年第1学期数学建模⼀、实验⽬的1. 熟悉MATLAB 软件的⽤户环境;2. 了解MATLAB 软件的⼀般命令;3. 掌握MATLAB 向量、数组、矩阵操作与运算函数;4. 掌握MATLAB 软件的基本绘图命令;5. 掌握MATLAB 语⾔的⼏种循环、条件和开关选择结构及其编程规范。
⼆、实验内容1. MATLAB 软件的矩阵输⼊和操作2. ⽤MA TLAB 语⾔编写命令M ⽂件和函数M ⽂件3. 直接使⽤MATLAB 软件进⾏作图练习;三、实验任务1. 有⼀个4×5的矩阵,编程求出其元素最⼤值及其所在的位置。
Jm.m ⽂件代码: clear;a=input('请输⼊⼀个4*5矩阵'); max=a(1,1); maxi=0; maxj=0; for i=1:4 for j=1:5if a(i,j)>max max=a(i,j); maxi=i; maxj=j;end end endfprintf('最⼤值为:%d 位置:o%d %d \n',max,maxi,maxj); 实验结果:2. 有⼀函数f(x,y)=x 2+sin xy+2y,写⼀程序,输⼊⾃变量的值,输出函数值。
Jm_5.m ⽂件代码: function f=Jm_5(x,y) f=x.^2+sin(x*y)+2*y;实验结果:3.⽤surf,mesh绘制曲⾯z=2x2+y2。
Jm5.m代码:x=-3:0.1:3;y=1:0.1:5;[X,Y]=meshgrid(x,y);Z=2*X.^2+Y.^2;subplot(1,2,1);surf(X,Y,Z);title('surf(x,y)');subplot(1,2,2);mesh(X,Y,Z);title('mesh(x,y)');实验结果:4.在同⼀平⾯的两个窗⼝中分别画出⼼形线和马鞍⾯。
数学建模入门实验报告(一)
![数学建模入门实验报告(一)](https://img.taocdn.com/s3/m/f35beab2d1f34693daef3ec8.png)
实验报告(一)数学建模入门项目一:椅子放平问题依照1.21节中的“椅子问题”的方法,假设四条腿长相同并且四角连线呈长方形的椅子放在不平的地面上,是否能使他四脚同时着地?1.1、模型假设排除地面有坎以及剧烈升降等情况,对椅子和地面作以下假设:(1)椅子:四条腿长度相等并且四腿连线为长方形。
(2)地面:微不平但是属于连续变化的曲面。
(3)着地:椅脚和地面为点着地,因此至少在同一时刻有三个脚与地面接触1.2、模型建立将四脚连线构成的长方形对角线中心设置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用A,B,C,D表示椅子四脚的初始值。
假设椅子以原点O为中心转动,转动之后椅子位置为a,b,c,d。
如图所示椅子位置可用θ表示,则椅子脚与地面距离为θ的连续函数。
记A,C和B,D脚与地面距离表示为f(θ)和g(θ)。
图1 θ表示椅子的位置1.3、模型求解已知连续函数f(θ)≥0,g(θ)≥0,f(θ)g(θ)=0。
因为不管怎么转动始终有三个脚与地面接触,定义椅子对角线与地面的高度差为h(θ)= f(θ)-g(θ)。
另θ=π(即旋转180度以后长方形对角线相当于是互换了)那么,另θ1=0:若f(θ1)≥0,g(θ1)=0,则h(θ1)≥0;而椅子绕o点180度之后,θ2=π:若f(θ2)=0,g(θ2)≥0,h(θ2)≤0;即可得到,h(θ1)h(θ2)≤0根据连续函数的零点定理,在我们讨论的θ∈(0,π),存在至少一个θ满足f(θ)=g(θ),即四个脚同时着地。
项目二:过河问题(题目为剪切图片)2.1模型假设(1)人在划船过程中,每次只能带猫、米、鸡的其中一项(2)人不在场,猫吃鸡,鸡吃米(3)人用最少次数过河2.2模型建立分别将人,鸡,猫,米记作i=(1,2,3,4)。
当他们在岸边时记xi=1,在船上渡河时记为xi=0,因此可将在预渡河的岸边的状态记为S=(x1,x2,x3,x4)表示。
那么,S={(1,1,1,1)(0,0,0,0)(1,1,1,0)(1,1,0,1)(1,0,1,1)(1,0,1,0)(0,0,0,1)(0,0,1,0)(0,1,0,0)(0,1,0,1)}共十种状态。
数学建模实训报告
![数学建模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01b71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b.png)
数学建模实训报告第一篇:数学建模实训报告目录实训项目一线性规划问题及lingo软件求解……………………………1 实训项目二lingo中集合的应用………………………………………….7 实训项目三lingo中派生集合的应用……………………………………9 实训项目四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一………………………………………13 实训项目五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二……………………………………..15 实训项目六数据点的插值与拟合………………………………………….17 综合实训作品…………………………………………………………….18 每次实训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
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袁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
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
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项目一:线性规划问题及lingo软件求解一、实训课程名称数学建模实训二、实训项目名称线性规划问题及lingo软件求解三、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线性规划的基本知识,熟悉应用LINGO 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方法四:实验内容和原理内容一:某医院负责人每日至少需要下列数量的护士班次时间最少护士数1 6:00-10:00 60 2 10:00-14:00 70 3 14:00-18:00 60 4 18:00-22:00 50 5 22:00-02:00 20 6 02:00-06:00 30 每班的护士在值班的开始时向病房报道,连续工作8个小时,医院领导为满足每班所需要的护士数,最少需要多少护士。
内容二:内容三五:主要仪器及耗材计算机与Windows2000/XP系统;LINGO软件六:操作办法与实训步骤内容一:考虑班次的时间安排,是从6时开始第一班,而第一班最少需要护士数为60,故x1>=60,又每班护士连续工作八个小时,以此类推,可以看出每个班次的护士可以为下一个班次工作四小时,据此可以建立如下线性规划模型:程序编程过程:min=x1+x2+x3+x4+x5+x6;x1>=60;x1+x2>=70;x2+x3>=60; x3+x4>=50;x4+x5>=20;x5+x6>=30;编程结果: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Objective value:150.0000Infeasibilities:0.000000Total solver iterations:VariableValueReduced CostX160.000000.000000X210.000000.000000X350.000000.000000X40.0000001.000000X530.000000.000000X60.0000000.000000RowSlack or SurplusDual Price150.0000-1.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 内容二:(1)max=6*x1+4*x2;2*x1+3*x2<100;4*x1+2*x2<120;x1,x2分别表示两种型号生产数量。
初中数学建模实验报告(3篇)
![初中数学建模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2b4b0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0.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建模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初中数学建模实验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实验以某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方法1. 收集数据: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某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相关数据。
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分析,为建立数学模型提供依据。
3. 建立模型: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如线性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
4. 模型求解:运用数学软件或编程工具求解模型,得到预测结果。
5. 模型验证: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四、实验过程1.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500份某市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数据,包括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出行方式等。
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剔除无效数据,得到有效数据490份。
3. 建立模型: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选择多元回归模型作为本次实验的数学模型。
4. 模型求解:利用SPSS软件对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以下结果:- 模型方程:Y = 0.05X1 + 0.03X2 + 0.02X3 + 0.01X4 + 0.005X5 + 0.002X6 + 0.001X7 + 0.0005X8- 其中,Y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概率,X1至X8分别为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天气状况、交通拥堵状况、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数量等自变量。
5. 模型验证: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模型预测结果:根据模型预测,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天气状况、交通拥堵状况、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数量等因素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
乘法_数学建模实验报告(3篇)
![乘法_数学建模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c4509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1.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数学建模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一种研究方法,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从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乘法作为基础的数学运算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探讨乘法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掌握建立乘法模型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乘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三、实验内容1. 问题提出假设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每件产品成本为20元,售价为30元。
公司计划在一段时间内销售1000件产品,请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公司在该时间段内的利润。
2. 模型建立(1)定义变量设公司销售产品的数量为x件,则公司获得的利润为y元。
(2)建立关系式根据题意,每件产品的利润为售价减去成本,即10元。
因此,公司销售x件产品的总利润为10x元。
(3)确定模型利润y与销售数量x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 = 10x。
3. 模型求解(1)确定模型参数根据题意,公司计划销售1000件产品,即x = 1000。
(2)代入参数求解将x = 1000代入模型y = 10x,得到y = 10 × 1000 = 10000。
(3)结果分析通过计算可知,公司在该时间段内的利润为10000元。
4. 模型验证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销售数量,重新计算利润,并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建立了乘法模型,并预测了公司销售产品的利润。
实验结果表明,乘法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五、实验总结1. 数学建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求解。
2. 乘法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乘法模型预测、分析各种现象。
3. 在进行数学建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理解问题,明确模型的目标和变量。
数学建模实习报告[定稿]
![数学建模实习报告[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680b8de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4.png)
数学建模实习报告[定稿]第一篇:数学建模实习报告[定稿]数学建模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数学建模主要是将显示对象的信息加以翻译、归纳的产物。
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假设、求解、验证,得到数学上的解答,在经过翻译回到现实对象,给出分析、决策的结果。
数学建模对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用到有关建模的概念。
例如,我们平时出远门,会考虑一下出行的路线,以达到既快速又经济的目的;一些厂长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往往会策划出一个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的最优方案......这些问题和建模都有着很大的联系。
通过数学建模培训,就会知道解决问题的原理。
学习更多的数学方面的知识及其应用,数学建模的过程可以培养我们全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它还可以让我了解多种数学软件以及如何运用数学软件对模型求解。
二、实习内容(一)实习单位简介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院数学建模组是以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主任王培勋教授为组长的指导教师组,每年都组队参加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今年我院数学建模参赛队员的选拔是经过学生自愿报名、考试选拔、集中培训等环节来进行的。
30 名最后入选的学生,组建了10个队,经过一个暑假的培训,基本全部掌握了数学软件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掌握了常用的数学建模方法。
在三天三夜的竞赛过程中,各参赛小组学员勇于拼搏,力争创新,在规定的七十二小时内顺利完成了答卷。
(二)实习内容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它为我们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我们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开创了大学生把数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新途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数学建模教学实践报告(3篇)
![数学建模教学实践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014a0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f.png)
第1篇一、前言数学建模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将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数学建模教学逐渐成为各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某高校数学建模课程为例,对数学建模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内容(1)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论:数学建模的概念、数学建模的方法、数学建模的步骤等;(2)数学建模的常用工具:MATLAB、Mathematica、Excel等;(3)实际问题案例分析: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求解;(4)团队协作与论文撰写: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论文撰写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应用;(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和工具。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数学建模的理论和方法;(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3)实践平台: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重点讲解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步骤和常用工具。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应用。
2. 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布置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模和求解。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完善。
3. 论文撰写在论文撰写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建模过程,撰写论文。
通过论文撰写,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论文撰写能力。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d59db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75.png)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数学建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4.1例1 加⼯奶制品的⽣产计划Lingo程序:max 72x1+64x2stx1+x2<5012x1+8x2<4803x1<100End输出结果:4.1例2 奶制品的⽣产销售计划输⼊程序为:Max 24x1+16x2+44x3+32x4-3x5-3x6st4x1+3x2+4x5+3x6<6004x1+2x2+6x5+4x6<480x1+x5<100x3-0.8x5=0x4-0.75x6=0end得到结果为:4.2例1 ⾃来⽔输送问题输⼊程序为:Min160x11+130x12+220x13+170x14+140x21+130x22+190x23+150x24+190x31+200x32 +230x33 stx11+x12+x13+x14=50x21+x22+x23+x24=60x31+x32+x33=50x11+x21+x31>30x11+x21+x31<80x12+x22+x32>70x12+x22+x32<140x13+x23+x33>10x13+x23+x33<30x14+x24>10x14+x24<50end输出结果:4.2例2 货运装机输⼊程序:Max3100x11+3100x22+3100x13+3800x21+3800x22+3800x23+3500x31+3500x32+3500x 33+2850x41+2850x42+2850x43stx11+x12+x13<18x21+x22+x23<15x31+x32+x33<23x41+x42+x43<12x11+x21+x31+x41<10x12+x22+x32+x42<16x13+x23+x366+x43<8480x11+650x21+580x31+390x41<6800 480x12+650x22+580x32+390x42<8700 480x13+650x23+580x33+390x43<5300 输出结果:4.3例1汽车⼚⽣产计划max 2x1+3x2+4x31.5x1+3x2+5x3<600280x1+250x2+400x3<60000 endgin 3输出结果:4.3例2 原油采购与加⼯max 4.8x11+4.8x21+5.6x12+5.6x22-10x1-8x2-6x3 st x-x1-x2-x3=0x11+x12-x<500x21+x22<10000.5x11-0.5x21>00.4x12-0.6x22>0x1-500y1<0x2-500y2<0x3-500y3<0x1-500y2>0x2-500y3>0int y1int y2int y3输出结果:4.4例1 混合泳接⼒队的选拔min 66.8x11+75.6x12+87x13+58.6x14 +57.2x21+66x22+66.4x23+53x24+78x31+67.8x32+84.6x33+59.4x34+70x41+74.2x42+69.4x43+57.1x44+67.4x51+71x52+83.8x53+62.4x54stx11+x12+x13+x14<=1x21+x22+x23+x24<=1x31+x32+x33+x34<=1x41+x42+x43+x44<=1x11+x21+x31+x41+x51=1x12+x22+x32+x42+x52=1x13+x23+x33+x43+x53=1x14+x24+x34+x44+x54=1endint 20输出结果:4.4例2 选课策略min x1+x2+x3+x4+x5+x6+x7+x8+x9 st x1+x2+x3+x4+x5>2x3+x5+x6+x8+x9>3 x4+x6+x7+x9>22x3-x1-x2<0x4-x7<02x5-x1-x2<0x6-x7<0x8-x5<02x9-x1-x2<0endint x1int x2int x3int x4int x5int x6int x7int x8int x9输出结果:实验报告⼆P236 例4.⼯作选择(1)对⼯作选择中的:贡献、收⼊、发展、声誉、关系、位置六个变量进⾏打分,分别为5,9,8,5,8,3。
专业数学建模实验报告一
![专业数学建模实验报告一](https://img.taocdn.com/s3/m/b16b8753be23482fb4da4cb9.png)
Solve[4*x^3+a*b*x^2+2*a*b*x+a*b0,x]
{{x-((a b)/12)-(24 ab-a2b2)/(12 (-216 ab+36 a^2 b^2-a^3 b^3+24 )1/3)+1/12 (-216 ab+36 a^2 b^2-a^3 b^3+24 )1/3},{x-((a b)/12)+((1+ ) (24 ab-a2b2))/(24 (-216 ab+36 a^2 b^2-a^3 b^3+24 )1/3)-1/24 (1- ) (-216 ab+36 a^2 b^2-a^3 b^3+24 )1/3},{x-((a b)/12)+((1- ) (24 ab-a2b2))/(24 (-216 ab+36 a^2 b^2-a^3 b^3+24 )1/3)-1/24 (1+ ) (-216 ab+36 a^2 b^2-a^3 b^3+24 )1/3}}
(一)利用中心差分公式,即 ,借助数学软件,从P10表1中的数据出发,重新计算教材P11中的表2和P12表3。
[主要使用的Mathematica语句:Table,Fit及循环控制语句]
【解】:给出你的计算或分析步骤、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列出必要的程序清单等
P11表2
程序代码如下:
%人口数据处理拟合
data1=[3.9 5.3 7.2 9.6 12.9 17.1 23.2 31.4 38.6 50.2 62.9 76.0 92.0 106.5 123.2 131.7 150.7 179.3 204.0 226.5 251.4 28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7 1.96 4.10 1.93
1918 2.20 4.36 1.96
1919 2.12 4.77 1.95
1920 2.16 4.75 1.90
1921 2.08 4.54 1.58
1922 2.24 4.54 1.67
1923 2.56 4.58 1.82
《数学建模》上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最小二乘拟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用MATLAB作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和曲线拟合的方法;
[3]通过实例学习如何用拟合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了解各种参数辨识的原理和方法;
[5]通过范例展现由机理分析确定模型结构,拟合方法辨识参数,误差分析等求解实际问题的过程;
2.数学模型
(1).由 解得x(t)=x0*e^(rt)
lnx(t)=lnx0+rt => y=a+rt (y=lnx(t),a=lnx0)
(3).由于产值Q、资金K、劳动力L之间满足关系Q(K,L) = aKαLβ, 0<α,β<1,可用curvefit()做数据拟合
3.算法与编程
(1).t=[1790:10:1980];
y=[1.041.061.161.221.27 1.37 1.441.531.572.05 2.512.632.742.823.243.243.61 4.10 4.36 4.774.754.54 4.54 4.584.584.584.54];
x0=[0.1,0.1,0.2];
x=curvefit(‘curvefun’,x0,y,a)
765
538
484
290
226
204
3.经济增长模型 增加生产、发展经济所依靠的主要因素有增加投资、增加劳动力以及技术革新等,在研究国民经济产值与这些因素的数量关系时,由于技术水平不像资金、劳动力那样容易定量化,作为初步的模型,可认为技术水平不变,只讨论产值和资金、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在科学技术发展不快时,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前期,这种模型是有意义的。
r=[0:19];
x=[3.9 5.3 7.2 9.6 12.9 17.1 23.2 31.4 38.6 50.2 62.9 76 92.0 106.5 123.2 131.7 150.7 179.3 204.0 226.5];
plot(t,x,'o');
y=log(x);
p=polyfit(r,y,1)
curvefun.m
function a=curvefun(x,y)
a=x(1) * (y(1,:).^x(2)).*(y(2,:) .^x(3));
4.计算结果
(1).p =0.21421.7213
(2)a =1.0e+003 *0.0361 -0.6508 3.1523b = 955.7047
(3).x=1.2246 0.4612 -0.1277
(2)clear
x=1:10;
y=[2615 1943 1494 1087 765 538 484 290 226 204];
plot(x,y,'*')
a=polyfit(x,y,2)
b=polyval(a,4.5)
(3).clear
a=[1.051.181.29 1.301.30 1.421.501.521.461.601.691.81 1.931.952.012.00 2.091.962.202.122.162.082.24 2.562.342.452.58];
需要先求微分方程的解,再用数据拟合模型中的参数。
2.旧车价格预测 某年美国旧车价格的调查资料如下表,其中xi表示轿车的使用年数,yi表示相应的平均价格。试分析用什么形式的曲线来拟合上述的数据,并预测使用4.5年后轿车的平均价格大致为多少?
xi
1
2
3
4
5
6
7
8
9
10
yi
2615
1943
1494
1087
1924 2.34 4.58 1.60
1925 2.45 4.58 1.61
1926 2.58 4.54 1.64
提示:由于(*)式对参数α,β,a是非线性的,因此,可以有两种方式进行拟合,一是直接使用MATLAB软件中的曲线或曲面拟合命令。另一个是将非线性函数转化成线性函数的形式,使用线性函数拟合。
5.分析、检验和结论
(1).由结果得出y=0.2142t+1.7213 所以lnx0=1.7213 => x0=5.5918
所以x(t)=5.5918*e^(0.2141t)
(2).所以使用4.5年后轿车的平均价格大致为955.7
(3).所以 Q(K,L)=1.2246K^(0.4612)L^(-0.1277)
从1790—1980年间美国每隔10年的人口记录如下表:
年 份
1790
1800
1810
1820
1830
18401850Βιβλιοθήκη 人口(×106)3.9
5.3
7.2
9.6
12.9
17.1
23.2
年 份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人口(×106)
31.4
38.6
50.2
62.9
76.0
92.0
106.5
年 份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人口(×106)
123.2
131.7
150.7
179.3
204.0
226.5
用以上数据检验马尔萨斯(Malthus)人口指数增长模型,根据检验结果进一步讨论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改进。
提示:Malthus 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人口的增长率为常数,记为 r。记时刻t的人口为x(t),(即x(t)为模型的状态变量)且初始时刻的人口为x0,于是得到如下微分方程:
用Q,K,L分别表示产值、资金、劳动力,要寻求的数量关系Q(K,L)。经过简化假设与分析,在经济学中,推导出一个著名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
Q(K,L) = aKαLβ, 0<α,β<1 (*)
式中α,β,a要由经济统计数据确定。现有美国马萨诸塞州1900—1926年上述三个经济指数的统计数据,如下表,试用数据拟合的方法,求出式(*)中的参数α,β,a。
通过该实验的学习,掌握几种基本的参数辨识方法,了解拟合的几种典型应用,观察不同方法得出的模型的准确程度,学习参数的误差分析,进一步了解数学建模过程。这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熟悉处理大量的工程计算问题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内容
1.问题
1.数据拟合Malthus人口指数增长模型中参数
t Q K L
t Q K L
1900 1.05 1.04 1.05
1901 1.18 1.06 1.08
1902 1.29 1.16 1.18
1903 1.30 1.22 1.22
1904 1.30 1.27 1.17
1905 1.42 1.37 1.30
1906 1.50 1.44 1.39
1907 1.52 1.53 1.47
1908 1.46 1.57 1.31
1909 1.60 2.05 1.43
1910 1.69 2.51 1.58
1911 1.81 2.63 1.59
1912 1.93 2.74 1.66
1913 1.95 2.82 1.68
1914 2.01 3.24 1.65
1915 2.00 3.24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