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说课稿)
《金色的鱼钩》 说课稿
《金色的鱼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感人的故事”,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人物的崇高品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文章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描写,揭示了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长征这段历史背景以及红军战士所面临的艰难困苦可能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相关影视作品等方式,加深对课文背景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颧骨、两鬓、收敛、疙瘩、青稞面、抽噎、红锈、宿营地、搪瓷碗、熬过、严峻、勉强、情绪、脆弱、粗糙、弥漫、喜出望外”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2023年金色的鱼钩说课稿7篇
2023年金色的鱼钩说课稿7篇金色的鱼钩说课稿1一、说教材《金色的鱼钩》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英雄”中的第二篇课文。
这是篇叙事课文,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赞颂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根据新课堂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知识、学情、智力层次,围绕老班长的感人故事,紧扣“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现主要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一)学习目标1.理解__的主要内容;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精神;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二)学习重点通过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三)学习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二、说学法根据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语文课标的新理念,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我采用了我校的“导学式”五环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法。
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让学生之间碰出火花,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当年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说教法本节课(转载于:小龙文档网:小学语文金色的鱼钩说课稿)我主要采用“导学式”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以指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目标,以“学习目标”为核心,以“五环节”课堂教学为基本结构,以“问题”为教学切入点,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三为主”为教学原则,以“多种教法”为教学手段,以“激发兴趣”为教学宗旨,以“形成学生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学策略。
部编人教版(五四制)语文六下11《金色的鱼钩》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五四制)语文六下11《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红军长征时期,一个小红军战士为了照顾生病的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
故事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精神,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战争时期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同时,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结构还不够理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精神,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2.教学难点: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精神,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情感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精神。
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红军长征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的思考。
《金色的鱼钩》 说课稿
《金色的鱼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了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它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语文素养培养的优秀范例。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阅读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但对于红军长征这段历史背景了解相对较少,对于文中所体现的革命精神和人物的崇高品质可能理解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和品质。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红军长征的艰难环境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情感。
2、问题引导法: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和品质。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优质教案设计三篇
说课稿《金色的鱼钩》说课稿《金色的鱼钩》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
下面我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金色的鱼钩》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本篇课文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难点是体会文章真切、细腻的描写所蕴含的强烈情感。
本篇文章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文章叙述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二、说目标为了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从思想内容、语言和写作特点等几个方面深入理解课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提高学生由表及里认知事物的水平,根据大纲要求和本课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2、通过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复述故事。
三、学情分析本文篇幅较长,故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本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高,基础知识扎实,朗读水平较高,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文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师应重点加以引导突破。
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方法上,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我采用了以下方法: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感悟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2、情景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景,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金色的鱼钩 教学教案(多篇)
15* 金色的鱼钩【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长征故事,学习红军战士顾全大局、勇于奉献的品质。
语言运用:运用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通过梳理故事情节,品味老班长外貌、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感受老班长尽心尽职、舍己为人的形象特点。
思维能力:能在具体情节和典型环境中,关注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从中感受老班长的崇高。
审美创造:体会阅读小说的乐趣,感受读书的快乐。
【课前解析】关于课文:本文是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关于草地环境:课文中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它位于青藏高原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
面积约1.52万平方千米。
海拔在3500米以上。
由于排水不良,形成了大片的沼泽。
水草盘根错节,结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上。
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
行军时,稍不小心,偏离道路,就会陷入泥潭,遭受灭顶之灾。
【教学目标】1.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2.能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3.通过品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了解背景1.播放红军长征的图片(出示课件3),导入:你知道长征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的故事就发生在长征过草地的途中。
(板书:金色的鱼钩)2.了解长征和松潘草地。
(出示课件4、5)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和情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6)课文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培养学生理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第【1】篇〗【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初读课文1、出示课题:金色的鱼钩。
⑴朗读课题,应该强调哪个词?⑵读到“金色”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同学可以根据自身对语感,说自身想到的,教师可以引导:光明、绚烂、永垂不朽等。
2、快速默读课文:⑴用自身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语言表达可以多种多样,也不要求过分简练,大致的意思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⑵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对同学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出示两个问题:①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芒”?②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考虑:xxx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接受了一个什么任务?当时指导员是怎么嘱咐的?2、出示句子:“他们年轻。
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上级”就是“领导”,“上级”怎么会又是“保姆”和“勤务员”呢?指导员的意思是什么?老班长既是“上级”,要在遇到困难时安抚小战士的情绪,要不时鼓励病号战胜困难,走出草地,要在重重困难面前想方设法。
又要像“保姆”和“勤务员”一样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小战士们。
3、同学们,要完成这一任务容易吗?再读课文,想想老班长在完成任务时要碰到哪些困难?4、为了完成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任务,老班长是怎么做的?同学抓住课文句子和内容自由讨论。
5、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忠于职守……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课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长的什么来表示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呢?(外貌、动作、神态等)小组合作学习,请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划下来,深入体会理解。
交流,品读。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第【1】篇〗《金色的鱼钩》说课稿【说教材】《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单元的学习要求是入情入境地阅读,抓住那些感动人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本文是篇叙事课文,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赞颂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学情,围绕老班长的感人故事,紧扣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把本课设计为两课时,现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目标和重难点。
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精神;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课文最后这句话的理解。
学习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点: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我”内心的思想感情,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精神。
学习运用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品质教育。
【说学情】学生进入五年级以后,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
首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以上能力具备,为学习本课打好了基础。
但由于本课内容是革命故事,离学生的生活时代较远,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不够深入,学生要了解文章背景,预习充分,教师要适时指导,这样学起来才会轻松些。
【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五六年级的阅读目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的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下11《金色的鱼钩》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下11《金色的鱼钩》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长征时期红军战士与藏族群众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
课文通过讲述红军战士老班长为了让三个小战士过草地,用自己的鱼钩钓鱼给他们煮鱼吃,最后自己却因为饥饿而牺牲的感人事迹,展现了老班长对事业的忠诚和对战友的关爱。
这篇课文旨在教育学生学习老班长忠于、舍己为人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故事性的课文兴趣较浓。
但在理解课文深层次的含义,以及感悟人物品质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长征这一历史背景的了解不是很深入,需要在课前进行相关的铺垫。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鱼钩”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班长的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班长忠于、舍己为人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层次的含义,感悟老班长的精神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情景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红军长征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长征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画出生字词,并尝试用“鱼钩”造句。
3.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解释字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并会用“鱼钩”造句。
4.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老班长的人物形象,感悟老班长忠于、舍己为人的精神。
5.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3 金色的鱼钩
13*《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本文的内容是真实的,讲述了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牺牲了自己的故事。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作者语言朴实、简单,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缅怀与赞颂。
文中对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表现出老班长对同志的关心和舍已为人精神,紧扣单元主题,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3.学习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重点句子。
二、说教法: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默读法本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并在默读时关注老班长的言行,找出最让人感到的地方。
2.发现点拔教学法本课的语言朴实、简单,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学生可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点拨学生讲述课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品质。
让学生运用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关注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的方法,学习理解本课。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让课堂更生动。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大概了解课文内容,查找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
课内主要根据阅读要求,快速默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一个课时,要结合阅读要求,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思考为什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概述《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情节,理解并运用新词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鲁滨逊的勇敢、智慧和坚韧不拔,培养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态度。
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以及作品的历史背景。
2. 故事梗概:概述鲁滨逊漂流荒岛、自力更生、获救的故事。
3. 主题探讨:围绕“生存”、“勇气”、“智慧”等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4. 人物分析: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荒岛生活中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把握《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情节,理解鲁滨逊的人物形象。
2. 难点: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资料和插图。
学具:学生自备《鲁滨逊漂流记》书籍,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荒岛图片,激发学生对荒岛生存的兴趣。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笛福和作品的历史背景。
3. 情节概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4. 主题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作品主题。
5. 人物分析: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板书设计板书《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板书内容:包括作者、故事梗概、主题、人物分析等要点。
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章节的阅读,并记录新词汇。
2. 写作作业:写一篇关于鲁滨逊人物分析的短文。
3. 讨论作业:准备下一堂课的主题讨论。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还深入探讨了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通过鲁滨逊的故事,学生可以学到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勇敢和坚韧不拔的重要性。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金色的鱼钩》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讲述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这个故事展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为了深入理解这篇文章,我希望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并提高学生由表及里认知事物的水平。
因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2.通过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研究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快速阅读,简要复述故事。
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研究语文的方法,研究语文兴趣高,基础知识扎实,朗读水平较高,为本文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由于本文篇幅较长,情节扣人心弦,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重点加以引导突破。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朗读法、情景设置法、提问法和点拨法。
我侧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查阅资料,自主探究,课堂上朗读品味、讨论、质疑。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研究、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课前查阅的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对长征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处理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注重朗读教学,要求学生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以此为主线,再次走进课文,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在第二节课时中,我通过图片导入,情景渲染,让同学们认真地看几幅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老班长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与热情,并为研究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在长征途中有太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将走进草地,继续感受这些动人的故事。
首先,快速阅读课文,了解主要讲述的事情,理清叙述的顺序,以及各部分的内容。
然后,再次读课文,找到最打动你的地方,感受其中的情感。
接下来,与同学交流,找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并由老师进行指导。
然后,老师可以朗读“硬咽草根、啃鱼骨头”这一段,让学生读出他们感动的原因,并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第【1】篇〗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自身却牺牲在草地上的感人事迹。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动人事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请你读课文后想一想,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为什么说它是“金色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1、默读,边读边考虑: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板书:老班长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讨论明确: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明确:这时的炊事班长一帆风顺,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明确:日夜为小战士们劳累,睡眠缺乏,老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示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板书:照顾、三病号1/眉头拧成了疙瘩2/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明确:1/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身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2/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沛表示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身的高尚品质。
第四次: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明确: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像保姆一样照顾小孩一样,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
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身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
是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身,表示了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教研员、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带来一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故事课《金色的鱼钩》,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长篇故事。
我将带领大家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阅读并理解文本,了解故事情节,明确主题意义,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词语和语言表达;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谊的真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正义感和同情心;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自我评价、解决问题和交流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根据本故事的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2、主要人物的表现形态和性格特点;3、解读难句和生字词;4、同学之间友谊的真谛和友谊的重要性;5、阅读技巧与内涵的解析。
三、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难句和生字词;2、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真谛和重要性;3、解析故事内涵和教育意义。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解决教学难点,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性。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课前导入阶段:通过激活学生的学情,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兴趣,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2、阅读过程中的教学方法阶段: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阅读过程中的重点,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故事情节;3、后续延伸教学方法阶段:走进故事,探究内涵,拓展思维,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平板电脑展示《金色的鱼钩》题目图片,让同学们看到这张图片后联想到什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二步:课文学习师生共同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第三步:语言表达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生字、难句,并做一下阅读理解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语言表达;第四步:讲解故事内涵通过对故事情节的重点和人物性格的分析,引导学生去思考故事内涵和故事的主旨;第五步:课文综合训练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自我评价、交流、解决问题和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创新精神的习惯;第六步:教学总结小结一下本篇故事的主旨和教育意义,引领学生对于故事内涵的领悟。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与参考教案
《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一、说教材《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时为1课时。
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二、说目标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根据学生实际,围绕新课标的精神和修订教材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
2.快速默读课文,会概括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重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文中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做上批注(重点)。
4.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重点)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难点)三、说学法在学法指导上,一是做好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自读课文,为课文标段;借助课文内的拼音为课后的生字注音组词;画出文中的好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标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搜集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
二是本课侧重指导快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课文导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悟出快速阅读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说教法本节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课前让学生预习字词,课上进行认读和书写;抓入导学问题,以老班长的外貌和课文中感动的地方两条主线,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虽然课前进行了充分备课,但是更要注重课堂上的生成,在找学生问答问题时,以学生的回答和读贯穿整个课堂,不能牵着学生的思维走。
五、说教学过程诗歌导入,情境渲染:1.(课前听《长征》这首歌曲)引到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长征是世界军事历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13金色的鱼钩 (说课稿)-2020-2021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
《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一、说教材:《金色的鱼钩》是篇叙事课文,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赞颂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根据新课标第三阶段:5—6年级的教学要求及编者意图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等词语。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学习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反复读文,深入文本,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重点:1、通过老班长外貌的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2、找出文中最让人感动的语句并谈体会。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二、说教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让学生之间碰出火花,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当年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说学法:教法和学法是相辅相成的,有怎样的教法就有怎样的学法。
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的鱼钩》说课稿
一、说教材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时为1课时。
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二、说目标
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根据学生实际,围绕新课标的精神和修订教材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
2.快速默读课文,会概括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重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文中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做上批注(重点)。
4.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重点)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难点)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一是做好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自读课文,为课文标段;借助课文内的拼音为课后的生字注音组词;画出文中的好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标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搜集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
二是本课侧重指导快速
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课文导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悟出快速阅读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说教法
本节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课前让学生预习字词,课上进行认读和书写;抓入导学问题,以老班长的外貌和课文中感动的地方两条主线,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虽然课前进行了充分备课,但是更要注重课堂上的生成,在找学生问答问题时,以学生的回答和读贯穿整个课堂,不能牵着学生的思维走。
五、说教学过程
诗歌导入,情境渲染:
1.(课前听《长征》这首歌曲)引到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长征是世界军事历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
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板书:金色的鱼钩,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2.认读本课的生字并组词,在本上书写“颧”、“鬓”。
(对应目标1)
整体感知,领悟情感:
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
2.认真阅读课文导读后,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
利,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对应目标2)
入情入境,重点赏析:
可以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
(一)以老班长为主线(对应目标4)
1.再次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板书:老班长)
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
(3)“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
(这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
)
(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
(5)“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
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
)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
(二)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对应目标3)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
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
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3)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
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指导分角色朗读。
①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②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
(过渡语: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
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
③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过渡语:“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却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
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
(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
1.读最后一段,重点是“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对应目标2)
2.你觉得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
(五)拓展延伸
1.拓展阅读《草地夜行》。
(如有时间分享学生们搜集的长征故事)
2.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
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如果有一天,你在博物馆里见到了这只钓鱼钩,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要怎么做呢?请写一写。
(放歌曲《十送红军》)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
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七)检测。
六、说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