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朝代文化知识(科学技术)
初一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看看谁的课外知识更丰富?
• 有哪位同学知道《女史箴图》的创作灵感 来源于什么?以及跟这幅画有关的逸事?
“女史”是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 西晋惠帝是个弱智,国家大权为其皇后贾氏独揽,其人善妒 忌,多权诈,荒淫放恣。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 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九段《女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
龙门石窟
位于今河 南洛阳市南 的龙门山。 北朝
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始动工开凿,历经
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绝。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
碑刻题记2800余块。
zxxk
共有近11万尊大小佛像,虽经一千多年的风化和上世纪30年代外国掠夺者的盗窃
祖 冲 之
南 朝
天 文 学
数 学 家
家
数 学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 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
此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著有《缀术》
天文 测算一年时间 机械 制造千里船、水碓磨
课堂小结
人 朝 称 领 代表作 物 代 谓域
特点
王 东 书 书 “天下第一
羲 晋 圣 法 行书”
之
《兰亭序》
顾东 恺晋 之
绘 《女史箴图》 ①绘画题材广泛 画 《洛神赋图》 ②笔下人物线条优美,
破坏,仍然保持了相当可观的面貌。
龙门石窟
讲授新课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流失于美国的龙门文物
讲授新课
诸城北朝晚期菩萨像佩饰的精细复杂和 四川成都万佛寺出土的北周天和二年(567 年)菩萨雕像饰有复杂的佩饰相近,风格都 明显受到原有的南朝造像的影响。万佛寺天 和二年菩萨像所以与西北地区周造像风格不 同,应是北周占有四川地区受到原来当地南 朝造像影响的产物。青州地区在北魏占领前 也曾为南朝属地,东晋安帝六年灭南燕,青 州入东晋版图,后属刘宋,政治上的隶属关 系也自然会影响到艺术风格的演化。青州造 像组合方式以及佩饰精细敏褥的造型特征, 都可能是来自南朝遗留的风范。
宋代的科学技术与著作文化

宋代的科学技术与著作文化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科学技术和著作文化非常高峰。
在科学技术方面,宋代最著名的是发明了火药,并且火药的制造技术不断改进,从而开始被用于军事和文化方面。
在著作文化方面,宋代最著名的是通过活字印刷书籍的传播来推动文化发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宋代的科学技术和著作文化。
一、宋代的科学技术1. 发明火药宋代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火药的国家,火药是唐朝时期发明的,但是直到宋代才被广泛使用。
当时使用火药主要是用于军事方面的,可以制造火枪、火炮和火箭等武器,使得宋朝的军队具备了技术优势。
此外,火药还被用于制造炮竹和焰火,以及医学方面的治疗。
2. 立体地图宋代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火药,还有立体地图的制作技术。
在当时,立体地图被认为是非常先进的技术,可以在地图上更加清晰地呈现地形和地貌。
这个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航海和军事方面,可以帮助航海者更容易地找到方向并避免遇险。
3. 水力机械宋代的水力机械也非常先进,水轮和水泵等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工业生产中。
其中最著名的是开封万泉寺的银山铜梁,这是一座水力畜水池,可以通过水力驱动提升桶装水,从而为城市提供清洁的饮用水。
二、宋代的著作文化1. 活字印刷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活字印刷技术最为发达的时期,印刷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书籍的印刷和传播。
在当时,书籍的印刷不再是以前的手工刻版,而是通过雕刻铜字,然后将铜字套在印版上,通过印刷机印刷出书籍。
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书籍的印刷速度大大提高,书籍也开始得到了广泛传播。
同时,书籍的印刷成本也大大降低,让更多人可以接触到书籍。
2. 商业文化的发展随着经济的繁荣,宋代的商业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当时,文化和商业密切相关,商人热衷于支持文化事业,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商人们在文化事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推广了诸多文化产品。
3. 科技文化的交流在宋代,科技文化的交流也变得非常频繁。
当时,中国、阿拉伯和欧洲之间的文化和科技交流得到了空前发展。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
其中农学、医学、数学、天文学是中国古代的四大自然科学。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朝臻至鼎盛,古代中国科技都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当中。
明清时期,受海禁及闭关锁国等对外政策的影响,是古代中国科技的衰落时期,西方科学技术传进我国。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包括: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总之,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世界科学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
历史朝代知识点总结大全

历史朝代知识点总结大全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也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由大禹建立的。
夏朝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政治制度、文化发展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夏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国家统一的标志是建都于夏商周中原地区的大禹都城。
夏朝的农业、手工业、青铜冶炼以及文字的发展都有重要贡献。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商朝建立于大禹都城的周边地区,是夏朝的后继者。
商朝的政治组织以宗法制为基础,形成了“封建化”的社会形态,贵族豪族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
商朝时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工艺制品显示出高度的工艺水平。
商朝最著名的历史文献是《甲骨文》,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其中记载着古代的政治、社会、农业、商贸、宗教和祭祀等信息。
3.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周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周朝的政治制度体现封建等级制度,周天子位居礼制上的最高地位,分封诸侯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
周文王、周武王是周朝的开国君主,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
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时期,对中国历史、政治、文化诸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4.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建立者是嬴政,即秦始皇。
秦朝实行的中央集权的制度,对后来的封建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的重要转折点。
秦始皇实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例如推行统一的文字、度量衡,修筑万里长城,修桥修路,都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措施。
5.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
汉朝建立者是刘邦,史称汉高祖。
汉朝的建立标志着秦朝的灭亡和中原地区的统一。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四大发明1.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1)造纸术1)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2)至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植物纤维纸逐渐取代竹木简成为古代中国的主要书写材料。
(2)印刷术隋唐时期中国即盛行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868年)是唐代雕版印品中的精美之作。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
到北宋年间,雕版工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极大推进了中国的文化事业发展。
后来传播到东亚、西亚、欧洲等地,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伟大的贡献。
(3)火药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广泛,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火药传至欧洲后,经欧洲人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冷兵器时代首先在欧洲结束了。
(4)指南针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磁性指南的特征,发明了司南。
汉代就制作出了实际可用的司南(P37图),至北宋时即制作了用于航海的指南针,并在南宋时期制作了更为方便和精确的罗盘针,大量使用于当时的海上商船。
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
2.对欧洲的影响(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使纸张很快代替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书的成本降低);(2)火药推动了欧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欧洲骑士阶层日益衰落,封建制度走向瓦解;火药成为西欧资产阶级开拓殖民地的有力武器;(3)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4)印刷术经济、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从此,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奠定了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
古代中国科技文化PPT参考课件

地抒发感情,并可配乐演唱。
6、元曲 散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7、明清 小说 2021/3/10
数量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反映社会生活的 广度和深度大大超授过课:前XX代X ,对现实提出深刻的批判。29
单元总结和启示
•分社析会某存一在时决期定文社化会繁意荣识时,应一从定以时下期几的个文方化面成:就是 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传播
意义
造 纸 术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 12世纪经阿拉伯人 术,称为“蔡侯纸”。 传到非洲和欧洲。
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 播和继承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 发展。
印 刷 术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 刷术。
15世纪传入欧洲。
传到欧洲为其走出黑暗的中世 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
备了条件。
指 南 针
战国时期发明,宋代 广泛应用于航海。
王羲之(东晋、“书圣”)
张旭,怀素《自叙帖》 (盛唐)
形成于 汉末,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柳公权《玄秘妙碑》
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始于东汉, 西晋盛行
颜真卿《祭侄文稿》
北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
授课:XXX
米芾、蔡襄 18
★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石器时代 已开始在陶器上绘制图形 (半坡遗址人面鱼纹盆)
★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学的比较
第一,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 西方近代科学重实验。
第二,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 西方近代科学重分析。
第三,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第四,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 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 科技发展原因的规律性因素: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5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对世界的贡献 (1)纸:西汉出现,东汉蔡伦发明蔡侯纸,对 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作用最为
显著。
(2)指南针:战国时期出现司南,北宋出现指 南针,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
保证。
(4)印刷术:唐代868年的《金刚经》是最早 的雕版印刷品,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 印刷术为欧洲走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准备
(2)明清科技落伍的原因 ①经济: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小农经济 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科技的发
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②政治: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对科 技的束缚越来越重。
③中国“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轻视科技
④思想: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 士、“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兴盛。 (5)戏剧:①秦汉魏晋南北朝乐舞百戏②隋代 四方散乐③唐代杂技歌舞④宋元时曲子词、 鼓子词、诸宫调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
3.中国古代的文学 (1)《诗经》: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孔子 编,为儒家经典之一,奠定现实主义基础。
(2)《离骚》:战国时屈原用楚辞体写的浪漫
主义文学,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 情。
了条件。
2.中国的古代艺术作品包括哪些,有什么代 表人物及其作品 (1)文字书法:①商代甲骨文②周代金文③秦
小篆④秦出现隶书,汉魏成熟⑤汉末出现
楷书⑥晋代流行行书和最能抒发感情的草 书。 书法家:①秦代李斯篆书②东晋王羲之被称 为“书圣”善行、草③唐代欧阳询、柳公
(2)绘画:①石器时代岩画、陶画②先秦两汉 时,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 ③魏晋至隋唐中国画成熟,以题材分为人
②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三
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221年)1. 夏朝(约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 传说中的建立者是大禹,实行世袭制。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青铜器文化达到高峰,有成熟的甲骨文。
- 末代君主帝辛(商纣王)的暴政导致周朝的兴起。
3.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
- 实行分封制,诸侯国逐渐强大,导致中央权力衰弱。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和法律,修筑长城。
2.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中间由新朝短暂中断。
- 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开辟丝绸之路,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1. 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魏、蜀、吴三国鼎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分裂时期。
- 著名的历史事件有赤壁之战、诸葛亮的北伐等。
2. 两晋(公元265年-公元420年)- 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东晋时期出现了“八王之乱”。
3.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分裂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四、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60年)1.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隋文帝和隋炀帝两代,重新统一中国。
- 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2.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高峰。
- 唐太宗和唐玄宗时期,国力强盛,对外开展广泛的文化交流。
五、宋辽金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912年)1.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面临辽、金、西夏的威胁。
18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

郦 道 元
北 魏
地 理 学
以河流为纲,详尽介绍了河流 两岸有关的山川地形、历史古 迹、风土民情、特产矿藏等。
祖冲之 贾思勰(xie) 郦道元
《齐民要术》 地理学成就 圆周率 《水经注》 数学成就 农学成就
1.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的数值领先世界多少年?
A.五百多年 B.八百多年 C.近一千年 D.一千一百多年
人物朝代学科领域作表著作主要成就祖祖冲冲之之贾贾思思勰勰郦郦道道元元南朝数学缀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早于欧洲1000多年祖率缀术天文学和机械制造北魏农学齐民要术总结了当时的农业科学知识和经验包括种植农作物栽培瓜果疏菜饲养家禽家畜以及农产品加工和家庭副业等北魏地理学水经注以河流为纲详尽介绍了河流两岸有关的山川地形历史古迹风土民情特产矿藏等
(2)贾思勰
(3)郦道元
(4)书圣:王羲之
5、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理一理: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
人物 祖 冲 之 朝代 学科领域 作表著作 主要成就
贾 思 勰
郦 道 元
理一理: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
人物 祖 冲 之 朝代 学科领域 作表著作 主要成就
南 朝
2.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
A.数学书 B.地理书 C. 农书 D. 经书
3.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成书于 A.曹魏 B.北魏 C.东魏 D.西魏
二、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人物
王羲之
朝代
东晋
称谓
书圣
主要成就或代表作
《兰亭序》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顾恺之
东晋
绘画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以形写神”
石窟艺 术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知识点:中国科技文化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知识点:中国科技文化一、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原始社会时期(170万年前-4000年前)是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萌芽时期。
第二,先秦时期(约前2070-前221年)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奠基时期。
第三,秦汉南北朝时期(前221-公元581年)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形成时期。
第四,隋唐宋元时期(581-1368年)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时期。
第五,明清时期(1368-1912年)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由兴盛到衰落时期。
二、中国科技文化的成就(一)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1.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春秋时期,中国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个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另外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早160年。
战国时期,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出现,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理解。
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定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相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另外张衡还发明制作了地动仪,能够遥测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除以上的贡献外,他还制造出了重要的天文仪器——浑天仪。
唐朝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衙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在实测中他理解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理解,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想的一大进步。
他主持编写的《大衍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
北宋科学家沈括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
中国古代科技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科技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科技是世界科技史上的瑰宝,它不仅涵盖了广泛的领域,而且创造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发明和创新。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科技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一、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5年的东汉时期。
通过使用纤维素质的植物纤维,如桑树皮、麻和黄麻,中国人成功地开创了制造纸张的方法。
这一发明对于传播知识、促进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最终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
这项发明革命性地改变了航海和导航的方式,并对世界贸易和探险产生了重要影响。
指南针的原理是利用磁性物质指向地磁场的方向,帮助航海者确定方位,提高了航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火药火药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项伟大创举,对军事、烟花和炼金术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早在公元9世纪的唐朝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发现了火药的制造方法。
火药的组成成分包括硝石、炭和硫,通过混合并点燃这些成分,可以产生爆炸效果。
火药的发明推动了军事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中国古代对外防御和军事扩张。
四、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又一伟大发明,于公元7世纪的唐朝时期开始出现。
通过使用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木刻印刷等技术,中国人成功地开创了一种高效、快捷的印刷方法。
这项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书籍、文化和思想的传播,为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天文学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观测、观念和仪器相关方面都具有重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星象和制作天文仪器,如天球仪和浑仪,对天体运行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天文理论,如天圆地方说和三纲五常说等,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六、农业技术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也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发明犁、耕田机械、种植和灌溉技术等,中国古代农民显著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强了农业生产能力。
中国古代历史科技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历史科技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历史是世界上最为悠久的历史之一,也是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科技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重要科技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造纸术中国古代的造纸术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公元105年,汉朝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用麻和葛等植物纤维制成纸张。
这项发明大大提高了书写和传播知识的效率,对于古代文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
北宋时期,中国发明了最早的磁铁指南针,它基于磁性所显示的指南针方向,使得航海活动更加准确和安全。
这一发明对于中国古代航海和地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火药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大突破。
相传,东汉时期,中国人民发明了火药,最初用于医药和祭祀活动。
随后,火药在军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另一项重要科技成就。
南宋时期,印刷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用活字印刷术大量印刷了许多经典著作和文化作品。
这一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印刷效率,也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五、造船技术古代中国的造船技术也是举世闻名的。
从古代木船到唐宋时期的大型海船,中国人民对船舶设计和建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这为海洋贸易和航海探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中国古代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农业科技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陶瓷农耕工具的发明、水利工程的建设、棉花和丝绸的种植与加工等,都为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七、纺织业中国古代的纺织业发展也卓有成就。
丝织品的生产和销售推动了城市和贸易的繁荣,培养了许多巧妙的纺织技术。
丝绸、棉花、麻织品等成为中国古代特色的出口产品,丰富了国家的财富和文化。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历史中涌现了许多伟大的科技成就。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农业科技和纺织业等,都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史(按朝代整理)

中国古代史·原始时代(新石器时代)(~前2070)经济:农业:刀耕火种纺织:纺织技术萌芽原料:麻、葛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冶炼:黄河流域,小件铜器(小工具、生活用具),使用金属器具陶瓷:山东蛋壳黑陶,釉陶,原始青瓷商业:早期交换政治:出现城禅让制贫富分化产生文化:文字:刻画符号(文字起源)绘画:陶器图形、壁画·夏(前2070~前1600)政治:启继禹禅让制→世袭制“家天下”始传贤→传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商(前1600~前1046)都:朝歌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纺织: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文物:玉蚕甲骨文:祭祀蚕神冶炼:铸铜生产规模大,青铜器为礼制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政治:祭祀:奴隶为祭祀祖先神灵之“人牲”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宗族为政治实体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政治事务占卜决策文化:文字:甲骨文(较成熟的文字)金文(商周)·西周(前1046~前771)都:镐京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纺织:国有六职,纺织业地位重要商业:交易频繁,币需数增,流通骨铜贝政治:制度:宗法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分封制:同姓王族:召公之子:燕(蓟),姬周公长子伯禽:鲁(曲阜),姬晋:后三分为韩(郑)赵(邯郸)魏(梁),姬功臣:姜尚:齐先代贵族:亲周商旧贵族微子:宋(商丘)特点: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文化:文学:《诗经》·东周(前770~前256)[此处泛指春秋战国]经济:农业:铁犁牛耕(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火药:具有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春秋(前770~前476)经济:冶炼:中国最早人工冶炼铁器文化:儒:孔子:“仁”、“礼”、“德治”、敬鬼神而远之“有教无类”,培养六艺,注重全面发展创儒家学派,以六经为基本文献道: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转化是无条件的,“弱者道之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小国寡民”战国(前476~221)经济:土地制度:商鞅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水利:李冰都江堰(川)郑国郑国渠(关中,汜水和洛水)冶炼:淬火的钢件商业都会:出现市井(商业区)政策: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政治:行政单位: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文化:儒:孟子:“仁政”“君轻民贵”为早期民本思想之基础。
中外科技文化成就

专题七古今中外的科技文化成就一、古代科技文化成就1、四大发明(1)造纸术影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时间与发明者:北宋时期的毕昇(2)活字印刷术影响: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火药13、14世(4)指南针3、著名工程(1)都江堰:①时间和人物:战国时期的李冰父子②都江堰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A、防洪与灌溉并举,改变了成都平原东旱和西涝的问题,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B、修建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治水和管水的方法,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
C、工程修建中没有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
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
(2)秦长城:北御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3)大运河开凿时代:隋炀帝时期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
组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作用: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与发展。
4、艺术文字: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秦朝——小篆(我国第一种统一的文字)二、中国现代的科技成就(1)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家:袁隆平成就:1973年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评价: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2)两弹一星①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意义: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
②1966年10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
【原子弹、导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增强了国防实力,集中代表了我国当时科学技术达到的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③1970年4月,中国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送入太空轨道。
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措施: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②发展高等教育意义: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专门人才三、世界历史上科学家及主要成就1、牛顿(英国人)评价: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2、达尔文(英国人)影响: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总结

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总结首先,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之一、古代中国农民创造性地发展了丰富多样的农业工具和方法,例如水力灌溉、深耕和旋耕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农业国家之一,为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中国古代的造纸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在汉代,中国的造纸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书籍、报纸和官方文件的制作上。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为文化和教育的繁荣提供了基础。
另外,中国古代的火药和指南针也是重要的发明之一、火药的发明为火箭、炸药和烟花等应用提供了基础,极大地改变了战争和社会的发展。
指南针的发明则在航海和导航方面起到革命性的作用,使得航海家们能够在没有陆地参照物的情况下准确地确定方向。
此外,中国古代还有其他许多重要的科技成就。
例如,中国的水利工程在古代非常发达,包括大型水坝、灌溉系统和水轮机等。
此外,中国还发明了印刷术,为大规模出版和知识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他包括铁铸造、航空技术和纺织技术等方面的发明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科技成就,中国古代的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
中国古代的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以仁爱和道德为基础的社会秩序。
古代的文人和学者致力于文学、诗歌和哲学的研究,创作了众多优秀的作品,如《论语》、《庄子》和《红楼梦》等,对世界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中国古代的艺术也非常发达。
中国古代绘画、音乐、戏剧和陶瓷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以精致细腻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
中国的传统舞蹈和舞台艺术,如京剧和杂技等,也以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精湛的技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丰富多样,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也对全球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人类智慧的瑰宝。
历史中考必备的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历史中考必备的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历史考试的热点内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历史中考必备的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古代智慧的奇迹吧!一、造纸术中国古代科技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是造纸术。
在西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将纸从稀缺的贵重品变成了大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工具。
造纸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和信息传播。
纸张成为古代学者写作、保存和传播知识的主要媒介,也促进了书籍的广泛流传。
二、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另一个伟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航海家在航行时利用指南针来确定航向,这项发明对于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和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指南针的发明不仅使中国古代人民在航海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推动了世界海洋交通和文化的交流。
三、火药火药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又一伟大发明。
火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重要突破,对于战争的结果起到了重要影响。
火药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古代战争的格局,也推动了火器的发展。
火药的应用不仅在军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还在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民用烟花爆竹、医药等。
四、孔子文化中国古代的文化人物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了追求道德、敬畏天地、尊重先贤等一系列的思想理念。
他的思想被学者们广泛传承和研究,并产生了众多具有影响力的学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等。
孔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了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方方面面。
五、陶瓷艺术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闻名于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中国古代陶瓷工艺技术独步世界,以精湛细腻的工艺和典雅华丽的装饰而著称。
陶瓷制品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念,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代的瓷器成为文化交流中的使者,传播着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六、木版印刷术中国古代的木版印刷术是印刷历史上的重大发明。
它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科技常识

古代科技常识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2、印刷术唐朝——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3、指南针前身:战国——司南应用:北宋——指南针——航海——对近代的世界历史进程影响最大4、火药源于:炼丹术应用:唐朝——用于军事;南宋——突火枪;元明——火铳二、天文1、商代的历法是迄今已知较为完整的最早历法。
2、《春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3、战国:《甘石星经》,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4、东汉:张衡,对月食做了世界上最早的科学解释。
5、唐朝:僧一行,做了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长度实测。
三、历法1、西汉:《太初历》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世界上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2、唐朝:僧一行《大衍历》标志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3、北宋:沈括,“十二气历”,有利于安排农事。
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李约瑟称他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4、元朝:郭守敬《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 年。
5、清朝:康熙仿制西方天文仪器,任命传教士南怀仁修订历法。
四、地理1、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2、西晋:裴秀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制作了《禹贡地域图》。
3、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4、明朝:《徐霞客游记》记述了石灰岩溶蚀地貌。
五、数学成就1、《周髀算经》,早于《九章算术》。
既是一本天文学著作,又是一本数学著作,在里面介绍了勾股定理。
2、《九章算术》,成书年代:东汉。
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做注本。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九九乘法表”。
4、祖冲之,南北朝时期的宋人,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 位。
他的著作是《缀书》成为唐朝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科书。
六、四大农书1、《氾胜之书》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作者氾胜之,西汉。
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资料信息

中国古代科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信息:
1.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科技的杰出代表。
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造纸术和印刷术,
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农学:中国古代农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农学家和农学著作。
例如,《齐民要术》、《农书》等,这些著作总结了古代农业生
产的经验和知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3.医学:中国古代医学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和医学著作。
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这些著作总结了古
代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医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4.天文学:中国古代天文学也有很高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天文学著作。
例如,《石氏星经》、《甘石星经》等,这些著作记录了
古代天文学的观测和研究成果,为现代天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5.数学:中国古代数学也有很高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
例如,《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这些著作总结了古代数学
的原理和方法,为现代数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总之,中国古代科技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古代史专题之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史专题之古代科技、思想、文化(一)基础知识1、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改进。
2、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唐朝印制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3、指南针:时发明,并运用于航海事业,时,广泛用于航海。
4、火药:唐朝时开始用于军事,时,广泛用于战争。
1、楚辞:战国时期的创造,代表作。
2、唐诗:唐朝是我国诗歌创造的黄金时代,代表人物有、、。
“诗仙”指的是,“诗圣”指的是。
3、宋词: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豪放派北宋的代表是,代表作是,南宋的代表是;婉约派的代表是。
4、戏曲:①元朝优秀的剧作家是,代表作是。
②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汤显祖,代表作有。
③19世纪中期,在徽剧和汉调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新的剧种。
5、明清小说:①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作者是。
②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作者。
③长篇神话小说是,作者是。
④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是,作者是。
五、史学巨著1、《史记》:西汉史学家编写,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记述了从到的史实。
2、《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所著,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叙述了从到的历史。
六、汉字的演变和艺术成就1、汉字的演变:①甲骨文: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②金文:西周时期,铸刻在上的文字,也成“铭文”。
③小篆:秦朝统一后,把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2、艺术成就①书法⑴东晋“书圣”王羲之的《》,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⑵唐朝创“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创“柳体”。
②绘画⑴东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⑵唐朝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步辇图》;“画圣”的《送子天王图》。
⑶北宋张择端的《》,反映了北宋商业的繁荣。
③雕塑⑴是秦汉雕塑艺术的杰作。
⑵北朝的山西大同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隋唐的敦煌。
④音乐: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编钟。
(二)真题再现1.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1.雕版印刷术唐朝868年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有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火药 唐中期的书籍里面有制成火药的配方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建筑学
1.隋宇文恺主持修建大兴城,唐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长安城,长安城整体设计合理,建筑规模宏大,体现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
2.指南针宋代,指南针在航海交通上普遍使用 指南针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3.火药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南宋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金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曾用火药武器打退蒙古进攻,取得局部胜利。13世纪传入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2.105年蔡侯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出便于书写的纸,原料易得、造价低廉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魏 南
北
晋 朝
1.魏晋时,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2.南朝祖冲之 精确的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外国早1000年 著《缀术》对数学发展有杰出贡献
2.元郭守敬 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20件天文观测仪器 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 主持编订《授时历》一年周期用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1.印刷术—活字印刷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欧洲,比欧洲早400多年,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大发明中其最晚传到欧洲)
秦
汉
1.汉武帝时的“太初历”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2.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最早记录
3.东汉张衡从日、地、月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1.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1.战国问世,稀罕编订的《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时期
天文历法
数学
医学
地理学
农学
四大发明
其他
春
秋
战
国
1.《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2.春秋时,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年
3.战国时的《甘石星经》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记录
4.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的记录
5.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哈雷彗星最早记录
2.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3.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药这一发明比西方早1600多年
4.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1.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1.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隋工匠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奇巧固护,甲于天下”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
元
1.北宋沈括 科技著作:《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英国学者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突出成就:创制“十二气历”。这种制度更加简便,有利于安排农时
化学
1.东晋葛洪《抱朴子》书中涉及许多化学知识,在我国古代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隋
唐
1.唐僧一行《大衍历》 比较准确的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1.唐孙思邈《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建筑学
1.北宋末年李诫《营造法式》对建筑材料、结构式样等都有详细说明和精致的图样,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筑
3.金代卢沟桥以其坚固实用、美丽壮观而闻名中外
4.元大都建筑宏伟,城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明
清
1.李时珍《本草纲目》全面的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圣典”
1.西晋裴秀 绘制出《禹贡地域图》 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通过为《水经》作注,以《水经》为纲,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1.北朝贾思勰《齐名要术》系统的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储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1.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比欧洲早两个世纪
1.徐光启《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工艺
1.宋应星《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勾三股四弦五”勾股特例载于《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
2.九九乘法表
1.战国时,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切脉是他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2000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1.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司南
物理
1.战国时的《墨经》是《墨子》的一部分,里面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还有声学和光学的记载。关于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写得很系统,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光学八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物理学的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