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说明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分析:
1. 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有机物并储存能量,不但满足了绿色植物本身生活的需要,而且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有机物和能量。并且所有生物对于有机物和能量的利用都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因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2. 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已经有了认识,但往往意识不到植物的呼吸作用,甚至将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混淆。在课堂中注意时时以动物的呼吸作用作为参照,组织一系列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有关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开展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通过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关注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 )重点:
A 、学生能够理解有机物中含有能量。
B 、学生通过实验推出呼吸作用的过程,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C 、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并知道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2 )难点:
A 、学生理解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学生能灵活运用实验原理,独立设计、开展探究实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1 )通过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说出有机物可以构成植物体。( 2 )能够解释出有机物中含有能量。
( 3 )能分析和解释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分析出呼吸作用的意义。
( 5 )分析出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2. 能力目标:
( 1 )能模仿教师完成有关呼吸作用的实验,增强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植物的光合作用》说课稿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本节课采用的教材是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本次说课包括以下几点:
一、说设计理念
具体的设计思路为:采取逆推式探究教学法,以问题推动课堂,以对实验操作的思路和原理的理解,引导和带动学生思维的逐步深化,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形成较严谨的实验设计思路。当学生对这一实验过程思路明晰,理解深刻时,结果的分析、结论的产生就水到渠成了。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普遍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活跃且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对事物的理性分析和总结归纳的能力不强,而且本课所涉及的一些化学知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仍有较大难度。学生已经学习这门课的前三章内容,对于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有一定了解,对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帮助。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忽略了什么?绿色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从何而来的?阳光、空气等环境因素是否与柳树重量的增加有关? 是学生可以解决的问题。“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可以完成其中的部分环节。
三、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根据《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编写的。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本章的标题所体现的“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本节用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柳树重量的增加除了与水分和土壤中减少的一些物质有关外,是否与环境中其他条件有关?从而提出“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问题。教材安排了“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通过叶片遮光与不遮光部分滴加碘酒是否变蓝的比较,得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这一结论,并验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通过“花草如果长时间放在黑暗处会死去。小麦在灌浆的时候遇到阴雨天气,就会造成减产”等讨论题,用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这一结论。
小学生物教案:《植物的光合作用》
小学生物教案:《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引言
光合作用,是指光能被植物利用,通过光合色素中的叶绿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这是生命在地球上延续所必需的基本过程之一,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次课程将深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并介绍其原理、过程及意义。
二、光合作用原理
光合作用所需物质包括光能、二氧化碳和水。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叶片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结合,通过叶绿素吸收阳光中的能量。这些吸收到的物质经由一系列反应,最终转化为有机物质与氧气。
三、光合作用过程
光合作用包含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1. 光反应:这个阶段发生在叶绿体中,在阳光下进行。首先,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分子,它们能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子和能量。这些电子被送到一系列酶和其他分子上进行反应,最终生成氧气。
2. 暗反应:暗反应并不需要阳光的直接参与,所以也可以在黑暗中进行。这个阶段发生在植物的细胞质中。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的氧气进入大气中,而有机物质留在植物体内作为储存或其他代谢途径使用。
四、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对地球及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几个方面的例子:
1. 氧气释放: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氧气,这是地球上所有有机生命所必需的气体之一。通过植物不断释放出来,维持了地球大气有机物含量的平衡。
2. 碳循环:光合作用还使二氧化碳变成了有机物质,并储存于植物体内。这些有机物可被动物摄取,从而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基础。
3. 能量转换:光合作用中的光能转化为有机物和能量,植物利用这一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并延续繁衍种族。
六年级【科学(人教版)】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一课时)-1教学设计
二、科学实践活动
植物的养分从哪里来
(一)推测植物养分的来源
1.通过视频猜想植物来源
谈话:小小的一颗种子是怎样越长越高,还能结出香甜可口的果实的呢?它们的养分又是来自哪里呢?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即:阳光、水和土壤。
2.分析植物获得养分的器官
学生讨论排除植物的繁殖器官,将植物获得养分的结构聚焦到根茎叶这三种结构上。
观看海尔蒙特柳树的实验的视频,通过讨论分析排除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获得养分的猜想,从而聚焦到植物的养分来源于叶。
(二)证明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够制造养分
1.提出问题
叶的养分从哪里来?
观看视频资料,推测叶的养分来源于阳光的作用。
2.了解证明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够制造养分的实验方法
观看实验视频,了解实验方法。并在视频指导下完成实验操作。
3.科学态度:养成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观点的习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阳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已有知识和视频资料推测植物所需养分的来源。
教学难点:了解证明植物在光照下能够制造养分的实验方法。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情景引入
提出和聚焦话题:
通过回顾之前谈论过的问题:植物的能量从哪里来?以及视频资料:小小的种子是怎样越长越高的?
生物学知识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生物学知识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和条件;
3. 能够解释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
1. 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过程;
2. 光合色素的种类及其吸收光谱;
3. 光合作用的因素和条件;
4.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
导入: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植物与光合作用”的思考,例如:“你们曾经见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吗?植物是如何利用光合作用制造食物的?”带领学生思考,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植物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主体:
1. 概念解释与基本过程阐述(展示示意图):
- 介绍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过程;
- 解释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说明光合作用在植物体内的位置和过程。
2. 光合色素的种类及其吸收光谱:
- 利用图片或示例,介绍主要的光合色素类型;
- 解释光合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特点。
3. 光合作用的因素和条件:
- 说明光合作用的温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进行相关实例的探究,例如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
4.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分析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 介绍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和对地球生态平衡的影响。
实践与巩固:
1. 学生观察与实验设计:
-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叶绿素提取实验,观察光合作用的产物;
- 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光照强度、温度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 小组讨论与总结: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正文 -完整获奖版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通过几种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及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充分应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枯燥、难懂的基础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便于理解,加深记忆。同时,利用青年学生自身好胜心强的特点,设立竞争机制,激发其兴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门课程是种植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对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学、农业气象、肥料学等学科的一个整合,也是农艺工、果树工、花卉工等工种的一门必备基础课。本章既是对前面章节内容的延续,又是对后面单元6植物生产与温度调控的铺垫,在本门课里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的单元5任务一的第一个知识点——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光合作用的调控以及光合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本节课我参考了《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二版)相关内容,为了使学生拓宽视野,在调控光合作用因素及生产中的应用方面作了部分调整与补充。本节课是本单元内容之首,学习本节内容能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同时为后面学习提高光能利用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现在的中专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思想比较活跃,好奇心强,但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兴趣淡薄。所以,如何摆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已成为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节课已经是该门课程的单元5任务一,经过前面的不断努力,学生的配合度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大多数同学已经端正了学习态度,个别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学习。
《植物光合作用》教学设计(表格)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根据课标第三个二级主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的具体内容编写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学内容沿着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逐步展开。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过程是微观生命活动,内容比较抽象,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实行了不懈的探究,持续向更深层次解释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用“海尔蒙特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安排了2个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植物实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以及“DIY”探究光对黄豆芽变绿与否的影响;STS温室里的气肥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水平目标
(1)自主与合作学习:利用各种媒体调查和收集资料,学会鉴别、选择、使用和分享;
(2)训练表达水平:尝试将你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
(3)活动与探究: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阳光)、产物(淀粉),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水平,以及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生发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难点:探究植物实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
2.掌握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3.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
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三、教学难点:
1.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
1.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体来完成的。光合作用的基本方程式是:
6CO2+6H2O+光能→C6H12O6+6O2
这个方程式揭示了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其中,CO2是从空气中吸收的,H2O来自土壤和植物的根系,光能来自太阳。植物将CO2和H2O转化为C6H12O6,然后产生氧气并释放到大气中。
这个转化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光反应和暗反应。
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光合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一步,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这个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中。类囊体中存在有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a、b、c、d、f、等离子体细胞全色素和类胡萝卜素。
类囊体中的光合色素可以吸收不同波长的光,从而提供所需的能量。其中,叶绿素a和b是光合色素的主要成分,可以吸收蓝色和绿色光,而不吸收绿色光。
3.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这是人类和动物所需要的气体。此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有助于调节大气中的氧气浓度。
另外,光合作用还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对于维持土壤健康、调节水分和温度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_绿⾊植物的光合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绿⾊植物的光合作⽤》教学设计
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的要求:概述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材料器具:盆栽天竺葵;曲别针、⿊纸⽚、烧杯、培养⽫、酒精灯、三脚架,⽯棉⽹、镊⼦、⽕柴;酒精、碘液、清⽔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师空中飞⾏的飞机,路上奔驰的汽车,都靠燃烧燃料来驱动。⼈和动物的各种⽣命活动,都依靠⾷物提供能量。那么,⽣机勃勃的绿⾊植物,⼜是如何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呢?这是因为绿⾊植物⾃⾝能进⾏光合作⽤,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这节课,通过实验进⾏探究绿叶在光下是如何制造淀粉。
师板书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学⽣先明确实验⽬的: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光是光合作⽤的必要条件。
师⽣⼀起进⼊实验探究乐园,实验是学习⽣物科学的基本⽅法,伽利略曾说:⼀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学⽣对照图⽚,清点实验器材。
⽣阅读课本P54-55,了解实验的⽅法步骤。
师讲述天竺葵的暗处理⼀昼夜、遮光、照射⼏⼩时的过程,是由学⽣提前完成的。视频展⽰课代表实验操作的过程。学⽣认真观看,同时思考:为什么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暗处⼀昼夜?为什么⽤⿊纸⽚把叶⽚的⼀部分从上下两⾯遮盖起来?学⽣思考后回答,不充分的可由学⽣补充,师及时给予评价。
第三步叶⽚脱⾊,将叶⽚放⼊盛有酒精的⼩烧杯,隔⽔加热。因为酒精极易燃烧,⾮常危险,所以要隔⽔加热。整个实验过程要注意科学规范操作。师演⽰脱⾊的完整实验操作过程,边演⽰边讲解,学⽣观察学习。
学⽣做实验⽋出⽰问题:隔⽔加热后,叶⽚变成黄⽩⾊,酒精变成什么颜⾊?为什么?脱去绿⾊的叶⽚遇碘液后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带着问题进⾏实验观察与思考。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 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
2.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学法指导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中,要思考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带着问题做实验,并认识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科学方法,还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学习探究
一、知识回顾
1.叶片的基本结构。
2.蒸腾作用的意义。
二、问题探析
(一)问题激疑:记得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日,我领着三岁的女儿来到了植物园。我给她说要爱护花草,因为花草和我们一样都是珍贵的生命。于是她把手中的面包揉碎撒到了草地上。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让小草吃面包,我给她说:小草不吃面包,喝点水,晒晒太阳就饱了。第二天中午该吃饭了,她要水喝,然后跑到太阳地里说:不吃饭了,晒晒太阳就饱了。
同学们能从这个小故事中提出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吗?
(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一天准备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让部分学生参与, 共同完成63页实验的“方法步骤”的第一步暗处理。第二天早晨再完成第二步选叶遮光。
2.按照“方法步骤”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分组完成实验,并完成下表:
3.讨论:通过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分析思考实验中的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3)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使用酒精脱色并应隔水加热?
5.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你有哪些问题?你认为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具体内容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表达式、条件、场所以及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表达式、条件、场所。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 能够运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光合作用的实质。
2.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条件、场所、表达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绿叶、阳光、二氧化碳等模型。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片绿叶,提问绿叶为什么是绿色的?绿叶在光下能做什么?
3. 学习光合作用的实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
5.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
6. 学习光合作用的场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绿叶的结构,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
7. 随堂练习:运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光合作用
1. 概念:绿叶在光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储存能量。
2. 实质: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储存能量。
3. 表达式:二氧化碳 + 水 + 光能→ 有机物 + 氧气
4. 条件:光照、二氧化碳、水、酶。
5. 场所:叶绿体。
七、作业设计
(1)为什么植物需要光照才能生长?
(2)为什么夜间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光合作用的教案设计与反思
上传: 陈丝燕更新时间:2012-5-29 9:13:43
总结
回顾、总结光合作用
总结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进一步探究
学生疑问
留下疑问,课后学生查阅资料进 一步了解光合作用
3/3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基本说明 1、教案内容所属模块: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年级:七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一节 5、学时数: 45 分钟 二、教案设计 1、教案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2、内容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物圈存在的根本保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并对维持生 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的另一项基本生命活动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个有机的整体,理解好了光合作 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呼吸作用。 3、学情分析:学生在对绿色植物根茎叶三个器官的基本知识上,对叶的功能进行进一步探讨,从而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了解光 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4、设计思路:本节课借助课前实验探究,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中讨论得出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随后 进一步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三、教案过程描述
初中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及实验改进
-073-2021年
第10期(总第262期)
教学案例JIAOXUE ANLI
引 言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课“植物的光合作
用”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已知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条件和场所,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实验。目前初中教学任务重,教师在课堂上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但提升这一能力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因此,笔者对教学思路和实验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后,学生已经了解了光合作用的
条件、原料及生成物,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设计使学生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学会根据实验目的及控制变量法原则设计实验
[1]
。
本节课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条件有光照和叶绿体[2]。
一、“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引入
浙教版教材中直接呈现验证过程,实验过程较为
科学、严谨。深度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创设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情境,可提出一个令学生感兴趣的真实问题,将知识迁移至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以实现对真实问题的解决。
因此,笔者将该实验改为以杭州亚运会为背景的活
动。笔者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分给各组经过纸片(HZ2022字样)遮光处理的叶片,活动目标为让树叶上的字浮现出来。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叶片上的隐形字需要通过一定技术显现出来,有无字部分区别在于遇碘液是否会变蓝。
(二)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
当教师请学生初步设想实验方案时,学生会提出将
碘液滴在叶片上。教师可提问有无需要纠正的内容,引出脱色处理:叶片原有颜色对实验有所干扰,需先将颜色褪去。教师可提示学生叶绿素只能溶解在酒精中。学生提出将叶片放入酒精中并加热。教师继续提问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提出酒精加热会燃烧,可用水浴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教案设计
教学单元:第1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形成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
②学生通过对几个经典实验的图示的分析和归纳,初步领悟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标
学生领略科学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体会从科学事实到归纳总结科学概念的思维过程。合作学习能力………收集资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通过分节课的学习,能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的结果。
②学生养成热爱自然,有意识的保护身边的绿色植物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4、教学重点: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5、教学难点: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形成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经典的实验动画。
学生准备:课前利用图书馆、报刊杂志和网络等搜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相关资料;了解光合作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粒种子入土并开始萌发,长成参天大树的动画并提问
师:从这个动画里,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很容易观察到这个种子的变化过程,教师继续提问。
师:那么这粒种子之所以能长成参天大树,能有这样的变化,它需要什么条件呢?它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有哪些?这些物质又来源于哪里?
学生小声讨论。老师顺势导入今天的课题
师:同学们刚刚讨论的这就是光合作用的奥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二、小组合作,分析探究
1、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光合作用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这是一种基本而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也是地球上许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光合作用不仅提供了植物自身所需的能量和有机物质,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源和氧气,对维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
在光照下,植物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太阳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在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植物利用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部吸收到的水分,经过光合色素参与的酶系统催化下,产生葡萄糖等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不仅满足了植物自身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求,还会在后续代谢过程中形成脂肪、蛋白质等,并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支持。
2.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还有一个重要的产物,那就是氧气。在光合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这些氧气通过拟韵循环进入到空气中,对大部分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呼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常说“植物是地球的肺”,正是因为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才能维持陆地上众多生物体的呼吸需求。同时,光合作用还净化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间接参与调节地球温室效应和全球碳循环。
二、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及影响因素
1. 充足的光线
由于光合作用是一种依赖于阳光能量的生理过程,因此植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必须有充足适宜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太阳光照射。深林底层或阴暗处、遮荫下以及
冬季较短日照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合理选择生长环境和在室内提供适宜光照是有效促进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容
通过完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了解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同时知道光照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最后,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
2、教材分析——地位、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初中生物课程又是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主要学科课程之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单元中的“生态系统”,第二单元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了解作为消费者,赖以生存的食物能量归根结底来自绿色植物—生产者。
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源之本,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打下理性知识的基础。本节课以光合作用中的一个经典实验——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有机物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探究,建立光合作用的模型,掌握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选择实验材料等规则,进而能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领悟科学精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3、知识体系
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定义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4、编写意图
本节从海尔蒙特的实验入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有机物从哪里来”,通过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使学生知道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大自然生产了有机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生物之一,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还利用图片、表格、生动的文字创设发现解决问题的情境,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并完成探究活动,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获得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探究活动渗透对绿色植物的爱,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使教学容的组
织沿着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逐步展开。
5、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
难点:
教学难点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 (提出问题,应用适当的手段解决问题;单一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 )
二、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释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等有机物
2、探究光是绿叶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到归纳出光合作用的部分知识,掌握一些基本实验方
法和技能。
2、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及创新能力
3、学会欣赏别人,借鉴别人的方法来完善自己的实验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感受探究带来的快乐
2、使学生了解绿色植物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产生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学情分析
1、七年级同学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性强、讨论积极性高,愿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
2、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如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知道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对光合作用也有所了解。但由于是起始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尤其是动手实验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3.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知识(如设置对照等方法)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由于实验设施限制训练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次数过少。
4、学生还没有十分熟悉实验室一些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有些实验仪器学生第一次涉及,如酒精灯的正确使用等,需要课前培训部分学生以利于探究实验的顺利进行。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策略-教法分析
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并亲自参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试验、得出结论,以主动参与为基本方式的渐进式探究教学,体现互动合作,使课堂丰富、紧凑,突出课改的新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教学策略-学法指导
1、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置问题预习、自学,提高预习实效性。另外为探究实验实施进行铺垫。
2、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积极指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感悟科学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策略-基本教学思路
通过实验来验证绿叶在光的作用下产生有机物淀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再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联系实际说明光合作用的意义。
教学流程图
四、教学过程(注重过程设计分析)
课前教学准备 课前由实验小组的同学与教师共同进行
(1)实验器材的准备 (2)选择健壮的天竺葵或其它叶片绿而薄的植物在暗处放置24小时后,选择适当的叶片用黑纸片进行上下遮盖。 (3)首先学生分实验小组,选出组长,实验员,发言人,填写实验记录单。
(4)完成预习练习(5)在家学者煮些青菜,
叶片中叶绿素完全退去吗?还有别的办法没有? ㈠ 教师讲述:灵武是优质大枣基地,全国许多地方人们喜欢吃灵武大枣,摘枣子、采苹果,还可以体验一把挖土豆的乐趣。那你知道土豆中主要含什么有机物吗?
探究一:土豆中含有淀粉吗?
提示学生回忆:馒头成分的鉴定?由此学生可联想到淀粉的鉴定方法。遇碘变蓝。 探究一:土豆中含有淀粉吗?
探究二、土豆中的淀粉来源于哪呢 探究三: 绿叶含有淀粉吗?
探究四、探究阳光与绿叶制造淀粉的关系(实验计划课前完成)
总结提升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