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点头看脉捷法

合集下载

自学医道捷径:两篇脉法直捷实战篇(最适合自学的脉法)

自学医道捷径:两篇脉法直捷实战篇(最适合自学的脉法)

⾃学医道捷径:两篇脉法直捷实战篇(最适合⾃学的脉法)第⼀篇:清末民间中医⼿抄本《医道捷径》,是清末民间中医李元贞(河南省襄城县柏宁岗⼈)著,本书以脉理为刚进⾏治疗,我从张世化⽼师那⾥复印过来,现将其中的⼀⼩部分打出来,⾏家们看看没有实⽤价值?1、七表脉:浮、芤、滑、实、弦、紧、洪。

⼋⾥脉:微、沉、缓、濇、迟、伏、濡、弱。

2、脉理精要脉理细如毫发,得精微者有⼏家,明其⼤意也就罢;浮沉迟数四个字,虚实寒热紧对答,七表⼋⾥不论他,此四者,辨析分明,⽤药饵,庶乎不差。

3、浮脉听我把浮脉学,轻轻的就摸着;浮字之中分迟数,浮迟表寒何⽤讲,浮数往往假热多,浮⽽⽆⼒⼤虚⽕,浮⽽有⼒风寒搏,把浮字牢牢记着。

4、沉脉将沉字,说与你,重重的按⾄底;沉中亦寓迟数理,沉迟⾥边寒如冰,沉数内热不需提,沉⽽⽆⼒知是⽓,沉⽽有⼒定是积,把沉字,切切记之。

5、脉分部位学看脉,要部位分明,⼨关尺左右相同,五脏六腑配合定,左⼼胞络肝胆肾,右肺膻中脾胃命,肾与膀胱表⾥应,命门脉紧对三焦功,⼤⼩肠两⼨分并。

临诊脉,贵沉静;勿斜视,勿妄听,澄⼼静虑验脉症,病在某脏,在某腑,虚当补,实当攻,寒宜温,热宜清;分清了虚实寒热,庶不愧当医之名。

6、看脉息⾄诊脉时,稳呼吸,以⼰息,侯彼息,察其间断与接续。

⼀息四⾄平和脉,再加⼀⾄亦是吉;六数七热为急脉,⼋九⼗⾄将死期。

当医⼈要阴阳分,浮数阳,沉迟阴,关前关后阴阳论,阴中有阳,阳中阴,阴极似阳,阳极阴,其间最⾜把⼈混,当医⼈,阴阳不分,⽆怪乎,治死活⼈。

7、⼼经浮脉左⼨浮,⼼⽕虚,不能⽣⼟;⼟困兮,⾦必败,咳嗽痰吐,怔忡悸,盗⾃汗,归脾为主,去⽊⾹,易⽩芍,五味敛补;养⼼汤,补⼼丹,⼆⽅酌处。

归脾汤诗⽈:参术龙芪神,远归⾹枣仁,⽢草须⽤炙,⽔煎姜枣引。

养⼼汤诗:参芪神茯苓,枣柏归川芎,半草志桂味,⾎⾜⼼⾃宁。

补⼼丹诗:⼈元(⽞)丹参苓,归地天麦冬,远味枣柏仁,内中有桔梗。

⼜诗:补⼼加⽯菖,开窍效更良,蜜丸朱砂⾐,引⽤灯草汤,去了五味⼦,加草和中堂。

《佛点头脉诀》

《佛点头脉诀》

《佛点头脉诀》佛点头看捷法脉左手心、肝、头~心火~在寸部~肝木~在头部~头水~在尺部。

右手肺、脾、命~肺金属属属属在寸部~脾土~在头部~命包头~在尺部。

看者~俱依高骨头头~中指先下头部~后下属属脉将尺寸部~先头看天部浮~在皮头之头~得之者曰浮~头天~~不头不重看人部中~在两脉属阳脉肌肉之头得者~故曰中~后重看地部~在筋骨之头得者~故曰~头。

一部有三候~浮、沉脉沉属中、也~浮、中、各三息~一部九息~者先头自己息~然后看。

沉沉学医匀气脉头撮要脉一息四至平和~更加一至大无。

号疴三头二头冷危困~六七头生多。

数极八九死十头墓~十一十二头魂去。

脱三至头头一二头~息一至死非怪。

两寅头一刻肺行~卯入大头晨到胃。

气己居脾土午心~未居小头之头。

属内申膀胱酉头头~戌头行向心胞去。

属亥在三焦子头~丑肝分寅头肺。

胆尽阿阿头若春头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在意头心察头微~机头解通玄头。

灵七表头;,脉属阳浮如指下捻~头中空有头。

葱叶芤两滑似头珠往头~头向浮中取刺毬。

来弦若弦头头~头向琴弦促头留。

筝数洪主有余大~七头表定其由。

来极阳八里头;头,脉属沉若头棉头至骨~微如指下头如头。

头头如刀刮竹皮~头小于头往慢。

来伏骨重似头~头重若头头头。

潜来来濡指头头却却~弱按头棉重步知。

凑又七表头脉浮按不足头有余~头中空畔出。

芤两滑如珠中有力~头行逼逼头珠。

脉与弦如指按弓弦~头若牢头头索初。

状洪头按之皆大~此头七表不同途。

极又八里头脉微自有又似无~头都无按有余。

来沉头头息头三度至~伏头切骨头相头。

弱头如脂下头~头如刀头刮竹。

沉脉医脉脉家看用心察~方明八头如途。

九道头脉;头短代四~其余皆头也,数脉属阳脉迢迢脉脉头似头竿~短头指下不及头。

虚併数头头头皆不足~居寸促头头。

头头头一指~代头中止不能头。

脉来来牢头头无按却有~水中磨石慢慢头。

头头微如头头~分九道头九般。

极脉外有往~头明大似洪看。

数脉来运脉头分头脉阳左手~寸部~浮~者~属阳属阳脉属阳脉来属阳右手头~尺部头~头~去者头。

中医把脉口诀大全,教你如何指间定乾坤(看不完记得收藏哦)

中医把脉口诀大全,教你如何指间定乾坤(看不完记得收藏哦)

中医把脉口诀大全,教你如何指间定乾坤(看不完记得收藏哦)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

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诊脉入式歌.

诊脉入式歌.

诊脉入式歌决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女人面北受气看,寸关尺部同断病;心与小肠居左寸,肝胆同归左关定;肾居尺脉合膀胱,小肠亦在此部用;肺与大肠居右寸,脾胃脉从关部认;右尺命门并大肠,用心仔细须寻并;若诊他人覆手取,要字看时仰手认;三部须教指下明,九候了然心脉应;大肠共肺为传送,心与小肠为受盛;脾胃相通五谷消,膀胱肾合为津液;三焦位居上中下,自在胸腹皆相应;肝胆同为津液腑,能通眼目为清净;智者能调五脏和,自然察认诸家病;掌后高骨号为关,骨下关脉形宛然;次第推排三部脉,配合天地人三元;关前为阳名寸口,关后为阴名尺泽;关前关后定阴阳,察脉根源应不嗟;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亦无疴;三迟二败冷危困,六数七极热生多;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嗟;一息二至着床害,二息一至死非怪;迟冷数热古今传,难经越度分明载;热积生风冷生气,用心指下叮咛记;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依经分节气;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归四季;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机小解通玄记;浮芤滑实弦紧洪,名为七表属阳宫;微沉缓涩迟伏并,濡弱为阴八里同;长短虚细促动结,代革同归九道中;更有数牢散三脉,二十七脉名须窍;血荣气卫定息数,一万三千五百通;昼夜八百一拾丈,呼吸定息六寸行;拾二经络周流遍,一十六丈二尺零;浮风芤血滑多痰,实热弦劳肾痛间;洪热微寒脐下积,沉因气痛缓皮顽;番则伤精阴血败,又闻迟冷伏格关;濡多自汗偏宜老,弱脉精虚骨体竣;长则气理短则病,细为气乏伐衰然;促为热结极为积,虚惊动脱血频来;数则心烦大病进,革为精漏血虚寒;牢坚衰急心腹痛,散似杨花气乱行;浮芤其状相反,欲识涩而似微;按乎弦而若紧,沉伏殊途同归;洪与实而恍惚,濡与弱如依稀;滑动体殊不一,革牢按之似疑;缓此迟之小快,结促指下疾迟;虚散薄而无力,代则歇如中指,先辨诸脉之情,后认五行生尅;便复通於药性,然后可以为医;既以明其诸脉,须知疾之所有;寸脉急而头痛,弦为心下之咎;紧是肚痛之徵,缓即皮顽之候;数散热居胃口,微弱冷入胸中;滑主痰多,涩而血少,胸连肋满,洪滑莫差,项引背痛,沉紧不诊,更过关中,浮缓不食,紧牢痛满,喘急难痊,弱以数兮,胃之虚热,弦以滑兮,胃之寒痰;微涩主下胀满,沉兮膈上吞酸;弱即宜为虚视,沉乃须作实推;下肿缘濡,女萎调之在急;水症困伏,牵牛泻之命安;尔乃尺中沉绝,定知女经不调;男人遇此之候,必主小腹难消;伏脉壳兮不化,微即腹痛无谬;数缘内热便壅,迟是寒於下焦;胃冷呕逆涩候,饱胀问痒弦牢;紧则痛居其腹,沉乃疾在其腰;濡数浮芤之脉,皆主小腹难消;细详如此之候,其脉何处能逃;若问女子何因,胎脉尺中不绝,太阴洪如女孕,太阳大是男娠;若遇两手俱洪,而当双产推之;详察月数断定,各依其部如神;假会中冲者动,此乃将及九旬;患者欲知生死,须详脉之动止;弹石劈劈而又急,解索散散如又聚;雀啄顿木而又住,屋漏将绝而复起;蛤游冉冉,而进退难寻;鱼翔澄澄,而迟疑掉尾;斧沸之脉涌如膏;一占此脉旦夕死,嗟呼遇此之候,定不能起;纵有丸丹,天命而已,复困沉沉,声音劣劣,寸关虽无,尺尤不绝,往来息芍,踝中不歇,如此之流,何忧殒灭,经之其载,树无叶,而有根,人困如斯,垂死乃当更治。

口传心授的脉诀——脉理心灯

口传心授的脉诀——脉理心灯

口传心授的脉诀——脉理心灯医家脉理最为先,此中妙决要精研, -三部五脏犹易识,七诊九侯至难传; -掌后高骨为关脉,前寸后尺三部全, -左寸心经与小肠,关部肝胆正相当, -尺部膀胱合与肾,右寸肺经与大肠, -脾胃正在关部内,尺部命门和三焦, -三部五脏既分明,七诊之法亦要精; -静心忘虑均呼吸,先诊虑际指要轻, -微重饥端沉至骨,病人息数俱察清, -七诊既明论九侯,浮中沉在指下求, -三部俱有浮中沉,此为九候莫在等, -七诊九侯辩既真,人身三焦亦要分, -脉中寸部管上焦,须知从头至于心, -中焦从心至于脐,脉居关部不须疑 -从脐至足为下焦,尺部寻之自不迷, -三焦部位即分当,各脉形状亦要商, -脉行三十最繁浩,浮沉迟数为大刚, -浮脉形状果如何,按之不足举有余, -沉脉重按方可得,一息三至脉为迟, -数脉一息来六至,四脉形状亦辨真, -诊时下指细推祥,先求本脏脉相当, -肺脉浮涩脾和缓,心脉浮大肝弦长, -命门三焦宜沉细,肾脉沉滑最为良, -一息四至中和象,不浮不沉气悠扬, -此为平脉休断病,有病之脉再参祥; -浮而有力风来侵,无力为虚损真阴; -沉而有力乃为积,无力气逆脾寒深; -迟而有力乃为寒,无力腹疼因痞端; -数而有力当作热,无力疮痒疼难安; - 数而沉细属虚火,若兼繁盛是伤寒; - 总言回脉知大略,再分六部仔细参; - 左寸脉浮心不宁,神昏话乱梦多惊, - 胸中烦躁痰涎甚,伤风发热于头疼; - 心脉来沉积浮梁,胸满肋疼冷饮伤, - 咯血虚惊夜不寐,气粗崩漏淋难当; - 心迟腹疼胃虚真,心疼呕水小便频, - 胸满脐疼身拘紧,怔仲虚汗渐伤神; - 心数烦躁言语狂,小便不和舌生疮, - 目昏头眩兼呕血,烦渴口苦与舌强; - 左关脉浮肝受风,瘫痪筋拘怒气冲, - 身疼麻木臂不举,面肿牙疼便血脓; - 肝脉沉兮怒伤肝,血虚爪枯目昏酸, - 肥气肋疼胸胀满,惊悸肠鸣睡不安; - 肝迟中寒疝气成,筋挛骨疼目泪盈, - 痃癖肠疼不大息,转筋麻木触事惊; - 肝数风热渴难当,血少头眩目无光, - 骨蒸烦躁兼呕吐,善怒气逆塞胸堂; - 左尺脉浮气不和,风博牙疼背腰驼, - 足腿生疮小便赤,女人崩带渐成痈- 肾沉下寒经不通,肠满奔脐下壅, - 风滞腰疼溺浊涩,精衰目暗耳不聪; - 肾迟虚冷精自遗,阴亏血满便淋漓, - 腿膝酸疼梦涉水,盗汗阴湿疝无疑, - 肾数下焦虚火生,发热消渴并耳鸣, - 血淋遗溺身湿痒,肾壅足肿筋骨疼, - 女人逢此成胎气,男人遇之多遗精;右寸肺浮肺气伤,痰嗽咽热吐血浓, - 头面疮肿大便秘,青涕自汗鼻塞壅; -肺脉生沉肺生壅,息奔胸满痰气功, - 皮毛焦枯兼喘嗽,骨蒸呕血声不洪; - 肺迟气弱寒痰多,喘嗽呕逆痞成疴 - 虚汗耳聋并溏泻,皮肤燥痒梦涉河; - 肺数喉腥痰火生,咳嗽吐血目不明; - 面生痤痱大便结,气喘咽干语无声; - 右关脉浮宿食壅,脾虚泻痢滞难通, - 发虐齿宣并盗汗,喘呕麻木腹虚膨; - 脾沉胃虚饮食难,脾气关格又吐酸, - 吐泄贪睡手足乱,身黄肿满腹如盘; - 脾脉逢迟胃中寒,食停虫积膈不宽, - 痰壅呕逆兼咳嗽,泻泄腹疼不能安; - 脾数中消常嗜眠,胃酸口臭齿龈宣, - 多食多饮臂不举,霍乱烦躁有涎痰; - 右尺脉浮相火生,阴肿后结多遗精, - 脉沉虚汗脐下疼,遗精白浊膝腿疼; - 脉迟腰疼溺难禁,下元虚冷泻不轻; - 脉数阴虚三焦热,烦渴大便秘难行; - 五脏分明六腑通,万机总归回脉中, - 须知随时有主脉,良医细心再研究, - 弦洪毛实分四季,总要和缓胃气充, - 男子关前脉常腾,女子尺脉定浮洪, - 两手关前于寸后,右为气口左人迎, - 人迎脉大伤六气,气口脉大伤七情, - 浮风紧寒虚中暑,濡湿涩燥从火生, - 喜缓怒弦夏脉涩,思结悲散最分明, - 若逢沉脉心多恐,脉若动兮必为惊, - 妇女诸证同男断,惟辨胎产和月经, - 尺脉浮数先期至,沉迟过期腹冷疼, - 经断脉和知胎气,须辨女孕与男形, -左实为男右为女,左右皆然双胎城, -产后数大难调治,沉细而缓可保生, -小儿脉与大人异,一息七至为和平, -六至沉细知为冷,九至热极病难宁, -浮为风痰沉细食,弦急气凝促虚惊, -虎口脉纹先祥视,紫热红寒青为惊, -白色为疳黑为恶,淡黄淡红病渐宁, -命关已过无安日,气关为重风关轻, -脉中消息知大略,再有危脉细参评, -雀啄连来三五下,屋漏半日一点落, -鱼翔似有亦似无,虾游静中忽一跃, -弹石硬来寻却散,搭指散乱如解索, -寄与医家仔细看,六脉一见休下药, -更有代脉气飘扬,十动一止一年亡, -二三四十若有止,二三四载必有伤, -结脉促脉俱有止,止无定数病无妨, -人安脉病终难保,人病脉安自安康, -又看人形把脉求,肥人沉细瘦多浮, -短人脉短密下指,长人脉长疏指求佛点头脉决寸浮头脑腰腿痛,沉细横身骨节疼,女寸俱无月家病,脉大大肠水泄灵。

诊脉入式歌决

诊脉入式歌决

诊脉入式歌决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女人面北受气看,寸关尺部同断病;心与小肠居左寸,肝胆同归左关定;肾居尺脉合膀胱,小肠亦在此部用;肺与大肠居右寸,脾胃脉从关部认;右尺命门并大肠,用心仔细须寻并;若诊他人覆手取,要字看时仰手认;三部须教指下明,九候了然心脉应;大肠共肺为传送,心与小肠为受盛;脾胃相通五谷消,膀胱肾合为津液;三焦位居上中下,自在胸腹皆相应;肝胆同为津液腑,能通眼目为清净;智者能调五脏和,自然察认诸家病;掌后高骨号为关,骨下关脉形宛然;次第推排三部脉,配合天地人三元;关前为阳名寸口,关后为阴名尺泽;关前关后定阴阳,察脉根源应不嗟;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亦无疴;三迟二败冷危困,六数七极热生多;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嗟;一息二至着床害,二息一至死非怪;迟冷数热古今传,难经越度分明载;热积生风冷生气,用心指下叮咛记;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依经分节气;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归四季;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机小解通玄记;浮芤滑实弦紧洪,名为七表属阳宫;微沉缓涩迟伏并,濡弱为阴八里同;长短虚细促动结,代革同归九道中;更有数牢散三脉,二十七脉名须窍;血荣气卫定息数,一万三千五百通;昼夜八百一拾丈,呼吸定息六寸行;拾二经络周流遍,一十六丈二尺零;浮风芤血滑多痰,实热弦劳肾痛间;洪热微寒脐下积,沉因气痛缓皮顽;番则伤精阴血败,又闻迟冷伏格关;濡多自汗偏宜老,弱脉精虚骨体竣;长则气理短则病,细为气乏伐衰然;促为热结极为积,虚惊动脱血频来;数则心烦大病进,革为精漏血虚寒;牢坚衰急心腹痛,散似杨花气乱行;浮芤其状相反,欲识涩而似微;按乎弦而若紧,沉伏殊途同归;洪与实而恍惚,濡与弱如依稀;滑动体殊不一,革牢按之似疑;缓此迟之小快,结促指下疾迟;虚散薄而无力,代则歇如中指,先辨诸脉之情,后认五行生尅;便复通於药性,然后可以为医;既以明其诸脉,须知疾之所有;寸脉急而头痛,弦为心下之咎;紧是肚痛之徵,缓即皮顽之候;数散热居胃口,微弱冷入胸中;滑主痰多,涩而血少,胸连肋满,洪滑莫差,项引背痛,沉紧不诊,更过关中,浮缓不食,紧牢痛满,喘急难痊,弱以数兮,胃之虚热,弦以滑兮,胃之寒痰;微涩主下胀满,沉兮膈上吞酸;弱即宜为虚视,沉乃须作实推;下肿缘濡,女萎调之在急;水症困伏,牵牛泻之命安;尔乃尺中沉绝,定知女经不调;男人遇此之候,必主小腹难消;伏脉壳兮不化,微即腹痛无谬;数缘内热便壅,迟是寒於下焦;胃冷呕逆涩候,饱胀问痒弦牢;紧则痛居其腹,沉乃疾在其腰;濡数浮芤之脉,皆主小腹难消;细详如此之候,其脉何处能逃;若问女子何因,胎脉尺中不绝,太阴洪如女孕,太阳大是男娠;若遇两手俱洪,而当双产推之;详察月数断定,各依其部如神;假会中冲者动,此乃将及九旬;患者欲知生死,须详脉之动止;弹石劈劈而又急,解索散散如又聚;雀啄顿木而又住,屋漏将绝而复起;蛤游冉冉,而进退难寻;鱼翔澄澄,而迟疑掉尾;斧沸之脉涌如膏;一占此脉旦夕死,嗟呼遇此之候,定不能起;纵有丸丹,天命而已,复困沉沉,声音劣劣,寸关虽无,尺尤不绝,往来息芍,踝中不歇,如此之流,何忧殒灭,经之其载,树无叶,而有根,人困如斯,垂死乃当更治。

中医把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

中医把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

中医把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第四节切诊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内容,脉诊是按脉搏;按诊是在患者身躯上一定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疾病的内在变化或体表反应,从而获得辨证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

一、脉诊脉诊,是医者以指腹按一定部位的脉搏诊察脉象。

通过诊脉,体察患者不同的脉象,以了解病情,诊断疾病。

它是中医学一种独特的诊断疾病的方法。

(-)脉象形成的原理脉象即脉动应指的形象。

心主血脉,包括血和脉两个方面,脉为血之府,心与脉相连,心脏有规律的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脉管也随之产生有节律的搏动(因而形成脉膊故能心动应指,脉动应指,心脏有规律的搏动)和血液在管内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

血液循行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即是循行全身的血脉,均汇聚于肺,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肝藏血,主疏泄,调节循环血量;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且精可以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

因此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二)脉诊的临床意义脉象的形成,既然和脏腑气血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气血脏腑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故通过诊察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邪正盛衰与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

1。

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从病位的浅深来说,不在表便在里,而脉象的浮沉,常足以反映病位的浅深。

脉浮,病位多在表;脉沉,病位多在里。

疾病的性质可分寒证与热证,脉象的迟数,可反映疾病的性质,如迟脉多主寒证,数脉多主热证。

邪正斗争的消长,产生虚实的病理变化,而脉象的有力无力,能反映疾病的虚实证候,脉虚弱无力,是正气不足的虚证。

脉实有力,是邪气亢盛的实证。

2。

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脉诊对于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如久病脉见缓和,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之兆;久病气虚,虚劳、失血,久泄久痢而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危候。

十分钟学会号脉入门

十分钟学会号脉入门

十分钟学会号脉入门!人体的五脏,就是说,左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肺、脾,命门 从这个角度入手比 沉浮滑容易多了 号脉中 左手寸脉能摸到 代表心脉正常 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 大多都有心悸 接不上气的现象 左手关脉 正常为不强不弱 太强说明肝气太盛 , 太弱 也不行 大多有胃炎一类的病 左手尺脉 太弱 头上不是头晕就头痛或头脑不清醒, ,有时我分不清就说患者头有问题 右手寸脉 太弱为肺虚 一般有咳嗽现象 太强也不行 右手关脉 太弱为脾弱 有便溏 腹痛一类 太强 左手关脉弱的话胃炎是跑不掉的 右手尺脉弱 大多腰痛 身上沉困 脉象解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 4 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

常见病脉有 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

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

浮而 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

主病: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 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 (每分钟脉搏在 60 次以下) 。

主病:寒证。

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 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

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数脉:脉搏急促, (每分钟脉搏在 90 次以上) 。

主病: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 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

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

重按空虚。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

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10分钟教会你把脉-贫号是如何自学脉诊的

10分钟教会你把脉-贫号是如何自学脉诊的

10分钟教会你把脉- 贫号是如何自学脉诊的为方便各位网友转发,特此汇总在此。

贫号之前发的几篇文章,无论从汤药治小儿感冒,还是成药治眼睛发红等情况中,都涉及到了脉象的判断鉴别(有兴趣的可以关注贫号公众号“仰望岐黄”在“岐黄往事”里阅读)。

尤其是一篇给犬子制厥逆发热一文,脉象往往给人第一感觉,靠脉诊来佐断病情。

后来收到一些网友反馈,想了解切脉,学习脉诊。

脉诊听起来太高大上,很多网友大概只敢“远观”,不敢“近玩”,别说咱们自学中医的草根,就是很多中医院、诊所里的一大票“职业”中医们,都开始喜欢上来就各种高端仪器检查、各种西药了,别说脉诊,估计连基本的“望闻问切”都还给祖宗了。

所以,此文,贫号决定初步介绍一下自学脉诊的经验,贫号才疏学浅,全靠自学、实践、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奉献给大家,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学中医,懂中医,远离医院,亲近健康!-> 首先,什么是脉诊?“望闻问切”,是中医对病人观察的4大要素。

望闻问切的出处大概来自于扁鹊神医所著的《难经》第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这段话大概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神”人,望一望观察下五色就知道什么病了;“圣”人,听一听五音就知道什么毛病了;普通的技“工”水平,就要靠问问毛病和症状了;最次的讨“巧”水平,就是靠脉诊判断阴阳虚实,病在何脏腑了;原来脉诊已经是最后最low的一道工艺了!可惜这最low的工艺现在掌握的人都不多了,更别提精通了。

不过,以上这段是扁鹊神医的论断,对凡人中医来说,望闻问切都是需要的,望诊里也包括了舌诊,看舌象其实也是中医必备的一门学问,以贫号经验来看,重要程度不亚于脉诊,有空要再论述下舌诊,篇幅一定会很长了,可能要分段写了。

【十二部简易诊脉法】

【十二部简易诊脉法】

【十二部简易诊脉法】十二部简易诊脉法古人发明的诊脉法以三个手指确定病情是非常科学的,它实际是一种经络信息的诊断法。

古人讲“医生不懂经络,开方动手便错”,一针见血地说明了诊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古人的诊脉法虽然能知道病在那一脏、那一腑能治好病,但太深奥使人很难掌握;而只听病人的口述很多病确诊不了病根,按摩没有效果。

阎惠民先生在六十余年的按摩生涯中,根据病情脉搏的反应,创造了一套十二部简易诊脉法,少走了许多弯路,治愈了许多针药治疗无效的疑难病。

(一) 诊左手寸脉如轻压只有寸脉顶指,说明有胸闷,如无胸闷感觉,有时长出一口气则胸部有舒服感则是胸闷,多因肝、胃有病。

如轻压只有关脉顶指必有脾虚,多有四肢无力,女性月经偏多。

如轻压只尺脉顶指,说明小肠有火,小便多数黄赤。

如三部脉都顶指,多数高压偏高。

但感冒发烧,全身有炎症也会出现三部脉顶指,可试血压鉴定。

如轻摸三部脉都摸不到,多数阳虚怕冷或高压低;如深压只寸脉顶指,多心火大,多有心烦、心悸,少数左肺有火、咽干;如摸不到,多数心脏弱,心脏或心血管有病。

深压只关脉顶指,说明胃有火,食欲正常。

如深压摸不到,则是胃寒,食欲不佳,或有各种胃病。

如深压只尺脉顶指,说明左肾虚,多数有腿痛、无力等症状;如摸不到,则腿通气不畅。

重压两膝眼痛不可触,如果按摩的双足有了凉感,说明气已通,再压两膝痛立止。

如深压三部脉都摸不到,多数是低压低或是阴虚体弱;如深压三部脉都顶指,则低压偏高。

(二) 诊右手轻压只寸脉顶指,绝大多数有头晕、头痛以及咽喉痛或耳有病;如轻压只有关脉顶指,说明多数胆有火、口苦,如不苦,食无味也系轻度口苦;或者是有胆结石或胆囊炎,可做B超检查。

如只尺脉顶指,多数是大肠有火,大便不成形,有结肠炎,少数便秘次数多;如摸不到,则为大肠寒,多数便秘或肠感冒。

如三部脉都顶指,多数高压偏高,或有感冒发烧及全身有炎症。

如三部脉都摸不到,多数是阳虚、怕冷或是高压低。

如深压只寸脉顶手,说明多数右肺热,多有咽喉干渴。

脉法秘诀:中医脉法四言真诀

脉法秘诀:中医脉法四言真诀

脉法秘诀:中医脉法四言真诀中医号脉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从古代一直被沿用传承至现在,足以可见它的强大生命力和科学性。

中医自古便有号脉这一绝学。

望,闻,问,切始终以普遍应用的技巧,尤其是切脉,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神奇性的技巧。

中医号脉其实就是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以探查脉象,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

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又称为平脉或缓脉。

平脉至数清楚,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间四至五次,相当于72~80次,节律、强弱一致。

脉象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生理的或暂时的变化,也属正常。

如年龄越小,脉跳越快,婴儿脉急数,每分钟120~140次;五、六岁儿童常为一息六至,每分钟90~110次;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力;年老人体弱,脉来较弱;成年人女性较成年男性脉细弱而略快;瘦人脉较浮,胖人脉多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步行,饮酒饱餐,情绪激动,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则脉较弱。

1、大小:观察气:大气旺,小气虚。

2、快慢:观察精:快精虚,慢精足。

3、硬软:观察火:硬火多,软火少。

4、浮沉:观表里:[亦可说阴阳]浮表症,沉里症。

5、匀乱:观察安危: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

常见的异常脉象:浮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表浅的一种脉,轻取即得,重按反而变弱。

一般情况下,提示病邪在表。

脉浮而有力者为表实,浮而无力者为表虚。

沉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较深的一种脉,轻取不得,重按始见。

通常主里证,沉而有力者为里实证,沉而无力者为里虚证。

迟脉脉来较慢,每分钟60次以下。

多主寒证,因寒可使血流速度减慢。

迟而有力者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者为阳虚证。

数脉脉来较快,每分钟90次以上,来去急促。

多主热证,因热可使血流速度加速,数而有力者为实热证,数而无力者为虚热证。

细脉又称小脉,脉如细线,软弱少力,但应指尚明显。

是湿证与虚证之象。

因湿邪阻滞脉道或气血虚而不能充盈脉道所致。

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如洪水。

中医把微观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

中医把微观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

中医把微观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把脉口诀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

(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脉诊图解大全,28种脉象让你快速掌握脉诊

脉诊图解大全,28种脉象让你快速掌握脉诊

脉诊图解大全,28种脉象让你快速掌握脉诊什么是脉诊?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

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

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

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

临床上主要掌握脉诊的时间、病人的体位,医生的指法和指力轻重,每次按脉时间,以每侧脉搏跳动不少于50次为限,同时要了解健康人脉象的变化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脉诊。

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

《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甚至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他把我国古代脉诊的发明完全归功于扁鹊,并不确切。

据历史记载,我国脉诊的渊源很古,例如,传说中的上古医生做贷季、鬼臾区等已经讨论了脉诊。

到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当时开始出现的重要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和稍晚的《难经》中,已经对脉诊有许多详细论述。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药文献帛书——《脉法》、《阴阳脉症候》,也有用脉诊判断疾病的宝贵材料。

这些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浮脉大凡浮脉主表、主风。

寸脉浮,上焦之风,多表证;关脉浮,风在肝脾;尺脉浮,风在肾与大小肠腑。

风为百病之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处不到,虽内伤杂病亦多见风邪盘踞,若邪气不去,日久根深蒂固,五脏不调,气血失和,则酿生重症痼疾。

但浮脉又分有力无力,并兼紧、缓、迟、数、虚、芤、洪、濡、涩、短、弦、滑,因此上有虚实之别。

又,“水饮应沉而言浮者,上焦阳不能运,随着停留”句,是风邪闭郁肺气、不能宣发、水饮停留上焦,治当宣发上焦之气,肺气一转而水饮消散。

中医把脉不难学!掌握3步诊脉法,你也能快速学会把脉!

中医把脉不难学!掌握3步诊脉法,你也能快速学会把脉!

中医把脉不难学!掌握3步诊脉法,你也能快速学会把脉!梅妃说中医3天前·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健康领域创作者学了很多年,依然不会把脉?不做检查,不化验,只需摸摸脉,就能知道你的身体有啥问题,还能辨证开方。

是不是很神奇,也很神秘?说起中医把脉,很多人都非常感兴趣。

可是,书看了不少,课也听了很多,总感觉没有入门,把脉真的很难学吗?今天,梅妃就教大家一个简单的3步脉诊法,让没有基础的人也能快速入门把脉。

但在此之前,我们先得搞清楚脉诊的意义是什么?拍个片子就能看清楚,中医为什么还要把脉?很多人说:现在检测技术这么发达,抽个血、做个B超、照一下CT,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为啥还要通过把脉来诊断呢?事实上,中医把脉,绝不是和西医的B超、CT机进行PK,看看谁的诊断更准确?中医把脉的意义主要有两个:一、把脉是为了“发现未病”中医常说,上医治未病。

什么是未病?就是还没有发生,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病症!或者说是已经发生了功能性的障碍,还没有器质性改变的病症。

这样的病症,西医的仪器是检查不出来的。

比如有的女孩子宫寒、痛经,每个月那几天痛得起不来床,可去医院却查不出什么。

明明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却说没事儿。

这时候,就需要中医把脉或者望诊为你预警,让你知道自己的身体哪块薄弱,应该怎样调养?二、把脉是为了指导辨证、治疗曾经有一句话很流行:不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把脉也一样,不以治病为目的把脉,也和耍流氓差不多。

我们都知道,中医辨证,要辨寒热、辨表里、辨阴阳,还要看气血、津液,只有辨清楚了这些,才能对症开方。

而这些病机、病因,仅靠仪器和化验,是看不到的,还得通过把脉、望诊才能掌握。

找对方法,把脉不难学!掌握3步诊脉法,零基础小白也能轻松入门把脉了解了脉诊的意义,接下来,我们来说说3步诊脉法!哪3步呢?一摸,定脉位脉分寸、关、尺。

左手寸关尺,对应心、肝、肾(阳),右手寸、关、尺,对应肺、脾、肾(阴),这些大家应该都知道。

脉法真传:常用脉象的辨别方法

脉法真传:常用脉象的辨别方法

脉法真传:常用脉象的辨别方法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把脉入门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

把脉的概念把脉是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

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由于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于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

把脉的意义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

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

所以,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肺气敷布,血液放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气,肾气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

故哪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

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后,必然从脉搏上表现出来,呈现病理脉象,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把脉的部位临床主要运用“寸口诊法”,即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

《内经》中曾有“遍诊法”和“三部诊法”的记载,近代临床很少运用,故不介绍。

脉诊独取寸口的理论根据有二:一是肺朝百脉,脉会太渊。

即人体各经脉均会集于肺,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其上之太渊穴,是脉会之处,所以有“脉会太渊”之说。

二是脾胃为各脏腑气血之源,各脏腑气血之盛衰,与脾胃功能之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手太阴肺经亦起于中焦睥功能之状况。

因此,全身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

把脉的方法切脉应在病人安静时进行。

《素问。

脉要精胃论》强调,诊脉常平坦切脉时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前臂与其心脏近于同一水平,手掌向上,前臂平放,以使血流通顺。

《佛点头脉诀》手抄本

《佛点头脉诀》手抄本
胸膈生痰来作病,五心烦热更难眠。
寸脉沉兮气与痰,腹胀痞噫气难删,
膈间气喘不思食,手足冷时胃口翻。
寸脉迟兮当主冷,或为呕吐食将难,
四时拘紧多虚汗,冷痛呻吟身上寒。
寸脉数兮当主热,上焦寒热口咽干,
头痛目眩虚烦满,一息六吸痰气鸣。
关脉浮沉迟数赋
关脉浮兮风作痛,风寒腹痛胃虚空,
饮食不思空泄泻,节痛头疼面痿黄。
挟食伤风痹症同,肺脉同前真中湿,
肝如弦紧疟来攻。心脉浮散是伤暑。
心脉宏大心家热,头痛脑闷气血结,
五心烦躁口唇焦,脚心手心似火烧。
肝脉宏大不纳血,背痛项强痛在胁,
脚软手酸眼赤涩,行步眩晕妨失跌。
脾脉宏大心膨胀,饮食不思常喜困,
背疼脑痛呕酸心,食后伤风原有因。
肺脉宏大心头热,潮渴三焦气涌结,
左手属阳,寸部属阳,脉浮属阳,脉来者属阳;
右手属阴,尺部属阴,脉沉属阴,脉去者属阴。
七表脉捷法赋
浮是头眩主中风,芤为失血要流红。
滑而吐泻痰食聚,实则心胸烦热攻。
弦为筋急眼劳疾,紧主头胸痛难忍。
洪是伤寒多热症,七表之症说有功。
八里脉捷法赋
微脉为寒腹下痛,沉主吞酸冷气侵。
迟乃沉寒并固冷,缓则皮顽通身麻。
四肢倦怠少精神,脑闷头昏伤风别。
肾脉宏大主腰痛,背痛项强小腹膨,
膀胱暑热小便赤,咽干舌苦口无涎。
命脉宏大心头紧,咳嗽风痰常壅盛,
头痛背脚皆酸软,行步气急口舌干。
心脉微细心血虚,心悸心惊盗汗浸,
头脑昏沉多困倦,夜梦常在水边寻。
肝脉微细四肢酸,胆冷肝虚血气寒,
头眩眼暗手足冷,睡卧天阴脚转筋。
关脉沉兮多腹痛,或是腹里食难消,

初学脉诊小技巧——脉法入门三诀

初学脉诊小技巧——脉法入门三诀

初学脉诊小技巧——脉法入门三诀中医,可能给世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一个老者用三个手指搭在手腕处的景象,也就是把脉,任何一个真正学好中医的人,绝对是掌握好脉诊之法的,那么,初学者,你可知道脉诊的“四诀”,注意哦,这四诀,是所有脉诊大师的入门功夫。

第一诀:准准,当然指的是布指要准,寸关尺三部对应食指、中指、无名指,这第一诀说起来很简单,不就是找对位置嘛,这也许对于经验丰富的中医来说,是很简单的,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其实并不是很容易,因为基本上80%的人,是找不准正确位置的。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准”字诀?01先学学手腕位置的解剖学,把手腕位置的血管分布准确位置,做到了如指掌,然后当你把脉时,只需要目测就大概知道把脉的位置。

02结合三本以上医书,按所描述的把脉位置准确下指,虽然说,理论上所有医书讲的都应该是同一个位置,但是每一本医书的者,所用的文字表达是有所不同的,我们结合多本医书,目的就是“形象化”,把脉诊的位置形成“脑像”,简单的说就是联想、想像。

03当然就是多练了,要知道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有不同的骨骼大小,练多了才能更加的精准。

第二诀:敏敏,就是敏感度,整个手指最敏感的位置是哪?也就是常说的指目位置,这个敏感度为何重要,恐怕就不用多说了,把脉之法,恐怕最讲究的就是敏感度,各种不同的脉形,完全靠的就是敏感度来辨识。

我们要讲讲的,是如何训练敏感度01冷热练习,就是用不同温度的水,把我们的指目,轻轻触摸在不同温度的水上,去感受水的温度,冷的,凉的,温的,热的,坚持练下去,可能你很快就能掌握什么是寒脉寒证,什么是热脉热证。

02软硬练习,铁管、木管、软胶管,试试闭上眼去感受,没事的时候,就分别把在这三种管上面。

03静度练习,所谓的静度练习,可不是指你手指的安静度,而是你的心静,心静对于把脉来说,其重要性是直接影响敏感度的,心越静,脉感越准。

心静度,如何练?找一个最安静的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指的指目上,去感受指目!感觉指目什么呢?感觉指目上的动脉,每个手指都会有动脉血管,也就是说每个手指其实都在“动”,血液在流动,当你足够安静的时候,你会感受到指目处,会有和心脏一样频率的跳动,静静感觉它,会让你的指目变得越来越灵敏。

《佛点头脉诀》手抄本[要诀]

《佛点头脉诀》手抄本[要诀]

《佛点头脉诀》手抄本[要诀]《佛点头脉诀》手抄本编者前言世之《佛点头脉诀》,尚有两种不同版本,一载于清朝太医院编著的《药性通考》之中,此书分为八卷,前六卷收载中药四百三十五种,卷七、卷八为《集录神效单方》,《佛点头脉诀》附于卷六之末,因其年代久远,校订不详,存在不少错误之处,难免贻误后学。

一传为王氏《佛点头脉诀》,传言“该诀诊病快而准,叙述简而赅,王氏当年每日门诊如市,在陕甘一带很有影响。

曾被人推荐为元老于右任诊病,药到病除,遂名噪西安。

”此《佛点头脉决》余曾手抄一份,转转间不慎失落,欣闻芦溪周老中医有手抄本,余多次登门索求而幸得借阅,方知传抄难免错漏,《佛点头脉诀》版虽有二,其源则一,特将其摘录于后,仓促之间,不能增损订正,成其完璧,也是憾事,望学者吸取精华,去除糟粕。

二零零七年八月于芦溪佛点头看脉捷法左手心、肝、肾,心属火,在寸部;肝属木,在关部;肾属水,在尺部。

右手肺、脾、命,肺属金,在寸部;脾属土,在关部;命属包络,在尺部。

看脉者,俱依高骨为关,将中指先下关部,后下尺寸两部,先轻看天部浮脉,在皮肤之间,得之者曰浮,为天,属阳;不轻不重看人部中脉,在肌肉之间得者,故曰中;后重看地部沉脉,在筋骨之间得者,故曰沉,属阴。

一部有三候,浮、中、沉也,浮、中、沉各三息,一部九息,学医者先调匀自己气息,然后看脉。

总脉撮要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大无疴。

三迟二败冷危困,六数七极热生多。

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去。

三至为迟一二败,两息一至死非怪。

寅时一刻肺行气,卯入大肠晨到胃。

己居脾土午属心,未居小肠之经内。

申属膀胱酉肾间,戌时行向心胞去。

亥在三焦子胆边,丑尽肝分寅转肺。

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机晓解通玄计。

七表脉赋:属阳:浮如指下捻葱叶,芤则中空有两头。

滑似动珠来往动,实向浮中取刺毬。

弦若筝弦时带数,紧向琴弦促轸留。

洪主有余来极大,七阳为表定其由。

八里脉赋:属阴:沉若烂棉寻至骨,微如指下细如丝。

传出家中密脉

传出家中密脉

传出家中密脉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

(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表脉赋(属阳)
浮如指下捻葱叶,芤则中空有两头。
滑似动珠来往动,实向浮中取刺毬。
弦若筝弦时带数,紧向琴弦促轸留。
洪主有余来极大,七阳为表定其由。
八里脉赋(属阴)
沉若烂棉寻至骨,微如指下细如丝。
涩则如刀刮竹皮,缓小于迟来往慢。
伏潜骨重似来时,迟重若寻来隐隐。
濡凑指边还却却,弱按轻棉重步知。
又七表脉赋
浮按不足举有余,芤则中空两畔出。
老年得病决
老年得病脉沉迟,微疾连缠稍可医。
尺兼洪盛兼弦数,梦入南柯不须疑。
孕妇得病诀
六部乍短又乍长,大小不均鬼祸殃,
豁然唇白两尺涩,行经过后无差忒。
肝大肺小妊在身,肺大肝小无妊娠,
眼见火星腰阵痛,产下孩儿一时间。
关前一分人之命,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故曰:人迎紧盛则伤于寒,气口紧盛则伤于食,此人迎、气口为内伤外感之变。左为人迎,以候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热之外感者也,人迎浮盛则伤风,紧盛则伤寒,虚弱则伤暑,沉细则伤湿,虚数则伤热,外感当表散,渗泄则愈。右为气口,以候人之七情,喜怒悲忧思恐惊,内伤之邪,喜则脉浮散,怒则脉缴,忧则脉涩,思则脉急,悲则脉紧,恐则脉沉,惊则脉动,皆属内因,看何部相应,即知何脏、何经受病,当温顺以消平。凡虚脉弦而数者多热,当汗之;弦而迟者多寒,宜温之;弦而虚细者宜补之;实大者宜吐之;弦而短者多痰,宜化之;弦而紧实者,宜下之。凡虚脉迟缓者,病自愈。
脾脉微细两眉愁,膨胀心烦口舌焦,
脚软手酸多气急,无情无义度良宵。
肺脉微细肺家寒,闷闷忧愁口又干,
手足冷寒脾胃弱,咳嗽时时背上寒。
肾脉微细下部虚,耳内嘈嘈风雨声,
脑痛腰疼双脚肿,背倦盗汗又来浸。
命脉微兮心下冷,忽然腰脚主酸疼,
肾家虚弱为血少,厚衣重服也皮寒。
寸脉浮沉迟数赋
寸脉浮兮风肺见,口干发热并头疼,
佛点头看脉捷法
左手心、肝、肾,心属火,在寸部;肝属木,在关部;肾属水,在尺部。右手肺、脾、命,肺属金,在寸部;脾属土,在关部;命属包络,在尺部。看脉者,俱依高骨为关,将中指先下关部,后下尺寸两部,先轻看天部浮脉,在皮肤之间,得之者曰浮,为天,属阳;不轻不重看人部中脉,在肌肉之间得者,故曰中;后重看地部沉脉,在筋骨之间得者,故曰沉,属阴。一部有三候,浮、中、沉也,浮、中、沉各三息,一部九息,学医者先调匀自己气息,然后看脉。
关脉沉兮多腹痛,或是腹里食难消,
沉在左关后为湿,沉在右关前为寒。
关脉迟兮多逼痛,或是定作急微寒。
主冷攻冲伤胃气,吐冷如常饮食翻。
关脉数兮脾胃热,又为口臭主生痰,
胃中有热难停食,呕吐虚烦夜难眠。
尺脉浮沉迟数赋
尺脉浮兮风入肺,大肠干涩故难通,
阴虚阳实虚泄泻,津液燥而肺受风。
尺脉沉兮腰脚重,女人血脉不调通,
尺浮无力梦渺茫,尺大水火涩难行。
两尺紧数病起倒,六部浮紧腹中膨,
女人两尺沉细紧,半夜腹痛至五更。
人迎脉宏表而痊,气口脉大下而生,
大抵迟缓病易痊,心数肾涩是劳症,
此病良医救不生。六脉俱安肝独少,
明年立春必定倾,五行克应论一般,
此是神仙通天窍。伤寒六日传一变,
脉缓症退及瞑眩,但以得病日数之,
断后有人说先见。右三部小左浮紧,
虚则举寻皆不足,併居寸数促为宽。
结脉缓时来一指,代来中止不能还。
牢时寻无按却有,水中磨石慢慢动。
细细极微如丝线,脉分九道见九般。
外有数脉来往运,须明大脉似洪看。
论脉分阴阳
左手属阳,寸部属阳,脉浮属阳,脉来者属阳;
右手属阴,尺部属阴,脉沉属阴,脉去者属阴。
七表脉捷法赋
浮是头眩主中风,芤为失血要流红。
滑而吐泻痰食聚,实则心胸烦热攻。
肺脉宏大心头热,潮渴三焦气涌结,
四肢倦怠少精神,脑闷头昏伤风别。
肾脉宏大主腰痛,背痛项强小腹膨,
膀胱暑热小便赤,咽干步气急口舌干。
心脉微细心血虚,心悸心惊盗汗浸,
头脑昏沉多困倦,夜梦常在水边寻。
肝脉微细四肢酸,胆冷肝虚血气寒,
头眩眼暗手足冷,睡卧天阴脚转筋。
伤寒之症明如镜,脾中浮紧也同途,
六部皆实痈毒盛。脾脉同前是伤风,
挟食伤风痹症同,肺脉同前真中湿,
肝如弦紧疟来攻。心脉浮散是伤暑。
心脉宏大心家热,头痛脑闷气血结,
五心烦躁口唇焦,脚心手心似火烧。
肝脉宏大不纳血,背痛项强痛在胁,
脚软手酸眼赤涩,行步眩晕妨失跌。
脾脉宏大心膨胀,饮食不思常喜困,
背疼脑痛呕酸心,食后伤风原有因。
更兼足肿行无力,肚冷脐边疝气攻。
尺脉迟兮心下冷,忽然腰脚主酸疼,
肾虚不安为血少,厚衣重服也皮寒。
尺脉数兮必恶寒,寒气赤涩小便难,
绕脐疼痛下无热,女人赤浊痛腰间。
少年得病诀
少年得病脉紧刚,疾病缠绵也无防。
尺兼虚弱来上部,灵魂失散往前乡。
中年得病诀
中年得病脉沉弦,纵有灾厄寿可延。
三按如灰寒又冷,须数一梦入黄泉。
弦为筋急眼劳疾,紧主头胸痛难忍。
洪是伤寒多热症,七表之症说有功。
八里脉捷法赋
微脉为寒腹下痛,沉主吞酸冷气侵。
迟乃沉寒并固冷,缓则皮顽通身麻。
濡主冷困多虚汗,伏为积滞泻如汤。
涩则血滞痛如难,弱主精神枯瘦病。
寸关尺三部浮沉迟数断病赋
寸浮头脑腰腿痛,沉细浑身骨节疼,
女寸俱无月家病,脉大大肠水泄灵。
脾胃无力不进食,肝肺浮知胃膈膨,
滑脉如珠中有力,实行逼逼与长珠。
弦如指按弓弦状,紧若牢绳转索初。
洪举按之皆极大,此为七表不同途。
又八里脉赋
微来自有又似无,沉举都无按有余。
迟缓息间三度至,伏须切骨寻相类。
弱软如沉脂下图,涩脉如刀轻刮竹。
医家看脉用心察,方明八脉见如途。
九道脉赋
(长短数代四脉属阳,其余皆阴脉也)
迢迢长脉似长竿,短脉指下不及间。
总脉撮要
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大无疴。
三迟二败冷危困,六数七极热生多。
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去。
三至为迟一二败,两息一至死非怪。
寅时一刻肺行气,卯入大肠晨到胃。
己居脾土午属心,未居小肠之经内。
申属膀胱酉肾间,戌时行向心胞去。
亥在三焦子胆边,丑尽肝分寅转肺。
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机晓解通玄计。
胸膈生痰来作病,五心烦热更难眠。
寸脉沉兮气与痰,腹胀痞噫气难删,
膈间气喘不思食,手足冷时胃口翻。
寸脉迟兮当主冷,或为呕吐食将难,
四时拘紧多虚汗,冷痛呻吟身上寒。
寸脉数兮当主热,上焦寒热口咽干,
头痛目眩虚烦满,一息六吸痰气鸣。
关脉浮沉迟数赋
关脉浮兮风作痛,风寒腹痛胃虚空,
饮食不思空泄泻,节痛头疼面痿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