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变废为宝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创造》中的第三节《变废为宝》。
主要内容是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将日常生活中废弃的物品转化为美丽的艺术品,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方法,学会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明白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将废物变为艺术品。
重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废纸箱、塑料瓶、易拉罐、绳子、彩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每组一套废旧物品,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精美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兴趣。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中废弃物品的例子,讨论如何将这些废物变为宝物。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个废纸箱为例,演示如何将其变为小动物或房子等有趣的形象。
讲解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使用剪刀、胶水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领取一套废旧物品和制作工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创作展示(5分钟)每组选出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变废为宝》2. 内容:废旧物品再利用方法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或摆设。
2. 答案:根据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制作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指导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废旧物品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指导。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是“变废为宝”,通过教学让孩子们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品可以被重新利用,发挥新的作用。
同时,引导孩子们关注环保,培养孩子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目标1.认识并了解废物的来源与分类;2.学习并运用不同材质的废旧物品进行创作;3.完成与废物利用相关的美术作品,培养孩子们的创意思维及动手能力;4.培养环保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
1.3 教学过程1.学生观察老师带来的废物材料,描述并分类;2.老师介绍废物再利用的概念及其意义,引导学生探索中发现新的用处;3.以“变废为宝”为主题,学生进行自由创作,老师在旁边给予指导;4.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互评互动,鼓励批评并加以改进;5.老师归纳和总结其中的环保理念。
二、教学反思“变废为宝”这一美术教学主题涉及到环保和创意思维两个方面,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反思的地方:2.1 教学环节与方法在教学环节中,需要更注重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具体的实践操作,比如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材料的创造性组合,让他们在创作中更好地理解“变废为宝”的意义。
同时,鼓励孩子们大胆寻找与运用已经有的废物资材,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2.2 授课风格和语言表达除了注意教学方法,授课风格和语言表达也同样需要注意。
老师不能只是在讲课,而要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
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自我思考,应对问题,让他们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另外,老师的表情和语调也应该充满亲和力,让学生感到愉快、自在。
2.3 教学效果的评价在这次美术教学中,孩子们的创造力、动手能力、环保意识、人文素养等多个方面都可以进行评价。
我们可以借助孩子们的学习笔记、日常表现、作品质量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
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学习,也进一步保证了教学效果的质量。
大班教案及反思《变废为宝》

大班教案及反思《变废为宝》大班教案及反思《变废为宝》3篇大班教案及反思《变废为宝》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废品再利用的意义,懂得爱护环境。
2、启发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4、使幼儿在废品利用中得到乐趣,在“变废为宝”制作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交往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懂得废物利用,节约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知道废物利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活动准备1.课件,固体胶,制作手工的废旧物品材料若干。
2. 用废旧物制作的小物品。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什么是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2.垃圾的来源? (生活,工业,农业,商业)(二)废品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看图片)(三)垃圾的处理方法(掩埋法,焚烧法),以及它们的弊端。
小朋友又能做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激励幼儿立足于生活实际,从我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呢?老师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将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废品做成漂亮的礼物送出去,你们觉得呢?(四)废旧物品用途多1、小朋友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废旧物品?它们能制作成什么东西?孩子们回答。
教师总结:有烟盒、药盒、火柴盒、粉笔盒、鞋盒等,纸杯、挂历纸、蛋壳、旧电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
它们能做成飞机、轮船、汽车、火箭、坦克、企鹅、高楼、大桥等。
2、小朋友,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件:请幼儿观看用废旧物品做的物品图片、玩具。
3、出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纸灯笼》,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
(1)教师:看,这是什么?知道这件宝贝是用什么做的吗?(废旧的宣传单),小朋友想要一个这样的灯笼吗?快动起手来吧!(2)动手制作。
1、师:现在在小朋友面前的是老师用废旧的纸裁好的各种图形,小朋友可以从中选择喜欢的图形进行制作。
2、教师进行示范,幼儿进行操作。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3篇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精选3篇(一)大班美术教案《变废为宝》:课题名称:变废为宝课时要求: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废物再利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各种废物材料,如纸板、塑料瓶、纸张等。
2. 剪刀、胶水、彩笔等制作工具。
3. 教学图片素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废物材料,如纸板、塑料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询问他们通常会怎样处理这些废物。
2. 学习(15分钟):介绍废物再利用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废物可以变废为宝。
3. 创作(25分钟):教师分发废物材料给每位学生。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利用这些废物材料制作一件有用的物品。
同时,鼓励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互相交流、合作,并分享自己的创意。
4. 展示和分享(15分钟):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并分享制作的过程和感受。
鼓励学生们互相欣赏和赞美彼此的作品。
5.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特别是废物再利用的重要性和创造废物的创意。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废物再利用的重要性,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废物中制作有用的物品。
同时,通过合作和分享,学生也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而不是仅仅按我的意愿制作物品。
此外,我也应该对学生的创意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美,让他们更加积极参与到创作中去。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我可以在创作环节中引入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们一起合作制作一件物品。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并增加创作的乐趣。
总的来说,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废物再利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精选3篇(二)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冬天的特点和美丽。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教案《变废为宝》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教案《变废为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让幼儿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旧物品变为有价值的艺术品。
重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废旧物品(如瓶子、纸盒、纽扣、彩纸等),剪刀、胶水、颜料等创作材料。
学具:画笔、颜料、剪刀、胶水、废旧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一些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精美艺术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示范(5分钟)老师讲解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同时进行示范,让幼儿了解制作过程。
3. 创作指导(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创作,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老师观察、指导。
5. 展示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老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变废为宝》2. 内容: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环保意识想象力、创造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创意作品。
2. 答案:开放性答案,以幼儿的创意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部分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存在依赖心理,需要老师不断引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同时,组织一次“变废为宝”作品展示活动,让幼儿互相学习、交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旧物品变为有价值的艺术品。
大班美术变废为宝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变废为宝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对应教材的第六章《生活中的美》,具体内容为“变废为宝”。
通过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方法,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美术创作兴趣。
3.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废旧物品的美,并将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废旧物品(如瓶子、纸盒、绳子等)、剪刀、胶水、彩笔、画纸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废旧物品、剪刀、胶水、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精美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的?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同时,强调环保意识和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创作实践(15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例题,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完成作品。
随后,幼儿进行随堂练习。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他们说出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变废为宝2. 主要内容: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方法、创作步骤、注意事项3. 作品展示:展示部分幼儿的优秀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装饰品。
2. 答案提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进行设计,注意美观与实用性相结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与示范、创作实践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大班美术变废为宝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变废为宝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主题为“变废为宝”。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十章“生活中的创意”,详细内容为利用废旧物品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废旧物品可以变废为宝,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增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将废旧物品巧妙地运用到美术创作中,表现出独特的美感。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废旧物品(如瓶子、纸盒、布料等)、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
学具:每组一套废旧物品、剪刀、胶水、颜料、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废旧物品可以用来做什么?如何将它们变废为宝?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利用废旧物品创作的美术作品,讲解创作过程和技巧,引导幼儿关注作品的美感和创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废旧物品,讨论创作思路,然后动手制作。
4. 互动环节(10分钟)每组展示作品,其他组幼儿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程主题:变废为宝2. 教学内容:利用废旧物品进行美术创作3. 教学目标:培养环保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废旧物品创作一幅美术作品,题材自选。
2. 答案:作品要求创意独特,美观实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在引导幼儿关注作品美感方面,教师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更多废旧物品,尝试进行创作,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同时,组织一次“变废为宝”作品展示活动,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凝聚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变废为宝》含反思(1)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变废为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环保小卫士》,详细内容为“变废为宝”。
通过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废弃物品的再利用价值,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将废弃物品创作成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培养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例作品、废弃物品(如瓶子、纸盒、纽扣等)、剪刀、胶水、彩笔等。
学具:每组一份废弃物品、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个废弃瓶子为例,讲解制作过程,包括清洁、剪裁、上色、粘贴等步骤。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程名称:变废为宝2. 制作步骤:清洁、剪裁、上色、粘贴3. 环保标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废弃物品,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变废为宝”作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到废弃物品的再利用价值,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作业,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达到拓展延伸的目的。
1.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适当指导。
2.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将废弃物品创作成有创意的作品。
3.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实践与家长的参与。
一、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有创意的作品1. 教师在实践情景引入阶段,应通过丰富多样的示例作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发挥想象力打下基础。
大班美术变废为宝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变废为宝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对应教材第十章——“变废为宝”。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废品的概念,探讨废品的再利用价值;学习利用废品进行创意制作,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实践操作,完成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品的概念,认识到废品再利用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学会利用废品进行创意制作。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巧,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废品进行创新设计,将废品变废为宝。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废品样品(如瓶子、纸箱、易拉罐等),创意作品示例,美术工具(如剪刀、胶水、颜料等)。
2. 学具:废品(学生自备),美术工具(学生自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废品样品,引导学生思考废品的概念和废品再利用的价值。
学生分享家中废品,讨论如何将这些废品变废为宝。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创意作品示例,讲解创作思路和制作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学习利用废品进行创意制作。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自己的废品创意作品。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制作废品创意作品。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变废为宝2. 内容:废品概念及再利用价值创意制作方法美术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废品制作一个实用的创意作品。
2. 答案示例:废品笔筒、废品花瓶、废品收纳盒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创意设计方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引导和启发。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在家中开展废品创意制作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废品创意比赛,激发创作热情。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变废为宝》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变废为宝》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创意》,详细内容为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通过美术手段让幼儿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废旧物品可以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将废旧物品巧妙地变废为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废旧物品(如瓶盖、纸盒、绳子等)、剪刀、胶水、彩笔、画纸等。
学具:每组一套废旧物品、剪刀、胶水、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演示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完成一个“变废为宝”的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废旧物品的利用价值和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变废为宝2. 板书内容:(1)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2)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提高环保意识和审美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装饰品。
2. 答案:根据幼儿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完成一个具有创意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学会了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废旧物品的利用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收集废旧物品,与家人一起进行创作,将环保意识延伸到家庭生活中。
同时,组织幼儿参观环保设施,了解环保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大班美术变废为宝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变废为宝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涉及教材的第六章节“生活中的美术——变废为宝”。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废品的概念,学习如何将废品通过创意和美术技巧转化为有用的物品,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废品的概念,认识到废品可以再利用的价值。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技巧。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现废品的美,并将其巧妙地融入美术创作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废品样品(如塑料瓶、纸盒等)、美术创作工具(如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每组一份废品样品、美术创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分享家中常见的废品,讨论废品可以如何再利用。
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变废为宝”。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废品样品,讲解如何将其转化为有用的物品。
示范操作,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提问。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创作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品变成美丽的艺术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教师点评,强调废品再利用的环保意义,并对幼儿的创新思维给予肯定。
鼓励幼儿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培养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大班美术——变废为宝2. 内容:废品样品图示创作步骤环保标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利用家中的废品,创作一个有创意的环保作品。
2. 答案示例:废纸杯制作的创意小花盆、塑料瓶变废为宝的小玩具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认识到废品的价值,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废品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大班美术公开课变废为宝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公开课变废为宝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创造》中的第二节“变废为宝”。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通过创意和手工制作,将废旧物品变为有价值的艺术品。
详细内容涵盖废旧物品的认识、分类、创意构思以及手工制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关注环保,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旧物品巧妙地变为艺术品。
重点:掌握废旧物品的分类、创意构思和手工制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废旧物品(如瓶子、纸盒、布料等)、剪刀、胶水、彩笔、颜料等。
学具:每组一份废旧物品、剪刀、胶水、彩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引导幼儿关注环保问题,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2.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如何将废旧物品变为艺术品,如瓶子变为花瓶、纸盒变为收纳盒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变废为宝2. 内容:① 废旧物品分类② 创意构思③ 手工制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庭为单位,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件艺术品,并写明创作思路。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幼儿掌握了废旧物品的分类、创意构思和手工制作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废旧物品的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①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② 组织幼儿参观艺术展览,提高审美观念。
③ 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开展变废为宝活动,将环保理念传递给更多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旧物品巧妙地变为艺术品。
大班美术公开课变废为宝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公开课变废为宝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变废为宝”。
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方法,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旧物品巧妙地变废为宝。
重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观察、思考、创新和动手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剪刀、胶水、颜料等。
学具:废旧物品(如瓶子、纸盒、纸杯等)、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精美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中废旧物品的再利用经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变废为宝。
讲解创作要点,如观察物品特点、展开想象、巧妙构思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变废为宝的实例,讲解创作过程和技巧。
4.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领取废旧物品和创作工具。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评价和建议,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变废为宝2. 环保意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废为宝3. 创作要点:观察、想象、构思、动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创意作品,题材不限。
2. 答案:作品需体现环保意识,具有创意和实用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幼儿的参与度、创作能力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表现。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将所学方法运用到生活中,与家人一起变废为宝,共同为环保贡献力量。
2024年大班美术公开课变废为宝精彩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美术公开课变废为宝精彩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第四章《生活中的美术》,详细内容为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通过创意手工将废品变为艺术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废旧物品变为美丽的艺术品。
3.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学会分享和互相学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废旧物品的美感,进行创新设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废旧物品(如瓶子、盒子、纸杯等)、剪刀、胶水、彩笔、颜料等。
学生准备:自己的废旧物品、剪刀、胶水、彩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精美艺术品,引导学生发现废旧物品的美感。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创作要求,示范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并强调环保意识。
3. 动手实践(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名称:变废为宝2. 教学内容: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3. 教学目标:提高环保意识,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 教学难点与重点:发现废旧物品的美感,进行创新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创意作品,主题为“我的环保梦想”。
2. 答案示例:学生可制作环保海报、创意笔筒、废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与示范、动手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与家长一起进行废旧物品创作,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一、教学目标1.了解废物再利用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利用废物创意艺术的方法和技巧;3.提高大班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材准备1.《变废为宝》绘本或故事素材;2.水彩纸、彩色笔、剪刀、胶水等美术工具;3.各种废旧材料,如纸盒、瓶盖、塑料瓶等。
三、教学过程1.上课前准备–将废旧材料分类整理好,确保幼儿能够方便地选择和使用;–布置教室,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一张水彩纸。
2.导入新知–利用故事《变废为宝》引入废物再利用的概念和重要性;–向幼儿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废物?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废物?废物可以变成什么?”帮助幼儿思考。
3.示范与指导–介绍利用废物创意艺术的方法和技巧;–示范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例如使用纸盒制作火车或使用瓶盖制作动物形象;–结合示范解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鼓励幼儿提问和参与讨论。
4.实践操作–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废旧材料,并鼓励他们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自己的作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完成自己的作品;–展示和欣赏每一个幼儿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5.教学总结–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向幼儿强调废物再利用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保并提出自己的创意。
四、教学反思本次大班美术公开课以废物再利用为主题,通过引入故事、示范和实践操作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促使幼儿对废物再利用和环保产生兴趣,并提高了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其中,使用故事《变废为宝》作为导入方式,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并帮助他们理解废物再利用的概念和意义。
示范和指导环节的设计很重要,通过制作简单手工作品的示范和指导,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实践操作中体会到废物可以变成美丽的艺术品。
在实践操作中,老师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由选择和发挥创造力。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通过将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转化为具有观赏性和实用价值的艺术品,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废旧物品的美感和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教学重点:掌握废旧物品再利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废旧物品(如瓶子、纸盒、绳子、纽扣等),胶水,剪刀,彩笔,颜料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废旧物品,胶水,剪刀,彩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讨论如何将这些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废旧瓶子为例,讲解如何通过创意制作,将其变为一个美丽的花瓶。
同时,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3. 学生创作(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变废为宝》2. 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创作步骤环保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变废为宝”为主题,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制作一个具有观赏性和实用价值的艺术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品富有个性。
2.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关注环保,发现生活中的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讨论如何变废为宝。
2. 例题讲解中如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废旧物品再利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提倡垃圾分类。
2.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欣赏能力。
4.提升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废纸板、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2.教具准备:PPT演示、黑板、粉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关于环保的PPT演示,让幼儿了解废物对环境的危害,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变废为宝。
2. 提出问题教师将问题写在黑板上:“废物如何变废为宝?”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3.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就问题展开讨论,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教师鼓励每个小组发言,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宣布活动内容教师宣布今天的美术活动内容是“变废为宝”。
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的结果,选择一种废物,并用创意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有用的物品。
5. 分工合作教师指导每个小组进行分工合作,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
例如,一个小组负责设计和绘制,另一个小组负责剪切和粘贴等。
6. 创作实践让小组成员根据分工合作进行创作。
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辅助,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7. 作品展示当每个小组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整个班级进行作品展示。
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创作灵感和作品构思。
8. 教学反思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整个美术活动的过程,让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所思所感。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 - 我们是如何将废物变废为宝的?有什么创意?- 这个美术活动给你带来了什么启发? - 你在小组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小组合作中有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四、教学延伸1.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等方式实践环保理念。
2.继续开展其他环保主题的美术活动,例如制作环保画作、设计环保海报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美术活动,幼儿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还加深了对环保的理解和认识。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变废为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变废为宝”。
通过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将其进行创意改造,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可以变废为宝,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利用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提高环保意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将废弃物品巧妙地变废为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废弃物品(如瓶子、纸盒、绳子等)、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废弃物品、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一个废弃瓶子为例,讲解如何将其变废为宝,如制作成花瓶、笔筒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一个废弃物品,共同讨论如何将其变废为宝,并在纸上画出设计图。
4. 制作过程(15分钟)幼儿根据设计图,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制作。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变废为宝》2. 内容:教学目标制作步骤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家中的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并将作品带到幼儿园进行展示。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将废弃物品变废为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拓展延伸: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将环保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制作过程中幼儿的操作指导5. 展示与评价环节的设计6.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开放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将废弃物品巧妙地变废为宝。
大班美术公开课变废为宝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公开课变废为宝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创意》,详细内容为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变废为宝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让学生掌握变废为宝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并将其巧妙地运用于美术创作中。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变废为宝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废旧物品(如瓶子、盒子、报纸等)、剪刀、胶水、彩笔、颜料等。
学生准备:废旧物品、剪刀、胶水、彩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学生带一些废旧物品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分享这些物品的来源和用途。
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介绍废旧物品的分类及用途。
(2)讲解变废为宝的基本方法,如剪、贴、画等。
(3)示范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3. 学生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方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讲解,分析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讲解内容,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六、板书设计1. 《变废为宝》2. 内容:a. 废旧物品的分类及用途b. 变废为宝的基本方法c. 示例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废旧物品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1)作品要求:主题鲜明,创意新颖,美观大方。
(2)提交时间:下次课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是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将变废为宝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如家庭装饰、礼物制作等。
大班美术公开课变废为宝精品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公开课变废为宝精品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创意无限》,主题为“变废为宝”。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废品的概念,探索废品的再利用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会运用废品创作出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品的概念,认识到废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学会运用废品进行美术创作。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从小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废品进行创意性的美术创作。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学会运用废品进行美术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废品样品、剪刀、胶水、彩笔、画纸等。
学具:每组一套废品样品、剪刀、胶水、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废品,引导学生思考废品的定义,讨论废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废品的种类、特点及其再利用的方法。
(2)示范如何运用废品创作出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3.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废品进行美术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强调作品的创意和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变废为宝2. 内容:(1)废品的定义与种类(2)废品再利用的方法(3)创意美术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废品创作一幅具有环保寓意的美术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以创意和环保意识为评价标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思维,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废品组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如废品回收、环保宣传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废品进行创意性的美术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美术活动《变废为宝》公开课教
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名称:大班美术活动《变废为宝》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制作,体验活动的乐趣
渗透目标: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一定的手工制作技能
物质准备:纸盘、纸杯、纸卷芯、香皂包装纸盒、果冻盒、饮料瓶盖、光碟、一次性筷子、酸奶纸盒、烟盒、吸管、手工纸、卡纸、工字钉、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手影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及创造力,愿意动手制作。
手影儿歌:两把大剪刀,八把小尖刀,背个大书包,总爱横着跑。
(两只手指分开,手心面向自己,两只手心重叠交错,大拇指朝上,大拇指为钳子,手心为壳,其余手指为腿)
二、1、教师逐个出示自制成品,幼儿欣赏并观察。
(如:纸杯做的“卷发娃娃”,香皂纸盒、工字钉、饮料瓶盖做的照相机,饮料瓶盖和卡纸做的“蛇”、果冻盒和卡纸做的青蛙,烟盒和吸管做的机器人等,一次性筷子和卡纸做的蜻蜓,酸奶盒和气球、吸管做的吹气鱼等等)
2、教师通过介绍部分作品,引导幼儿讨论制作的材料并提问幼儿。
3、教师讲述特殊材料用法及注意事项。
a.双面胶的使用:先将一面粘在材料上,再将另一面扒开粘合
b.工字钉的使用:抓住“帽子”一头以防扎住手
c.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甚至可以将成品拆开研究制作方法
d.培养幼儿常规意识有始有终,将物品归放整齐
4、分组投放材料,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完成,鼓励幼儿做出与老师不同的作品。
三、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并评价,教师点
评幼儿新颖有创造力的作品并推广。
活动名称:大班美术活动《变废为宝》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制作,体验活动的乐趣
渗透目标: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一定的手工制作技能
物质准备:纸盘、纸杯、纸卷芯、香皂包装纸盒、果冻盒、饮料瓶盖、光碟、一次性筷子、酸奶纸盒、烟盒、吸管、手工纸、卡纸、工字钉、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手影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及创造力,愿意动手制作。
手影儿歌:两把大剪刀,八把小尖刀,背个大书包,总爱横着跑。
(两只手指分开,手心面向自己,两只手心重叠交错,大拇指朝上,大拇指为钳子,手心为壳,其余手指为腿)
二、1、教师逐个出示自制成品,幼儿欣赏并观察。
(如:纸杯做的“卷发娃娃”,香皂纸盒、工字钉、饮料瓶盖做的照相机,饮料瓶盖和卡纸做的“蛇”、果冻盒和卡纸做的青蛙,烟盒和吸管做的机器人等,一次性筷子和卡纸做的蜻蜓,酸奶盒和气球、吸管做的吹气鱼等等)
2、教师通过介绍部分作品,引导幼儿讨论制作的材料并提问幼儿。
3、教师讲述特殊材料用法及注意事项。
a.双面胶的使用:先将一面粘在材料上,再将另一面扒开粘合
b.工字钉的使用:抓住“帽子”一头以防扎住手
c.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甚至可以将成品拆开研究制作方法
d.培养幼儿常规意识有始有终,将物品归放整齐
4、分组投放材料,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完成,鼓励幼儿做出与老师不同的作品。
三、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并评价,教师点
评幼儿新颖有创造力的作品并推广。
活动名称:大班美术活动《变废为宝》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制作,体验活动的乐趣
渗透目标: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一定的手工制作技能
物质准备:纸盘、纸杯、纸卷芯、香皂包装纸盒、果冻盒、饮料瓶盖、光碟、一次性筷子、酸奶纸盒、烟盒、吸管、手工纸、卡纸、工字钉、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手影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及创造力,愿意动手制作。
手影儿歌:两把大剪刀,八把小尖刀,背个大书包,总爱横着跑。
(两只手指分开,手心面向自己,两只手心重叠交错,大拇指朝上,大拇指为钳子,手心为壳,其余手指为腿)
二、1、教师逐个出示自制成品,幼儿欣赏并观察。
(如:纸杯做的“卷发娃娃”,香皂纸盒、工字钉、饮料瓶盖做的照相机,饮料瓶盖和卡纸做的“蛇”、果冻盒和卡纸做的青蛙,烟盒和吸管做的机器人等,一次性筷子和卡纸做的蜻蜓,酸奶盒和气球、吸管做的吹气鱼等等)
2、教师通过介绍部分作品,引导幼儿讨论制作的材料并提问幼儿。
3、教师讲述特殊材料用法及注意事项。
a.双面胶的使用:先将一面粘在材料上,再将另一面扒开粘合
b.工字钉的使用:抓住“帽子”一头以防扎住手
c.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甚至可以将成品拆开研究制作方法
d.培养幼儿常规意识有始有终,将物品归放整齐
4、分组投放材料,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完成,鼓励幼儿做出与老师不同的作品。
三、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并评价,教师点
评幼儿新颖有创造力的作品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