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单选汇总

合集下载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国民经济核算考点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国民经济核算考点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国民经济核算考点1、单选资产负债表的平衡项是()。

A.资产B.负债C.负债和净值D.资产负债差额正确答案:D2、单选室内装饰用品属于()。

A.耐用消费品B.非耐用消费品C.有(江南博哥)的属于耐用消费品,有的属于非耐用消费品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B3、多选我国资金流量核算将经济总体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归并为哪几个D.机构部门()。

A.住户部门B.非金融企业部门C.政府部门D.金融机构部门E.国外部门正确答案:A, B, C, D, E4、单选可比价GDP为1100亿元,现价GDP为1000亿元,则物价指数为()。

A.9.09B.90.91C.1.1D.110正确答案:B5、填空题在国民经济核算的收入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总量特征的指标是()。

正确答案:国民原始收入6、多选存货的内容包括()。

A.原材料B.在制品C.在建工程D.半成品和产成品E.未完成安装的设备正确答案:A, B, D7、判断题在当期粮食产量中,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属于最终产品。

正确答案:错参考解析:最终产品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既本期的生产的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有没有被进一步加工,可供社会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最终产品不是按完成程度而是按它的使用去向区分。

因此,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虽然是本期生产的但并没有脱离生产过程,属于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消耗而非最终产品。

8、填空题资本形成主要核算的是机构单位生产资产获得减处置的()。

正确答案:净额9、单选SNA核算与SEEA核算的对比指标不包括()。

A.NDP与EDPB.居民与政府的最终消费C.总产出D.净资本形成(积累)E.出口与进口正确答案:C10、填空题在国民经济核算历史上,英国经济学家()主要领导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和统计制度制定工作。

正确答案:R.斯通11、单选投入产出表按照考察的时间期限不同,分为()。

A.静态投入产出表和动态投入产出表B.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和价值型投入产出表C.部门投入产出表和产品投入产出表D.劳动消耗投入产出表和固定资产投入产出表正确答案:A12、填空题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原则();与国民收入核算的衔接性原则;();计价原则。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及答案小抄汇总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及答案小抄汇总

国民经济核算选择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A )A.SNA B.MPSC.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D.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2.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C )。

A.一次产业分类B.二次产业分类C.三次产业分类D.四次产业分类3.由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确定的价格是(C )。

A.要素价格B.基本价格C.生产者价格D.购买者价格4.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 )。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5.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 B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C.资金流量核算D.国际收支核算6.常住单位是指(C )。

A.在一个国家地理领土内的经济单位B.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的经济单位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D.在一国地理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7.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D )A.交通运输业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科学研究事业D.畜牧业8.SNA采用的是( A )。

A.全面生产概念B.限制性生产概念C.物质生产概念D.宏观生产概念9.以下表述正确的是(D )。

A.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B.一个基层单位能包含多个机构单位C.一个机构单位不可以包含任何基层单位D.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1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固定资本消耗作为(D )处理。

A.货物和服务交易B.分配交易C.金融交易D.内部交易1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指标是(A )。

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生产总值D.国民收入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B)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A.机构单位B.机构部门C.基层单位D.产业部门(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产业包括在我国三次产业分类的第二产业类中(CD )。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及中国实践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及中国实践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理论上说,下列不属于生产核算范围的是______。

CA.企业自制设备B.住户自有住房服务C.家务活动D.毒品生产2._____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生产与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

CA. 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B. 资金流量核算C. 投入产出核算D. 资产负债核算3.投入产出表中,第三产业行与第一产业列交叉项的数值,从横向上看表示_______ BA. 第三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B. 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一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C. 第一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D. 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三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4.某生产氧气的企业经理称其资产过亿,具体为海水2500万,空气2500万,设备厂房2500万,员工价值2500万,流动资产2500万。

显然,这种说法只能作为一种宣传。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资产定义,其经济资产价值应该为______。

BA 12500万B 7500万C 5000万D 2500万5.下列关于持有损益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A 名义持有损益=实际持有损益+ 中性持有损益B 实际持有损益=名义持有损益+ 中性持有损益C 中性持有损益=名义持有损益×实际持有损益D 名义持有损益=实际持有损益×中性持有损益6. 下列不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______。

DA.我国某企业拥有的船只在国际水域航行B.我国受国外单位委托的代理商C.中国驻美国的大使馆D.中国驻外使馆的外籍工作人员7. 按照希克斯给出的定义:“收入是一个人在一星期当中所能消费的最高价值,并且预期他在周末的处境会和周初一样好。

”国民经济核算中与此对应的指标应是____。

DA 原始收入B 劳动者报酬C 储蓄D 可支配收入8.在一个三产业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a21的数值为0.2864,它所代表含义是_A。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机考9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机考9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机考9套真题题库及答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机考9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A农业部门B工业部门C建筑业D金融业2.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A交通运输业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科学研究事业D畜牧业3.在一国资产负债综合账户中,国民经济非金融资产为15000亿元,金融资产14000亿元,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则该国拥有的国民资产为()亿元。

A国民总收入B劳动报酬C营业盈余D财产收入5.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A资本转移是出于投资目的B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C资本转移发生在收入形成和储蓄计量之后D 资本转移对交易方资产负债存量产生影响6.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

A总产出B中间消耗C增加值D固定资本消耗7.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

A就是中间产出B就是最终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D以上都不对8.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国际收支是指()。

A狭义国际收支B广义国际收支C对外贸易收支D外汇收支9.社会劳动力资源中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是指()。

A劳动年龄人口B正在工作和暂时失去工作的人口C参加社会劳动的劳动适龄人口D社会劳动者人口10.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进行核算。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C国民可支配收入D以上都对11.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

A第Ⅰ象限B第Ⅱ象限C第Ⅲ象限D第Ⅳ象限12.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纵向看,表明()。

A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B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C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D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13.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金融资产的增减B金融负债的增减C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D资金余缺14.实践中评价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

(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机考网考形考单选题题库及答案

(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机考网考形考单选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机考网考形考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心究一、单项选择题1、常住单位是指[]0正确答案: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2、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正确答案:畜牧业3、SNA采用的是[正确答案:全面生产概念4、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h正确答案: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5、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固定资本消耗作为[]处理。

正确答案:内部交易6、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正确答案:大于7、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正确答案:可能对也可能错8、企业的总产出包括是指企业[]。

正确答案: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9、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

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亿元。

正确答案:160010、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亿元正确答案:100011、下面选项中,不属于生产税的是[]正确答案:财产税12、下面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正确答案:农业部门正确答案: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90、固定资产和存货区别的主要标志是[]正确答案:耐用性91、在资本帐户中,属于来源方的项目是[]正确答案:资本转移收入净额92、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正确答案:储蓄率93、在金融资产中,不存在对应负债的是[]正确答案:货币黄金94、下面交易行为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的是[]正确答案:住户用存款购买债券95、在下面金融资产中,属于金融机构资产的是[]正确答案:贷款96、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止确答案:金融资产的增加97、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地说法是[]正确答案:在资本帐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帐户中属于来源方98、在资金流量表中,反映间接融资的指标是[]正确答案:贷款99、在金融交易的资金流量表中,部门内部存在的主要平衡关系是[] 正确答案:净金融投资=金融资产增加一金融负债增加100、价格变化或汇率变化造成的金融资产价值变化应记入[]正确答案:重估价账户101、下而不属于•经济资产的是[]正确答案:公海102、非金融资产按其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正确答案: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103、下面各项资产中属于生产资产的是[]正确答案:住宅104、在资本帐户中,资本形成总额包括[]正确答案:固定资木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105、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正确答案:储蓄107、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正确答案: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正确答案: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108、下面属F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109、资本形成主要核算的是各机构单位[]正确答案:生产资产获得减处置的净额110、资本帐户中的平衡项是[]正确答案:资金余缺111、投资率一般定义为[]正确答案:非金融投资额与国民可支配收入之比112、以下关于投资率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止确答案:企业部门的储蓄率要大「投资率113、固定资产和存货区别的主要标志是[]正确答案:耐用性114、在资本帐户中,属于来源方的项目是[]正确答案:资本转移收入净额115、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正确答案:储蓄率116、在金融资产中,不存在对应负债的是[]正确答案:货币黄金117、下面交易行为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的是[]正确答案:住户用存款购买债券118、在下面金融资产中,属于金融机构资产的是[]正确答案:贷款119、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正确答案:金融资产的增加120、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地说法是[]正确答案:在资本帐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帐户中属于来源方121、在资金流量表中,反映间接融资的指标是[]正确答案:贷款122、在金融交易的资金流量表中,部门内部存在的主要平衡关系是[] 正确答案:企业资产负债核算正确答案:净金融投资=金融资产增加一金融负债增加123、价格变化或汇率变化造成的金融资产价值变化应记入[]正确答案:重估价账户124、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为基础。

国民经济核算网考题汇总(已整理)Word版

国民经济核算网考题汇总(已整理)Word版

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单选题1.SNA采用的是(A)。

A.全面生产概念B.限制性生产概念C.物质生产概念D.宏观生产概念2.SNA对固定资产存量、固定资产消耗和库存存量进行估价推算所采用的是(D)。

A、现行市价法B、重置成本法C、未来收益现值法D、永续盘存法3.x ij表示(B)。

A、i部门生产时所消耗的j产品数量B、j部门生产时所消耗的i产品数量C、i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消耗j产品数量D、j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消耗i产品数量4.X IJ表示(B)。

Ai生产时所消耗的i产品数量Bj生产时所消耗的j产品数量Ci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消耗j产品数量Dj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消耗i产品数量5.保险公司属于(B)。

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6.编制国外账户应以(B)为基准货币单位。

A.外国货币B.本国货币C.美元D.既可以用本国货币,也可以用外国货币7.编制物价指数的紧缩法是运用(A)方法。

A、帕氏指数B、拉氏指数C、理想指数D、超越对数指数8.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中性资产持有收益(C)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不能确定9.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A)亿元A3000B2000C6000D50010.财产收入是一种(D)A分配性收入B投资性收入C转移收入D生产性收入11.餐饮业兼营生产和转卖两种业务。

转卖业务的总产出(A)。

A、只计算其附加费B、按全部收入计算C、既可只计算其附加费,也可按全部收入计算D、以上都对12.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C)。

A、就是中间产出B、就是最终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D、以上都不对13.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C)。

A就是中间产出B就是最终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D以上都不对14.产业部门分类的依据是(D)A、投入生产要素的同一性B、生产活动的周期C、中间产品的消耗情况D、主产品的同质性15.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D)。

A领土、领海、领空B具有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C驻外使馆和领馆用地D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16.常住单位是指(C)。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考试用-全部章节综合汇总-单选多选判断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考试用-全部章节综合汇总-单选多选判断

国民经济核算综合练习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总收入D、社会最终产品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3.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在国外的领土飞地.A、包括B、不包括C、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D、以上都对4.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A、常住单位B、非常住单位C、基层单位D、机构单位5.常住单位是指( )。

A、在一个国家地理领土内的经济单位B、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的经济单位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D、在一国地理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6.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ﻩB、住户和法人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7.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 ).A. 领土、领海、领空B.具有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C. 驻外使馆和领馆用地D.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8.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属于( )。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ﻩC.第三产业 D.前者属于第二产业,后者属于第三产业9.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市场特征可分为( ).A.住户和法人单位B.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C.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10.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

A.机构部门 B.产业部门C.行业部门D.综合部门11.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根据咨询的内容来确定产业12.保险公司属于( ).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13.在收入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是( ).A.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原始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原始收入 D.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14.市场价格中的要素价格是根据( )确定的价格形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ASNABMPSC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D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2.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A农业部门B工业部门C建筑业D金融业3.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总收入,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际收支逆差是指()。

A经常项目B资本和金融项目C净误差与遗漏D储备资产9.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核算短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

A用生产法B用支出法C用收入法D分别用上述三种方法10.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支援给灾区。

该交易属于()A经常转移B资本转移C现金转移D无法判断11.实践中评价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

A进出口差额B经常收支差额C国际收支基本差额D国际收支总差额12.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

A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B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C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D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13.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A增加值B营业盈余C初次分配总收入D总储蓄14.期初资产负债账户的左方列示()A负债B净值C负债和净值D资产15.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A增加值和营业盈余B劳动报酬和增加值C增加值和财产收入D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16.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

A总产出B中间消耗C增加值D固定资本消耗17.对外经济活动所指的进出口是()。

A只包括货物进出口B只包括劳务进出口C只包括外汇转移D既包括货物进出口又包括劳务进出口18.非金融资产按其产生的不同可以分为()A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C人工资产和自然资产D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19.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

国民经济核算单选

国民经济核算单选

国民经济核算单选一、概述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统计、测量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用来评估经济的整体规模和结构,了解不同部门和行业的贡献,以及分析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趋势。

国民经济核算可以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指导资源配置和决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指标需要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国民经济核算单选题,并提供参考答案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二、单选题1.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方法是:A. C+G+I+X-MB. C+I+G+X-MC. C+I+GD. C+I答案: B解析: 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方法是消费支出(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的总和。

净出口是指出口(X)减去进口(M)。

因此,正确的计算方法是C+I+G+X-M。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组成部分:A. 政府支出B. 净出口C. 个人储蓄D. 投资答案: C解析: 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组成部分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投资和净出口。

个人储蓄不属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是个人收入的一部分,而不是社会总产出的一部分。

3.投资是国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支出,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投资:A. 固定资产投资B. 存货购买C. 政府购买武器装备D. 现金存款答案: D解析: 投资是指用于增加生产能力和长期产出的支出。

固定资产投资、存货购买和政府购买武器装备都属于投资的范畴。

现金存款不属于投资,它是一种储蓄行为。

4.下列哪一项属于国内生产总值(NDP)的计算方法:A. GDP-折旧B. GDP+净出口C. GDP-净出口D. GDP+折旧答案: A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NDP)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全部产品减去固定资产的折旧值。

因此,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是GDP减去折旧,即GDP-折旧。

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国内生产总值(NDP)的组成部分:A. 固定资产投资B. 个人消费支出C. 投资D. 净出口答案: D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NDP)的组成部分包括个人消费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支出。

国民经济核算单选汇总

国民经济核算单选汇总

国民经济核算单选汇总People need independence to be free. October 2, 20221.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AA. 储蓄率B. 消费率C. 资本转移率D. 净金融投资率2.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A. 农民出售给餐饮业的粮食;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C. 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D. 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3. 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AA. 增加值和营业盈余B. 劳动报酬和增加值C. 增加值和财产收入D. 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BA. 支付原材料的运输费用B. 大型机床更新C. 职工的教育培训费用D. 更换一批新的钳锤等手工工具5. 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 D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 增加值的构成C. 再分配关系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6. 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B 的数量;A. 最初投入B. 中间投入C. 最终产品D. 总产品7.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 C ;A. 就是中间产出B. 就是最终产出C. 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D. 以上都不对8. 收入初次分配所核算的收入是C ;A. 财产性收入B. 转移性收入C. 生产性收入D. 投资收入9. 一般来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部分的部门是 AA. 非金融企业部门B. 金融机构部门C. 住户部门D. 政府部门10. 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AA. 存款利息B. 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C. 贷款D. 彩票中奖11.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 ;A. 政府税收B. 劳动报酬C. 营业盈余D. 增加值12.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A. 中间消耗B. 劳动报酬C. 生产税D. 营业盈余13.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说明 B ;A. 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C. 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的工业产品D.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的农业产品14. 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CA. 最终消费B. 资本形成总额C. 营业盈余D. 货物与服务净出口15.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D ;A. 机构单位B. 机构部门C. 基层单位D. 产业部门16.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D ;A. 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B. 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多个机构单位C. 一个机构单位只能包含一个基层单位D. 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17.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 DA. 最终消费支出B. 可支配收入C. 固定资产消耗D. 总储蓄18. 完全消耗系数是 C ;A. 所有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B. 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C. 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D. 以上都对19.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D ;A. 交通运输业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 科学研究事业D. 畜牧业20. 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 D ;A. 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B. 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C. 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净额D. 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1.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说明B ;A. 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C. 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的工业产品D.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的农业产品C2. 下列不属于市场产出核算的内容是:A. 企业为全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房地产公司进行商业房屋买卖;C. 政府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D. 餐饮业为社会提供服务3.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总收入,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 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 B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 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C. 再分配关系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5.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A. 农民出售给餐饮业的粮食;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C. 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D. 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6. 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AA. 存款利息B. 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C. 贷款D. 彩票中奖7. 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 D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 增加值的构成C. 再分配关系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8.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 B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A. 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B. 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C. 资金流量核算D. 国际收支核算9. 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BA. 资本转移是出于投资目的B. 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C. 资本转移发生在收入形成和储蓄计量之后D. 资本转移对交易方资产负债存量产生影响10.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交易属于BA. 经常转移B. 资本转移C. 现金转移D. 无法判断11.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的项目是 BA. 资本形成总额B. 资本转移收入净额C. 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D. 资金余缺12.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C 亿元A. 5000B. 1100C. 1000D. 200013.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C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14. 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C 亿元;A. 5600B. 3600C. 1700D. 160015.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16.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A. 金融资产的增加B. 金融负债的增加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D. 资金余缺17. 保险公司属于 B ;A. 非金融企业部门B. 金融机构部门C. 政府部门D. 住户部门18.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CA. 500元B. 480元C. 470元D. 400元19. 服务的特点是 B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20.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 DA. 最终消费支出B. 可支配收入C. 固定资产消耗D. 总储蓄1.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 CA. 第一产业B. 第二产业C. 第三产业D. 无法确定产业范围2.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C 亿元A. 5000B. 1100C. 1000D. 20003.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A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4. 保险公司属于 B ;A. 非金融企业部门B. 金融机构部门C. 政府部门D. 住户部门5.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 CA. 农民出售给餐饮业的粮食;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C. 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D. 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6.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 C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7. 服务的特点是 B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8.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说明B ;A. 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C. 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的工业产品D.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的农业产品9. 收入初次分配所核算的收入是 C ;A. 财产性收入B. 转移性收入C. 生产性收入D. 投资收入10.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 AA. 储蓄率B. 消费率C. 资本转移率D. 净金融投资率11. 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 A ;A. 投入产出表B. 资金流量表C. 资产负债表D. 国际收支平衡表12. 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BA. 资本转移是出于投资目的B. 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C. 资本转移发生在收入形成和储蓄计量之后D. 资本转移对交易方资产负债存量产生影响13.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D ;A. 交通运输业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 科学研究事业D. 畜牧业14. 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 C ;A. 总产出B. 中间消耗C. 增加值D. 固定资本消耗15.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A ;A. 机构单位B. 机构部门C. 基层单位D. 产业部门16. 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 D ;A. 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B. 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C. 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净额D. 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17. 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 B 的数量;A. 最初投入B. 中间投入C. 最终产品D. 总产品18. 非金融资产按其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BA.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B. 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C. 人工资产和自然资产D. 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19.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20.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A. 中间消耗B. 劳动报酬C. 生产税D. 营业盈余1.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C 亿元A. 5000B. 1100C. 1000D. 20002.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AA. 储蓄率B. 消费率C. 资本转移率D. 净金融投资率3.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 A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4. 一般来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部分的部门是 AA. 非金融企业部门B. 金融机构部门C. 住户部门D. 政府部门5. 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 AA. 农业部门B. 工业部门C. 建筑业D. 金融业6. 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所产生的是DA. 生产税B. 劳动报酬C. 财产收入D. 所得税7.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A. 中间消耗B. 劳动报酬C. 生产税D. 营业盈余8. 保险公司属于 B ;A. 非金融企业部门B. 金融机构部门C. 政府部门D. 住户部门9. 资本形成主要核算的是各机构单位DA. 生产资产的转移B. 生产资产的产出C. 生产资产的总获得D. 生产资产获得减处置的净获得10.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 DA. 最终消费支出B. 可支配收入C. 固定资产消耗D. 总储蓄11.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 C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12.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的项目是BA. 资本形成总额B. 资本转移收入净额C. 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D. 资金余缺13. 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B 的数量;A. 最初投入B. 中间投入C. 最终产品D. 总产品14.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D ;A. 交通运输业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 科学研究事业D. 畜牧业15.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 AA. 金融资产的增加B. 金融负债的增加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D. 资金余缺16.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A. 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B. 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C. 资金流量核算D. 国际收支核算17. 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 AA. 增加值和营业盈余B. 劳动报酬和增加值C. 增加值和财产收入D. 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18. 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BA. 财产收入B. 储蓄C. 经常转移D. 资本转移19.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20.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CA. 500元B. 480元C. 470元D. 400元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1. 下列不属于市场产出核算的内容是:CA. 企业为全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房地产公司进行商业房屋买卖;C. 政府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D. 餐饮业为社会提供服务2. 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A ;A. 第Ⅰ象限B. 第Ⅱ象限C. 第Ⅲ象限D. 第Ⅳ象限3.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 DA. 最终消费支出B. 可支配收入C. 固定资产消耗D. 总储蓄4.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D ;A. 交通运输业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 科学研究事业D. 畜牧业5. 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 B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 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C. 再分配关系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6.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A ;A. 机构单位B. 机构部门C. 基层单位D. 产业部门7.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D ;A. 机构单位B. 机构部门C. 基层单位8.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C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9.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A. 农民出售给餐饮业的粮食;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C. 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D. 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10. 完全消耗系数是C ;A. 所有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B. 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C. 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11. 收入初次分配所核算的收入是 C ;A. 财产性收入B. 转移性收入C. 生产性收入D. 投资收入12.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 D ;A. 政府税收B. 劳动报酬C. 营业盈余D. 增加值13.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 D ;A. 消费品及服务B. 用于积累的货物C. 出口货物和服务D. 进口货物和服务14.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C 亿元A. 5000B. 1100C. 1000D. 200015. 下面不属于经济资产的是BA. 土地B. 公海C. 厂房D. 债券16. 服务的特点是 B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17.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D ;A. 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B. 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多个机构单位C. 一个机构单位只能包含一个基层单位D. 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18. 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地说法是CA. 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来源方B. 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使用方C.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来源方D.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使用方19. 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 AA. SNAB. MPSC.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D. 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20.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 AA. 中间消耗B. 劳动报酬C. 生产税D. 营业盈余1.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 ;A. 政府税收B. 劳动报酬C. 营业盈余D. 增加值2. 完全消耗系数是C ;A. 所有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B. 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C. 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D. 以上都对3.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A. 第一产业B. 第二产业C. 第三产业D. 无法确定产业范围4. 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D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 增加值的构成C. 再分配关系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5. 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所产生的是 DA. 生产税B. 劳动报酬C. 财产收入D. 所得税6.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C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7.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D ;A. 交通运输业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 科学研究事业D. 畜牧业8. 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 C ;A. 一次产业分类B. 二次产业分类C. 三次产业分类D. 四次产业分类9.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C 亿元A. 5000B. 1100C. 1000D. 200010. 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CA. 最终消费B. 资本形成总额C. 营业盈余D. 货物与服务净出口11.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A. 中间消耗B. 劳动报酬C. 生产税D. 营业盈余12. 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A ;A. 投入产出表B. 资金流量表C. 资产负债表D. 国际收支平衡表13.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说明 B ;A. 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C. 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的工业产品D.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的农业产品14.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 B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A. 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B. 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C. 资金流量核算D. 国际收支核算15. 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C ;A. 总产出B. 中间消耗C. 增加值D. 固定资本消耗16.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CA. 500元B. 480元C. 470元D. 400元17. 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 B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 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C. 再分配关系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18.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A. 金融资产的增加B. 金融负债的增加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D. 资金余缺19. 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地说法是 CA. 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来源方B. 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使用方C.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来源方D.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使用方20.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交易属于BA. 经常转移B. 资本转移C. 现金转移D. 无法判断1.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纵向看,表明B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2. 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B ;A.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 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 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3. 下列不属于市场产出核算的内容是:CA. 企业为全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房地产公司进行商业房屋买卖;C. 政府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D. 餐饮业为社会提供服务4.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C 亿元A. 5000B. 1100C. 1000D. 20005.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说明B ;A. 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C. 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的工业产品D.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的农业产品6. 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BA. 资本转移是出于投资目的B. 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C. 资本转移发生在收入形成和储蓄计量之后D. 资本转移对交易方资产负债存量产生影响7. 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 AA. SNAB. MPSC.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D. 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8.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9.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 D ;A. 消费品及服务B. 用于积累的货物C. 出口货物和服务D. 进口货物和服务10. 服务的特点是 B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11. 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 AA. 增加值和营业盈余B. 劳动报酬和增加值C. 增加值和财产收入D. 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12. 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 C ;A. 一次产业分类B. 二次产业分类C. 三次产业分类D. 四次产业分类13.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D ;A. 交通运输业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 科学研究事业D. 畜牧业14.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A. 中间消耗B. 劳动报酬C. 生产税D. 营业盈余15. 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D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 增加值的构成C. 再分配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单项选择题归纳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单项选择题归纳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单项选择题归纳2007年7月1.下列单位中属于第一产业统计范围的单位是( B )。

A.自来水公司B.林场c. 国家统计局 D. 煤矿2.增加值核算中的“生产税”不包括下列项目中的( D )。

A.销售税金及附加 B.增值税c.管理费用中开支的税金D.企业所得税3.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5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200亿元,支付生产税1000亿元,生产补贴100亿元,则其净营业盈余是( ).A. 1000亿元B.1100亿元C.1300亿元D.2000亿元4.投入产出表的第III象限主要反映( )。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增加值的构成c. 再分配关系 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5.完全消耗是( )。

A. 直接消耗与最终消耗的总和B.直接消耗与间接消耗的总和c. 间接消耗与折旧的总和D.折旧与最终消耗的总和6.一个国家的初次分配总收入称为国民总收入,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 )之和。

A.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B.来自国外的财产收入净额C. 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净额D. 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额7.收入再分配中产生的收支流量屑于( )。

A. 生产性收支B.交换性收支c. 转移性收支D.生产性和交换性收支8.已知某年国民总收入为9.4亿元,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为一o.2亿元,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入为o.3亿元,向国外经常转移支出o.2亿元,则当年的国民可支配总收人为( )。

A. 9.2亿元B.9.5亿元C.9.6亿元D.9.7亿元9.在下列政府行为中,哪一项不属于政府消费?( )A. 教育经费支出B.治理环境支出C. 改善公共卫生条件的支出D. 给低收入家庭提供一笔住房补贴10.我国某地区城镇居民在2004年的恩格尔系数为0.42,按联合国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则该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为( )。

A. 绝对贫困B.勉强度日C. 小康水平D.富裕11.在下列金融资产中,属于金融机构资产的是( )。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道题)1. 国内生产总值(GDP)2. 国民收入(NI)3. 支出法4. 生产法5.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答案:1. 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的全部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市场价值总和。

2. 国民收入(NI): 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包括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等。

3. 支出法: GDP核算方法之一,通过计算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核算GDP。

4. 生产法: GDP核算方法之一,通过计算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各个产业部门生产的总产值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增加值来核算GDP。

5.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由联合国统计署制定的一套全面的、系统的、与国际接轨的经济核算体系,用于描述经济活动及其结果。

二、填空题(5道题)1. GDP的三种核算方法分别是____、____和____。

2. 支出法GDP的四大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和____。

3.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____。

4. 恩格尔系数是指一个家庭中____在总支出中的比重。

5. 国民经济核算中,最终消费支出包括____和____。

答案:1. 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2.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3. 经济增长速度4. 食品支出5. 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三、单项选择题(5道题)1. GDP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

a. 生产总量b. 生活水平c. 经济健康状况d. 收入分配情况2. 下列哪一种支出不包括在支出法GDP中()。

a. 消费支出b. 投资支出c. 政府购买d. 转移支付3. 国民收入等于()。

a. GDPb. GDP -折旧c. GDP -间接税d. GDP -折旧-间接税+ 补贴4. 下列关于生产法计算GDP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包括所有企业的总收入b. 仅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c. 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d. 包括所有产品的市场价格5. GDP平减指数主要用来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A)A. 储蓄率B. 消费率C. 资本转移率D. 净金融投资率2.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 )A. 农民出售给餐饮业的粮食;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C. 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D. 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3. 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A )A. 增加值和营业盈余B. 劳动报酬和增加值C. 增加值和财产收入D. 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B )A. 支付原材料的运输费用B. 大型机床更新C. 职工的教育培训费用D. 更换一批新的钳锤等手工工具5. 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D )。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 增加值的构成C. 再分配关系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6. 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B )的数量。

A. 最初投入B. 中间投入C. 最终产品D. 总产品7.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C )。

A. 就是中间产出B. 就是最终产出C. 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D. 以上都不对8. 收入初次分配所核算的收入是(C )。

A. 财产性收入B. 转移性收入C. 生产性收入D. 投资收入9. 一般来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部分的部门是(A )A. 非金融企业部门B. 金融机构部门C. 住户部门D. 政府部门10. 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A )A. 存款利息B. 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C. 贷款D. 彩票中奖11.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 )。

A. 政府税收B. 劳动报酬C. 营业盈余D. 增加值12.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 )A. 中间消耗B. 劳动报酬C. 生产税D. 营业盈余13.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B )。

A. 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5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C. 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5的工业产品D.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5的农业产品14. 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C )A. 最终消费B. 资本形成总额C. 营业盈余D. 货物与服务净出口15.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D )。

A. 机构单位B. 机构部门C. 基层单位D. 产业部门16.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D )。

A. 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B. 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多个机构单位C. 一个机构单位只能包含一个基层单位D. 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17.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D )A. 最终消费支出B. 可支配收入C. 固定资产消耗D. 总储蓄18. 完全消耗系数是(C )。

A. 所有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B. 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C. 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D. 以上都对19.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D)。

A. 交通运输业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 科学研究事业D. 畜牧业20. 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D )。

A. 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B. 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C. 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净额D. 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1.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B )。

A. 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5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C. 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5的工业产品D.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5的农业产品(C)2. 下列不属于市场产出核算的内容是:A. 企业为全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房地产公司进行商业房屋买卖;C. 政府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D. 餐饮业为社会提供服务3.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总收入,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 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B )。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 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C. 再分配关系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5.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 )A. 农民出售给餐饮业的粮食;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C. 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D. 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6. 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A )A. 存款利息B. 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C. 贷款D. 彩票中奖7. 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D )。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 增加值的构成C. 再分配关系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8.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 B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 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B. 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C. 资金流量核算D. 国际收支核算9. 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B )A. 资本转移是出于投资目的B. 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C. 资本转移发生在收入形成和储蓄计量之后D. 资本转移对交易方资产负债存量产生影响10.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

该交易属于(B )A. 经常转移B. 资本转移C. 现金转移D. 无法判断11.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的项目是(B)A. 资本形成总额B. 资本转移收入净额C. 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D. 资金余缺12.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C )亿元A. 5000B. 1100C. 1000D. 200013.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C )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14. 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

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C )亿元。

A. 5600B. 3600C. 1700D. 160015.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16.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 )A. 金融资产的增加B. 金融负债的增加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D. 资金余缺17. 保险公司属于(B)。

A. 非金融企业部门B. 金融机构部门C. 政府部门D. 住户部门18.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C )A. 500元B. 480元C. 470元D. 400元19. 服务的特点是(B)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20.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D )A. 最终消费支出B. 可支配收入C. 固定资产消耗D. 总储蓄1.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C )A. 第一产业B. 第二产业C. 第三产业D. 无法确定产业X围2.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C )亿元A. 5000B. 1100C. 1000D. 20003.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A )。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4. 保险公司属于(B)。

A. 非金融企业部门B. 金融机构部门C. 政府部门D. 住户部门5.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A. 农民出售给餐饮业的粮食;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C. 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D. 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6.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C)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7. 服务的特点是(B )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8.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B )。

A. 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5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C. 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5的工业产品D.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5的农业产品9. 收入初次分配所核算的收入是(C )。

A. 财产性收入B. 转移性收入C. 生产性收入D. 投资收入10.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A)A. 储蓄率B. 消费率C. 资本转移率D. 净金融投资率11. 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A )。

A. 投入产出表B. 资金流量表C. 资产负债表D. 国际收支平衡表12. 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B )A. 资本转移是出于投资目的B. 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C. 资本转移发生在收入形成和储蓄计量之后D. 资本转移对交易方资产负债存量产生影响13.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D)。

A. 交通运输业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 科学研究事业D. 畜牧业14. 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C )。

A. 总产出B. 中间消耗C. 增加值D. 固定资本消耗15.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A )。

A. 机构单位B. 机构部门C. 基层单位D. 产业部门16. 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 D )。

A. 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B. 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C. 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净额D. 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17. 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B )的数量。

A. 最初投入B. 中间投入C. 最终产品D. 总产品18. 非金融资产按其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B )A.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B. 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C. 人工资产和自然资产D. 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19.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20.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 )A. 中间消耗B. 劳动报酬C. 生产税D. 营业盈余1.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C )亿元A. 5000B. 1100C. 1000D. 20002.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A )A. 储蓄率B. 消费率C. 资本转移率D. 净金融投资率3.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