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互动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浅谈几种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家校合作方法
2020年29期┆97研究浅谈几种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家校合作方法杜倩敏摘 要: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
学校与学生的家庭之间建立支持和合作的关系,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基础。
除了和家长面对面沟通交流外,老师们还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访、调查问卷和评价表的方法与家长合作。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生培养;行为习惯 一、问题的提出家校合作的是指教育者与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1],包括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等六种实践类型,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2]。
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
一般家校合作主要体现在学校老师和家长通过电话、短信或者面对面之间沟通为主。
本文从其他方法进行家校合作,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经验。
二、家校合作的方法总结和分析 (一)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和老师沟通的一种方法。
我们可以在家长会上邀请专家演讲或者推荐有关视频、音频和书籍等,向家长灌输正确的健康教育知识,增强养成孩子好习惯的意识。
例如我在一年级的家长会上分享李晓冰老师的发表的论文《一年级新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在二年级的家长上分享《社区亲子问题指导师——廖明昌先生讲解如何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这个专辑音频,在三年级家长会上分享徐建成等老师发表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实验研究》文章。
教育方法的灌输既要从学校教育的实际出发,也要根据家长的实际需要为依托,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进行。
(二)家访家访一直是学校与学生家庭建立积极、良好关系的开端。
这种方法可以让老师更了解他们的学生。
班主任应该每年至少对全班进行一次家访,尤其是一年级新生。
老师可以针对个别特殊的学生多次进行家访。
老师可以从孩子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的经验等信息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同时可以得到有关孩子的特殊信息。
例如知道孩子在家中昵称,还有他(她)的喜好。
有时候还可以从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中,察觉到孩子和家人的关系是否亲密。
家庭教育讲座家校互动方案
家庭教育讲座家校互动方案家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家长关注的焦点,而家校互动则是促进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推进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本校计划开展一系列家庭教育讲座,并提出以下家校互动方案,以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一、讲座形式1. 在讲座内容上,我们将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家庭教育的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力求使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有更清晰的认识。
2. 讲座形式可采用专家授课的模式,也可邀请有经验的家长代表进行经验分享,让家长能够从实际案例中获得启发。
二、讲座内容1.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作息时间的规律、饮食结构的合理、个人卫生的注意等。
2. 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充分发挥潜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孩子懂得自律、尊重他人,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4. 培养社交能力:帮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
5. 培养独立自主能力:鼓励孩子主动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三、讲座安排1. 时间: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家庭教育讲座,具体时间安排根据学校计划和家长的意见进行协商确定。
2. 地点:讲座可在学校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也可以利用线上平台进行线上直播,以方便更多家长参与。
3. 参与对象:讲座对象为全校家长,欢迎家长们踊跃参与,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出谋划策。
四、互动方式1. 讲座后,可以设置问答环节,让家长们对讲座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以满足家长们的个性化需求。
2. 可以建立家校互动平台,让家长们与教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进行及时沟通。
3. 同时鼓励家长们相互交流,组织家长们进行家长群内的经验分享,互相借鉴和学习。
五、评估与反馈1. 在讲座之后,我们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们对于讲座内容和互动方式的满意度,以便不断优化家庭教育工作。
如何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
如何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素养。
然而,要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并不容易,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理解。
本文将从家庭和学校两个角度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
一、家庭角度1.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困惑。
可以通过每天的问候、共进晚餐、参与孩子的学习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支持。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
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计划,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 鼓励孩子参与课外活动除了学习,家长还应鼓励孩子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参加社区活动等,拓宽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4. 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保证孩子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活动,进行适当的运动,帮助孩子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学校角度1. 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箱、电话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解答家长的疑问和关注。
2. 提供家长培训和教育资源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培训和教育资源分享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意识。
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资源。
3. 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学校可以建立家校互动平台,方便家长与学校进行交流和互动。
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发布学校的通知和信息,提供学生的学习资料和教学资源,方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
4.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学校应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如家长会、亲子活动、志愿者活动等。
通过家长的参与,可以增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互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校协同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建立家校协同教育机制,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建立家校社协同教育机制,增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信任,及时沟通,促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使教育更具一致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帮助小学生们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所谓习惯,指由于长期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化成自动化的一些行为模式。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自我操控性差,意志力不高,认识水平较低,若教师和家长不注意,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就有可能固化为不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毋庸置疑,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培养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学生整个教育阶段乃至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因而我考虑建立一个家校社协同教育机制,应用该机制着力与家长携手共同为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充分发挥传统家校社协同教育多通道的优势1. 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老师、家长相互交流信息一个良好平台。
达到相互理解支持、共同教育学生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家长会。
学校向家长通报其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家长可以向教师具体了解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在班集体的生活习惯,并提供某些教育上的支持;家长会还可以为家长之间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同时,学校也可以家长会为契机,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寻找更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2. 家访或电访家访可以使教师与家长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的交谈,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家访向家长通报学生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电访是家访的延伸,它比家访更快捷、方便,是家访的必要补充。
3.家校联系本和传阅本家校联系本可以涵盖学生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等等。
家校合作 共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家校合作在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只有两者紧密配合,才能够全面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文将从家庭和学校两个角度,探讨如何共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家庭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育场所,家庭教育对孩子形成良好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扮演好榜样的角色,孩子的很多行为和性格都来自于家庭环境的影响。
首先,家庭环境应该注重家风建设。
父母要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比如,坚持诚实守信,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等。
只有父母自己具备了这些良好的习惯,才能够影响到孩子。
其次,家庭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和适当的学习资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且,父母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帮助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另外,家庭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培养孩子定时作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孩子懂得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家长还要教导孩子保持个人卫生,培养整洁的生活习惯。
二、学校的作用学校是小学生的第二个教育场所,学校教育在孩子习惯的培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借助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首先,学校应该制定严格的纪律规定。
纪律规定是学校管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前提。
学校可以通过红绿灯制度、班级规章制度等方式,督促学生遵守学校规定,养成守纪律的习惯。
其次,学校要注重课程设置。
课程中应该融入培养学生习惯的内容,例如,开设生活技能课程,让学生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开展艺术、体育、实践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动手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
此外,学校要加强师生互动。
老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倾听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家校合作在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家校合作在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境,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
家校合作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起的密切联系和有效沟通的机制,旨在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家校合作在小学生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社交能力。
首先,家校合作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
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而家庭则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支持系统。
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紧密合作可以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家长可以通过与老师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学习上的问题。
同时,家长还可以在家庭中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帮助孩子进行课外辅导和学习巩固。
而老师也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合作,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
家校合作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使得孩子的学习得到更好的支持和指导,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其次,家校合作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交能力。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亲近和最信赖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学校可以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开展一些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活动,如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家校合作的实施不仅可以让孩子在学校中学到知识,还可以在家庭中接受到全面的教育,从而使得孩子的品德和社交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此外,家校合作还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动力。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它们共同为孩子提供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合作可以共同为孩子设定学习目标和规划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好习惯活动方案1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好习惯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显得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家校合作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本活动旨在通过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二、活动对象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各阶段的学生及其家长。
三、活动内容1.家校沟通会定期举办家校沟通会,邀请家长和老师共同参与,就孩子的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进行交流。
会上,老师可以分享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家长则可以分享孩子在家中的情况,共同分析孩子习惯养成的现状,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2.亲子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如户外拓展、手工制作、阅读分享等,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在活动中,引导孩子学会尊重、分享、合作等好习惯,家长则通过亲身示范,传递正能量。
3.习惯养成挑战开展习惯养成挑战活动,如“21天好习惯养成计划”。
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习惯养成目标,如早睡早起、按时完成作业等,并在接下来的21天内坚持执行。
活动结束后,评选出优秀习惯养成家庭,给予表彰和奖励。
4.家庭作业互助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家庭作业,家长在辅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及时复习等。
同时,家长还可以与老师保持沟通,了解作业要求,确保家庭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5.家长学堂开设家长学堂,邀请专家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课程内容包括孩子心理发展、习惯养成、亲子沟通等方面,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四、活动实施与评估1.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2.成立活动组织小组,负责活动的筹备、组织和实施。
3.活动结束后,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家长和孩子的反馈意见,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借鉴。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好习惯活动,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协同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家校协同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建立家校协同教育机制,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建立家校社协同教育机制,增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信任,及时沟通,促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使教育更具一致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帮助小学生们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所谓习惯,指由于长期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化成自动化的一些行为模式。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自我操控性差,意志力不高,认识水平较低,若教师和家长不注意,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就有可能固化为不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毋庸置疑,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培养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学生整个教育阶段乃至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因而我考虑建立一个家校社协同教育机制,应用该机制着力与家长携手共同为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充分发挥传统家校社协同教育多通道的优势1.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老师、家长相互交流信息一个良好平台。
达到相互理解支持、共同教育学生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家长会。
学校向家长通报其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家长可以向教师具体了解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在班集体的生活习惯,并提供某些教育上的支持;家长会还可以为家长之间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同时,学校也可以家长会为契机,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寻找更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2.家访或电访家访可以使教师与家长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的交谈,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家访向家长通报学生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电访是家访的延伸,它比家访更快捷、方便,是家访的必要补充。
3.家校联系本和传阅本家校联系本可以涵盖学生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等等。
小学阶段的家校合作 共同促进孩子成长
小学阶段的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成长小学阶段的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校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习环境,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
只有家校密切合作,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小学阶段的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推动孩子的成长。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校合作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与老师紧密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问题,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指导。
学校也会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定期向家长分享教育经验和指导原则,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
(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和学校共同协作,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与学校紧密配合,制定统一的纪律和规范,让孩子在家和学校之间形成一致的行为要求。
学校定期与家长交流孩子的表现和进步,家长也要及时关注和回应学校的反馈,共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三)加强家校沟通,提高教育质量家校合作能够加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家长和学校通过双向沟通,了解彼此的期望和需求,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
学校也可以通过家校合作,向家长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帮助家长更好地陪伴孩子的成长。
二、有效推动孩子的成长的方法(一)定期开展家校互动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参观课堂,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情况。
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和家长相关的教育讲座,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和教育资源。
家长也可以参与学校的志愿者活动,与孩子一起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校园建设。
(二)建立家长学校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家长学校平台,为家长提供学习资源和在线培训。
这样,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家长学校也可以为家长之间提供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促进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
(三)建立家长志愿者团队学校可以组建家长志愿者团队,发挥家长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爱好。
志愿者团队可以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和项目,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
家校合作 共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庭和学校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境。
良好的家校合作可以为小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和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在塑造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方面。
本文将探讨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种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以共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主要场所,他们的行为习惯往往在这两个环境中形成。
只有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才能形成一致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方向,为孩子提供一致的引导和规范,从而更好地塑造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其次,家庭和学校互相支持,可以形成育人的良好氛围,让孩子在多样化的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培养。
最后,家校合作还有利于增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信和沟通,共同为孩子的发展尽力而为。
二、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1. 定期家校沟通会议定期家校沟通会议是家校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式。
家长和教师可以定期相聚,分享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交流对孩子的关心和期望,共同探讨孩子的问题和挑战,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沟通,家长和教师可以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互相了解对方的期望和需求,形成一致的育人目标和方法。
2. 家校合作项目家校合作项目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课程设计和活动策划,积极发挥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作用。
比如,可以组织家长参加道德讲座、行为规范指导等活动,共同关注孩子的道德教育和行为养成。
3. 家校互补教育家校合作不仅仅是在学校进行与家长的交流,还需要家长在家庭环境中与学校共同协作。
家长可以在家庭中教育孩子守纪律、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基本行为准则,与学校共同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也可以通过家访、家庭作业等方式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家长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4. 多元化的家校互动多元化的家校互动是家校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好习惯的活动方案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好习惯的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与目标为了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活动名称“好习惯伴我行”家校合作促进活动三、活动对象幼儿园小班的家长和孩子四、活动内容1.家长会讲座:邀请教育专家或老师为家长进行讲座,讲解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方法以及家长在习惯养成中的角色。
2.家校互动手册:制作一本包含孩子习惯养成指南、家校沟通记录、孩子习惯进步记录等内容的手册,方便家长记录孩子在家中的习惯表现,并与老师进行及时沟通。
3.习惯养成打卡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习惯养成打卡活动,每天记录孩子完成好习惯的情况,如按时起床、自己收拾玩具等,并在家校互动手册上进行记录。
4.习惯养成展示会:定期组织习惯养成展示会,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展示孩子在家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5.家访活动:老师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习惯养成情况,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孩子的习惯养成。
五、活动时间与安排1.家长会讲座:每学期初举行一次,邀请教育专家或老师为家长进行讲解。
2.家校互动手册:每月发放一次,家长记录孩子习惯养成情况,并在下月初交给老师进行查阅和反馈。
3.习惯养成打卡活动:每周进行,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记录孩子的好习惯表现。
4.习惯养成展示会:每学期末举行一次,展示孩子在家中养成的良好习惯。
5.家访活动:每学期进行两次,分别在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
六、活动效果评估1.通过家长反馈、孩子习惯养成记录以及老师观察等方式,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以更好地促进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七、活动总结与分享1.在活动结束后,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梳理活动亮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家校合作活动提供经验和借鉴。
2.将活动成果和经验分享给其他班级和幼儿园,促进园所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小学阶段是孩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家长和老师们应该共同努力,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一环。
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保证孩子在专心学习的同时不受外界干扰。
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让孩子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其次,家长和老师要定期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
可以通过看孩子的作业本、听取老师反馈等方式,了解孩子在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及时表扬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进步,激励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给小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也是很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分析每天的学习任务,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让孩子养成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适当的学习计划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避免拖延症的发生。
此外,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放开手,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种培养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最后,要注意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习不能是一种负担,而应该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家长和老师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引导孩子积极面对学习,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总的来说,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精心的引导和教育,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快乐的学习中茁壮成长!。
家校合作助力孩子学业进步
家校合作助力孩子学业进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推行家校合作模式,旨在通过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帮助孩子在学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家校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它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家校合作来帮助孩子取得学业上的进步。
一、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积极的家校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家长和教师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
家长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议、家访活动等,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学校也应该定期向家长通报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以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成绩。
通过密切的家校互动,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并能够更好地配合和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
二、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家校合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共同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和教师应该在孩子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上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家长可以分享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教师根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要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在学习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该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出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案。
这样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三、互相支持共同努力家校合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孩子的学习进步和发展。
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互相支持,共同努力。
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和指导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则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和辅导。
通过家校之间的共同努力,孩子在学业上的进步将会更加显著。
四、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家校合作不仅仅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家长和教师应该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规划学习计划、保持专注等。
家长可以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强调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通过共同努力,孩子的学习习惯将会逐渐形成,从而对他们的学业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养成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养成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则需要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以及家校合作在培养良好习惯方面的作用。
第一段(引言)小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体现在学习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而这些良好的习惯往往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孩子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培养,同时也能形成稳定的生活习惯。
第二段(小学生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小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例如,规律作息可以维持孩子的精力和注意力的稳定,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其次,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
坚持做作业、整理书包等习惯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律性。
再次,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通过稳定的生活习惯,孩子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成就感,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第三段(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小学生生活习惯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学习生活的起点,而学校是孩子接触社会的重要场所。
首先,家庭和学校可以形成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良好环境。
例如,家庭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玩具等资源,学校可以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和相关教育资源。
其次,家庭和学校可以形成紧密的监督机制,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可以在家庭中监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行为,老师可以在学校中教育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家庭和学校可以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和巩固孩子的生活习惯。
例如,家长可以与老师定期交流孩子的生活习惯情况,老师也可以定期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
第四段(家校合作养成生活习惯的具体措施)要实现家校合作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首先,家庭和学校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
——“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课题成果报告内容摘要:中南路小学自2009年以来,确立了“植养习惯,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结合书法艺术特色,开展“书法艺术教育与学生良好品质培养的实验与研究”,学校在学生习惯养成的培养上形成了一些有益的做法。
但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在学校教师做出努力的同时,必须有家长的配合,2010年我们选择“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本课题以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为目标,以研究家校合作的方式促进好习惯培养效果为研究重点,以“好习惯争星卡”为起点,探索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从成立家校合作委员会,成立家长义工队,推行家校联系本,发放喜报、进步喜报,开设家长讲堂,搭起家校合作的新桥梁,研究制定了各个阶段的习惯培养目标并积极推行、合作落实,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一、课题提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就是养成良好习惯”。
好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它是促进人走向成功的阶梯,从一定意义上说,习惯就是素质。
培养良好习惯,是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可见,强化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是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幸福教育的根源。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校总人数一半以上,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大多家长生活于社会的最底层,对孩子关注不够,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自律习惯都比较差。
由此,学校自2009年以来,以“植养习惯,奠基幸福人生”作为办学理念,结合书法艺术特色,开展“书法艺术教育与学生良好品质培养的实验与研究”,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在学生习惯培养上形成了一些有益的做法。
但是我们发现,学生教育主要依靠学校和教师,而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的家长对孩子教育、关注不够,致使学校教育单薄无力;学校本身又偏重于校内的教育,而缺乏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协作。
这些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习惯受多方面影响,“一致化”是重要的教育原则,只有把家庭和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共识,整体培养,齐抓共管,才能固化学生的好习惯。
XX学校小学生家访记录家长合作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XX学校小学生家访记录家长合作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家访记录:家长合作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我是XX学校的一名家访员,最近我参与了一次小学生家访活动。
本次家访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习惯,以及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情况。
通过家访,我们希望能够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1. 家庭学习环境的调查在家访过程中,我首先询问了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
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拥有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其中有些还装饰得很温馨。
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家长对学习的重视程度通过和家长交谈,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孩子学习的高度重视。
他们普遍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许多家长还会定期检查孩子的学习进展,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
这种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家庭访问中,我也重点了解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都保持了良好的作息时间,他们会按时完成作业,并且有规律地复习和预习。
此外,学生们普遍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并努力去实现。
这些良好的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鼓励和引导。
4. 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情况在家长访问中,我了解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非常紧密。
学校通过家长会、家校沟通等方式向家长传递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习要求,家长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此外,学校还会定期组织学生的学习展示和交流,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5. 家访后的建议根据我对家访情况的观察和了解,我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1)鼓励家长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并与孩子交流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学校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家长会、学校通讯等方式定期向家长传递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习要求。
(3)学校可以组织更多的学习展示和家校互动活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小学班主任给家长的一封信《家校共育: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策略》
家校共育: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策略尊敬的家长们:您好!我是您孩子的小学班主任,倍感荣幸能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刻陪伴和指导您的孩子。
此刻,我想与您们共同探讨如何携手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实现家校共育的良性循环。
一、关爱孩子心理健康1 .深入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并提供适时的关爱与支持。
小学阶段,孩子们面临心理剧变,自我认知、情感表达、人际关系等方面均会遇到挑战。
作为家长,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理解他们的需求,尊重个性,并提供关爱与支持。
2 .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情感波动,及时发现问题并引导。
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情感变化,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并给予正确引导。
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助他们度过难关。
3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教授应对挫折和困难的方法。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家长要发掘孩子的优点,鼓励他们发挥优势。
同时,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挫折,教授应对困难的方法。
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1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而非单纯追求分数。
学习成绩并非孩子成长的唯一标准,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家长要鼓励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提高学习效率。
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确保充足的休息时间。
同时,关注孩子的睡眠质量,确保他们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学习。
三、强化法制教育,培育公民意识1 .教育孩子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家长要教育孩子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
家长要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教育孩子遵纪守法。
3 .教育孩子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如何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何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家校携手,共育良习: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基石,而家校合作则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
教育专家认为,家校应携手前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明确目标,达成共识建立起约定目标: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协商明确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目标,例如: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
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学校应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教育理念,分享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并协商制定方案。
协同推进,避免冲突:避免学校和家庭教育理念冲突,以免出现“学校要求,家长放松”或“家长要求,学校忽略”的情况。
二、营造良好环境,增强学习兴趣学校提供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教师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家庭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家长应为学生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减少干扰学生的学习。
鼓励探索,增强求知欲:学校和家庭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循序渐进,培养良好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校应从最简单的学习习惯开始,例如:按时上课、认真听讲,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制定计划,不要急于求成:家长应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从简单的学习任务开始,渐渐地提升难度和工作量,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学习习惯。
及时激励,提高学习兴趣:学校和家庭应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给予适度的鼓励和奖励,并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家校互动,齐心协力共进学校定期发布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和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家长可以通过学校的平台了解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并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学习习惯培养活动:例如参加家长会、参与学习习惯培养的讲座等,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学习习惯培养工作。
家校合作指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研究
《家校合作指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研究》开题报课题主持人:谢红梅所在单位:吉首市第四中学研究成员:向宏文、徐幸福、朱洁、廖新生、田智慧王晓红、张继、吴国庆、欧阳震、张新华向清菊、宋梅丽、咼兴平时间:年《家校合作指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研究》开题报告湖南省吉首市第四中学课题组持笔谢红梅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陶行之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
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将受益无穷。
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未来。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受多方面影响的,最重要的影响来源于学校和家庭。
然而目前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却往往是学校重视,家庭忽视;学校本身又偏重于校内的教育,而缺乏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协作。
导致社会上存在的“W”的现象,即天的学校正面教育加上天的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等于零甚至出现负数,这个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效联系势在必行。
除此之外,我校处于乾州地区,属于城乡结合部。
这一地区的家长素质悬殊比较大,不少家长家庭责任感欠缺,对教育问题较为冷漠,常常把儿女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
家庭文化氛围不浓,缺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部分家长缺少科学的观念和方法,甚至由于家长个人的不良习惯影响着子女教育,对子女教育失去控制。
城乡结合部的孩子由于受到城镇文化的长期熏陶,通常较有灵气,活泼好动,信息来源广,接受新生事物快。
但由于所处的社区复杂,影响、干扰源多且强度大,部分学生上学敷衍应付,积极力不高,意志力较弱。
碰到困难缺乏应对的毅力和信心,行为习惯欠规范,学习欠主动性,有厌学情绪,学习成绩偏低。
位于这一地区的初中学校,校风、学风建设存在较大困难,管理难度较大,教育教案质量普遍不高,学校发展较慢。
因此如何把家庭和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导家长提高家教整体水平,以及如何使“家校一致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成为很值得我们去探究,也很有必要去探究的课题。
三年级家校共育教案
三年级家校共育教案一、教案背景和目标随着时代的变迁,家校共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
家校共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本教案旨在探讨三年级家校共育的实施方式,促进学生在家和学校两个环境中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
二、教学策略和方法1. 家校互动:学校与家庭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通过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加强师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
2. 学校引导:学校要向家庭提供一些适合在家开展的教育活动,如家庭作业指导、亲子阅读等,帮助家长更好地陪伴和教育孩子。
3. 家长参与: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亲子足球比赛、亲子手工活动等,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
4. 学生自主学习:在家庭中,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计划、学习日志等方式实现自我反思和提高。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引导家长与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按时完成作业。
- 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参加学习方法讲座,提高学习效率。
- 学生自主管理学习,建立学习日志,及时反思学习过程。
2.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校推荐优秀的儿童读物,鼓励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多读书。
- 学校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
- 学生在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如户外拓展、科学实验等。
- 学校鼓励学生在家外开展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家务劳动等。
- 学生通过参与各类活动,培养团队合作、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学校和家庭的责任1. 学校责任- 制定家校共育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 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为家长提供教育资源和学习指导。
- 组织家庭活动,促进师生家长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2. 家庭责任- 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 搭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互动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作者:李平
来源:《江西教育C》2015年第08期
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根据我们调查,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绝大多数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大多数是家庭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学生,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坚持家校结合,帮助家长加强学生的学习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缺失的表现和成因
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缺失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家学习放任自流。
因为缺少督促不能完成作业,学习没有计划性。
第二,不能主动预习。
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对要进行学习的知识和内容进行课前的预习工作,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难以跟上教师节奏的问题。
往往也不会进行课后的总结工作,这就导致小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难以消化,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升。
第三,课堂上不能认真听课。
往往难以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上课也容易产生走神的情况,遗漏掉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第四,不能及时做好课堂笔记,也不会使用工具书。
对于自身存在困惑的区域不能及时解决,导致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不到保证,难以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学习比较懒散,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导致学习成效低下。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缺失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因素是家庭学习辅导和督促的缺失。
城乡小学生中留守儿童的增多,给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留守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长的关爱和督促,慢慢地养成了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课后不能自觉学习的坏习惯。
在留守儿童中,有一半以上成为学习困难生。
家校互动,学校配合家长做好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
二、家校结合共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1.用励志故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小学生的年纪相对较小,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也渴望来自家庭和学校的肯定。
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只对小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规划指导,也要注意鼓舞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具体来说,在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采用课堂讲故事的方式,用学习励志的故事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
通过讲故事迅速地吸引住小学生的注
意力,并注意在故事中添加榜样的故事,让小学生充满奋进的干劲,为小学生提供学习的信息,鼓励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家校互动督促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作为小学生的家长,在学习监督管理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小学生的学习状态。
与此同时,家长往往存在着知识文化水平不够的情况,难以发挥出家长应有的作用。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应当专门为学生制订表格,让家长严格按照表格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监督,保证学生在家庭中也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3.家校互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应当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评估研究。
在教学的过程中,着力于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来说,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角色,不再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而是把他们作为一个交流者,平等地向学生传输学习的理念,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理念,促进学习习惯的形成。
教师要倡导家长参与到对学生的监督管理中来。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自身的控制能力比较差,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来对他们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这就需要教师时常和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在督促学习习惯形成中的作用。
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具体来说,小学生往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高。
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切合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过程中来,帮助他们形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要对小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实施促进学习好习惯形成的具体策略,保证小学生自觉抵制诱惑,促进教学实效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向阳小学)
□责任编辑:邓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