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 (4)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中国法律史作业1(第一章一一第四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共40分)1.《禹刑》——是夏朝统治者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的总称。
2.《汤刑》——是一种古老的刑事惩罚方法,源自中国古代传统的惩罚之一,最早见于西汉时期。
是一种古老而残酷的刑罚,此刑罚需要将受罚者裹上特制的油纸或织物,有时将受罚者注满滚水或蒸汽之后,在裹着油纸时将其烧死。
另外也有侵入汤池中烧灼受罚者的手段。
尽管如今汤刑已经不再被使用,但它仍被认为是一种严厉的刑罚,用以惩罚特定的罪行,如盗窃或破坏他人财产等。
3.商朝五刑——指的是一种权力机构根据刑法对犯罪行为的处罚,每一种刑罚都有其特殊的功能,旨在保护社会的安定,维护当时的法律秩序,使社会可以稳定的运行。
4.周公制礼——西周时期周公将夏商时期的礼制加以整理编撰而成。
5.九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有两种含意:一是指周朝的刑书,另一种含义是西周的刑法。
6.六礼——六礼,创自西周,是中国古代聘娶婚的完备结婚程序。
所谓“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
”“六礼”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7.《法经》——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率先变法,集各国法律之大成,制定成《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分《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8.刑不上大夫——我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受的特权之一,是宗法等级制在法律上的反映。
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不执缚系引,不使人颈盩,不捽抑”,处死刑不“于市”,而“于朝”。
9.公室告——指的是当事人提起诉讼,官府一定要受理的那种,一般来说,包括平民和平民之间的谋杀、抢劫、斗殴等情况,这种情况,官府应该受理,并按照秦法来处理这类问题。
10.廷行事——是一种成例,是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的先例,它可作为审理判决案件的法律依据。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试述夏商时期的神权法思想。
中国法制史》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法律史》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刑名从商:是荀子总结商朝刑事法律制度而言的,意思说商朝刑罚种类多,而且残酷,对后世影响较大。
2、九刑:是西周成文刑书的统称。《左传•昭公六年》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3、质剂: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周礼•天官•小宰》“听买卖以质剂”。据郑玄注释,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一片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半而字全。这种竹简分为两种,长的叫质,短的叫剂;大买卖,如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用长券,即用质;小买卖,如买卖兵器或食品用短券,即用剂。
(3)西周初期的统治者在夏商“王权神授”“天讨”“天罚”的基础上,发展了“德治”、“礼治”的思想原则,形成了奴隶主贵族较为完备的立法思想体系。“君权神授”说依然是周朝法律统治的理论武器,但在具体宣传上却发生了某些变化,即“以政为德”是“获天命”的关键,从而形成了以德为核心的新理念。当这种主张行用于法制方面,便产生了“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表明周初神权学说与现实政治、天上的至上神与地上的君主专制融为一体,标志着奴隶主阶级政治上的成熟与思想理论体系的严密。另外,起源于原始社会祭祀活动的礼,到夏商时代被赋予奴隶主阶级的意志,变为统治者束缚被压迫阶级、调整内部关系、指导社会生活的无所不包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周初统治阶级继承并发展了夏商的礼治思想,提出并实践了完善礼治的主张,把“亲亲”“尊尊”作为礼治思想的核心,同时使西周法律思想更趋完善化,礼变为奴隶主阶级维护君主专制与宗法等级特权的工具。
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1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刑名从商:是旬子总结商朝的刑事立法之后提出来的一句话,他认为商朝的刑事立法制订的比较完善,而且多为后世沿用。
2、九刑:有两种解释一是指西周的九篇刑书;二是指西周实行的九种刑罚,即墨、劓、剕、宫、大辟、流、赎、鞭、扑。
《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3、质剂:买卖契约,西周称为质剂。
质剂是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
这种竹简分为长短两种,长(券)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短(券)叫剂,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异物品。
4、田里不鬻:西周初期的土地所有权。
土地归周天子一人所有,各诸侯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无处分权,无权买卖。
5、六礼:“西周结婚的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后来封建社会基本上沿用西周的六礼制度。
二、问答题(每题15分,分30分)简述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
答案要点:采取的是法家的指导思想: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不论是谁,只要违法犯罪,都要依法律论罪处刑。
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制定成文法,向百姓公布,使人人皆知法而又有法可依。
3、“重其轻者”——在定罪量刑时,加重对轻罪的刑2、简述《法经》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案要点:1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总结春秋以来各诸候国立法经验,著《法经》2法经内容;改刑为法,先列罪名,后定刑制,全文以刑为主,夹着诉讼法和其它法律内容。
包括的正律,杂律,具律三大部份其中的正律包括盗律,赋律,囚律,捕律。
杂律规定的是除盗赋罪名以外的罪名。
具律是关于刑罚的适用,如加减刑罚等。
3法经的阶级本质;1)锋芒主要指向农民和其它劳动人民。
立法思想是“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2)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如规定了窥宫,盗玺等。
3)维护封建等级,例如丞相受金,左右伏诛,就是说如果丞相受贿,要把他左右的臣属斩首问罪,这个因为刑不上丞相的缘故。
《中国法制史》作业1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8 道试题,共30 分。
每空3分)1. 西周将婚姻管理机关叫做()。
正确答案:1). 媒氏2. 荀子总结商朝的法律,总结出“()”。
正确答案:1). 刑名从商3. 在“刑侯与雍子争田案”中,雍子犯了“昏”罪,即“()”。
正确答案:1). 己恶而掠美4. 《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
”正确答案:1). 商5. 夏朝的第一个帝王是()正确答案:1). 启6. 《说文解字》:“灋,刑也,(),从水,豸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正确答案:1). 平之如水7.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
正确答案:1). 质剂正确答案:2). 傅别8. 礼制的原则是()和()。
正确答案:1). 亲亲正确答案:2). 尊尊二、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在奴隶制五刑中,破坏犯罪者的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是()。
A. 墨刑B. 劓刑C. 刖刑D. 宫刑正确答案:D2. 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A. 明德慎罚与以德配天B. 天命与天法罚C. 德刑并用与德主刑辅D. 法网严密正确答案:A3. 夏朝有五种刑罚,共()条。
A. 五百B.一千C. 二千D. 三千正确答案:D4. “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A. 昏B. 墨C. 贼D. 杀正确答案:D5. 史料记载,商朝的九侯触犯了商王,而受到()的刑罚。
A. 斩B. 戮C. 醢D. 脯正确答案:C6. “威侮五刑,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A. 习惯B. 战争动员令C. 祭祀D. 礼仪正确答案:B7.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将刑罚条写在()上。
A. 竹简B. 丝绢C. 铜鼎D. 龟骨正确答案:C8. 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
A. 《九刑》B. 《汤诰》C. 《汤刑》D. 《周礼》正确答案:D9. 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是的人是春秋郑国的()。
中国法制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中国奴隶制法概述一、填空题1、我国奴隶社会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和()。
2、宗法制度是在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家长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以()为纽带、以()统治为核心的综合性的社会制度。
3、据商代资料,商代中期以后,主要是实行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并出现了()继承制。
二、判断题1、夏礼和殷礼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以神为核心。
()2、中国法起源于贵族与平民的斗争与妥协。
()3、中国奴隶制时代的礼起源于原始氏族的祭祀活动。
()三、简答题:1、试述西周的宗法制度。
2、简述西周的继承制度。
第二章中国奴隶社会的立法一、填空题1、春秋时期正式公布的成文法有郑国()、晋国()和邓析的竹刑。
2、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正式公布的成文法典,是郑子产所铸的()。
3、第一次礼法之争的焦点是为国以礼还是()的问题。
二、名词解释1、铸刑书2、铸刑鼎3、竹刑三、简答题试述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及意义。
第三章中国奴隶制时代的法律制度分论一、判断1、所谓“三不去”包括有所取无所归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
()2、三不去制度的立法精神,是为了保护妇女的权益。
()3、奴隶制五刑包括自由刑。
()4、西周的民本思想是以人为本。
()二、名词解释1、以德配天2、明德慎罚3、出礼入刑4、五刑5、六礼6、同姓不婚7、五过之疵8、五声听狱讼三、简答题1、简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2、怎样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3、简述西周的婚姻制度。
4、简述西周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中国奴隶制时代重要法制人物点评简答题1、简述周公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2、论孔子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中国封建制法概述一、填空题1、礼与法的关系问题的实质,是儒家所提倡的()法律规范与法家所倡导的()法律规范的矛盾与协调问题。
2、西汉时代的“引经决狱”打开了法律儒家化的开端,东汉时代的以经注律开辟了法律儒家化的新途径,魏晋时代的()完成了法律儒家化的过程。
电大《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第1—5章)一、填空题(每空降兵分,分20分)1.禹刑 2.汤刑 3.九刑 4.杀 5.醢 6.兄终弟及 7.媒氏8.神权法指导思想 9.田里不鬻 10.七出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分20分)1.A 2.D 3.A 4.B 5.D 6.D 7.C 8.B 9,A 10.D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分20分)1.ABC 2.ABCD 3.ABC 4.CBD 5.ABCD 6.ABCD 7.BC 8.BCD 9.ABC 10.ABCD四、名词解释(每题6分,分30分)1.质剂:买卖双方各执一半。
这种竹简分为长短两种,长(券)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短(券)叫剂,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异物品。
2、六礼:西周结婚的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后来封建社会基本上沿用西周的六礼制度。
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额外内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纺结婚姻。
纳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又叫纳市。
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其同意。
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
六礼始于奴隶社会,对后世影响很大,是包办婚姻与买卖婚姻相结合的体现,并充满浓厚的迷信色彩。
3.五听: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始于西周,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周礼?秋官。
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辞听指听当事人陈述,理亏则语无伦次;色听指观察当事人表情,理亏则面红耳赤;气听指听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理亏则气喘;耳听指观察当事人的听觉反应,理亏则听觉失灵;目听指观察当事人眼睛,理亏则不敢正视。
“五听”表现出浓厚的形式主义特点,但就其注意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而言,有一定借鉴意义。
4.《法经》: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律。
由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了《法经》。
中国法制史 课后题 及其解析供参习
《中国法制史》课后习题第一章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
A.禹刑B.汤刑C.九刑D.五刑【答案】A【解析】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五刑为墨、劓、蜚、宫、大辟(奴隶制五刑)和笞、杖、徒、流、死(封建制五刑)”。
2.西周法官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叫做()。
A.“五刑”B.“五听”C.“五行”D.“九刑”【答案】B【解析】西周时期审理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五种方式被称为“五听”。
3.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私造的刑书是()。
A.吕刑B.竹刑C.九刑D.汤刑【答案】B【解析】邓析是郑国的大夫,公元前530年,邓析综合当时郑国内外的法律规范,编成刑书,刻在竹简之上,称为“竹刑”。
4.赎刑作为一种制度始于()。
A.夏B.商C.西周D.春秋【答案】A【解析】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夏。
赎刑是刑罚执行的一种变通方法。
周穆王时,曾命令吕侯“训夏赎刑”,就说明了这一点。
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的成文法是指()。
A.宋国的“刑器”B.邓析的“竹刑”C.晋国的“铸刑鼎”D.郑国的“铸刑书”【答案】D【解析】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打破了奴隶主把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当作自己的秘密武器的传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宋国的“刑器”、邓析的“竹刑”和晋国“铸刑鼎”在时间上晚于郑国的“铸刑书”。
6.下列属于夏朝法律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A.律B.格C.令D.王命【答案】D【解析】在夏朝,不成文的习惯法占有很大的比重,国王发出的“誓”、“诰”、“王命”也是当时重要的法律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7.西周时审理民事案件称为()。
A.听狱B.断狱C.五听D.听讼【答案】D【解析】西周时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已有明确的区分,前者称“讼”.后者称“狱”。
中国法制史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刑名从商:《荀子.正名》说:“刑名从商”,意思是说后世历朝历代的刑名均沿袭商朝的,这说明商朝的刑罚种类繁多,而且残酷,主要针对对象是广大的奴隶和平民。
2、九刑:西周实行的九种刑罚,即墨、劓、刖、宫、大辟、流、赎、鞭、扑。
3、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周礼.天官.小宰》“听买卖以质剂”。
据郑玄注释,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一片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半而字全。
这种竹简分为两种,长的叫质,短的叫剂;大买卖,如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用长券,即用质;小买卖,如买卖兵器或食品用短券,即用剂。
4、田里不鬻:周王对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隶有最高所有权,周王有权把土地和奴隶封赏给诸候和臣属,诸候对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这叫“田里不鬻”。
5、六礼:中国古代的六道结婚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二、问答题1、简述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建立了封建性的国家,为了巩固从奴隶主手中夺取的政权,封建地主阶级采用法家思想作为他们的立法指导思想。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意思是说,取消按照血缘关系而规定的法律特权,取消按照爵位的有无和高低享有不同的待遇,除国君之外,不论是谁,只要违法犯罪,都要按法律论罪处罚。
这样,开始打破奴隶制“刑不上大夫”的壁垒。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意思是说,要制定成文法,并向老百姓公布,是人人皆知法而有法可依。
从而否定“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
2、简述《法经》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由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
《法经》共有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其阶级本质是:锋芒指向劳动人民,《法经》开宗明义规定盗、贼两篇,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表明镇压盗贼是地主阶级专政的主要任务;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等级制。
中国法制史作业及答案
学生姓名常海兵学号200910640027一、为什么说《法经》是中国古代法典的鼻祖。
1.《法经》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作用。
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开端。
这段时期,在中国古代法治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是重要的奠基阶段。
战国时期,以土地私有为主体的封建地主经济已逐步在各大国占据了统治地位,正在从奴隶主阶级手中夺取或已经取得政权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经济方面的成果,开始致力于上层建筑方面的变革。
他们以法律为武器,继承了春秋末期的公布成文法的传统,主张以公开的、划一的“法”取代奴隶制的“礼”和秘密的“刑”,并提出“法治”的口号以反对奴隶主阶级的“礼治”,要求建立保护地主阶级利益、打击奴隶主旧势力、维护封建的生产关系并调整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关系的法律制度。
由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组成“法家”站在时代的前列,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主张“变法”、“以法治国”、“一断于法”。
他们在不断认识新的社会关系,总结法制建设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完善、充实了自己的法治理论,指导着战国时期的封建立法和执法。
在此大背景下,魏国当时的宰相李悝集诸国成文法之要而作成的中国历史上具备一定规模和体系的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法经》应运而生。
李悝为了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保护经济、政治改革所取得的成果,维护新兴地主阶级所取得的利益,使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进行,在变法的过程中总结了前人的立法经验,在“撰次诸国法”的基础上制定出《法经》。
《法经》既是变法的重要内容,又是对变法成果的肯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法典。
它改刑为法,先列罪名,后定刑制,以罪统刑,是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重大建树,对于后世封建法典体例的创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2.《法经》的篇目及其内容。
根据史料记载,大致可以了解《法经》的篇目结构为:第一部分是正律,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四篇。
第一篇《盗法》,是惩罚侵犯财产的犯罪的法律;第二篇《贼法》,是惩罚杀人、伤人等侵害他人人身的犯罪的法律;第三篇《囚法》,是关于囚禁和审讯罪犯的法律规定;第四篇是《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规定。
奥鹏东师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 B C A A C B D B B B C D B A A二、多项选择BCCDCDBCABCDABCD CD ABC AB ADCD AB BC AD ABD BC CD三、简答:1、生命刑,身体刑,劳役刑,财产刑,身份刑,流放刑,耻辱刑。
2、主要围绕春秋决狱、秋冬行刑、录囚制度等简要加以阐述。
3、公元前5世纪魏文侯任李悝为相,制定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部法典。
内容包括盗、贼、囚、捕、杂、具。
标志立法走向成熟,有利于司法统一,有利于立法系统化,将实体与程序分开,等等。
4、律、令、式、廷行事、法律答问5、在汉朝,在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则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其首创为董仲舒。
在运用上容易产生很多弊端。
6、同第三题。
7、礼与刑是西周法的两个基础组成部分,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凡是礼所不容的,就是刑所禁止的;凡是合于礼的,必然是刑所不禁的。
8、主要围绕春秋决狱、秋冬行刑、录囚制度等简要加以阐述。
四、论述题1、它继承了魏晋以来各代优秀法律文化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作了重大改革,使封建法典进一步完善,其成就有以下几方面:篇章体例更加简要,刑罚简明宽平,确立封建五刑,创设十恶制度,法律维护特权等级制度。
它所创立的法律制度被唐所继承,在中国法制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世族门阀特权进一步法律化;表现为“八议”入律,官当制度,重罪十条确立,五服制度使儒家的礼仪与法律的适用完全结合在一起。
3、秦代的诉讼形式已有明确的划分,依据诉讼主体的地位,一般可分为公诉;一为自诉,又可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后者的控告官府不受理。
在审判程序上,先听口供,加以笔录;然后再加以讯问;对态度不好者可以刑讯;判决完毕要宣读判决书;还可以上诉。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二参考答案一、ACDBAACCACC二、ABC ABCD ABC ACD ACD ACD AB ABC ABCD BCD BCD AC三、1、主要围绕春秋决狱、秋冬行刑、录囚制度等简要加以阐述。
100 《中国法制史》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夏2.刑罚世轻世重轻中重3.邓析4.廷尉大理寺5.《九章律》厩6.张斐杜预7.北齐律8.十二七9.《唐律疏议》10.非公室告公室告11.杜周杜延年12.《魏津》(《新律》)13.宋14.笞三百弃市15.谋反恶逆16.三年17.理学18.热审19.德主刑辅20.五复奏三复奏一复奏21.斩衰齐衰22.《问刑条例》23.大理寺卿通政使礼部24.《大清律集解附例》25.人民委员会26.《泰始律》27.杂28.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29.元30.明《大诰》31.《大清律例》32.清未修律二.名词解释1.五刑:刑罚名。
有奴隶制五刑:墨、劓、剕、宫、大辟。
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
2.《法经》:魏李悝编撰。
六篇:《盗》、《贼》、《囚》、《捕》、《杂》、《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
3.读鞫:中国古代,断罪判决原则上要对被告及其亲属宣读。
最初出现于先秦。
4.三司推事:首先在唐代,对某些特别重大案件,由中央的大理寺,刑部及御史台长官组织特别法5.六礼:西周时期,婚姻的缔结须合乎一定的礼仪,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6.董仲舒:我国封建时代著名唯心主义思想家,哲学家和经学家。
(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
主张以儒家学说思想作为西汉的指导思想,提出“墨黜百家,独尊儒术”,“德主刑辅”,首倡春秋决狱。
7.《大清新刑律》:1905草订,1910颁布。
分总则,分则两编,53章411条,附《暂行章程》5条。
依资产阶级刑法体例,采取资产阶级国家刑罚体系。
8.晋律:又称《泰始律》,贾充、杜预对曹魏《新律》删订,颁行。
该律经张斐、杜预作注,又称“张杜律”。
共20篇,增《法例》,增加律疏注释。
9.热审: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由大理寺左右二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共同审录关押在京师各狱的笞杖罪囚,或免释或减等,或保释。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一)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2叔向认为,晋国《刑书》中“昏、墨、贼、杀”的规定最早是皋陶所至,后来夏代的法律沿袭。
据叔向解释,“昏”:自己做个坏事而窃取他人的美名;“墨”:贪得无厌、败坏官纪;贼:肆无忌惮地杀人,这三种罪都要处以死刑。
3醢是商朝的死刑方法,即把犯罪者捣成肉酱.脯~~~~~,即把犯罪者晒成肉干。
劓殄~~~,将犯罪者和其亲属和后代都杀掉,即后世的族诛剕刑。
奴隶制五刑的一种,也叫作刖刑。
即断足的刑罚。
4、1、商初,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但以弟及为主。
2、商朝中后期,随着私有制的发展,私有观念进一步加强,父死子继逐渐取代兄终弟及。
3、实行父死子继以后,商朝后期,又逐渐实行嫡长继承制。
所谓嫡长继承制,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什么是“立子以贵不以长”呢?王位的继承必须是妻所生的长子,不管他贤与不贤。
历史上的商纣王就依据此规定,当上国君的。
5西周时期掌管婚姻事务的机构——媒氏6夏朝、商朝统治者立法指导思想都是神权思想,这种神权思想包括上帝神和祖先神,把一切活动,包括他们运用法律的活动,都说成是上帝和鬼神的力量。
7 周王对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隶有最高所有权,周王有权把土地和奴隶封赏给诸候和臣属,诸候对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这叫“田里不鬻”。
8。
《周礼》规定,丈夫可以以七种理由休弃妻子,即所谓的"七去",也叫"七出"。
所谓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 (不顺无子,引渡恶疾,多言窃盗)二、单选1大禹之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也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据说启死后,太康即位,出现了一时的政权更迭,即所谓“失国”。
中国法制史习题大全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库1、赎刑首次出现在哪个朝代()A夏B 商C 西周D东周2、魏文王曾命()进行变法改革。
A商鞅B 子产C 李悝D邓析3、西周民事案件的诉讼费用是()A束矢B 钧金C傅别D质剂4、西周中央最高司法官名为()A大理B 士C 蒙士D 大司寇5、商代惩治官吏犯罪的专门法律是()A官刑B 汤刑C九刑D茆门法6、春秋时期“竹刑”的作者是()A 子产B 邓析C 叔向D荀寅7、《法经》中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的部分是()A 具法B 盗法C 贼法D杂法8《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 )A. 《汤刑》B. 《九刑》C.《吕刑》D.《禹刑》9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A九刑B 官刑C 汤刑D吕刑10、春秋时郑国“铸刑书”遭到()的反对。
A孔子B叔向C 子产D 赵鞅11、西周刑罚的主体是()A 嘉石之制B 圜土之制C 五刑D 赎、流刑12、西周时期,实行()的婚姻制度。
A 一夫多妻制B 一夫多妾制C 一夫一妻制D 嫡长子继承制13、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A. 一夫一妻制B. 同姓不婚C.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D.“七出”、“三不去”14、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倗生三十田。
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
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A. 傅别B. 质剂C. 券书D.书券15、西周时期用来买卖牛、马、奴隶等有生命物品的契约称为( )A. 质B.剂C.合同D.傅别16、春秋时,反对晋国将法典铸在鼎上公布的人是( )A. 李悝B. 孔子C. 赵鞅D.荀寅17、下列属于西周司法官员法律责任制是(A 官刑B 五过之疵C 茆门之法)D 五听18、春秋后期,率先“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的是()A 晋国B.郑国C .楚国D.宋国19、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536 年“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8-中国法制史(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A.夏B.商C.周D.秦2、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A、圜土B、夏台C、畿内D、社3.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B.断手、刖、劓、宫、大辟C.墨、劓、刖、宫、大辟D.醢、脯、劓、墨、大辟4、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审讯方法被称为()A、五刑B、五听C、五行D、九刑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是()A、竹刑B、《法经》C、《宪令》D、《大府之宪》6.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 )A.《具律》B.《盗律》C.《杂律》D.《厩律》7、凌迟刑作为法定刑始于()A、宋B、清C、唐D、明8、在汉朝,由秦的“课”发展而来的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称为()A、律B、令C、科D、比9、三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是()A、“拨乱之政,以刑为先”B、“拨乱之政,以礼为先”C、“拨乱之政,以德为先”D、“拨乱之政,以律为先”10.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A.《九章律》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11.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A.《大律》B.《泰始律》C.《武德律》D.《大业律》12.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A.《名例》B.《刑名》C.《法例》D.《具律》13.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规定于()A.《北齐律》 B.《晋律》 C.《唐律疏议》 D.《开皇律》14.唐律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A.不孝 B.恶逆 C. 大不敬 D.不义15.充军作为正式刑名,始自()A.宋朝 B.明朗 C.清朝 D.元朝16.明代中央的审判机关是()A.大理寺 B.都察院 C.刑部 D.御史台17、《大明律》共有()A、6篇B、7篇C、9篇D、12篇18.清朝特别创立的刑罚有()A.发遣 B.充军 C.枷号 D.刺字19.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是()A.《大清律集解附例》 B.《大清律例》C.《大清新刑律》 D.《大清会典》20、元朝类似前代大理寺的中央审判机关是()A、刑部B、在宗正府C、宣政院D、审刑院21.太平天国的刑罚简单而残酷,包括( )A.笞、杖、死刑B.廷杖、死刑C.发遣、充军、死刑D.枷、杖、死刑22、中国近代第一部专门的刑法典是()A、《大清现行刑律》B、《大清新刑律》C、《暂行新刑律》D、《中华民国刑法》23、中国近代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的文献是()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24.《大清民律草案》仿照的是( )A.法国式民法B.德国式民法C.英国式民法D.美国式民法25.首次规定废除帝制、确立共和制的立法是()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C.“天坛宪草” D.“贿选宪法”26.北洋政府的刑法典是( )A.《暂行新刑律》B.《暂行刑律》C.《中华民国刑法》D.《暂行现行刑律》27.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地位极隆的是( )A.民法B.刑法C.诉讼法D.行政法28.南京国民政府实施时间最长的宪法性文件是()A.《中华民国宪法》 B.“五.五宪草”C.《训政纲领》 D.《训政时期约法》29.抗日民主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党中央 B.参议会 C.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D.人民代表会议30、抗日战争初期各抗日根据地一般在名义上实行三级三审制,其第三审级为()A、县地方法院B、边区高等法院C、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D、省裁判部二、多项选择题1.商朝的肉刑有()。
《中国法制史》作业3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第3次任务_0004一、填空题(共8 道试题,共30 分。
每空3分)1. 唐高宗时期最大的立法成就是长孙无忌等人对《永徽律》注解,并经皇帝批准,颁行天下的封建法典的代表《》。
正确答案:1). 唐律疏议2. 明朝专掌复核的中央司法机关是。
正确答案:1). 大理寺3. 作为反映朱元璋重典治天下政策的法律是《》。
正确答案:1). 大诰4. 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管的制度称为。
正确答案:1). 禁榷制度5. 唐高祖武德四年,政局趋于稳定,根据唐初的社会情况,制定自己的法典,于武德七年完成,称为《》。
正确答案:1). 武德律6. 明朝的根本性法典是《》。
正确答案:1). 大明律7. 隋唐时期最高行政机关是,是中央政府机关。
正确答案:1). 三省六部正确答案:2). 九寺五监8. 唐代的制度,即现今的退休制度;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岁。
正确答案:1). 致仕正确答案:2). 七十(70)二、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宋太祖为了巩固新建立的政权,缓和阶级矛盾,取得民心,制定了旨在改革“五刑之苛”、减轻刑罚的()。
A. 折杖法B. 刺配之法C. 凌迟D. 盗贼重法正确答案:A2. 狭义上的唐律,指()。
A. 《唐律疏议》B. 《大中刑律统类》D. 《贞观律》正确答案:A3. 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的法典是()。
A. 《大业律》B. 《开皇律》C. 《九章律》D. 《贞观律》正确答案:B4. 明《大诰》共()。
A. 二篇B. 三篇C. 四篇D. 五篇正确答案:C5. 在明朝,主管审判的中央司法机关是()。
A. 大理寺B. 刑部C. 督察院D. 御史台正确答案:B6. 清朝正式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A. 《清会典》B. 《大清律集解附例》C. 《大清律集解》D. 《大清律例》正确答案:B7. 在唐朝遇重大案件,常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
A. 三司使B. 三司推事C. 小三法司会审D. 大三法司会审正确答案:B8. 《唐律疏议》中相当于现代法典总则的篇名为()。
16秋《中国法制史》作业1
16秋《中国法制史》作业1
1:中国早期法制的鼎盛时期是在()。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正确答案:B
2:西周时期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除传统的“誓”、“诰”、“命”等王命以外,以()为具体表现的周族习惯法也占有相当的比重。
A:“教”
B:“礼”
C:“言”
D:“谕”
正确答案:B
3:公元前530年,邓析综合当时郑国内外的法律规范,编成刑书,刻在竹简上,称为“()”。
A:竹刑
B:成文法
C:成文刑
D:邓律
正确答案:A
4:封建制法制时期的成熟时期是指()。
A:商周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正确答案:C
5:西周时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契约事宜,称为()。
A:质剂
B:傅别
C:司约
D:质人
正确答案:C
6:下列不属于西周婚姻“七出”的是()。
A:生病
B:不顺父母。
《中国法制史》练习与作业
法制史练习与作业 1、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2 分)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我的答案:C得分:2分 2、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为( )(2 分)A.《武德令》 B.《开皇令》 C.《大明令》 D.《大清令》我的答案:C得分:2分 3、三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是()(2 分)A.“拨乱之政,以刑为先”B.“拨乱之政,以礼为先” C.“拨乱之政,以德为先” D.“拨乱之政,以律为先”我的答案:A得分:2分 4、现存关于遗嘱继承的最早的法规是唐代制定,宋代沿用的( )(2 分)A.《户令·应分条》 B.《户绝法》 C.《丧葬令》 D.《户绝条贯》我的答案:C得分:2分 5、春秋末期,撰写“竹刑”的是()(2 分)A.子产 B.赵鞅 C.邓析 D.范武子我的答案:D得分:0分 6、首次规定“刑名”律,并将其列入律首的法典是()(2 分)A.《法经》 B.《九章律》 C.《新律》 D.《晋律》我的答案:C得分:2分 7、西周在王位继承上实行( )(2 分)A.兄弟相宗制 B.嫡庶继承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父死子继制我的答案:C得分:2分8、在秦代,知情人必须告发、官府必须受理的案件,称为( )(2 分) A.公室告 B.非公室告 C.州告 D.诣阙告诉我的答案:A得分:2分 9、将死罪按是否秋后处决分为斩立决、斩监候、绞立决、绞监候始于( )(2 分)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我的答案:C得分:2分 10、太平天国的刑罚简单而残酷,包括( )(2 分)A.笞、杖、死刑 B.廷杖、死刑C.发遣、充军、死刑 D.枷、杖、死刑我的答案:A得分:0分 11、秦朝时,乡一级负责调处民间纠纷的官吏是()(2 分)A.三老 B.啬夫 C.有秩 D.里典我的答案:C得分:2分 12、汉初受命制定《九章律》的是( )(2 分)A.萧何 B.赵禹 C.张汤 D.叔孙通我的答案:A得分:2分 13、首创流刑五等之制,并为后世所沿用的律典是( )(2 分)A.《新律》 B.《泰始律》 C.《大律》 D.《北魏律》我的答案:C 最大的得分:2分 14、中国历史上首次制定商法典是在()(2 分)A.清朝末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的答案:A得分:2分15、西周穆王时期,命吕侯重修刑书,史称( )(2 分) A.《吕刑》 B.《九刑》 C.《汤刑》 D.《禹刑》我的答案:A得分:2分 16、在中国古代法律中,夫妻双亡后由近亲属指定的养子,称为( )(2 分)A.命继子 B.立继子 C.嫡子 D.庶子我的答案:A得分:2分 17、南朝规模最大的一次立法活动是( )(2 分)A.宋对律、令、科的修撰 B.齐对律、令、科的修撰C.梁对律、令、科的修撰 D.陈对律、令、科的修撰我的答案:C得分:2分 18、对唐律律条进行解释和补充的是()(2 分)A.法律答问 B.律疏 C.律注 D.集解我的答案:B得分:2分 19、清朝绝大多数文字狱判刑且都是比照( )(2 分)A.谋反 B.谋叛 C.谋大逆 D.内乱我的答案:C得分:2分 20、北齐时将中央审判机关“廷尉”改称为()(2 分)A.尚书台 B.御史 C.司寇 D.大理寺我的答案:D得分:2分 21、中国近代“检审合署”的做法开创于()(2 分)A.革命根据地时期 B.清末 C.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D.北洋政府时期我的答案:B得分:2分22、南京国民政府使用时间最长的根本法是()(2 分)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C.《中华民国训政纲领》 D.《中华民国宪法》我的答案:B得分:2分 23、《大清民律草案》仿照的是( )(2 分)A.法国式民法 B.德国式民法 C.英国式民法 D.美国式民法我的答案:B得分:2分 24、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地位极隆的是( )(2 分)A.民法 B.刑法C.诉讼法 D.行政法我的答案:D得分:2分 25、根据社会防卫理论最早在刑法中增加“保安处分”的是()(2 分)A.《大清刑律》 B.《暂行新刑律》 C.《中华民国刑法》(1928年) D.《中华民国刑法》(1935年)我的答案:D得分:2分 26、解释唐律律文的“疏”始作于( )(2 分)A.唐太宗时 B.唐高宗时 C.唐玄宗时 D.唐敬宗时我的答案:B得分:2分 27、由朱元璋亲自编纂的刑事单行法规、判例和训导的汇编是()(2 分)A.《元典章》 B.《大明律》 C.《大明会典》 D.《大诰》我的答案:D得分:2分 28、世界上第一本法医学著作,是宋慈撰写的()(2 分)A.《元典章》 B.《洗冤集录》 C.《封诊式》 D.《法律答问》我的答案:B得分:2分29、正式将“凌迟”刑确定为法定刑的是()(2 分)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明朝我的答案:C得分:2分 30、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适用时间最长的根本法是()(2 分)A.《中华民国宪法》 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C.《训政时期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我的答案:A得分:0分多项选择题31、下列法律或刑罚不属于西周时期的是( )(2 分)A.禹刑 B.吕刑 C.秋审 D.凌迟 E.流放我的答案:BCD得分:0分 32、明代中央司法机关三法司包括( )(2 分)A.大理寺 B.刑部 C.都察院 D.按察司 E.东厂我的答案:ABC得分:2分 33、下列各项中属于唐律的立法原则的是( )(2 分)A.“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B.德主刑辅 C.轻刑慎罚 D.融礼入法 E.抗拒从严我的答案:ABCDE得分:0分 34、明代都察院的司法执掌包括( )(2 分)A.复核直隶及各省职官犯罪案件 B.审理直隶及各省职官犯罪案件 C.复核直隶及各省斩、绞监候案件 D.审理直隶及各省斩、绞监候案件 E.悬镜司是皇帝专门的检察官我的答案:ABCD得分:2分 35、以下有关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 分)A.《宋刑统》 是宋朝的基本法,其效力始终高于经过编订的敕和例 B.刺配刑是将杖刑、刺面、配役三种刑罚同时施加于罪犯C.凌迟刑创始于北宋仁宗时期 D.秋审是在秋季进行审判 E.大审是审判严重的罪行我的答案:AC得分:2分 36、春秋时期公布的成文法有( )(2 分)A.《竹刑》 B.《仆区之法》 C.“铸刑鼎” D.《茆门之法》 E.“铸刑书”我的答案:ABCD得分:0分 37、以下属于汉朝官吏选拔方式的有( )(2 分)A.科举 B.征辟 C.任子D.选举 E.检举我的答案:BC得分:2分 38、商鞅变法中,未颁行过的法令有( )(2 分)A.《公式令》 B.《分户令》 C.《稻谷令》 D.《纺织令》 E.《盗窃令》我的答案:ACDE得分:2分 39、明宪宗、武宗时期,为方便宦官专权,先后建立了( )(2 分)A.东厂 B.西厂 C.内行厂 D.外厂E.北厂我的答案:ABC得分:2分 40、下列不属于西周破坏家庭伦理犯罪的罪名有( )(2 分)A.疑众罪 B.不孝罪 C.不敬天 D.杀人罪 E.盗窃罪我的答案:ABDE得分:0分 41、下列各项属于唐朝司法制度内容的是( )(2 分)A.“换推” B.“拷讯” C.“举劾” D.“覆奏” E.“再奏”我的答案:ABCDE得分:0分 42、西周婚姻的原则相对夏、商最大的变化之一是确立了一夫一妻制,以下对西周“一 夫一妻”制表述正确的有( )(2 分)A.法律限定名义上的正妻只能有一人 B.法律限定一个男子只能有一个配偶 C.实际的婚配数量并不加以限制 D.妻子死了不可以再娶 E.男子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有多个妻子我的答案:ACD得分:0分 43、春秋战国时期的立法原则有( )(2 分)A.世俗化原则 B.公开化原则 C.重刑化原则 D.轻罪原则 E.无罪推定原则我的答案:ABC得分:2分 44、下列情况中属于西周以来丈夫可以单方面休弃妻子的理由有( )(2 分)A.不事舅姑 B.口舌 C.妒忌 D.窃盗 E.多女我的答案:ABCD得分:2分 45、以下关于宋朝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2 分)A.《宋刑统》在体例上取法唐末的《大中刑律统类》和五代的《大周刑统》 B.编敕、编例成为主要的、经常的立法活动 C.“重法地法”是北宋制定的刑事特别法 D.审判制度上实行鞫谳分司制 E.大审就是重要的审判我的答案:ABCDE得分:0分46、汉朝的人头税包括()(2 分)A.算赋B.口钱C.更赋D.遗产税E.房产税我的答案:ABCDE得分:0分47、唐律规定的基本法律原则的有()(2 分)A.特权阶层减免刑罚原则B.“十恶”重惩原则C.“轻重相举原则”D.重者恒重E.轻者恒轻我的答案:ABC得分:2分48、以下法律属于汉朝制定的是()(2 分)A.朝律B.傍章C.越宫律D.九章律E.无罪推定我的答案:ABCD得分:2分49、元朝《经世大典》系元文宗时期编成的一种法律文献,其主体“臣事”编分为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等六篇。
中国法制史平时作业(1)答案
《中国法制史》平时作业(1)答案一、填空题1、禹刑2、汤刑3、九刑4、杀5、醢6、兄终弟及7、媒氏8、神权法9、田里不鬻10、七出二、单项选择1、C2、D3、A4、B5、D6、C7、C8、B9、A10、D三、多项选择1、ABC2、ABCD3、ABC4、BCD5、ABCD6、AB7、BC8、AC9、ABC10、ABCD四、名词解释(见期末复习指导)五、案例分析1、商纣争太子案(1)答:夏商时期,一夫一妻制已确立,对于当时的贵族而言,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妻妾的地位截然不同,二者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
大多数妾是奴隶主贵族从女奴中强娶而来,或通过嫔嫁而来的,妾所生子女地位低于正妻所生。
(2)见书本33页。
2、车裂商鞅案(1)见书本75页(2)见书本16页至17页。
《中国法制史》平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B2、C3、A4、A5、C6、C7、D8、D9、B10、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CD4、BCD5、ABCD6、ABCD7、BCD8、ABC9、ABCD10、ABCD三、名词解释(见期末复习指导)四、案例分析1、缇萦上书救父(1)答:奴隶制五刑为:死刑和四种肉刑,即墨刑、劓刑、()刑、宫刑(2)汉文帝一方面为缇萦的孝心所感动,同时也觉得肉刑不人道,不利于犯人改过从善。
(3)轻徭薄赋,约法省刑。
(4)秦朝的徒刑有城旦,舂;鬼薪,白粲;司寇,作如司寇;罚作,复作。
徒刑,汉沿秦制,汉代徒刑有了明确的刑期,汉代另有“顾山”。
2、长孙无忌带刀入宫案(1)答:“八议”是指对特定的八种人犯罪,一般官员无权对其判处,必须先奏请,议其所犯,由皇帝决定如何处置。
这八种人包括:亲;故;贤;能;功;贵;勤;宾。
(2)答:"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3)答:“十恶”规定了对危及皇权及封建礼法犯罪的严厉制裁,绝不宽恕的方面;“八议”反映了封建法律制度中的等级特权,对统治阶层的减等宽免。
中国法制史 作业答案
《中国法制史》期末作业答案学生姓名:乌宁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秦代的刑罚种类有哪些?答:(1)死刑,是剥夺罪犯生命的极刑。
秦朝死刑又分为戮刑、磔刑、弃市、腰斩、枭首、具五刑、族刑等多种,执行方式极为残酷。
(2)肉刑,又称体刑,是残人肢体的刑罚。
既包括传统的奴隶制肉刑黥、劓、斩左止、宫,还包括以竹木棍捶击人身体的笞刑。
(3)徒刑,是限制罪犯人身自由并强制服劳役的刑罚。
秦朝的徒刑有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候。
(4)耻辱刑,剃去罪犯的鬓毛、胡须或头发,以异于常人。
秦朝的耻辱刑有髡刑、耐刑或完刑,耻辱刑常作为徒刑的附加刑适用。
(5)类似于后世流刑的迁与谪,强迫罪犯迁徙到边远地区或新开辟地区从事苦役。
(6)身份刑,包括收刑和废刑。
收刑是将一般平民籍没为官奴婢,废刑是剥夺为官吏资格的刑罚。
(7)财产刑,主要是赀刑,强令犯罪人交纳财物、金钱或无偿服劳役。
赎刑是通过交纳一定财物或服劳役,而赎免其他刑罚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刑罚,却具有财产惩罚的性质。
2、简述《法经》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答:《法经》是春秋末期李悝制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部系统的法典。
《法经》有六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
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因此将《盗法》、《贼法》列于篇首。
从整体上看,《法经》是一部“诸法合体”而以刑为主的法典。
《盗法》是涉及公私财产受到侵犯的法律;《贼法》是有关危及政权稳定和人身安全的法律;《囚法》是有关审判、断狱的法律;《捕法》是有关追捕罪犯的法律;《杂法》是有关处罚狡诈、越城、赌博、贪污、淫乱等行为的法律;《具法》是规定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的法律,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其他五篇为“罪名之制”,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分则部分。
《法经》的历史地位(1)《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立法技术已开始走向成熟,成为后世立/法的滥觞。
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9月《中国法制史》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3
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9月《中国法制史》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 《法经》的历史意义在于( )A.维护君主制度B.维护等级制度C.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D.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E.有利于巩固与发展奴隶制社会经济参考答案:CD2. 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的重要原则是“一妻多夫制”。
(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 春秋时期,制作“竹刑”的是( )A.子产B.叔向C.赵鞅D.邓析参考答案:D4. 秦朝行政管理体制中所称的“三公”是指( )A.丞相B.太尉C.都尉D.御史大夫参考答案:ABD5. 清代笔记《冷庐杂识》记载:旗人有与父异居而后母与邻人私者,父愤不能制,语子曰:“儿为我杀之!”子夜杀后母及邻人于室,自归有司,有司论极刑,部院核拟如所论。
丘持不可,曰:“《春秋》书‘夫人孙于齐,不称姜氏,绝不为亲,礼也’。
夫绝不为亲,即凡人耳。
彼承父治命,手刃父仇,而以大逆论,无乃非《春秋》之义乎?”乃以两议上,诏特从末减。
此段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种司法裁判方法?( )A.《春秋》决狱B.三司会审C.临事制刑D.御笔断罪参考答案:A6. 汉朝的起诉称为( )。
A.告诉B.告劾C.举劾D.弹劾参考答案:B7. 元朝建立前,成吉思汗制定了一部简单的成文法,其名称是( )A.《泰和律义》B.《大扎撒》C.《条格》D.《风宪宏纲》参考答案:B8. 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审讯方法被称为( )A.五刑B.五听C.五行D.九刑参考答案:B9. 律师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的范围可以概括为( )A.代为办理各种无争议的法律事务B.代为调解或处理已经发生纠纷的非诉讼法律事务C.代办单项法律行为D.接受委托,进行见证活动E.代理参加仲裁参考答案:ABCDE10. 讨论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各个种类,并用案例加以说明。
讨论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各个种类,并用案例加以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制史》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夏2.刑罚世轻世重轻中重
3.邓析4.廷尉大理寺
5.《九章律》厩6.张斐杜预
7.北齐律8.十二七
9.《唐律疏议》10.非公室告公室告
11.杜周杜延年12.《魏津》(《新律》)
13.宋14.笞三百弃市
15.谋反恶逆16.三年
17.理学18.热审
19.德主刑辅20.五复奏三复奏一复奏
21.斩衰齐衰22.《问刑条例》
23.大理寺卿通政使礼部24.《大清律集解附例》
25.人民委员会26.《泰始律》
27.杂28.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
29.元30.明《大诰》
31.《大清律例》32.清未修律
二.名词解释
1.五刑:刑罚名。
有奴隶制五刑:墨、劓、剕、宫、大辟。
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
2.《法经》:魏李悝编撰。
六篇:《盗》、《贼》、《囚》、《捕》、《杂》、《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
3.读鞫:中国古代,断罪判决原则上要对被告及其亲属宣读。
最初出现于先秦。
4.三司推事:首先在唐代,对某些特别重大案件,由中央的大理寺,刑部及御史台长官组织特别法5.六礼:西周时期,婚姻的缔结须合乎一定的礼仪,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6.董仲舒:我国封建时代著名唯心主义思想家,哲学家和经学家。
(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
主张以儒家学说思想作为西汉的指导思想,提出“墨黜百家,独尊儒术”,“德主刑辅”,首倡春秋决狱。
7.《大清新刑律》:1905草订,1910颁布。
分总则,分则两编,53章411条,附《暂行章程》5条。
依资产阶级刑法体例,采取资产阶级国家刑罚体系。
8.晋律:又称《泰始律》,贾充、杜预对曹魏《新律》删订,颁行。
该律经张斐、杜预作注,又称“张杜律”。
共20篇,增《法例》,增加律疏注释。
9.热审: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由大理寺左右二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共同审录关押在京师各狱的笞杖罪囚,或免释或减等,或保释。
10.条法事类:宋代的法律形式之一,以“事类”即公事性质为标准分门编篡法规大全,每项事类中同时收入相关敕令、格、式、申明等,条法事类产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
11.秋审制度:清号称国家大典,每年一度,是对在押死刑犯进行特别复核的制度。
12.折杖法:宋太祖为“洗五代之苛”定折杖之制,以决杖来代替“五刑”中的笞杖徒流四刑的惩处方法。
刑罚减轻表现。
三.简答题
1.(1)增加了篇条,弥补了以往的缺陷;
(2)体例更规范,改《具律》为“刑名”置于篇首;
(3)改刑制,为旧五刑向新五刑过渡创造了条件;
(4)“八议”入律,使礼律进一步融合。
2.(1)立法思想:宽严适中,简约易明;“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法律不避权贵,黜陟不分新疏;
(2)《贞观律》、《永徽律疏》、《开元律疏》、《唐六典》。
3.(1)《大清律集解附例》、《简行则例》,《刑部现行则例》;
(2)《大清律集解》;
(3)《大清律例》;
(4)每五年修订一次条例,将新颁的条例续撰入律例。
4.(1)律是关于定罪断刑的法典;
(2)令是关于国家各种制度的法典;
(3)格是皇帝对国家机关个人因时因事颁行的制敕,给整理的法律汇编;
(4)式是国家机关经常适用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
(5)均是应遵行的制度,准则规范。
律是从消极方面,令、格、式从积极方面。
5.(1)宣布“预备立宪”的背景及实质;
(2)《钦定宪法大纲》;
(3)《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4)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
6.(1)内容:宣布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确定以村为单位,按人口均地的分配方法,确定人民对分得土地的所有权;确立土改执行机关;确认保护工商业原则;
(2)意义:对20余年党的土改经验的总结,调动了群众积极性,为保证解放战争胜利起了一定作用。
7.(1)解除婚姻决定权在男家家长,西周有一套完整的制度;
(2)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
(3)有“三不去”理由之一,夫家不能休妻: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8.背景:《临时约法》在“南北议和”过程中由南京临时政府匆忙制定;主要内容:56条七章: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
内容有关于国家性质,政治制度,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私有财产的保护,领土范围。
9.(1)背景:“休养生息”的政策,经汉初二三十年的发展,社会经济逐渐恢复,统治形势渐趋稳定,犯罪现象大为减少;
(2)内容:文帝废除肉刑、劳役刑期改革;景帝减少笞数,颁定《箠令》;
(3)意义:明确提出废肉刑的具体内容,明确规定了劳役刑的刑期和笞刑的刑制。
10.(1)一准乎礼。
以礼为立法根据,量刑标准,注释经典;
(2)用刑持平;
(3)规范详备,科条简约,集封建法律之大成,严谨的结构,简明的文字,精确的注疏,完备的内容。
四.论述题
1.(1)引礼入法,礼法结合;(2)恭行无理,执法原情;(3)法则公平,权利等差;(4)法自君出,权尊于法;(5)家族本位,伦理法治;(6)重刑轻民,律学独秀;(7)以法治官,以职课责;(8)纵向比较,因时定制;(9)立法修律,比附判例;(10)援法定罪,类推裁断;(11)无讼是求,调处息争;(12)诸法并存,民刑有分。
2.(1)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以孔丘为创始人的一个学派;
(2)儒家法律思想,基本继承和发展西周以来“礼治”和“以德慎罚”思想。
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3)作为封建正统的儒家法律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以家族为本位;皇权至上,法自君出;等级特权;“重德轻刑”、“重义轻利”。
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指导封建法制数千年。
3.(1)三皇五帝时代,惩罚违反风俗习惯行为的方法是扑和放逐;
(2)奴隶制五刑:墨、劓、剕(膑)、宫、大辟;
(3)象刑;
(4)由肉刑中心制徒流刑中心的变革。
(春秋战国——秦,汉初);
(5)徒流刑中心时代的刑罚。
(徒流刑中心五刑体系),五刑体系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