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 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四个课时
1、《笠翁对韵》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笠翁对韵》(一东)。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
下响
高舂
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教学反思: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较感兴趣,能利用课余时间先初步了解和阅读文段,在此前提下,教师若能安排多种游戏活动,让学生能寓乐于学就更好了。
2、《笠翁对韵》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音乐、多音字、古诗《送杨山人归嵩山》、五岳的名称等。
三、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
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笠翁对韵教案
1、《笠翁对韵》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笠翁对韵》(一东)。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
下响
高舂
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2、《笠翁对韵》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新学习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音乐、多音字、古诗《送山人归嵩山》、五岳的名称等。
三、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
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四、教学过程:
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笠翁对韵的定义和特点,并能够正确运用笠翁对韵写诗。
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入笠翁对韵的概念,通过例句或音频播放帮助学生听到和感受笠翁对韵的韵脚。
2. 介绍笠翁对韵的定义和特点:
- 笠翁对韵是古诗中一种常见的押韵方式,也称为偶交韵。 - 笠翁对韵的特点是前一句的韵脚与后一句的前一字的韵脚相同,而后一句的韵脚与前一句的后一字的韵脚相同。
- 笠翁对韵的形式:AABB、ABAB等。
3. 呈现例句:给学生展示几个典型的笠翁对韵的例句,要求学生辨认出韵脚,并分析出前一句和后一句的关系。
4. 理解与模仿:让学生通过给定的韵脚或韵母,自己构思和写出应用了笠翁对韵的句子或诗句。
5. 练习与巩固:分发练习册或练习纸,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笠翁对韵的练习题,检查答案并互相交流。
6. 创新与拓展:引导学生运用笠翁对韵写一首完整的诗歌,可以是四句、八句或更长的诗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利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笠翁对韵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并回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资源:
- 笠翁对韵的例句和练习题
- 练习册或练习纸
- 黑板或白板
- 音频播放设备(可选)
评价与反馈:可以根据学生的练习题答案进行评价和反馈,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押韵和运用笠翁对韵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激励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笠翁对韵。
幼儿园笠翁对韵教案
幼儿园笠翁对韵教案
教案标题:幼儿园笠翁对韵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笠翁对韵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帮助幼儿通过互动游戏和歌曲学习笠翁对韵的基本技巧。
3. 激发幼儿对语言和音韵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笠翁对韵的示范材料和图片。
2. 一些简单易懂的笠翁对韵的例子。
3. 互动游戏和歌曲的音频或视频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 通过展示图片或示范材料,向幼儿介绍笠翁对韵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幼儿对这种韵律的兴趣。
2. 学习笠翁对韵(15分钟):
- 通过简单易懂的例子和互动游戏,让幼儿学习笠翁对韵的基本技巧,如押韵和节奏感。可以使用歌曲或童谣来帮助幼儿理解和学习。
3. 创作活动(15分钟):
- 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词语或图片,让他们尝试创作自己的笠翁对韵。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有趣的对韵作品。
4. 总结活动(5分钟):
-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幼儿展示他们创作的作品,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强
调笠翁对韵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对语言和音韵的兴趣。
教学延伸:
1.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笠翁对韵,如玩具的名称、食物的名称等。
2. 组织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和运用笠翁对韵的技巧。教学反思:
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 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
教案标题:《笠翁对韵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理解《笠翁对韵》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感情。
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能够理解古诗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合适的语言和表情朗读和演绎《笠翁对韵》。
教学准备:
1.课本材料:包括《笠翁对韵》的原文和注释。
2.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诗歌的朗读和演绎视频。
3.小组讨论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学的内容,和学生互动讨论有关古诗的主题和元素。提问如下:你还记得上一课我们学了哪些古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背景介绍和诗歌分析(15分钟)
通过展示《笠翁对韵》的作者和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到这首诗出
自明代著名诗人于谦之手。向学生解释这首诗的意义和情感,帮助他
们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然后,通过分析诗歌的词句、形象和
修辞手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3.朗读和演绎(15分钟)
播放相关的朗读和演绎视频,让学生听到不同版本的朗读和演绎。
鼓励学生跟随朗读,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然后,
分小组让学生模仿演绎诗歌,发挥创造力,用合适的语言和表情来表
达诗歌的情感。
4.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意义。鼓励学生参考课堂
讨论和个人感受,以及分析诗歌的词句和修辞手法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5.总结和展示(5分钟)
请几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观点,让其他学生对这首诗有更
多的了解。总结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体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
自己的想法。
《笠翁对韵》教案
1、《笠翁对韵》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笠翁对韵》(一东)。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
下响
高舂
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2、《笠翁对韵》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音乐、多音字、古诗《送杨山人归嵩山》、五岳的名称等。
三、教学重点:背诵《笠翁对韵》;
教学难点:拓展知识——古诗欣赏。
四、教学过程:
1、复习:集体复习一遍;个别学生背诵展示(注重复习,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心。)。
幼儿园《笠翁对韵》教案
幼儿园《笠翁对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悉《笠翁对韵》的内容和常用词语;
2.培养幼儿语感,提高语言和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分类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4.培养幼儿乐感和音乐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
1. 课堂导入
教师准备一些与诗词相关的图片或绘本,让幼儿围绕着图片或绘本发表感想,引导幼儿感受诗词的意境和美感。
2. 教授诗词
教师依次朗读《笠翁对韵》的相关内容,帮助幼儿初步认识诗词。可以通过循复、边讲边说以及答疑解惑等方式,使幼儿深刻理解诗词。
3. 认识诗意
通过教学图片搭配、小故事串连等方法,让幼儿理解《笠翁对韵》的内容和意义,感受古人的文化精髓。
4. 听音乐
播放配有《笠翁对韵》音乐的视频,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舞蹈和举手,发展幼儿乐感和音乐表现能力。
5. 课堂总结
通过形式的小游戏或者绘本反复巩固幼儿的学习内容,加深对于笠翁对韵的认知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熟悉《笠翁对韵》的常用词语;
2.幼儿语感的培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3.幼儿分类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4.幼儿的乐感和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
1.幼儿对于古代文化的感知;
2.诗意线索的把握与理解。
四、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针对幼儿的实际能力水平,设计故事、游戏、音乐等教学内容,可以增强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在课程中,及时对幼儿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改正。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幼儿的课堂实际操作,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心理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教师应不断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
教案主题:笠翁对韵教案
教案目标:
1. 学习笠翁对韵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掌握笠翁对韵的适用场景和表达方式;
3. 提高学生对诗词韵律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1. 笠翁对韵的定义和特点;
2. 笠翁对韵的基本方法和规则;
3. 笠翁对韵的应用和示范;
4. 学生练习笠翁对韵的诗词创作。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和概念解释
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韵律的好奇和兴趣;
2. 解释笠翁对韵的定义和特点,与平仄对比说明。
Step 2:讲解笠翁对韵的方法和技巧
1. 以示例诗句解读笠翁对韵的不同方式;
2. 解释常用的对仗词汇和韵脚规则;
3. 指导学生如何将笠翁对韵运用到自己的诗词创作中。
Step 3:示范和演练
1. 示例诗句朗读和讲解,对照实例理解对韵的技巧;
2. 配合教师的示范,学生逐步实践,用笠翁对韵编写短诗。
Step 4:创作和展示
1. 学生自行创作一首运用了笠翁对韵的短诗;
2. 学生互相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优缺点和改进意见。
Step 5:总结和反思
1. 回顾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2. 学生思考笠翁对韵对诗词表达的影响和重要性;
3. 教师总结教学要点,激发学生对诗词艺术的兴趣。
教学资源:
1. 示例诗句和诗词材料;
2. 课堂展示和创作板书。
教学评价:
1. 学生笠翁对韵使用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学生诗词创作中对韵律的理解与体现能力;
3.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幼儿园大班语文《笠翁对韵》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文《笠翁对韵》教案
标题:幼儿园大班语文《笠翁对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通过学习《笠翁对韵》,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引导孩子们理解并掌握对仗工整的句子,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对《笠翁对韵》的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作者:李渔,字笠翁,是清朝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智慧和趣味性。
2. 解读《笠翁对韵》:《笠翁对韵》是一首充满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诗,每个句子都是对仗工整的。例如,“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这两句诗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老师可以先讲述一个关于李渔的故事,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 讲解:逐句解释《笠翁对韵》的内容,帮助孩子们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 实践:让孩子们模仿《笠翁对韵》的风格,尝试创作自己的诗句,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笠翁对韵》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应,评估他们对《笠翁对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孩子们的创作成果,评价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也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二年级下册 国学笠翁对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笠翁对韵》。
(2)理解课文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3)学会用对仗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创作。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默写、背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2)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创作实践,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2)感受对仗句式的韵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欣赏和尊重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笠翁对韵》。
2. 理解课文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难点:
1. 学会用对仗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创作。
2. 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笠翁对韵》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对仗句式的韵味。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3. 课堂讲解:
(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对仗句式和韵律特点。
(2)引导学生学会用对仗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创作。
4. 实践环节:
(1)学生进行对仗创作实践,可以是诗句、对联等形式。
(2)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生活中的对仗句式,如广告、标语等。
四、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笠翁对韵》。
2. 完成对仗创作实践,可以是诗句、对联等形式。
五、教学反思:
《笠翁对韵》教案
1、《笠翁对韵》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熟读《笠翁对韵》(一东)。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
精品文档
《笠翁对韵》教案
题目:《笠翁对韵》教案
1、《笠翁对韵》教案
默认分类2009-09-1517:46:29阅读1712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
1、《笠翁对韵》教案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笠翁对韵》教案。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
1 / 18
精品文档
下响
高舂
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2、小儿语
问题提出
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
教学目的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
2 / 18
精品文档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
沉静、
从容、
体悉、
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笠翁对韵完整版幼儿园教案
笠翁对韵完整版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文化中的“对联”文化,了解笠翁对韵的来源及其特点;
2.培养幼儿们的诗歌鉴赏能力,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能够体验创作乐趣,同时培养其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
1.笠翁对韵的相关资料;
2.白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3.幼儿课桌、椅子等日常教学用具。
三、教学过程
1. 概念介绍
笠翁对韵,是一种源自于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文艺形式,是指以七言或八言诗
的形式成对出现,相互呼应,既有对仗韵律,又有押头字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特点是言简意赅,语言优美,独具魅力。
2. 来源及特点分析
笠翁对韵最早出现于宋代,是归有光所编《龟山别录》中的“笠翁徘徊廊庙间,读书种菜两无闲,唯解竹篮负酒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首七律
的后联,写了一个耕读无闲的僧人,既文化又务农,很有趣味性。后面有句“白发
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也是七律,但是韵脚是“-ai”,所以就成了对联了。
3. 学习积累
首先听老师朗读这段对联内容,了解它们的意义及对仗等特点。随后,让幼儿
们自由联想,写出自己喜欢的对联。老师可以给出一些话题或者关键字,引导幼儿们思考。
4. 创意绘画
让幼儿们将自己所写出的对联进行插图绘制。鼓励幼儿多走思路,参考图片或
者自己的生活经验创意插图,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总结
通过此次课程,让幼儿们能够了解笠翁对韵的来源及特点,并且培养幼儿们的创作能力及音韵感。同时,让幼儿们在插图绘制中培养观察能力和协作精神,为幼儿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
韵脚是指诗歌中的押韵部分,是诗歌音韵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和案例来帮助学生掌握韵脚。
一、活动设计
1. 韵脚分类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几个例子,让学生根据韵脚的相同或不同分类。例如:将“行云流水”、“山高水长”、“锦鸡羡旅鲜”分为三组。
2. 韵母辨音活动
播放一些语音材料,让学生根据听到的音辨别出韵脚的种类。例如:播放“画山水”、“好大肮脏”、“酒度假”等,让学生分辨是“一声韵”、“二声韵”还是“三声韵”。
3. 韵脚填词活动
给学生一个韵母,让学生根据这个韵母填写一首与这个韵母相关的诗歌。例如:给出“-ai”的韵脚,学生可以填写“山岭隐约新晴发,灯火阑珊美人来”。
二、案例分析
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此诗的韵脚是“-iang”、“-ing”,属于连韵。通过这首诗,可以让学生分析“-iang”、“-ing”在整首诗中的位置和运用。
2. 《悯农》
此诗的韵脚是“-an”和“-ou”,属于交替韵。教师可以让学生分
析“-an”、“-ou”在整首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3. 《春晓》
此诗的韵脚是“-en”和“-in”,属于相间韵。通过这首诗,可以让学生分析“-en”、“-in”在整首诗中的运用和效果。
三、教学反思
通过这些活动和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韵脚。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运用韵脚,提高对韵脚的感知能力。通过分析诗歌的韵脚,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表达。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加具体地感受韵脚的运用和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笠翁对韵》幼儿园教案
笠翁对韵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词,了解中国文化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锻炼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
4.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活动内容
1.介绍笠翁对韵的背景和特点,鼓励幼儿学习古诗词
2.参与韵律游戏,培养幼儿的音韵意识,加深对韵的认识
3.学习《静夜思》这首著名的古诗,指导幼儿朗读、理解、欣赏
4.分组进行对联创作,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5.学习绘画技巧,创作配合诗词的画作,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步骤
第一步:介绍笠翁对韵
通过图片、短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笠翁对韵的背景及其特点,比如什么是
对仗?对仗的意义是什么?其含义和聚焦点等。
第二步:韵律游戏
用简单的韵脚词组进行练习,如“工种”,“植物”,“节日”等,鼓励幼儿自由组合,创造有趣的对仗。
第三步:学习诗歌
指导幼儿学习一首著名的古诗《静夜思》,通过模仿、背诵、朗读等形式加深
对诗歌的理解,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
第四步:对联创作
将幼儿分成小组,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进行对联创作。小组内可以相互交流,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五步:画作创作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创作的诗句,创作一个简单的图画作品,为诗歌添彩,发挥
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教学反思
1.在介绍笠翁对韵时,需要适当的引入趣味性,让幼儿能够更好的理解
和接受。
2.韵律游戏时,需选择简单易懂的韵脚词组,让幼儿感受到对仗的美感。
3.学习诗歌时,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简化语言和内容,让幼儿能
够轻松掌握。
4.对联创作时,应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不拘泥于格式和字数。同
时也要在组织上予以引导,避免部分幼儿被较强的同龄人碾压。
笠翁对韵教案
笠翁对韵教案
教案标题:笠翁对韵教案
教案目标:
1.了解古代诗词创作中的韵律特点,尤其是白居易创作的《琵琶行》中的对仗韵。
2.培养学生欣赏和感受古代诗词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模仿写作诗词,加深对韵律的理解。
教学准备:
1.电子白板和投影仪。
2.课件或手写的《琵琶行》诗词。
3.提前准备的学生作品示范。
教学步骤:
引入(5分钟):
1.通过展示一张古代音乐家的画像或音乐器乐的图片,激发学生的
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2.向学生解释“对仗韵”概念,并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进行说明。展示《琵琶行》的诗句,引导学生注意诗中的对仗韵。
探究(15分钟):
1.展示一段《琵琶行》的诗句,鼓励学生一起朗读,感受古代诗词
的节奏和韵律。
2.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的对仗韵部分,帮助学生理解韵律的运用。
3.分组讨论,提醒学生寻找其他白居易作品或其他古代诗词中的对
仗韵。
实践(15分钟):
1.学生分组合作,要求每组选取一首白居易的诗词或其他古代诗词,进行朗读和讨论。
2.让学生自行创作一首符合韵律要求的诗词,可以使用白居易的
《琵琶行》作为参考。
展示(10分钟):
1.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选择的诗词并进行朗读。
2.全班共同欣赏学生作品,讨论每首作品中的韵律特点,鼓励发表
个人见解。
拓展(10分钟):
1.引导学生关注现代诗词中的韵律特点,与古代诗词对比。
2.提供现代诗词或歌词,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韵律运用,并讨论其
与古代诗词的异同之处。
总结(5分钟):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对仗韵在古代诗词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鼓励学生表达对古代诗词的感受和对韵律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笠翁对韵:一东》教学设计
作品解析:
《笠翁对韵》主体课文——“一东”的第一小节,由十组对仗、八个韵脚组成。十组对仗分别是一字对“天对地”、“雨对风”,二字对“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日下对天中”,三字对“雷隐隐,雾蒙蒙”,五字对“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七字对“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一字对“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这些对仗所涉及的内容包含了天文、地理、方位、心理感受、季节、人物、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信息量丰富。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如:“曜”、“飒”、“戍”、“朔”等字。
2. 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与节奏,培养语感。
3. 能初步了解对仗的概念,抓住“字数相同”和对仗的词语“类别相似”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能初步了解对仗的概念,抓住这类国学经典的朗读特点,同时让学生初步具有自学这类文章的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对韵的形式他们比较熟悉,在北师版语文书中有“对韵歌”,因此,在朗读的节奏上孩子们容易掌握。加之押韵的词句朗读时琅琅上口,所以孩子们也很喜欢这样的内容。
关于内容的理解方面,孩子们基本能通过猜、看、查字典等方式进行初步的了解,只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点他们就能较正确的理解和记忆了。因此,背诵起来也比较容易。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对韵歌”,齐读。
2.引入:现在,我再给大家介绍一本与《声律启蒙》齐名的,专讲“对韵歌”的书。这本书是由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和戏剧家李渔所著,因李渔号“笠翁”,所以这本书取名《笠翁对韵》,齐读书名。
3.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笠翁对韵》中的“一东”这篇国学经典的第一部分。
二、学习课文
1.小声读课文3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出示课文)
2.检查:开火车,请一个小组的孩子每个人读一行。发现字音不正确的情况立即纠正(教师提示、小老师教)
3.齐读全文,读准字音。
4.为了读得更有趣,节奏感更强,老师给你们金钥匙(出示有小斜线的课文),这些斜线就代表停顿,请你把它标注在你的单子上,然后试着读一下吧!个别读,齐读。(引导学生读出停顿)
5.为什么读得这么琅琅上口?(出示PPT,韵脚标红)观察句末的红字,你发现了什么?——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揭示知识点——这就是“押韵”。还有押韵eng。
真是会发现的孩子,老师奖励你们再读一遍课文吧,注意,读准这些押韵的字,同时不要忘了停顿,读出节奏。
6.再观察课文,找出反复出现的一个字——“对”。看“对”字前后的字,字数有什么特点?——相等。(板书:字数相等)
老师要告诉你们,像“天对地,雨对风”这样一个字的对子,叫“一字对”,读一读一字对吧。
找出“二字对”,读一读。
像这样,没有“对”字,但字数相同的也是对子,你还能找出几字对?(学生自主找出“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并读一读)
分组赛读:请四人组齐读。看清楚,读准确。孩子们读得真好。
7.现在就让我们细细地去品读课文,理解它的意思吧。逐句理解(PPT出示语句),找出对应的字词“类别相似”的特点,讲解“对仗”。
如:“赤日”、“苍穹”,都跟天有关,“山花”、“海树”都与植物有关。“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结合语句中包含的传说和故事讲解。(针对“七字对”断句的难点和“参”、“曜”、“斗”读音较难,增加朗读次数,达到通顺、流利。)
8.小结:通过我们的观察和思考,我们知道了“对韵”的两个个基本特点:押韵和对仗。
齐读全文。
9.我们已经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接下来就来挑战背诵吧!(PPT出示“挑战一:我会背”)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10.根据我们掌握的“对韵”的两个知识,你敢继续挑战自己来对对子吗?(PPT 出示“挑战二:我会对”),在纸单上连线、汇报。
孩子们真厉害,其实你们刚才连出来的就是《一东》的第二部分,读一读吧。11.总结
孩子们,学到这里,我们初步了解了对韵有两个特点,分别是“押韵”和“对仗”。其实在《笠翁对韵》中还有很多韵文值得我们去潜心品味,去感受对韵和对仗的神奇!下来之后,同学们可以用我们今天课堂上的方法去品读《笠翁对韵》这本书,也欢迎同学们来找我讨论,好吗?
板书设计:
《笠翁对韵》一东
押韵:ong
对仗:字数相同、类型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