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阳明对陆九渊心学的扬弃和超越

合集下载

论王阳明

论王阳明

论王阳明——致良知(2011-05-18 17:00:05)转载▼标签:王阳明文莱致良知《大学》全知全能(文莱按:古人说“修辞立其诚”,这篇文章也是我长久以来的思考结果,在此首发,这种对王阳明“良知论”的理解也是自家体贴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我素来认为哲学都是个人化的,我们无法强制别人接受思想,最多只能是吸引,来反思,哲学如果对个人无用,那么它真就无用;如果对个人有用,那么它将是革命的力量。

哲学的意义在此!我没有写文章打草稿的习惯,文章稍微有点凌乱,等有机会再调整。

)没有哪一个古人能像王阳明这样身前身后美名不断,并且尤其受到今天人的喜欢。

个中缘由还不好断言,不知道有没有人说说原因,我是很想知道的。

朱熹大家很讨厌,更多的都是些非理性的责骂,把“存天理,灭人欲”作为他的一条罪证。

实际上这句话是大部分宋明儒的共识,提到致良知时,王阳明也是这个观点,“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灭人欲”(《传习录》上)。

天理纯粹至善,人欲为恶乃是共识。

有说朱熹是伪君子,假道学,而这只是后来搞坏掉的,如果开始即是坏的,也不会流传那么久,否则,我们不得不说我们的祖先也太蠢了些。

或许是因为有比较的缘故,把朱熹搞成小丑,王阳明就成了圣人了。

但是,今天那么多人喜欢,我确实不知道怎么回事。

王阳明最重要的理论无非“致良知”,“吾平生所教,只致良知三字”,这三个字稍微知道王阳明的,差不多就清楚是他在百死千难中所得,所以,这三个字就有很重的分量。

王阳明这么重视这三个字,那么到底这是什么意思?“千百年圣学,心学也”,这心学也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除此外,在王阳明看来,更无别的学问。

我们清楚,儒家学说是入世间法,目的就在于实现社会的大治。

用时髦的话说——和谐(但是这两个字得小心点用,因为现在这差不多成贬义了,但我这里是它的原意)。

那么王阳明的“致良知”是如何实现一个儒者心里的理想,实现社会的和谐的呢?致良知是“良知”和“致知”的和合,“良知”来自《孟子》,“人之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论陆九渊和王阳明心即理说的区别和差异

论陆九渊和王阳明心即理说的区别和差异

论陆九渊和王阳明心即理说的区别和差异次,“理”的内容应该既是宇宙自然界的秩序,又是社会伦理秩序。

“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

”最后“理”应, 该是人生存活动的最高准则,人必须顺“理”而行。

“此理充塞宇宙,天地鬼神切不能违异,况于人乎?”因此,陆九渊的“理”具有客观性,无限性、神圣性。

其实质与朱熹的“理”并无太大差异。

与陆九渊不同,王阳明的“理”是具体的“心之条理”。

“理也者,心之条理。

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则为信。

千变万化,至不可穷竭,而莫非发于吾之一心。

”当“心”有“条理”的时候,便会自然的外在表现为“孝”、“忠”、“信”等伦理活动。

即使这些伦理活动千变万化, 不可穷竭,但其根源莫不发自“心之条理”,亦即“莫非发于吾之一心”。

这样,王阳明就把陆九渊那高高在上、外在的“理”落到实处。

在将“理”落入人心之后,王阳明才更进一步地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等命题。

然后王阳明从“理”和“物”之于人的意义、价值去考察外界和人的关系,去考察人与物、“心”与“理”的内在联系。

从而将“理”与“物”彻底定位在“心”内。

在这一点上,王学的精致、优越无疑是对陆学的深化和超越。

3、心即理陆王对“心”和“理”的不同规定直接导致他们对“心”与“理”之间关系的不同处理。

陆九渊对“心”和“理”的规定有着十分浓厚的思辨色彩。

他在对宇宙天地的体悟中,把人安排在天地之间,把“心”和“理”并立起来。

而王阳明对于“心”和“理”的规定以及对它们关系的处理,是直接建立在他对朱子学和陆学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

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体验与时代的需求想结合,试图寻找一套行之有效,即体即用的伦理道德践行之学。

而在王阳明的体系中,“心即理”的“即”似乎应该理解为呈现、发用、派生的意思。

“心即理也。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 “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

王阳明经典诠释的心学超越

王阳明经典诠释的心学超越

王阳明经典诠释的心学超越摘要:从经典诠释建构哲学系统,是中国哲学前进的动力和主流。

在经典与诠释的张力下,文本的经典地位发生着转换,诠释的意义追寻发生着游移。

王守仁以心学诠释经典,实现了对经典诠释的超越。

他以古本为基,透显了对原始儒学的复归。

其诠释经典之旨在于得意忘辞,探求圣人之意,把捉圣人之道。

他以心为标识,化天理为良知,认为六经不外吾心,吾心自有六经,其“解经”的实质是“解心”。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经典诠释中国思想发展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诠释经典的历史。

经典一般是指具有指导作用的权威性著作,宣扬教义的根本性典籍和具有法典地位的经籍。

在中国,经典又特指儒家的经典。

一部儒学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经典不断进行诠释的历史。

先秦时期,中华文化出现了所谓“哲学的突破”,哲人顿现,著作纷呈。

在此轴心期,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的权威逐渐建立,奠定了中国思想“从经典出发思考”的传统。

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于经典在知识和洞见方面的优越性,人们相信经典的正确性和权威性,并自觉地而非违心地祟奉它。

因此从本质上说,经典体现一定民族、一定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①中国思想每一次新的飞跃都重燃经典的火焰,而产生对经典的重新诠释。

解读经典文本,从经典诠释建构哲学系统,成为中国哲学前进的动力和主流。

在经典与诠释的张力下,文本的经典地位发生着转换,诠释的意义追寻也发生着游移。

汉代,儒家经典被置于神圣的位置,奉立为官学。

汉代经学诠释的极度发展同时也引发了汉学的衰败,导致了宋明理学的崛起。

从理学的演变看,滥觞于宋初的理学,发展至朱熹而臻于大成。

元代以后,程朱理学被确立为官方正宗而一统天下,其威势如日中天,当时学子无不偃伏其旌下,正如《明史·儒林传序》所说:“原夫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矱秩然。

”②学者非孔孟之书不读,非程朱之学不讲,学术界形成了“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的朱学垄断局面。

简述陆王“心学”及王阳明的“致良知”

简述陆王“心学”及王阳明的“致良知”

简述陆王“心学”及王阳明的“致良知”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二十六章新儒家:心学”中说:陆王学派,也称"心学",由程颢开创,由陆九渊、王守仁完成。

陆九渊(1139-1193年),人称象山先生,今江西省人。

他与朱熹是朋友,但是他们的哲学思想在各方面都有分歧。

他们围绕重大哲学问题,进行了口头的、书面的争论,引起当时人们的极大兴趣。

陆九渊的"心"的概念据说陆九渊、王守仁二人都亲自经验过顿悟,然后对于他们的思想的真理价值,坚信不疑。

陆九渊有一天《象山全集》卷三十三)又尝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 (同上,卷三十六)朱熹赞同程颐说的"性即理",陆九渊的回答却是"心即理"(同上,卷十二)。

两句话只有一宇之差,可是其中存在着两个学派的根本分歧。

我们在前一章看到,在朱熹的系统中,认为心是理的具体化,也是气的具体化,所以心与抽象的理不是一回事。

于是朱熹就只能说性即理,而不能说心即理。

但是在陆九渊的系统中,刚好相反,认为心即理,他以为在心、性之间作出区别,纯粹是文字上的区别。

关于这样的文字上的区别,他说:"今之学者读书,只是解字,更不求血脉。

且如情、性、心、才,都是一般物事,言偶不同耳。

"(同上,卷三十五)可是我们在前一章已经看出,朱熹区别心与性,完全不是文字上的区别;从他的观点看来,实在的确存在着这样的区别。

不过,朱熹所见的实在,与陆九渊所见的实在,迥不相同。

在朱熹看来,实在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一个是具体的。

在陆九渊看来,实在只有一个世界,它就是心(个人的心)或"心"(宇宙的心)。

但是陆九渊的说法,只给予我们一个要略,说明心学的世界系统大概是什么。

浅析陆王学派的心学观

浅析陆王学派的心学观

浅析陆王学派的心学观【摘要】:宋明儒学之“心学”一系,常以“陆王”并称。

本文浅谈一下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学派的心学观点,主要从陆九渊的心与理,王守仁的心与道,王守仁对陆九渊的思想的继承和扬弃,以及心学观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这四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心学理心即理陆九渊王守仁本体通过中国教育史的学习,我对教育史的发展脉络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而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就是心学。

考研的时候对王阳明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对心学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主观上觉得心学与唯心主义相关。

借这次的论文,简要的梳理一下心学的基本观点及我的认识。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对陆九渊的思想继承和发展,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陆王学派主要指宋明时期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流派。

南宋时,陆九渊倡言心即理,针对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提出“发明本心”、“收其放心”的“简易”、“直捷”主张。

他还同朱熹辩论过“无极”、“太极”等问题,成为与朱熹一派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被称为“心学”。

王守仁更是集心学之大成,并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推行“致良知”的方法,认为“良知”就是“天理”,“致良知”就是“明明德”同时提出“知行合一”的革命性观点,反对宋儒知先行后的说法或知而不行的做法。

王守仁是陆九渊以后影响最大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陆王两人对心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心学的彻底确立奠定了基础。

所以我想以王守仁和陆九渊的主义观点为代表谈谈陆王学派的心学观。

一陆九渊的心与理1.心即理“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

陆九渊在哲学上提出“心即理”。

他断言说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认为心也是唯一的实在。

论阳明后学对陆象山哲学思想的述评

论阳明后学对陆象山哲学思想的述评

即静即动,即本即末,即体即用,一以贯之。王阳明最向往的是颜子“不迁不贰”,是《中庸》的“无声
无臭”的思想境界。在《答友人问》一信中,阳明的批评应该比较明显:
又问 :“知行合一之说,是先生论学最要紧处。今既与象山之说异矣,敢问其所以同。”曰 :“知 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若头脑处见得分明,见 得原是一个头脑,则虽把知行分作两个说,毕竟将来做那一个工夫,则始或未便融会,终所谓百虑 而一致矣。若头脑见得不分明,原看做两个了,则虽把知行合作一个说,亦恐终未有凑泊处,况又 分作两截去做,则是从头至尾更没讨下落处也。”d
贬之者以此,其称之者亦以此。象山之学,本无所承,东发以为遥出于上蔡,予以为兼出于信伯。”(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儒学案序
录》,《宋元学案》卷首,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6页) b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0—41页。 c 王阳明:《象山文集序》,《王阳明全集(新编本)》卷七,吴光等编校,第261页。 d 王阳明:《答徐成之二》,《王阳明全集(新编本)》卷二十一,吴光等编校,第845页。 e 王阳明:《答徐成之二》,《王阳明全集(新编本)》卷二十一,吴光等编校,第845页。 f 王阳明:《象山文集序》,《王阳明全集(新编本)》卷七,吴光等编校,第261页。
观点也是吻合的。
可是象山三百年来已经被历史隐埋了。为什么呢?王阳明说,人们因为陆象山曾经与朱熹有学术的
争辩或囿于学派之争,或囿于见风
使舵,大家都人云亦云,一犬吠影,百犬吠声,“遂诋以为禅。夫禅之说,弃人伦,遗物理,而要其归极,
不可以为天下国家。苟陆氏之学而果若是也,乃所以为禅也。今禅之说与陆氏之说,其书具存,学者苟 取而观之,其是非同异,当有不待于辩说者”c。佛教“弃人伦,遗物理,而要其归极,不可以为天下

论王阳明对周、程道统的继承

论王阳明对周、程道统的继承

论王阳明对周、程道统的继承作者:刘琳娜来源:《船山学刊》2017年第02期摘要:宋明理学的道统论述中,王阳明与朱熹、陆九渊之学的关系已有充分的讨论,但其对周敦颐、程颢的继承和发展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

本文认为,不论是在道统自觉意识上还是在对道体的认知上,王阳明都有明确的传承周程学问的倾向。

“动静”观念是探讨“周程—阳明”之传的重要线索,王阳明对道体的理解,以及对易之本体的阐释,均表现出兼合动静的特质,这与周敦颐“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程颢“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等思想有着深刻的渊源。

从道体动静的角度切入,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王阳明的学问归属。

关键词:王阳明;道统;周敦颐;程颢;动静;理学对道统的讨论主要有两种方法论的进路:一是考虑思想家本身对于传承的自觉意识,亦即其如何界定自身的学问归属;二是从思想内涵,尤其是对“道体”的认知进行辨析,对“道”这一根源性概念的不同认知直接决定了不同思想家的理路分歧。

历来对于明代心学宗师王阳明(守仁,1472—1529)与其他宋明理学家的渊源,多关注其对朱熹(晦庵,1130—1200)与陆九渊(象山,1139—1193)的扬弃,而较少留意其对周敦颐(濂溪,1017—1073)与程颢(明道,1032—1085)的推崇。

事实上,王阳明不仅多次表达了继承濂溪、明道的自觉意识,他对道体的论述也充分表现了接续周、程的特质。

一、王阳明的道统自觉意识在以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为宋明理学两条主要分支的既成认知中,“陆象山—王阳明”传承之说历来占据主导地位,①学者多以二人理路之相近而认为阳明学说祖述象山。

但仔细检视王阳明本人的言论,倒从未正面肯定其学承于象山,相反,在宋代理学家中,他对濂溪、明道、朱子三者的论述占更大的比重。

唐君毅先生曾着重指出阳明对于朱子的传承:“阳明之学,归宗近陆象山,然实由朱子之学发展而出。

”②从阳明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此论确有实据。

王阳明早年遍读考亭之书,到庭前格竹七日以至得病,而其心学的独立性形成之后,又不遗余力地辩驳朱子学说“析心与理为二”的问题,强调“心即理”的主张,也重新解读《大学》“格物”说与朱子旧说抗衡,并作《朱子晚年定论》试图调和自身学说与朱子的龃龉。

陆九渊教育思想简论

陆九渊教育思想简论

陆九渊教育思想简论
陆九渊的思想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 是心学学派的创始人,陆九渊认为人的心与理都是天赋的,是永恒不变的,封建社会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人心之中本来就与生俱来的, 学习的目的就是要穷此理,尽此心,对于-一个人来说难免会被外界的物欲所蒙蔽,因此就会失去了本心,于是心就不灵了,理就不明了。

陆九渊的思想接近程颢,偏重在心性的修养,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

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

即是所谓的“尊德性”。

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明代王阳明赞赏陆九渊的学说,使得陆九渊的“心学”得以发扬,因此学界称之为“陆王”学派,实际上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南宋淳熙二年(年),吕祖谦邀请陆九渊、朱熹等人参加“鹅湖之会”,陆九渊雄辩滔滔,提出“尧舜之前有何书可读?”,认为只要明心见性即可,致使“朱熹不慊”,双方不欢而散;后来朱熹在给吕祖谦的信中写道,鹅湖之会以后,“吾痛不得自鹅湖,遂入怀玉,深山静坐数月”。

朱熹认为陆九渊的学说简略空疏,而陆九渊则指出朱熹的学说支离琐碎。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关系是什么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关系是什么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关系是什么陆九渊,生于1139年,卒于1193年,字子静,号为象山,世人又称其为“存斋先生”。

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而王阳明也是心学的代表人物,那陆九渊与王阳明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是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关系陆九渊与王阳明都是心学的代表性人物,两个人都对心学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则在陆九渊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了心学,两个人都认为“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人们应该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真理,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从两个人的思想来说,两个人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性人物,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则是心学的发展人,王阳明将心学发展,并且细致化,并且王阳明受到道家和佛家的影响,在其理论之中加入了这两方面的元素。

历史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学说合称为“陆王学说”,可见两个人的学说是师承一脉的。

但是说到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名气与影响,王阳明的名气与影响要远远大于陆九渊,王阳明将自己的学说应用在自己的仕途当中,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王阳明的用兵可谓是出神入化的,曾经多次带兵剿灭叛乱,可谓是功劳极高,被皇帝追赐新建侯,谥号是文成。

王阳明的学说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一带,对这些地方的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人对王阳明的学说推崇备至,太盐平八郎、李光耀等都奉阳明先生之思想为圭臬。

而陆九渊的学说比较的粗陋一些,影响也远远的小于王阳明。

再者陆九渊与王阳明所走的路有一些相似之处,两个人不仅仅走仕途,而且都开坛讲学,积极的宣传自己的学说,并且拥有很多的拥趸者,从这一点上两个人是非常相似的。

总而言之,陆九渊与王阳明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两位思想家和教育家,更是自己学说的实践者。

两个人具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也有着不同的地方。

陆九渊传的介绍陆九渊,生于1139年,卒于1193年,字子静,号为象山,世人又称其为“存斋先生”。

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青田村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二十四史中的《宋史》中有一篇传记是专门为陆九渊而写的,名字就是《陆九渊传》。

王阳明心学学习感悟

王阳明心学学习感悟

王阳明心学学习感悟民国“史学四大家”之一的钱穆曾这样评价过王阳明心学:他认为王阳明是宋儒的“克家肖子”,不仅继承了宋儒“变化气质”的学统,更在讨论心、物关系时折中了心、物两派,超越了朱熹与陆九渊两位前辈,提出了独有的“感应”一说;王阳明重视实践,境界高远,其知行合一更是旷古绝今。

我上学期间就听说过王阳明心学,但脑子里对心学的认识只停留在“知行合一”一个概念点上,很幼稚的以为知行合一就是“知道了就应该去做”,或者“知道和做到都实践了才是圣贤”,来到致良知诚意班,虽学习了几个章节,却完全颠覆我的认知,我以为的知行合一和阳明心学所讲的知行合一,差了好几个层次。

真如钱穆所言,王阳明心学思想,旨在呼唤人的本性意识,着重强调个体本身价值和自我人性修养。

强调内心的力量,良知人人都有;强调以高度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间。

“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为什么要立志?《示弟立志说》阳明先生对弟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

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

”这个志不是小目标,与财富、地位、声名都无关。

这个志是大志,是立生命的方向,立成圣成贤之志!简单说,就是立下了做圣贤和做君子的志向。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向是勤学的基础,志向不定无以勤学。

“白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勤学是实现理想的途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学是立志通达的实现基础;“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勤学是我们永立时代潮头的不二选择。

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毋以老耄而弃予”,活到老学到老。

在《寄诸弟书》中王阳明先生提到,“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而应及时改正。

志向坚定之人能正确面对自己的过失,能通过改过更好地更有实效地去将自己的志向变为现实,三省吾身方能明不足,补短板,不断淬炼向上向善的品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杨武林记得以前在看《明朝那些事儿》时,当年明月对王守仁推崇备至,花了很多的笔墨写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做了传奇式的描写。

使我对这位心学的创立者充满了景仰之情。

但对他的了解一直也停留于当时那短短的两个章节,一直无缘对心学继续进一步的学习。

这次有缘拿到了度阴山所著的《知行合一王阳明2》,认真通读了一遍,才真正的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这个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的心路历程。

开篇第一章就通俗的解释了阳明学说的核心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使我这个门外女子一下子被吸引到了心学的思想核心,体悟了人生境界的重要意义。

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二个先决条件。

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

只有先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王阳明从小就没有立志走科举仕途的目标,而是立志要成为圣贤之人,这在当时引起了老师的不解,但他矢志不移,通过不断的实践加学习,终成一代圣贤。

他从格物致知引伸到认识本体,认识客观的“天理”,再把它转换为律己的修养目标,直接追求一种人生意境。

这种意境使人能够“心有所主”,王阳明就是一个能坚持自己的观念,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人。

他能在人生实践中对各种境遇、事物都运用自如,应对合“理”。

这一切都因为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

实际上王阳明的哲学命题,从“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其核心所讲的,就是心之“体用”,即“良知”的境界与“致良知”修养的圆融契合。

其中,确立正确的目标看起来似乎相对容易,这就是“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这样,圣人才为“人人可到”,使人人“自有担当”。

因此,在为学方法及学说体系上,与朱熹不同,他不是“格”、“致”求知,识认客观的“天理”,再把它转换为律己的修养目标,而是直接追求一种人生意境。

这种意境使人能够“心有所主”,并在人生实践中对各种境遇、事物,都能运用自如,应对合“理”。

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什么新发展?

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什么新发展?

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什么新发展?2021年摘于360问答网友满意回答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

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

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

他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天理即是人欲”;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

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

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

”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

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后行”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

他论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

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阳明学派,影响很大。

他广收门徒,遍及各地。

死后,“王学”虽分成几个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见其长。

他的哲学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

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

他的弟子与心学影响了很多人:徐阶,张居正,海瑞,陶行知等,名扬海外!王守仁王守仁不只是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他非常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回故乡时,常游览名胜古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如他写的《忆龙泉山》:我爱龙泉山,山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云山,三年走车马。

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王守仁的游足还到奉化雪窦山,他写的《雪窦山》诗明丽、秀拔。

数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息。

穷山路断独来难,过尽千溪见石坛。

高阁鸣钟僧睡起,深林元暑葛衣寒。

壑雷隐隐连岩瀑,山雨森森映竹竿。

莫讶诸峰俱眼熟,当年曾向画图看。

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

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他将心学凝成四句话: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从王阳明对狂者的赞扬,看阳明心学的自由精神

从王阳明对狂者的赞扬,看阳明心学的自由精神

从王阳明对狂者的赞扬,看阳明心学的自由精神王阳明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位奇人,作为哲学家,他能代表打仗,剿匪平叛;作为军事家,他能提出心学,流传千古。

与其他儒者的“温良恭俭让”不同,王阳明神身上带着狂者之气。

王阳明将良知视为人实践的唯一标准与最高准则,要求人一切只依良知去做,知行合一,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不要在乎外界的毁誉。

所以王阳明总是以一个狂者的姿态出现于世人面前。

《王阳明年谱》曾记载了一段王阳明与其弟子的一段对话:邹守益、薛侃、黄宗明、马明衡、王艮等侍,因言诽谤日炽。

先生曰:“诸君且言其故。

”有言先生势位隆盛,是以忌嫉谤;有言先生学日明,为宋儒争异同,则以学术谤;有言天下从游者众,与其进不保其往,又以身谤。

先生曰:“三言者诚皆有之,特吾自知诸君论未及耳。

”请问,曰:“吾自南京以前,尚有些乡愿意思。

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才做得狂者。

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王阳明年谱》)可见王阳明认为,只要“信良知真是真非处”,“信手行去”,便是做得“狂者”的胸次。

如果个体一味迎合他人,也就是所谓“乡愿”,那么他常常会丧失自我。

致良知意味着唤醒内在自我(真己、本心、心体),超越沉沦,这体现了内在的人格力量,而其外在表现便是带有狂者气象的豪杰。

狂者以真为尚,自信本心,没有矫饰,不为外在的毁誉所左右。

狂者不仅拒绝沉沦于世俗化过程,且敢于向世俗挑战,具有顶天立地的气概。

狂者胸次是伴随王阳明一生的气质。

《年谱》记载王阳明少年时便豪迈不羁,他的父亲王华常常因此而担忧,惟有其祖父竹轩公了解他。

十五岁时,王阳明有经略四方之志,出居庸关考察,还逐胡人骑射,胡人不敢犯。

因当时国家内忧外患,王阳明多次想上书朝廷献计献策,结果被其父王华阻止了,并被父亲斥之为狂。

其后王阳明无论是留情武事,学兵法韬略,还是醉心佛老,行导引养生,乃至成学后反对朱学正统,以及宸濠之变时毅然举兵平乱,无不显示出其狂者的精神。

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

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

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王阳明的心学主要汲取和综合了孟子的“心”思、禅宗的“心”境和陆九渊的“心”本等思想,孟子的影响是间接的,陆九渊的影响是直接的,禅宗的影响是启发式的。

这些影响使得王阳明成为心学集大成者,这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标签:王阳明;心学;理论渊源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子伯安,浙江余姚人。

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心学集大成者。

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被称为儒学“第一完人”。

在儒学发展史上,王阳明的心学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学和宋代理学。

熊十力说:“阳明之学,确实是儒家正脉。

”(熊十力《十力语要》)我们认为,王阳明心学是儒学发展史上无法绕过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王阳明思想体系的宗旨就是“心”。

他说:“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旨,我如今说个心即理。

”(《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下》卷三)王阳明心学从理论渊源上说,他是继承了孟子的“心”思、禅宗的“心”境和陆九渊的“心”本。

一、孟子的“心”思对王阳明心学的理论影响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理论渊源首先是继承了孟子的“心”学。

孟子曾多次谈到“心”。

孟子谈到的“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心”指人的本心和人的认同与拥戴之情。

如“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另一方面,“心”指的是对善意、正义、公正的追求。

如“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推荐语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推荐语

1读懂了阳明心学,就读懂了世故人情;读懂了阳明心学,就读懂了前途命运。

无论社会如何纷繁复杂,你都是赢家。

读懂,你只需翻开文德编著的《心学的智慧(精)》。

的心学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现在的社会也具有深刻的意义。

面对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生活,疲惫不堪的人们精神生活逐渐荒芜,心灵也越发孤独。

的心学高扬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透明本心、胸中酒脱,对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让疲惫脆弱的现代人重新获得强大的内心,在浮躁的社会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充实与幸福,是现代人修养身心的佳指导思想。

2王阳明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

纵观王阳明的生命历程,虽然一路坎坷,但他世功显赫,学名昭昭,成为中国历史上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显著作为的大家。

中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曾说:“王阳明是伟大的精神生活者,他是儒家精神的复活者。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甚至认为,王阳明是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

更有甚者说:中国历史上只有
两个圣人,他们分别是孔子和王阳明。

可见,王阳明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神的传承和立新两方面的重要地位。

王阳明的思想流传千古,响彻中外,“王学”对日本等国的思想界影响极大,现在每年都有一些日本学者前来阳明洞朝圣参拜,日本三岛毅博士有诗云“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而有着“日本经营之神”之称的稻盛和夫也将王阳明视为精神偶像,他的经营哲学中无不渗透着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

人物杂评: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

人物杂评: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

人物杂评: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是宋代重要的儒学思想家之一,其创建的心学思想在政治上、教育上对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陆九渊承儒家思想一脉,深化和发展儒家心性思想,并吸收和借鉴了道佛理论,融儒释道三教理论为己用,并非当代所认为的唯心主义。

他的思想从“吾心即宇宙”出发,认为宇宙万物皆满心而发,作为体系的宇宙论;在本体的认识中,先继承地解释了理,得出“心即理”的本体论;认识到心的本体性后,人尊崇本心,便能做到“天人合一”,便构成其心学体系的人性论;最后以“发明本心”作为人的道德实践,就是其思想体系中的工夫论。

陆九渊从宇宙观的认识和人性论的阐述再到本体论的论证,到最后的做工夫。

在宋代理学以“理”为本体的理学思想背景下,开创了将“心”作为本体的心学思想,形成了既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有实践内容的陆九渊心学思想完整体系。

经王阳明的发展和弘扬,陆王心学受到世人瞩目,对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明清以来哲学思潮主流,影响一直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

陆九渊生平事迹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字子静,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因其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

他是心学的开山鼻祖。

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被后人称为“陆子”。

陆九渊一家虽然家境平平,但父子相传,兄弟相继,读书识礼,却是一个书香之家。

年少时期,陆九渊所处的兄弟同学共进、互为师友、和睦融洽的家庭环境,为陆九渊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兄弟六人中,陆九渊最为年幼,但成就最高,成为影响后世的大思想家、教育家,这与其家学渊源不无关系。

清代全祖望说“三陆子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

”陆九渊、陆九龄、陆九韶乾道八年(1172)中进士,初任隆兴府靖安(今江西靖安)县主簿,后调建宁府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主簿,迁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等职。

王阳明的《传习录》名言,句句透露心学的玄机,耐人寻味

王阳明的《传习录》名言,句句透露心学的玄机,耐人寻味

王阳明的《传习录》名言,句句透露心学的玄机,耐人寻味助读资料王守仁(1472—1529年),浙江余姚人,自号阳明子,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

他早年也与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习宋儒的学问,朱熹的著作自然也是他熟读的对象。

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他考中进士,第二年,他被授予云南清吏司主事,后来又改为兵部主事。

可以说他在而立之年找到了自己的地位,功成名就了。

弘治十八年(1505年),他“专志授徒讲学”,和“心学”家陈献章的弟子湛甘泉结交,共同以昌明圣学为追求。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为直言进谏,冒犯权贵,一度被当时的大宦官刘瑾排挤,后来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在龙场,王阳明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形而上学的问题,所以,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他逐渐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之后,他又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于是顺道回家省亲,一路上给自己的得意门生徐爱讲述《大学》的宗旨,被记录为《大学问》,成为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纲要。

《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王阳明的“心学”远祧孟子,直承象山。

针对程朱理学越来越脱离人的生命而知识化、外在化的倾向,特别是其末流所暴露出来的支离破碎的弊病,王阳明以更加简易直截的思想与“先立乎其大”的入手方法,开辟了另一条与朱子不同的成德之学,拓宽了主体自立自主的精神价值世界,展示了道德自律与人格挺立的实践精义及具体路径。

他所提倡的“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等理论主张,实际就是强调人内心深处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情感,知识论应该与活泼的生命相结合。

“传习”一词出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部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也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其“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书中阐述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心学”观点,体现了致良知、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等思想宗旨,可以说是阳明学说的精华。

略论阳明心学与陆九渊、杨简思想之关系

略论阳明心学与陆九渊、杨简思想之关系
启拨是孟 子 之后第 一 人 ; 二 是 陆九
渊在学 问思辩 、 致知格物方 面, 虽然存在不足, 但在
大本大原上 , 并 无 人 可 超过 他 。不 管 怎么 说 , 在 王 阳明心 目中 , 周敦颐、 程 颢 之后 , 当 数 陆九 渊 为 最 , 王 阳 明甚 至 明确 表示 自己即使 得罪 天 下人 , 也要 极
J OURNA L OF GUI YANG UNI VER S I T Y
No . 1 . 2 0 1 3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B i mo n t h l y )
( G e n e r a l N o . 3 1 )
略 论 阳明心 学与陆九渊 、 杨 简 思 想 之 关 系
J i u y u a n a n d Ya n g J i a n  ̄t h o u g h t s .I t i s b e l i e v e d t h a t Ya n g mi n g h a d i n h e r i t e d L u J i u y u a n  ̄u n d e st r a n d i n g o f L i u J i n g ,t h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t h e Xi n,Z h i Xi n g a n d Ge Wu Z h i Z h i ,a l s o h a d a b s o r b e d Ya n g J i a n t h o u g h t o f Xi n,Yi ,T a o a n d L i u
儒 家六 经 向来 被奉 为 金科 玉律 , 是 日常 生活 的 真理 , 是 万 事 万 物 的 准则 , 不 能存 任 何 怀 疑 。但 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