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知识点答案第三章和第四章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归纳整理!(1-4章)

高考化学: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归纳整理!(1-4章)

高考化学: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归纳整理!(1-4章)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点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区别特别注意: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①一切燃烧反应;②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铝热反应;⑤大多数化合反应(但有些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如:N2+O2=2NO,CO2+C=2CO等均为吸热反应)。

3、常见的吸热反应①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②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③等也是吸热反应;④水解反应考点2:反应热计算的依据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E生成物-E反应物。

3.根据键能计算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温馨提示:①盖斯定律的主要用途是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知相关反应的反应热。

②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等数学运算,对应ΔH也进行“+”“-”等数学计算。

5.根据物质燃烧放热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ΔH|。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表达式:___________ 。

其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第三、四章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第三、四章总结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⑩NaAlO 2+HCl+H 2O=Al(OH)3↓+NaCl要求:1、掌握铝三角关系,能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2、能识别和绘制铝三角相关的图象并能求解。

3、掌握相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要求:1、掌握铁三角关系,能书写相关化学 方程式2、掌握相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

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2、碳酸钠、碳酸氢钠:Na 2CO 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

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

NaHCO 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

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

NaHCO 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

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CO 2可制得碳酸氢钠。

3、氧化铝、氢氧化铝 (1)Al 2O 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

(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

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

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

10、合金:钠 钾 黄色 紫色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二氧化硅二氧化碳类别酸性氧化物_酸性氧化物晶体结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水反应方程式不反应CO2+H2O H2CO3与酸反应方程式SiO2 + 4HF==SiF4↑+2H2O 不反应与烧碱反应方程式SiO2+2NaOH == Na2SiO3+H2O 少:2NaOH+CO2==Na2CO3+H2O 过:NaOH+CO2==NaHCO3与CaO反应方程式SiO2+CaO 高温CaSiO3CaO+CO2==CaCO3存在状态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人和动物排放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物质用途硅单质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SiO2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硅酸钠矿物胶、具有粘性,能做木材的防火剂。

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第四节)

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第四节)

第三节玻璃、陶瓷、水泥一、玻璃主要生产原料:设备:反应原理:,普通玻璃的成分:Na2SiO3、CaSiO3、SiO2熔合在一起而形的玻璃态物质(或Na2O·CaO·6SiO2)玻璃的性质物性:表面光滑、致密、硬而脆,没有固定熔点化性:性质稳定,但易被氢氟酸和强碱腐蚀玻璃为什么会被人工吹制成各种形状?普通玻璃是Na2SiO3、CaSiO3、SiO2熔合在一起形成的物质,主要成分是SiO2。

玻璃不是晶体,而是玻璃态物质,这类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个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在软化状态时,可被吹制成任何形状的制品。

几种常见玻璃简介普通玻璃因混有二价铁的化合物显蓝玻璃加入红玻璃加入化学仪器玻璃提高光学仪器玻璃加入玻璃加热到软化温度时急速冷却变色玻璃加入 r和微量光导纤维石英玻璃纤维(高纯度的)二、陶瓷原料:陶都:瓷都:生产过程:粘土-混合-成型-干燥-烧结-冷却-成品性质:抗氧化、抗酸碱腐蚀、耐高温、绝缘、易成型彩釉: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一些,可制成彩釉。

用途:艺术品、餐具、建筑材料、化学仪器等三、水泥原料:、普通水泥的成分:硅酸三钙 3CaO.SiO2硅酸二钙 2CaO.SiO2铝酸三钙 3CaO.Al2O3生产过程:原料-研磨混合-煅烧(回转窑)- 加入石膏-成品性能:水泥具有性,水泥的等级越高,表示水泥的性能越。

石膏的作用:保存:水泥沙浆: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四.玻璃和陶瓷的新发展1、光导纤维(主要成分)石英玻璃纤维能力非常强,所以又称简称许多根经过技术处理的光纤在一起就得到了。

光缆的性能优点:光导纤维的作用:2、高温结构陶瓷常见的特殊功能的陶瓷有铸铁铸造的发动机缺点:金属制品在高温时易损坏,必须高温结构陶瓷制造的发动机优点:工作温度能稳定在1300℃,由于,同时常见的高温结构陶瓷有:练习1、普通玻璃是(混合物、纯净物)。

玻璃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软化,制成工艺品等。

这是因为玻璃不是,而是一种物质,没有固定。

高一生物必修一1到4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1到4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1到4章知识点高一生物必修一(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l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l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l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较大细胞核(本质)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生物类群衣原体, 支原体, 蓝藻, 细菌,放线菌(一支蓝细线) 动物,植物,真菌l 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l 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l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二:(略)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 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基本元素是: C H O N最基本元素: 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的元素: 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的化合物:蛋白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与第四章知识要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与第四章知识要点

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三章和第四章知识要点一、常见的力1、力学中常见的力的分类:(①按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②按效果命名: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③按研究对象分类:内力和外力;④按作用方式分类:非接触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做法:①定标度;②画出力的作用线;③根据标度确定力的大小,画出箭头;④标出力的名称和大小。

2. 重力(1)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重力的大小(G=mg),方向:(不能说与支持面垂直)。

(3)测量方式:弹簧秤、测力计等。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3. 弹力(1)定义();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接触力)②发生弹性..形变)(2)胡克定律F=kx,x是弹簧的形变量,不是总长。

【通常只适合于在弹性限度内,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的弹力计算】。

(3)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曲面的切面,由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弹力存在与否的判断(①产生条件②撤物法③反证法。

)(4)弹力产生原因的分析:施力物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而给受力物一个反方向的反抗力.(如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桌面受到的压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弹性形变。

)4. 摩擦力(1)定义()、产生条件(①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注:“相对”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接触面】(2)方向()(3)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可以相反也可以相同(4)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5)滑动摩擦力大小(f=μN)与运动速度无关,滑动摩擦力(或最大静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并和接触面的性质有关;静摩擦力在未达到最大值时不跟压力成正比,且f静=F外。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及第四章练习题含答案-附带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及第四章练习题含答案-附带答案

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章练习题知识点:第一章力物体的平衡一、力的分类1.按性质分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按现代物理学理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四类:长程相互作用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短程相互作用有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宏观物体间只存在前两种相互作用。

)2.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3.按产生条件分场力(非接触力)、接触力。

二、弹力1.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⑴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⑵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⑶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如果轻直杆只有两个端点受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O,重心在P,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

试画出小球所受弹力。

解:由于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在A点,弹力F1应该垂直于球面所以沿半径方向指向球心O;在B点弹力F2垂直于墙面,因此也沿半径指向球心O。

注意弹力必须指向球心,而不一定指向重心。

又由于F1、F2、G为共点力,重力的作用线必须经过O点,因此P和O必在同一竖直线上,P点可能在O的正上方(不稳定平衡),也可能在O的正下方(稳定平衡)。

例2. 如图所示,重力不可忽略的均匀杆被细绳拉住而静止,试画出杆所受的弹力。

解:A端所受绳的拉力F1沿绳收缩的方向,因此沿绳向斜上方;B端所受的弹力F2垂直于水平面竖直向上。

由于此直杆的重力不可忽略,其两端受的力可能不沿杆的方向。

杆受的水平方向合力应该为零。

由于杆的重力G竖直向下,因此杆的下端一定还受到向右的摩擦力f作用。

例3. 图中AC为竖直墙面,AB为均匀横梁,其重为G,处于水平位置。

BC为支持横梁的轻杆,A、B、C三处均用铰链连接。

试画出横梁B端所受弹力的方向。

解:轻杆BC只有两端受力,所以B端所受压力沿杆向斜下方,其反作用力轻杆对横梁的弹力F 沿轻杆延长线方向斜向上方。

3.弹力的大小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计算。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第四章旁栏问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第四章旁栏问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第三章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问题探讨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

用它染色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着色。

讨论1.为什么活细胞不能被染色,而死细胞能被染色?【答案】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染料台盼蓝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易通过细胞膜,因此活细胞不被染色。

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台盼蓝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死细胞能被染成蓝色。

2.据此推测,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应该具有什么功能?【答案】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思考•讨论1. 最初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与检测?【答案】最初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的。

2.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解释,为什么磷脂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科学家是如何推导出“脂质在细胞膜中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的?【答案】因为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所以在水-空气的界面上磷脂分子是“头部”向下与水面接触,“尾部”则朝向空气的一面。

科学家因测得从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才得出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

3.磷脂分子在水中能自发地形成双分子层,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由此,你能否就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原因作出分析?【答案】由于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在水溶液中,朝向水的是“头部”,“尾部”受水的排斥。

当磷脂分子的内外两侧均是水环境时,磷脂分子的“尾部”相对排列在内侧,“头部”则分别朝向两侧水的环境,形成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的内外环境都是水溶液,所以细胞膜磷脂分子的“头部”向着膜的内外两侧而“尾部”相对排在内侧,形成磷脂双分子层。

4.如果将磷脂分子置于水-苯的混合溶剂中,磷脂分子将会如何分布?【答案】如果将磷脂分子置于水-苯的混合溶剂中,磷脂的“头部”将与水接触,“尾部”与苯接触,磷脂分子分布成单层。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第三章函数的应用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yf(x)(xD),把使f(x)0成立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xD)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实数根,亦即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3、函数零点的求法:1(代数法)求方程f(x)0的实数根;○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能够将它与函数yf(x)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4、基本初等函数的零点:①正比例函数ykx(k0)仅有一个零点。

k(k0)没有零点。

x③一次函数ykxb(k0)仅有一个零点。

②反比例函数y④二次函数yax2bxc(a0).(1)△>0,方程ax2bxc0(a0)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2)△=0,方程ax2bxc0(a0)有两相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3)△<0,方程ax2bxc0(a0)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⑤指数函数ya(a0,且a1)没有零点。

⑥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仅有一个零点1.⑦幂函数yx,当n0时,仅有一个零点0,当n0时,没有零点。

5、非基本初等函数(不可直接求出零点的较复杂的函数),函数先把fx转化成,这另fx0,再把复杂的函数拆分成两个我们常见的函数y1,y2(基本初等函数)个函数图像的交点个数就是函数fx零点的个数。

6、选择题判断区间a,b上是否含有零点,只需满足fafb0。

7、确定零点在某区间a,b个数是的条件是:①fx在区间上连续,且fafb0②在区间a,b上单调。

8、函数零点的性质:从“数”的角度看:即是使f(x)0的实数;从“形”的角度看:即是函数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x若函数f(x)的图象在xx0处与x轴相切,则零点x0通常称为不变号零点;若函数f(x)的图象在xx0处与x轴相交,则零点x0通常称为变号零点.9、二分法的定义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持续,且满足f(a)f(b)0的函数yf(x),通过持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10、给定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f(x)零点近似值的步骤:(1)确定区间[a,b],验证f(a)f(b)0,给定精度;(2)求区间(a,b)的中点x1;(3)计算f(x1):①若f(x1)=0,则x1就是函数的零点;②若f(a)f(x1)14、根据散点图设想比较接近的可能的函数模型:一次函数模型:f(x)kxb(k0);二次函数模型:g(x)ax2bxc(a0);幂函数模型:h(x)axb(a0);指数函数模型:l(x)abxc(a0,b>0,b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各解析式,并对各模型实行分析评价,选出合适的函数模型12扩展阅读: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相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时参照白皮书)第一节钠和钠的化合物一、钠1.物理性质:银白色、固态、质软(可用小刀切)、密度比水小、熔沸点低、导电导热性好。

2.化学性质(1)和非金属反应①常温下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现象:生成白色固体,方程式,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产生黄色火焰,生成黄色固体,方程式(略)②和卤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略)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涉及到的方程式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过关)(2)和水的反应:现象①浮(Na的密度比水小)、熔(Na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且Na的熔点低)、游和响(Na与水反应放出气体,且产生气体的速度很快,反应很剧烈)、红(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生成了碱性物质)。

(3)和酸反应:现象比与水反应剧烈。

(4)和盐溶液作用时,一般金属钠首先和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产生气泡,生成蓝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3.钠应置于煤油中保存,其原因是Na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不和煤油反应,可以隔绝氧气。

4.钠的重要用途(1)利用钠的强还原性可冶炼金属;(2)钾钠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3)利用钠在高温下发出黄光的特性可作高压钠灯。

二、碱金属碱金属包括(按核电荷数增大顺序填写元素符号)Li、Na、K、Rb、Cs、Fr。

它们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故化学性质和钠相似。

一般说来,按上述顺序,金属性越来越强,反应得越来越激烈。

需指出的是:单质在空气中点燃,锂只能生成Li2O,钠可形成Na2O、Na2O2,钾可形成K2O、K2O2、KO2,而铷形成的氧化物就更复杂了。

焰色反应是许多金属或者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的时,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现象,是物理变化。

是元素的性质。

Na的焰色:黄色K的焰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紫色三、氢氧化钠1.物理性质氢氧化钠是白色固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易溶于水,有腐蚀性,溶液呈强碱性,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2.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具有碱的一切通性。

碱的通性:①遇酸碱指示剂发生显色反应②与酸发生中和反应③与酸性氧化物(如CO2、SO2等)发生反应④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3.保存:NaOH应密封保存,试剂瓶用橡胶塞,原因NaOH 与SiO2反应生成Na2SiO3有粘性。

四、钠的氧化物比较一、单质铝1.化学性质铝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涉及到的方程式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过关)(1)和氧气反应。

铝极易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这层氧化膜保护里边的金属不易和氧气反应而被腐蚀。

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略)。

加热铝箔实验时,融化的铝并不滴落,原因是Al2O3薄膜将熔化的Al承接住了,这个实验也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铝也能和其他非金属反应,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①铝在氯气中燃烧;②铝粉和硫粉混合加热。

(2)和酸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①HCl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②H2SO4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3)和NaOH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

等质量的铝粉分别和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相等,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和足量的铝粉反应,产生的氢气不相等。

(4)铝和盐溶液的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铝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5)铝热剂的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①铝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混合加热;②铝粉和三氧化二铬粉末混合加热。

3.用途:写出下列关于铝的用途是利用了铝的什么性质:铝制导线、电线:良好的导电性;包装铝箔:良好的延展性;铝合金用于制门窗:美观、硬度大;铝制炊具:良好的导热性二、铝的化合物氧化铝既可和酸反应还可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它是两性氧化物。

实验室制取Al(OH)3的方法:。

用氨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主要原因是Al(OH)3能与NaOH反应生成对应的盐。

三、复盐: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形成的盐叫复盐,如KAl (SO4)2.12H2O 。

明矾是一种重要的复盐。

它是离子晶体,溶于水生成Al(OH)3胶体,它可以和悬浮于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使水澄清,所以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第三节 铁和铁的化合物铁和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涉及到的方程式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过关) 一、单质铁 1化学性质:(1)铁和非金属反应。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 ; ②在氯气中燃烧 ; ③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 。

(2)铁和水反应:铁不和冷、热水反应,但在高温下能和水蒸气反应,下图是铁粉和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在装置的空白处填上对应的试剂或用品名称。

②写出此图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

(3)铁和酸反应。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铁和HCl :化学反应方程式 , 离子方程式 ;②铁和H2SO4:化学反应方程式 , 离子方程式 。

二、铁的氧化物三、铁的氢氧化物Fe(OH)2和Fe(OH)3 四、Fe2+和Fe3+的性质 1.Fe3+的检验:FeCl3溶液和铁粉反应: ,FeCl3溶液和铜片反应:,3.Fe2+的还原性。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第四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金属与金属,或者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熔合而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合金。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高,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低。

2.铜合金是用途广泛的合金。

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青铜,常见的铜合金还有黄铜、白铜,商代后期制作的司母戊鼎是青铜制品。

3.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按其成分可分为两大类:碳素钢和合金钢。

碳素钢有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含碳量的范围0.6%-1.03%、0.25-0.55%、0.06-0.28%,含碳量比生铁低。

合金钢是在碳素钢中加入Cr、Ni、Mn等合金元素制得。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硅及硅的化合物的相互关系(涉及到的方程式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过关)一、硅单质1.物理性质单质硅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

熔点高、硬度大、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

2.化学性质硅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①硅和非金属反应: 和O2:②和NaOH溶液反应:。

③和氢氟酸反应:。

二、二氧化硅和硅酸盐1.二氧化硅①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与氧相互化合,所以在氧化气氛包围的地球上,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是SiO2和硅酸盐形式存在。

SiO2是硅最重要的化合物。

天然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其存在形式有结晶态和无定形态两种。

石英晶体是结晶的二氧化硅,具有不同的晶型和色彩。

石英中无色透明的晶体是通常所说的水晶。

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称为玛瑙。

[2]二氧化硅具有空间网状结构。

密度和硬度都大。

③化学性质。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和强碱反应(NaOH) :;玻璃的组成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故存放碱性试剂的玻璃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b.和碱性氧化物反应:;c.和HF酸反应:。

玻璃的组成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故氢氟酸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氢氟酸可用雕刻玻璃。

2.硅酸和硅酸盐①H2SiO3酸性比碳酸弱,溶解度小。

可由硅酸盐和强酸反应来制备。

如: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HCl,可发生反应:得到硅酸。

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形成硅酸干胶,称为“硅胶”。

它是优良的吸附剂,也可作催化剂的载体。

②碳化硅俗称金刚砂,具有金刚石结构,有很大的硬度。

工业上金刚砂的制备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SiO2 + 3C SiC + 2CO。

在这个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三、硅酸盐组成的表示硅酸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组成各异,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组成。

如:硅酸钠表示为:Na2O·SiO2。

一般规律:低价态金属氧化物·高价态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水。

试写出明矾[KAl(SO4)2·H2O]氧化物表示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2Si3O8氧化物表示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氯及氯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涉及到的方程式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过关)一、氯气1.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1:2),比空气重,能液化,液态氯气常称为液氯。

在自然界中氯元素以化合态存在。

2.化学性质①与金属反应。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和Na:,和Cu:,和Fe:,比较Cl2和HCl的氧化性:Cl2 > HCl。

②与非金属反应。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和H2:,燃烧现象:安静的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少量Cl2 和P: (Cl2少量) ;过量Cl2 和P:③与水反应。

反应方程式,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还原剂是___。

HClO的特性:a.弱酸性(电离方程式):,(酸性比碳酸还弱)b.不稳定性(光照条件):,c.强氧化性(作用):杀菌、消毒④与碱反应:和NaOH反应的方程式为,实验室利用这个反应来吸收多余的氯气。

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应方程式为:,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而有效成分是。

漂白粉是一种混合物。

漂白粉具有消毒、杀菌、漂白作用,主要原因是漂白粉溶于水中可生成HClO,方程式为: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这个反应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⑤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氯水滴入NaBr溶液中_______;氯水滴入KI溶液中_______;氯气和硫化氢气体混和___;还可和许多还原性物质反应。

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归中反应;SO2气体通入氯水中_______;第三节硫及硫的化合物硫及硫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涉及到的方程式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过关)一、硫:硫是淡黄色色固体,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其化学方程式为:。

硫蒸气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为:。

二、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①和水作用:,此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所谓可逆反应指的是:在相同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的一类反应。

H2SO3是弱酸,酸性比碳酸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