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考前辅导资料《中药鉴定学》
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笔记完美打印
2.味极苦。
藻菌枳壳 吴茱萸 酸枣仁 小茴香 马钱子 牵牛子 栀子 槟榔 草果 豆蔻
1.蔷薇科植物。 2.呈倒卵形,略似花瓶状。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 1.豆科植物。 2.嚼之有豆腥味。 1.豆科植物。 2.2 片子叶呈“S”形折曲并重叠。 1.豆科植物。 2.表面有细微网状皱纹。 1.芸香科酸橙的未成熟果实。 2.主产江西,习称“江枳壳” 。 1.芸香科植物。 2.略呈五角状扁球形。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 1.鼠李科植物。 2.扁圆形或便椭圆形,表面紫红或紫褐色。 1.伞形科植物。 2.为双悬果,背面有 5 条纵棱。有特异香气。 1.纽扣状圆板形。 2.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有丝样光泽。味极苦。 1.旋花科植物。 2.橘瓣状,加水浸泡后种皮呈龟裂状,手捻有粘滑感。 1.茜草科植物。 2.有焦糖气,味微酸而苦。 1.棕榈科植物。 2.断面有棕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1.姜科植物。 2.具三钝棱,表面灰棕至红棕色,易纵向撕裂。 1.姜科植物。 2.表面有 3 条较深的槽纹。味辛凉略似樟脑。
2.堆置“发汗” 。 地黄 胡黄连 巴戟天 茜草 续断 天花粉 桔梗 党参 木香 白术 苍术 泽泻 香附 半夏 石菖蒲 川贝母 浙贝母 黄精 玉竹 土茯苓 麦冬 知母 1.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 2.主产河南。四大怀药之一。 1.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根茎。 2.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叶柄残基,木部有 4-10 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 1.茜草科植物。 2.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易与木部分离。 1.茜草科植物。 2.皮部易剥落,露出黄红色木部。久嚼刺舌。 1.主产四川。 2.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 1.葫芦科植物瓜蒌的根。 2.富粉性。 1.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色, “金井玉栏” 。 2.味微甜后苦。 1.桔梗科植物。主产山西。 2.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称“狮子盘头” 。支根段落处有黑褐色胶状物。 1.菊科植物。 2.主产云南。 1.菊科植物。主产浙江。浙八味之一。 2.有散在的棕黄色点状油室。嚼之略带粘性。 1.菊科植物。分茅苍术和北苍术。 2.茅苍术断面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称 “朱砂点” 。 暴露稍久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称 “起霜” 。 1.主产于福建。 2.断面富粉性,有多数细孔。 1.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 2.燎去毛须,沸水中略煮或蒸透。 1.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2.类球形。断面富粉性。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1.天南星科植物。主产四川。 2.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 1.百合科植物的干燥鳞茎。分松贝、青贝、炉贝。 (主产四川、西藏、青海) 2.外层鳞叶 2 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习称“怀中抱月” 。 1.主产浙江。浙八味之一。 2.分飞“大贝”和“珠贝” 。 1.百合科植物。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 2.分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嚼之有粘性。 1.百合科植物。 2.断面角质样或显颗粒性。嚼之发粘。 1.百合科植物光叶菝契的根茎。 2.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粘滑感。 1.百合科植物。 “杭麦冬”为浙八味之一。 2.纺锤形,中柱细小。 1.百合科植物。主产河北。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专业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中药的鉴别、鉴定与鉴别方法等内容。
以下是我对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的总结:一、药材的鉴别1.外形特征:包括颜色、形状、质地、表面特征等。
2.组织结构:研究药材的显微结构,如维管束、纤维束等的分布情况。
3.气味和味道:由于不同药材含有不同的挥发性成分,所以气味和味道对于鉴别药材非常重要。
4.理化性状:如气味、味道、溶解性、比重、熔点、燃点等。
5.化学成分: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药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如薄层色谱、红外光谱、质谱等。
二、中药饮片的鉴别1.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状、质地、表面特征等。
2.结构形态:研究饮片的组织结构、细胞结构等。
3.纯度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饮片中有无杂质,如土壤、微生物、金属等。
4.理化性状:如溶解性、比重、熔点、燃点等。
5.指纹图谱分析:通过HPLC、GC等高效液相色谱或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建立中药饮片的指纹图谱,用于鉴别和控制品质。
三、中药的品质与质量评价1.感官评价:通过观察、闻、尝来评价药材的外观特征、气味和味道。
2.理化性质评价:如水分含量、热胀冷缩性、灰分含量等。
3.质量评价:通过检测有关药材质量的指标,如挥发油含量、有效成分含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含量等。
四、药材的加工与保藏1.饮片的制备:认识不同中药饮片的加工工艺,了解不同加工工艺对药材的影响。
2.药材的保藏:掌握药材保藏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存放条件、防潮、防霉等。
五、中药制剂的检验与控制1.理化性质检验:包括外观、颜色、气味、味道等。
2.含量测定: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制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3.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剂型、质量控制、药剂的保存与稳定性等。
六、有毒中药的识别与控制1.有毒中药的主要成分与毒理作用:掌握常见有毒中药的主要成分和毒理作用。
2.有毒中药的识别:通过药材的外观特征、结构形态、理化性状等来鉴别有毒中药。
3.有毒中药的合理使用:了解有毒中药的制剂与使用原则,避免毒副作用。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中药鉴定学1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鉴定学
前言
中药鉴定学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中药材及其饮片的真伪鉴定、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现考试题型有A型题(最佳选择题,即单选题)、B型题(配伍选择题)和X型题(多选题)三种。
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包括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化学)中中药鉴定学占60分。
现对于大部分中药材后附有饮片的性状鉴定,考生不必紧张。
饮片的特征与原药材类似,即饮片的表面(上下切面)特征与原药材断面特征一样,周边特征即原药材的表面特征,气味与原药材一致或略有改变,即增加炮制辅料的味道,如姜、醋味等。
《中药鉴定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内容庞杂、规律性差、大量内容需死记硬背的特点。
因历年来的考题中曾出现过较细、偏的内容,虽占分很少,但还是建议考生首先要系统浏览教材(即《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中药鉴定学部分》)。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讲座,明确各章节的学习要点及大纲要求掌握的程度,然后还需做相应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做练习题时,对完答案后一定要对着书理解本题的内容,同时在书上划出对应的考点。
需要强调的是,有人习惯先做题、再读书,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习惯及具体的情况,结果是一样的,不必拘泥形式。
最后,希望我们的努力能给您的备考带来极大的帮助、能为您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预祝大家复习顺利,成功通过考试!
第1页。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执业中药师是一个非常具有专业性和技术含量的职业,需要有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中药师不能缺少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总结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的考点。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师考试中的重要学科,它主要涉及到各种中药的种类、形态、成分、药效等方面的鉴定和判断。
中药的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中草药、中草药复方、中成药等等。
针对这些不同种类的药材,需要掌握不同的鉴定方法和技巧。
在考试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考点:一、形态特征中药的形态特征是鉴定的重要方面之一。
中药形态的鉴别可以从色、形、味、气味、形态等方面进行。
具体包括颜色、纹路、尺寸、质地、形状等。
二、药品成分药物成分是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药成分很多,常见的有单味中草药、复方中草药、中成药等。
考生需要掌握每种中药的成分及其比例,以及这些成分对人体的功效和作用。
三、病症药效病症药效是指中药对于特定病症的治疗效果。
中药师需要具备对不同病症、不同中药的治疗功效和适应症的认知。
针对不同的病症,中药处方也需要根据病情进行处理,考生需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四、配伍知识中药与中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是中药师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不同的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相同的作用,也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考生要特别注意中药之间的药理学、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五、药品的质量中药的质量是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的考点之一。
以青黛为例,考生需要掌握其质量的评价标准,包括色泽、气味、味道、过量、质地、含淀粉量等方面的标准,以便判断药品质量的好坏。
总之,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的考点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需要对中药鉴定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得更加熟练,针对不同的鉴定方法和技巧进行适当的训练,才能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中药师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深化对中药鉴定学的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之中药鉴定考点复习(一)
中药鉴定学学什么? 247种中药(242张彩图) 1.经验鉴别 术语专题 经验鉴别术语常考彩图 1.大黄:星点,以个大、身干、质坚实、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 2.何首乌:云锦状花纹,以个大、身干、表面红褐色、断面显云锦状花纹,质坚粉性足者为佳 3.牛膝/川牛膝:筋脉点,以根粗长、肉肥、皮细、黄白色者为佳 4.商陆:罗盘纹,以片大、色白、有粉性、“罗盘纹”明显者为佳 5.银柴胡:砂眼、珍珠盘,以根长均匀,外皮淡棕黄色,断面黄白色、质较疏松者为佳 6.黄连:过桥 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 ——均以粗壮、坚实、断面皮部橙红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者为佳 VS胡黄连:有密集环节,木部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成环 7.防己:车轮纹,以质坚实、粉性足、去净外皮者为佳 8.菊花心 甘草:以外皮细紧、色红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者为佳 黄芪:以条粗长、断面色黄白、有粉性者为佳 木香:以质坚实,香气浓,油性大者为佳 9.金井玉栏:板蓝根/桔梗/黄芪 板蓝根:以条长、粗大、体实者为佳 VS南板蓝根:皮部蓝灰色,木部灰蓝色至淡黄褐色 10.白芷:疙瘩丁,以条粗壮、体重、粉性足、香气浓郁者 十字花科小板蓝 瘦长扭曲大头膨 金井玉栏身上穿 尝到甜头忘记苦 后来居上小桔梗 裂隙增多木部宽 11.川芎:蝴蝶片,以个大、质坚实、断面黄白、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 12.防风:蚯蚓头,以条粗壮,断面皮部色浅棕,木部浅黄色者为佳 13.党参:狮子头,以条粗壮、质柔韧、气味浓、嚼之无渣者为佳 14.苍术:朱砂点,以个大,质坚实,断面朱砂点多,香气浓者为佳 15.松贝:怀中抱月,以色白,外形呈“怀中抱月”,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为佳 防风辛甘最去风 关上门来为防风 断面油点蚯蚓头 16.天麻:鹦哥嘴、红小辫,以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冬麻)质佳;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者(春麻)质次 17.辛夷:毛笔头,以花蕾完整、内瓣紧密、无枝梗、香气为佳 18.地龙:白颈,以条大、肥厚、不碎、无泥土为佳 19.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20.蕲蛇: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 21.乌梢蛇:剑脊 金钱白花蛇——以身干、头尾齐全、色泽明亮、盘径小为佳 蕲蛇——以头尾齐全、条大、花纹明显、内壁洁净为佳 乌梢蛇——以身干、头尾齐全、皮黑、肉黄白色、质坚实为佳 22.麝香:银皮、当门子 毛壳麝香——以饱满、皮薄、仁多、捏之有弹性、香气浓烈为佳 麝香仁——当门子多,颗粒色紫黑,粉末色棕褐,质柔润,香气浓烈者为佳 23.花鹿茸——二杠、三岔、大挺、门庄 砍茸:虎牙 马鹿茸——单门、莲花、三岔、四岔 均以茸形粗壮、饱满、皮毛完整、质嫩、油润、无骨棱、无钉者为佳 24.牛黄:乌金衣,以完整、色棕黄、质酥脆、断面层纹清晰而细腻为佳 25.羚羊角:通天眼,以质嫩、色白、光润、内含红色斑纹、无裂纹者为佳。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一章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一章讲义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第一节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包括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中药鉴定学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即鉴定和研究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新药和扩大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以确保中药品种正确、质量优良,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第二节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中药鉴定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一药多基元中,不同的品种质量有差异,造成中药质量控制困难,临床疗效难以保证。
中药的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
如何确定中药的正品,成为中药研究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2.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3.有的中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二)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的途径1.加强本草考证,以求正本清源2.对中药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3.力求一物一名、一名一物4.查考地方史志二、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药的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另外,各省、市、自治区“中药材标准”中收载的品种,在该地区亦属正品。
2024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中药鉴定内容4篇
2024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中药鉴定内容2024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中药鉴定内容精选4篇(一)中药鉴定是指通过对中药材进展观察、比拟和分析,确定其真实身份和质量等方面的特征的过程。
中药鉴定内容包括形态特征鉴定、理化性质鉴定、显微鉴定、化学成分鉴定、药理学鉴定等方面。
形态特征鉴定是中药鉴定的根底,通过对中药材的外形、色泽、气味、质地等特征进展观察和比拟,判断其真实身份。
例如,鉴定某一中药材时,可以观察其是否具有特定的形态构造、外表是否光滑、颜色是否一致等。
理化性质鉴定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中药材进展分析和判断。
主要包括密度、熔点、溶解度、旋光度等方面。
例如,鉴定某一中药材时,可以根据其熔点特征判断其是否为真品,或者通过密度和溶解度判断其是否为所鉴定的中药材种类。
显微鉴定是通过显微镜对中药材进展观察和分析,主要包括观察其细胞构造、组织构造等特征。
例如,鉴定某一中药材时,可以观察其组织构造是否与标准样品一致,细胞是否完好等。
化学成分鉴定是通过对中药材中化学药物的检测和分析,判断其真实身份和质量等方面的特征。
主要包括色谱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例如,通过色谱法可以鉴定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药理学鉴定是通过对中药材的作用机制和药效进展观察和分析,判断其真实身份和成效等方面的特征。
主要包括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等。
例如,通过动物实验可以判断中药材的药效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中药鉴定内容涵盖了形态特征鉴定、理化性质鉴定、显微鉴定、化学成分鉴定、药理学鉴定等方面。
只有通过对中药材的全面鉴定,才能确保中药材的真实身份和质量,保障中药的疗效和平安性。
2024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中药鉴定内容精选4篇(二)女贞子是中药学中常用的药材之一,具有温肾止泻、固肾填精、涩精止遗等成效。
女贞子与其他相似的植物有时会有一定的区分难度,因此在执业药师考试中对女贞子的鉴别方法进展复习是很重要的。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鉴定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鉴定学常考知识点汇总中药鉴定学是执业药师考试中的重要一门科目,它主要内容包括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毒性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整理了中药鉴定学中常考的知识点,供广大执业药师考生参考。
1.中药的鉴别方法中药的鉴别方法主要包括:外观鉴别、显微鉴别、生药鉴别和炮制鉴别等。
其中外观鉴别是中药的基本鉴别方法,包括外貌、大小、形状、组织结构等方面。
显微鉴别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的微观结构,包括细胞、纤维束、细胞外结构等方面。
生药鉴别是通过对中药材的生长环境、产地、外貌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其是否为正品。
炮制鉴别是通过对中药材的炮制工艺、特性、质地等进行观察和比较,判断是否按规定炮制。
2.中药材的性味与归经中药材的性味包括寒、凉、平、温、热等,是中药材的特性之一、其中寒性药材具有清热、凉血、利湿等作用;凉性药材具有清热、滋阴、解毒等作用;平性药材具有调和阴阳、益气血、健脾胃等作用;温性药材具有温阳、散寒、活血等作用;热性药材具有热病、散寒、活血等作用。
中药材的归经是指其作用的主要功效和作用部位,如归肝经、归心经等。
3.中药的功效与适应症中药的功效是指中药在人体内的作用和效果,包括清热、祛风、活血、化痰等多种作用。
适应症是指中药用于治疗的疾病和症状,如感冒、咳嗽、腹痛等。
在执业药师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中药的功效和适应症,考生需要掌握中药的功效和适应症。
4.中药的毒性与禁忌中药的毒性是指中药对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包括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
中药的禁忌是指中药在一些人或一些情况下禁止使用的情况,如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禁用一些中药;同时,一些中药与一些药物有相互作用时也可能会禁用。
5.中药的贮藏与鉴别中药的贮藏是指中药材的保存和保鲜方法,包括干燥贮存、通风保鲜、防潮防蛀等。
中药的鉴别是指对中药材的真伪进行鉴定和评价,包括外观鉴别、药材组织结构鉴别、显微鉴别等。
以上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鉴定学常考知识点的简要汇总。
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总结1:定义和任务;发展简史;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中药的鉴定
中药鉴定学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第一节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一、什么是中药鉴定学?(熟悉)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的应用学科。
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掌握)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
一节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一、什么是中药鉴定学?(熟悉)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的应用学科。
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掌握)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三、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了解)
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第 1 页。
中药鉴定学复习资料(包含全部答案)
中药鉴定学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学科的使命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基本任务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战略性任务寻找和扩大新药源—长期任务★中药材品种混乱的主要原因: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2、古代典籍,记述粗略;3、一要多源,易于混乱。
另外还有:1、药材的栽培、生产、采收、采购、经营等部门无专业知识,导致误种、误收、误售、误用。
2、有意掺伪作假,以假充真。
3、正品短缺,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用其他类似品种取而代之。
★中药的真伪优劣,即中药的品种和质量。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品种均为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或者以它种药材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优”是指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劣”是指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中药资源包括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和矿物药资源。
又分为天然中药资源和人工栽培或饲养的药用植物、动物资源。
★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1、发掘民间药、民族药,从民间和民族用药经验中寻找新的药物资源;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在同科属植物中寻找;3、以中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扩大新药源;4、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5、从古代本草中寻找新药源;6、根据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去寻找。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
★《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上品养命以应天;中品养性以应人,无毒或小毒;下品治病以应地,多毒或大毒。
★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以药物自然属性分类,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我国最早的国家药典。
13执业药师中药鉴定资料(供印刷)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中药鉴定学》复习资料湖南中医药大学潘清平总论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1.发掘整理祖国药学遗产;-------------------------------继承2.鉴定中药真伪优劣(中药材、饮片、中成药);------------鉴定3.制订中药质量标准;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发展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历代主要本草著作)书名年代作者药数分类对中药鉴定的贡献神农本草经秦汉集体创作365 三品分类仅记载药名,无具体的鉴别知识本草经集注梁陶弘景730 自然属性开始基源考察,文字记载药物形态新修本草唐苏敬李勣850 图文对照;我国第一部具有药典性质的本草证类本草宋唐慎微1746 图文并茂;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本草纲目明李时珍1892 自然分类自然分类的先驱第三章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一、药材的品种、种质与栽培二、中药的产地(川广云贵浙怀淮;关秦南北藏蒙维)1.川药:川牛膝、川乌(附子)、黄连、川贝母、天麻、金钱草、川黄柏、冬虫夏草;2.广药:肉桂、陈皮、槟榔、砂仁、广藿香、穿心莲、广金钱草、石斛、蛤蚧;3.云药:三七、云木香、茯苓;4.贵药:天麻、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5.浙药:玄参、玄胡、麦冬、浙贝母;白芍、白术、菊花、温郁金(浙八味);6.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四大怀药);7.淮药:丹皮、木瓜、龟板、鳖甲;8.关药:人参、鹿茸、五味子(东北三宝);细辛、防风、龙胆、升麻;9.秦药:大黄、当归、秦艽、党参、秦皮、枸杞;10.南药、北药、藏蒙维:三、药材的采收:基本原则----适时采收1.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秋、冬季;2.皮类:春夏之交;3.叶类:光合作用旺盛,开花前、果实未成熟前;4.花类:花蕾时------------------------------金银花、丁香、辛夷、槐米花初开时----------------------------洋金花、红花花盛开时----------------------------菊花、番红花5.果实种子类:幼果、未成熟、近成熟、成熟;6.全草类:茎叶茂盛时。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之中药鉴定学复习资料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之中药鉴定学复习资料第一节根类中药一、性状鉴别根部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通常为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有的肥大为块根,呈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明显;根横断面有一圈形成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大,中央无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横断面有一圈内皮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小,中央有髓部。
有的断面可见分泌物散布。
二、显微鉴别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
最外层大多为周皮。
少数根类中药无周皮而有表皮或为后生表皮、后生皮层;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
双子叶植物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
形成层连续成环;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无髓。
另要注意,有无异常构造,存在部位和排列方式;2. 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最外层为一列表皮细胞,无木栓层,少数根的表皮细胞形成根被。
皮层宽厚,内皮层及凯氏点通常明显。
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直径较小。
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
髓部通常明显。
其次有无厚壁组织、分泌组织、草酸钙结晶及其它们的存在部位、类型、多少等均是重要的鉴别特征之一。
第二节根茎类中药一、性状鉴别根茎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药材中以根状茎多见。
在外形上与地上茎一样有节和节间,单子叶植物尤为明显;侧面和下面有细长的不定根或根痕。
双子叶植物根茎横断面:外表面常有木栓层,维管束环状排列,中央有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茎横断面:内皮层环纹,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髓不明显,有的见分泌物。
二、显微鉴别根茎的横切面鉴别,应根据维管束类型和排列方式,决定其为双子叶植物根茎、单子叶植物根茎还是蕨类植物根茎。
1.双子叶植物根茎一般均具次生构造。
与地上茎相似。
外表常为木栓层,少数有表皮。
有的有初生皮层,皮层有根迹或叶迹维管束,内皮层多不明显。
中柱外方部位有的具厚壁组织。
维管束大多为无限外韧型,环状排列,中央有髓部。
另注意有无异常构造,存在部位和排列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中药师考前辅导资料《中药鉴定学》一、数量平均样品的量:3倍实验用量(供检验用样品量)酸不溶性灰分:用10%(HCL)中药灰分测定的温度:500℃-600℃烘干法测定的温度:100—105℃5小时精密测定:千分之一称定:百分之一“约”若干时:±10%恒重:二次干燥差距<0.3毫克抽取样品0─5件─99件.100件─1000件.1001…逐件5件5% +1%每包件取样量:一般药材粉末状贵重药材100—500克25—50克5—10克鉴定留样的保存期至少:一年《中国药典》共9版:53年仅一部63年、77年1985~2005年,2005年始分为三部。
2010版蛤蟆油温水侵泡,膨胀度不低于55北葶苈子温水侵泡,膨胀度不低于12南葶苈子温水侵泡,膨胀度不低于3紫外光的波长一般为365纳米或254纳米挥发油测定:甲法:用于测定挥发油的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乙法:用于测定挥发油的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狗脊:近外皮1—4mm处有一条凸起的木质部条纹绵马贯众:叶柄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u”形排列何首乌:云锦状花纹约4—11个(异形维管束)在皮部牛夕:2—4轮同心环筋脉点川牛夕:4—8轮同心环筋脉点鸡血藤: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偏向一侧小茴香,蛇床子:背面有5条棱线小茴香:分果油管6条于两棱线之间及接合面,内果皮镶嵌细胞5—8个为一组马钱子:子叶叶脉5—7条栀子:具有6条纵棱翅状冬虫夏草:中部4对足最明显,头部3对,近尾部1对不明显全蝎:1、1、1、4、5、6、7(足4对,背上5条脊线,后腹部6节,前腹部7节,毒刺1条)蜈蚣:全体共22个环节鳖甲:两侧有对称肋骨8条蛤蚧:尾细坚实,有不甚明显的6—7条银灰色环带二、本草《五十二病方》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医学方书《神农本草经》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汉代(西汉)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本草经集著》梁代陶弘景《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共收集730种《新修本草》(唐本草)唐代苏敬等23人,官府颁行为我国最早药典收载中药850种,出现图文鉴定的方法《证类本草》宋代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药学贡献最为伟大的本草.收载中药1892种,按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并分为纲.目,是自然分类法的先驱《植物名实图考》清代吴其浚植物学名著考证药用植物三、采收加工(一)采收1.根,根茎类:秋冬或春初发芽前采收2.茎木类:秋冬3.皮类:春末夏初4.叶类:叶茂色绿旺盛期5.花类:花蕾期或开放期6.果实,种子: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7.全草类:茎、叶茂盛是采割(二)加工1.捡,洗:去杂质,去非药用部位2.切片:较大的根和根茎,坚硬的藤木,肉质果实等3.蒸、煮、烫:浆汁、淀粉及糖份高的药材,加工后呈角质样4.硫磺熏:漂白杀虫:山药、白芷、川贝母、白豆蔻5.发汗:促使变色、增味、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6.干燥:干燥表示:烘干、晒干、阴干阴干或晾干:不可用烘干、晒干7.常见加工法:煮至透心:白芍、元胡蒸至透心:天麻、红参、姜黄(或煮)、郁金(或煮)、青翘沸水烫:太子参、百部(或蒸)、木瓜、山茱萸、栀子、五倍子、水蛭、全蝎、斑蝥蒸至杀死虫卵或蚜:桑螵蛸、五倍子刮去外皮:大黄附子白芍桔梗半夏浙贝山药黄柏低温干燥:西洋参活性参白芷打光:三七山药烟火熏干:当归轻轻捶扁:巴戟天矾水擦去外皮:川贝母含脂的木材:沉香有钩的嫩枝:钩藤水压机打包:番泻叶(狭叶番泻叶)花冠黄变红时采收:红花穗绿时采收:荆芥切伤流脂:乳香没药入热水中软化成团:血竭加水和石灰加工:青黛挤取分泌物:蟾酥锯或砍取:鹿茸重结晶:芒硝压制成型:肉桂(桂夹)烘干:地黄玄参烘白术枸杞子纵剖为瓣:天花粉木香木瓜山楂枳壳剖腹:广地龙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四、鉴定方法中药鉴定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鉴定法(基原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及理化鉴定法等。
一、来源鉴定法1.观察植物形态2.核对文献3.核对标本二、性状鉴定法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
其中色泽是指在自然光下观察,若两种色调复合描述,则以后种色调为主。
断面特征有“菊花心”的,如黄芪、甘草等;有“车轮纹”的,如防己。
三、显微鉴定法(一)显微制片方法横切面或纵切面切片、表面制片、粉末制片、解离组织片、花粉粒及孢子制片、磨片制片、粉末药材制片等。
1.粉末制片常用试剂:蒸馏水、稀甘油、甘油醋酸、水合氯醛试液。
2.解离组织制片:薄壁组织占大部分的,用氢氧化钾法;质地坚硬、木化组织较多的,用硝铬酸法或氯酸钾法。
3.磨片制片:矿物药、动物药,可采用此法;厚度0.03mm,用乙醇处理。
(二)细胞壁鉴别1.木质化:加间苯三酚、盐酸,呈红色。
2.木栓化:加苏丹Ⅲ试液,呈红色。
3.纤维素:加氯化锌碘试液,呈蓝色或紫色。
4.硅质化:加硫酸,无变化。
(三)细胞内含物鉴别1.淀粉粒:加碘试液,呈蓝色或紫色。
2.糊粉粒:加碘试液,呈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呈砖红色。
3.黏液:加钌红试液,呈红色。
4.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产生。
5.碳酸钙结晶: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产生。
6.硅质块:加硫酸不溶解。
7.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Ⅲ试液,呈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四)显微测量:使用目镜测微尺显微常数:主要用于叶类,如气孔数、气孔指数显微制片试剂:水——观察淀粉粒制片稀甘油——防止水合氯醛析出结晶甘油醋酸——适宜淀粉粒的观察水合氯醛——最常用的透化剂,多使用于中成药、中药粉末或切片的观察。
四、理化鉴定法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的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方法。
微量升华:大黄、何首乌、紫草、胡黄连、沉香、牡丹皮、大青叶、薄荷、斑蝥显微化学反应:绵马贯众、黄连、肉桂、丁香荧光分析:紫外光365nm波长或254nm波长。
泡沫指数、溶血指数:皂苷成分的性质,如猪牙皂。
水分测定法(四种):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气相色谱法。
灰分测定法:总灰分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膨胀度测定:1g药材+水,膨胀后的体积(毫升)数,适用于含黏液质、胶质、半纤维素类的天然药品、树胶。
酸败度测定:适用于含油脂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通过酸值、羰基值、过氧化值的测定,来反映酸败度。
色度检查:适用于易变色药材,如白术。
有害物质:内源性——马兜铃酸(肾毒性)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肝毒性)外源性——重金属:铅、镉、汞、铜等与硫化钠反应检查残留农药: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黄曲霉素:强烈致癌物质二氧化硫:硫磺熏造成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定性为主。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的首选和主流。
气相色谱法——含挥发油(性)成分的中药适宜。
蛋白电泳色谱法——含蛋白质、氨基酸,如动物、果实、种子类中药的测定。
五、性状名词菊花心:黄芪、甘草、党参、木香车轮纹:防己、大血藤朱砂点:茅苍术、羌活星点:大黄云锦状花纹:何首乌罗盘纹:商陆金井玉栏:黄芪、板兰根、桔梗狮子头:党参火炬头:款冬花(连三朵)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马芦头、芦碗:人参、桔梗艼、珍珠疙瘩:人参间隙腺毛:绵马贯众、广藿香(茎、叶)壁内腺:补骨脂砂眼:银柴胡糟皮粉渣:赤芍过桥:黄连珍珠盘:银柴胡疙瘩丁:白芷蚯蚓头:防风油头:川木香起霜:苍术结晶:牡丹皮(内面)、厚朴(内部)、苍术(断面)怀中抱月:川贝(松贝)虎皮斑:川贝(炉贝)金包头:知母鹦哥嘴、红小辫、肚脐眼:天麻翘鼻头、龙头虎口、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蕲蛇剑脊:乌梢蛇当门子、冒槽:麝香大挺、二扛、三岔、门庄:梅花鹿茸单门、莲花、三岔:马鹿茸乌金衣、挂甲、层纹:牛黄血丝、骨塞、通天眼:羚羊角钉头:赭石等面叶:番泻叶、桉叶星状毛:石韦(红棕色)丁字毛:青蒿黄色绒毛:枇杷叶毛笔头状:辛夷白颈:广地龙珍珠结构环、虹光环:珍珠错入组织:槟榔、肉豆蔻(种仁)镶嵌细胞:蛇床子,小茴香断面层状结构(裂片状):黄柏、秦皮、苦楝皮断面具有树脂道:人参、三七、西洋参(五加科)断面有树脂样分泌物:鸡血藤断面显粉性:葛根、山药、半夏、天花粉、粉防己、牡丹皮、川贝母、白鲜皮、浙贝母断面纤维性强:桑白皮、葛根、厚朴、合欢皮断面颗粒性:肉桂断面角质状:红参、元胡、天麻、北沙参、百部、天冬、莪术、姜黄、白芨、蟾酥断面刺状:沉香、苏木断面具有橡胶丝:杜仲断面数轮同心环纹:牛膝、川牛膝、商陆断面同心层纹:牛黄、珍珠、鸡血藤断面大理石样花纹(错入组织):槟榔、肉豆蔻含糖、黏液多:黄精、地黄、桂圆具有吐丝特征:菟丝子具有吸湿性:龙骨、龙齿、炉甘石、软滑石具有强刺激性:斑蝥火烧有苯甲酸香气:血竭火烧有紫红色烟雾:青黛火烧有爆鸣声:海金沙具有异型维管束结构:牛膝、川牛膝(筋脉点)、商陆(罗盘纹、外韧型)、大黄(星点、周木型)、何首乌(云锦状花纹、周韧型、异心性环)、鸡血藤(数轮相间排列)、沉香,白木香(木间韧皮部)具有腺鳞:荆芥、益母草、广藿香、薄荷、穿心莲蕨类植物:金毛狗脊、绵马贯众、石韦、海金沙青蒿叶:三回羽状深裂茵陈叶:一至三回羽状分裂蒲公英叶:浅裂或羽状分裂益母草:掌状三裂荆芥:叶3—5羽状分裂车前草:叶5—7条弧形叶脉槲寄生:叶脉5条(3条明显)马钱子:子叶叶脉5—7条紫花地丁:叶基锲形广金钱草、枇杷叶:叶下表面有绒毛淫羊藿:二回三出复叶箭叶淫羊藿:一回三出复叶气味:酸味:乌梅、木瓜、山楂、山药(微)、五味子、松萝苦味:黄连、黄柏、黄芩、穿心莲、苦参、山豆根、龙胆、胡黄连、沉香、白芨、秦皮、香加皮、枳壳、连翘、马钱子、灵芝、没药甜味:甘草、党参、枸杞子、葛根、天冬、黄精、麦冬、肉桂、肉苁蓉辣味:干姜、肉桂、丁香、吴茱萸、巴豆、草乌(生)、川乌(生)咸味:海藻、地龙、牡蛎、全蝎、蜈蚣、土鳖虫、僵蚕、海马、龟甲、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麝香辛凉:砂仁、豆蔻、荆芥、薄荷、青蒿、冰片、牛黄涩味:地榆、五倍子、槟榔、麻黄豆腥气:山豆根、黄芪、沙苑子蜜腺或挥发油(香气):月季花、金银花、菊花羊乳气:天麻羊膻气:白鲜皮树脂和挥发油(香气):沉香、没药、檀香、降香蒜样臭气:阿魏牡丹酚香气:牡丹皮、徐长卿奶油话梅香气(甲氧基水杨醛):香加皮焦糖气:玄参、瓜蒌烟熏气:乌梅鱼腥气:鱼腥草焦香气:炒白术清香气:六、显微特征横切面显微特征:具有树脂道:人参、三七、西洋参(五加科)具有油室:苍术、白术、木香、川芎、当归、丁香、枳壳、吴茱萸、泽泻具有油管:防风、白芷、当归、川芎、柴胡、小茴香具有油细胞:郁金、莪术、干姜、姜黄、砂仁、豆蔻、石菖蒲、厚朴、肉桂、细辛、五味子具有乳汁管:桔梗、党参、桑白皮、蒲公英、香加皮、罗布麻叶具有管状分泌细胞:红花韧皮部具有分泌细胞:大血藤、鸡血藤具有含橙黄色物质的分泌细胞:鲜地黄具有分泌道:金钱草断面中柱明显:石菖蒲、百部、麦冬、天冬、莪术等有子囊、菌丝:冬虫夏草有菌丝:茯苓、猪苓、僵蚕断面形成层波状环:川芎、白芍断面形成层多角形:川乌、草乌、附子木栓细胞和薄壁细胞均含紫色素,遇水合氯醛溶解:紫草显微鉴别具有的结晶形态:草酸钙晶体:簇晶:人参、三七、西洋参、何首乌、大黄、虎杖、白芍(赤芍)、牡丹皮、苦楝皮、蓼大青叶、番泻叶、丁香、金银花、小茴香、山楂、吴茱萸、山茱萸、栀子、槲寄生、决明子、钩藤方晶:甘草(鞘)、葛根(鞘)、苦参(鞘)、鸡血藤(鞘)、黄柏(鞘)、番泻叶(鞘)、桑白皮(石细胞内)、合欢皮、苦楝皮、枳壳、栀子、麻黄、猪苓(多面体)、香加皮、槐米、红花针晶:麦冬、半夏、天南星、白及、天麻、苍术、白术、龙胆、山药、巴戟天、肉桂、黄精、广藿香、石斛砂晶:麻黄、牛膝、地骨皮、秦皮、钩藤柱晶:沉香、射干、苏木、补骨脂棱晶:木通簇晶、方晶、砂晶:洋金花簇晶、方晶、针晶:商陆碳酸钙结晶(钟乳体):桑叶、穿心莲(上下表皮细胞中)、南板兰根橙皮苷结晶:薄荷(蔟状)、陈皮、佛手、枳壳、大青叶有硅质块:豆蔻(内种皮中)、砂仁、草豆寇、石斛有菊糖结晶,无淀粉粒:桔梗、川木香、木香、苍术、白术、山茱萸、南沙参、蒲公英有菊糖结晶,有淀粉粒:党参有菊糖结晶:山茱萸七、入药部位及结构层次(一)根类中药(二)根茎类中药(三)茎木类中药周皮→皮层→维管柱(维管束、髓射线、髓部)(四)皮类中药周皮→皮层→韧皮部(韧皮部束、射线)(五)叶类中药表皮→叶肉→中脉表皮:毛茸、钟乳体、橙皮苷、气孔指数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侧脉维管束、结晶体、分泌组织等)等面叶:番泻叶、桉叶异面叶:薄荷等中脉:为韧维管束:上方木质部、下方韧皮部上、下方有厚角组织(六)花类药中药苞片、萼片→花瓣→雄蕊(花丝、花药)→雌蕊(子房、花柱、柱头)花粉粒:三角形——丁香圆球形——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米柱头表皮细胞分化:呈乳头状——红花(七)果实种子类中药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种皮→胚乳→胚外果皮: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中果皮:较厚,薄壁细胞组成内果皮:大多为一列薄壁细胞组成种皮:表皮层、栅状细胞层、色素层、油细胞层、石细胞、营养层胚乳:含脂肪油、糊粉粒、淀粉粒胚:未发育的幼体八、化学成分1)挥发油细辛、白芷、当归、羌活、前胡、川芎(含氮物)、防风(色酮类)、柴胡、木香(菊糖)、川木香、白术(酮)、苍术(醇)、香附、石菖蒲、莪术、姜黄(姜黄素)、郁金(姜黄素)、降香、沉香(树脂)、厚朴(厚朴酚)、肉桂(香豆素)、枇杷叶、辛夷、丁香、菊花补骨脂、枳壳、吴茱萸、小茴香、砂仁、豆蔻、益智、广藿香荆芥、薄荷、青蒿、茵陈、紫苏、乳香、没药2)皂苷类远志、西洋参、三七、牛膝(多糖)、商陆(多糖)、太子参、威灵仙(白头翁素)、葛根、甘草、黄芪、人参、柴胡、麦冬桔梗(菊糖)、党参(菊糖)、南沙参、知母(甾体皂苷)、木通木瓜、酸枣仁、山茱萸、瓜蒌、豆蔻、银柴胡、金撄子3)黄酮类甘草、苦参、葛根、地榆、黄芩、黄芪(多糖)、鸡血藤(异黄酮)桑白皮、罗布麻叶、槐花(槐米)、金银花(挥发油)、菊花、红花蒲黄、木瓜、山楂、沙苑子、枳壳、菟丝子、淫羊藿、补骨脂、小茴香、石苇、紫花地丁、金钱草、荆芥、薄荷4)生物碱类川贝母(甾体)、浙贝母(甾醇)、川乌(双酯类)、草乌、附子、黄连(异喹啉类)、防己(异喹啉类)、元胡、苦参、天南星、半夏百部、钩藤、黄柏、地骨皮、洋金花、吴茱萸、马钱子、麻黄、益母草、石槲、川芎5)蒽醌类大黄(游离型、结合型、鞣质)、虎杖(游离型为主)、何首乌(游离型、卵磷脂)、八戟天、茜草、大血藤(游离型)、番泻叶(二蒽酮苷及游离物)、决明子(游离型)6)香豆素类前胡、白芷、防风、羌活、北沙参、秦皮、补骨脂、茵陈、青蒿7)环烯醚萜苷类:龙胆(裂环)、玄参(哈巴苷)、地黄(梓醇)、胡黄连、杜仲、栀子8)木脂素类:连翘、五味子、杜仲9)菲醌类:丹参10)萘醌类:紫草、茜草11)苷类:白芍、赤芍、紫花地丁12)强心苷类:香加皮、葶苈子13)三萜类:槲寄生、灵芝(苦味)14)三萜及倍半萜类:款冬花15)四环三萜酮醇:泽泻16)间苯三酚衍生物:绵马贯众(绵马精)17)酚类:牡丹皮、徐长卿、金钱草(黄酮类)18)胡萝卜类:西红花(西红花苷)19)靛蓝、靛玉红:板兰根(精氨酸)、蓼大青叶、大青叶、青黛20)鞣质:地榆(三萜)、大血藤、儿茶、五倍子21)蛋白质:天花粉、山药(氨基酸)、冬虫夏草(粗蛋白)等22)多糖:天花粉、枸杞子、茯苓、猪苓、黄芪23)碳酸钙:石决明、珍珠、牡蛎药物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九、维管束(一)类型1、周韧型:天麻、绵马贯众(叶柄)、狗脊(叶柄)2、周木型:泽泻、大黄的星点、石菖蒲(外韧型)、藏菖蒲3、双韧型:茄科、葫芦科、狗脊(根茎)、丁香4、外韧型:双子叶植物根、根茎为无限外韧型---甘草单子叶植物根、根茎为有限外韧型---麦冬5、辐射型:被子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如麦冬6、木间韧皮部:沉香、华山参(二)异型维管束大黄、何首乌、鸡血藤、商陆、牛膝、川牛膝(三)维管柱(中柱)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组成的柱状结构,包括中柱鞘(维管柱鞘)、维管束、髓、髓射线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