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设计第一教时一、教学目标:⒈理解生字新词。

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⒊引导学生初步思考“预习”与“思考.练习”,使孩子对本篇文章的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⒋读通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能在较短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读通课文。

三、教学准备:⒈投影片A、B⒉投影片(课文插图)四、教学过程:㈠自读:(第一轮)⒈明确自学要求:[出示投影(小黑板)A]⑴默读:①标出小节;②用横线划出生字新词,并通过查字典将解释注在课文相应的词条旁。

⑵轻读:①读时能听见自己的发音;②先通读,读不顺的地方再反复读,直到通顺(达到“三不”)为止。

⒉学生自学。

㈡交流:⒈校对小节数:计11小节。

⒉读写生字词。

(试读与范读结合;板演、书空与范写结合。

)⒊解释词语:(以思考.练习4的词语为主)步骤:⑴读出词语所在的句子。

⑵解释(能联系上下文最好,但绝不强求。

)推荐:推举,介绍。

秘诀:秘密的窍门、办法。

删掉:(演示)颠倒:(举例)典雅:优美不粗俗。

融洽:彼此感情好。

(谈得投机)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蕴含:包含。

受益匪浅:匪,不、非。

受益不浅。

平易近人:态度和气,使人容易接近。

身临其境:自己亲身经历。

堪称楷模:堪,可以,值得。

楷模,榜样,模范。

可以称为模范,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隔岸观火:形容和自己关系不大,采取旁观的态度。

⒋通读:每生读一小节,师适当点拨。

达到不添、不漏、不错。

㈢自读:(第二轮)[出示投影(小黑板)B]⒈明确自学要求:⑴审题质疑(自问自答与自问他答结合)⑵初步思考解答“预习”题:①在文中划出作者的姓名;②划出作者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读一读。

③结尾句说明了什么?⑶思考.练习:①完成第一题。

②在文中划出第二题的句子,并读一读。

⒉学生自学。

㈣交流。

⒈补充: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⒉引导分段:爬山虎的主人是谁?写了主人的几件事?⑴简介叶圣陶(1894─1988),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案第一章:认识爬山虎教学目标:1.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爬山虎的名称、外观特征。

2. 讲解爬山虎的生长环境、习性。

3.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爬山虎,记录其生长过程。

教学活动:1. 观察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爬山虎的特点。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爬山虎生长过程。

3. 教师总结爬山虎的特点和生长习性。

第二章:探索爬山虎的爬行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爬山虎的爬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爬山虎的爬行方式和原理。

2. 分析爬山虎在生长过程中的适应策略。

3. 引导学生思考爬山虎爬行原理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观察爬山虎的爬行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其爬行原理。

2. 讨论爬山虎在生长过程中的适应策略。

3. 举例说明爬山虎爬行原理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欣赏爬山虎的美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爬山虎美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欣赏爬山虎的外观美。

2. 讲解爬山虎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观察爬山虎,引导学生说出其美感。

2. 讲解爬山虎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

3.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关爱生态环境的做法。

第四章:观察爬山虎的生长变化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教学内容:1. 讲解爬山虎的生长变化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爬山虎的生长变化。

3.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爬山虎生长变化。

教学活动:1. 观察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其生长变化特点。

2. 学生分组观察和记录爬山虎的生长变化。

3.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爬山虎生长变化。

第五章:创意绘画——描绘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美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年级语文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案3篇优秀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案3篇优秀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案3篇优秀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和理解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诚宽厚的人格魅力。

3、从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事中受到启发,培养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身习惯。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回忆课文《爬山虎的脚》。

简介课文作者和主要内容。

2、板书课题,齐读,简介作者。

3、说明本文与叶圣陶先生的关系和写作背景。

二、同学用自身喜爱的方式自身读课文1、读后谈收获。

2、引导同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指导划分段落。

三、默读课文,要求1、划出生字新词。

2、在不明白的地方旁边做上标志。

四、学习生字新词1、多媒体课出示生字词,自由拼读。

2、同学说出记忆生字的方法。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4、学习小组交流:读课文后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5、各学习小组汇报,教师概括共性的问题。

五、引导同学自主阅读、研读感悟课文1、轻声读课文,划出写作者议论、感受的语句,标上记号。

2、汇报归纳出五处写作者感受的地方。

3、小组研读:课文中写作者感受的语句,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的?4、同学汇报。

5、朗读课文有关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体会其作用,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

六、人物评价1、本文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2、说话练习:叶圣陶先生是个的人。

七、拓展活动假如你是少年广播电台的记者,你去采访肖复兴同学,会问他一些什么问题呢?【板书设计】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叶圣陶)修改文章一丝不苟(改、断、删、增)作品请我做客平易近人人品给我印象堪称楷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作者对自己家的爬山虎的观察和感悟为线索,描写了爬山虎生长过程中的美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象,并对文中表达的情感有所感悟。

但学生在理解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和寓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通过讨论,理解课文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观察力,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和寓意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课文描述的自然景象。

2.讨论法: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寓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和情感的丰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爬山虎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讨论。

2.准备课文中的生字词,以便于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爬山虎吗?它是什么样子的?”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象。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教师点评并讲解生字词。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5.拓展(10分钟)分组讨论课文的寓意,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引导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oral of the story and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humans and nature.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自然的态度和观察力的重要性。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一等奖质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一等奖质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一等奖质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行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一等奖篇一从课题的“那片”一词就示意了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睹物思人,感人致深。

课前,我在教学上润于了写作训练。

“以物思人”的文题,比如“一张照片”“月夜”“还是那片绿叶”“那片火红的枫叶”等。

同学题材新奇,内容详细,事例典型,我并支配同学足够的时间修改,同时并出示修改作文的最基本方法与修改符号。

1、把用词不精确的地方改精确。

2、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3、把长句断成短句。

4、删去重复嗦的词句。

5、增加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晰,更完整。

6、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针对我班同学,修改作文不是难点,通过同学亲临实践,很自然地引进了新授内容,看看叶老先生是怎样批改作文的。

出示资料袋“一张画像”让同学先读原文,再读修改后的文章,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也就是从叶老先生修改的作文中,能体会到叶老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借机出示课题,引导同学反复朗读课文,在同学熟读的基础上,我出示了课文第九自然段,让同学反复地读,并要求背诵仿写。

本自然段就三句话。

第一句“融洽”;其次句“亲切、质朴、溶化”;第三句“绿得沉郁”。

这样不但有利于背诵理解,而且有利于仿写。

第10自然段最终一句“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时那个夏日午后的事情始终留在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始终激励着前进,像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让同学多读几遍课文,然后鼓舞同学相互沟通写作文和修改作文方面的体会。

这个环节同学表现还是不错,有的说,我知道了写作文要写得真实,要有感情。

也有的说,无论批改作文还是写作文,也要像叶老那样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还有同学说,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我们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这是从同学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而获得的信息,从语文基础上,同学也不错,究竟四班级了,知道怎样去预习新课,怎样清扫字词障碍,同学会用工具书,大多数同学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教学设计精品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学会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学习通过描绘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4. 懂得珍惜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词的学习和理解。

2. 描绘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词语的准确运用。

2. 对爬山虎生长过程的观察和描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谈谈对植物的感受。

2. 阅读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学习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5. 小组合作,观察周围的植物,描绘其生长过程。

6. 分享观察结果,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

7.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8. 布置作业: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六、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文本材料。

2. 准备相关的植物生长图片或视频。

3. 准备生词卡片。

4. 准备作文纸张。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2. 针对上一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到答案。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4. 进行生词复习,通过游戏或卡片活动巩固生词。

5. 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新学的词语描述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

八、课堂活动:1. 开展“植物生长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植物生长的观察和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通用13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通用13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通用1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通用13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及反思

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及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四年级组朱丽琨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入,整体感知1、师:咱们以前学过一篇叶圣陶老先生的课文《爬山虎的脚》,谁还知道,爬山虎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有爬山虎。

师: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想知道这篇课文写什么吗?2、大声读课文,把课文读熟,词语读准确。

3、同学们,《爬山虎的脚》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题目中都有什么?《爬山虎的脚》主要些什么?而这篇课文主要写谁?4写了我们之间的几件事?课文分成几部分?三、学习“修改作文”部分1、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默读第一部分,思考:拿到叶圣陶老先生为我修改的作文后,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用笔勾出来,再大声的读一读。

2、找到了么?谁来读读?3、我看到也老为我修改的怎么样?(认真)从那些词可以看出来?(密密麻麻、到处都是)4、同学们,密密麻麻是什么样的?我们看一下课本130页,什么感觉?应该怎样读这句话?找同学读。

5、回到家,我仔细的看了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又看到了什么?咱们读读这句话。

A、“一张”和“一幅”有什么不同么?我们平常都说一张纸,一幅画,这样改用字怎样?(板书:词准确)叶老曾经说过,所谓的好文章,就是选材精密一点,用词准确一点,话说的周密一点。

你在仔细看叶老的圈画,你还看到了什么?B、“怎么你把包几何……”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体会?(板书:句干净)6、叶老这么一个大作家,为我一个初中生修改作文,我感受到了什么?7、“春风拂面”什么感觉?(从脸上轻轻掠过。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芙蓉区育才小学黄慧荣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请齐读课题(生读)。

对照课题与文章内容,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吗?(指名说,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点击鼠标,突出课题为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

二新授1看,这就是爬山虎出示课件1—爬山虎的录像。

看到这满墙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回答:很绿、很美、富有生机和活力••)那作者眼中的爬山虎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我”在哪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爬山虎?(学生自由读书、划记,师巡堂了解读书情况。

)2 学生汇报交流。

(“我”在叶老家的院子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有两处对爬山虎的描写。

)哪两处呢?分别请两名同学读一读。

出示课件2Δ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Δ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段话,比较一下:它们分别是写什么时候的爬山虎?(指名说,第一处是下午刚进院时见到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点击鼠标,突出“夏日”;第二处是黄昏时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爬山虎——点击鼠标,突出“黄昏”)。

4 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首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两段话,其他同学注意比较其中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

a你认为这里描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有哪些?请同学们对照课本,在书上圈划出重点词句。

(学生自由读书,师巡堂。

)汇报交流:第一处描写中的重点词句有“绿葱葱”“温柔的小精灵”“跳跃”“闪烁”“迷离的光点”等,第二处的重点词句有“沉郁”“浓浓的湖水”“摇曳”“虎虎有生气”等;点击鼠标——突出词句b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两段录像,比较一下:前后两处中爬山虎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3、4——两种场景(第二处描写到的爬山虎比第一处显得更加深沉、更加有力;)c从作者对爬山虎的两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这两段描写中,我感受到了一种美、生机与活力、作者对叶老的敬佩••)5 能有感情地读好这两段话,出示课件5——课件2中的两段文字配上课件3、4中的场景,读出一种美感,读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吗?首先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生读);谁来试试?(指名读);请听——点击鼠标,出现声音文件,即范读;谁再来试试?(再指名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齐读)。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教学,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谜语:(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

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二、理解课题,了解文章背景①、本文的作者是谁?(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

中国现代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江苏省苏州市人。

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除《爬山虎的脚》外,还有《记金华的双龙洞》《小青石》等。

)②、读课题,想一想,这个课题的题眼是什么?读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③、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

(注意这样两个问题:(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2、检查交流。

(1)请学生自愿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叶柄蜗牛紧贴蛟龙枯萎逐渐牢固(2)指导生字写法。

叠 (下面是“且”);逐(“半包围”);虎( 第三笔“﹁”等) (3)掌握多音字。

(4)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

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爬山虎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的形态特点。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3)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创意写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3)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培养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教学难点:(1)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的描述。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图片资料:爬山虎的图片。

(4)写作纸张和文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准备好文具,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爬山虎的了解。

(3)简介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3)学生分段阅读,讨论爬山虎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记忆。

(2)学生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3)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2. 作业布置:(1)请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他们喜欢的植物。

(2)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下节课分享。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详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详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详案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人教版四年级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深圳市泰宁小学张楚芳【教学目标】1.能整体把握课文,懂得文章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2.学习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体会状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的成长故事,品悟叶圣陶先生的人格魅力。

【重难点】学习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体会状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导入激疑: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看课题。

请齐读,那片爬山虎生机盎然,它是那么绿,再读。

读好“绿绿的”,叠词强调了爬山虎绿得葱葱,绿得沉郁,再读。

2、复习回顾:①进入课文之前,老师检查一下大家上节课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②同学们对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很熟练,课文里还有个词很难,出示:“楷模”,楷模是什么意思?(榜样、模范)提到的“楷模”指的是谁。

(叶圣陶先生)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请我去他家做客,从作者叙事的这两件事情里,你觉得叶圣陶先生的哪些品质值得被称为“楷模”(一丝不苟认真平和、平易近人、)3、激疑:既然是通过叙事来写人的文章,课文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

二、品读悟情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7—11自然段,找一找文中几次写到了绿绿的爬山虎?画出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想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在课文上圈划相关语句。

2、学习第一次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出示“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a、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感受到爬山虎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

b、你们这种感受都可以从“绿葱葱”这个词语里读出来。

(板书绿葱葱)c、谁能充满活力的读。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要求:1、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件什么时候的事。

3、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吗?(不是)对,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A、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B、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1)读后评议(2)出示填空,讨论填空文章主要讲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帮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这一年暑假请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

(板书:改作文做客)(3)课文哪几个小节写的是叶老帮作者修改作文?三、学习第一段(1-4节)1、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一段。

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出示多媒体课件,打出第一节字幕)这一节讲了两层意思,(打出分层号)请同学们速读第1节,用简洁扼要的两句话来概括层意。

(“我”的作文获奖了,老师告诉“我”是叶老帮“我”改的。

)2、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请同学们速读2、3、4小节。

3、今天老师带来了修改稿的部分(出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议一议。

看了叶老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各抒己见)4、作者当初刚看到这份修改稿时,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为什么会一下子愣住了呢?(因惊讶和激动,自以为写得很好的作文,没想到叶老竟改了那么多地方;更没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细致地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

)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举例来说说呢?指导朗读“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或直线、曲线。

”5、的确,文章中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叶老都一丝不苟地进行了修改。

四年级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四年级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②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幅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学习结合上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⑤理解文章记叙事情的思路,学习简单的记叙、描写、议论的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从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事件中受到启发,培养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习惯。

②感受和理解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诚宽厚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从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三、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旧课,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回忆课文《爬山虎的脚》。

简介课文作者及主要内容。

2.板书课题,齐读,简介作者。

3.说明本文与叶圣陶先生的关系及写作背景。

(二)检查预习。

1.生字新词。

①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自由拼读。

②学生说出记忆生字的方法。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④教师总结理解词语的几种常用方法。

⑤集体朗读生字新词。

⑥学习小组交流:读课文后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修改文章,请我做客,给我印象)3.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指导划分段落。

①划出生字新新。

②在不明白的地方旁边做上标记。

4.各学习小组汇报,教师概括共性的问题。

5.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简单复习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研读感悟课文。

①简介文章写作特点:记叙为主,夹叙夹议。

②轻声读课文,划出写作者议论、感受的语句,标上记号。

③汇报归纳出五处写作者感受的地方。

④小组研读课文中写作者感受的语句,理解这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其中意思的?2.学生围绕感受产生的原因、感受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进行汇报。

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以课文为依托,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美好时光,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欣赏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难点:(1)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

1. 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2. 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 资料:关于爬山虎的生长特点、生态环境等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爬山虎。

(2)展示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生长特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

(3)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3. 探讨爬山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爬山虎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分享讨论成果,总结爬山虎的价值。

4. 写作训练(1)以课文为依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写作水平。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其生长特点,并结合课文所学,进行写作练习。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朗读文。

能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学习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方法。

(3)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这事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重点是从本文作者的切身感受中体会认真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本的难点是理解作者三次提到绿绿的爬山虎的含义。

前准备
、收集叶圣陶和肖复兴两位作家的资料。

2、收集爬山虎的图片。

教学时:两时
教学过程: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
、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2、初读文,说说文讲了一什么事。

二、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一)提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文第一部分,想一想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一张画像》这篇作文的。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同时在书上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生按要求自学,讨论:文中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的?(先让学生把有关的内容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是怎么改的,这样改好在哪里?)
(叶圣陶先生修改的非常认真,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注意用字的准确性,句子的规范化。

)3.作者翻到那篇作文,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
(一是作者自以为作文写得不错,没料到自己的作文存在很多毛病;二是作者没料到蜚声国内文坛的大文学家竟会如此认真修改一个小毛头的作品;三是作者没料到叶老这样认真。


4.作者从修改中认识到了什么?
(作者不仅看到自己文的种种毛病,也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看资料袋《一张画像》的修改稿。

(1)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学习讨论。

(2)集体讨论交流、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意见和自己的体会、着重引导体会以下几处修改,分别用了什么方法进行修改。

①“可却”用词重复,所以删去“却”字。

②“口里还不住地呐喊”,不真实。

因为画面上是不会呐喊出声音来的,改为“从口里还吐出几个字”来就和画面一致了。

③“还不停地给他讲着”,不大符合上时的实际情况。

将“不停地”改为“悄悄地”就准确了。

④“原来拿画的正是王老师”表达不准确,因为王老师不可能单单拿那张画,拿的只能是那本画着画的本,所以把“画”改为“几何本”
⑤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使语言简洁明了。

(用六个方法进行修改。

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2、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3、把长句断成短句;4、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6、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6.看了叶老先生修改,我们很受启发。

肖复兴也很受启发。

比较一下,是我们的感受深,还是肖复兴的感受深?(是肖复兴的感受深)这是什么原因呢?能找得到吗?(找出“我真的从中受益非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

”读一读。

)这句话你们懂吗?(教师析书“受益非浅”,受到教育非常深刻。

“隔岸观火”,比喻看别人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

“身临其境”是亲自经历那个事情的意思,再让学生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叶圣陶先生修改的别人的,正是“我”自己的,所以受到的教育特别深刻。


(二)学习文的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文思考:见面后,叶老先生给作者又是什么印象?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平易近人,从叶老让孙女叶小沫在门口迎接,要作者到他家做客,叶老在门口等候、握手、亲切的交谈可以看出。

)(2)勾画出文中几次与叶老的谈话和谈话的内容。

(共三次。

第一次说:“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理科的书”第二次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第三次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
(3)请同学们谈谈对叶老的三次说话的内容的理解。

(第一次,告诉作者爱好文学的人要知识渊博。

第二次,告诉作者爱好文学的人要学好历史。

第三次,告诉作者写作要真实、要能反映现实的生活。


(4)联系文内容,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通过这事知道了,做一个作家应该有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品,像他那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

写也应该像叶圣陶先生那样,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因为当时肖复兴才1岁,还是个孩子,他对问题的认识还不可能很清楚,所以文中说是“好像知道了”“模模糊糊懂得了”这样讲是恰如其分的。


②“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意思是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留在自己的脑海里。

)0.朗读全文。

三、总结、扩展
.教师简单小结、深化认识。

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作文这事,对肖复兴的成长影响很大,后来肖复兴成了著名的作家,写了许多好。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于1992年,离1968年20多年了,还写得那么具体形象,就像刚刚发生的事情一样,这也说明了这事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2.读全文,说说学完这篇文的体会。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后习题。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小练笔:文中的叶老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写一写你心中的叶圣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