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已成为品牌农业的市场
什么是品牌农业?
什么是品牌农业?品牌农业是指经营者通过取得相关质量认证,取得相应的商标权,通过提高市场认知度,并且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口碑的农业类产品,从而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
品牌农业有五个重要特征,即“五化”,即生态化、价值化、标准化、产业化、资本化。
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做品牌。
让品牌帮助农产品打入市场、为农产品增值、为经营者致富,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和物有所值的食品,已成为全社会的高度共识和供需双方的强烈需求。
但是做农产品品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经过研究发现,农产品做品牌存在“两大难点和一个误区”。
这是农产品做品牌的特殊性,也是与包括深加工食品在内的其它快消品做品牌的最大不同,这里隐藏着餐桌食品、农产品做品牌的密码。
把这个问题研究透了,就找到了农产品做品牌的全部钥匙。
难点一:低值、易损、难包装“低值、易损、不好保鲜、难包装”是餐桌食品做品牌的第一个难点,最为典型的产品是蔬菜、水果、鲜肉、水产品等。
因为低值、易损,消费者在生活水平不高的时候,不会产生品牌需求;因为不好保鲜、难以包装,运输、展示和标识都难以实现。
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做品牌无从谈起。
现在消费升级、技术升级,阻碍非深加工餐桌食品品牌打造的难题逐渐找到了解决办法。
难点二:高度均质难差异众所周知,差异化是品牌营销的法宝,可是一些餐桌食品偏偏天生就是弱差异,我把它称之为高度均质。
高度均质是指,一是同类产品之间在内在品质上差异不大,在营养成分、性状口感等方面高度平均。
二是也许在内在品质上有些差异,可是在外观上不显现。
如果不借助仪器,不经过吃和尝,很难直观分辨出来。
比如北京产的土豆与内蒙产的土豆能够看得出来吗?也许只有把他们做熟了,才会知道那只容易煮烂的、开花了的是内蒙产土豆,淀粉含量高。
一、消费者满意度、转变生产方式、寻求国际认同缺一不可1.消费者品牌满意度:现代农业的基本标准说到品牌,我们进口了很多美国大豆、日本金枪鱼、哥伦比亚咖啡、荷兰牛奶以及以郁金香为代表的荷兰花卉,还有我们常常说的泰国大米等等。
农业部关于举办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举办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5.04.22•【文号】农市发〔2015〕1号•【施行日期】2015.04.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副产品购销正文农业部关于举办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通知农市发〔201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厅(委、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有关单位:经国务院批准,我部自2003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1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
十二年来,农交会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展示宣传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促进农产品贸易,推动农业交流与合作,我部定于2015年11月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第十三届农交会。
本届农交会秉承“展示成果、推动交流、促进贸易”的办展宗旨和“精品、开放、务实”的办展原则,以“调结构转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推动农交会“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建设。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展会名称、时间和地点展会名称为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举办时间为2015年11月7-10日。
举办地点为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二、展会组织机构和分工本届农交会由农业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证监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国贸促会协办,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农业厅、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展览协会、中国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承办。
本届农交会组委会主任由农业部韩长赋部长、福建省政府苏树林省长担任,农业部陈晓华副部长担任常务副主任,福建省政府陈荣凯副省长、各协办单位一位部级领导及福州市杨益民市长担任副主任,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张合成司长担任秘书长。
组委会成员包括农业部有关司局、部属事业单位及相关协会的负责人,以及福建省农业厅、福州市政府办公厅、福州市农业局和福州市商务局等负责人。
郑州(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精品
中期
后期
投入低,风险小
追加投入,提高收益
投入高,收益高
根据以上原则 1、首先启动的蔬菜、果品和粮油为C类商品,占比大,利润小,以赚人气为首要目的。后期调整为B类 商品。副食品与小商品类别的商业类型初期为B类,后期调整为C类商品。 2、中期启动的水产和肉类,定位为B类商品,为企业带来稳定利润。后期调整为A类商品。 3、后期调整蔬菜、果品、粮油、海鲜水产、副食品与小商品的配比格局。
总收益
合计5.6亿元
第3-4年
简易房、冰库合计30万方;大棚 60万方
租金2-6元/平方米.天 进场费200-500/车.天
合计6.9亿元
第1-3年
简易房15万方
租金2元/平方米.天
合计1.1亿元
关于调研的总结与建议
发展建议
经营收益变化过程图
经营时间 品类分类 后期 第5年 第三类 第二类 第一类 各品类建成总量 砖混商铺60万方 (70%出售产权) 砖混商铺、冰库合计10万方 大棚+砖混30万方 各品类商户数 6000 1000 2500 3000 1500 5000 3000 越多越好 市场建成总量 单位租金 单项收入 1.3亿 0 4.3亿 1.1亿 3.3亿 1.5亿 1.1亿 0 合计5.6亿 总收入
批发市场的迁移一定是以政府为主导,资深市场的专业经营团队拥有先发优势,迅速 整合资源做大做强。
关于调研的总结与建议
问题总结
(二)手拉手集团SWOT分析 优势
①土地优势:城市向东南发展,拥有四环东南角整幅土地 ②区位优势:项目地处G310国道和机场高速交汇处,交通 便捷,附近是大型物流园区
劣势
①资金不充裕 ②现有管理团队缺乏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运 营经验 ③缺乏现有客户资源
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和建议
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和建议随着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品牌农业不仅仅成为了农业市场中的一种趋势,更是成为了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品牌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经营方式,旨在以品牌为核心,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农业产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
那么,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如何呢?一、品牌农业发展现状1.品牌农业成为了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近年来,我国农业逐渐迈向了品牌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品牌农业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创造出了品牌效应,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品牌农业正在不断地取得成就。
一些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已经显现,比如玉米、苹果、绿茶和稻米等,这些品牌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销售一路领先。
此外,国内还涌现了一些知名的品牌企业,如温氏、沃尔玛和京东等,这些专业的农业品牌企业已经成为了当今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3.品牌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品牌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还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
比如,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不充分、不均衡的情况;品牌农产品市场的同质化水平较高,产业竞争激烈,农产品保护不能及时到位等。
二、建议1.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要落实品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精品度。
政府应出台扶持措施,吸引更多企业和合作社参与品牌建设,培养更多的品牌农产品。
2.强化品牌农产品市场协调。
通过品牌联合,打造品牌农产品市场协调机构,实现品牌产品价格和市场监管的统一,防范假冒伪劣、欺骗消费和滥竞争等不正之风的出现。
3.加强对品牌农业企业的培育和扶持。
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需求,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扶持品牌农业企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的品牌农业发展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组织创新,促进企业的发展。
4.强化品牌农产品保护。
品牌农产品是企业或者组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打造出来的,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品牌权益,防止品牌农产品被假冒伪劣的做法侵害。
农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农产品市场需求分析农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则是农民和农业经济的核心关注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当前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情况,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农产品市场的潜力和前景。
一、消费需求的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农产品市场主要依赖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居民,而如今,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要求已经从口味和饱腹度扩展到更高层次的需求,例如品质、安全性、营养性和环保。
二、国际市场的需求国际市场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对中国农业产业带来了巨大机遇。
一方面,发达国家对中国传统农产品的需求依然旺盛,这使得中国的农产品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农产品的需求增长,国际市场也成为中国农业企业开拓的重要领域。
三、市场细分与多样化需求如今,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多样性越来越明显。
消费者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常见的农产品,而是在细分市场中追求个性化和多样性的选择。
例如,优质、有机、绿色等特色农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热点,同时,农产品加工的创新也为细分市场带来了更多机遇。
四、农产品电商的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农产品电商逐渐崛起,成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平台。
通过电商渠道,消费者不仅可以直接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还能够了解产品的来源、加工方式和质量标准。
因此,农产品电商在提升市场需求、拓宽销售渠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城乡差异的市场需求由于城乡发展的差异,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
在城市地区,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对于高端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而在农村地区,居民则更加看重价格和出产地的因素,对于满足基本需求的农产品需求仍然较高。
六、大数据对需求的影响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于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分析也变得更加精准。
通过分析大数据,从消费者行为、趋势预测等方面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可以帮助农业企业更好地调整生产结构和销售策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国内外农产品营销现状及发展新模式
国内外农产品营销现状及发展新模式农产品营销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涉及到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供应、价格竞争、营销渠道、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关于国内外农产品营销现状及发展新模式的讨论。
国内农产品营销现状:1.市场需求多样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对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和营养价值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高品质、有机、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3.品牌营销的兴起:一些农产品的品牌如三元、娃哈哈等已经在市场上建立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营销成为促进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手段。
国内农产品营销发展新模式:2.农产品合作社或合作社化经营模式:农产品合作社将农户组织到一起,共同开展生产、流通和营销活动,通过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来增加农产品销售的竞争力。
合作社可以提供统一的标准化包装和质量控制,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农产品产地品牌建设:通过发展农产品产地品牌,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气候、人文等资源优势,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同时,建立地域性保护标志,强化农产品的地理标志和产地认证,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信任感。
4.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延伸:通过深加工,将农产品加工成更具附加值和消费吸引力的产品。
同时,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延伸,推出系列产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比如,通过将农产品与烹饪、餐饮、健康产品等结合起来,开拓新的消费市场。
5.农旅结合模式:通过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等形式,将农产品直接呈现给消费者,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知和购买欲望。
通过提供独特的农业体验和观光资源,吸引更多消费者前往农村地区购买农产品。
国外农产品营销现状:1.消费者对有机、绿色、可持续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在发达国家,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安全和环境友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有机、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2.农产品直销和农贸市场的衰落:在一些发达国家,传统的农贸市场逐渐萎缩,消费者转向超市和大型连锁店购买农产品。
同时,农产品直销和农家乐等形式在一些国家逐渐兴起,提供更加直接和亲近的购物体验。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业产业升级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业产业升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中国农业产业也逐渐迎来了一场变革。
经济全球化不仅为中国农业产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资源,同时也为农业产业的升级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业产业升级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量也不断增加。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农产品价格优势明显,出口份额也不断增加。
这不仅为中国农业产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从而提高了中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二、经济全球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正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各国之间不断加强技术交流、合作,不断推出新型农业技术和设备。
这些最新的技术和设备的引入,加速了中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并且使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向智能化、信息化、高效化和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推动了中国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
例如,中国带动了一批大型农业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
这些大型企业通过科技进步、品牌建设和流通环节的规范等多种方式,加速了农业产业的升级。
另外,小农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产业也逐渐成为了农业市场上重要的力量,从而实现了农业从“规模小散乱”的传统生产模式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现代化转型。
四、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业市场的影响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放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农业产业也面临不小的市场竞争压力。
对于中国农业市场而言,国际市场的开放不仅是一种机遇,也旨在挑战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国际市场的开放也为中国农业市场带来了外国优质农产品的进口,使得中国消费者更加了解全球食品和营养标准。
五、结语总之,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农业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无论是技术创新、市场竞争、产业结构调整还是企业规模变革,都需要从全球视角出发,广泛合作与交流,打破人为极限,充分利用和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将中国农业打造成为“绿色、高效、科技、智慧”生态产业,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做出积极的贡献。
农产品市场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用
农产品市场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用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推进,农产品市场化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市场化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自由、平等的市场交易环境下,通过自由定价、自由买卖、自由选择的方式进行经济活动。
农产品市场化的推进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农产品市场化对农业效益、农业产业升级、农民收入提高以及农村经济多元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农产品市场化对农业效益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产品的收购和销售都是由政府来统一组织和安排的,农民只能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生产,而政府对农产品的定价也是由上级部门来制定的,农产品价格的浮动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性得不到有效的反映。
而市场化的农产品交易模式则能够自由地进行供求关系的调节,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主调整种植结构和生产规模,针对具体市场行情进行选择,使得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更加灵活、高效。
市场化交易模式还能够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而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业收入,进而推动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产品市场化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都需要有序而高效地进行,这就要求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经营水平,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
农产品市场化的推进,不仅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还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从农产品种植到农产品加工、再到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这种产业链的形成,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
农产品市场化也为农民增加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农民的收入主要依靠政府的补贴和购销合同的固定收入。
而市场化的农产品交易模式则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产品的价格,农民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来选择适宜的销售时机,实现农产品的最大价值。
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农民的经济收入不再单一,农业经济的风险也得到分散,这能够有效促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积极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产品市场国内外竞争力分析
农产品市场国内外竞争力分析农产品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一环,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层面,分析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并在最后进行总结。
一、国内竞争力分析国内市场作为农产品的首要销售市场,其竞争力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内农产品市场中,竞争力的因素有多方面,包括农产品的质量、价格、供应链等。
首先,农产品的质量是决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优质的农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能够占据市场份额。
因此,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其次,农产品的价格也直接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
通过合理定价,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提高市场占有率。
最后,供应链的完善也对农产品的竞争力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个高效的供应链能够保证农产品的及时交付和良好的品质,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国际竞争力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农产品市场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价格、品质和品牌三个方面。
首先,价格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因素之一。
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他们在生产农产品时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出口到国际市场,从而形成了竞争优势。
其次,品质也是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国外农产品以其高品质赢得了国际市场的青睐。
最后,品牌是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品牌营销,农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吸引更多消费者。
三、提升国内竞争力的对策为了提升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抽检力度,确保农产品的质量。
其次,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加强农业供应链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为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提供有力保障。
农业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农业市场需求趋势分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市场的需求趋势逐渐变得复杂多样。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当前的农业市场需求趋势。
一、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逐渐升级。
传统的粮食、蔬菜和水果仍然是人们的主要需求,但高品质、安全、有机和绿色的农产品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农业市场需求趋势正在由数量向质量转变。
二、农产品外销市场扩大中国在农产品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尤其是粮食、水果、茶叶等。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的外销市场不断扩大。
这主要受益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巨大的国内农产品产能。
农业市场需求趋势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农产品外销的需求增长迅速,需要更多具备质量认证、适应国际贸易规则的农产品。
三、特色农产品受欢迎在农业市场需求趋势方面,特色农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特色农产品是指具有一定地域特点、文化特点和品质特点的农产品,如徽派绿茶、川菜特色调料等。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特色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种需求趋势也促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品牌建设。
四、农产品加工业崛起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对加工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产品加工业崛起成为农业市场需求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产品的加工不仅可以延长其保质期,还可以增加附加值。
因此,农产品加工业的需求不断扩大,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五、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农业产品的品质、产量和效益有了更高的要求。
农业科技的创新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因此,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成为农业市场需求趋势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六、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成为农业市场需求趋势中的新兴领域。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直接购买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鲜农产品。
这种趋势不仅简化了销售环节,也便利了消费者,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额。
中国农产品进口市场分析
中国农产品进口市场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中国农产品进口市场愈加广阔和重要。
越来越多的国外农产品品牌进军中国市场,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购买国外农产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之一,中国的农产品进口市场不仅促进了国际贸易,也使得国民生活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优质化。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农产品进口市场。
一、进口农产品种类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进口农产品种类不断增多。
目前,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包括食品、饮料、饲料、种子、粮食、油脂、肉类、海产品等多个品种。
以比较重要的食品类商品为例,主要包括牛奶、乳制品、水果、蔬菜、海鲜、肉类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进口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如泰国榴莲、智利车厘子、新西兰奶粉、阿根廷红虾等,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热捧。
二、进口农产品价格虽然进口农产品品种多样,但价格也是消费者关心的重要问题。
在我国,进口农产品价格一般比国内农产品价格要高出不少。
首先,进口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保险费和关税等都比国内生产成本要高。
其次,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品牌和包装都比普通国内农产品要更高级。
但随着海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中国市场的不断丰富,进口农产品的价格也在逐渐下降。
三、进口农产品质量进口农产品的质量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促使中国进口农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者对于进口农产品质量的认可和信任度不断提升。
同时,作为大型进口国,中国对于进口农产品质量的监管也在不断强化,对于质量不达标的进口农产品一律限制或禁止进入中国市场。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进口的农产品质量已经获得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
四、进口农产品渠道中国进口农产品中,大型连锁商超贡献巨大,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品牌。
在这些商超中,进口农产品种类和品质均很高,这也是中国消费者购买进口农产品的主要渠道之一。
此外,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进口农产品。
比如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都已经推出了进口农产品专区,方便消费者在线选购。
农业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化
农业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变革,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推动农产品市场化的趋势。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也促进了农产品的市场化。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产品市场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农业现代化对农产品市场化的影响。
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农业现代化引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通过科学种植、精准施肥、规范管理等方式,农产品的外观、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得到了提升,从而使农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推动农产品市场化的进程。
二、优化农产品结构农业现代化注重生产的多样化和专业化,通过精耕细作和科学种植,不仅提高了单一农产品的品质,还推动了农产品结构的优化。
合理的农产品结构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空间。
三、增加农产品供给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稳定性,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加强防灾减损措施等方式,保障了农产品的供给稳定性,满足了市场需求。
增加农产品的供给有助于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动,促进了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
四、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随着农产品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农业企业和农户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通过直接销售、合作社、电商平台等多种途径将产品推向市场。
拓展销售渠道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效率,还促进了农产品市场化的进程。
五、提升农产品品牌力农业现代化注重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推动了农产品品牌化的过程。
通过打造知名品牌、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等方式,提升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具有品牌力的农产品更容易被市场接受,推动了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
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现代化加强了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管和管理,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通过建立质量安全标准、加强监测检测等措施,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更容易占领市场,推动了农产品市场化的进程。
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一)
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一)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农产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销策略和方法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利益。
本文将从国际市场营销的定义、优点和挑战、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的特点、目标和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国际市场营销的定义、优点和挑战国际市场营销是指企业在国外营销其产品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增加销售量和提高产品知名度的战略行为,更是一种完整而综合的营销方式。
相比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营销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国际市场更大、更广,公司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商机;其次,国际市场的竞争程度较高,可以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再次,国际市场拓展可以带来更高的利润率和回报,增加公司财富和资本;最后,国际市场营销可以提高企业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声誉,进而向更大的发展目标迈进。
然而,国际市场营销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首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情况、消费习惯、文化背景等各方面存在差异,需要企业进行认真调研和适应;其次,国际市场的市场规模龙门石窟,但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风险、压力和不确定性;再次,受到政治、法律和货币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营销需要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而且往往需要更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支持。
二、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的特点、目标和策略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有其特殊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很大,其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其次,农产品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的升值潜力,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再次,农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程度较小,企业可以进行技术和品质的优化提高竞争力。
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并且可以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拓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多种营销策略,包括产品定位、品牌建设、渠道管理、促销活动等。
首先,产品定位是企业进行营销的重要策略。
企业应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产品的特点、优劣势和目标市场的需求,在产品设计、包装、售价、销售等方面进行合理定位。
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
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农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如何有效地开拓和销售农产品,成为了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一、市场调研与分析要开展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首先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
对目标市场的经济环境、消费者需求、竞争格局等进行全面了解,并结合农产品的品种、质量、产能等因素,找准农产品的定位和销售策略。
在市场调研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如收集市场报告、政策文件、统计数据,与当地代理商或合作伙伴进行沟通,甚至实地考察等,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情况。
二、品牌建设与推广在农产品国际市场中,品牌的作用不容忽视。
通过建设和推广品牌能够为农产品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认可。
品牌建设包括确定品牌名称、标识、形象等,并结合农产品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和个性化设计。
推广品牌可以通过广告、促销活动、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质量控制和认证在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的质量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质量控制和认证工作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控制,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同时,可以考虑获得相关的质量认证,如有机认证、绿色认证等,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渠道拓展与合作拓展销售渠道和与国际市场合作伙伴的合作,是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
通过多元化渠道拓展,如建立海外分销网络、与大型超市、餐饮连锁店等建立合作关系,可以增加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机会。
同时,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如委托代理、合资经营等方式,可以借助当地经验和资源,提升销售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五、市场营销策略与推广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推广计划,对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至关重要。
市场营销策略包括定价策略、产品定位、促销策略等,要根据市场环境和目标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进行精准制定。
农业生产国际化战略指南
农业生产国际化战略指南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任务 (3)第2章国际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4)2.1 世界农业生产概况 (4)2.2 主要农业国家生产特点 (4)2.3 我国农业生产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4)第3章农业生产国际化战略理论 (5)3.1 国际化战略概述 (5)3.2 农业生产国际化战略类型 (5)3.2.1 市场拓展型战略 (5)3.2.2 资源整合型战略 (5)3.2.3 技术创新型战略 (5)3.3 农业生产国际化战略选择 (6)3.3.1 企业内部条件 (6)3.3.2 国际市场环境 (6)3.3.3 国家政策导向 (6)3.3.4 行业发展趋势 (6)3.3.5 风险评估与管理 (6)第4章农业产业链国际化 (6)4.1 农业产业链概述 (6)4.1.1 农业产业链的概念 (6)4.1.2 农业产业链的特点 (7)4.1.3 农业产业链发展趋势 (7)4.2 国际化农业产业链模式 (7)4.2.1 国际合作模式 (7)4.2.2 国际投资模式 (7)4.2.3 国际贸易模式 (7)4.3 农业产业链国际化策略 (7)4.3.1 优化产业链结构,提高产业链附加值 (8)4.3.2 拓展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 (8)4.3.3 加大国际投资,实现产业链国际化布局 (8)4.3.4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国际市场份额 (8)4.3.5 建立健全农业支持政策,降低产业链风险 (8)4.3.6 提高产业链信息化水平,增强市场适应性 (8)第五章农业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 (8)5.1 农业技术创新概述 (8)5.1.1 农业技术创新的内涵 (8)5.1.2 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8)5.1.3 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 (9)5.2 国际农业技术合作模式 (9)5.2.2 技术转移与示范推广 (9)5.2.3 人才培养与交流 (9)5.2.4 国际农业技术合作平台建设 (9)5.3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策略 (9)5.3.1 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10)5.3.2 提升农业技术国际合作水平 (10)5.3.3 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 (10)5.3.4 培养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 (10)5.3.5 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 (10)第6章农业市场国际化 (10)6.1 农产品国际贸易概述 (10)6.1.1 国际贸易与农业发展 (10)6.1.2 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与趋势 (10)6.2 农产品市场国际化策略 (10)6.2.1 农产品市场国际化战略定位 (10)6.2.2 农产品市场国际化政策支持 (10)6.2.3 农产品市场国际化营销策略 (11)6.3 农业企业国际市场拓展 (11)6.3.1 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 (11)6.3.2 企业国际市场拓展路径 (11)6.3.3 企业国际市场风险防范 (11)第7章农业政策与国际规则 (11)7.1 国际农业政策与规则概述 (11)7.2 我国农业政策与国际规则对接 (11)7.3 农业政策国际化策略 (12)第8章农业产业园区国际化发展 (12)8.1 农业产业园区概述 (12)8.2 国际化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12)8.3 我国农业产业园区国际化策略 (13)第9章农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13)9.1 农业人才培养概述 (13)9.1.1 农业人才培养现状 (13)9.1.2 农业人才培养问题 (14)9.1.3 农业人才培养对策 (14)9.2 农业人才引进策略 (14)9.2.1 农业人才引进重要性 (14)9.2.2 农业人才引进策略 (14)9.2.3 农业人才引进措施 (14)9.3 农业人才国际化培养与交流 (14)9.3.1 农业人才国际化培养 (15)9.3.2 农业人才交流与合作 (15)第10章农业生产国际化战略实施与评估 (15)10.1 国际化战略实施步骤 (15)10.1.2 制定国际化战略目标 (15)10.1.3 设计实施方案 (15)10.1.4 优化组织结构与管理体系 (15)10.1.5 资源整合与配置 (15)10.1.6 培养国际化人才 (16)10.2 国际化战略评估与调整 (16)10.2.1 建立评估体系 (16)10.2.2 定期进行战略评估 (16)10.2.3 及时调整战略 (16)10.2.4 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 (16)10.3 农业生产国际化战略风险与应对措施 (16)10.3.1 政策风险与应对措施 (16)10.3.2 市场风险与应对措施 (16)10.3.3 质量风险与应对措施 (16)10.3.4 技术风险与应对措施 (16)10.3.5 人才风险与应对措施 (16)10.3.6 资金风险与应对措施 (16)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国际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国内外农产品营销现状及发展新模式
国内外农产品营销现状及发展新模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农产品的营销也逐渐走向国际化。
国内外农产品营销现状及发展新模式,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国内农产品营销现状
在国内,农产品营销主要依靠传统的销售渠道,如农贸市场、超市、批发市场等。
但是,这些渠道存在着价格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中间环节多等问题,导致农民的收益不高,消费者的购买成本较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出现了一些新的农产品营销模式。
例如,电商平台的兴起,让农产品可以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此外,一些农业合作社也开始兴起,通过集体经营和品牌建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国外农产品营销现状
在国外,农产品营销已经走向了全球化。
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量很大,如美国的大豆、澳大利亚的羊肉、新西兰的奶制品等。
这些国家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网络,将农产品销售到全球各地。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加强农产品出口。
例如,非洲国家的咖啡、花卉等,已经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重要产品。
这些国家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质量控制,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产品营销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模式。
例如,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农产品的溯源和品质追溯,提高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农民进行精准农业,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国内外农产品营销现状及发展新模式,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创新。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农产品营销也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模式和新变化。
农业发展趋势的市场需求分析
农业发展趋势的市场需求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其发展趋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生态环保、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农产品电商、品牌建设、农业服务、农村金融以及农产品国际市场需求分析等十个方面,探讨农业发展的市场需求。
一、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愈发严格。
因此,农业发展需要加强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和监管,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给市场消费者。
二、生态环保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农业发展应积极推广有机农业、精细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
三、农业科技农业科技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
市场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主要体现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粮食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产品加工目前,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仍相对滞后,市场需求增长潜力巨大。
农业发展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提高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方便性和营养性的需求。
五、农村旅游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需求的提高,农村旅游成为一个新的市场。
发展农村旅游可以带动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农村旅游的需求包括农家乐、农产品观光、农田体验等,这将为农产品提供新的销售渠道。
六、农产品电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电商成为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便捷方式。
市场对农产品电商的需求主要在于供应链的透明度、质量保证、物流方便等。
农业发展需要推动农产品电商的创新和发展,提高电商平台的服务质量。
七、品牌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十分重要。
市场对农产品品牌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品质保障、文化内涵、包装设计等方面。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助于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八、农业服务农业服务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包括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农业机械服务等。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农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农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全球化的浪潮使中国农业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农业带来了更多机遇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市场和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农业也越来越成为全球农业市场的重要一环。
首先,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和国际贸易越来越重要。
中国的农产品以优势性的价格和品质赢得了全球市场的认可。
尤其是像大豆、玉米、小麦、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其次,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农业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和投资者开始注重中国农业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农业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助于中国农业的升级和产业转型。
最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农业科技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的农业科技在种植技术、育种技术、农机装备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
这些创新技术和应用程序为中国农业的升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和压力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虽然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但中国农业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压力。
首先,全球化带来的市场竞争对中国传统农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在过去,中国农村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耕经济维持着生计。
但是,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催化中国农业生产的改变,使得大量的传统农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
其次,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凸显,这对中国农业带来了很多压力。
中国的大量农村地区在过去依靠农业经济维持生计,但这种方式已经不再有效。
农业生产的增加对农村地区的土地、水、空气等资源造成很大的压力。
2023年品牌农业发展深度分析报告
全球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增长,农业技术推动 品牌农业发展,全球有机农产品市场预计五年内年均 15%增长
首先,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例如,中国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对有 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全球品牌农业增长迅猛
这个数据揭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那就是全球品牌农业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增长阶段。
全球人口增长,食品安全驱动农业科技发展
这个增长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因素驱动的,包括但不限于:全球人口的增长、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 以及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全球人口增长推动农业市场增长,品牌农业投资新型农业技术
品牌农业的市场需求
1.品牌农业发展深度:产业趋势与机遇
品牌农业发展深度:产业趋势与机遇
2.2022年,品牌农业驱动全球农业市场变革
2022年,品牌农业的发展正在深度影响着全球农业市场。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全球品牌农业的市 场需求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3.品牌农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复 合年增长率达XX%
2. 品牌农业的商业模式:从产品到体验的转变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生活需求的提升,品牌农业正在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提供全方位的消费体验转变。例如,一些高端水果品牌不 仅提供新鲜水果,还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如定制包装、快递到家等。这些创新的商业模式正在推动品牌农业的发展。
3. 产业链延伸:从种植到餐桌的全链条管理
品牌农业正在逐渐延伸产业链,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管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健康和优质。根据中国农业品牌 研究中心的报告,2021年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12%。这表明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 正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农产品国际化中国农业走向世界的新征程
农产品国际化中国农业走向世界的新征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的国际化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中国农业走向世界,意味着不仅要适应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还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本文将从农产品国际化的意义、推动因素、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农产品国际化的意义1.拓宽市场空间:国际市场量大、消费力强,有助于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市场,提高农业企业的盈利能力。
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国际化能够推动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推动农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3.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有着严格要求,农产品国际化可以迫使中国农业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提升整体竞争力。
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国际化可以带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农产品国际化的推动因素1.国家政策支持: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农业国际化,加大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支持力度,鼓励农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2.技术进步: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如智能农业、物联网等,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市场需求变化:随着人们对生态健康饮食的关注,农产品国际化也是市场需求的反映,更加注重绿色、有机、健康的农产品。
三、农产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1.品牌认知度不高: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认知度仍相对较低,需要通过品牌建设和推广来提高其知名度。
2.质量标准不符合国际要求:一些中国农产品在质量与安全标准方面与国际市场要求存在差距,需要加强监管与管理。
3.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主要是由于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需要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四、农产品国际化应对策略1.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借助品牌塑造凝聚消费者信心。
2.提高质量与安全标准:加强监管与管理,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投入,确保农产品达到国际市场的标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已成为品牌农业的市场。
农产品要想争得市场就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运用品牌农业铸造市场强势和竞争优势
三、困扰××*品牌农业发展的因素
虽然××*市品牌农业生产规模不断壮大,市场占有额逐年攀升,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相对于我市农业发展水平来说,农产品注册商标数嫌少,规模不大,著名农产品品牌更是寥若晨星,其相应加工企业产值大的才几百万,小的仅几十万,大多为作坊式,且科技含量很低,产品附加值很小,很难形成较大的规模。
1、传统的思维方式导致农业品牌意识薄弱。
相当多的农民以及一些政府部门商品意识淡薄,认为收获便是生产的结束。
对农产品的认识仍停留在产品阶段,品牌意识淡薄,还没有形成农产品也要注册商标的意识。
虽然有一些农产品获得了省、市名牌农产品称号,但真正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极少。
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广告意识淡薄,没有把小品牌纳入到寒地黑土的大品牌中去宣传,已有的品牌也叫不响,广告投入少是农业品牌建设的一大制约因素。
文化的“味儿”未做足,没有充分发掘本地特色,“土”的文章做得不够,特色也不明显。
2、分散的生产组织形式制约了农业品牌建设。
农业生产者大都是“单兵作战”,即便是所谓的“大户”,相比较而言也显得规模过于狭小,而且经济实力较弱、资金匮乏,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程度较低,生产个体还不具备为产品注册商标的生产规模和经济实力。
受品牌无形资产等利益机制影响,政府和企业、农户间品牌共享难协调,品牌整合难度不小,还难以逾越龙头企业少规模小、生产基地不够壮、农民观念还比较落后等问题。
名优农产品开发仍处在各自为政状况,没有纳入寒地黑土品牌之中,同一产品品牌多、规模小,加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没有形成合力。
3、加工业发展滞后影响了农业品牌建设的进程。
从××*的情况来看,农产品品种很多,加工企业却是寥寥,产品附加值很低。
例如大豆,××*年产优质大豆30万吨以上,品质和产量都优于其他地方,但目前,仍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很低;还有水稻,年播种面积30万亩、年产量20万吨左右,米质优良、营养价值较高,具备寒地水稻独特的优越性,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但是至今仍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没有商标,没有打出“寒地黑土”的大旗,没有深加工的能力和规模。
4、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农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认证意识在许多乡村还很薄弱,特别是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无序,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申报,没有一个统一的慨念,各自操作,很难管理,这将对寒地黑土品牌建设留下隐患。
农业标准化实施好坏直接影响农产品创名牌的进程。
之所以精品名牌少、附加值不高,主要是农业标准化实施还存在“三低”现
一、发展寒地黑土经济的背景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绿色浪潮兴起的大趋势下,我国农业面临着如何应对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控制和消除“餐桌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等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绥化市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绿色食品开发起步较早的地区,以绿色物产业为核心的农业经济发展日益壮大。
2004年,绥化市被国家授予“中国寒地黑土特色物产之乡”,成功的从国家工商总局拿到了“寒地黑土”商标标识,并且专门成立了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在全省乃至全国响亮地打出了发展“寒地黑土经济”的旗帜,初步走上了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特色农业的道路。
在辽阔的世界版图上,只有3块黑土地,一块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地处乌克兰大平原,还有一块位于中国东北的松辽流域。
黑土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漫长的岁月划定了寒地黑土的成长周期,每200—400年的寒来暑往,才能累积1厘米厚度的黑土层,这就决定了寒地黑土和石油、煤炭、天然气一样,是关系国计民生、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这种黑土土质疏松、肥沃,适于农耕,特别是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步,使土壤的肥力、理化性质和土质结构居于红土、黄土等各类土壤之首,而我
们绥化市的黑土层厚达60—100厘米,为名副其实的“土中之王”,是东北黑土地上的璀璨明珠,这里出产的农产品微量元素含量高,品质优良,安全营养。
在竞相发展经济的今天,拥有资源就拥有了发展的底牌,我们要想加快绥化经济发展,就必须重新审视我们拥有的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对其加以充分利用,而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寒地黑土绿色经济,则是我们的首选。
世界上普遍把黑土地作为粮食主产区,我们绥化市作为黑土区的典型代表,素有“北国大粮仓”之称,全市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均占全省的1/5,是国家储备粮大市之一,绿色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4,每年粮食总产100亿公斤以上,玉米、大豆、水稻单产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可以说是大豆、玉米、水稻、高粱、小麦等百谷汇聚;甜菜、亚麻、烤烟、果菜、马铃薯、万寿菊、中草药、山野菜等竞相发展,油豆角、黄菇娘、猴头、蘑菇、木耳等特色典型物种产量丰富;牛、马、羊、猪、鹿、兔、鹅、鱼、鸡等种类繁多,在绥化这块黑土地上孕育出来的农产品口感上乘,安全营养,玉米淀粉含量、大豆蛋白含量、亚麻纤维含量、甜菜原糖含量、万寿菊色素含量等等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回顾绥化市的经济发展历程,虽然我们拥有寒地黑土这样稀缺的战略资源,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条件、发展意识、工农业差别等等的局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走了不少曲折的弯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办工业,我们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工业发展上,总体上看工业发展了,但农业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农民依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农业没有创造出应有的经济效益;七、八十年代苏南的乡镇企业在全国异军突起,我们也办了不少的乡镇企业,也带来了经济暂时的繁荣与发展,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轻装上阵的国企越来越强的竞争,具有先天性缺陷的乡镇企业效益开始呈现滑坡现象,特别是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日趋激烈,乡镇企业在体制、管理、规模、产品质量、融资能力、技术提高等方面的劣势越来越明显。
纵观绥化经济发展,一边是雄厚的农业基础,不可多得的战略资源,一边是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并不牢固的工业体系,要加快绥化市市域经济发展,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劣条件,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自身的农业优势,变后发优势为先发优势,才是经济发展的潜力与后劲所在。
我们绥化最大的优势资源就是寒地黑土,最大的优势产业就是绿色食品,最大的优势环境就是没有污染的良好生态,全力打造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寒地黑土经济,无疑是绥化加快市域经济发展的明智抉择
摘要:中国东北的寒地黑土是世界三大黑土资源之一。
绥化市处于几块典型黑土地的中心地带,把循环经济模式引入到寒地黑土特色生态农业是必然的选择。
从循环经济模式应用在绥化市生态农业建设的视角来看,绥化市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应定位在发展绿色农作物种植业、资源利用型畜牧业、农产品加工贸易及寒地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业等方面。
关键词:循环经济;寒地黑土;生态农业;绥化市
0引言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总面积34 964. 2km2。
其中,浅代写论文山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19%,江河泡沼面积占总面积的9%,平原占72%,总体结构大体是“二山一水七分田”,现有耕地面积14. 9万hm2,占全省耕地的1/7,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三大经济作物”(甜菜、亚麻和烤烟)基地以及以草食动物为主的牧业生产基地,还是全省最大的绿色食品之乡。
目前,绥化市粮食总产量占黑龙江省的1/4,是全国储备粮大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