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合集下载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语文中听说读写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重“文”轻“语”,重“读写”而轻“听说”。

我们必须明白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听说读写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有着密切联系的四种语文能力,同属人类交流思想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范畴的不同活动形式。

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应该是: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怎样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将是本文的核心。

语文是什么?对执教语文的教师而言,正确理解是第一要义。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2月《誉滕万林》信中说得十分清晰:“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皆非立此名之原意。

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之含意较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认真琢磨,可知语文的实用功能与文化功能皆蕴含其中。

“语文”的内涵与外延随着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显然,今日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功能的界定有源可寻,非空穴来风。

1.许多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就很难有正确的教学实践.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总认为,读写是“硬”任务,大纲有要求,课本有任务,学校有考核,完不成任务,考不出好成绩向谁都不好做交待;听说是“软”任务,反正考试考不到,练不练无关紧要.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听话说话是人人都会的,读写能力提高了,听说也会跟着提高,用不着单独训练.有的教师埋怨,语文老师都够累的了,那还有时间去搞听说练习.在这些错误思想支配下,语文教学中就常常出现“欺软怕硬”的现象——对读写内容不敢有丝毫马虎,而对说话课则往往是敷衍了事,走过场,有时则干脆为读写让路.还有的教师主观上也想把听说抓上去,但由于平时对听说教学不研究或研究不够,在教学中练不得法,训不到位,出现问题时又指导不上去,所以常常是费时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因此几个“回合”之后也就气馁下来.这种由于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或训练不得要领而造成的形式主义的听说训练目前还普遍存在.所以听说训练很难走出误区.2.课堂教学仍以阅读分析为主,忽视听说训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堂中那种老师“满堂灌”学生静听式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但是要把课文“讲深”“讲透”的观念仍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为此他们在备课时广收资料,面面俱到地钻研文章,课堂上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篇章结构、语法修辞方面舍得下功夫,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尽管有频频“启发”、“提问”和“谈话”,也不乏有“一声雷”似的热闹景象,但仍没有跳出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语文知识为重点的传统模式.一堂课下来,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语言片断和知识,而真正的语言能力训练和提高却是微乎其微.这样的课堂教学在许多学校和许多教师中并不少见.3.小学生的听说能力仍然是低水平的.重“读写”轻“听说”的课堂教学和听说训练中的形式主义,影响小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和大纲的要求相比差距不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敢说、不会说、不爱说和不善说.不敢说.在课堂提问时,有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站起来就紧张脸红,低头不语,即使有回答,也是只言片语,声音低得难以听清.但这些学生在家中,在父母面前却能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必要时还会耍一阵子“小皇帝”的威风,让父母“唯命是从”.这些学生的家长常常不相信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不敢讲话.不会说.不少小学生或先天素质较差,或对所要说的知识不懂,因此在回答问题或单独的“说话”课上结结巴巴,手足无措,脸也憋得通红,却说不出几句明白的话来.不爱说.在课堂中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很注意听讲,但总是沉默不语,自己很少举手,当然也就更少有说话的机会.不善说.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许多班级举手率虽然很高,但能言语流畅比较准确回答问题的还只是少数.多数学生往往在说话时出现神态紧张,声音偏低或偏高,有的乡音土话较重,词语贫乏,内容简短,或语句重复脱节,语病比较多等问题.因此发言机会最多的自然是那些能让老师满意的“红花”,多数学生只好做了“绿叶”.二我们必须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的能力、写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要听说读写“四项全能”。

论中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一、语文能力应是听、说、读、写四项的综合能力。

对于“语文”,叶圣陶先生为其作过精辟、科学的解释,他说:“彼时国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称为‘语文’)。

”张志公先生也说:“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则谓之文,合起来称语文。

”在普通教育阶段,语文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要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中学生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训练,全面掌握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交更加频繁和扩大,随着音响电器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骤然来临,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示出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训练,将学生培养成为善听、能说、会读、擅写的新一代。

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

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

”他又指出:“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

”叶老的话也表明,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为促进的整体,四项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上,都可以收到异曲同工的妙处。

听说能力的培养也符合信息论的规律。

从信息观点看:听和读是摄取语言信息,说和写则是输出语言。

听和读可以积累知识,丰富思想,打好说与写的基础,而说和写又可以深化思想,促进听读水平的提高。

从表达方面看:听和读是学习别人如何观察、立意、构思、谋篇。

说和写是将自己观察所得、平时所想的内容表达出来。

听读为说写提供范例,说写的实践可帮助理解听读的内容和表达技巧。

总而言之,就语文本身来说,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

听和读是说与写的前提和基础,说和写又反过来对听和读起着进一步地消化和促进作用。

四者互为依存,互相渗透,缺一不可。

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语文课堂的外延,为广大学生学好语文,提供了丰富的听说读写材料,化无声为有声,变单一为丰富,变抽象教学为具体教学。

学好语文,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要让学生能说会写,所以教师要把新课标中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语言是有声的,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交流思想都离不开“听”。

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借助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材料,变抽象为具体,让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该去如何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呢?1、抓基础训练,掌握必要的技能。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但一定要循序渐进,要从听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则入手,重视汉语声母、韵母、声调、重音、语速、感情的听力训练,确保听音正确。

2、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听。

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精典的朗读篇目,并播放相关的录相材料,促进学生听力的提高。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翻刻翻录精典篇目朗读DV和朗读带,在课后听读。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节假日里注意收看新闻联播等节目,学习播音员的发声、发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提高听力水平。

3、培养学生养成正确去听的习惯。

在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整合听读材料,并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完整的、准确的、有感情地表述出来。

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边看边听边理解、边记忆的良好习惯,如果长期坚持,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4、注意精听和泛听相结合。

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精听和泛听的综合课件,这种精听教学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如《隆中对》一文,对于诸葛亮的隆中对答,可运用精听的方式教学。

泛听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语言、语音规律,增强学生对未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这样既帮助学生消化吸收了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了语言创造的乐趣。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语文教学的最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教师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下面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具体
讨论。

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
式来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引导学生听录音材料,让学生听懂教师的口头指令,并能正确
回答问题。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听力活动,如听写、听说对话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
听力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
阅读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教授一些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理解作者意图等。

在课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如读故事书、报纸杂
志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写作指导、写作练习等方式来培
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任务和写作要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活动,如作文比赛、写作交流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写作
能力,并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建议,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在对我国基础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发布的一份教学大纲。

它是对语文课程进行规范和指导的重要文件,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将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有机融合,形成互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境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其中包括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新课程标准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教学方法。

比如,注重任务型教学,鼓励学生在语境中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强调素材的选择和设计,让学生在真实的材料中进行思考和分析,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此外,新课程标准还推动了跨学科教学,通过不同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改变。

它强调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注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评价能力。

同时,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

这也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总的来说,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它通过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
字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希望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国的语文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

这样正好300多余字。

教学研究: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教育

教学研究: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教育

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教育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学生没上语文课之前,对于汉语已经有了具体的应用,也有了一些词句的积累。

所以,对于语文的教学要考虑到这种情况,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母语。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一、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汉语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用文字服务于社会。

理解语言,浅显地说就是能够明白文字信息的含义。

而人获取信息的方法就是通过耳朵和嘴来实现,也就是通过“听”“读”来获取。

而我们如果想要传达信息的话,则需要通过“说”“写”来表达。

说就是我们日常的口语表达,而写就是一种书面表达形式,也就是我们平时的写作。

如果“听、说、读、写”的能力不被重视,不仅影响语文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生活——别人说的话听不懂,自己的意思表达不出来,写的东西不成句。

因此,这些能力对于每个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尤其重视对学生这几种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期间学习一篇课文时,对于课文后的生字、生词,老师会带领学生先读、再写,一些词语要学会运用———自己造句,最后还会不定期地默写。

因此,学生对于字词的掌握也比较牢固。

而到了初中阶段,老师们往往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生字词上,很多时候就是让学生抄写几遍而已,这样蜻蜓点水的学习,根本达不到让学生会读、会运用的目的。

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词汇量不仅没有扩大,反而依赖着小学的那点基础,甚至错别字也逐渐增多。

发生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初中阶段的老师对于字词学习这个环节的忽视。

汉语的字词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基础,一些常用、经典的字词如果不能熟练掌握,会给以后的阅读、写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所以不仅学生要重视新字词的学习,教师也要加强对这个环节的引导。

对于课后的生字词,不仅让学生学会写,还要会读,会运用。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这四项基本技能互相配合,相互促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下面将分别阐述如何提高这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首先,“听”是语文学习的起点,也是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先决条件。

学生应该通过各种听力训练,如听录音、听短文、听课、听音乐等等,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在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听力集中,把握关键信息,培养听取信息的能力。

另外,学生还应该注重培养其他听力技能,如捕捉语音语调、理解语境、推断意义等。

只有在广泛的听力训练中,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其次,“说”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是交流的关键。

学生应该重视口语训练,通过模仿、朗读、诵读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学生还应该注重自身语言修养,如清晰的发音、规范的用词、流畅的语言等。

只有在培养良好的口语技能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表达和交流。

第三,“读”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

学生应该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字,如课文、小说、诗歌、报纸等,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还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语言知识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写”是语文学习中的终极目标,也是语言综合能力的终极展现。

学生应该通过写作训练,如作文、写日记、写读书笔记等,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注意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培养写作能力。

同时,还需要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反思和改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学生应该在不同领域的训练中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只有在广泛的综合训练中,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语言综合能力。

语文学习中的四种能力是指听、读、说、写这四个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能力

语文学习中的四种能力是指听、读、说、写这四个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能力

((二)以读代讲全面发展“读”以理解意义为中心,要有对书面语言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读后的记忆效果和阅读速度,以及多种阅读技能。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并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增加文化底蕴,培养创造力和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

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如果仅仅让学生获得这些失去具体的语言、内容、形象、思想和情感的抽象结论,怎么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呢?又怎么能够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使学生受到形象的感染呢?默读是学生最好的思考方法这说起来很简单,落实下来却很不容易。

默读是需要时间的。

默读一篇课文,一般要三五分钟。

如果要边读边查,边读边思,边读边画,真正做到自悟自得,那就要若干个三五分钟。

学生默读课文,是教学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课堂的讲解、问答、议论、竞赛等,不过是一种过场而已。

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体会,去揣摩,这是最简单易行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或者说,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基础。

一堂语文课,应该形成有静有动、动静搭配这样一个组合过程。

先静——默默读思,再动——或书声琅琅,或议论纷纷。

一堂课的静与动,在时间上要合理分配,不可顾此失彼。

默读要提供问题情境,教师要在问题设计上多下功夫。

记得,在学习《小红军》一文时,我为了让学生发挥主动性,所以从头至尾只提了一个问题:“小红军是怎样一个人?”整堂课,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读、思、议,收益颇丰。

在学习《詹天佑》一文,我采用了一个指性问题:“这篇课文赞颂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干,那么,课文选用了哪些材料来表达这个中心?’”一个问题贯穿全课,学生学得有声有色同样一篇作品,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

因而,学生的感受可能与作品的主旨不一样,可能与教参的分析不一样,。

学习《小猴子下山》一课,有的学生说:“我也想像小猴子那样,丢掉小的去捡大的。

”这些认识显然与作品的本意、与教参的分析、与教师的备课结论不一致,但确确实实是学生的独特感受,而且有合理的因素,含蕴着创造意识。

小学生四种语文能力培养

小学生四种语文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生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摘要: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大基本功。

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有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

关键词:基础关键核心积淀新课标对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有明确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要分把握规律,通过有效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现结合自身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谈点个人体会。

一、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读是开启小学生语文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

因此,读的能力训练必须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

(一)培养朗读习惯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直接的途径,是形成和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从识字开始,在多种朗读训练中培养朗读习惯和朗读技能、技巧。

(二)调动阅读兴趣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兴趣,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求知积淀语言的欲望。

首先教师要自我锤炼,力求声情并茂地发挥好示范作用(有时也可放录音代替)。

其次要充分发挥班内学生的带头作用,以乐读书、会读书的典型带动全班。

(三)引领阅读思悟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内在要求。

阅读教学就要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感受精彩词句,并大胆想象词句所描绘的情景和画面。

要从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入手,通过课堂训练教会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圈点勾画、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二、听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纽带和关键听是承接积累与发挥的纽带,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关键所在。

过去语文教学重读写而轻听说,阻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充分发挥。

今天的小学语文课应充分重视学生听的能力培养。

(一)从兴趣着眼,有效激发学生听的热情。

可充分利用多数小学生都爱听故事的特点,在课堂上结合教材有意地穿插一些简短而有趣的故事,缓解思维疲劳,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出积极、和谐、平等的师生对话情境,培养听的兴趣。

(二)从技巧着手,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小学语文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这四种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更是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交往所必备的基本技能。

听,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不随意打断。

同时,要教导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理解对方的意思,抓住关键信息。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讲故事、朗读课文等方式,让学生在倾听中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此外,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倾听同伴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尊重意识和合作精神。

说,是表达自我的关键手段。

小学生往往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但可能会存在表达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

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说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逐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发音、语调、语速的指导,让他们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语言,有逻辑地表达观点,例如,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具体的事例进行论证。

读,是知识积累的重要方式。

阅读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推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优秀读物,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普读物等。

同时,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如何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等。

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读完一个故事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或者对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评价。

写,是综合运用语言的体现。

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

从低年级的写话开始,逐渐过渡到中高年级的习作。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让他们有话可写。

同时,要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如如何立意、选材、组织结构、运用修辞手法等。

在批改作文时,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的语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国语教育的重大责任。

对于一门语言学科来讲,最重要的能力无非就是听书读写四项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素质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学科是教育的基础学段,如果在小学阶段,听说读写的底子打好了,就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语文是一门基础的语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国语教育的重大责任。

对于一门语言学科来讲,最重要的能力无非就是听书读写四项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素质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而小学语文学科则是教育的基础学段,如果在小学阶段,听说读写的底子打好了,将十分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就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笔者就平时的一些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分享。

一、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听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走上社会,与人交流都不可能离开倾听别人的意见。

既然听的能力这么重要,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呢?我是这样做的,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渠道,因此,训练学生听的能力离不开课堂这个主阵地。

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从培养学生认真听课做起。

所谓“认真”,一要认真注意老师的表情或手势,有时候教师的表情或手势是对一些关键信息的提示。

二要认真对待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要进行积极思考,看看能否回答,不管思考的结果的问题如何,即不管是对是错,一定要敢于表达意见,这是对表达能力的最好锻炼。

有的同学对自己的思考结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总是不愿意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结果失去了一次次锻炼机会,越是这样,就越是不敢回答问题,从而失去了自信,这对自己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三要认真对待一些起承转接的句子,这是教师讲课过程中从一个重点到另一个重点,从一个关键点到另一个关键点的重要信息,我们要认真听讲,善于抓住这些信息,才能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听,说,读,写四

听,说,读,写四

听,说,读,写四
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听、说、读、写
第一个方面:听
听是要听懂老师说什么,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

需要我们有领悟能力,这种领悟能力是通过平时的阅读不断积累的,通过多读书多学知识就能够领悟到老师说话的内容了,也就自然而然听得懂,理解了。

第二个方面:说
说是要独立的表达,能够流畅地说话谈论。

平时可以通过朗诵和演讲,不断训练自己的胆量。

慢慢地就敢于在公众场所自如地说话了,能够畅意表达自己所想,畅所欲言。

第三个方面:读
读是大量阅读,语文是文字学科,需要多读书。

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挑选有质量的文章,可以多参考一些经典的书单,去阅读名著,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有值得世世代代传递下去的价值观,或者是写作技法。

多读优秀的作品,必然会使得人进步,扩展思想的维度。

第四个方面:写
写是要写文章,是在听、说、读三个素养的基础上,把所学变成书面文字。

把你内心想的东西转换成文章,让别人能够知道你想
表达什么东西。

一个个字拼凑成句子,写出心底的声音。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语文中听说读写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重“文”轻“语”,重“读写”而轻“听说”。

我们必须明白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听说读写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有着密切联系的四种语文能力,同属人类交流思想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范畴的不同活动形式。

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应该是: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怎样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将是本文的核心。

语文是什么?对执教语文的教师而言,正确理解是第一要义。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2月《誉滕万林》信中说得十分清晰:“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皆非立此名之原意。

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之含意较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认真琢磨,可知语文的实用功能与文化功能皆蕴含其中。

“语文”的内涵与外延随着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显然,今日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功能的界定有源可寻,非空穴来风。

1.许多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就很难有正确的教学实践.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总认为,读写是“硬”任务,大纲有要求,课本有任务,学校有考核,完不成任务,考不出好成绩向谁都不好做交待;听说是“软”任务,反正考试考不到,练不练无关紧要.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听话说话是人人都会的,读写能力提高了,听说也会跟着提高,用不着单独训练.有的教师埋怨,语文老师都够累的了,那还有时间去搞听说练习.在这些错误思想支配下,语文教学中就常常出现“欺软怕硬”的现象——对读写内容不敢有丝毫马虎,而对说话课则往往是敷衍了事,走过场,有时则干脆为读写让路.还有的教师主观上也想把听说抓上去,但由于平时对听说教学不研究或研究不够,在教学中练不得法,训不到位,出现问题时又指导不上去,所以常常是费时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因此几个“回合”之后也就气馁下来.这种由于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或训练不得要领而造成的形式主义的听说训练目前还普遍存在.所以听说训练很难走出误区.2.课堂教学仍以阅读分析为主,忽视听说训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堂中那种老师“满堂灌”学生静听式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但是要把课文“讲深”“讲透”的观念仍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为此他们在备课时广收资料,面面俱到地钻研文章,课堂上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篇章结构、语法修辞方面舍得下功夫,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尽管有频频“启发”、“提问”和“谈话”,也不乏有“一声雷”似的热闹景象,但仍没有跳出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语文知识为重点的传统模式.一堂课下来,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语言片断和知识,而真正的语言能力训练和提高却是微乎其微.这样的课堂教学在许多学校和许多教师中并不少见.3.小学生的听说能力仍然是低水平的.重“读写”轻“听说”的课堂教学和听说训练中的形式主义,影响小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和大纲的要求相比差距不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敢说、不会说、不爱说和不善说.不敢说.在课堂提问时,有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站起来就紧张脸红,低头不语,即使有回答,也是只言片语,声音低得难以听清.但这些学生在家中,在父母面前却能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必要时还会耍一阵子“小皇帝”的威风,让父母“唯命是从”.这些学生的家长常常不相信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不敢讲话.不会说.不少小学生或先天素质较差,或对所要说的知识不懂,因此在回答问题或单独的“说话”课上结结巴巴,手足无措,脸也憋得通红,却说不出几句明白的话来.不爱说.在课堂中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很注意听讲,但总是沉默不语,自己很少举手,当然也就更少有说话的机会.不善说.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许多班级举手率虽然很高,但能言语流畅比较准确回答问题的还只是少数.多数学生往往在说话时出现神态紧张,声音偏低或偏高,有的乡音土话较重,词语贫乏,内容简短,或语句重复脱节,语病比较多等问题.因此发言机会最多的自然是那些能让老师满意的“红花”,多数学生只好做了“绿叶”.二我们必须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的能力、写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要听说读写“四项全能”。

语文课堂应关注四大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应关注四大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应关注四大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是语文课堂训练活动的重点。

但事实上,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运用这个层面,还应关注其它四大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观察力、思考力、表现力和评价力。

只有当这四种能力均衡发展时,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水平才能稳步提升,趋于理想的状态。

那么,语文课堂上如何巧妙而有效地培养以上四大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具体谈一谈:一、巧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发现意识和创造思维的前提条件,如果学生不会通过观察去发现和捕捉信息,那么学生也很难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而反之,如果学生善于通过观察去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处或精华奥妙所在,那么何愁学生不会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由此看来,观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重要基础,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观察力的培养,其中配套插图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教育资源,我们要教育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热爱观察,体验观察,不断地获取有利信息,不断地生成教育资源,使学生得到终身发展,使学生能够终身受益。

例如教学《嫦娥奔月》一课,配套插图是对故事高潮部分的精彩的描绘,课上我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插图,捕捉人物的神情动作,想象人物的语言心理,并开展说话训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巧提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语文课堂教学其实是一项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思维活动,其核心是思考,学生课上思考的状态和质量,直接决定了语文课堂学习的效果。

当然,学生的思考是在问题的催发下而形成的,离开了问题情境,学生的思考活动将变得无目的,不自觉,学生的思考活动将变得相对消极、被动,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巧妙地设计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对问题总是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找到合理的答案,语文课堂更多值得关注的是学生思考的过程,而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个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和获取语言信息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探讨。

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学生在学龄前期,最初接触语言是通过听的方式,因此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对于提高其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听懂老师的授课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抓住重点。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播放录音、朗读故事、听力训练等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觉和理解。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口语表达是语言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使用语言进行思维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往往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和培养。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口语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说、说准确,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阅读是获取语言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和认知能力的有效手段。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老师可以通过导读、朗读课文、讲解词语、句子及文章的意义、进行阅读训练等形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丰富他们的语言知识和阅读经验。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只有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听说读写小学语文学习四项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小学语文学习四项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小学语文学习四项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四项基本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学习四项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听力能力的培养听力是语言习得的第一个步骤,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有趣的听力材料,如故事、歌曲、广播剧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听力活动,如听写、听后回答问题等,通过多次的反复听、答、检查,培养学生的听力记忆和理解能力。

同时,老师还可以进行情景模拟训练,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用语言进行交流,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二、口语能力的培养口语是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多次诵读、朗读、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培养他们的语言韵律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情境对话、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口语表达,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交流。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纸杂志等,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阅读。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培养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阅读理解题,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读书分享、诗歌朗诵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

四、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教授写作技巧,如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等,同时还可以进行作文评讲,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最新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最新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语文教育中听说读写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重“文”轻“语”,重“读写”而轻“听说”。

我们必须明白听说读写的重要性,听说读写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有着密切联系的四种语文能力,同属人类交流思想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范畴的不同活动形式。

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应该是: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文化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怎样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将是本文的核心。

关键词: 存在问题重要性听说读写正文:一、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语文是什么?对执教语文的教师而言,正确理解是第一要义。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2月《誉滕万林》信中说得十分清晰:“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

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之含意较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认真琢磨,可知语文的实用功能与文化功能皆蕴含其中。

“语文”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显然,今日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功能的界定有源可寻,非空穴来风。

1.许多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就很难有正确的教学实践,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总认为,读写是“硬”任务,大纲有要求,课本有任务,学校有考核,完不成任务,考不出好成绩向谁都不好做交待;听说是“软”任务,反正考试考不到,练不练无关紧要,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听话说话是人人都会的,读写能力提高了,听说也会跟着提高,用不着单独训练。

有的教师埋怨,语文老师都够累的了,那还有时间去搞听说练习,在这些错误思想支配下,语文教学中就常常出现“欺软怕硬”的现象——对读写内容不敢有丝毫马虎,而对说话课则往往是敷衍了事,走过场,有时则干脆为读写让路。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摘要: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通过不断地提升学生能力,最终能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现。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多种能力和多方知识的需求,当学生步入高段阶段的学习时,也应相应的调整教学的内容,以达到相应的需求,以此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听为基础,以读为抓手,以说、写为目的,训练语感,运用语文。

关键词:听说读写;能力;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019-01语文学科的教学,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听说读写这种教学过程中所用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通过听说读写各方位的提高和培养,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和能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以听为基础,读为抓手,训练语感听与读都具备理解的功能。

加强听和读的训练,是让学生正确理解语文的最基本的途径。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切实加强语感训练,进行听、读能力的培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丰富语言积累,以形成良好的语感。

听在语文教学中应作为基础,为了让学生能听清、听懂,还会听记、听辨,以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重构信息的能力。

我利用各种机会要求学生听清、听准老师、同学、家长的话,同时注意说者语气、语调等来培养语感。

为了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听的训练活动,加以培养。

如举行“道听途说”的游戏,让学生听老师的话,转述老师的话,然后分组进行比赛,能准确转述的小组为获胜小组。

这样的活动学生兴致高昂,听记效果极佳。

再如让学生模拟当“小记者”去模拟采访。

在采访中听记这些人的语言并做好记录,从而训练学生的听记能力。

在口语交际课上,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从对方的发言中汲取好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质疑不懂的地方,要求学生在交际中听语,在听语中交际,从而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为其他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语文课堂的外延,为广大学生学好语文,提供了丰富的听说读写材料,化无声为有声,变单一为丰富,变抽象教学为具体教学。

学好语文,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要让学生能说会写,所以教师要把新课标中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语言是有声的,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交流思想都离不开“听”。

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借助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材料,变抽象为具体,让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该去如何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呢?
1、抓基础训练,掌握必要的技能。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但一定要循序渐进,要从听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则入手,重视汉语声母、韵母、声调、重音、语速、感情的听力训练,确保听音正确。

2、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听。

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精典的朗读篇目,并播放相关的录相材料,促进学生听力的提高。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翻刻翻录精典篇目朗读DV和朗读带,在课后听读。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节假日里注意收看新闻联播等节目,学习播音员的发声、发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提高听力水平。

3、培养学生养成正确去听的习惯。

在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整合听读材料,并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完整的、准确的、有感情地表述出来。

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边看边听边理解、边记忆的良好习惯,如果长期坚持,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4、注意精听和泛听相结合。

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精听和泛听的综合课件,这种精听教学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泛听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语言、语音规律,增强学生对未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这样既帮助学生消化吸收了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了语言创造的乐趣。

教师要注意在精听和泛听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既要抓关键词、抓主旨,获取特定的语言信息,又要抓听读材料中的特点细节,从而抓住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以达到学习知识,培养听力能力的目的。

二、挖掘课内外语文资源,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语文课程蕴涵了广博的人文信息,对于这些信息的获取与分享,离不开“说”。

但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往往羞于开口,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甚至会严重地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

教师要解学生,关爱学生,要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提高学生的说话的胆量和说话的能力。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呢?
1、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中配设了大量富有儿童情趣的、色彩艳丽的、为学生所喜爱的图片,初中语文教材中也配设了一些图片。

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内图片资源及网络图片资源,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如九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如“金钱,人类共同面对的话题”,教师就可以利用图片资源进行说话训练。

2、利用精彩词语和句子引领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汉语言词语丰富多彩,精彩纷呈,一些句子形式优美,富含语文美和哲理意蕴,教师可以从书本中学的现成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教师还可以从精典篇目及现代美文中寻找词语或句子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通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说话的兴趣就会提高,说话能力就会提高。

三、关注“读”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要学好语文,学生不仅要会听、会说,而且还有会读。

教师对学生“读”的能力的培养是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

“读”好了,可以直接有益于听、帮助写、促进说。

“读”本身蕴含着很深的奥秘。

古人
早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这并非否认教师在教学中“讲”的主导地位,而是强调了“读”自身的重要性。

读如此重要,该如何读呢?
1、以读思疑,重视导读。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和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一定要发挥导读思疑的作用,精心设计阅读提纲或思考题,突出“读”这个重点,力求提纲挈领,抓住关键和精髓,做到学有目标,读有方向,记有重点,充分体现导读在教学中用时少、收益大的特点。

2、忘我投入,进入角色。

六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上课时读得投入,醉在其中,可见他忘我投入,进入了角色。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心态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课堂教学中要尽快控制学生心态,引导他们树立较强的“角色”意识。

当然教师本身应该搞好自身的范读,与学生一起进入角色,沉浸到作品所描绘的境界中去。

这就需要师生双方共创一个“读”的和谐氛围,使学生愿意参与、主动参与,并且乐在其中。

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重在启发、点拨、鼓励学生放开胆去读,不受框框的限制,投入的去“读”,直到读出作品内容、人物性格、文章结构、思想主题等。

3、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提升读的效果。

恰当地变化运用教学手段,不仅对读大有裨益,而且可加快学生掌握知识的节奏。

教师在指导学生精读、略读的过程中,有必要适当地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素养。

如《出师表》一文,教师可安排学生做“读”的试验,一个组细读体会,一个组通过上台表演来促读,教学效果肯定会有所不同。

作为语文教师,除了抓好课堂一读这个环节之外,还有责任引导学生由课内读的小天地,步入课外读的大课堂,真正发挥“读”自身的神奇奥妙。

使学生在读的前提下,“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四、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言:“要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

”但是对于广大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先天不足。

其实在小学阶段,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话时,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以至学生在初中阶段,作文水平难以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写话和作文的能力呢?
1、联系生活实践,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寻找写话的内容。

写话需要内容。

平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事、物,关注世界上的热点、焦点问题,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尽量去写下来,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让学生懂得,谁的观察力最强,谁就能写出最有分量的佳作来。

持之以恒的实践下去,学生写作积极性就会提高,自然会把自己喜欢的、幻想的、开心的、心存疑惑的事写下来。

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自觉练笔的好习惯。

2、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注意把“兴趣”二字放在首位,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开展趣味写作,使兴趣成为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让学生在兴趣中起步,并有意识提高。

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能产生独特的魅力。

多媒体通过以图激趣,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除理性思维之外,用感性思维去认识世界,就会产生“视觉经验的词语化”,可以启发学生去想象、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精神。

多媒体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媒体课堂去观察、去感触、去渲染和扩充自己的感触,去尽情表达。

教师则要切切实实去做一个多媒体作文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使学生的作文语言变得丰富生动,有感情色彩,然后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一篇打动人感染人佳作。

事实上,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其听说读写能力是不能分开的,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一个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但只有使学生在这四个方面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能力得到了培养,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才能不断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因此,身处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