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 梯形教案 人教版
《认识梯形》数学教案
《认识梯形》数学教案
《认识梯形》数学教案(通用1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认识梯形》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梯形》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说说、折折中认识梯形,观察感知梯形的特征。
2、能给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梯形分类,并能数出每一类有几个。
3、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活动准备】
教具:不同形状的梯形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
学具:幼儿两张大小不同的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讲讲、折折认识梯形,观察感知梯形的特征。
二、幼儿通过猜测图形的变化,感知梯形的特征。
三、师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后,说出梯形特点。
师:“这是什么图形?猜猜我会把它变成什么?”
通过折一个角的形式,教师结合手势,帮助幼儿明确长方形变梯形的方法。
小结梯形的特征:由四条边组成,还有斜边把这两条平行的边连起来。
四、尝试在长方形的纸的基础上折出梯形,进一步感知梯形是有两条平行的边和斜边组成。
交待要求,明确折法。
师:“在我们的桌上,老师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长方形的白纸,请你也用折一折的方法,把他变成梯形。
五、幼儿操作,动手折梯形。教师提示幼儿把折好的梯形及时放入篮中。
六、鼓励幼儿交流介绍折梯形的方法和过程。
师:“你是怎样折梯形的?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在观察、比较多种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梯形的形状特征。
七、幼儿操作,能给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梯形分类。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梯形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梯形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梯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能够识别梯形并进行分类。
3. 能够计算梯形的面积。
二、教学重点
1. 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2. 梯形的分类。
三、教学内容
1. 了解梯形的定义:梯形是由两条平行边和两条不平行边组成的四边形。
2. 讲解梯形的性质:梯形的两个对角线互相平分。
3. 分类梯形:按边长和角的大小对梯形进行分类。
4. 计算梯形的面积:介绍梯形面积计算公式,通过例题演示计算过程。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复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引出梯形的定义。
2. 新课呈现: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形状的梯形,引发学生对梯形的兴趣。
3. 讲解梯形的性质: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讲解梯形两个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4. 分类梯形:将梯形按照边长和角的大小分类,与学生一起发现规律。
5. 计算梯形的面积:介绍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底边之和乘以高除以2),通过例题演示计算过程,并与学生一起练和讨论。
6. 巩固练:布置练题,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完成。
7. 总结:回顾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并强调梯形面积计算的步骤和公式。
8. 课堂反馈:随堂检测学生对梯形的理解程度,及时提供反馈和纠正。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2. 教具:图片、示意图、计算例题、练题。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对梯形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练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练题,评估他们掌握梯形面积计算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练题,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以上是《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梯形教案》的大致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教学过程可以相应调整。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
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内容分析: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本单元教学要求:在“做”图形的活动中感受图形的形状特点和结构特征. 1. “做”三角形 感受它的边、角和顶点。2. “围”三角形 体会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一定大于第三边。3. 通过量、剪、折等活动 体会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点。4. 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体验对边互相平行感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从已有经验里提炼出新的数学概念 1.循序渐进 逐步理解三角形的高。 2. 联系对锐角、直角和钝角的认识 探索三角形的分类 3. 量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关注图形的变化加强对图形的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1. 画图形——按要求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加强对图形特点的了解。2. 分图形——把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梯形分成两部分体会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为体会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一定大于第三边。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难点为按要求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加强对图形特点的了解。
课时安排:1、认识三角形…………………………………1课时
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课时
3、三角形的内角和……………………………1课时
4、三角形的分类………………………………1课时
5、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1课时
6、认识平行四边形……………………………1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梯形的内角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梯形的内角和》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梯形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梯形的内角和公式。
3. 能够计算给定梯形的内角和。
教学准备
1. 电子白板或黑板。
2. 白纸和彩色笔。
3.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1. 引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梯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形状和特点。然后提问学生对梯形的认识,并引导他们思考梯形的内角和是否相等。
2. 研究梯形的定义和特点
教师向学生介绍梯形的定义和特点,包括梯形的两边平行和非
平行边的角度。
3. 探索梯形的内角和公式
教师可以使用白纸和彩色笔,绘制一些不同形状的梯形,并引
导学生测量并记录每个梯形的内角和。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看是否能找到梯形的内角和的规律。
4. 引入梯形的内角和公式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的分析,帮助他们发现梯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度的规律,并向学生简单解释这个规律。
5. 计算给定梯形的内角和
教师提供一些给定梯形的信息,让学生利用梯形的内角和公式
计算每个梯形的内角和。教师可以在板书或投影仪上展示计算过程,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和纠正。
总结和评价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研究到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问题,以检查他们对梯形的理解和内角和的计算是否掌握。
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一些练题,巩固对梯形的理解和内角和的计算。
拓展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多边形的内角和,并与梯形进行比较和探究。
参考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四年级数学下册《梯形的认识》教案
供货商的品牌或价格特色;
供地货位商 ;的 供战货略商中之本间企的业关的系;供应商
从供货商之间转移的成本
竞争者
新进 入者
客户
本企业的部件或原材 料产品占买方成本的 比例;各买方之间是 否有联合的危险;本 企业与买方是否具有 战略合作关系
进入本行业有哪些壁垒?它们阻 碍新进入者的作用有多大?本企 业怎样确定自己的地位(自己进 入或者阻止对手进入)?
•政府和行业对 技术的重视
•新技术的发明 和进展
•技术传播的速 度
•折旧和报废速 度
OT机会与威胁分析方法一:波特五力模型
行业内竞争者的均衡 程度、增长速度、固 定成本比例、本行业 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 程度、退出壁垒等, 决定了一个行业内的 竞争激烈程度
购买者转而购买替代品的转移 成本;公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来降低成本或增加附加值来降 低消费者购买替代品的风险?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的四边形叫 梯形
哪个图形是梯形为什么?
(1)
(3)
(2) (4)
上底
腰
高
腰
下底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 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从 上底的一点到下底的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
找出梯形的底和腰
在下面的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 个图形。你能有不同的画法吗?
构造SWOT矩阵
小学四年级数学梯形面积计算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梯形面积计算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梯形面积计算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2.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现在我就想考考同学到底掌握得怎么样?谁能够快速准确地说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呢?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3.我们先看第一个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300平方厘米)
你是怎样计算的?(2019=300)
你的根据是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你能说你的这个方法是怎么得出来的吗?(沿着平行四边形
(1)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将一个一模一样的梯形沿一个顶点旋转180o,再沿腰平移上去,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
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没有变,面积是梯形的两倍。)
(2)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将梯形上底和下底对折,再沿折线剪开,将上面的一半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o,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
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是原来梯形面积的一半,面积没有变。)
(3)
数学《有趣的梯形》教案
数学《有趣的梯形》教案
教案标题:数学《有趣的梯形》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梯形的定义和特点。
2. 帮助学生掌握梯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 激发学生对梯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2. 梯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梯形的面积计算。
2. 梯形的周长计算。
教学准备:
1. 教材:包括梯形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的相关知识点。
2. 教具:梯形模型、图形纸、直尺、量角器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梯形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梯形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梯形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第二步:概念讲解
1. 介绍梯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梯形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2. 通过实物梯形模型或图形纸上的绘制,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梯形的形状和特点。第三步:性质探究
1.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际操作,发现梯形的性质,如对边平行、对角线相等等。
2. 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推理,掌握梯形性质的应用方法。
第四步:计算方法
1. 教师介绍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周长计算公式。
2. 带领学生通过实例练习,掌握梯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方法。
第五步:综合练习
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梯形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步: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梯形的重点知识和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梯形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培养他
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
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四年级数学教案422梯形的认识
四年级数学教案422梯形的认识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梯形的特征,能辨认
梯形,知道梯形的各部分名称,会画梯形的高。初步了解等腰梯形和直角
梯形的特征。
2.借助多媒体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特征,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画梯形的高教学准备: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一般梯形
图片各若干张、每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
各一张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用两张半透明长方形纸片部分重叠在一起,形成的重叠部分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板书特征)2.操作:把半透明长方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部分重叠在一起,形成的重叠
部分用剪刀剪下来。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3.学习梯形(1)
把半透明长方形纸片盖在三角形上,看看重叠的部分是几边形。
(2)观察重叠形成的四边形,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有一组对边不平行。)(3)把半透明长方形纸片
略微转一下,重叠形成的四边形还具有这样的特点吗?怎么知道“有一组
对边互相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4)重叠出的图形都有这样的特
点嘛?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梯形。(板书课题:梯形的认识)4.关于梯形,你们知道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将两
个长方形叠在一起,得到平行四边形,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为学生操
作生成另一种四边形--梯形,并认识它的特征作好铺垫。
二、新课学习1.研究梯形的特征。
(1)观察手里的梯形,启发学生从边、角两个维度研究梯形的特征。
(2)学生汇报:四条边,四个角,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
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本课时的教学主题为“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梯形的定义、性质,认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计算和解决问题。下面就本次数学教学课的教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教学内容梳理
1、重点:
认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掌握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2、难点:
了解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能够准确地说出梯形的定义;
(2) 了解梯形的性质;
(3) 认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 能够正确区分梯形和其他几何图形;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相关的问题;
(3) 能够在生活中认识并且应用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
3、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学会区分梯形和其他几何图形,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本次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认识梯形和其他几何图形的差异和联系,理解梯形的性质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
本次数学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演示、讲解、问答、讨论、实践、互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介绍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外观和定义,与学生一起讨论它们的特征和差异,引出本次教学内容。
2、讲解和演示
教师讲解梯形的定义和性质,演示梯形的构造、特征和应用实例。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认真观察演示,并做好笔记。
认识梯形教案通用
认识梯形教案通用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页至第18页,主要涉及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具体内容包括:梯形的定义、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性质等。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梯形的概念,了解梯形的性质和分类。
2. 能够运用梯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
难点: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梯形模型、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尺子、圆规、剪刀、彩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梯形物品,如梯子、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特征,引发学生对梯形的兴趣。
2. 新课导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梯形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梯形,并讲解梯形的性质和分类。
3. 例题讲解:
教师通过PPT展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给出一些梯形例子,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4. 随堂练习:
教师给出一些梯形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掌握情况。
5. 小组合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用纸剪出不同的梯形,并测量相关数据,计算面积,引导学生运用梯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
7. 布置作业:
教师布置一些有关梯形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梯形的概念性质分类
1. 定义
2. 面积公式
3. 等腰梯形
4. 直角梯形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梯形_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学会画梯形,计算梯形的周长和面积。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掌握梯形的画法,计算梯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梯形的定义、性质和计算周长、面积的方法。
难点:通过画梯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梯形模型、图片、教学PPT、练习题。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擦、直尺、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想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四边形的种类和性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梯形。
2.出示一张梯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探索,并询问:你们知道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吗?它有什么特点?
二、引入新知:
1.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找出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
边平行,而另外两边不平行,那么这个四边形叫做梯形。并且梯形的两条
底边长度不相等。
2.出示一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个图形是梯形吗?为
什么?它的底边长度相等吗?
3.引导学生总结梯形的性质。
三、质疑与展示:
1.制作梯形模型,让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并用直尺测量各边的长度,然
后回答:它的哪些边是平行的?哪些边是不平行的?
2.展示梯形模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梯形的性质,并进行讨论。
四、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画梯形。首先,画一个长方形,然后
找一个边比较长的点作为上边的中点,再连接两个相对点作为斜边,最后
擦去多余部分。让学生用直尺和铅笔画出几个梯形。
2.引导学生计算梯形的周长。通过示例,解释计算周长的方法:将所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
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
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有着重要价值。
2、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物抽象成数学
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它们真正掌握数学
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
验,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特征,理解四边形间的
关系。
(2)经历把四边形分类,抽象概括特征的过程,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是: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
征。
把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确定为教学难
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课设计理念为:
1、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
过程。
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
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
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3、数学学习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
基于以上理念,教学中,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改思路,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认识梯形教案(精选
认识梯形教案(精选
教案:认识梯形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页至第18页,主要包括梯形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学生将通过学习,掌握梯
形的基本概念,了解梯形的各种性质,并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的梯形。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梯形的定义,掌握梯形的性质和分类。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梯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梯形的定义和性质,梯形的分类。
难点:理解梯形的各种性质,能够灵活运用梯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梯形模型、剪刀、彩纸。
学具:每人一份梯形模型、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梯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
和思考,引出梯形的概念。
2. 讲解梯形的定义:教师通过梯形模型,讲解梯形的定义,强调
梯形的各种性质。
3. 梯形的分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学习梯形的分类,理
解各种梯形的特征。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剪刀和彩纸制作各种梯形,加深对梯形的理解和记忆。
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梯形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生对梯形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梯形的定义:
上底 + 下底 = 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不平行
梯形的性质:
1. 对角相等
2. 相邻角互补
3. 中位线平行于底边,等于底边的一半
梯形的分类:
1. 等腰梯形
2. 直角梯形
3. 一般梯形
七、作业设计
1. 请画出一个梯形,并标出其各部分的名称。
认识梯形教案(精选
认识梯形教案(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图形的变换”中的“认识梯形”一节。详细内容包括:梯形的定义、性质,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梯形,以及梯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梯形的定义,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梯形。
2. 培养学生运用梯形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梯形的性质的运用。
教学重点:梯形的定义及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梯形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梯形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梯形物品,如梯子、屋顶等,引导学生发现梯形的特征。
2. 教学新知
(1)梯形的定义:介绍梯形的定义,即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3)不同类型的梯形:展示不同类型的梯形,如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引导学生识别并理解其特点。
3. 例题讲解
(2)已知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长,求梯形的高。
4. 随堂练习
(1)找出教室里的梯形物品,并描述其特点。
(2)已知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面积,求梯形的高。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认识梯形
2. 板书内容:
(1)梯形的定义
(2)梯形的性质
(3)不同类型的梯形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2)已知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长,求梯形的高。
2. 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梯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情况如何,哪些地方需要加强?
2. 拓展延伸:
(1)研究梯形的面积公式
(2)探讨梯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认识梯形教案通用
认识梯形教案通用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5页至116页,梯形这一章节。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梯形的定义、性质、分
类以及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梯形的定义,掌握梯形的性质和分类。
2. 学生能够运用梯形的性质和分类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梯形的定义、性质、分类以及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梯形模型。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直尺、圆规、剪刀、彩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
的梯形,引导学生思考梯形的特征。
2. 知识讲解: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梯形的特征。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
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梯形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梯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方法。
6. 梯形分类: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梯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加深学生
对梯形的理解。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梯形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1. 定义: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2. 性质:
(1)梯形的对边平行。
(2)梯形的对角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梯形教案人教版
1、使学生理解梯形的概念,知道梯形各部分的名称,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2、知道什么叫等腰梯形以及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量一量下面图形中哪两条是平行线?根据什么?
(出示一组梯形、平行四边形图略)
2、上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些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今天我们就研究什么叫梯形。(板书:梯形)
二、新授
1、认识梯形。(1)出示图形:提问: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④它们是平行四边形吗?⑤你们在量这些图形时,是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有,是什么?(每个图中都有一组对边平行) 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结合图说明。提问: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
P143画梯形中试画高。总结: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画垂线。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
3、教学等腰梯形:
(1)教师演示。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2)学生测量P144的梯形。(3)概括。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4、四边形的关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腰梯形)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梯形正方形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画出下面的梯形的高。并指出上底和下底。
2、说说什么叫做梯形?梯形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梯形有几条高?怎样画梯形的高?
四、作业:
练习三二第4~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