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名著梳理及练习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知识点考点梳理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知识点考点梳理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89b33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d.png)
《儒林外史》知识点考点梳理一、【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
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二、【主要内容】《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儒林外史》是一本有趣的小说,小说描写了得意或者失意的科场举子;清廉或者贪腐的官场老手;逃婚的才女,纳妾的盐商;冒牌侠客,水货隐士;找不到心上人的世家子弟,寻不着老父亲的孝顺儿郎;骗吃骗喝的书生,坑蒙拐骗的江湖游士。
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人间行走,有讽刺,有眼泪,有寒意,也有温暖。
元朝末年,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个少年叫王冕,他从小替人放牛,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
他不愿意结交朋友,更不愿求取功名利禄。
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
他心甘情愿地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明朝立国,推行八股制度,王冕不禁感叹∶以八股文形式取士的制度不仅不会为国家选到真正的人才,而且读书人恐怕也只有这一条荣身之路了。
这是一代文人碰上了厄运!王冕是反对八股取士、自甘清贫的隐士,然而在当时的社会里,像王冕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
大多数文人们所走的是一条醉心于科举功名的歧路。
明宪宗成化末年,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一位教书先生,名叫周进,他为了能够出人头地,荣耀乡里,屡次参加科举考试,60多岁了,却连秀才也未考上。
一天,他与姐夫来到省城,走进了贡院。
他触景生情,悲痛不已,一头撞在了号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满地打滚,哭得口中鲜血直流。
几个商人见他很是可怜,于是凑了二百两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
人教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儒林外史》、《围城》、《格列佛游记》(含答案)
![人教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儒林外史》、《围城》、《格列佛游记》(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532d6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2.png)
人教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儒林外史》、《围城》、《格列佛游记》(含答案)人教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儒林外史》、《围城》、《格列佛游记》(一)《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1.作者:是清代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2.小说内容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小说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
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
有认为《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
3.人物介绍①王冕: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正如回目所说“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②周进:原本是个教书先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
后商人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周进借着监生的身份,居然中了举人、进士,到广东为官。
③范进:周进见到他,便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惨状,将他录取为秀才,后又录为举人。
④严致和:即严监生,他这个监生是花钱捐来,见点着两根灯草不肯咽气,吝啬鬼的典型代表。
(二)《格列佛游记》【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内容简介】小说通过主人公外科医生格列佛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巫人岛”、“智马国”等虚构国度的种种奇遇,揭露英国统治集团争权夺利、党派倾轧等社会现象,并抨击侵略战争和殖民扩张,同时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正义斗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中考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中考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f37a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7.png)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中考练习(满分:50分时间:3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5分)1.《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6回。
作者_________(填人名),字敏轩,安徽省全椒县人,晚号__________、秦淮寓客,________(填朝代)小说家。
2.在《儒林外史》中,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着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似的?”中的“他”是。
3.在《儒林外史》中,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__________,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恪守礼教纲常。
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
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
4.在《儒林外史》中,金东崖的儿子想考学,但没有学问,想出银五百两找人替考。
经过潘三爷仔细筹划,由__________替考,并顺利考中。
5.《儒林外史》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其中有冒名顶替他人、寡廉鲜耻的__________,他是无德的典型;有嫌贫爱富、圆滑势利的胡屠户,他是市井小人的典型;有欺压百姓、滥用职权活活枷死回民老师傅的__________,他是贪官污吏的典型。
6.在《儒林外史》中,__________一到任,衙门里就满是“戥子声,算盘声,银子声,衙役百姓一个个饭他打得魂飞魄散。
7.在《儒林外史》中,__________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8.《儒林外史》中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的正面人物是__________,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
9.《儒林外史》最后刻画了四个奇人。
他们分别是:写得一手好字的__________,卖火纸简子、围棋技艺很高的__________,开茶馆乐善好施的__________,做裁缝且能弹琴写字的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https://img.taocdn.com/s3/m/e8c6094c03d8ce2f00662398.png)
贪官污吏,凭借科 (第7回)
王惠 举得意,升官发财,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人 物 形 象
官 绅 形 象
汤奉 压榨百姓,贪婪成 (第8回)
性,作威作福。 打秋风乡绅遭横事
(第3回)
严监生 严贡生
为举鱼道人特肉,吝权乡无啬,邻恶,交,不通通横作过官行。科府霸,严(乡寡(第第监绅妇56回回生发含))疾病冤终闹控正船大家伯寝
但在青枫城践行“礼乐兵农”
思想的萧云仙被削职破产,第48 回王玉辉瞻仰泰伯祠已是布满灰 尘……第55回盖宽去看泰伯祠已 破败荒凉。这也是作者政治理想 破灭的真实写照。
这部讽刺运用了多种讽刺
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你能找出来么?
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 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 僵不省人事。(第二回)
孔子曾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
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泰伯因而成为儒家讲求 礼让之德的偶像。修建泰伯祠实际上反映的是作者 对儒家“仁、礼、让”理想的坚守。
在这里,吴敬梓开出了一剂医治社会毒瘤的药 方他的政治思想就是“礼乐兵农”,希望以儒家的 “仁、礼”匡正人心,建立一个礼乐圆融国富民强 的社会,这是吴的最高理想,按照儒家的社会理想 ,“礼”是治国安邦的根本,进行礼乐教化是执政 者的当务之急。所以杜少卿闻之“大喜”,第一个 掏钱三百两,众贤人都是非常喜欢的,或许以为礼 乐教化将会成功。
川做官……
人
物
:
严
贡
生
情
节
:
云
片
糕
事
件
严贡生除了讹诈船家外,他
还做了哪些坏事,请你具体写 出来,并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情节概述、人物形象)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720913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f.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同步练习1.阅读名著《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问题。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入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1)范进中举“欢喜疯了”,后来众人用什么方法治好了他的疯病?(2)参照批注一,将批注二补充完整。
批注一:傅雷建议儿子读古典书籍,意在希望儿子增加学识,提高艺术修养。
批注二:吴敬梓写范进等读书人的丑态,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李明同学做的读书笔记,请你将空缺地方补充完整。
读书笔记摘录一话说A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
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
……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作品《儒林外史》人物①两个人物虽表现各异,但都揭示了共同的主题:①关键词哭摘录二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人物①关键词笑3.《儒林外史》向世人展示了众生百态。
书中的大多数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
或唯利是图,自甘下流:或貌似君子,内心卑污……下面是从不同角度对书中人物的简介。
a.腐儒的典型——人物简介:六十岁了还是个童生,依靠在村子私塾教书糊口,之后随姐夫经商记账。
生活穷苦潦倒,却皓首穷经,迷信经典,坚信科举就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自己成功后照顾范进等人。
b.土豪劣绅的典型——典型情节:因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不肯咽气,一直等到赵氏挑去一根,才点头咽了气。
c.正面的典型——人物性格:懂事孝顺,勤奋好学,性情孤傲,蔑视权贵,自学画荷花,最后归隐会稽山。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综合练习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综合练习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d215fbf05901020206409cac.png)
《儒林外史》综合练习11. ()自幼家境贫寒,为了家庭生计,不为母亲增添负担,他不得不去秦老家放牛。
A.杜少卿B.吴敬梓C.牛布衣D.王冕2. 王冕自学作画,历时三个月即习得精髓,他画的()栩栩如生,非常生动。
A.骏马B.蜻蜓C.荷花D.菊花3. 为了不让秦老为难,王冕答应为时知县作画,他画了(),都题了诗在上面。
A.十二幅青松B.十二幅梅花C.二十四幅翠竹D.二十四幅花卉4. 京官()想见王冕,王冕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
A.时知县B.危素C.王惠D.荀玫5. 为头一人,头戴武巾,身穿团花战袍,白净面皮,三绺髭须,真有龙凤之表。
句中描述的人物是()A.朱元璋B.危素C.杜慎卿D.方国珍6. 王冕向吴王献策以“()”治理天下,吴王觉得甚有道理。
A.兵力B.诚信C.仁义D.酷刑7. 不数年间,吴王削平祸乱,定鼎应天,天下一统,建国号(),年号洪武。
A.大唐B.大宋C.大明D.大清8. 洪武四年,危素被问罪,发往和州守墓的原因是什么?()A.危素归降以后,妄自尊大,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
B.危素贪污受贿,富甲一方,危害乡里。
C.危素勾结外臣,祸乱朝纲,妄图谋朝篡位。
D.危素拒不投降,散布谣言,危言耸听。
9. 王冕为什么躲起来,不愿面见时知县?()A.他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结交朋友。
B.他认为时知县倚仗权势,酷虐百姓,自己不想与这种人结交。
C.他不曾见过官府的人,害怕不敢前去。
D.他的母亲病重需要照顾,他无暇前去。
10. 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个乡村,叫做(),集上百十家都是务农为业。
A.薛家集B.王家集C.李家集D.刘家集11. 薛家集上的人家在观音庵里商议闹龙灯之事时,()提到要为孩子们请一个教书先生,就在观音庵里做个学堂。
A.荀老爹B.夏总甲C.申祥甫D.梅玖12. 夏总甲向申祥甫推荐的教书先生是(),他之前是顾老相公家请的先生。
A.王举人B.梅玖C.范进D.周进13. 周进是个老童生,()多岁了还不曾中过学。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知识梳理【答案版】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知识梳理【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fbebe13968011ca200919b.png)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知识梳理1、王冕家境贫寒,善画荷花。
京官危素想见他,王冕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
后山东洪灾,于是回乡,奉养母亲送了终。
正值元末明军起义,朱元璋取了天下,王冕为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
王冕有何“嵚崎磊落”之处?读书学画;博览全书;高帽阔衣,牛车载母。
王冕给吴王提了什么建议?以仁义服人王冕如何评价当时礼部的取士之法?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哪两件事体现了王冕的淡泊名利?隐居会稽山不要功名不与官来往2、薛家集上的乡绅商讨春节期间举办龙灯会的事情。
期间提到要给孩子们请一个教书先生。
夏总甲推荐60余岁的周进。
宴请周进时请梅玖作陪,只是中了秀才的梅玖席间作弄周进,并说梦见好兆头才中的秀才。
王举人避雨路过村塾,同样轻视周进,也讲了梦见与周进的学生荀玫共同中了举人,故弄玄虚。
周进很受刺激。
村人因此嘲笑称呼荀玫为“荀进士”,申祥甫以为是周进所为,众人因而辞退了周进。
后周进随姐夫去省城做生意,路过贡院,受刺激过度,撞上墙去。
3、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举人,考中,后来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
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他而录取。
范进后又考中举人。
张乡绅来结交,赠与银子及房子。
周进看了范进的卷子几遍,前后评价有何不同?三次。
第一次评价: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什么话。
第三次: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
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及村邻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4、范进的母亲忽然得到阔绰的房子及家饰,兴奋过度而亡。
范进服丧三年后,张静斋与他一起去拜访高要县汤知县,因朝廷下令禁止屠耕牛,不得食用牛肉。
恰逢回民来送牛肉,希望知县不要严格执行禁食牛肉的规定,张静斋把这看做“严格执法,以求升迁”的机会,使得知县打死了送牛肉的人,引来了回民的围攻。
僧官慧敏吃了什么官司?后来谁帮他解脱了官司?到佃户何美之家喝酒,被张静斋的佃户以“和尚、妇人大青天白日调情”为由捆送官府。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知识点梳理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eb81274693daef5ff73d10.png)
《儒林外史》名著导读人物百态:梅玖,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秀才。
周进,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
荀玫,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人,进士,官至工部主事。
范进,南海人,进士,官至山东学道。
张乡绅,南海人,举人,做过一任知县,别号静斋。
严大位,字致中,高要县人,贡生,无恶不作。
严大育,字致和,高要县人,监生。
胆小、怕事,有钱的守财奴。
王德,高要县人,府学廪膳生员,坐馆教学。
王仁,高要县人,县学廪膳生员,坐馆教学。
陈礼,字和甫,江西南昌县人,善扶乩,行走在高级官吏家中。
娄三公子,娄奉,字玉亭,湖州人,孝廉。
喜结交名士。
组织鶯脰会。
娄四公子,娄瓒,字瑟亭,湖州人,在监读书。
杨执中,湖州新市镇东四里的人,廪生俟贡,喜读书。
做了娄府宾客。
鲁编修,湖州人,在京城翰林院供职,后告假还乡。
蘧冼夫,蘧公孙,嘉兴人。
秀才,后入赘鲁编修家女婿。
鲁小姐,湖州人,蘧公孙的妻子,从小喜欢读八股文,脑子里记得三千篇文章。
权勿用,字潜斋,浙江萧山县人,老童生。
做了娄府一段时间宾客。
马静,马纯上,人称马二先生,浙江处州人。
秀才,老廪生,选家。
洪憨仙,台州人,炼丹,在杭州伍相国庙住着以炼丹术骗人。
胡三公子,胡缜,字密之,杭州人。
尚书后代,比较富有,吝啬,胆小。
匡迥,字超人,浙江温州乐清县人。
贡生,后到京城当了国子监教习。
景本蕙,景蘭江,温州人,小商人,在杭州城开头巾店,喜欢吟诗、写诗。
赵洁,赵雪斋,杭州人,秀才,喜欢写诗。
支剑锋(麻子)杭城诗会中领袖。
任分府盐务巡商。
金东崖,绍兴府会稽人。
吏部掌案,著有《四书讲章》,花五百两银子找枪手替儿子考秀才。
卫体善,浙江建德人,建德乡榜,选家。
随笒庵,浙江石门人,老贡生,选家。
牛布衣,绍兴人,诗人,在山东范学道身边做过幕客,后病死在芜湖甘露庵。
牛浦郎,芜湖人。
从甘露庵和尚处得到牛布衣的诗稿,便自称牛布衣和名士来往。
牛瑶,字玉圃,徽州人,在扬州大盐商万家吃嘴皮子饭,后被赶走。
万雪斋,扬州大盐商。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7d6082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6e.png)
初中语文名著专项训练-《儒林外史》1.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一个复杂而立体的人物形象,他有吝啬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慷慨与不乏人情味的一面。
他临死的时候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根手指头的意思是()A.灯盆里点了两茎灯草,太费油B.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C.两位舅爷不在跟前,非常挂念D.还有两笔银子,未曾吩咐明白2.关于《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故事的主人公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人物,表现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B.作者通过描绘书中人物,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C.小说通过对士人丑陋嘴脸的描写,批判了科举制度。
D.小说运用讽刺的手法,将人物形象和世俗风貌描摹得形象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儒林外史》刻画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下而典型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A.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庄绍光B.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C.正面人物的典型——王冕、杜少卿D.八股迷的典型——马二先生、鲁编修4.阅读选段,结合整部作品来揣摩,下面哪一项最有可能是吴敬梓的写作用意?()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
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
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
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
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
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其实不错!可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A.细致描绘了雨后的湖光山色,突出了自然明亮可爱之美,实则是含蓄地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暗示士人的春天已经到来。
B.王冕觉得画荷有趣,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学会,后来果然全县闻名。
作者意在告诉读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2c533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3.png)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练习题1.阅读《儒林外史》节选目录,完成各题。
(5分)目录(节选)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第十七回匡秀才重游旧地赵医生高踞诗坛第十八回约诗会名士携匡二访朋友书店会潘三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第二十回匡超人高兴长安道牛布衣客死芜湖关(1)下面情节选自上述目录中的第回。
(2 分)潘三送了李四出去,回来向匡超人说道:“二相公,这个事用的着你了。
”匡超人道:“我方才听见的。
用着我,只好替考。
但是我还是坐在外面做了文章传递,还是竟进去替他考?若要进去替他考,我竟没有这样的胆子。
”潘三道:“不妨,有我哩!我怎肯害你?且等他封了银子来,我少不得同你往绍兴去。
”当晚别了回寓。
(2)根据以上五回的具体内容,说说匡超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2.阅读《儒林外史》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①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
……扶著立了起来。
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也劝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
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②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着吃了几片将肚于揉着,放了两个大屁,登时好了。
剩下的几片云片糕,严贡生搁在船板上, 半日不来查点。
那船家肚饥,又害馋痨,于是就顺手一片一片拈在了嘴里,严贡生见着,又假裝不见。
……“还说是云片糕!再说云片糕,光打你几个嘴巴!严贡生转骂道:“既然你众人说,我又喜事匆匆,且放着这奴才,再和他慢慢算账!不怕他飞上天去!”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简答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b25c1daf1ffc4fff47ac04.png)
《儒林外史》问答题1.概括王冕隐居不仕的原因有哪些?王冕虽然贫穷,但是只喜欢读书,作画,他不参加科举考试。
他淡泊名利,不求做官,危素想见他,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他很孝顺母亲临终前也嘱咐他不去做官。
2.鲁迅曾评论《個林外史》“婉而多识”,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述“周进哭贡院,并简说其讽刺意义。
例一:周进苦读几十年,却连秀才也没能考取,当他走进生贡院时,满地打滚,痛哭不已,口吐鲜血。
科举制度让一些人醉心功名,身心扭曲,讽刺其对人的毒害。
-例二,当他走进生贡院时,满地打滚,痛哭不已,口吐鲜血。
可是当他听说众人愿意集资帮助他,竟然又能说能笑了。
科举制度让些人醉心功名,身心扭曲,讽刺其对人的毒害,3.列举所谓的文人故弄玄虚捉弄周进的事例。
宴请周进时请梅玖作陪,只是中了秀才的梅玖席间捉弄周进,并说梦见好兆头才中的秀才。
王举人趋炎附势,同样轻视周进,也讲了梦见与周进的学生荀枚共同中了举人,故弄玄虚、周进很受刺激。
村人因此嘲笑称呼荀玫为“荀进士”,以为是周进所为,而辞退了周进。
4.说说张静斋打秋风、通过陷害别人达到自己升官目的事例。
范进服丧三年后,张静斋与他一起去拜访高要县汤知县,因朝廷下令禁止屠耕牛,不得食用牛肉。
恰逢回民来送牛肉希望知县不要严格执行禁食牛肉的规定,张静斋把这看做“严格执法,以求升迁”的机会,使得知县打死了送牛肉的人,引来了回民的围攻。
5.《儒林外史》的人物塑造极具特色,既有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又有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请说说这些特点在严监生这个人物身上是如何体现的?严监生:他是一个在统治阶级中被人捉弄的人物,临死因为点两根灯草而不肯咽气,急于扶侧室为正房体现了他吝啬、薄情的一面。
但他又不乏人情味,替哥哥还钱,正妻王氏病后,他宴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
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伏着灵床子又哭了一场”。
6.鲁迅曾评论《儒林外史》“婉而多讽”,是部“讽刺之书”。
请以书中严监生为例,结合他临终时的相关情节,简要说说作品的讽刺意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附课后练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附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c12021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2.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附课后练习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2.学会欣赏、品味作品的艺术特色,理解作品的批判、讽刺意义。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对于《儒林外史》,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之前学过的《范进中举》就出自此书。
这部作品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内容,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种种丑恶现象。
对于这样一部讽刺作品,我们应该如何来阅读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讽刺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二、阅读指导:讽刺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几千年来,讽刺作家们以笔为武器,无情地揭破虚伪,鞭挞丑恶,在笑声中批判社会现实,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
阅读这些作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体会批判精神。
讽刺作家塑造人物,叙述故事,锋芒所向并非个别的人,而是以之为典型,针砭时弊,揭露某种社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从而间接地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2)欣赏讽刺笔法。
讽刺作品的笔法是多种多样的。
在看似子虚乌有的情节和夸张变形的描写中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这是讽刺作品常见的一种手法。
另一种常见的手法则是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
不同的讽刺笔法,让作品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同时透露出的作者对讽刺对象的感情、立场和观点,值得在阅读时细加品味。
(3)联系现实深入理解。
讽刺作品包含着深刻的批判精神,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
阅读时,要注重联系现实,深入思考。
三、作家简介:吴敬梓(1701—1754),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传世。
四、主要人物介绍:参考示例:1.周进(腐儒的典型)周进原本是个教书先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 《儒林外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 《儒林外史》](https://img.taocdn.com/s3/m/c838f07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1.png)
3.《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___知__识__分__子___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___科__举__制__度___ 为中心内容,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 从而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2分)
4.名著阅读。(2分) 《儒林外史》书写儒林故事。全书没有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众多故 事由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开宗明义,用“大义”提领全书 的意旨,借名流的话隐喻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以下回目各色人等无不围绕这一“大 义”粉墨登场。请问这被评为“一篇之骨”的“大义”是___功__名__富_贵____(限4个字以 内),这能隐括全文的名流是____王__冕____。
不屑科考的形 象
人物 娄焕文 郭铁山 胡屠户 牛浦郎
潘三 严监生 杜少卿 庄绍光 (3)____
思考
在阅读人物众多的小 说作品时,对人物进 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
?我的理解: (4)________________
。
(1)正面(或其他表示肯定褒扬的词) (2)反面(或其他表示否定贬抑的词) (3)王冕 (或填“迟衡山”等其他符合要求的人物亦可) (4)这样分类整理,有助于更清晰地 了解小说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12.(山东潍坊中考)《儒林外史》特别善于通过富有意味的细节来塑造人物、揭示 主题,请选择其中一处细节描写进行赏析,并结合小说原著分析其意义。(5分)
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着,吃了 几片,将肚子揉着,放了两个大屁,登时好了。剩下几片云片糕,搁在后鹅口板上, 半日也不来查点。那掌舵驾长害馋痨,左手把着舵,右手拈来,一片片的送进嘴里 了。严贡生只装不看见。……严贡生道:“还说是云片糕!再说云片糕,先打你几 个嘴巴!”……严贡生转弯道:“既然你众人说情,我又喜事匆匆,且放着这奴才, 再和他慢慢算账!不怕他飞上天去!”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 去了。船家眼睁睁看着他走去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简答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b25c1daf1ffc4fff47ac04.png)
《儒林外史》问答题1.概括王冕隐居不仕的原因有哪些?王冕虽然贫穷,但是只喜欢读书,作画,他不参加科举考试。
他淡泊名利,不求做官,危素想见他,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他很孝顺母亲临终前也嘱咐他不去做官。
2.鲁迅曾评论《個林外史》“婉而多识”,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述“周进哭贡院,并简说其讽刺意义。
例一:周进苦读几十年,却连秀才也没能考取,当他走进生贡院时,满地打滚,痛哭不已,口吐鲜血。
科举制度让一些人醉心功名,身心扭曲,讽刺其对人的毒害。
-例二,当他走进生贡院时,满地打滚,痛哭不已,口吐鲜血。
可是当他听说众人愿意集资帮助他,竟然又能说能笑了。
科举制度让些人醉心功名,身心扭曲,讽刺其对人的毒害,3.列举所谓的文人故弄玄虚捉弄周进的事例。
宴请周进时请梅玖作陪,只是中了秀才的梅玖席间捉弄周进,并说梦见好兆头才中的秀才。
王举人趋炎附势,同样轻视周进,也讲了梦见与周进的学生荀枚共同中了举人,故弄玄虚、周进很受刺激。
村人因此嘲笑称呼荀玫为“荀进士”,以为是周进所为,而辞退了周进。
4.说说张静斋打秋风、通过陷害别人达到自己升官目的事例。
范进服丧三年后,张静斋与他一起去拜访高要县汤知县,因朝廷下令禁止屠耕牛,不得食用牛肉。
恰逢回民来送牛肉希望知县不要严格执行禁食牛肉的规定,张静斋把这看做“严格执法,以求升迁”的机会,使得知县打死了送牛肉的人,引来了回民的围攻。
5.《儒林外史》的人物塑造极具特色,既有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又有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请说说这些特点在严监生这个人物身上是如何体现的?严监生:他是一个在统治阶级中被人捉弄的人物,临死因为点两根灯草而不肯咽气,急于扶侧室为正房体现了他吝啬、薄情的一面。
但他又不乏人情味,替哥哥还钱,正妻王氏病后,他宴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
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伏着灵床子又哭了一场”。
6.鲁迅曾评论《儒林外史》“婉而多讽”,是部“讽刺之书”。
请以书中严监生为例,结合他临终时的相关情节,简要说说作品的讽刺意义。
名著阅读《儒林外史》考点梳理与练习(含答案)
![名著阅读《儒林外史》考点梳理与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e6780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6.png)
九下名著阅读《儒林外史》一、知识梳理【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
【内容简介】《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
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整书开首以王冕“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旧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然后描写的是周进、范进一批八股学士,包括王惠、荀玫,都不再是多少光鲜亮丽的形象。
荀玫等人之后,《儒林外史》中大着笔墨的便是蘧公孙娄公子一批官宦之后了,也不过是附庸风雅之辈,接着又引出马二先生匡超人等一批人物来,坑蒙拐骗,混迹“文坛”上。
最后作者写下琴棋书画四大奇人,身有一技之长,谋生吃饭,闲暇便做“学问”,自言“我也不是要做雅人。
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
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识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和我们相与!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得我。
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颜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作品主题】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阅读《儒林外史》知识梳理及练习.doc
![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阅读《儒林外史》知识梳理及练习.doc](https://img.taocdn.com/s3/m/ede3c901daef5ef7ba0d3ca7.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阅读《儒林外史》知识梳理及练习作者简介《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字敏轩,安徽全椒人。
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名门望族,全椒吴氏在清初曾经显赫一时,“五十年中,家门鼎盛”。
到了吴敬梓生活的雍正、乾隆时期则已逐渐败落,也正是这一坠入困顿的过程让吴敬梓窥破了世间的真相,他“有瑰意与琦行,无捷径以窘步”,自三十六岁后便绝意于科举,也拒绝朝廷的征辟,不再走传统士人出仕为官、显亲扬名的道路,而是隐居于南京,将自己的才华、情感和对社会的深沉思考,贯注于《儒林外史》的写作之中。
内容简介《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作品用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故事,展示了一幅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从揭露科举制度及其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入手,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抨击了腐蚀士人灵魂的八股取士制度。
它的语言是准确、生动、洗练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讽刺手法高超绝妙,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
鲁迅先生认为《儒林外史》的出现,“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人物介绍书中重点描绘了一群热衷于功名富贵的儒林丑类,从而揭露和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整个封建道德的虚伪。
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正面的典型——王冕、杜少卿。
从周进的哭,范进的笑,王玉辉的笑而后哭,可以看出作者笔锋所指不是某个人,而是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因此,作者在对人物进行褒贬时,他的讽刺总是紧密地围绕着事物的本质问题而显示其分寸。
不同的人物典型体现出了不同的思想认识价值。
主题思想《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思想,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从而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
艺术特色1.该书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
2.成功地运用了写实主义的讽刺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部编版《儒林外史》名著梳理及其练习一.考点解读及其解题技巧◆考点剖析中考涉及的文体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的试题,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查: (1)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作品; (2)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出处及主要人物及性格;(3)新课标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作品,掌握:作家,主要人物的姓名、绰号、性格及有关故事 情节、作品思想方面的内容;(4)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评价性阅读等,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能对一些内容或人物作出自 己的评价。
如对名著整体、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的评价等。
主要题型有:选择类题。
填空类题。
理解概括型、感悟评价型和语言运用型。
◆解题技巧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 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
对该知识点,要作具体而细致的复习, 要做到梳理清楚,心中有“数”。
具体应做到:1.广泛阅读,熟悉推荐的十二部必读的文学作品,了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
回目或梗概。
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绰号和典型语言。
2.精读一部分文学作品,精读可用勾画法、摘录法,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都作一番深入的探讨与研 究,得出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3.要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在阅读名著时,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甚 至个别句子都要做好笔记,写感悟与体会可就整篇而言,也可抓住某一点去写。
4.名著阅读题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我们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较强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解答文 学常识和名著阅读题要抓住题旨,看清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方法,灵活作答。
5.掌握重点题型的的解析技巧: 考试题型:(1)文学常识积累题 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 12 部 (类)中外文学名著。
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 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
如: 保尔是(苏联)国作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文学常识复习技巧①注重 平时的积累(涉及面要广,记忆要准确)。
②分类法,按古代现代外国三类整理。
③网络法,如作家 ——篇名——名句,形成网络。
④表格法,即对某一大类列表对照。
⑵主要人物性格题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认识。
不仅要了解人物的个性,而且要根据 外号写出人物的姓名。
有时答案均具有开放性,可自行选取,有时会有附加说明,要学生注意避开课 文。
如:《水浒传》中的108 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①请 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除课文外)你熟悉的故事。
②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 外号,并说出外号表现的特征。
⑶人物情节关联题这类题要求围绕一个主要人物,弄清相关的主要情节,着重考查考生对名著的情节的把握能力和人物 性格形成的主客观原因的分析能力。
如:写出鲁智深救林冲的故事名称:(大闹野猪林)又如:说说 《骆驼祥子》中祥子有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
参考答案(示例)A 祥子自己辛苦攒钱买的车 子,给兵抢了。
B 老婆难产死了。
C 大病几场,原来强壮的身体也垮了。
⑷故事情节评点题:这类题要求对作品或部分章节描写的故事用简要语言概括之,有的借人物对话, 要求指出这是讲什么故事,或借一段评述,要求指出所评的是什么人。
这种题属于故事情节评点题。
如:《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 许多人是共同的。
请各用一句话分别举出三个人物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
“例:鲁智深本是军官,他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结果被逼上梁山落草。
武松为打抱不平和抱杀兄之 仇,屡遭陷害,终于谋反。
林冲原是东京 80 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奉公守法,安分守己,在 高俅父子一再陷害、追杀之下,他奋起反抗,上了梁山。
⑸感悟品位创新题这类题或要求就作品最感兴趣的情节、人物谈点感受,或要求就全书所表现的思想倾向谈点认识。
创 新题型(与仿句、对联等结合)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读《格列佛游记》,我们能了解到 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水浒传》,我们能 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
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
(解析:本题 首先要回忆起名著中的人物与其主要情节以及作品主题或者对你的启示,再者把握好例句句型特点, 最后完成句子) ⑹简评推荐赏析型这类考题解答有难也有易,难在谈的感受必须针对所选名著中某个具体具体部分,并要有独到的见解; 易在题目具有一定开放性,考生可自主选择自己精读过的名著和自己熟悉的情节、人物去谈。
解答这 类题时,可从中选择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名著,和自己认为较容易的方面进行评点,同时应力求 语言简练概括。
如:请从下面所列的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人物形象或者故事情节,从提高修养或 者丰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又很幽默。
在三打白骨精”中,深 入妖精洞内打死白骨精,救出了师傅等人。
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正义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
示例 二:《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又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鲁智深在潘家酒楼听到金氏 父女的遭遇后,便找上门寻借口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还一边骂他“诈死”,一边不慌不忙地离开。
鲁 智深那种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义举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要大力提倡的。
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中的保尔?柯察金身残志坚,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 的时候曾一度陷入精神危机,在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后,又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作。
保尔那种与命运 抗争、永不言败的钢铁般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二、《儒林外史》导读梳理读书方法指导:讽刺作品阅读一、了解“讽刺”的历史;《诗经》里的“讽刺”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 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庄子》里的“讽刺” :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座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五乘。
所治愈下,得 车愈多二、欣赏“讽刺”的手法1、对比的讽刺艺术;对比是这部小说的为了突出讽刺效果常用到的手法。
如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对比。
中举前称他为“现世宝”、“癞蛤蟆”。
中举后称他为“贤婿老爷”、“天上的文曲星”;对他外貌的描述也不同,中举前说他“尖嘴猴腮, 不三不四”,中举后夸他“才学高,品貌好”;两次的贺礼也不同,中举前是“一副大肠和一瓶酒”, 中举后是“七八斤肉,四五千钱”;离开范进家的动作神态也不同,中举前离开时是“横批了衣裳, 腆着肚子去了”,中举后离开时是“千恩万谢,低着头,笑咪咪地去了”。
通过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形象跃然纸上。
还有对 众乡邻的对比:范进中举前对范家揭不开锅,在死亡线上挣扎而不闻不问,范进中举后赶紧送酒送肉, 搬桌拿椅。
作者对他们嫌贫爱富的心态,进行了强烈的讽刺。
对比之中写出人性淡薄和世态炎凉,极 富讽刺意味。
除了同一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作为一部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还塑造了一批体现作者理想的正面人物与体现社会腐败的反面人物进行对比。
正面人物有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绍光、迟衡山等,反面人物如前面提到的胡屠夫以及众多贪污腐败的官僚们。
这一鲜明的美丑对比,大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效果,越是正面人物就越显出反面人物的丑陋,以美烘托出丑的极致。
2、夸张的讽刺艺术;在小说中,吴敬梓对人物最富于特征的细节加以适当的夸张,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显目的特征上,再放大给人看,这是勾画讽刺人物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
即把否定的东西加以放大来产生极强的讽刺效果。
吴敬梓在真实的基础上,透过夸张这个放大镜,把生活的黑暗扩大化,把一件小事上升到人物的精神层面,反映出最深刻的内涵,让讽刺显得犀利而深刻。
如人人皆知的范进中举后因惊喜过渡而发疯的这一幕,这种夸张的讽刺艺术可谓达到了极致。
当范进面对突如其来、从天而降的大喜时,他那颗因饱经辛酸折磨而变得麻木的心灵,承受不住这强烈的刺激。
于是,“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
”作者从范进几十年的辛酸悲苦来写这极度兴奋的一瞬,把看似荒唐的现象表现得如此合乎生活的逻辑,将当时的读书人热衷“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痴,惊喜若狂,乃至发疯这种社会现实加以夸张的描写,从而达到了尖锐的讽刺效果。
第五回中,写严监生之死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临时了还不忘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唯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断气。
透过这样的细节描写,恰到好处的夸张,把严监生那贪婪吝啬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三、领会“讽刺”的精髓。
小说在讽刺过程中,把诙谐的讽刺与严肃的写实结合起来,挖掘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从而在讽刺过程中起到对社会制度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目的。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它所写的事情是公开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足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
不过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
但这么行下来,习惯了,虽也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经它特别一提,就动人。
”吴敬梓以客观的态度去处理事情,不以主观偏见去遮盖对象的丰富内容。
整篇小说虽以描写反面人物、揭露反面现象为目的,但并没有因要显露出描写对象的戏剧性,而忽视人物的客观真实性。
在他笔下,讽刺对象并不是无恶不作的坏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综合因素的人物,恰恰是这样,讽刺才更真实、深刻。
有关知识梳理:【作者简介】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内容简介】《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还有一些贪官污吏,也介绍了一些在功利面前心如止水的人物,表现了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作品主题】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