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流应急预案123
公园大客流应急预案
![公园大客流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a82fb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9.png)
一、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需求的增加,公园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日益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
然而,在节假日、周末等特殊时段,公园往往会出现大客流现象,给游客的安全和公园的正常运营带来挑战。
为有效应对公园大客流,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公园秩序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公园大客流应急指挥部,负责公园大客流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应急措施落实到位。
(2)安全保障组:负责游客安全、秩序维护、紧急疏散等工作。
(3)信息宣传组:负责应急信息收集、发布和宣传引导。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保障和人员调配。
三、应急处置措施1. 加强客流预测与预警(1)通过大数据分析、历史数据统计等方式,预测节假日、周末等时段的客流情况。
(2)根据客流预测结果,发布客流预警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安排游览时间。
2. 优化游览路线(1)根据客流分布情况,调整游览路线,确保游客分流。
(2)设置导览图、指示牌等,方便游客了解游览路线。
3. 保障安全秩序(1)加强安保力量,设置警戒线、安全检查点等,确保游客安全。
(2)加强对重点区域、易拥堵点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优化服务措施(1)增设售票窗口、入园通道,提高入园效率。
(2)提供免费热水、休息座椅、充电宝租赁等便民服务。
(3)设置临时卫生间、医疗救护点等,满足游客需求。
5. 应急疏散(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疏散路线、集结点等。
(2)加强对游客的疏散引导,确保游客有序疏散。
(3)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疏散工作顺利进行。
四、信息宣传1. 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客流预警、安全提示等信息。
2.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公园大客流应急处置措施。
3. 加强与游客的沟通,及时解答游客疑问,提高游客对应急处置工作的认知。
商场大客流紧急应急预案
![商场大客流紧急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3c9f7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07.png)
一、预案背景为应对商场在节假日、促销活动等特殊时期可能出现的大客流,确保顾客和商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护商场正常经营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1)组长:商场总经理(2)副组长:商场副总经理(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2.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商场总经理(2)副指挥长:商场副总经理(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3. 应急救援组(1)组长:安全保卫部经理(2)成员:安全保卫部全体人员、消防队、医护人员等4. 信息宣传组(1)组长:办公室经理(2)成员:办公室全体人员、媒体宣传人员5. 交通疏导组(1)组长:物业部经理(2)成员:物业部全体人员、交警等6. 保障供应组(1)组长:采购部经理(2)成员:采购部全体人员、供应商等三、应急预案内容1. 预警信号(1)当商场客流量达到预设警戒线时,启动应急预案。
(2)预警信号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后,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进入应急状态。
(2)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信息宣传组负责对外发布信息,引导顾客有序疏散。
(4)交通疏导组负责现场交通指挥,确保交通秩序。
(5)保障供应组负责确保商品供应,满足顾客需求。
3. 疏散与救援(1)疏散:按照预设疏散路线,引导顾客有序疏散。
(2)救援:对受伤人员实施紧急救治,并送往医院。
4. 交通疏导(1)设置临时交通管制区域,确保现场交通秩序。
(2)指挥车辆有序停放,避免拥堵。
5. 信息发布(1)通过商场广播、显示屏、网络等渠道发布应急信息。
(2)与媒体保持沟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6. 商品供应(1)确保商品充足,满足顾客需求。
(2)对紧缺商品实行限购措施。
四、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确保员工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操作流程。
2. 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医疗用品、救生器材等。
大客流应急预案
![大客流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d3260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1.png)
大客流应急预案第1篇:大客流应急预案突发性大客流控制应急预案1 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地铁运营突发大客流事件的处置能力,将突发大客流事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地铁安全运营,特编制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地铁车站发生突发性大客流控制的应急处置。
3 引用文件(1)《站务应急处理规定》Q/SDYJ.0-Ⅲ-YY.ZW.ZW.005-2010.A(2)《突发事件处理规定》 Q/SDYJ.0-I-YY.025-2010.A 4 定义车站大客流:通常情况下,当车站客流达到车站容纳量的70%以上时,认为车站发生大客流。
根据各车站运能,依据大客流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大小、行车中断时间、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划分为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级三个等级。
(1)一般级即Ⅲ级突发大客流,是指站台较拥挤,地铁运营秩序未受到较严重影响,通过车站及邻站支援能够处置的突发大客流。
(2)较大级即Ⅱ级突发大客流,是指站台、站厅都较为拥挤,地铁运营秩序受到一定影响,以地铁公司为主能够处置的突发大客流。
(3)重大级即Ⅰ级突发大客流,是指站台、站厅和出入口都较为拥挤,预计持续超过30分钟以上,地铁运营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可能或已经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后果。
5 应急处置5.1 信息报告5.1.1 信息汇报内容(1)报告人单位、姓名、岗位;(2)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等;(3)突发大客流形成原因、规模、已采取的措施;(4)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情况。
5.1.2 信息通报流程根据《应急信息报告规定》中相关规定进行报告。
5.2 预案启动发生Ⅲ级突发性大客流时,由调度部值班主任进行协调处理,不启动本预案。
发生Ⅱ级或Ⅰ级突发性大客流时,由调度部值班主任视情况启动该应急预案。
5.3 组织机构及职责 5.3.1 指挥机构及职责指挥机构总指挥:分公司总经理副总指挥:分公司副总经理成员:综合中心主任、调度部部长、值班主任。
职责:(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发布运营调整方案;(2)与属地公安部门保持协调;(3)下达有关预案的指令;(4)对外信息的发布;(5)组织调查与善后处理工作。
大客流情况应急预案
![大客流情况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ecf45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1.png)
一、背景随着城市人口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客流现象日益普遍。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大客流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大客流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大客流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信息收集、报送、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
3. 各相关部门成立应急小组,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原则1. 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日常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
四、应急处置措施1. 加强信息监测与预警(1)加强对大客流信息的收集、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大客流进行实时监测。
2. 优化交通组织(1)根据客流情况,调整交通信号灯,确保交通顺畅。
(2)增派警力,加强交通疏导,引导车辆、行人有序通行。
3. 加强现场管理(1)设置安全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
(2)设立临时休息区,为旅客提供必要的服务。
(3)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
4. 保障公共安全(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消防设施完好。
(2)加强医疗救护力量,确保医疗救治及时。
(3)加强治安巡逻,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5. 加强物资保障(1)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2)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
6. 加强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五、应急处置程序1. 预警阶段:发现大客流迹象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采取相应措施。
2. 应急响应阶段: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工作。
3. 处置阶段: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大客流,确保现场秩序。
4. 恢复阶段:大客流得到控制后,恢复正常秩序,各部门恢复正常工作。
六、总结与评估1. 应急结束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大客流应急预案
![大客流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0bc07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b.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节假日、大型活动期间,公共场所和交通枢纽往往会出现大客流现象。
为有效应对大客流带来的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
2. 保障公共场所和交通枢纽的正常运行,维护社会秩序。
3. 提高应对大客流事件的能力,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大客流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应急处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工作机构。
3. 各工作机构职责如下:(1)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预案顺利实施。
(2)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
(3)应急处置组:负责现场处置、疏散、救援等工作。
(4)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和伤员转运。
(5)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物资供应、交通疏导、电力保障等工作。
(6)宣传报道组:负责现场情况报道和舆论引导。
四、应急响应1. 预警阶段:当预测到可能出现大客流时,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采取相应措施。
2. 应急响应阶段:当发生大客流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各工作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行动。
(1)应急处置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人员疏散、救援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和伤员转运。
(3)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物资供应、交通疏导、电力保障等工作。
(4)宣传报道组:负责现场情况报道和舆论引导。
3. 应急恢复阶段:当大客流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转入应急恢复阶段。
五、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需要。
3. 技术保障: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4. 财务保障:设立专项经费,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预案实施:各相关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2. 监督检查: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预案有效落实。
大客流应急预案应急处置
![大客流应急预案应急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734ecd1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9.png)
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大型活动、节假日、节假日出行高峰等引发的客流高峰现象日益频繁。
为有效应对大客流可能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情况:1. 各类大型活动、节假日、节假日出行高峰等引发的客流高峰;2. 交通运输枢纽、公共场所、商业区等发生的大客流突发事件;3. 其他可能引发大客流的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大客流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2)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和治安维护。
(3)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和伤员转运。
(4)交通疏导组:负责现场交通疏导和车辆停放管理。
(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现场发现大客流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组别迅速到位。
2. 警戒保卫组迅速到达现场,设置警戒线,引导客流有序通行,防止拥堵。
3. 交通疏导组根据现场情况,合理调配交通资源,确保车辆、行人通行畅通。
4.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并做好伤员转运工作。
5. 现场指挥组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应急处置措施,确保现场秩序稳定。
6.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五、应急响应级别根据大客流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1. Ⅰ级: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较大,需要跨区域、跨部门联合应对。
2. Ⅱ级:发生较大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较广,需要市、县(区)级政府联合应对。
3. Ⅲ级:发生一般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较小,需要县(区)级政府应对。
4. Ⅳ级:发生轻微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较小,由事发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应对。
六、后期处置1. 事件结束后,及时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交通秩序。
2. 对事件原因进行深入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商店大客流应急预案
![商店大客流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900d8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1.png)
一、预案背景为应对商店在节假日、促销活动期间可能出现的大客流现象,确保顾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顾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确保商店正常运营,减少大客流对商店的影响。
3.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对商店造成的损失。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商店大客流应急处置指挥部,由店长担任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现场指挥组、安全保卫组、信息宣传组、疏散引导组、后勤保障组等专项工作组。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监测预警(1)通过数据分析、客流统计等方法,预测大客流发生的可能性和规模。
(2)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周边环境变化。
2. 响应启动(1)当大客流达到预警值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指挥组迅速到达现场,组织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工作。
3. 应急处置(1)安全保卫组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确保顾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疏散引导组负责引导顾客有序疏散,避免拥堵。
(3)信息宣传组通过广播、公告等方式,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顾客合理消费。
(4)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物资和后勤保障。
4. 舆情应对(1)密切关注社交媒体、论坛等渠道,及时了解顾客意见和建议。
(2)针对负面舆情,及时回应,消除顾客疑虑。
5. 秩序恢复和响应结束(1)大客流得到有效控制后,现场指挥组组织各部门恢复正常运营。
(2)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五、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2. 对新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确保每位员工熟悉应急处置流程。
3. 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协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商店大客流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大客流应急预案
![大客流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9e058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8.png)
大客流应急预案在如今的社会中,随着各类活动的频繁举办以及公共交通的日益发达,大客流现象时有发生。
大客流不仅会给人们的出行和活动带来不便,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为了有效地应对大客流,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秩序,制定一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大客流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一、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_____(具体场所或活动)中,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员,导致人员密度过大、通行不畅,可能引发人员拥挤踩踏、交通堵塞、设施设备故障等情况。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一)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大客流应急处置工作。
(二)职责分工1、总指挥:负责全面指挥大客流应急处置工作,做出重大决策。
2、现场指挥:负责现场的具体指挥和协调工作,组织实施各项应急措施。
3、交通疏导组:负责疏导周边道路交通,确保交通畅通。
4、人员疏散组:负责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避免出现拥挤踩踏事故。
5、设施保障组:负责保障各类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修复故障。
6、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救治。
7、信息发布组:负责及时发布大客流相关信息,引导公众合理出行。
三、监测与预警(一)监测通过视频监控、人员巡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客流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重点监测人员密度、流动速度、聚集区域等关键指标。
(二)预警级别根据监测情况,将大客流预警分为三级:1、三级预警:当人员密度达到一定程度,通行速度有所减缓,但尚未出现明显拥堵时,发布三级预警。
2、二级预警:当人员密度进一步增大,通行出现困难,局部出现拥堵时,发布二级预警。
3、一级预警:当人员密度极大,出现严重拥堵,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时,发布一级预警。
(三)预警发布通过广播、显示屏、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
四、应急响应(一)三级响应1、增加人员进行现场疏导,引导客流有序流动。
2、优化设施设备的运行,提高通行效率。
3、加强信息发布,提醒公众合理安排行程。
大客流预警应急处置预案
![大客流预警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be753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e.png)
一、总则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大客流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大客流事件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各类公共场所、交通枢纽、旅游景区、商业区等可能出现大客流的场所。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一)成立大客流预警应急处置指挥部1. 指挥部组成:由政府分管领导任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部职责:统一领导、指挥、协调、调度大客流预警应急处置工作。
(二)成立大客流预警应急处置工作组1. 工作组组成:由公安、交通、应急、卫生、旅游、商务、市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工作组职责:负责大客流预警应急处置的具体实施,包括现场指挥、调度、协调、救援等工作。
四、预警及报告(一)预警1. 指挥部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对可能发生大客流的场所进行预警。
2. 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预警时间、预警区域、预警原因等。
(二)报告1. 指挥部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向政府主要领导报告。
2. 指挥部向相关单位发布预警信息,要求各单位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五、应急处置措施(一)现场指挥1. 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2. 现场指挥员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协调、救援等工作。
(二)交通疏导1. 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交通管制、交通分流等措施,确保交通秩序。
2. 在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场所,设置临时停车场、换乘点,引导车辆有序停放。
(三)人员疏散1. 公安部门负责现场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 在疏散过程中,加强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和保护。
(四)医疗救护1. 卫生部门负责现场医疗救护,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
2. 加强对受伤人员的救治,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五)物资保障1.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物资保障,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物资供应。
2. 加强对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确保应急物资及时到位。
突发大客流的事故应急预案
![突发大客流的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2986d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9.png)
一、前言为有效应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大客流事故,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运营秩序,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因各种原因导致车站或列车内出现突发大客流,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突发大客流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指挥。
3. 各部门职责:(1)运营部门:负责组织车站、列车内的客流疏导,确保乘客安全;(2)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评估,提出安全防护措施;(3)医疗救护部门:负责对受伤乘客进行救治;(4)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障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5)宣传部门:负责发布事故信息,引导乘客正确应对。
四、应急处置措施1. 预警与报告(1)发现突发大客流情况时,运营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通知相关部门及现场指挥部。
2. 现场应急处置(1)运营部门组织车站、列车内的客流疏导,确保乘客安全;(2)安全监察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评估,提出安全防护措施;(3)医疗救护部门对受伤乘客进行救治;(4)公安部门维护现场秩序,保障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3. 临时措施(1)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临时关闭部分出入口、调整列车运行图等措施;(2)引导乘客有序换乘、疏散;(3)对重点区域加强警力部署,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
4. 事故善后处理(1)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2)赔偿处理:对受伤乘客进行赔偿;(3)信息发布: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五、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确保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及各部门工作人员到位;2. 资金保障:保障应急处置工作所需资金;3. 设备保障:确保应急处置设备、物资充足;4. 通信保障:确保应急通信畅通。
大客流应急处置预案
![大客流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234e3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d.png)
一、编制目的为应对大客流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大客流事件:1. 地铁、公交、火车站等公共交通场所;2. 购物中心、旅游景点、大型活动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3. 其他可能发生大客流事件的场所。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大客流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大客流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协调各项工作。
(2)应急处置组:负责现场救援、疏散、救助等工作。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4)交通保障组:负责交通疏导、车辆调配、停车管理等。
(5)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收集、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6)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人员调配、生活保障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预警阶段(1)相关部门接到大客流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指挥部迅速了解事件情况,报告指挥部。
(3)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并通知各工作组。
2. 应急处置阶段(1)应急处置组根据现场情况,迅速采取以下措施:①引导人群有序疏散,避免拥挤、踩踏等事故发生;②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③对滞留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④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2)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交通保障组对现场及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疏导,确保交通秩序。
(4)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事件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
3. 应急结束阶段(1)现场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宣布应急结束。
(2)各工作组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确保恢复正常秩序。
(3)指挥部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应急值班人员,确保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救护器材、食品、药品等。
大客流应急预案应急处置
![大客流应急预案应急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c4f80e5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2.png)
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城市客流量日益增大,尤其在节假日期间,客流高峰现象尤为突出。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应对大客流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公共交通场所、旅游景点、商业区等可能出现大客流事件的场所。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大客流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大客流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现场指挥部、现场救援组、交通保障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
3. 各部门职责:(1)现场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治、疏散和转移。
(3)交通保障组:负责交通疏导、车辆调配、停车场管理等工作。
(4)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收集、发布、宣传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医疗救护、生活保障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预警阶段(1)密切关注客流动态,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大客流事件。
(2)启动应急预案,向相关部门通报预警信息。
(3)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2. 应急响应阶段(1)现场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各部门下达应急指令。
(2)现场救援组迅速开展伤员救治、疏散和转移工作。
(3)交通保障组组织交通疏导,确保交通秩序畅通。
(4)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
(5)后勤保障组保障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医疗救护、生活保障等。
3. 恢复阶段(1)现场指挥部组织各部门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秩序。
(2)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改进措施。
(3)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保障措施1.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3.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供应。
4. 加强信息沟通,确保应急处置信息畅通。
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处置意识和能力。
突发大客流紧急预案
![突发大客流紧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f6beb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c.png)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应对突发大客流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及时、有序疏散人群,恢复正常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
3.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突发大客流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公共交通站点、旅游景区、商业街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的拥挤、踩踏事件。
2. 重大活动、节假日等特殊时期出现的客流高峰。
3. 突发事件引发的客流激增。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突发大客流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突发大客流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指挥、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2)交通疏导组:负责现场交通疏导、车辆指挥、交通管制等工作。
(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发放、维护等工作。
(4)信息宣传组:负责舆情监测、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人员的生活保障、物资供应、安全保卫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组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
(2)现场处置组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疏散方案,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3)现场处置组及时进行医疗救护,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 交通疏导(1)交通疏导组根据现场情况,实施交通管制,引导车辆有序通行。
(2)利用广播、电子显示屏等手段,发布交通信息,引导群众合理出行。
(3)根据需要,增派警力、志愿者等力量,协助交通疏导。
3. 物资保障(1)物资保障组根据现场需求,调配应急物资,确保物资供应。
(2)对应急物资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物资完好。
4. 信息宣传(1)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应急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加强对舆情监测,引导舆论正确导向。
综合体大客流应急预案
![综合体大客流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e3002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1.png)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综合体作为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客流量日益增加。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大客流,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综合体大客流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指挥和协调。
3. 成立应急小组,包括现场指挥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组、交通疏导组、信息宣传组等。
三、预防措施1. 定期开展大客流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加强对综合体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3. 制定详细的客流疏导方案,合理规划人流动线。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应急处置合力。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大客流情况,立即向现场指挥部报告。
2. 现场指挥部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安全保卫组立即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人员、设施设备安全。
4. 医疗救护组做好医疗救护准备,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5. 交通疏导组负责现场交通疏导,引导客流有序流动。
6. 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大客流。
五、具体措施1. 现场指挥组:- 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 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调整应急处置措施。
2. 安全保卫组:- 检查现场安全,确保人员、设施设备安全。
- 对可疑人员进行排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 医疗救护组:- 准备医疗救护设备,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 做好伤员转院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4. 交通疏导组:- 引导客流有序流动,避免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 与公交、地铁等部门协调,确保公共交通运行正常。
5. 信息宣传组:- 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大客流。
- 与媒体保持沟通,确保信息传播准确、及时。
六、总结与评估应急处置结束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大客流应急预案123
![大客流应急预案123](https://img.taocdn.com/s3/m/af4c01b4a0116c175f0e48ca.png)
大客流应急预案一、信息报告信息汇报内容:(1)报告人单位、姓名、岗位;(2)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等;(3)突发大客流形成原因、规模、已采取的措施;(4)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情况。
二、预案启动发生大客流时,由调度部值班主任进行协调处理,不启动本预案。
发生突发性大客流时,由调度部值班主任视情况启动该应急预案。
三、组织成立应急小分队,在安排人员赴车站进行大客流支援保障工作的同时,加强调度、乘务及站内设备保障。
在有预见性的大客流来临之前安排好工作人员的排班和布岗,增加人手以及引导设备,以便及时对客流进行引导疏散。
在客流聚集区域如出入口、售票窗口、进出站闸机、站台安全门及楼梯口处安排好工作人员人员,避免因超大客流造成的踩踏事件,保证有序进站,防止车门夹人夹物。
四、物品准备超大客流量下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为了以防万一,要准备好相应的大客流引导组织和应急备品,如限流杆、晾望台、扩音器、担架、轮椅、医疗急救箱、手电筒等医疗设施例如急救箱,以便在第一时间展开应急救援。
五、标识指引在客流疏导的关键部位,设置醒目的导向标识,以便乘客上下车及换乘时遵循标志行走,起到分流乘客以及指引前进的作用。
导向标识在标志性明确的前提下形状不可过小,也不能贴在视线盲区,务必保证导向标识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
在限流期间要将客流信息和限流举措,及时的告知乘客,以得到乘客的理解,有利于安抚好乘客的情绪。
六、设备保障必须完成所有地铁线路的设施检查任务,保证线路内车辆运力和安全程度,更新陈旧系统,保证运输供给。
七、人员布岗在不同站点配备不同数量的工作人员作为乘客进出站秩序及上下车秩序的引导。
除了安全疏散引导所需外,还应考虑到外地旅客不会使用自动售票机和进出站闸机,对城市地形路口、地铁运营不熟悉等情况需要向乘客提供大量的增值服务工作,所以要适当的安排相关的服务类人员。
八、预案响应大客流情况下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为了以防万一,要事先与120做好急救响应的预案,设置好救援疏散通道和应急接驳点,或者在重点节假日大客流期间,招募有相关医学经验的志愿者在重点客流大站进行志愿服务。
大客流聚集应急处置预案
![大客流聚集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cab48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6.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各类大型活动、节假日、购物促销等引发的客流聚集现象日益普遍。
大客流聚集可能导致拥堵、踩踏、火灾等安全事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有效应对大客流聚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大客流聚集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2. 采取有效措施,疏导客流,避免拥堵,降低事故风险。
3. 加强现场安全管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情况:1. 重大活动、节假日、购物促销等引发的客流聚集。
2. 火车站、汽车站、公交站等交通枢纽的大客流聚集。
3. 商场、超市、电影院等公共场所的大客流聚集。
4. 其他可能引发大客流聚集的情况。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大客流聚集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疏散引导组:负责客流疏导、安全管控和人员救助。
(3)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和伤员转运。
(4)交通管制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确保交通秩序。
(5)信息宣传组:负责现场信息收集、发布和舆论引导。
五、应急处置措施1. 启动应急预案:发现大客流聚集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2. 疏散引导:组织疏散引导组,引导客流有序流动,避免拥堵。
对拥堵区域进行临时封控,防止人员过度聚集。
3. 交通管制:交通管制组负责对现场交通进行管制,确保交通秩序。
必要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如限制车辆通行、调整公交线路等。
4. 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和伤员转运。
对伤员进行分类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 安全管控:疏散引导组、交通管制组、医疗救护组等共同负责现场安全管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 信息发布:信息宣传组负责现场信息收集、发布和舆论引导。
大客流应急预案
![大客流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1d928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8.png)
一、前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经常出现大客流现象。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景区、交通枢纽、商业街区、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出现大客流时,确保人员安全、有序疏散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大客流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和协调各项工作。
(2)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秩序维护和应急处置。
(3)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
(4)交通疏导组:负责现场交通疏导、车辆停放和应急救援。
(5)信息宣传组:负责现场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应急宣传。
四、应急处置措施1. 发现大客流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迅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2. 现场指挥组迅速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向指挥部报告。
3. 安全保卫组立即展开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拥挤、踩踏事件发生。
4. 医疗救护组立即组织医疗救护力量,做好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5. 交通疏导组及时疏导交通,确保车辆有序停放,保障应急救援车辆通行。
6. 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信息,引导游客正确应对大客流,保持冷静,遵守秩序。
7.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扩大售票窗口、验票通道,缩短游客排队时间。
(2)增设临时通道,引导游客有序进入。
(3)实施分段放行、快速放行等措施,加快游客疏散。
(4)对重点区域、设施进行巡查,确保安全。
五、应急响应终止1. 当大客流得到有效控制,现场秩序恢复正常时,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终止。
2. 各工作组按照指挥部要求,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六、保障措施1.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应急处置合力。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大客流组织应急预案
![大客流组织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77f3e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b.png)
一、预案背景为应对各类活动、节假日等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提高应对突发大客流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大客流期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 保障公共交通秩序,减少交通拥堵;3. 维护社会稳定,防止发生各类安全事故;4. 提高应对突发大客流的能力,形成长效机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大客流组织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大客流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协调各项工作。
(2)交通保障组:负责交通疏导、交通管制、停车场管理等。
(3)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秩序维护、突发事件处置等。
(4)医疗保障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防疫等工作。
(5)信息宣传组:负责现场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四、应急预案1. 预警响应(1)密切关注客流动态,提前发布预警信息。
(2)加强现场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2. 现场处置(1)现场指挥组根据客流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并报指挥部批准。
(2)交通保障组根据应急预案,实施交通疏导、管制、停车场管理等。
(3)安全保卫组加强现场安全保卫,维护秩序,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
(4)医疗保障组确保现场医疗救护、防疫等工作到位。
3. 应急处置(1)发生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现场指挥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救援。
(2)交通保障组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交通疏导、管制措施。
(3)安全保卫组加强现场安全保卫,维护秩序。
(4)医疗保障组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做好防疫工作。
4. 应急结束(1)现场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客流恢复正常。
(2)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各部门恢复正常工作。
五、后期处置1. 总结经验教训,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2. 对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3.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大客流的能力。
4.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站台大客流应急预案
![站台大客流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0d9e4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00.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大客流现象日益普遍。
为保障乘客出行安全,提高站务管理水平,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处置,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乘客出行安全,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2. 快速、有序地疏散客流,缓解客流压力;3. 提高站务管理水平,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各站点的站台大客流应急处置。
四、应急处置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乘客生命财产安全;2. 快速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3. 协同配合,各部门密切协作;4. 及时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事发初期(1)值班站长发现客流异常增长,立即向站务部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2)站务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调度指挥中心报告,请求支援;(3)调度指挥中心根据现场情况,启动应急响应,通知相关部门。
2. 事发过程中(1)值班站长组织站务人员对客流进行疏导,确保通道畅通;(2)加强站台巡视,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处理;(3)配合调度指挥中心,根据客流情况调整列车运行方案;(4)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3. 事发后期(1)恢复正常秩序后,值班站长组织站务人员对现场进行清理;(2)调查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3)向上级部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六、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配备(1)加强站务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成立应急小分队,负责现场应急处置;(3)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响应迅速。
2. 疏导措施(1)加强站台巡视,发现客流密集区域,及时调整列车运行方案;(2)通过广播、显示屏等途径,向乘客发布客流信息,引导乘客有序乘车;(3)加强客流疏导,确保通道畅通,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3. 安全保障措施(1)加强站台设备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加强现场巡逻,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3)加强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共同维护现场秩序。
七、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站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2. 站务部门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3. 站务部门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预案有效执行。
大客流开放应急预案
![大客流开放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4d105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d.png)
一、预案背景为保障大客流开放期间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游客在参观、游览过程中的生命财产安全;2. 确保参观、游览活动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秩序;3.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大客流开放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监督大客流开放期间各项应急工作;2. 设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协调、调度、应急处置等工作;3. 成立应急工作小组,负责各项应急物资、人员、设备的保障工作。
四、应急预案措施1. 宣传引导(1)通过多种渠道,提前发布大客流开放信息,提醒游客合理安排行程;(2)在开放现场设置引导牌、广播等,引导游客有序参观、游览。
2. 人流管控(1)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分时、分段、分区域参观游览的方式,避免人流密集;(2)设置人流缓冲区,对游客进行疏导,确保参观、游览活动有序进行;(3)加强现场巡逻,及时发现并处理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
3. 安全保障(1)加强现场安全检查,确保消防、电气、设施设备等安全;(2)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3)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救生圈、救生衣、急救箱等。
4. 应急救援(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和处置措施;(2)成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3)加强与医疗、消防、公安等部门的联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后勤保障(1)确保现场清洁卫生,提供充足的饮用水、休息区等;(2)配备必要的生活物资,如食品、饮料等;(3)加强现场交通管理,确保交通秩序畅通。
五、应急响应程序1. 紧急响应: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2. 先期处置:现场指挥部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3. 协调联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共同应对突发事件;4. 恢复重建:在突发事件得到控制后,组织力量进行恢复重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客流应急预案123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大客流应急预案
一、信息报告
信息汇报内容:
(1)报告人单位、姓名、岗位;
(2)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等;
(3)突发大客流形成原因、规模、已采取的措施;
(4)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情况。
二、预案启动
发生大客流时,由调度部值班主任进行协调处理,不启动本预案。
发生突发性大客流时,由调度部值班主任视情况启动该应急预案。
三、组织
成立应急小分队,在安排人员赴车站进行大客流支援保障工作的同时,加强调度、乘务及站内设备保障。
在有预见性的大客流来临之前安排好工作人员的排班和布岗,增加人手以及引导设备,以便及时对客流进行引导疏散。
在客流聚集区域如出入口、售票窗口、进出站闸机、站台安全门及楼梯口处安排好工作人员人员,避免因超大客流造成的踩踏事件,保证有序进站,防止车门夹人夹物。
四、物品准备
超大客流量下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为了以防万一,要准备好相应的大客流引导组织和应急备品,如限流杆、晾望台、扩音器、担架、轮椅、医疗急救箱、手电筒等医疗设施例如急救箱,以便在第一时间展开应急救援。
五、标识指引
在客流疏导的关键部位,设置醒目的导向标识,以便乘客上下车及换乘时遵循标志行走,起到分流乘客以及指引前进的作用。
导向标识在标志性明确的前提下形状不可过小,也不能贴在视线盲区,务必保证导向标识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
在限流期间要将客流信息和限流举措,及时的告知乘客,以得到乘客的理解,有利于安抚好乘客的情绪。
六、设备保障
必须完成所有地铁线路的设施检查任务,保证线路内车辆运力和安全程度,更新陈旧系统,保证运输供给。
七、人员布岗
在不同站点配备不同数量的工作人员作为乘客进出站秩序及上下车秩序的引导。
除了安全疏散引导所需外,还应考虑到外地旅客不会使用自动售票机和进出站闸机,对城市地形路口、地铁运营不熟悉等情况需要向乘客提供大量的增值服务工作,所以要适当的安排相关的服务类人员。
八、预案响应
大客流情况下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为了以防万一,要事先与120做好急救响应的预案,设置好救援疏散通道和应急接驳点,或者在重点节假日大客流期间,招募有相关医学经验的志愿者在重点客流大站进行志愿服务。
九、先期处置
当发生突发性大客流时,车站要及时了解清楚产生突发客流的原因、规模,可能持续的时间。
车站利用广播系统认真做好宣传,及时组织人员维持车站秩序。
驻站公安接到车站发生突发性大客流的报告后,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巡视和防范工作;与车站进行有效配合,快速、果断地处置,确保客流得到有效控制。
站务部接到车站要求增派人员支援的请求后,迅速组织支援人员立即前往该站支援。
十、指挥与协调
相关负责人到达现场后,充分了解事发现场情况,主动汇报事态发展情况,并接受现场处置机构指挥的领导。
现场处置机构到达现场后应及时了解现场情况,迅速查看,确定影响范围,根据预案的规定,开展大客流控制工作。
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指挥机构紧急调集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等;必要时,对客流进行疏散或采取只出不进、临时封站等措施。
十一、安全防护
维护好进出站秩序,避免进、出站客流产生交叉、堵塞通道及发生踩踏事件,加强站台巡视,做好宣传,维护站台乘客的安全,加强广播宣传,稳定乘客情绪,必要时张贴宣传告示。
十二、救援措施
车站突发大客流后,按照突发大客流影响运营程度、发展情况、紧迫性等因素,车站应立即组织力量,在事件初期迅速出动,准确施救,控制事态,减少损失。
车站做好临时导向标志、告示牌、临时售票亭等客运设施的准备、设置工作。
紧急情况下各站出入口开、关,各站根据各自的客流特点安排。
十三、预案终止
车站客流恢复到正常客流水平,现场救援工作处置完毕。
十四、通信保障
突发事件处置期间,保证专用电话和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能,确保调度指令、现场客流等相关信息传输畅通。
十五、通风保障
当地铁车站突发大客流时,环控调度应适时启动通风系统,增加通风量,保证大客流情况下,车站的空气质量良好。
十六、演练
每半年组织一次大客流控制的综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