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化被动为主动诗歌教学法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论文
论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摘要:在新课标的改革下,语文教师理应跟随社会的步伐,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同时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
让学生感悟语文、感悟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语文学习真正体验实效。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有效教学一、引导情感沟通,健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的“情感”教育可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能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
朗读激发情感,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是文章思想内容的存在形式,也是作者表达认识与感受的媒介和手段。
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教师的范读,再现作品的艺术境界,使学生经过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以《回延安》一文为例,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热烈而奔放的情怀,充分表现了作者在阔别多年后重回延安的喜悦之情,以及对革命圣地的向往之心。
教师在讲授时,要结合信天游文体的特点,认真范读,力求再现当时的场景,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圣地的崇敬、向往之情,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受到心灵上的震撼。
二、科学制定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我国2001 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此可见,在制定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时应该考虑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和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
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它指导着我们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行为。
它要求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领域,不可有所偏废。
但是,具体到每节课中,教学目标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具体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全面综合考虑。
三、改进语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生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必须是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养成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探究能力。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转变学习方式让学习主动学习
转变学习方式让学习主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健全的人格和责任感。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完成自我构建和提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能学好语文的信心。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来自于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和自主学习中获得的成功。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新奇、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感到语文有趣并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语文。
例如:我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抓住学生爱表演的天性,对课文稍作讲解后就让学生小组内编演课本剧。
不让自己坐在板凳上听老师昏天昏地的唠叨,而让自己当演员来表演,学生们高兴极了,编台词,练表情……就连最不爱发言的同学也动了起来,有了角色,舞台上同学们把猴子、猫头鹰、袋鼠、狮王的形象表演的淋漓尽致,精彩极了。
整节课我并没有费力地去讲解,只处于一个指导、帮助的位置,但学生在编排、表演过程中把整篇文章都变成自己的了,体会到了各角色的特点,更深深领会到了文章所表达的深刻道理,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民主氛围,使学生真正的感到自己是课堂中的主人。
要构建这种良好氛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充满爱心。
教师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信任的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使那些缺乏自主性的学生受到这种积极氛围的影响和激励,从而去积极主动学习。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
”在教学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语文,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中学语文教学中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策略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策略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传统讲授为自主学习。
这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呢?一、搭建交流平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消除对权威的畏惧心理,营造和谐、愉快的气氛。
我们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只有在有亲和力的老师面前,才能毫无拘束地发表个人见解,积极地展开讨论,全神贯注地投入实践,自主能动地参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放下架子,在学生中消除师道居高临下的传统思想,把自己和学生看成是平等、共同讨论问题的伙伴,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引导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事例,以及直观的教具、多媒体等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领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十八岁和其他》一文可这样导入:十七八岁的孩子充满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和我们大家差不多,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充满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的孩子沟通,是摆在所有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十八岁和其他》这篇文章,看看台湾作家扬子对自己的十八岁的孩子都说了些什么。
这种导入方法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从问题人手,深入文本探寻答案,同时也把学生带入到解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的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肯定是好的。
变被动为主动诗句
变被动为主动诗句【实用版】目录1.引言2.被动诗句的定义与特点3.主动诗句的定义与特点4.如何将被动诗句变为主动诗句5.实际操作示例6.结论正文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中国历史悠久。
在诗歌创作中,诗句的表达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被动诗句和主动诗句是两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这两种诗句的定义与特点出发,探讨如何将被动诗句变为主动诗句。
被动诗句是指诗句中的主语在行为动作中处于被动地位,即行为动作施加在主语身上。
这种诗句往往给人一种委婉、含蓄的美感。
例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句诗中,“月上柳梢头”和“人约黄昏后”都是被动表达,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与被动诗句相对应的是主动诗句,主动诗句是指诗句中的主语在行为动作中处于主动地位,即主语主动施加行为动作。
这种诗句往往给人一种豪放、直接的美感。
例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句诗中,“龙城飞将”和“胡马度阴山”都是主动表达,给人一种豪迈、英勇的美感。
要将被动诗句变为主动诗句,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其次,通过调整诗句结构和词语,将原本的被动表达改为主动表达。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1.改变诗句主语的语态,将原本的被动语态改为主动语态。
2.通过添加或修改诗句中的动词,使原本的被动动作变为主动动作。
3.调整诗句的结构,使原本的被动表达变为主动表达。
下面是一个实际操作示例:原诗句:“柳絮飘落水中,随波逐流。
”修改后:“水中柳絮飘落,主动随波逐流。
”通过以上修改,原本的被动诗句“柳絮飘落水中,随波逐流”变为主动诗句“水中柳絮飘落,主动随波逐流”,意境和情感没有改变,但表达方式更加直接和豪放。
总之,诗歌创作中,被动诗句和主动诗句都是重要的表达方式。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性教学论文
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研究性教学之我见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探究性学习也叫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重要的是实践和体验。
因此,教师要多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课内外活动,逐步渗透研究性学习,使研究性学习步步深入。
关键词:新课程研究性学习主体地位21世纪教育正面临着一场“学习的革命”,目前教育界正在进行一场教育的革命:打破或抛弃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出一种以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为基本的学习载体;在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和心理体验的为基本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改革模式。
素质教育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向是要实现由关注教师的教走向关注学生的学,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让他们经常地运用创新发散性思维进行探索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是何等重要,它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收集、分析、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情感体验,建构多元立体的探究模式都具有深远持久的重要意义。
1.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本是一个很不错的命题。
但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并没有真正体会“主导”的实质含义,而把“主导”演绎成了潜意识里的“主人”和“领导”。
于是就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
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
浅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时尚化的特点,尤其在现代诗歌教学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理念的变化。
本文将围绕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展开讨论,以期能够对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让学生在感受诗歌的魅力和艺术性的也对现代诗歌有所了解。
可以通过课堂朗诵、诗歌赏析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创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和兴趣,促进其内心情感的表达和释放。
二、注重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诗歌赏析和朗诵等活动,带领学生深入诗歌的内涵,了解诗歌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和人生哲理,引导学生在情感上与诗歌产生共鸣。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感表达等形式,去感受和表达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诗歌教学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深入体验和感悟诗歌的内在情感。
三、培养审美情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技巧,引导学生从形式美、意境美等方面去欣赏和品味诗歌作品。
可以通过诗歌赏析、欣赏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感受诗歌的魅力和美感的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审美品味和欣赏水平,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四、注重实践操作现代诗歌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诗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去感受、体验和表达诗歌的内在情感和艺术美感。
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去充分体验和表达诗歌的内在魅力和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诗歌创作、诗歌朗诵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诗歌的创作和表达,通过实践操作来感受和体验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情感表达。
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文学社团等形式,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诗歌表达能力和艺术创作水平,从而更深入地体验和表达诗歌的内在魅力。
把感悟诗歌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读写一体的初中诗歌教学范式
课进 行诗歌 写作 , 写的诗歌 与所 读的诗歌在 内容、 思维 的桥 梁。学 生课 业紧张 ,要在 短时 间内给他 们 所 题材 、情感 、技巧 等 方面都 有相似 之处 。下面作 些 最 多 的刺 激 ,选 择篇 幅短小 的诗 比较恰 当。初 中生
具体说 明。
一
感 觉敏锐 ,选诗 要尽量 接近他 们 的经验 和兴趣 。常 态 的诗歌 教学会 把重 点放 到欣赏 上 ,但笔 者没 有花 大量 时 间解诗 ,而是和 学生一 起诵 读 ,然 后稍 加点 例 如 笔者 上 的 “ 新诗 的 情绪 ”_ 课设 计如 下 : 提供 例诗 ,包括 何其 芳 《 乐 》 欢 、冯至 《 》 蛇 、舒 婷
笔者所 在学 校 的初一年 级开设 了现 当代诗 歌欣
阴凉 、 坚 韧 。
赏选修课 ,尽管 每周 只有一 节课 ,但笔者 尽量 调动
学生 的兴趣 和积极 性 ,在带 领学 生读 诗的 同时 ,让
再试着 以文字组合 : 为夏天撑起 阴凉 的伞盖 我 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每 个学 生都 学着 写几首诗 。要教 学生 写诗 ,从何 下 手 呢?现代 诗歌 理论 界学者 穆木 天提倡 “ 的思维 诗 我 首先给 学生 一些 必要 的新 诗知 识 ,让 学生有 新诗 的概念 。因为是 初一 学生 ,所 以这 一环节 不必 设计 过 多 的知识点 ,而把 重点放 在拓展 学生 诗歌思 维 的
适应 。如何 打破 长久 以来形 成的散 文 写作框子 呢?
化” ;然后根据 范例提供 的内容或 形式的框架来 描述
台湾 诗人 语 文 建 设 < ≤E IN 生 》中专 门介绍 了一 短 论 白灵在 《一首 诗的诞S m o ∞- o 静默”“ 寂寞 ”“ 喜悦 ”“ 忧郁” NJ A H o 1 教 学 某种情感或情绪 ,以 “ 种“ 比喻 的游戏” 教师可以用这 个方法领 学生 “ 。 “ , 玩” 思念 ”为题 完成短诗 写作 。
变被动为主动诗句
变被动为主动诗句1. 变被动为主动,是诗歌创作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技巧之一。
通过运用主动语态,可以增强诗句的表现力和生动性,使读者更加投入其中。
2. 主动语态强调行为的主体,更能凸显出诗句中的主题和情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将被动诗句转化为主动诗句的方法,帮助创作者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3. 首先,要注意诗句中的动作,将其转化为主动形式。
例如,原本的被动诗句“花朵被雨淋湿了”,可以转变为主动形式:“雨水浸透了花朵”。
4. 其次,可以通过变换句子结构来改变诗句的被动性。
比如,原句“春天的黄莺被风声吵醒了”,可以改为“风声吵醒了春天的黄莺”。
5. 在转化为主动诗句时,还可以在动作描写中注入情感色彩,使诗句更加生动。
比如,原句“夜空被星光点缀”,可以改为“星光点缀着夜空,如同一颗颗明亮的眼睛”。
6. 此外,适当运用拟人化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行动能力,使诗句更有趣味和表现力。
比如,原句“河水被山泉滋润”,可以改为“山泉滋润着河水,如同母亲的抚摸”。
7. 在进行主动句的改写时,还需要注意句子间的连贯性和语气的一致性。
确保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使读者能够流畅地阅读和理解。
8. 总的来说,变被动为主动是诗句创作中的一项技巧,通过合理运用,可以使诗句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创作者们应该多加练习和尝试,不断提升创作水平。
9. 在文档创作过程中,切记不要出现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保持文章的纯粹性和专业性。
同时,避免使用“首先、其次、最后、总的来说”等逻辑词语,以免给读者带来疲劳感。
10. 希望本文对于变被动为主动诗句的创作有所启发,帮助创作者们在诗歌创作中运用主动语态,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努力与创作,才能在诗歌的海洋里展翅飞翔!。
浅谈如何变“被动”为“主动”
浅谈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摘要:纵观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普遍存在只有极少数学生举手发言及回答问题的现象,这在我们农村初中语文课堂表现的尤为明显。
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从以“师”为主到以“生”为主的一种转变。
从传统的讲解法——传道授业解惑,到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今后教学的一大趋势。
那么如何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呢?针对这个问题,我斗胆谈谈我的浅薄之见。
关键字:被动主动敢说会说鼓励引导正文语文即生活,它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它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知识广泛,引人入胜。
然而,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变成了老师一味地知识灌输,唱着独角戏,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没有学习的兴趣,只是一味的别动的接受知识,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的地位,让他们主动学习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不是靠老师的说服教育和家长的严厉训斥就能够达成的。
这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敢说,还要引导学生会说。
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少言,甚至想说而不敢说,造成课堂的“寂寞”。
究其原因,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生理变化,产生了自我封闭的心理。
因而,他们不敢也不愿多说话。
且其心理日趋成熟,顾虑也会增多,有时顾及到面子问题,说出来怕出错,怕别人笑话;有的同学怕自己语言表达得不够好,干脆不出声,别人也就无从评判等。
这种心理势必造成学生从“不敢说”到“不说”,最终到“不会说”。
因此,鼓励学生大胆“说”。
同时,引导学生打破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说”的胆量,让学生敢说。
如当学生被叫到回答问题想说又不敢说的时候,我总会加上一句“不要怕,错了也没关系”。
看似平常的一句话,我感觉每次我话音刚落,学生都会放松很多,从而说出自己的看法。
当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我也会及时地加以肯定,给学生加油打气,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教学中,我很注意这一点,不管是哪位学生回答问题,不管是怎样的答案,我都从不吝惜赞美之词,我总会努力找出他答案的闪光点,让学生知道他有这个能力,下次还敢说。
浅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
现代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地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是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注重诗歌的阅读与欣赏、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等方面,浅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
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抒发情感的方式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可以通过朗读诗歌、欣赏音乐诗、观赏诗歌影像等形式,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获得美的享受。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多维解读,让学生在美中感受到诗歌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我们要注重诗歌的阅读与欣赏。
现代诗歌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思想需要一定的指导和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的格律、形式、意象等要素,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分析,让学生通过对别人的创作进行解析,进而提高学生自己的创作水平。
我们要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现代诗歌讲究个性化和自由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诗歌创作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创作活动、进行创作指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和肯定,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我们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与现代诗歌教学相融合。
现代诗歌与文学、音乐、美术等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可以通过配乐、配图、配舞等方式,让学生在全方位感知中更好地领悟诗歌的表现力和魅力。
中学语文教学中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中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策略作者:唐定军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17期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传统讲授为自主学习。
这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呢?一、搭建交流平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消除对权威的畏惧心理,营造和谐、愉快的气氛。
我们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只有在有亲和力的老师面前,才能毫无拘束地发表个人见解,积极地展开讨论,全神贯注地投入实践,自主能动地参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放下架子,在学生中消除师道居高临下的传统思想,把自己和学生看成是平等、共同讨论问题的伙伴,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引导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事例,以及直观的教具、多媒体等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领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十八岁和其他》一文可这样导入:十七八岁的孩子充满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和我们大家差不多,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充满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的孩子沟通,是摆在所有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十八岁和其他》这篇文章,看看台湾作家扬子对自己的十八岁的孩子都说了些什么。
这种导入方法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从问题人手,深入文本探寻答案,同时也把学生带入到解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的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肯定是好的。
浅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策略作者:赵丽春来源:《新课程·中学》2019年第09期摘要:在现有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有一定比重的现代诗歌内容。
因为现代诗歌所具有的极强的艺术性和深刻的内涵,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但是,教师在教授这些体裁的课文时,由于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致使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兴趣不浓,教學过程也达不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
就这些现象和问题提出了几点现代诗歌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加强对现代诗歌的了解,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课堂教学;教学策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现在所有的学校都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通过古诗词、传统文化等教学内容的增强来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
其实,现代诗歌在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一、现代诗歌教学现状及不足之处1.过于追求形式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后,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初中语文课堂的现代诗歌教学形式也变得异彩纷呈,有教师范读、学生展示、合作完成、诵读比赛等。
新的教学形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然而,这些变化,更多的是表面形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还是肤浅,完全是一种毫无思想、毫无感情的机械性的诵读而已。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既要教会学生吟诵和阅读诗歌文本,更要在现代诗歌优美的韵律中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将自己的感情融于作品之中,从而来提高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能力,领悟到阅读与理解的差异。
2.填鸭式教学缺乏实效性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进行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速度,让学生掌握诗歌的精髓,就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诗歌主旨的讲解上,而对于现代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不予详细解读,只是一语带过。
这种填鸭式的僵化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
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干脆将诗歌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以及作者的创作体验直接传输给学生,画出考试重点进行背诵记忆,这种标准式的答案模式,既违背了现代诗歌教学的本质目的,也扼杀了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灵性与智慧。
浅谈初中现代诗歌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策略
浅谈初中现代诗歌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策略【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比重不大,但都是名家精品,因此提高现代诗歌的教学效能非常必要。
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浅谈初中现代诗歌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策略,即现代诗歌课堂教学以生成为核心,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要途径,来提高现代诗歌课堂教学的效能。
【关键词】生成策略现代诗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诗歌教学一直是个难点,因为诗歌本身蕴涵深刻,需要仔细去涵泳,进其意境、悟其情感,而初中学生受年龄特点所限,抽象思维能力还欠缺,因此,本文针对此状主要浅谈初中现代诗歌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策略,即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现代诗的探究活动的一种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进入文本体验前,语文教师要做一些必要的有关作者或背景的介绍,或者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调整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的状态下。
例如学习八年级《长征组歌》一课时,让学生说说你所了解的长征,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作者萧华,并播放诗歌所表述的背景故事录像,这样学生就会被精神聚焦到这样堂课上。
二、初步感知,情感体验在初步进入文本之前,教师要放开手脚,给学生创造时空,让学生自由诵读诗歌,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诵读时,教师适时的引导,适当的点拨——用舒缓的语调有节奏的朗读,让学生用心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人情感,产生共鸣,学生诵读进入了一定的角色。
在阅读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高屋建瓴,统领全文,既激发学生的思维,又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不积极进行引导,学生生成的问题则容易散乱,有些甚至不着边际,因此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情感体验。
三、细读文本,问题生成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朗读诗歌,学生可以高声诵读,也可以低声吟唱,身心投入的学生,都自觉进入品味阶段。
如何从被动“阅”读走向主动“悦”读 论文
如何从被动“阅”读走向主动“悦”读摘要:如何让孩子从被动〃阅〃读走向主动〃悦〃读,针对这一问题,我思考了很多。
经过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做好家长的工作、教师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关键词:被动〃阅〃读,主动〃悦〃读,方法引言:让孩子从被动〃阅〃读走向主动〃悦〃读,让孩子真正地〃悦〃读起来。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拓展延伸。
它能让孩子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高阅读能力, 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写作水平。
但是,通过调查,有的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非常贫乏, 比如我中途接班带的小学四年级的一个孩子到现在只读过1本课外书,这让我在惊讶之余,不免又感慨,为什么有的孩子越来越不爱读课外书了呢?一、分析原因1.家长不够重视。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语文能把语文书读透,能把语文书上的要求写的词语写出来,能把语文书课后要求背诵的文章背出来,默出来,语文考试能考个90多分,就足够了。
课外阅读那些书,考试又不考,看了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考试考到高分,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这样的家长不知道,课外阅读能让孩子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高阅读能力,而这种长期培养起来的阅读能力恰恰可以帮助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老师不会引领。
一些老师也知道课外阅读很重要,也知道要让孩子多读课外书,但是只停留在告诉孩子要读这样的表层,没有深层次的告诉孩子应该读什么,怎么读。
更没有深层次的告诉孩子如何主动地去〃悦〃读。
3.孩子没有多余时间。
现在的孩子学习真的很辛苦。
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去学校上课,放学回家就是写作业,好不容易周六周日不用去学校上课,却被家长带去各种培训班补课,上午学钢琴,下午学英语,晚上补奥数。
一天下来,孩子回到家如此疲惫,哪里还有精力读课外书?更不要说主动〃悦〃读。
二、解决方法如何让孩子从被动〃阅〃读走向主动〃悦〃读?我结合以上原因和教学经验,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一)做好家长的工作一些家长们担心读课外书影响孩子学习,显然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和家长沟通,做好家长的工作。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方法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方法文/金美儿我国是一个诗国,从诗经、楚词、汉魏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的漫长过程中,诗人辈出,诗潮迭起。
诗歌作品异常丰富。
诗曾作为文学的主流绵延千古。
诗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
初中语文课本选有一部分诗歌作品,诗歌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诗歌是文学艺术的娇子。
它以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千万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诗,是时代的号角;诗,是心灵的歌,感情的火,思想的光。
我们通过诗歌教学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用诗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等。
可见诗歌教学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诗歌教学如何取得成效呢?怎样进行诗歌教学呢?我就诗歌教学的教法特此一论。
一、诗歌教学的范畴和初中语文课本中涉及的诗歌的基本篇目诗歌教学的范畴指的是:诗歌教学包括诗、词、曲,民歌的教学,其中主要是诗的教学。
(见《中学语文教学新论》)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诗歌基本篇目以1990年6月第2版现行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为依据,对此作了如下规定。
基本篇目是:1、刺勒歌《北朝民歌》2、回乡偶书贺知章3、凉洲词王之涣4、梅岭三章陈毅5、回延安贺敬之6、卖炭翁白居易7、秋浦歌李白8、江南春绝句杜牧9木兰诗10、惠崇《春江晚景》苏轼11、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2、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13、望天门山李白1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15、杜少甫之任属州王勃16、春夜喜雨杜甫17、忆江南白居易18、鱼歌子张志和19、有的人臧克家20、海燕高尔基21、沁园春。
雪毛泽东二、初中诗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我们明确了教学内容,弄清了教学的对象,即明确了诗歌教学的范畴和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诗歌篇目,同时,我们还应确定诗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诗歌教学的目的。
首先,它必须受整个语文教学目的的制约。
语文教学目的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构建语文主动学习的策略与实践
构建语文主动学习的策略与实践新的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的发展灌注了许多富有生机的理念。
着眼于基础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已成为新课改的重点。
其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之也成为改革实践的热点。
—、语文学科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潜在优势语文学科是众学科的基础,密切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最具开放性,因而是个性化教学最突出的学科教学之—.作为语文老师就要从个性化的作家作品中发掘出其个性美以及丰富的内涵,再丰富发展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个性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倡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失为—条妙径。
顾名思义,自主学习、与被动学习相对立,就是要求学生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
合作学习也可以看作是集体性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
探究性学习也即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探求真知,不断进步的表现。
总之三者合而为一,是—个过程中三种方式的有机融合。
新的课程目标不仅仅是提向学生知识内容的掌握,而是指向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探究过程,包括其主动自主的探究意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对学生语文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将直接指向学生对知识探究过程的情感体验,指向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指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格。
即十分突出的体现出了语文学习认识、情感、能力目标的综合培养。
二、实施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先导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渗透的学法与目标心知肚明,我们重在培养人,发展人,因此有必要强化—定的教学意识。
1、人本意识。
以人为根本培养对象,为人的全面发展做准备。
对学生负责就是对祖国、社会的明天的负责,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切学生,便是我们的真正价值所在。
2、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开发其创造学习的潜能。
促使其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
同时对于我们的教学,只有新鲜的东西,才更具有吸引力。
3、超前意识。
我们的目标让下一代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那么作为教学艺术,也就应该不断更新。
浅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育也在不断追求更高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
现代诗歌是诗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语文学科实现多样化、创新化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现代诗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进行浅谈,希望能给语文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现代社会,学生对于文学类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对于诗歌教学更是感到乏味。
语文教师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首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播放一些音频或视频,让学生们感受到现代诗歌的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朗诵比赛或诗歌朗诵会等活动,让学生们在诗歌朗诵中感受到诗歌的情感和力量。
还可以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故事、作者生平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对现代诗歌的学习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现代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要想让学生真正欣赏和理解现代诗歌,就必须培养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让他们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的题材、主题、意境、情感等要素,让学生们逐步了解诗歌的内涵和外延,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水平。
还可以通过讲解诗歌的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现代诗歌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文学形式,而学生的创作潜能也是需要被挖掘和培养的。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和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写作指导,让学生们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布置一些专题作文或征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作欲望。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使诗歌教学更具有实际意义和效果。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化被动为主动诗歌教学法 精品
化被动为主动诗歌教学法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它们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激励了一辈又一辈华夏儿女。
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些诗歌融入学生的脑海,扎根于学生的心田,让同学们不仅耳熟能详,还能将其承传,运用?经教学实践,我探求了一条较为理想的途径。
概括地讲,就是化被动为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以教学古诗歌过程为例加以阐述:以往,每一册教材中的诗歌教学完毕,我采取的方法都是齐泯王听吹奏——让学生逐一背诵。
这样做确实不错,无漏网之“鱼”,学生一个也逃脱不了,所以一到课堂上,学生便争先恐后地来到面前背诵,自己也觉得不错,可是效果往往不佳,学生尽管背下来了,但背过则忘,有的学生瞬时记忆力强,还“投机取巧”,在其他同学背诵的过程中,他则充分利用时间差进行背诵,以应付老师的检查,所以,检查时能背诵下来,可几天之后便又忘记了,效果不好。
那么,怎样改变这一状况,提高背诵的效率,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呢?我的做法是:先把所有诗歌按照题解→写作背景→作者→诗意→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学习,完毕之后,再按照风→花→雪→月→春→夏→秋→冬→理想抱负→送别怀乡→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的→富含哲理的→运用典故的→大胆夸张的→比喻生动的等方面的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查找、归类、辑录,(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一诗句出自那一首诗?作者是谁?蕴含了一个怎样的深刻哲理?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还有那些?你知道它们都分别出自那首诗?作者分别是谁?蕴含的深刻哲理是什么?)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展示、评比,从课堂表现来看,气氛热烈,学生们各抒己见,参与性很强,或主动,或探讨,或抢答,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片争抢的局面,课内的,课外的,师生共同学习的,自学的有关诗句,都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举手的,抢答的,到黑板上默写的都有。
通过这种方式,我明确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不是不愿学习,也不是没有热情,而是作为执教的教师没有转变观念,没有找到恰到好处的方法,没有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如果能改变一下方法,往往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初中诗歌教学(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初中诗歌教学(推荐阅读)第一篇: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初中诗歌教学浅谈初中诗歌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诗歌教学的目标有这样一些表述:阅读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
于是,有的语文教师甚至某些语文教学研究者把这个目标解读为“读读背背”。
然而,这种解读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问题,那就是对学生的评价。
“读读背背”该如何评价呢?如果按照《课标》上的说法,诗歌阅读的评价应该是“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记诵积累过程的评价可以解读为“背背”,而理解诗歌大意,仅凭“读读”就能行吗?事实证明,是不行的。
就以每年的中考来看,很多地区都有诗歌赏析的考查题目,统计发现,这类题目学生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
究其原因,就因为教师对《课标》的解读是错误的,教学的过程也是不完整的,诗歌教学的目标没有完成。
“读读”目标不明确,似乎是随意读一读的意思。
那么,初中诗歌教学究竟应当教点什么呢?通过诗歌教学,究竟应该培养学生哪些素质?笔者认为,如果断章取义地解读《课标》,必然导致误读。
如果结合整个《课标》来解读分析,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真正目标,旨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读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吸收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诗歌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咨询企鹅:16245756061.读出文采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诗文的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歌语言凝练,更能突出地体现语言的文采。
历代诗人在创作中无不反复锤炼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被动为主动诗歌教学法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它们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激励了一辈又一辈华夏儿女。
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些诗歌融入学生的脑海,扎根于学生的心田,让同学们不仅耳熟能详,还能将其承传,运用?经教学实践,我探求了一条较为理想的途径。
概括地讲,就是化被动为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以教学古诗歌过程为例加以阐述:
以往,每一册教材中的诗歌教学完毕,我采取的方法都是齐泯王听吹奏——让学生逐一背诵。
这样做确实不错,无漏网之“鱼”,学生一个也逃脱不了,所以一到课堂上,学生便争先恐后地来到面前背诵,自己也觉得不错,可是效果往往不佳,学生尽管背下来了,但背过则忘,有的学生瞬时记忆力强,还“投机取巧”,在其他同学背诵的过程中,他则充分利用时间差进行背诵,以应付老师的检查,所以,检查时能背诵下来,可几天之后便又忘记了,效果不好。
那么,怎样改变这一状况,提高背诵的效率,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呢?
我的做法是:先把所有诗歌按照题解→写作背景→作者→诗意→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学习,完毕之后,再按照风→花→雪→月→春→夏→秋→冬→理想抱负→送别怀乡→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的→富含哲理的→运用典故的→大胆夸张的→比喻生动的等方面的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查找、归类、辑录,(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一诗句出自那一首诗?作者是谁?蕴含了一个怎样的深刻哲理?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还有那些?你知道它们都分别出自那首诗?作者分别是谁?蕴含的深刻哲理是什么?)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展示、评比,从课堂表现来看,气氛热烈,学生们各抒己见,参与性很强,或主动,或探讨,或抢答,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片争抢的局面,课内的,课外的,师生共同学习的,自学的有关诗句,都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举手的,抢答的,到黑板上默写的都有。
通过这种方式,我明确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不是不愿学习,也不是没有热情,而是作为执教的教师没有转变观念,没有找到恰到好处的方法,没有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如果能改变一下方法,往往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述两种做法,尽管都是以掌握有关诗歌内容为目的,但由于方式不同,学生的表现也不一样,效果也不同。
后一种做法,改变了以往的被动机械记忆为主动探索记忆,是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因为要想依据这些要求依次写出有关的诗句,就必须将原诗歌内容记熟记牢,有了原诗歌内容垫底,解答时才能对号入座,否则,就只能望“洋”兴叹、自怨自艾了。
所以,通过有关诗句的查找、默写这一过程,也让学生们深深地明确了“表现在课内,功夫在课外”的道理,明白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的含义,从而督促自己主动地去背诵、巩固有关的诗歌,比老师强制背诵的效果要好得多。
用心爱心专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