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设计角度分析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
首先,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应该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
在规划设计中,要合理设置居住区内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以便居民能够便利地获取生活所需的各种服务。
此外,要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共休闲区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场所。
其次,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还应该注重交通便利性。
合理规划道路和交通枢纽,确保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同时,要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便捷性,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辆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还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规划设计中,要合理规划绿化带和水系,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减少城市的环境污染。
同时,要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
最后,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还应该注重社区文化建设。
规划设计中要合理规划社区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同时,要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
总之,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交通便利性、生态环境保护和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设计标准,才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各地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时,能够充分重视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制定,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成都龙泉驿国际名城
重庆汽车工业园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区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围合式布的次局要空住间宅并沿共基同地围外绕围一周个遍主布导置空形间成,一构定成数后量
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 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到,统帅次要 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 围合式布局可有宽敞的绿地和舒展的空间,日 照,通风和视觉环境相对较好,但要注意控制 适当的建筑层数。
讲义街坊式的布局结构
成街的组合方式是住宅沿街组成带形空间成坊的布置方式是住 宅采用周边式的布置,配置少量的公共建筑
2)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布局结构
居住小区是被居住区级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 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 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 聚居地。住宅组团是指一般被小区内部道路分割,并与居住 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 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邻里单元。
► (4)构思新颖,体现地方特色。
► (5)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等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 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 (讲义规划布局与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特色、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 空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 (2)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住区 的污染和干扰;
2、大气环境,指空气中有害气体以及有害物质的浓度和骚扰 性等
3、声环境,指噪声强度
4、视觉环境,指住宅相互间的实现干扰程度及居住区内对架 空线晒衣架室内空调机位置、阳台等的处理,居住区的建筑空 间质量以及整体色彩
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其发展趋势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休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它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相对独立的生活居住地段,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它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规划结构有各种组织形式,有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基本的形式有:1。
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2。
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3。
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也是居住区的规划因素,主要有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目的是要求将规划构思及规划因素,通过不同的规划手法和处理方式,全面、系统地组织、安排、落实到规划范围内的恰当位置,使居住区成为有机整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一)住宅及其用地不仅境条件优越的地段。
区(级)道路。
在不同的气候区,住宅布置应考虑不同的环境因素对于住宅的影响,如日照、通风、保温、除湿、防风沙等。
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居住区按住宅层数可分为低层居住区、多层居住区、高层居住区或各种层数混合的居住区.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与合理的层数结构。
(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为满足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而配套建设的.所配套建设的项目多少、面积大小及空间布局等,决定着居住生活的便利程度和质量。
公共服务设施应合理设置,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干扰。
(三)居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是居住空间和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是交通空间,又是生活空间,居住区道路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点分析摘要:住宅小区的规划和建设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形象,城市的住宅建设是城市的基本建筑工程,也是重要的工程,城市中住宅设计的方式和风格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
对于小区规划设计而言,其作为城市整体设计的一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引导人们的行为准则有着巨大的作用。
怎样把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应用到居住小区的规划工作中,成为摆在城市建筑规划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
基于此,本文将对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科学性;合理性1 当前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1.1 内部规划设计理念不明确、不清楚主要是指商店和住宅区建筑的数量太多,这些都是降低居民生活质量的因素。
居住区住宅建筑设计过多,导致商业用途多样化。
虽然便利居民生活的商铺种类很多,但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店铺里的外来人太多,也会导致相应的不安全因素,影响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大量的居住建筑必然导致社区内相应的公共面积和建筑间距减少,公共面积的减少会影响居民的休息,建筑间距的减少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另外,为了节约成本,小区内停车位比例不足,小区道路车辆较多,会影响小区的质量和整体形象。
1.2 规划缺乏远见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建筑的规划设计与开发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不能按照传统的经验进行规划设计。
目前,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过于追求“新概念”,没有真正审视和调查城市现状,导致城市发展缺乏前瞻性。
因此,我们应该减少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科学预测社会发展和外来人口,确保城市的发展。
2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则2.1 安全应用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应具有前瞻性。
由于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设计师应关注设计细节,使居民既能享受舒适的居住环境,又能获得心理上的舒适感。
同时,要不断优化设计工作,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住宅区的发展提供空间。
居住区设计案例分析
经济指标的利用
排布:兵营式排布、无公共景观组团 联排方式:四连排、六联排为主 户型:短开间、大进深 动线:人车分流,地下车库设置
产品组合 万科选择纯别联排墅物业形态,主体结构为四连排,六联排 为主 主力户型为180-190平米联排,辅以20套355平米联排
产品整体容积率尚可,但整体规划较为紧凑, 亦不知容积率如何分配
h
22
入口处摆放25只石狮来迎接主人回 家,强烈的中国印记使的一进入社 区便感受一股中式气息
h
五、中式风格体现
中
式
独 特 的风 格来自精表神现堡垒
23
人行地面大面瓷砖 过道部分采用青砖或仿青砖设计
建筑外立面整体为青色,且棱角分明,整体铺设面砖 车行地面采用块状石块,模仿古代马路
大中 量式
使风
用 砖 瓦
h
27
样板房色调设置相对较为丰富,但整体色调依然较为朴素 灰——地面 白——墙壁 棕——各类木制家具摆设
h
28
虚实关系
墙 -外实内虚 -外俭内繁
外实:外部树立围墙,保证住宅的私密性,但为便于采光,局部镂空设计 外简:立面采用青砖或仿青砖,线条简洁
h
29
墙 -外实内虚 -外俭内繁
内虚:通透大玻璃 内繁:内部不同涂料材质使用
“波罗的海明珠”选址于圣彼得堡市沿波罗的海芬兰湾天然形成的“月牙状”海 岸线,冬宫、夏宫屹立两端。项目的设计规划、开发建设中将充分利用这一自 然联成的滨海发展带,联成一条集旅游、购物、休闲、餐饮、工业博览为一体 的城市经济带。通过象征俄罗斯文化、文明和历史的海岸线将其与城市连为一 体。预期该项目建成后,宛如芬兰湾畔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起一条具有无比 魅力的珍珠项链,成为圣彼得堡市崭新的标志性建筑群,在圣彼得堡这样一个 充满文化的优雅城市树立起一座极具代表性的“滨海之城”,因此称之为“波 罗的海明珠”。
城市居住区设计标准
城市居住区设计标准城市居住区设计标准是指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对城市居住区的布局、建筑、绿化、交通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标准。
城市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居住区设计标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感至关重要。
首先,城市居住区设计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
在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中,应当合理确定居住区的功能分区,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公共服务设施区等,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同时,要合理规划居住区内的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居住区的宜居性。
其次,城市居住区设计标准应当注重建筑环境的质量。
在居住区的建筑设计中,应当注重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布局,使建筑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要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城市居住区设计标准还应当关注交通和交通设施的规划和设计。
合理规划居住区的道路网络和交通设施,保障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同时,要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提倡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最后,城市居住区设计标准还应当注重居住区的管理和维护。
建立健全的居住区管理机制,加强对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居住区的长期良好运行。
同时,要加强对居住区的维护和改造,及时修缮和更新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城市居住区设计标准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制定和实施城市居住区设计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注重建筑环境的质量,关注交通和交通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加强居住区的管理和维护,为居民营造安全、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实例调研分析报告
4,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2)内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周边配套 公 交:38、84、803、82、317、T3、25、4、202 等 学 校:郑州市博士双语学校、嵩阳中学、兴华小 学,小博士实验幼儿园 、天泰实验幼儿园 医 院: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嵩山口腔科、华南农 大动物医院、航海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银 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
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实例调研分析
------郑州滨河花苑
目录:
1· 居住区总平面 2· 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 3· 道路分析 4· 环境分析 5.公共建筑及其配套设施的规 划布置 6.小区内绿地系统,景观系统 的规划设计
1,居住区总平面
普通居民住宅小区,环 境整洁干净,周边交通方便 快捷,各类生活配套,服务 设施(商业、金融、教育、 医疗、便民等)齐全。
2,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
1)居住区规划布局有五种方式: 轴线式,线块式,向心式,围合式,隐 喻式。该居住小区为线块式。 2)小区通过减少出入口,增加组 团级半公共空间的多样性,交互性,丰 富了邻里交往活动空间的目的。
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行列布置, 周边布置,混合布置,自由布置 滨河名家居住区以行列布置为主,周边 布置为辅,。采用行列布置方式能使绝 大多数居室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特 别是此小区内都是南北朝向的建筑,能 够获得充足的阳光。
3,小区道路分析
居住区的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 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自行车, 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主要包括: 居住区道路 小区道路 组团道路 宅间小路
小区内的道路采用环形道路网, 连接各个组团,组团与组 团之间主要用道路分割,
新版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新版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日照标准篇一居住区规划居住区规划1.任务:是为居民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安宁和优美的环境。
在居住区内,除了布置住宅外,还须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活动场所、道路广场、市政工程设施等。
居住区规划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的要求,对居住区内各项建设作出综合的全面安排。
居住区规划还必须考虑一定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需要及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基础等条件,同时应注意远近结合,留有发展余地。
居住区规划属于城市详细规划的范畴。
一、居住区的影响因素及其历史演变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居住区形态与居住环境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表现为一个渐进的历史演变过程,从中可折射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
影响居住活动的主要因素有: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社会与家庭结构、文化与民俗等。
二、居住区的分级、规模与特点1.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用地一般在50~100公顷。
特点:规模大、配套设施完备、环境优雅、居住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并重。
1个居住区可以划分为4~5个居住小区,也可直接划分为若干个居住组团。
2.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用地一般为15~35公顷。
特点:规模适中、配套设施齐备、环境标准适度、以居住职能为主以日常生活服务功能为辅。
3.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主干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用地一般为4~6公顷。
特点:规模小、配套设施少、以居住功能为主辅以少量基本生活服务职能。
城市规划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1
A单元各层平面图
户型
每套建筑面积: 108.97平方米(含阳 台)
使用面积:90.12平 方米
K=82.7%
B单元标准层平面图
每套建筑面 积:153.59平方米 (含阳台) 使用面积:126.26 平方米 K=79.6%
C单元标准层平面图
甲户型每套建筑面 积:106.39平方米(含 阳台) 使用面积:81.81平方 米 K=76.9% 乙户型每套建筑面 积:111.83平方米(含 阳台) 使用面积:83.92平方 米 K=75.0%
绿化景观
以水环境为主, 景观绿化渗透到每栋 楼,做到户户有景观。 景观优良率达80%。
通风及日照
建筑布局错落有 致,每栋楼都有充足 日照,合理组织通风, 形成舒适的人居环境。
住宅设计
• 考虑到项目的市场定位,本 项目分为底层、多层、小高 层,各占比例为2%、47%、 51%,并设计了60多种户型, 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到350平 方米不等,户均134平方米, 以两室两厅一卫(100平方 米—110平方米),两室两厅 两卫(110平方米—120平方 米),三室两厅两卫( 120 平方米—150平方米)为主, 配以少量三室三厅两卫 ( 150平方米—180平方米), 连排以及独栋( 200平方 米—350平方米)户型。
节能保温
保温:住宅均采用外墙外保温。低层、多层采用混凝土装饰砌 块砌筑聚苯板夹心保温,小高层采用保温砂浆保温 ,外檐门 窗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屋顶采用150厚的水泥聚苯板保温, 地下室顶板粘150厚水泥聚苯板保温,均达到二步节能要求, 保证外墙面不裂。 供热:利用热电厂余热实行冬季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收费, 分 室控温。 分质供水 自来水:生活用水 中水:雨、污水经市污水处理场集中处理后送回小区,中水用 于湖水补充、冲厕、浇洒地面、洗车、水景等。 直饮水:居住小区统一设置直饮水净化系统,铜制管网直接入 户,方便引用,节约水资源,提升小区品质。
试析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试析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意义居民居住区建筑在我国现阶段城市建设中具有建筑量大、类型多、范围广的特点。
目前,由于我国尚处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中,各城市都在快速的扩张建设,居住区的建筑作为重要建筑类型,对整个城市的人文、自然面貌和城市协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回顾和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现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例如,对于整个城市小区的规划设计,大多存在雷同之处,造成城市建筑风格千篇一律,缺少独特的文化特征。
所以,居住区规划设计不仅要以现有的规划设计理论为基础,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发展要求,不断的创新和提高,满足城市和生活发展需求。
同时,我们还应该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内容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注重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和互相交流,对民众的居住区域进行科学、系统、合理的规划设计,统筹协调发展,让规划设计更好的为城市建设指引方向。
2.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居住区域的规划设计是对民众生活区域整体规划的统称,在设计时要结合不同的规划设计条件和实际功能,因地制宜的制定设计方案,这样才能规划设计出符合城市发展要求、满足民众生活要求的高质量社区建设。
2.1城市类别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影响我国现在正处于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大的种种现象。
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人与人和企业之间,同时还体现在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分类中。
我国依据房地产市场的划分标准,将城市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直至四线城市等等。
这种城市类别的划分,不仅体现的是城市贫富差距,更是人才、技术、政策和观念的差距。
因此,针对不同类别的城市划分标准,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也面临新的问题:首先,对于不同区域、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异,在居住区域规划设计时要综合考虑。
例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产均价都在3万元以上,因此相对于建筑时的土建成本算是很小的一部分。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方案评析
万科四季花城总体规划
姓名:梅则 学号:012301855123
基实地分例析分析
居住区总平面图 道路交通分析 环境景观分析 特点特色分析 功能布局分析
基地分析
佛山
广州
该基地东 接广州, 南临佛山, 且该基地 位于国道 和城市干 道的交点, 有着不错 的区位条 件。
谢谢观赏
空间丰富 亲近自然 围而不闭
围合的空间
居住区结构分析
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
户型分布 沿山四层 沿湖五层 沿湖十层 多层住宅 五层户型 八层户型 小高层 别墅 社区会所 幼儿园 小学 零售商铺
居住区中心商业服务区
设施齐全 交通便捷
城市规划原理 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
车的坡道;
41
3、
• 道路是住宅区内外各种路径的统称,包括小 径、车路和街道。
• 道路在住宅区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它在规划
结构中是住宅区的空间形态骨架,是住宅区
28
公共服务设施
• 住宅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可分为公益性设施和盈利性设施 两大类。按其服务的内容,又可分为商业设施、教育设施、 文化运动设施、医护设施、社区设施五类,见下表:
29
公共服务设施
30
公共服务设施
31
公共服务设施
• 社区中心(中心会所):是一种集社区管理、居民服务、社区活 动和社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设施。它是达到住宅区社区发展目标和 社区系统组建的重要物质设施。
4、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 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
24
5、居住区配套公建各项目的规划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性质和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应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
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并应利于发挥设施效益,方便经营管理、使用和减少干 扰;
不宜小于10m; 3) 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
不宜小于8m; 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39
2、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
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和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 较多相同旳原因,并以日照间距为主要根 据建立起来旳紧密联络所构成旳群体,它 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构成团 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 开发地下空间,依托科技进步,使地上地 下空间垂直贯穿,室内室外空间渗透延伸 ,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 空间流通旳集约式整体空间。这种布局形 式节地节能.在有限旳空间里可很好满足 当代城市居民旳多种要求,对某些旧城改 建和用地紧缺旳地域尤为合用。
从宏观上整体旳来看建筑、街区或整个居 住区旳规划设计,都应视为一种空间环境 旳规划设计,即将居住区视作是室内外各 类空间环境旳综合体,并把多元旳居住区 环境要素加以综合,形成整体旳具有内涵 旳居住环境。
福州儒江东村小区,位于福建福州市开发 区快安延伸区,北面为鼓山,南面为闽江 ,北面隔路有一铁路线经过。用地9.4 h㎡ ,总居住人口4025人,总建筑面积128055 ㎡.
以上各项分析内容为基本内容。针对不同 旳规划方案还可有其他分析内容,如景观 分析、建筑层数分析、规划设计构思分析 等。分析图可帮助对方案旳深人了解和审 阅与评价,是一种形象而简要旳有效措施 。其体现方式没有拟定旳模式,可有多种 形式,但必须主题明确,体现明晰、正确 。
1.试例举几种居住区规划布置旳基本形式 ,并简要简介其要点。
便于寻访、辨认旳街道命名。
在要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住宅建设 ,其规划设计必须遵照保护规划旳指导;居住区内旳各级文物保护单 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依法予以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旳建设控制地带内 旳新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影响环境风貌。
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居住区规划方案在城市化进程中,居住区的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础。
一个完善的居住区规划方案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提升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发展。
本文将从居住区规划的目标,规划原则,规划流程以及规划实施等方面来探讨居住区规划方案。
居住区规划的目标居住区规划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宜居、安全、方便、美观的居住环境,使居民的生活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合理布局:居住区规划应该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布局,方便居民生活。
同时充分考虑周边道路交通、商业设施、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地形地势、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限制因素。
2.安全性:居住区应尽可能地提升安全保障,包括防火、防犯、防地震等方面的考虑。
规划方案建议为居住区配备消防设施,安装安保设备等。
3.生态环境:居住区规划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建设公园、绿化等公共环境,使居民能够接触到自然、舒适的环境。
4.社区感:居住区规划应该注重社区感,考虑到居民的需求以及与周边社区之间的联系,创造一个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互动的空间,提高城市社区的稳定性和生活质量。
5.可持续性:居住区的规划应该是长期性的,切忌短视行为的影响,要注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
居住区规划的原则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居住区的规划应该始终遵循以下的原则:1.具有前瞻性:规划方案应该具有前瞻性,考虑到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和居住需求变化等因素。
2.以人为本:规划应该以居民的需求和生活方式为中心,从人的角度出发,打造一个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3.多重目标:规划方案应该多方面考虑,既要兼顾居民的生活质量,又要兼顾城市的长期发展和环境保护。
4.可行性:规划方案应该具有可行性,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居住区规划的流程居住区规划的流程通常分为以下几步:1.踏勘考察:首先需要了解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居民的群体结构以及周围环境等信息。
2.确定规划目标:根据踏勘考察的结果,确定规划目标,制定规划目标和任务。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是指对城市居住区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它涵盖了居住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区域布局、道路交通、绿地公园、建筑物等。
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城市居住区的生活质量,促进居民的健康和幸福感。
首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
考虑到城市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应优先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
在规划和设计中要保留或改造现有的水域、绿地、山坡等自然景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城市绿色空间和景观面积。
同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注重交通便利。
合理布局道路网络和交通设施,确保便捷的交通出行。
规划和设计中应考虑到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非机动交通的需求,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
同时,也要合理规划停车场和公共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问题。
另外,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还应注重绿地公园建设。
绿地是城市居民休闲和健身的重要场所,规划和设计时应注重绿地覆盖率和绿化率。
合理规划绿地的位置和大小,设计具有多功能的绿地设施,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同时,加强绿地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其利用率和质量。
最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还应注重建筑物的风格和品质。
合理规划建筑物的布局和高度,打造统一的建筑风格和形象。
注重建筑物的功能和品质,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美观度。
同时,也要注重节能环保,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涵盖了区域布局、交通、绿地公园、建筑物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城市居住区的生活质量,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不仅可以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还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相关规范,注重各个方面的平衡和协调,创造一个宜居、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
基于城市设计理念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思路
基于城市设计理念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思路摘要: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居住区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建设对于城市形象的展现至关重要。
因此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实际需求,兼顾城市的长远发展。
近几年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人口聚集于城市,从而不断激发城市开发和发展建设的动能,面对当今快速变化发展的城市,需要采取更为科学合理、严谨论证的方式加以规划,构建更美好的人居环境,更好地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期望,不断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关键词:城市设计理念;居住区规划设计引言居住区规划设计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两者互相关联却又大为不同,居住区规划设计不仅关系到城市文化的传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建设的方向,保障两者规划和设计理念的统一,让居住区规划设计能充分体现居住区的社会性功能,使城市规划的合理性能够完全展现。
1城市设计与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述1.1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总体而言就是指对一个城市的整体空间进行综合的设计布局和调整完善。
城市规划设计通常主要是指对城市中人们生活、活动所需的空间进行动态的协调,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空间的功能,充分体现人文性、地域性、科学性、前瞻性,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人居环境。
1.2居住区规划设计居住区设计对规划理念的体现尤为重要。
将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具体的城市地域文化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将城市的典型特色展现出来。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以城市规划设计为基础,从微观层面来看,代表着城市空间里的一个近人的、可参与的单体空间,对城市中的建筑物立面形式、尺寸、空间组合、材料等进行详细设计,然后落实实施的具体过程。
为了使得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城市设计有机的融合,必须要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具体理念及内涵,同时还需要通过理论层面进行思考。
在创作之前,设计师要能够结合建设任务,思考建设期间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形成设计构想。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一、引言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布局、优化设计和科学管理,能够满足居民对住房和生活环境的需求,提高居住区的宜居性和品质。
本文将通过对一个居住区规划案例的分析,探讨其成功之处以及相关经验教训。
二、背景介绍该居住区位于某中型城市的郊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计划容纳约5000户居民。
该区域原为农田,规划前存在一些自建房和杂乱建筑,交通条件较为落后,缺乏公共设施和便利配套服务。
三、规划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规划,打造高品质的住宅区,提供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
2. 原则: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宜居可达、绿色节能、社区共享。
四、规划内容和特点1. 地块布局:根据市场需求和土地条件,将地块划分为几个不同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共空间和绿地带等。
2. 住宅设计:采用多层住宅和小高层住宅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供多种户型选择,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3. 交通规划:设计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和步行道路,保证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4. 公共设施和服务配套:规划建设学校、幼儿园、医疗中心、商场等公共设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5. 绿化和环境保护:增加公共绿地面积,种植多样化的植物,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6. 社区公共空间建设: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社交互动的场所,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五、案例分析1. 成功之处:(1)规划思路科学合理,兼顾了社会需求和环境保护,使居住区成为宜居的优质社区。
(2)注重公共设施和服务配套建设,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
(3)交通规划合理,便捷的交通网络方便了居民的出行。
(4)绿化和环境保护工作得到重视,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 经验教训:(1)规划前要充分了解区域的特点和需求,确保规划符合实际情况。
(2)注重社区公共空间建设,提升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3)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用地效率,避免浪费和过度开发。
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及建筑方案设计策略探讨
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及建筑方案设计策略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逐渐从物质追求转变为精神追求,并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合理地进行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成为了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基础。
住宅小区的内部建筑方案也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兼顾人们的实际需要,使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更具人性化。
然而,在我国城镇住宅小区的规划与建设方案设计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及建筑方案设计策略进行探讨,以供业界专业人士进行交流讨论。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建筑方案;设计策略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居住环境,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住宅小区的规划和设计。
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外在形象,更是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更多的是反映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重视,它要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从而提升人们的居住舒适度。
当代住宅小区的设计思想逐渐抛弃了以往的观念,在设计上更强调人性化,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居住的舒适度,所以住宅小区的规划和设计是一种具有艺术意义的创造活动,为了避免在设计时产生一成不变的观念,所以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特点,同时要注意设计的创新。
在设计的时候,既要不拘一格,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以人为本,营造出一种令人愉快的精神氛围,让人们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中得到放松,从而建设出一个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
一、城市住宅小区进行规划设计的相关原则(一)尊重自然,坚持环保的规划设计原则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住宅小区的环境需要与周边环境协调,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
因此,在进行住宅小区的设计时,应遵循“尊重自然”的原则,坚持“绿色”的思想,并把低碳、节能的思想贯彻到整个住宅小区的规划、方案设计中。
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周边的各种因素,尤其要注意避免对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和居住环境。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合理控制居住区的人口密度,避免因过高的人口密度导致居住区内部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
同时,要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宜居性,包括绿化率、景观设计、公共设施配套等方面,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其次,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需合理规划居住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要保证居住区内的基础设施完善、便利。
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业中心、文化娱乐设施等,要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居住区的综合服务水平。
另外,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还应注重居住区内的交通组织和交通设施规划。
合理规划居住区内的道路布局、交通枢纽、停车设施等,以确保居民出行的便利和交通秩序。
同时,要鼓励绿色出行,推广公共交通、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最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还应注重居住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要合理规划居住区内的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等,确保居民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居住区内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组织、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才能打造宜居、便利、安全、环保的城市居住区,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位城市规划者能够认真考虑这些标准,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规划原理》课程论文从城市设计角度分析居住区规划学院建筑学院专业 2011级建筑学学生姓名罗时光学生学号 ************提交日期 2015.01.06从城市设计角度分析居住区规划摘要:从古到今,城市的发展,常从城中心开始,沿着主要交通要道或者沿着最少阻力的路线向外放射。
随着城市发展,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多,为了职、住接近上班方便,利用市中心区各种设施便利等条件,居住区大多数安置在城市中心,沿着交通干道等向外围扩散。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中心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引发诸多问题和矛盾。
例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以及人均住房面积紧张等等问题。
居住区的住房越来越多,建筑密度大,各种用地综合严重,导致居住环境差,房屋配套设施差,交通便捷能力低下等等问题,而房价却越来越高。
因此,新型城市地域结构亟需改进,居住区的位置结构亟待新的规划。
居住区规划不仅要考虑其内部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在城市的角度下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
关键字:居住区新型城市城市设计规划1.现代城市居住区1.1居住区发展历史在唐代以前,城市居住区的形式主要采用封闭性的里坊制,采用棋盘式道路系统,•坊四周建围墙,管理制度严格,相对规范安全。
而从宋代开始,坊墙被取消,居住形式改成街巷,商店沿着街道分布,街巷分界清晰,商业网点分布均匀,居住区位置相对明确,所依赖的服务相对充足。
而19世纪末到建国初期,一些具有通商口岸的城市,随着人口增多和地价上涨,居住区的基本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主要以里弄形式分布,街道所分布的各种商店和服务店,给居民提供方便。
建国以后,居住小区的概念逐渐被提出,得以施用,从而取代了以前的街坊。
随着城市的发展,各个小的居住小区组成大型的居住区,在居住区周边配备各种公共设施,商业服务点等,甚至配备就业岗位,居住区和工作区混合存在,减少城市里的交通流量。
1.2现代城市居住区现状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布局形式,主要依赖于交通干道,在城市各个交通干道上分布安置若干的居住区。
中国城市中的居住区主要大致分为旧居住区,单位居住区和新居住区三大类。
旧居住区主要还是以旧城区为主的,同时也是城市中心的居住地区,主要是前期形成的性质机关,商业和服务业设施,一些街道工厂以及所附带的家属区组成。
旧的居住区位于市中心地带,各种用地混杂最为严重,建筑的密度大,居住环境日益变差。
80年代后,这类型的旧居住区大多数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改建为中,高层的建筑有些全部用于住宅,而有些则为住宅,商业和服务业共用。
虽然通过改建,不同规模和性质的城市的旧居住区,表现出不同的土地利用、居住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但是,城市中心的旧居住区人口没有得到分散,反而更加向市中心聚拢。
单位居住区主要围绕旧城区、以单位的形式建设而成,配套设施较全,居住环境质量较旧居住区为好,绝大部分住房是工厂、行政机关、科研教育单位的住宅,就近上班者多,因此人口密度普遍较大。
而新居住区主要是开发在城市中心外围,偏郊区的居住地区,其主要是职、住区稍分离,配套设施全,生活环境逐渐变好。
新居住区的居民多数是自己购房的高收入阶层,趋向于高级住宅及花园式住宅;也有单位组织搬迁者,多住中、高层楼群里。
这种向郊区迁移的新居住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口密度,但是因为城市中心发达的商业和完善的服务,人口始终被城市中心地带吸引聚集。
1.3城市居住区的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城市化城建设进程步伐的加快和工业化的程度加大,城市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
城市居住区存在以下问题:1)交通拥挤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机动车的拥有量及道路交通运输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各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日益严重。
现在城市居住区多数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带,建筑密度大,用地混合,人口密集,人们从居住区到商业区或其他上班工作的区域交通往往途径各种交通要道,而缺乏方便的、直达的捷运式交通,居于现代城市位置结构下的居住区的交通出行问题随之日渐严峻。
同时,居住区的车位需求增大,小汽车由于停车位不足而随处乱停乱放,使道路更加狭窄,造成交通不畅,车行与人行混行交叉,特别是在学校、幼儿园前的路段,不能保证其交通安全。
2)缺少绿化现如今,居民生活质量、品位及生态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在选购住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注重楼盘的绿化和景观等自然环境的营造。
然而,城市中心地域有限,居住区用地更是受限制,可以用来做绿化带的空间可谓是少之又少。
加之城市中央地段房价逐渐上涨,房地产商和开发商更是想尽办法有效利用余地。
缺乏绿化,空气环境得不到净化,噪音得不到吸收,居住环境也随之变差。
3)环境恶化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和家庭燃煤污染,烟尘、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是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造就了工业区在城市中央地带附近,所产生的工业污染必然影响附近居住区。
除此以外,汽车的废气也会在高峰时段使居住小区内空气污染加重。
密集的建筑使得绿化带不足,无法净化污染改善环境。
同时,城市的密集交通和生产所产生的噪音污染也直接影响位于城市中心的居住区。
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现在城市居住区大多数存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因为城市中心地带附近区域居住区,一部分是由旧居住区改造后形成的,公共服务设施在改造过程中,没有得到改善。
与此用时,在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建设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设计观念保守、落后,滞后于现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所以很多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指标依然套用以往七八十年代的制定指标,造成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滞后于城市发展。
而更为明显的是,由于城市地价上涨等成本因素,集中于中心地区的居住区的建设,往往把建设量大却非盈利性的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安排在分期开发建设的末期进行,造成配套滞后,甚至后期没有实施建设。
2.新型城市居住区的规划2.1新型城市结构规划理念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大量农民工涌入大城市,城市中心人口密度高涨,形成现代的城市病。
人们越来越渴望一个舒适宜人的聚居地,新型城市居住区的位置结构规划的设想也就应运而生。
新型城市的居住区更加强调布置足够的生活服务设施、绿地和休息娱乐场地,强调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这种需求使得城市居住区往城市外围扩展。
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就曾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他对城市结构做了具体的规划:田园城市的平面为圆形,中央是一个面积约145英亩的公园,有6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6个区。
城市的最外圈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霍华德提出,为减少城市的烟尘污染,必须以电为动力源,城市垃圾应用于农业。
霍华德还设想了田园城市的群体组合模式:由六个单体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其地理分布呈现行星体系特征【3】。
基于“田园城市”理论,对新型城市进行设想规划:城市以环形形式向外辐射,分为若干大圆环以安置城市内的各种组群。
第一个大环为城市的中心,是一个城市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聚集中心,分布着行政机构,CBD以及各种办事处,集中着全市性甚至全国性、全球性的金融、商业、保险、服务、管理、信息等活动。
第二大环则为文化娱乐中心,包括大型的博物馆、展览馆、剧院、电影院、杂技场、文化宫、图书馆、体育场、游乐场等全市性的重要文化娱乐设施比较集中的地区。
居住区则设置在城市中心的外围环区,居住区的外围是农业用地,各类工厂,仓库,市场等等。
2.2 居住区位置和结构规划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城郊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同时可以起到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中心人群,防止摊大饼的城市布局等效果的一种新型结构的城市。
这种城市的居住区安置在城市的外围,与农业用地相连,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农业生产的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还可以往城市内环,城市中心地区供送。
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应改作他用。
既可以改善居住区缺少绿化而空气得不到净化,噪声得不到减弱的情况,还可以保证为城市供应充足新鲜的农作产品。
居住区外围除了农业用地外,城市的最外圈地区还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工厂安置在城市外围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污染,同时可以方便居民就近就业。
美国人科拉伦斯.佩里创建了“邻里单元”理论,包括6个要点:根据学校确定邻里的规模;过境交通大道布置在四周形成边界;邻里公共空间;邻里中央位置布置公共设施;交通枢纽地带集中布置邻里商业服务;不与外部衔接的内部道路系统【8】。
科拉伦斯.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理论,其目的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
笔者认为新型城市居住区应规划在城市外围环绕城市中心,呈“群落”状分布,形成一个个居住小区。
每个居住小区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绿化、大型超市、内菜市场、公用和公共设施等:1)商业网点包括各式营业厅和管理处等;2)文化教育方面,各个居住小区内根据实际人数和需求设置小学和幼儿园,托幼机构等,规模稍大的小区还应设置中学,于此同时,还应该设置图书馆等提供文化教育的场所;3)居住小区需设置电影院,儿童游戏场,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提供娱乐的设施;4)小区绿化有规范的管理和专人的修剪,形成有层次富有实用和观赏价值的绿化带,使人们在工余之际,生活、休息在花繁叶茂、富有生机、优美舒适的环境中。
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环境,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5)居住小区内需安置大型超市,肉菜市场,包括粮店、副食店、日用品商店和修理店等为居民提供如此供销;6)小区内设置废物回收和垃圾收集的设施,同时设置垃圾分类和处理点,可以把一部分生活垃圾回收处理,让农业用地重新利用。
居民小区之间的交通采用专用运输通道,与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和交通枢纽分离,形成专门的小区系统。
采用中、小型的公交巴士作为居住小区内部穿梭巴士,大型的公交巴士作为居住区与居住区之间的穿梭交通工具。
而居住区与城市中心由城市的交通干道相连,形成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辐射状的交通枢纽。
居住区与城市内环的CBD以及其他工业区等上班办公的地方采用BRT运输系统,形成住、职区专门的、便捷的交通系统,有效地减少甚至防止出现交通拥堵,阻塞等问题。
3.居住区规划总结新型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目标在于不断解决现如今的大城市畸形发展引发的诸多问题,推动城市内部,城市和城郊甚至乡村之间的平衡发展。
新型城市的结构规划应把居住区安置在城市外围,不仅改善了城市的布局结构,形成合理有序的城市布局,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中心人口密度,增加居住区和城市的绿化,同时还可以解决上下班交通阻塞,居民出行交通拥堵的问题,形成完善便捷的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