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数学优秀教案5篇

六年级下数学优秀教案5篇

六年级下数学优秀教案5篇六年级下数学优秀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的知识),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析:在教学本课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

学生具备一定的小组自我探究的能力,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

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去过体育场,对体育场的跑道和起跑线并不陌生。

通过电视节目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可能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

也很难通过经验和观察得到,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数据,具体分析起跑线的位子与什么有关。

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

教学目标: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关键: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汇报调查,引入课题(8分钟)1、汇报调查情况课前,我让大家调查运动场的情况,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2、课件显示如下情境图: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并引导得出:运动员进行跑步比赛。

师:在一些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所在的起跑位置是不一样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弯道处外圈比内圈长一些。

让学生喜欢数学,实践中学习——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让学生喜欢数学,实践中学习——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本文将介绍“十、让学生喜欢数学,实践中学习——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的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探讨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提高数学能力的实践方法。

一、课堂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主要内容是针对圆相关知识的学习。

谈及圆的周长和面积,并与学生一起学习测量圆的直径、半径等尺寸,并运用比例关系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二、课堂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传道者,更像是一个引领者。

他们将孩子们引向知识,而非强加知识。

教师引导孩子们互动讨论,互相交流。

孩子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采取多种思维方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将孩子们分为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某些任务或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动手实践式教学数学课程应该是充满乐趣和实践的。

数学是一门练习类学科,学生需要不断重复练习,才能够真正掌握和理解知识。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如游戏、实验、小组活动等。

例如,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带有圆形的物体的直径和半径,用比例关系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从而理解圆相关知识。

3.个性化教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速度和学习习惯,教师需要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强项和弱项,了解他们的学习节奏。

教师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行合理调整和灵活应对。

三、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1.培养兴趣数学本身是一门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学科。

教师应该促使学生产生兴趣。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趣味数学题或数学游戏来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探索知识,收获成就感。

2.实际应用数学知识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实际应用是人们学习数学最有趣的一部分。

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如测量各种物品的大小,计算购物时的价格,统计生活中的数据等。

学生通过实际应用,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

3.加强练习数学并不是什么天赋异禀的学科,任何人都可以掌握。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5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1教材简析:本节内容包括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利用公式直接计算圆柱的体积,利用公式求:圆柱形物体的容积。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作铺垫,采用迁移法,引导学生将圆柱体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再通过观察、比较找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可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目的:1、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因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理解这个过程。

2.会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借助实物演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具: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1、出示圆柱形水杯。

(1)老师在杯子里面装满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2)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3)讨论后汇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量出数据后再计算。

(4)说一说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创设问题情景。

(课件显示)如果要求压路机圆柱形前轮的体积,或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才那样的方法吗刚才的方法不是一种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圆柱体积的时候,有没有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那样的计算公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出示课题:圆柱的体积)(设计意图:问题是思维的动力。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积极思考,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

)二、新课教学:设疑揭题:我们能把一个圆采用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现在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拼合成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1.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课件演示拼、组的过程,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22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22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22篇)六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师:你们回想近3个月深圳的下雨情况。

生:9月只下过一、两场雨雨量不大。

生:7、8月雨量较多,还有台风。

师:同学们很注意观察事物。

深圳的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也。

2、回顾旧知出示xxxx年的甲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师问: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这些原始数据?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师:选用那种方法?生:折线统计图。

师:制成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好处?生:易于看清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怎样制作?生:先描点,还应标数,数不会标错。

生:画线要用尺子。

3、引出新知老师又提供了xxxx年的乙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这时你们又会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呢?好,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

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二、全班交流,形成方法1、学生交流:(1)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2)这种统计方式有什么好处(3)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

从中说明两者的关系与功能。

2、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制作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并由两位学生板演并进行分析。

3、教师对学生在黑板上的统计图进行讲解。

(1)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主要要解决图例问题。

为了能清晰的表示两个量,我们可以用实线与虚线来表示。

六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一课小读者与大作家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读名家的作品,不仅要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有自己的见解。

2.选读一位或几位你感兴趣的作家的作品,和同学交流见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通过不同的形式采访作家,在与名家进行思想碰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运用阅读.调查.研究的方式体会作家的写作基本方法和创作源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对名作家的作品进行品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自己的见解。

2.通过不同的形式采访作家,在与名家进行交流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1.要求学生课前精读一篇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教师准备电子课件(课本中的朗读材料)。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最喜欢阅读哪类作品?为什么?但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怎样的作品才最适合我们?……二、作家与读者:作家写作时要考虑作品的阅读对象,而读者阅读作品就是和作家对话.交流思想.探讨问题。

阅读《岁久情愈真》,了解读者从作家那里获得了精神食粮。

三、阅读思考。

1.读《蜘蛛大婶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小组交流:①文章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②文章中还有哪些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

3.将交流的观点填入P5的“谈一谈”中。

4.教师小结。

5.阅读作品《爱的教育》——“灾难”,你有什么感受?四、实践探索,了解分类的好处。

1.针对课前读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学生谈自己的读后感。

2.你认为要读懂一篇优秀的文章,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3.以语文教材为例,如果我打乱课文的排列顺序和目前的分组做比较,你觉得哪种更好?为什么?4.教师小结:将作品进行分类,更有利于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时,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归纳出其中的规律,从而找到更适合于自己的写作方式,提升自己。

5.大屏幕显示一组同类文章,学生阅读后谈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五、实践活动(采访作家)。

1.你觉得采访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2.你准备在采访时提出怎样的问题?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针对采访需要注意的问题做补充。

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案(精选5篇)

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案(精选5篇)

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案(精选5篇)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3、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4、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通过参与“保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教学难点: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解读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快速上升,这是家长和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

请看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多媒体出示118页情境图)。

读一读,从这份报告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我们这些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调查搜集数据,学习调查表。

1、独立思考。

谈话:怎样才能知道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引导学生明白要知道是不是提前了就要进行比较)要比较就需要调查大量的数据,为了记录数据我们就要制作调查表,想一想,怎样设计调查表?2、班内交流。

谈话:你打算怎样设计调查表?(引导学生明确调查的对象和调查的内容)(出示调查表)这样制作可以吗?为了便于我们今天的研究我提前对45名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

请看屏幕(补充数据)。

(二)整理数据,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1、尝试比较,提出问题。

谈话:比一比两张调查表,看看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引导学生体会看原始的调查表数据太乱,不便于比较)谈话:原始的调查表太乱,怎么样整理这些数据才能便于比较呢?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说说。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自行车里的数学人教新课标 (3)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自行车里的数学人教新课标 (3)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自行车里的数学人教新课标 (3)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自行车中的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自行车中的几何知识: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圆的性质等。

2.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如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等。

3. 自行车中的数学计算:如速度、时间、距离的计算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自行车中的几何知识和物理知识,以及数学计算。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自行车中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行车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结构,提出问题:自行车中有哪些数学知识?2. 新课讲解:讲解自行车中的几何知识、物理知识和数学计算,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自行车骑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行车中的数学知识,如计算速度、时间、距离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自行车中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自行车中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观察自行车,找出其中的数学知识,并举例说明。

2. 结合实际生活,运用自行车中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个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自行车,让学生了解自行车中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行车中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将自行车中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活动中,如何让学生亲身体验自行车中的数学知识,如计算速度、时间、距离等”。

实践活动-“黄金比”之美(教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实践活动-“黄金比”之美(教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实践活动-“黄金比”之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金比的概念,理解黄金比的比值。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黄金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黄金比的概念2. 黄金比的比值3. 黄金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黄金比的概念和比值。

2. 教学难点:黄金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艺术作品、建筑物、自然界中的事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美。

1.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美是由什么决定的吗?1.3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黄金比的概念。

2. 新课内容2.1 讲解黄金比的概念:黄金比是指事物各部分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其比值约为1:0.618。

2.2 讲解黄金比的比值:黄金比的比值是如何得出的,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3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黄金比的应用实例,如艺术作品、建筑物、自然界中的事物等,让学生感受黄金比的美。

3. 实践活动3.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找到黄金比的应用实例。

3.2 动手操作:让学生利用黄金比的比值,自己动手制作一些作品,如画作、建筑模型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总结与反思4.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对黄金比的理解。

4.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黄金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学生的总结与反思,评价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继续观察生活中的黄金比应用实例,并记录下来。

2. 鼓励学生利用黄金比创作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和实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教案50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教案50篇

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教案50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六年级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耐心和细心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六年级数学的基本概念。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学思维。

教学难点:理解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

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数学教具(如计数棒、几何模型等)小组活动材料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活动内容: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小故事或谜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过程:讲述故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阶段:新知探索活动内容:介绍六年级数学的基本概念。

活动过程:使用多媒体课件,配合实际教具,讲解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第三阶段:小组合作活动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过程: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实际问题。

学生需合作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活动内容:各小组展示解决方案。

活动过程:每组选代表,向全班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活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小测验或课后作业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此教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反思能力。

教案探索自然之美——小学六年级科学优秀教案50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学习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精选13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精选13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精选13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一分数混合运算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2.会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进行简算教学难点分数乘法的简算教学过程一、复习(一)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二)看看下面每组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 ○ ○(三)那么分数混合运算如何计算呢?能否应用运算定律简算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二、探索、悟理(一)出示例题(二)读题之后请同学试做(板演在黑板上)教师:这道题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强调运算顺序)(三)做一做教师提问:你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四)小结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分数乘加、乘减这样的混合运算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呢?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在一个分数混合算式中,既有一级运算,又有二级运算,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做括号里边的,再做括号外边的。

(五)仔细观察下面两题,计算中有没有好方法使它们算得又快又准。

小组汇报结果。

= × ×教师提问: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依据什么?(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教师说明:由这两题可以看出,乘法运算定律同样可以应用在分数中。

(七)做一做三、归纳、质疑(一)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自己小结)混合运算、分数乘法中的简算。

(二)你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吗?四、训练、深化(一)巩固混合运算1.判断(×)(×)(√)(√)2.计算(二)巩固简算1.填空2.简算(三)提高练习五、课后作业(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六、板书设计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二圆的周长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0篇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0篇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0篇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代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主要特征。

2.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说出、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布置自选商场场景。

(如:皮球、乒乓球、苹果等)2.人手一套小筐。

3.泥土、橡皮泥。

活动过程一、请幼儿进入自选商场先购商品,激发幼儿兴趣师:今天,我们到自选商场去选商品,你们高不高兴?在选商品的时候有一个要求,请你们把凡是可以滚动的东西都放到自己的小筐里面。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1.找出能滚动的物体。

师:现在我来看看,你们选了些什么商品,这些所有会滚动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同呢?小朋友去试一试、滚一滚、想一想。

2.请幼儿在玩中观察、比较这些能滚动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上前玩一玩、讲一讲,并指出哪些能向不同方向滚动。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1.观察比较,认识球体。

师:(出示皮球与纸片)请幼儿试着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2.教师小结:皮球、乒乓球都是球体。

四、巩固对球体的认识1.请幼儿在周围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师:小朋友已经知道了什么叫球体,现在就请你到边上去把与球体相似的东西找出来。

2.让幼儿说出日常筇一活中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五、结束活动在复习巩固对球体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做出与球体相似的物品。

师:电话铃响,教师接(经理需要球体的商品),小朋友愿意加工球体的产品吗?在加工之前先要知道怎样的做球体,(教师边说边示范)先把和好的泥土或橡皮泥搓圆,做好后还可以试着滚一滚,是不是能朝任何方向滚动,小朋友会做了吗?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到加工厂去做球体的产品吧?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2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六年级数学教案《综合与实践:节约用水》第一课时

六年级数学教案《综合与实践:节约用水》第一课时

六年级数学教案《综合与实践:节约用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计算平均数及统计推断,学会用数据说话。

2、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

3、了解一些我国水资源知识,感受水资源宝贵,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促进节约用水。

教学重难点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

通过计算平均数及统计推断,学会用数据说话。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出示教材103页《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提取分析信息。

(1)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2)2017年,世界人均可再生淡水资源为5732立方米。

(3)我国人均可再生淡水资源为2029立方米。

师:水无处不在,但人类可以使用的水资源也是有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节约用水。

二、参与活动,亲身体验1、提问:你们对我国水资源有哪些了解?学生互相交流在报纸、图书、互联网上查找的有关节约用水的资料。

2、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家里的水龙头漏水,学校的水龙头漏水,道路上水管破裂漏水,公共洗手间漏水等等。

3、你认为每个水龙头漏水的快慢一样吗?因为每个水龙头的大小不一样,水流的速度不一样,所以每个水龙头漏水的快慢不一样。

4、利用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数据,完成统计图。

时间:1分钟5、算一算。

(1)平均每个水龙头1分钟漏水多少升?一年呢?(10 + 15 + 25)/ 3 = 17升17 × 365 × 24 × 60 = 8935200升答:平均每个水龙头1分钟漏水17升,一年漏水8935200升。

(2)学校每层2个水龙头,全国大约有30万所学校用自来水,如果按照这个比率计算,全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1吨= 1000升,结果保留到万位)82935200升 = 82935.2吨≈ 9万吨9 × 2 × 30 = 540万吨答:全年大约要浪费540万吨水。

(3)如果每吨水价格为2.5元,一共要多支付多少水费?540 × 2.5 = 1620 万元答:一共要多支付1620万元水费。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2课时 北京五日游|人教新课标 (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2课时 北京五日游|人教新课标 (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人教新课标 (3)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的综合与实践第2课时,主题为“北京五日游”。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旅游行程的规划与实施,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旅游行程规划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行程安排。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对旅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旅游行程的规划。

2. 如何处理行程规划中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如交通、天气等。

3. 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旅游行程规划相关资料、地图、计算器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计算器、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北京的旅游景点,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旅游行程规划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行程安排。

3. 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份旅游行程规划。

4. 成果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旅游行程规划,并进行讲解。

5. 评价与总结:教师对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行程规划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1. 旅游行程规划的基本方法。

2. 旅游行程规划中的数学知识应用。

3. 旅游行程规划的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旅游行程规划。

2. 要求学生在行程规划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行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旅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7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7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7篇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案案例篇一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机。

学生准备: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标出下列班上同学的位置(图略){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2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

(3,0)(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0列、0行,并指导学生正确找出。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投影讲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二)、课堂提高练习一第6题(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 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相互说说。

(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

让学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三、当堂测评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检验交流,最后,教师再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感受切线和割线: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

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感受切线和割线: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

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感受切线和割线: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
一、课前准备
1.准备好直角三角板、钉子、线、指南针等物品。

2.准备一些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切线和割线。

二、讲解切线和割线的概念
1.用一些例子来解释切线和割线的概念。

2.引导学生理解相关公式。

三、亲身体验切线和割线的实践
1.把三角板放置在桌子上,把钉子按照一定的距离钉在三角
板上。

2.用线缠绕在钉子上,并拉紧。

3.用指南针划出线段,切下原来的弦。

4.将线段旋转,并对其它弦进行切割操作。

5.让学生每人进行一次实践。

四、巩固和拓展
1.对学生进行一些巩固练习,检验他们对切线和割线的运用
能力。

2.提供一些更有挑战性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该概
念。

以上是我这次课堂的教案,这堂课的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切线和割线的概念。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来深入地了解这个概念,从而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关的公式和知识点。

此外,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克服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通过这种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质教案(精选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质教案(精选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质教案(精选5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优质教案精选篇1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通过实物和课件演示、观察和操作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来探究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以及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的活动,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比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通过比较知道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5、通过学生熟悉的数量关系、具体的生活情境,在学生填一填、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中发现正、反比例的意义。

通过正比例关系的图像的教学,使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有关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的方格纸上画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到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6、通过地图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7、通过生活中放大和缩小的现象,认识放大和缩小。

8、通过学过的统计知识,引导学生准确提取统计图中的有价值的`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的结果。

9、通过枚举、反证、假设的方法探究“抽屉原理”,渗透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10、通过整理、复习、练习等方法,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

(二)技能目标1、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总结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具体的比例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发现、总结、验证等方法,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5、通过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数量关系,学生会依据任何的两个量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6、使学生能够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和缩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渗透函数思想。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备课组2012学年第二学期《早餐的学问》(3课时)一、活动目标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二、活动准备1. 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2. 跟家长买一次早餐3. 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三、活动设计第一课时:选题与确立主题(一)制定活动方案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好。

早上吃饭了吗?(交流)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统计图,是小关我们小学生早餐情况的,想看吗?2、分析柱形统计图(早餐内容)。

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生观察,师可以相机指导学生看图。

师: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预设:(生1)都是我们平常早上会吃的东西。

(生2)早上吃鸡蛋的人最多。

(生3)吃鸡蛋饼和包子的人也挺多的。

(生4)早上大家几乎都喝牛奶或者豆浆,喝粥的人比较少。

(生5)好像大家早上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哦,除了喝豆浆吃鸡蛋饼就是喝牛奶吃鸡蛋加面包,像麦片粥啊、面条啊、蛋炒饭、糕点什么的,都很少人吃。

(生6)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早上几乎没有人吃炒菜。

关于这个发现,师应相机鼓励,并适当引出“炒菜一般来说会是什么?”也就是说,早上一般没有人会吃蔬菜和肉。

……师小结:大家的观察能力真强。

我们平时的早餐内容是怎么样的?(交流)有这张图里没有出现的吗?(交流:没有或很少)这说明,我们的早餐内容,丰盛吗?(不)对,很单一。

(课件强调:单一)3、信息分享。

师:这儿还有一则官方消息:(课件出示)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曾对两所小学10岁左右的学生做了早餐的一个对比试验。

第一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

第二组吃的早餐则是中国营养家协会推荐的营养早餐。

一周之后对两组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大家会看到,在数学运算、创造力和耐力的对比,第二组明显好于第一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一. 教材分析活动课《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直径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直径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圆的周长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绳子、直尺、粉笔、黑板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的模型、绳子、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运动会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起跑线。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起跑线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比赛场景,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起跑线和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用绳子测量的圆的周长,并计算出直径。

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出起跑线的位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教案(优秀6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教案(优秀6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教案(优秀6篇)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明确目标)课件出示情景图: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生成问题)小组自主研究计算方法,交流汇报。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板书)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归纳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

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叙事案例篇二一、注意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饶有兴趣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中来尤为重要。

本学期我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6篇

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6篇

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6篇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教案六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教案2018学年第一学期《节约用水》(2课时)活动内容:1、通过活动使学生巩固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渗透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观看广告,谈论感想,导入课题1、开场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广告吗?请大家观看一段广告,出示课件:水公益广告2、说说你的感想?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指名说给大家听听3、如果把你们大家的想法总结成一句话应该是什么呢?出示课题:节约用水过渡语:节约用水对于我国来说,更加迫切;对于保定来说更是急上加急喜欢不喜欢(那是因为挂高的内容与你的生活联系太小)节约用水?水是有限的?…二、汇报总结合作探索运用已学知识,探索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汇报结果1、请同学们把你课前搜集的有关水资源现状的资料向大家展示一下。

(备用课件:中国、保定水资源现状)2、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目前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怎样?情况十分危急3、是什么情况造成这种危机的现状呢?人类的浪费……4、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你见到过那些浪费水的现象呢?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结果总结在一起,并派一名组员说说浇地时大水漫灌,洗衣服时水龙头一直开着……过渡语:同学们别小看水龙头滴嗒一下,时间长了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二)合作实验1、请同学们汇报实验测得的滴水速度,滴水量(毫升)时间(分钟)平均每分钟滴水量滴水速度2、根据你测得的结果制成折线统计图(自制坐标纸)通过看统计图你得到了什么结论?第二课时(三)算一算过渡语:俗话说得好,不算不知道,一算保你吓一跳。

根据你们算出的滴水速度,算一算:(出示课件)1、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会浪费水__吨。

(1毫升=1克)2、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够你家大约用__个月。

3、如果学校里的每个水龙头都按这个速度滴水,那么学校每年要多支付元水费。

如果这水不浪费,那么节约的钱能我国西部地区挖口水窖(按每口水窖人民币1000元计算),这样就可以我国西部人民多用上一些水。

附图课件:西部居民用水图师问:大家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别小看那滴水,时间长还真浪费不起!4、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每年283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七分之一;占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 %;而保定市区以每年人均不到34立方米的缺水程度名列全国百个极度缺水城市之一。

占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 %(保留百分号前一位小数)。

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有的可能是有用信息有的可能是无用的,课前协助筛选必要时教师出示自己的搜集资料水资源的污染、气候的变化……1、把水龙头拧开,不洗手?干吗呢?玩水2、用气球装水当玩具扔;3、洗手时,水开得很大或抹肥皂时,水开着在流;4、水龙头没有拧紧或水龙头坏了没有及时修理,水滴滴嗒嗒地流;5、有些同学上完体育课或跑得满头大汗时,一把拧开水龙头,用水使命地冲个不停。

(这样做不仅浪费水,同时也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节约时间在自然实验室与学生提前作了这个小实验滴水量虽时间加长而增大1、滴水速度为:__毫升/分钟,每天24×60=1440分钟2、学生课前已经作了调查自家每月的用水量3、学生课前已经数好学校有几个水龙头,水费2.8/吨(用现实让学生感受缺水的现状) 2300立方米 12.3% 1.5%三、解决问题过渡语: 水对我们是如此的重要,我国是世界贫水国家之一,保定是我国极度贫水地区之一,作为中国小公民、作为保定的小市民,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谈谈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去做?1、用淘米水洗菜、刷锅、浇花等;2、用洗衣水拖地板、冲马桶等;3、随关好水龙头;4、不污染水源等。

5、保护供水设备,遇供水设备被毁坏,及时报警。

四、感受我们身边的水留住美丽的江河湖泊,时刻提醒自己水危机出示课件图片五、作业设计1、设计几句“节约用水”宣传口号2、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一套节水方案3、为全校师生写一份节约用水倡议书4、小组合作完成一份主题为“节约用水”的手抄报四选二《统计活动》(3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身边事例的调查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统计与生活息息相关,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统计活动,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3、体验调查、收集、整理及展示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兴趣。

二、重难点:重点:1、通过动手操作,初步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促进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

2、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习惯。

难点: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会统计整理的方法,经历统计活动过程,能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课前准备:1、课件2、统计图样纸3、水彩笔4、直尺、圆规、量角器四、活动展示1、视频引入师:我们先一起来分享一段视频。

从刚才的这段视频,我们看出最后冠军是以什么形式产生的?师:对,是通过投票统计最后选出支持率最高的选手为冠军。

那么在你们身边都接触过哪些和统计活动有关的事情呢?小组说一说?师:其实统计活动真是无处不在的,小到我们成绩的汇总大到一个国家的管理,都有统计活动的环节,通过统计结果我们找到大众的喜好,利用统计结果我们来管理我们的国家,掌握统计结果改善我们的生活等等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展统计活动。

(出示课题“统计活动”)2、主题呈现师:在数学课中我们学过哪些和统计有关的知识,谁来说一说?师:我们这节课就要用到这些知识。

师:刘老师确定了一个调查的题目,我们来看看(课件)《关于对青少年吸烟看法的调查》,我还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课件),这是其中的一个问题。

你对青少年吸烟有什么样的看法?A、支持B、反对C、与我无关师:刘老师想找一组同学协助我一起完成这次调查和统计的任务。

师:好,就你们组吧,调查问卷一人一张,其他同学和在座的老师们是我们调查的对象。

调查前我们组先简单的分分工吧!刘老师是组长兼做记录员,你调查这一组,你来调查第三组……你来调查最右边的老师,别着急,在调查之前,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师补充:我们还要明确调查对象,防止出现重复调查和遗漏现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统计的结果是不准确的。

听明白了吗?开始调查师:好,这组的同学都已经回来了,请汇报一下你们的调查结果,师记录(我调查了几个人,其中选A的几人、选B的几人、选C的几人),请下面汇报的同学按这个要求进行汇报。

(事先准备小黑板一块)《关于对青少年吸烟看法的调查》师:经过数据的汇总记录,我们从这张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共调查了多少人?其中哪项选择的人数最多?除了统计表以外,我们还有什么方式能更直观地表现我们数据汇总的结果?生回答:画统计图师:那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图统计表吧!学生画,师巡视。

(老师也跟着画)师:你们认为哪种统计图更适合展示我们的统计结果?生回答师:如果选用扇形,记得要算出百分比。

师:统计的结果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生:大多数人反对青少年吸烟。

师:刚才刘老师带着同学们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统计活动,那么我们现在来回忆一下,刚才的统计活动经历了哪些环节?生回答:(出示课件)统计活动的环节1、确定主题,明确目的注意事项:①喜欢或有意义的②不易过大2、设计注意事项:①紧扣主题②问题不能太多③确定调查对象及人数④小组成员分工明确3、调查活动注意事项:①注意使用礼貌用语②调查时注意安全③避免出现重复调查和遗漏现象4、数据汇总5、呈现统计结果注意事项:用标准的数学方法绘制统计图6、分析并得出结论学生汇报:我们的主题是……..我们调查了多少人,其中……..通过调查统计我们知道了……3、实践活动师:上一次课,刘老师请每一个人都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并设计了相关的调查内容,都完成了吗?看来你们对学习很有积极性啊!下面以小组的形式从众多话题中选出6个,做为我们统计活动的主题,开始筛选吧。

(主题贴在黑板上)师:很好,统计活动中的前两项任务我们已经完成了,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完成统计活动。

我的手上一张统计纸,你们可以利用这张纸进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工作,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种,有能力的小组可以选取多种,调查人数不少于20人。

抓紧时间,快!师:每一组用他们不同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统计活动的结果,让我们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3、总结师:经过这次统计活动,我们得出了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可以将这些统计的结果告诉和汇报给我们的家长、老师、及一切关心爱护我们的人,让他们通过这些数据了解我们的想法,让我们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认识“白色污染”》(1课时)教学内容:认识“白色污染”教学目的:什么叫“白色污染”及对人类的危害性教学重点: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教学过程:一、师介绍什么叫“白色污染”人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塑料产品,这些塑料产品往往在使用一次后被当作垃圾丢弃,它是一种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有不少被人丢弃的白色垃圾。

我们所居住的城市,越来越多地充斥着不易降解的食品包装袋和快餐盒,如果再这样下去,城市的美景将被白色垃圾所污染,风光不在!这不是危言耸听,“白色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头号杀手”。

要让我们的大好河山重现原来的美丽风光,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处处是红花绿草,消灭“白色污染”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二、小记录我平时经常看到的“白色污染”有:三、小调查,组成调查小分队1、了解“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2、到餐厅、酒家调查使用发泡饭盒情况,每天用量多少?每年用量多少?3、到菜市场、超市调查塑料包装袋的使用情况。

4、到河流、湖边、路边观察“白色污染”的情况。

5、记录你的家庭一天产生多少白色污染物。

6、问一问妈妈、爸爸和家里其他人对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有什么样的想法。

四、对学校“白色污染”的调查。

2、消灭“白色污染”教学内容:分析和消灭“白色污染”教学目的:什么叫“白色污染”及对人类的危害性教学难点: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教学过程:一、通过观察、调查,我们发现“白色污染”确实严重,它们对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都有极大的危害,因为:二、写一分建议书,向有关部门提出治理“白色污染”的措施和建议。

三、讨论:“政府应不应该禁止使用塑料袋”?四、与同学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消灭“白色污染”五、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的消灭“白色污染”进行清理。

六、设计几句治理消灭“白色污染”的公益广告。

《数学趣味题一》(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