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给排水管道设计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3abc7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5.png)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一、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是为了满足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需求,确保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供水设计和排水设计。
二、供水设计1. 供水来源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情况,供水可以来自地下水井、自来水管网或水泵站。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供水的可靠性和水质的安全性,选择合适的供水来源。
2. 供水管道布置建筑内部的供水管道应布置合理,以满足各个用水设施的需求。
应该避免水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保证供水稳定。
3. 水箱设计对于建筑顶层或较高层的供水需求,需要设置水箱。
水箱的容量应根据楼高、楼层数和居住人数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以确保供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排水设计1. 排水系统布置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应包括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
雨水排水系统主要用于收集和排除雨水,污水排水系统则用于排除各个区域产生的废水。
2. 排水管道尺寸排水管道的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使用人数进行合理设计。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排水速度、水位差、管道材料等。
3. 排水设备选择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如下水道、马桶、洗手池等。
这些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建筑要求。
四、系统安全1. 防止漏水在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漏水,包括合理选择材料、进行密封处理和定期检查维护等。
2. 防止堵塞排水系统应考虑防止堵塞问题,包括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安装过滤器和格栅、定期清理等。
3. 防止倒灌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防止倒灌的情况,确保雨水和污水不会倒流进入建筑物内部。
五、节水设计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应注重节水,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例如,可以采用节水型的水龙头、厕所和喷头等设备,同时设置回收利用雨水的设施。
六、总结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是确保建筑物正常运行和居住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供水设计、排水设计和节水设计,可以创建一个高效、安全和环保的建筑给排水系统。
住宅建筑中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住宅建筑中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几个问题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73d24cea8114431b80dd803.png)
住宅建筑中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几个问题的探讨本文提出了在给排水管道设计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和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标签:住宅建筑给排水管道设计0 引言居住建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在关注住宅面积、户型、朝向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厨房和卫生间的设计。
以“生活在厨房、卫生间”为核心的理念得到越来越明显的体现。
因此,与居住环境卫生有着直接关联的室内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住者的使用。
现结合多年来的工程设计经验谈谈住宅建筑中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几个问题。
1 给水供应系统的设计1.1 给水系统没有固定的形式,设计时根据用户的要求,结合外部给水情况确定供水方式。
对多层住宅、别墅和高层住宅低区尽量利用外部给水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
对高层住宅,当外部管网水压不能满足整个建筑物上部用水要求时,在建筑物的底层设调节水箱和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
高层住宅生活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是根据规范要求“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35MPa”的标准进行划分的,其供水方式多为下行上给式。
1.2 高层住宅内为上部供水的增压设备,目前常采用调节水箱和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这种系统既节省了建筑面积及造价,又节约了电耗,同时还防止了水源的二次污染,加压设备为全自动系统还可减少运行管理费用。
在系统中间采用国产或进口减压阀控制,使整个系统简单、实用,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2 热水系统设计住宅内生活用热水多采用电淋浴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锅炉集中供热等方式供给。
电加热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供应系统在住宅设计中较多采用,设计时仅在给水管上预留安装热水供应设施的接口或每户设一独立的热水管道系统由住户自行解决热源。
对于一些较高档次的住宅小区多采用集中供应热水系统,集中供热系统已成为住宅的“卖点”之一,也是住宅档次的标准。
从住户的角度讲,集中热水系统应是在用水点随时取用温度、压力稳定的热水,但从专业角度来讲,供水压力的平衡是设计集中热水系统首选考虑的问题。
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设计规范【最新版】
![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设计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23236676eeaeaad0f33091.png)
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设计规范建筑给排水管道布局设计标准一、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平面图及竖向布局应依据工厂地貌、厂区建筑平面图、设备(单元)的需水量和排放量、冻土层深层、水文地质状况和管道材质明确。
二、生产制造与生活给水管网布局应考虑供水安全、经济发展有效等要求,可选用枝状给水管网、环状给水管网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消防给水管网布局应合乎现行标准国家行业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要求。
三、厂区内生产制造、日常生活建筑给排水主干管,宜挨近需水量及排放量很大的设备(单元)布局。
四、户外建筑给排水管道宜埋地敷设;运输易堆积物质、有危害物质及其腐蚀物质的管道不适合埋地敷设,当不可以防止埋地时,应采用防腐蚀、防渗对策。
建筑给排水管道不可与运输易燃性、易燃或有危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同管沟敷设。
五、建筑给排水管道不适合在车行道下纵向敷设,宜各自相对性集中化布局在道路一边或两边人行横道下和绿化带下;带有易燃液体的生产制造污水干管不可纵向敷设于车行道下和加工工艺管廊下。
六、消防给水管道及雨水管道宜挨近道路布局。
七、户外埋地建筑给排水管道与别的管道、管线、建(构)筑物的最少净距应考虑管道工程施工、安装、维修的要求,并宜合乎表1和表2的要求。
表1给水管道与别的管道、管线、建(构)物的最少净距(m)八、埋地管道接口法兰、卡箍及紧固件应安装在检查井或管沟内,当直埋在土壤层中时应做防腐蚀解决。
九、日常生活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或运输有危害液体管道交叉敷设时,日常生活给水管道应敷设在上面,且在交接处3m范畴内不可有管道接头。
当日常生活给水管道布局在下面时,应采用防污染对策。
十、重力流管道由缓坡变成陡坡处,其管径可依据水力计算减少,但不可超出2级,并不可低于相对物质的最少管径。
十一、管道的埋设深层,应依据管材特性、外界载荷、冰冻状况和土壤层特性、抗浮要求明确。
给水管道应埋设在冰冻线以内,排水管道宜埋设在冰冻线以内,并应合乎下述要求:1机动车道下的金属管道填土深层不适合低于0.7m,非金属管道填土深层不适合低于0.8m。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规范标准(毕设).docx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规范标准(毕设).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30b22ce6c85ec3a87c2c5fb.png)
-*给水排水管道敷设规范及要求(整理的很全面)1给水管道的敷设及管材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布置应严格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 B-50015-2003 )的要求进行,建筑室内管道布置和敷设原则如下:(1)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管网,单向供水。
(2)室内给水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房、电梯机房、通信机房、大中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音像库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引发事故的房间,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上方通过。
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3)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
(4)埋地敷设的给水管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
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5)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内、排水沟内。
给水管道不宜穿越橱窗、壁柜、给水管道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且立管离大、小便槽端部不得小于 0.5m 。
(6)给水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
如必须穿越时,应设置补偿管道伸缩和剪切变形的装置。
(7)塑料给水管道在室内宜暗设。
明设时立管应布置在不易受撞击处,如不能避免时,应在管外加保护措施。
塑料给水管道不得与水加热器或热水炉直接连接,应有不小于0.4m 的金属管段过渡。
(8)室内给水管道上的各种阀门,宜装设在便于检修和便于操作的位置。
(9)建筑物内埋地敷设的生活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不应小于 0.5m ;交叉埋设时不应小于 0.15m ,且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的上面。
(10)给水管的伸缩补偿装置,应按直线长度、管材的线膨胀系数、环境温度和管内水温的变化、管道节点的允许位移量等因素经计算确定。
应尽量利用管道自身的折角补偿温度变形。
(11)当给水管道结露会影响环境,引起装饰、物品等受损害时,给水管道应作防结露保冷层,防结露保冷层的计算和构造,按现行的《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执行。
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方案
![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f22d1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e.png)
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方案一、总则1. 本设计方案是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编制的,旨在保障建筑物排水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确保建筑物排水畅通,不积水、不渗漏、不产生异味,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2. 本方案适用于建筑物的内部排水系统设计,具体包括厨房、卫生间、浴室、地下室等区域的排水系统设计。
3. 本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标准、材料选用、施工要求等方面。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必须确保排水管道不会发生漏水、堵塞、溢流等情况,避免对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造成影响。
2. 畅通性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保证排水畅通,避免积水和异味产生,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3. 经济性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尽可能节约材料和人力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 美观性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保持建筑物的整体美观,避免影响建筑物外观。
三、设计内容1. 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包括排水管道的布置、管径、坡度、连接方式等内容。
2. 排水设备和器具的安装设计:包括排水口、下水管、排水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位置等内容。
3. 排水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衔接设计:包括排水系统与给水系统、电力系统、暖通系统等的协调和衔接设计。
4. 排水系统的防水设计:包括排水系统与建筑物结构、墙体、地面的防水处理设计。
5. 排水系统的维护和保养设计:包括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措施设计。
四、设计标准1. 本方案的设计标准参照《建筑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暂行规定》(GB 50014-2006)的相关要求。
2. 排水管道的坡度标准:卫生间、浴室和厨房的排水管道坡度为1:50,地下室的排水管道坡度为1:100。
3. 排水管道的材料标准:室内排水管道应选用PVC、PE、PP等材料,外部排水管道应选用HDPE或水泥管道。
4. 排水设备的标准:排水设备应符合《卫生间设备卫生标准》(GB 6952-2005)的相关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7ab058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9.png)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建筑设计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确保建筑物内部的给水排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首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合理确定给水和排水设备的布局和安装位置。
在建筑物内部,水管、燃气管、通风管道等设备的设置需要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用途,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对给水排水系统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住宅、商业建筑、医疗机构等,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其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水质和水量。
在设计给水系统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和用水量合理确定给水管道的直径和布局,以确保供水能够满足建筑物内部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水质的问题,比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水质检测、净化设备的设置等,以确保供水的安全和卫生。
另外,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排水系统。
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合理确定排水管道的坡度和排水口的位置,确保排水系统能够有效排除建筑物内部的污水和雨水,防止排水管道堵塞和漏水等问题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考虑排水系统的防水措施,比如在地下室、卫生间等位置需要设置防水层,以防止地面渗漏和污水外溢。
最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需要考虑建筑物的节能和环保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减少给水排水系统的能耗,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以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环保要求,比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雨水资源、设置污水处理设备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水质和水量、排水系统、节能和环保要求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内部的给水排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给排水工程中的管道设计规范要求
![给排水工程中的管道设计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54ad75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8.png)
给排水工程中的管道设计规范要求在给排水工程中,管道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管道设计能够确保管道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满足设计要求,以下是给排水工程中的管道设计规范要求。
1. 材料选择管道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常用的管道材料有铸铁、钢、塑料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管道所在环境的特点,如温度、压力、介质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
2. 管道尺寸与布置管道尺寸的确定应根据设计流量、压力损失以及泵站位置等因素来进行。
一般情况下,管道尺寸应根据使用场所的需要来选择,确保管道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此外,管道的布置应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确保管道的连续畅通。
3. 管道支承与固定管道的支承与固定是保证管道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管道应设置支架或吊杆来支撑和固定,支承点的间距应满足规范的要求,以保证管道的稳定性。
支承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管道的重量和压力。
4. 管道连接方式管道的连接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常见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
连接的方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在连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出现缺陷和漏水等问题。
5. 管道施工与安装管道的施工与安装应按照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管道的升降、水平控制、安装精度等方面的要求,避免出现施工偏差。
管道的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管道的正常使用。
6. 管道维护与检修管道的维护与检修是管道运行的关键环节。
定期对管道进行维护和检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
维护工作包括清理管道、检查阀门、排气等。
检修时,应注意排水和降压等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给排水工程中的管道设计规范要求涉及诸多方面,包括材料选择、管道尺寸与布置、管道支承与固定、管道连接方式、管道施工与安装以及管道维护与检修。
合理遵循这些规范要求,能够确保管道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给排水管道设计与布局
![给排水管道设计与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0683004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5.png)
给排水管道设计与布局一、引言在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中,给排水管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合理的设计与布局可以确保建筑物内部的用水和废水系统正常运行,并且有效避免漏水、堵塞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原则、布局要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为建筑师、工程师和业主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给排水管道设计原则1. 合理布局给排水管道的布局必须符合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和用户的需求。
高层建筑需要考虑垂直和水平管道的布置,而低层建筑则更注重水平管道的布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卫生间和厨房等功能区域需要与给排水管道的布局相互协调,以确保顺畅的用水和排水。
2. 流体力学原理在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中,流体力学原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根据流体流动的特性,确保管道直径的选择合理,并且管道的斜度适宜,以保证水流的速度和压力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堵塞和积水的发生。
3. 合理选材给排水管道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耐腐蚀、耐压、耐磨和密封性能好的材料,如PVC、不锈钢等,以确保管道系统的稳定可靠。
三、给排水管道布局要点1. 主管道布置主管道是建筑物内各个分支管道的主干线,其布置应尽量保证短、直、平、散的原则。
在水平方向上,应选择最短路径,避免过多的弯曲与连接处。
在垂直方向上,要根据各楼层的水压要求,确定合适的高度差,以确保上下楼层的供水和排水正常运行。
2. 分支管道布置分支管道将主管道连接到各个具体的消费设施,如卫生间、厨房等。
分支管道的布置应遵循就近原则,尽量减少管道长度,以提高水的供应效率。
同时,还应注意管道的坡度和支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以确保水流畅通。
3. 排水口布置排水口的布置与建筑物的功能区域相关。
在卫生间、厨房等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排水口的位置和数量,以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排水口的直径和防臭措施,防止不良气味的扩散和漏水的产生。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堵塞问题堵塞是给排水管道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105ec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a.png)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1. 水压问题:部分区域供水压力不足或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使用水压力不稳定或者排水不畅。
解决措施可以采用加装水泵、调整供水管道直径、改进排水管道等方法来提高水压和排水能力。
2. 排气问题: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存在排气不畅的问题,导致排污管道被负压吸附,影响正常排放和使用。
解决措施可以采用加装排气阀或者排气管道,合理设置通气孔,保证排气通畅。
3. 出水噪音问题:在排水系统中,由于水的流动和撞击造成的噪音较大,影响居民生活和睡眠质量。
解决措施可以采用增加隔音层、改进管道设计、采用减振装置等方式来降低出水噪音。
4. 水质污染问题:建筑物的给水系统中,由于水源水质较差或者管道老化等问题,导致送达用户的水质受到污染。
解决措施可以采用安装净水器、定期检查管道并更换老化部分、加装过滤装置等方法来保证水质的纯净和安全。
5. 施工质量问题: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是影响其使用效果和寿命的关键。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管道连接不严密、密封不好、安装不稳固等。
解决措施可以采用加强施工质量监督、提高施工工人技术水平和培训等方法来提高施工质量。
6. 设计不合理问题:一些建筑物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使用需求,导致布局不合理、管道走向不合理等问题。
解决措施可以通过完善前期设计工作、加强与业主、用户的沟通和反馈,及时调整设计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7. 雨水收集利用问题:随着节水意识的提高,建筑物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
但一些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中没有充分考虑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置和使用。
解决措施可以通过加强设计规划、合理配置雨水收集设备、提供相关维护和管理指导等方法来提高雨水收集利用效果。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以及科学的管理和维护,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布局原则
![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布局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4dcf3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b.png)
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布局原则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是保障日常生活用水和废水排放的重要部分。
合理的管道布局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确保排水通畅,并降低维护成本。
下面将介绍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布局原则。
一、功能分区原则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可以按照功能进行划分,将不同功能的管道分区。
常见的功能分区包括生活用水区、卫生间区、厨房区等。
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质和用水需求,分别设置相应的管道布局,以便管理和维修。
二、重力流原则给排水系统的主要原则是保证水的重力流动。
在管道布局时,应尽量遵循下坡的原则,使水能自然流动,减少阻力和堵塞的可能性。
对于排水系统,下坡的角度通常为1%至3%之间。
三、简化管道布局在设计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布局时,应该尽量简化。
繁杂的管道布局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也容易造成维修和清洁困难。
合理安排管道的路径和连接,可以简化布局,提高效率。
四、合理选择管径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管径选择直接影响系统的流量和使用效果。
通常情况下,应根据水流量和管道长度来合理选择管径。
较小的管径会提高水流速度,但会增加阻力和噪音。
较大的管径会减小阻力,但可能造成浪费。
因此,在管道布局中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管径。
五、合理设置支管和放空管为了保证水流的畅通和避免负压效应的产生,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布局中需要合理设置支管和放空管。
支管可以分流水流,减小管道的负荷,并提高整体系统的使用效率。
放空管可以减小管道内部的负压,避免破坏水封,起到保护系统的作用。
六、防止交叉污染交叉污染是建筑物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避免的问题。
合理的管道布局要求将不同功能的管道进行分隔,避免因为不同管道的交叉而导致的污染。
同时,应合理设置防倒流装置,保证污水不会倒流到供水系统中,从而确保水质安全。
七、考虑维护和修理管道的维护和修理是建筑物给排水系统运行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管道布局时,应考虑到维修和修理的方便性。
合理设置检修口和排气阀,方便对管道进行维护和清洁。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69573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5.png)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1.排水设备放置:应将各种排水设备(包括卫生器具、厨房排水设备等)合理放置并保证排水畅通。
2.排水管道设计:排水管道应采用合适的材质(如PVC、HDPE等)和合理的断面形状,采用合适的坡度,确保排水畅通且不易积水。
3.排水管道布置:应合理布置排水管道,减少管道长度、弯头和管道连接点,避免死角和盲沟。
4.排水设备通风:对于排水管道和设备,应设置通风装置,以防止污水回流和排气。
1.雨水收集和排放: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包括与建筑物屋面和排水设备的连接、雨水沟、雨水管道等。
2.雨水排放和处理:设计合理的雨水排放系统,包括雨水排放管道、雨水收集池等设备,以实现雨水的合理利用和处理。
3.污水排放和处理:设计合理的污水排放系统,包括污水管道、检修孔、检查井等,确保污水能够安全、有效地排放和处理。
三、附属设备设计规范1.水泵选型:根据建筑物需求和水压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泵,保证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2.热水器安装:热水器应安装在室外或通风好的地方,与燃气管道、烟道等设施保持适当的距离。
3.管道保温:对于容易结冰的管道,应进行保温处理,以防止冻裂和漏水。
4.消防设备:设计合理的消防给水和排水系统,保证火灾时的水源供应和排水畅通。
5.废水处理设备:根据建筑物的废水产生情况,设计合适的废水处理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是建筑物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它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健康和环保具有重要影响。
设计人员应根据当地的法规和标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设计,确保给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功能完善。
此外,设计人员还应及时了解并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和专业素养。
建设工程中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原则是什么
![建设工程中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原则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7cc3fa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a.png)
建设工程中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原则是什么在建设工程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而存在的。
一个符合设计原则的给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地收集、处理和分配水资源,从而满足建筑物的需求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建设工程中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原则,并探讨其重要性。
一、合理布局和设计管网给排水系统的管网布局应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和用途等因素。
合理的布局可以确保水流的畅通,减少水压损失,并方便系统的维护和维修工作。
此外,管网的设计还应考虑到建筑物的承载能力、防水要求等因素,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节约用水和能源给排水系统设计应考虑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节约。
通过采用节水器具、循环水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等措施,可以减少供水量,并提高供水效率。
同时,设计中还应考虑到能源消耗的问题,例如采用能源优化的泵站和节能设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三、合理匹配管径和施工材料给排水系统的管道选择和管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水流量和压力等因素进行合理匹配。
合适的管径能够减小水流速度,降低压力损失,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施工材料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应考虑到管道的耐腐蚀性、耐压性和使用寿命等因素,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四、提高系统的自净能力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系统的自净能力。
通过设置合适的坡度和流速,以及合理的管道布局,可以减少积水和沉淀物的堆积,防止管道堵塞,并提高系统的自洁能力。
此外,设计中还应考虑到管道的冲刷和清洗便利性,以确保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
五、合理选择处理设备和技术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处理设备和技术的选择至关重要。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选择适用的处理设备和技术,确保废水的有效处理和再利用。
同时,还应考虑到处理设备的可靠性、运行成本和维护便利性等因素,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六、注重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给排水系统设计应注重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建筑给排水管道布置及水力计算
![建筑给排水管道布置及水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db6266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5.png)
建筑给排水管道布置及水力计算1.合理布置:根据建筑布局和使用功能,合理布置给水、排水管道。
避免管道的交叉和综合管道的打结,保持给排水主干道的直线性。
2.管道短、直、粗:尽量使给排水管道短、直、粗,减少管道阻力和摩擦损失,提高水力性能。
3.梯度适宜:根据建筑高差,合理选择给排水管道的梯度。
给水管道一般要求1/100,排水管道根据排水量大小,选择适当的梯度。
4.防止死水区:给水管道应避免死水区,尽量减少断面变化。
排水管道中避免死水区的方法一般是保持一定的管道坡度和增加跳水管。
5.非厕所、厨房等易阻塞地段:采用大口径、直线布管,缩短管道长度和减少管道拐弯,防止污物积存和堵塞。
6.音响性能良好:采用隔震、隔音措施,避免管道传递噪音,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水力计算的主要内容:1.水头计算:根据给水管道的长度、管径和水流速度,计算管道的摩擦损失,确定管道的有效水头。
2.管道流量计算:根据建筑给水需求和管道的摩擦损失,计算出给水管道的流量。
3.阀门和附件的水力计算:根据阀门的张开度和附件的水力特性,计算阀门和附件对水流产生的阻力和压力损失。
4.排水量计算:根据建筑内部排水设备的数量、类型和使用条件,计算总排水量,并按照排水规范确定排水管道的尺寸和梯度。
5.排水管道流速计算:根据排水量和排水管道的梯度,计算排水管道的流速,判断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6.储水容量计算:根据建筑内部储水设备的数量和容积,计算出储水容量,确保应急情况下供水的连续性。
总结:建筑给排水管道布置及水力计算是确保建筑设施正常运行和使用的重要环节。
合理布置管道、满足水力条件,能够有效提高给排水系统的性能,并保证居住环境的舒适和人们的正常生活需求。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应结合建筑功能和使用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和技术判断,制定适合的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中的给排水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给排水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54e2a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1.png)
建筑设计中的给排水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中,给排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将水源引入建筑内部,同时将废水排出并妥善处理,以确保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为了保证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给排水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中常见的给排水规范要求,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设计流量和管径计算有效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员流量合理计算设计流量和管径。
设计流量是指给排水系统中存在的最大流量,需考虑到同时使用水源的峰值时段。
管径的选择应遵循规范的相关要求,确保水流畅通,避免堵塞或漏水问题。
对于大型建筑物,还需要考虑分区给水和排水的需求,并进行合理的管道布局。
二、给水系统要求1. 水质安全:给水系统应符合当地卫生标准,确保供水水质符合饮用水要求,并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
需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维护保养。
2. 防止水锈:给水系统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合理选择管材、安装自洁设备和阻垢装置,以防止水锈、水垢的产生,保持管道内壁的平滑度。
3. 储水设备:建筑中需要设置储水设备,以备停水或非正常供水时使用。
储水设备应具备防腐蚀、保洁等功能,且贮水量应满足建筑设计和当地规范的要求。
4. 持续供水设施:大型建筑物或特定场所(如医院、酒店等)需要配备备用水设备,保证持续供水。
备用水设备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三、排水系统要求1. 排水管道布置:排水管道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布置,保证管道畅通,避免积水、漏水和臭气扩散。
同时,需要合理设置清洁检查孔、排气装置等设施,便于清理和维护。
2. 排水材料选择:排水管道宜选用非污染、耐腐蚀和耐高温的材料,如聚氯乙烯(PVC)管、不锈钢管等。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标准。
3. 排水防臭:排水系统中存在的臭气应通过合适的方法和设备进行处理,如安装排气装置、排气管道、装置防臭消声器等,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4. 雨水排放:合理设置雨水排水系统,保证雨水能够迅速排出并妥善处理,避免积水导致的问题。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给排水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给排水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1f66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0.png)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是指通过标准化工厂生产预制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建筑方式。
相比于传统施工方法,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快速、质量稳定、环境友好等优势。
而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设计就是建筑给排水系统。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给排水设计。
一、建筑给排水系统概述在装配式建筑中,给排水系统是保障室内热水供应和废水排放顺利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1 安全性:给排水系统设计需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确保使用者及环境安全。
1.2 可靠性:系统及其零部件应具有可靠性,以保证长期使用不出现故障。
1.3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设备和维护成本。
二、供水系统设计供水系统主要包括自来水入户管道与热水供应设备两部分。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两个方面的设计要点。
2.1 自来水入户管道设计自来水入户管道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选择合适的材料:应选择耐腐蚀、不易结垢的材料,如PP-R、PEX等。
避免采用PVC等容易老化变脆的材料。
(2)通径选取:根据建筑物规模和人口数量合理选择管道通径,避免过大或过小对供水造成影响。
(3)防止附着物:由于装配式建筑多为轻型钢构件搭建,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及时保护好自来水管道,避免铁屑、灰尘等附着物进入给水系统。
2.2 热水供应设备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供热方式可选择传统直接热力供暖或电锅炉采暖。
在设计热水供应设备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容量计算:按照建筑使用者的人数、生活功能需求以及热水使用频率进行合理计算,并留有一定冗余量。
(2)节能环保:选取高效的燃气锅炉或电锅炉,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分为排污排气系统和雨水排放系统两部分,下面将对这两部分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
3.1 排污排气系统设计考虑到装配式建筑多为多层建筑,排污方案应符合以下几个要点:(1)支管合理布置:采用垂直或水平隐蔽布管法,尽量减少转弯处和支管长度,降低压力损失和堵塞风险。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36) 排水 管道布置和敷设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36) 排水 管道布置和敷设](https://img.taocdn.com/s3/m/3058293628ea81c759f578c5.png)
管道布置和敷设在不能按重力自流排水的场所,应设置提升泵站。
注中规定可采用真空排水的方式。
真空排水具有不受地形、埋深等因素制约,但真空机械、真空器具比较昂贵,故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另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埋地管道和检查井应采取有效的防渗技术措施。
4.3.2 本条增加了一个第2款的注。
本款规定是为防止混凝土排水管的刚性混凝土基础因冰冻而损坏,而埋地塑料排水管的基础是砂垫层柔性基础,具有抗冻性能。
另外,塑料排水管具有保温性能,建筑排出管排水温度接近室温,在坡降0.5m的管段内,排水不会结冻。
本条注系根据寒冷地带工程运行经验,可减少管道埋深,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4.3.3 本条第4款对排水管道穿越沉降缝、伸缩缝和变形缝的规定留有必须穿越的余地。
工程中建筑布局造成排水管道非穿越沉降缝、伸缩缝和变形缝不可,随着橡胶密封排水管材、管件的开发及产品应市,将这些配件优化组合可适应建筑变形、沉降,但变形沉降后的排水管道不得平坡或倒坡。
本条第6款中补充了排水管不得穿越住宅客厅、餐厅的规定,排水管也包括雨水管。
客厅、餐厅也有卫生、安静要求,排水管穿厅的事例,群众投诉的案例时有发生,这是与建筑设计未协调好的缘故。
4.3.3A 卧室是住宅卫生、安静要求最高,故单列为强制性条文。
排水管道不得穿越卧室任何部位,包括卧室内壁柜。
4.3.4 本条升为强制性条文。
穿越水池上方的一般是悬吊在水池上方的排水横管。
4.3.5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遇水燃烧物质系指凡是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可燃气体温度猛升到自燃点,从而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质,都称为遇水燃烧物质。
遇水燃烧物质按遇水或受潮后发生反应的强烈程度及其危害的大小,划分为两个级别。
一级遇水燃烧物质,与水或酸反应时速度快,能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热量大,极易引起自燃或爆炸。
如锂、钠、钾、铷、锶、铯、钡等金属及其氢化物等。
二级遇水燃烧物质,与水或酸反应时的速度比较缓慢,放出的热量也比较少,产生的可燃气体,一般需要有水源接触,才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给排水管道支撑设计
![给排水管道支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c30ea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7.png)
给排水管道支撑设计
一、设计要求
给排水管道支撑设计需要遵循以下要求:
1. 所有支撑件必须符合国家规范。
2. 支撑件应防止振动、位移和扭曲。
3. 支撑件应对管道产生的负荷进行强度检验。
4. 管道的水平和垂直力载荷必须在支撑设计中得到考虑。
5. 支撑件的材料必须考虑到腐蚀和环境因素。
二、支撑设计类型
1. 固定支架:用于防止管道的位移。
固定支架适用于贯穿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管道。
2. 悬挂支架:用于持续支撑管道和减少振动。
3. 补偿支架:用于防止管道因温度、重量等因素产生形变。
三、支撑距离
1. 支撑点距离取决于管道直径和管材材料。
距离必须保证管道
能够承受产生的负荷。
2. 支撑距离不应超过管道直径的1.5倍。
3. 如果管道转弯,则转弯部位应增加支撑点以减轻管道的负荷。
四、支撑件的材料
支撑件的材料应根据管道材质和环境因素进行选择。
支撑件也
应考虑到腐蚀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五、支撑件的安装和维护
1. 支撑件的安装必须遵循国家规范。
2. 支撑件应定期检查,以确保其在有效工作状态下。
3. 支撑件应避免与管道接触的外来物质。
4. 任何损坏或损坏的支撑件应立即更换。
六、结论
在给排水管道支撑设计中,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支撑件类型,支撑点和材料。
为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支撑件的选择
和安装的正确性至关重要。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任务书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69474e6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1.png)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任务书是对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的文件,旨在明确设计目标、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为设计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要求。
二、任务目标本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任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给水系统,确保建筑内的各个区域都能获得稳定的供水;2.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排水系统,保证建筑内污水的快速排出;3.协调与其他专业的设计工作,确保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无缝连接;4.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保证设计方案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任务内容本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任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的设计参数,包括建筑的用途、人员数量、用水量等;2.设计建筑内外的供水管网,并确定管道的材料、直径和布置方式;3.设计建筑内外的排水管网,并确定管道的材料、直径、坡度和布置方式;4.设计建筑中的给排水设备,包括水泵、水箱、水表、卫生器具等;5.设计建筑内的防水措施,包括防水层、防水处理和防水测试;6.与其他设计专业进行合作,确保与电气、结构等系统的协调。
四、任务要求1.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等;2.设计方案必须考虑建筑的实际需求和使用情况,确保给水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设计方案必须注重节能环保,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4.设计方案必须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合理控制成本;5.设计方案必须与其他设计专业的方案进行协调,确保各个系统之间的顺畅衔接;6.设计方案必须提供详细的图纸和技术说明,方便施工和验收。
五、工作计划与时间安排本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工作计划如下:工作内容时间安排确定设计参数第1周设计供水管网第2周设计排水管网第3周设计给排水设备第4周设计防水措施第5周与其他专业协调第6周编写设计报告第7周完善图纸和技术说明第8周六、验收标准本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验收标准如下:1.设计方案必须完整、合理且符合规范和标准的要求;2.设计方案必须具备良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3.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建筑的实际需求和使用情况;4.设计方案必须与其他专业的设计方案进行协调;5.设计方案必须提供详细的图纸和技术说明,便于施工和验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于多层住宅,目前设计多采用底层污水单独出户,以避 免因排水管堵塞造成的底层泛水的难堪局面,减少邻里的矛盾。 二层以上采用排水伸顶通气立管。
(2)目前高层住宅设计中不仅设计雨水系统,同时还设计空 调冷凝水管收集每户安设的空调板上的冷凝水,这样不仅使建 筑物外墙美观,而且避免了空调冷凝水随意乱流放,影响楼下行 人。冷凝水管的管底端设于距散水 300mm 处即可。
2 材质特点及制造工艺的影响
玻璃钢夹砂管道具有水力条件和耐腐蚀性较好的特点,内壁 粗糙系数达到 N=0.010、输送能力强,不结垢,水阻小。由于主要 原材料选用高分子成分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玻璃纤维组成,能 有效抵抗酸、碱、盐等介质的腐蚀和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管材 强度较高。
目前,大多数厂家的制造工艺对管材成型的质量难以保证。 管材的强度主要由玻璃钢纤维以及石英砂层作为结构受力层, 在实际生产中,石英砂层与树脂混合后无法施加压力形成密实 度较高的受力层且产生厚度不均匀现象,造成刚度差,以及空砂 现象。因为制造场地较大,在制造环境方面也极难做到对空气温 度和湿度的适当控制,制造过程中对材料的干燥尤其重要,而潮 湿的空气对层间的粘合极为不利。在制造时,层间粘合力和玻璃 纤维对石英砂与树脂混合料的压力直接影响到管材的强度,使 管材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质地条件下,安装时容易造成层间进水, 这是起空鼓的主要原因。
6 管材及附件
6.1 管 材
·94·
建材与装饰 2008 年 2 月中旬刊
பைடு நூலகம்水利水电建设
玻璃钢夹砂管材在某市截污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王振兴
(广东十六冶建设有限公司)
摘 要: 本文结合某市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主干管工程实例,该工程主要采用了大口径玻璃钢夹砂管道埋地铺设安装,笔者针对该 管材在工程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做了相应的探讨,可供同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单有效的计量方式,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在北方寒冷地区水表井 最好不要设于靠外墙的位置,应设于靠室内墙的位置上,且管道 井内所有管道均作 50mm 的超细玻璃棉保温以防冬季管道冻结。 许多住宅内厨房与卫生间不相邻、有一定间距,或每户内设有二 个卫生间,对于这种户型如何合理布设卫生间- 卫生间、厨房- 卫 生间之间的冷热水连接管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师最好多从用 户的角度考虑,使此段管沿公用走道、客厅和餐厅的墙边敷设, 尽量避免横穿卧室、书房、减少穿墙的次数,以利于日后的维修。
7 结束语
活的加以掌握。高层住宅底层排水立管需要转换时,排水横干管, 转换层以下的排水立管, 出户管应采用离心浇铸排水铸铁管,提 高排水管道因堵塞后下部管路系统为受压状态时的承压能力, 提高整个排水管道系统的安全度。
住宅建筑内给排水管道的设计看似简单,但与人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正确地采用节水、节电、低噪音的供水设备,合适的管 材,是开发商、建设单位和居民都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建 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要求。
该工程已经完成了近 3.5km 的沟槽铺设部分管道安装并 局部通过了闭水试验,但在进一步的检查中,发现了地下埋设 的管道不同程度的出现管材两侧出现纵向裂缝、垂直方向的椭
圆变形、管壁多处发生起空鼓等现象,其中椭圆变形已经超出有 关验收标准的允许范围。为此,笔者结合以上出现的问题分别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管。为解决管壁隔音效果较差的问题,又开发了 PVC- U 芯层发 时,建议采用上排水洗衣机。排水可采用在其旁边的排水管道上设
泡管(PSP 管),不仅具有传统 PVC- U 实壁管的优点,还具有高抗 一个管径为 DN32 带存水弯的排水接口。《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
冲击、隔音、阻燃、绝缘、热稳定性好的特性。排水管道设于室内 范》第 3.2.8A 条规定地漏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 50mm,是依据排水
3 地质条件的影响
本项目管道大多沿河道侧边铺设,用于截流河道污水。土质
!!!!!!!!!!!!!!!!!!!!!!!!!!!!!!!!!!!!!!!!!!!!!!!!
PVC- U 排水塑料管已在住宅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取得 6.2 地 漏
了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缺点及不足。最大的问题是噪声远大于
地漏是排水管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附件,功能就是排除地面
水利水电建设
建材与装饰 2008 年 2 月中旬刊
建筑中给排水管道设计
罗兵
(佛山市南方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在关注住宅面积、户型、朝向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厨房和卫生间的设计。因此,与 居住环境卫生有着直接关联的室内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住者的使用。现结合多年来的工程设计经验谈谈住宅建筑中给 排水管道设计的几个问题。
3 水表及冷热水支管的设置
一户一表是节约用水的手段,而户外计量是建设部 2000 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城市示范小区规划导则中明确规 定的配套项目。是保证住宅私密性、安全性的有力措施。目前住 宅的设计中在楼梯间管道井内设计专门的水表管道井,将每户 冷热水表均设于井内,既方便了管理又达到了按量收费、节约 用水的目的。设计人员也应本着经济、合理、适用的原则选择简
对于一些较高档次的住宅小区多采用集中供应热水系统, 集中供热系统已成为住宅的“卖点”之一,也是住宅档次的标 准。从住户的角度讲,集中热水系统应是在用水点随时取用温 度、压力稳定的热水,但从专业角度来讲,供水压力的平衡是设 计集中热水系统首选考虑的问题。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热水系 统必须要实行与给水系统相一致的竖向分区,并由相应的给水 系统供水才能保证各用水点的冷热水压力均衡,取得良好的效 果,各分区冷水和热水系统不能共用减压阀,须分别减压后供 给。为保证住宅每个用户开龙头就有热水,设计采用全循环系 统,在配水干管立管和分支管上部都设有相应的回水管道。
(2)高层住宅内为上部供水的增压设备,目前常采用调节 水箱和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这种系统既节省了建筑面积及 造价,又节约了电耗,同时还防止了水源的二次污染,加压设备 为全自动系统还可减少运行管理费用。在系统中间采用国产或 进口减压阀控制,使整个系统简单、实用,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2 热水系统设计
住宅内生活用热水多采用电淋浴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 锅炉集中供热等方式供给。电加热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供应系 统在住宅设计中较多采用,设计时仅在给水管上预留安装热水 供应设施的接口或每户设一独立的热水管道系统,由住户自行 解决热源。
1 工程概况
在某市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主干管工程,管道埋地铺设 24km,其中玻璃钢夹砂管道 15.3km,使用于开挖沟槽铺设的 6.83km (de1200 ̄de2400,刚度 为 7500N/m2), 使 用 于 顶 管 的 8.47km(de300 ̄de2200,刚度 15000N/m2),管道埋深 1.8~7.6m,沿 途地质条件多为淤泥质粘土,地下水位较高,对施工作业极为 不利。设计要求在开挖铺设段采用钢板桩支护,根据不同的地 质情况采用水泥搅拌桩基础、松木桩基础及砂垫层。管道安装 后管道两侧及上部 30cm 按 95%压实度分层填砂,上部主要采 用原土分层回填。
·95·
铸铁管,管壁隔音效果较差,对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为解决噪 积水,设计选用高水封防臭地漏。在住宅建筑中,地漏主要设在卫
声问题,在 PVC- U 管内壁增加了凸起的螺旋型导流线,使水流条 生间,厨房可不设置。这是由于在厨房中,地面不可能形成积水,只
件得到改善, 有效的降低了噪声, 即目前市场上的 PVC- U 螺旋 有少量的溅水,用抹布即可保持地面的清洁。若将洗衣机设于厨房
关键词: 玻璃钢夹砂管道;埋地铺设;质量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政府在市政建设工程, 特别是环保项目中的污水处理工程给予极大投入,许多新型材 料得到了开发和应用。近年来,在给排水工程中使用的管材里 面也出现了许多适用于不同介质、输送压力、安装环境的类型。 玻璃钢夹砂管道主要是由玻璃纤维以及石英砂层做为结构层, 在制造过程中,将石英砂和树脂混合后通过玻璃纤维在圆筒形 钢模具外侧缠绕所施加的压力形成多层结构管壁。该管材是目 前在污水处理厂外部截污干管中较为受关注的一种新型材料。
(3)排水立管尽量设于墙角隐蔽处,以便装修时可装饰起来 美观一点。
5 屋面及阳台雨水的排出
位于住户上部的屋面, 雨水斗不能采用 65 型或 87 型雨水斗 (雨水横管不能走在住宅内部),而应用侧墙式雨水斗。一个侧墙式 雨水斗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 200m2。阳台雨水应设专用的立管由 无水封地漏来收集,而不应接到屋面雨水立管上。屋面雨水立管内 的压力分布是由负压到正压的一个变换过程, 零压力点的位置约 在距立管末端以上 1/3~1/2 的高度处。将阳台雨水地漏接到屋面雨 水立管上部负压区,将通过地漏吸入大量的空气,影响雨水立管的 排水量;将阳台雨水地漏接到屋面雨水立管下部正压区,必将发生 返水倒灌。屋面雨水与阳台雨水各自分开是必要的。阳台雨水应排 到室外雨水检查井中,而不应排到污水检查井中。有的城市为了解 决住户将厨房洗涤盆移到服务阳台并将洗涤污水排到阳台地漏内 的问题, 由建设局下文要求将阳台雨水立管排到污水检查井中,这 种规定是不安全的。对于起居室及卧室的阳台不存在污水的排入, 阳台雨水地漏无水封,即使采用有水封的地漏,水封由于长时间得 不到补充,会逐渐蒸发掉,污水系统内的废气就会跑到起居室内污 染环境,不能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又引起新的问题。
时,应优先选用螺旋管、芯层发泡管或离心铸造排水铸铁管。目 管道系统内压力的波动值和水封蒸发等因素确定的。水封的深度
前许多城市都有住宅建筑高度小于 100m 时,生活排水管和雨水 越高,越有利于防止因管道内压力的波动对其的破坏。
管应采用硬聚氯乙烯管的地方规定, 以政府行政作用的方式来 推广排水塑料管。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
关键词: 住宅建筑;给排水;管道设计;地漏
1 给水系统的设计
(1)给水系统没有固定的形式,设计时根据用户的要求,结 合外部给水情况确定供水方式。对多层住宅、别墅和高层住宅 低区尽量利用外部给水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对高层住宅,当 外部管网水压不能满足整个建筑物上部用水要求时,在建筑物 的底层设调节水箱和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高层住宅生活给 水系统的竖向分区,是根据规范要求“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给 水配件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 0.35MPa”的标准进行划分的,其 供水方式多为下行上给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