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合集下载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语文中听说读写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重“文”轻“语”,重“读写”而轻“听说”。我们必须明白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听说读写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有着密切联系的四种语文能力,同属人类交流思想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范畴的不同活动形式。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应该是: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怎样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将是本文的核心。

语文是什么?对执教语文的教师而言,正确理解是第一要义。叶圣陶先生

在1964年2月《誉滕万林》信中说得十分清晰:“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之含意较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认真琢磨,可知语文的实用功能与文化功能皆蕴含其中。“语文”的内涵与外延随着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显然,今日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功能的界定有源可寻,非空穴来风。

1.许多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

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就很难有正确的教学实践.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总认为,读写是“硬”任务,大纲有要求,课本有任务,学校有考核,完不成任务,考不出好成绩向谁都不好做交待;听说是“软”任务,反正考试考不到,练不练无关紧要.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听话说话是人人都会的,读写能力提高了,听

加强听说读写训练 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加强听说读写训练  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加强听说读写训练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摘要】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四种基本能力。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以听为基础,以读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以说、写为目的,辐射发展,感悟语文,实践语文。

【关键词】加强;提高;读写训练;语文素质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那么,语文课程规定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那就是“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全面和和高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实现听说读写全面能力提高呢?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努力在实际教学实践素质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尝试和摸索的做法是:以听为基础,以读为中心,以说写为目的,分层递进,辐射发展,培养素质。

一、以听为基础,读为中心,训练语感,感悟语文

我国著名老教育家叶圣陶提出“听、说、读、写并重,不可偏废”。作为基础能力听、说、读、写是缺一不可的,重读写,轻听说是影响人的基本素质的。在语文教学中,

我首先把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作为基础,为了让学生能听清、听懂,还会听记、听辨,以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重构信息的能力。我利用各种机会,有意培养听的能力,在语文活动课中,我通过进行各种听的训练活动,加以培养,如举行“道听途说”的游戏等。

为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我注重了学法的指导,联系课本上有关的知识点、重点训练项目。如:如教《桂林山水》时我对第二自然节运用范例“导读”,其余采取“辅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发现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在读中感悟、读中激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伴随探究与体验,对材料有着深深的感悟,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力。我认为这正符合新“课标”对语文重感悟,不求甚解,重自读、强调读中渗情、理解,重合作,强调多项互补的要求。

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小学生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的特殊能力。

(一)、听话能力

听话能力是人运用思维接受语音信息的能力。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在听话基础上学说话,进行模仿实践的过程。

小学生的听话能力表现在:听话时的注意力,对语言的辨识能力,对语义的理解能力,对讲话内容的分析与综合、抓住要点的能力,记忆话语的能力,听话时的联想和想象力等。

小学语文教学对低年级教学提出要认真听别人讲话。听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复述基本内容。对中年级,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边听边想,了解主要内容”。而对高年级,要求“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能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对不同年级听话的要求有明显的区别。

(二)、说话能力

说话能力是人运用口头语言发送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儿童的说话能力建立在听话能力的基础上。听话能力提高了,接收到的信息量增加了,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深入了,才能够提高说话表达的能力。但听话能力强并不一定说话能力高,反之,说话能力强也不一定听话能力强,需要分别加以训练和培养。

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包括:准确运用语言、说好普通话的能力,当众说话、有中心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答问有迅速灵活的应变能力,创造性复述,有联想、发现的创造力等。(三)、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人运用眼睛接受文字语言信息的能力。识字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能够阅读,其次才是用文字来写作。但人认识的字并不一定能够读懂文章,有些文章,没有一个生字,

但读了以后我们还是不明白其中某些话的意思,或者不明白作者真正要表现的思想。成年人尚且如此,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更需要培养训练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学语文教学是以阅读为中心的教学。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语文课文都是在指导学生阅读,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学习语言规则,也受到文化的感染。

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第一篇: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语文课堂的外延,为广大学生学好语文,提供了丰富的听说读写材料,化无声为有声,变单一为丰富,变抽象教学为具体教学。学好语文,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要让学生能说会写,所以教师要把新课标中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语言是有声的,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交流思想都离不开“听”。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借助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材料,变抽象为具体,让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该去如何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呢?

1、抓基础训练,掌握必要的技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但一定要循序渐进,要从听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则入手,重视汉语声母、韵母、声调、重音、语速、感情的听力训练,确保听音正确。

2、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听。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精典的朗读篇目,并播放相关的录相材料,促进学生听力的提高。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翻刻翻录精典篇目朗读DV和朗读带,在课后听读。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节假日里注意收看新闻联播等节目,学习播音员的发声、发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提高听力水平。

3、培养学生养成正确去听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整合听读材料,并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完整的、准确的、有感情地表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边看边听边理解、边记忆的良好习惯,如果长期坚持,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听说读写水平培养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写作水平和口语交际水平。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应该是以水平训练为主,重视文化熏陶,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使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水平培养,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语文教学中我实行了肤浅的探索,下面我就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一、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水平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听”通常是指学生上课时听教师讲解,是一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听”。久而久之,学生坐享其成、不动脑筋的听课习惯形成了。我认为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水平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要培养学生“听”的兴趣。要求教师上课生动、有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爱听的积极性,如上《爱莲说》时,我们边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画,边让学生聆听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优美语段,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莲的总体感受,这样不但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培养了“听”的兴趣,更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在听的过程中,用点头、微笑、赞许、注重的眼神来注视对方;用表情及简短的语言来启发对方;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允许对方发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见。

3.要培养学生掌握“听”的科学方法。要求学生集中精力,面对说话的人和所表述的话题,注重唤起相关的知识、资料、概念和想象,形成相关这个话题相关的互动。围绕对方说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对所听到的词句及重点都要有心理反应和认知上的反馈;在“听”的过程中能够实行快速地总结和评价,对所听到的内容,能区分主次,自觉形成整体观点,从而在心中牢记需要记忆的内容。

语文学科需要的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需要的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需要的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在语文学科教育中所要培养的学生的核心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文化素养四个方面。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要条件,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下面我将从解析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以及如何培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这几个方面入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科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在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言运用的四种基本技能,也是语文学科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语文学科教育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能够流利地运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注重语言的规范性

语言的规范性是指符合语法规则和语用规则的表达方式。在语文学科教育中,需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让学生能够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强调语言的表现力

语言的表现力是指语言所具有的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在语文学科教育中,需要注重语言的表现力,让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科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在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核心内容。在语文学科教育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深入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含义。

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中抓住重点和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采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听说读写学习兴趣创新意识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中抓住重点和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训练应该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应厚此薄彼。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它是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的。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力求使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都能得到发展。而语文素质是一个整体概念,分解出来则是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这四项能力分别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才能相应地提高。可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语文教学工作者往往只重视读和写方面的训练,而把听和说方面的训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结果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书面表达能力也徘徊不前。我们只有纠正这种偏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够顺

利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读是前提,应给予高度重视

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中,“读”是前提。要重视读文本,因为课本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本,这是首要的事情;要重视课外阅读,坚持看报纸,看优秀作文,看经典的文学作品,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提高。还要读生活这部大书,生活就是语文,社会就是语文,处处留心皆学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读来传授知识,学生通过读来获得知识,接受思想教育和感情熏陶。通过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和创造能力。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地校本研修方案设计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地校本研修方案设计

畅村小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

校本研修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研修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以上所有论述,都旨在突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体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往往把构成语文整体的四种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人为的分开。低中年级一味停留在字、词、句的教学上,过分强调听说教学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导致目前的教学现状是: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不平衡,其读写能力较之听说能力比较薄弱。高段教师普遍反映:小学生进入五、六年级后,语文口语能力比以前大幅度提高,而阅读和书写的能力却相对滞后。

由于低中年级教师一味的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他们

读写能力的培养,已经造成学生书面理解能力、语文书写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现象。如:写不出完整的句子,看不懂短文,作文

无从下手等,最终影响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不能真正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

2、研修的意义:

阅读和写作是语言综合技能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读写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最受教师的重视。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大量信息,培养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和读写的技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在对我国基础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发布的一份教学大纲。它是对语文课程进行规范和指导的重要文件,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将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有机融合,形成互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境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其中包括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新课程标准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教学方法。比如,注重任务型教学,鼓励学生在语境中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素材的选择和设计,让学生在真实的材料中进行思考和分析,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此外,新课程标准还推动了跨学科教学,通过不同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它强调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注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评价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这也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总的来说,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它通过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

字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希望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国的语文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这样正好300多余字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

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

才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本文将探讨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

了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而“听说读写”是语言运用

的四种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和表达的主要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

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听”方面,教师可以通

过朗读、听力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理解语言信息。在“说”

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引导他们进行自由交流和演讲,提高他们的

口头表达能力。在“读”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扩展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帮助他们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在“写”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通过以上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

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需要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

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活动和任务,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锻炼和

提高综合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拓展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听力训练、口语表达、阅读扩展和写作创作,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这种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有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关系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关系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

——阳小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到:“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以上所有论述,都旨在突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体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构成语文能力的整体。在这四种能力中,一方面,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听说在前,读写在后;另一方面,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首先,从系统论角度看,听说读写是一个以思维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可调控系统。作为一个言语活动的心理过程,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内部语言(思维过程)与外部语言的相互转换关系上。听和读是由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转换,说和写是由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换。在思维这一核心联结中,“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而听说读写则在语言与思维的统一中构成了交错相通的网络系统。

其次,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听读与说写是一个承载信息的双向流动过程,人们通过口头语言的听和书面语言的读输入信息,在感知、理解和运用过程中,完成信息的加工、储存、转换,再用说(口头语言)和写(书面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即信息输出。说写对信息的编码输入与听读对信息的译码输入彼此循环,构成了言语的双向交流活动。

2024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心得体会

2024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心得体会

2024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心得体会在2023年,初中语文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引入了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这些变化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养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参与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我对这些新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体会和认识。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教学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四种语言技能,强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多进行口头表达,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同时,教师还会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这种注重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了语文这门学科。

其次,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创新。这种注重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

此外,新的教材内容丰富多样,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新的教材内容丰富多样,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和名篇佳作,使学生能够接触到高品质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教材结合了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是教师用来引导学生正确学习语文的四个基础方法。“听”与“读”是信息的输入手段,也就是学生从外界所吸收到的信息;“说”和“写”是信息的输出手段也就是学生对于外界的事物感知所发生的一种回应。“听说读写”它们是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是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精心培养学生所具有的四种能力,又是老师培养这四种能力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我认为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对社交能力的提升有直接的帮助,应该对这几项进行特别训练。本篇文章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举例说明:

一、听

现实生活中,我们从出生那一刻呱呱坠地起始,听到的第一句话、学会的第一句话、以及接触到最多的就是语文。听见父母亲昵的称呼、听见众多长辈亲切的问候、听见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这一切都是“听”。当我们进入校园接触语文课以后,才算正真的、系统的学习语文。学习一篇新文章的时候老师会播放磁带。学生一边听着磁带里的内容,一边对照着书本上的文字学习,这是一个听的过程。第二天为了复习巩固、监督检查学生前一天的学习情况,老师会进行“汉

语听写测试”。就是老师用标准普通话念词语或句子,我们把听到的内容写出来。这也是教学当中“听”的一部分。

二、说

是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和锻炼孩子积极说话、踊跃发言的张口能力。比如当一篇课文学习到了尾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悟或者见解写在书上相对应的地方后,然后踊跃发言,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对这段话的看法、对这个问题是否有不同的见解、这段话或者这个句子是否写的好、以及为什么写的好。将自己的体会先进行一次梳理,“我准备表达什么,怎么样表达,首先说什么、其次说什么、然后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这样一来,学生说话不仅有条不紊,而且还提高了交流的成效。长期的训练,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有顺序地表达的良好习惯。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积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未来的演说家就掌握在老师的手中。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

听话、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听话、说话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话、说话与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培养学生听话、说话能力是生活、学习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听话应该做到听得准,理解得快,记忆得牢,并具有一定的品评和组合能力;说话要用普通话,说得清楚明白,要有中心,有条理,有逻辑性,并进一步做到用精练的语言,收集和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收到省时高效的听话、说话效果。

一、听话、说话教学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训练应该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应厚此薄彼。但是,长期以来,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是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除了受传统影响、应试教育影响等外部因素干扰外,还因为对听说读写的内在关系不清楚,因而把听说读写割裂开来,疏于听说,多在读写上下功夫,其结果是事半功倍,教学效率不高。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年龄段,从训练口头语言入手,加强听说能力和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现代生活、学习的需要

听话、说话能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备的能力,用处极为广泛,几乎人人每天都离不开听话、说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听话和说话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人机对话将成为一种新的交际方式。面对机器讲话,要求具有快速、准确、简洁的语言组织能力,否则,就达不到人机对话的目的。因此,抓紧、抓好学生听说训练,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交流

幸福生活指南 2018年第47期

125

幸福生活指南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王艳丽

吉林省德惠市第一小学 130000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们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提高,甚至影响到以后的社会生活。生活是听说的源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离不开生活实际。运用自己的听力和观察力,留心周围的一切。在培养听说能力上,既要联系生活实际,又要注意听说读写并重,还要把听说训练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在开放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只有开放的课堂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给学生一个崭新的、真心想去探究的天地,让学生想学、乐学,增强学习兴趣。小学生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对其日后课程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现在,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只有抓牢这四个环节,学生的成绩才能扎实牢固,语文的综合水平和能力才会稳步提升。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过程是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阅读给人以智慧,给人创造力。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加以方法上的指点。在教师指导和推荐下,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阅读就仿佛是一粒火种,只要时机适当,足以点亮人们心中的那一盏灯。因此,我们要注意鼓励学生。所以,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力争读透适合自己的优秀书籍。 我们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文字,掌握技巧,从而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使鉴赏活动成为他们的自觉修养过程。 在课堂上,能让学生耐心地听老师讲,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老师要围绕讲课内容尽力多做一些知识拓展方面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更多课文之外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听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听觉神经。也可以找一些经典、优美的诗歌、词赋、寓言故事、抒情散文进行范读,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 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要和读写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08-02T15:24:50.0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下)作者:周玲平[导读]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语文课实际上是一种母语教学。在学生没上语文课之前,对于汉语已经有了广泛而具体的应用周玲平

湖北省宜昌市樵湖岭小学 443000

摘要: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语文课实际上是一种母语教学。在学生没上语文课之前,对于汉语已经有了广泛而具体的应用,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母语,基于这样的一种教学实际,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的语文能力应该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难点分别是听的兴趣、说的胆量、读的广泛、写的构思。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写能力培养

一、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听通常是指学生上课时注意听教师讲,积极接受知识的一种能力。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首先,培养学生听的兴趣。兴趣是人对客体的特殊的认识倾向,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兴趣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是它对认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如果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感兴趣,就能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地进行思考、与老师交流,创造性地学习。反之,如果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不要说创造性地学习,就连最基本的学习任务都难以完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对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教师上课时如何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呢?(1)课前备课要充分。教师课前不仅备新课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备学法以及预设教学过程中问题生成的对策。(2)上课要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教师富于激情的导语、具有启发性的提问、幽默诙谐的讲解、形象生动的演示、美观大方的板书、振奋人心的结束语,怎能使不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盈然呢?(3)课后对学生的亮点要真诚表扬、鼓励,让其感受成功、赞赏的喜悦、化被动为主动,发挥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与老师互动,愉快地听课、学习。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在指导学生听课时,一定要求学生端正态度,集中精神,认真听讲,同时要求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并在听的过程中,用点头、微笑、鼓掌的方式表示理解、同意、赞许;若疑惑、质疑、反对,则用表情或简短的语言来提示对方,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允许对方发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见,不对别人进行讥笑或人身攻击。最后,培养学生掌握听的方法。这要求学生集中精力,面对说话的人和所表述的话题,注重唤起相关的知识、资料、概念和想象,形成与有关这个话题相关的互动。围绕对方说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对所听到的词句及重点都要有心理反应和认识上的反馈,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快速地总结和评价,对所听到的内容,能区分主次,自觉形成整体观念,从而在心中牢记需要记忆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语文课堂的外延,为广大学生学好语文,提供了丰富的听说读写材料,化无声为有声,变单一为丰富,变抽象教学为具体教学。学好语文,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要让学生能说会写,所以教师要把新课标中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语言是有声的,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交流思想都离不开“听”。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借助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材料,变抽象为具体,让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语文教学该去如何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呢?

1、抓基础训练,掌握必要的技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但一定要循序渐进,要从听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则入手,重视汉语声母、韵母、声调、重音、语速、感情的听力训练,确保听音正确。

2、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听。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精典的朗读篇目,并播放相关的录相材料,促进学生听力的提高。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翻刻翻录精典篇目朗读DV和朗读带,在课后听读。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节假日里注意收看新闻联播等节目,学习播音员的发声、发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提高听力水平。

3、培养学生养成正确去听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整合听读材料,并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完整的、准确的、有感情地表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边看边听边理解、边记忆的良好习惯,如果长期坚持,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4、注意精听和泛听相结合。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精听和泛听的综合课件,这种精听教学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听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语言、语音规律,增强学生对未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这样既帮助学生消化吸收了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了语言创造的乐趣。教师要注意在精听和泛听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既要抓关键词、抓主旨,获取特定的语言信息,又要抓听读材料中的特点细节,从而抓住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以达到学习知识,培养听力能力的目的。

二、挖掘课内外语文资源,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语文课程蕴涵了广博的人文信息,对于这些信息的获取与分享,离不开“说”。但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往往羞于开口,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甚至会严重地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教师要解学生,关爱学生,要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提高学生的说话的胆量和说话的能力。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呢?

1、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小学语文教材中配设了大量富有儿童情趣的、色彩艳丽的、为学生所喜爱的图片,初中语文教材中也配设了一些图片。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内图片资源及网络图片资源,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九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如“金钱,人类共同面对的话题”,教师就可以利用图片资源进行说话训练。

2、利用精彩词语和句子引领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汉语言词语丰富多彩,精彩纷呈,一些句子形式优美,富含语文美和哲理意蕴,教师可以从书本中学的现成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教师还可以从精典篇目及现代美文中寻找词语或句子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通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说话的兴趣就会提高,说话能力就会提高。

三、关注“读”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要学好语文,学生不仅要会听、会说,而且还有会读。教师对学生“读”的能力的培养是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读”好了,可以直接有益于听、帮助写、促进说。“读”本身蕴含着很深的奥秘。古人

早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这并非否认教师在教学中“讲”的主导地位,而是强调了“读”自身的重要性。

读如此重要,该如何读呢?

1、以读思疑,重视导读。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和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一定要发挥导读思疑的作用,精心设计阅读提纲或思考题,突出“读”这个重点,力求提纲挈领,抓住关键和精髓,做到学有目标,读有方向,记有重点,充分体现导读在教学中用时少、收益大的特点。

2、忘我投入,进入角色。六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上课时读得投入,醉在其中,可见他忘我投入,进入了角色。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心态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课堂教学中要尽快控制学生心态,引导他们树立较强的“角色”意识。当然教师本身应该搞好自身的范读,与学生一起进入角色,沉浸到作品所描绘的境界中去。这就需要师生双方共创一个“读”的和谐氛围,使学生愿意参与、主动参与,并且乐在其中。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重在启发、点拨、鼓励学生放开胆去读,不受框框的限制,投入的去“读”,直到读出作品内容、人物性格、文章结构、思想主题等。

3、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提升读的效果。

恰当地变化运用教学手段,不仅对读大有裨益,而且可加快学生掌握知识的节奏。教师在指导学生精读、略读的过程中,有必要适当地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素养。如《出师表》一文,教师可安排学生做“读”的试验,一个组细读体会,一个组通过上台表演来促读,教学效果肯定会有所不同。

作为语文教师,除了抓好课堂一读这个环节之外,还有责任引导学生由课内读的小天地,步入课外读的大课堂,真正发挥“读”自身的神奇奥妙。使学生在读的前提下,“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四、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言:“要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但是对于广大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先天不足。其实在小学阶段,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话时,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以至学生在初中阶段,作文水平难以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写话和作文的能力呢?

1、联系生活实践,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寻找写话的内容。写话需要内容。平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事、物,关注世界上的热点、焦点问题,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尽量去写下来,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让学生懂得,谁的观察力最强,谁就能写出最有分量的佳作来。持之以恒的实践下去,学生写作积极性就会提高,自然会把自己喜欢的、幻想的、开心的、心存疑惑的事写下来。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自觉练笔的好习惯。

2、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注意把“兴趣”二字放在首位,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开展趣味写作,使兴趣成为学生写作的内驱力。让学生在兴趣中起步,并有意识提高。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能产生独特的魅力。多媒体通过以图激趣,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除理性思维之外,用感性思维去认识世界,就会产生“视觉经验的词语化”,可以启发学生去想象、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精神。多媒体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媒体课堂去观察、去感触、去渲染和扩充自己的感触,去尽情表达。教师则要切切实实去做一个多媒体作文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使学生的作文语言变得丰富生动,有感情色彩,然后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一篇打动人感染人佳作。

事实上,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其听说读写能力是不能分开的,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一个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但只有使学生在这四个方面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能力得到了培养,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才能不断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因此,身处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