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合集下载

研究生第5讲构造运动 共105页

研究生第5讲构造运动 共105页

岩层类型(按产状可分为三种):
水平岩层(倾角为0°左右,<8°) 倾斜岩层(倾角介于8°~82°间) 直立岩层(倾角接近90°,>82°) 倒转岩层(岩层发生反转,上层面
在下,下层面在上)
倾斜岩层最常见、分布最广;水平岩层只有 少数地区才能见到;直立岩层也是局部现象。
上层面
3.3Hale Waihona Puke Baidu构造运动的产物
现代构造运动(recent tectonism):
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neotectonism):
新第三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
古构造运动(paleotectonism):
新第三纪以前发生的构造运动。
3.1.3 构造运动的速度
时快时慢 ,构造周期性, 构造旋回; 平静期与急变期 交替进行。 (构造运动的旋回 性)
结果:
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发生变形和 变位。一方面引起地表形态大规模变化: 如山脉形成、海陆变迁、大陆分裂与大 洋扩张等;
另一方面,使岩石圈中岩石发生变形: 如地层的倾斜与弯曲、岩石块体的破裂 与相对错动等;
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
井冈山——五指峰
庐山——五老峰
三清山——观音听琵琶
主要根据断层与地层的切割关系确 定。
断层的形成时代应晚于它所切过 的最新地层的时代;当断层又被另一 套地层所覆盖时,则断层的形成时代 要早于上覆地层中最老的地层时代。

第十三章 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第十三章  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4)、挤压褶皱和断裂构造:指因受新构造运动的 挤压作用,常沿盆地边缘产生一系列的小褶皱和逆断 层。
(5)、活动断层:则是指现代正在活动的断层。
而我国的断断裂非常发育,且活动很强,常导致大地 震发生。表现为南北差异,东西有别。
3、新构造运动的标志
(1)、地质构造标志:主要有褶皱、断层、 节理、岩层倾斜及底层不整合等,尤其是在新 近系和第四系中的构造变形能清晰地显示新构 造运动的特征和发生的时间。例如,新构造的 褶皱多宽缓,变形较弱,底层倾角较小,明显 不同与老底层的褶皱。 (2)、地貌标志:在地貌上的反应则非常直 观,在野外可直接进行贯彻和测量。例如水系 的弯曲、洪积扇的迁移等。
5、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新构造运动的不同表现形式,决定了其研究方 法的多样性。常见方法有定性法(地貌法、地质法、 历史考古法生物地理法和航卫片解释法)和定量法 (主要有天文法、大地测量法、地球物理法和水文 法)。在新构造运动中特征各异,各方法侧重点不 同,故在研究中硬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研究新构 造的关键问题。 具体的方法如下: (1)、定量法包括:天文法、大地测量法、地球物 理法、地震法、水文法 (2)、地质学法主要用于:新构造行迹研究、第四 纪沉积相和厚度研究、碎屑矿物研究。
新构造:指新构造运动的构造变形或变位现象。表 现在地形、地貌、沉积物变形等方面。
活动构造:则是指晚更新世100-120kaB.P.以来一 直在活动,未来仍可发生活动的各类构造。

5. 0 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5. 0   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第五章
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 一、新构造运动的概念
• 二、新构造运动的标志 • 三、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一、新构造运动的基本概念
1.新构造概念的提出
• 舒尔茨1937提出 • 奥勃鲁切夫1948年正式提出“新构造学” • 我国新构造运动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
1956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了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
岩 山 体
闪电河T1—T4横剖面示意图和平面示意图
夷平面
间接地貌标志---夷平面
阿尔泰山
阿尔泰山东段夷平面剖面图
河流阶地的变形与变位
洛 河 阶 地 位 相 图
地 貌 标 志 * * 洪 积 扇 的 研 究
洪积扇水平方向的迁移
洪积扇垂直方向的迁移
1 .
地 貌 法 * * 洪 积 扇 的 研 究
1957年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专家讨论了新构 造运动及编制中国新构造运动图的问题
• 上世纪60年代我国新构造研究快速发展
2. 新构造运动的时限
• ①第四纪(Q)时期发生的构造运动
• ②从新第三纪(N)开始至现代的构造运动 • ③新第三纪(N)和第四纪(Q)前半期发生的构造运动 • ④无时间限制,只要是造成现代地形基本特点的构 造运动都叫新构造运动。
6、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
新都桥-新店现代地壳垂直形变剖面图 (引自四川地震局测量队资料,以新都桥 为零点起算)

第三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1 板块运动

第三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1 板块运动

– 南极洲板块
– 太平洋板块(全为洋壳)。
目前,全球划分出十多个大小不等的ຫໍສະໝຸດ Baidu块。
在大板块内又可进一步划分次一级板块(中型板 块),再次小型板块。如华北板块、扬子板块, 其间秦岭大别山为碰撞造山带。
各种板块边界关系示意图
三、板块构造 1. 板块划分与板块边界类型
(1)离散型板块边界
主要位于大洋中脊轴部,两侧板块相背运动,软流圈
称为地缝合线(或缝合带,suture)。
三、板块构造 1. 板块划分与板块边界类型 (2)汇聚型边界
缝合带
汇 聚 型 板 块 边 界
三、板块构造 1. 板块划分与板块边界类型 (2) 汇聚型边界
① 俯冲边界
相邻的大洋与大陆板块发生相互叠覆,一般是 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也称消减带。
分两种次级类型:岛弧-海沟型,俯冲带上方 发育岛弧,主要见于西北太平洋边缘; 安第斯型(山弧-海沟型),大洋板块沿陆缘 海沟俯冲于山弧之下,主要见于南美大陆西部 边缘。
三、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 刚性岩石圈被分裂成多个巨大的块体—板块;
② 板块驮在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 ③ 板块的边缘由于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地壳活 动性强烈的地带; ④ 板块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了各种内动力地 质作用及沉积作用的进程。
全球板块的划分

新构造运动名词解释

新构造运动名词解释

新构造运动名词解释

新构造运动是一种利用现代科技和数字技术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创新运动,旨在创造出全新的可持续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应对环境挑战和人类生活的需要。该运动强调以生态、社会和经济三重可持续性为出发点,同时也注重商品设计的美学、实用性和品质,以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智能化等需求。新构造运动的代表性设计包括3D打印、群体定制、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对于推动产业升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 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第三章 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新构造运动是新 近纪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其中有人 类历史记载以来的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 运动。
2. 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① 新构造运动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 ② 新构造运动有一套特定的研究方法,如地貌
学、考古学、大地测量学、地震学、地球物 理学和空间遥测技术等
相关概念:
• 新构造: 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 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即新地质 构造)。
据统计,仅2001年,全国就成功预报地 质灾害231起,至少避免4200多人伤亡
六、火山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喷发时6米多厚的火山灰吞噬了附近的庞贝城。考古学 家在一个洞中发现的已腐烂的尸体的印痕。
七、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1. 地质构造法 2. 地貌方法 3. 考古法 4. 地球物理探测 5. 地球化学测量 6. 形变测量 7. 地震学
• 间接地貌标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夷平面
• 夷平面的变位
北天山东段哈尔里克山三级夷平面
觉洛塔格山上新世夷平面的垂直变位
地壳的垂直升降运动是新构 造运动表现最明显、最易于 观察和研究的形式。多级夷 平面、夷平面的变形、变位 反映新构造的间歇性抬升。
3.沉积物标志
沉积物分布与新构造运动
厚度较大的、面积较广的新近系(上第三系)第四系分布区反映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与新 近系(上第三系)-第四系堆积区相邻的物源剥 蚀区则是新构造运动的相对抬升区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

一、新构造运动

含义:发生在新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

表现:火山、地震、断裂、温泉、地热异常等

任务:研究地壳的各种不同的新构造运动及其变形

(一)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1、新构造运动的方向与速度

从运动方向上看,新构造运动有垂直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

(1)水平运动

水平运动的幅度和速度比垂直升降运动的速度和幅度要大很多

(2)垂直运动

A垂直运动速度也是变化的,有时快,有时慢

B 垂直升降运动的方向、性质、及强度等在不同的地区是不一样的

C 具有明显的震荡和节奏性,因此在计算升降运动的速度时,往往分为似速度和真速度,真速度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用仪器测量的方法测量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比较接近当地当时地壳运动的实际速度。似速度是在一个较长的地质时期内,根据保存下来的新构造运动遗址所代表的综合幅度计算出来的速度。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C若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 岩层倾角,地层重复为逆断层(a);地层 缺失为正断层(b)。
A-a A-b
B-a B-b
C-a C-b
③对于倾向和斜交断层在褶皱区可以根 据核部或两翼地层的宽窄变化,确定生 降盘:
A在背斜区,核部或两翼地层变宽的一盘为 上升盘;变窄为下降盘。
B在向斜区,核部或两翼地层变宽的一盘为 下降盘;变窄为上升盘。然后再根据断 层的倾向确定其类型(正、逆断层)。
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 群的综合特征。有海相、陆相和过渡相。
岩相变化: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岩相所 发生变化,称相变。但不同时间、同一 地点的岩相变化,常常是构造运动引起 的。
海侵和海退层序:当地壳下降引起海侵时, 同一地点的沉积物自下而上颗粒由粗变 细,且新岩层出露的面积大于老岩层; 反之形成海退层序。
二,断层的分类
(一)根据断层走向与两盘岩层产状的关 系分类
1,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近平行 2,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近垂直 3,斜交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4,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岩层层面近于平行
(二)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或区域构造 线的关系
1,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或区域构造 线近于平行。
3,平移断层——两盘沿水平方向相对位移。
(四)根据断层的力学性质分类
1,张性断层
①断层面一般较粗糙,②断层带宽窄变 化悬殊,常充填构造角砾岩,③断层裂 隙中常有矿脉充填。一般而言,正断层 多属于张性断层。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
(2)新构造运动与新阿尔卑斯运动是有区别的,前者指新第三纪或第四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后者指第三纪以 来的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对人类的活动有直接影响,人类往往可直接观察得到。
(3)新构造运动是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个构造旋回,青藏高原大规模抬升,形成举世瞩目的世界屋脊。研究 表明,新构造运动表现的大幅度抬升,实际上是大规模水平运动引起。洋脊地带,岩石圈板块做背离运动,使板 块增长;海沟处,板块做敛合运动,大洋板块俯冲消亡,大陆板块被压缩抬升,形成年轻山系;转换断层带上, 板块发生剪切活动。
国内外情况
国外情况
国内情况
新构造研究的内容也较广泛,除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及保存在第四系里的构造变动外,还涉及火山,地震, 和为构造作用控制(或与构造作用关联的)外力地质作用,像地表侵蚀、河流袭夺、温泉和地下水活动等。新构 造研究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各项工程建设,因为人不是树栖穴居的动物。
当然,新构造运动除造成灾害和对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利外,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在陆内,新构造活动中蕴含 了地热、温泉或矿泉、旅游等资源。在沿海地区,强烈的沉积可造成数千米厚的第四系沉积,在高地热的背景下, 这些沉积中的有机质会很快转变成烃类而形成具经济价值的油气资源。
谢谢观看
日本可能是世界上新构造活动最强的国家。今天,九重、阿苏、云仙岳等火山还在冒烟,也经常喷点火山弹 出来;富士、箱根等可能是休眠火山。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以至有传说日本的房子是带轱辘的,一地震房子 就跑了。这种新构造活动性来自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对亚洲的挤压,日本列岛构造上是一岛弧。

第三章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第三章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第三章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新构造运动

内力引起的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作构造运动。

1、新构造运动的概念

目前对新构造运动发生的时限认识不一致,主要有:

第四纪时期发生的构造运动是新构造运动;

从新第三纪(新近纪)开始至现代的构造运动为新构造运动;新第三纪和第四纪前半期发生的构造运动是新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不应给予时间限制,只要是造成现代地形基本特点的构造运动都应叫新构造运动。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新构造运动是新近纪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其中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的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

2•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①新构造运动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

②新构造运动有一套特定的研究方法,如地貌学、

考古学、大地测量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和空

间遥测技术等

相关概念:

•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

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即新地质构造)。•活动构造: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

•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第四纪)和历史时期有过活动(位移或古地震),现代正活动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1、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新构造运动具有与老构造运动相同的表现形式,但也有自己特征的表现形式。

1.地质表现

主要是新地层(新近系-第四系)发生的低角度的倾斜变形或宽缓的拱形变形。

新疆乌恰县境内阿图什组(N2) 的倾

斜变形

正断层,上盘相对作下降运动,下盘相对袍上升运动的沿倾向滑移的断层。

左图为一简单的正断层。

•2•地貌标志

宣平画蝠同鬱诲

(1)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如断层

崖、断块山、

山脊被错断等。

新构造运动是在第四纪时期出现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是在第四纪时期出现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是在第四纪时期出现的构造运动。在第四纪这一段时间中虽然在地质历史是短暂的,但是地壳运动确是非常显著的。例如意大利在那波里附近波索奥里城塞拉比斯古庙有3根高12m的白色大理石的柱子,柱子曾被海水所淹没,被淹没的部分留下了海生动物蛀蚀的痕迹,因此它记录了近2OOO年来该地地壳升降的变化:古庙建筑在2OOO年以前,到13世纪时该地沉降,14世纪时柱子浸没于海水中5.71m;18世纪时地壳上升,1828年菜伊尔到那里时,柱子水浸仅0.304 8m;1878年柱子仅有0.65m在水中,1913年柱子有1.53m没入水中,195年水升高,柱子没人水中2.5m,由此可推算出近年来该地每年的沉降速度为2—2.5cm 新构造运动的特征与主要的类型新构造运动和第三纪以前的老构造运动具有不同的特点:(1)以节奏性的振荡运动为主;(2)断裂耕造显著;(3)褶皱耕造规模小,并罕见;(4)继着老构造的基础上活化和发展的。节奏性的振荡运动是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地,它表现在海侵和海退上,山地和河谷各地形的明显的层状地形形成上,还表现出一定地区的长期的正向运动或负向运动。最新的断裂变动常常是继承的,它们和喜马拉雅(阿尔卑斯)、海西等构造运动时期所发育的大断裂线相一致,它们往往具有较大的垂直运动的幅度,使古老的大断裂活化,造成了古老的块状山地沿老断裂回春抬升。在第四纪中还继续活动的深大断裂或大断地带;往往有频繁的地震、众多的温泉,甚至有火山的喷发。直运动幅度较大的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可以发生褶皱变形,从形态方面来说,褶皱变形表现得极不相同,可以出现小的形态也可以看一个个的山岑所构成的巨大的拱形隆起,时常由于两类具有较小的褶皱和断层而变得复杂。褶皱变形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和褶皱形成运动相联系,并且也和定向垂直运动和重力分异等有关。定向垂直运动和断裂变动相结合的现象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年青沉降区的边缘部分。如黑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地区。在这样情况下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放射状构造裂缝,这些裂缝为大陆坡的水下峡谷所表现出来。新构造运动最基本的类型有3种1.1 大面积的上升和下降运动地形的特征是高原、平原或盆地。范围较大,几百几千平方公里,甚至更大。一般来说,这种升降运动都是继承着第四纪以前巨大的老构造裂隙带或褶皱带而复活的。这种升降运动大致无差异性,即使有的话,也表现得比较微弱。这一点,从地表的起伏上和年青地层的变形上可以反映出来。假如一片平坦,年青地层平整,可以说是无差异性的,例如地形稍具起伏,年青地层亦可见褶皱、断裂,那么就有差异性运动的可能。此外,这种升降运动是有停顿期的比较多见,而没有停顿期的比较少见,因为一般阶地的形态就可以证明它。上升和下降,很象孪生子,相伴共存,很难分离。隆起和拗陷的形态,有对称的,或不对称的(垂直长轴方向的剖面来看)。如果是对称的,则作用力集中于中央部分,如鞍状隆起与挠曲作用;如果不对称的,则作用力偏向一方,即翘起作用与不对称的挠曲作用。在隆起的边缘部分,常常伴有断裂,正断层,甚至逆断层的均有。上升的幅度很大,通常在几百公尺甚至千余公尺或更大。例如外贝加尔山地中广大陆地地区的巨大背斜隆起,在海拔2 O00TZ]之处还有到现在仍没有被水力与风力所毁灭的沼泽性平原,就是这些隆起的证据。贝加尔湖盆地本身是位于西伯利亚南部青年隆起系统。我国的黄土高原,自然也属于大面积的上升。沉降的速率也是惊人的,例如天津打井中发现了含有现代生物的地层,证明当地每年下降速度达数十毫米。又如:从英国伦敦附近向东北穿过荷兰到波罗的海一带,在第四纪更新世形成的西西里、米拉佐、提岑三级阶地在上述3个地点的情况完成不同。英国是正常,早期阶地居高,晚期阶地在下,而荷兰完全相反,且都淹没于海水之下。第一类型中我国的实例还有陕北河套(鄂尔多斯)地区,它属于无异性的缓缓上升,而黄土高原上升地区,从其阶地的形态证明,上升是跳跃式的,如果从西北向东南作一剖面,还可见上升是不对称的。塔里木中心是上升区,周围则属下降区(如罗布泊),但这里有断块的差异性运动。如上所述,华北大平原是典型的下降区,武汉云梦古泽地区亦是;渭河地堑区,也属相对地下降区,表现为挠曲作用,使泥河湾层和周口店层均受到单斜港曲。同时,还有断裂活动伴生1.2 断块运动ep~l,偿性运动,也就是差异性运动表现得最明显的一种。此种类型和第一类型,大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

第二篇内动力地质作用

第三章构造运动

主要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机械运动,称构造运动。它是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分布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凹陷以及形成山脉、海沟等的基本原因。构造运动不但引起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还决定着地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方式和强度,控制着许多地貌形态的发育过程;同时也控制着外生矿床和内生矿床的形成及分布。所以,构造运动是使地壳不断变化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种地质作用。

晚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叫新构造运动,它在地貌、地物上有良好的表现;晚第三纪以前发生的构造运动,叫古构造运动;人类历史时期到现在所发生的新构造运动称现代构造运动。对于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构造运动,主要通过地质学的方法去研究;对于新构造运动则主要依靠地质学及地貌第四纪地质方法进行研究;对于现代构造运动则多用考古学方法和现代精密仪器定性定量测定方法研究。

第一节构造运动的主要证据

一、地貌标志

各种地貌虽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但不同类型的地貌分布多受构造运动的控制。在上升运动的地区以剥蚀地貌为主;在下降运动的地区以堆积地貌为主。高山深谷、河谷陆地、多层溶洞的出现是新构造运动上升的标志;埋藏阶地、冲击平原等则是下降的标志。

根据海底平顶山和珊瑚岛距海面的深度也可说明地壳的升降运动情况。一般认为,珊瑚生长在高潮线到水深50m的水域。如果发现珊瑚礁水深大于50m时为地壳下降或海面上升。相反,珊瑚礁高出海面则说明地壳上升或海面下降。

现代构造运动在较短时间内引起的地形、地物的变化较小,不易被人们察觉。但通过精密仪器的测量和观测就能发现其高程和位置(经纬度)变化。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研究最新构造运动产生的地壳构造和形态构造及其发生、发展演化的科学,它是介于大地构造学与地貌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新构造运动是指地史上最近一个时期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存续的时间: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新构造运动是新近纪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其中有人类历史记载的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

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

活动构造:晚更新世至今仍在活动的构造。

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晚更新世)和历史时期有过活动(有位移遗迹或古地震),现代正活动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新构造运动学的研究对象:

构造地貌,包括断层地貌、褶曲地貌、火山地貌、熔岩地貌以及丹霞地貌等。构造地貌是研究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关系的学科,是地貌学的重要分支。

研究的内容:

1、静态地质构造:指久远地质时期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各种构造,如岩层褶曲而成的背斜、向斜,岩层错断而成的逆冲断层、正断层等,以及它们的复合体;

2、动态地质构造:指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即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并还在活动的各种动态构造地貌。反映大地质构造的地貌有大陆、洋盆、山脉、大盆地、大平原等;反映小地质构造的地貌有背斜、山脊、单面山、断层陡崖等。

新构造运动的主要标志

1.地质标志:新地层的变形与变位;新沉积物的成因类型与岩相分布、厚度变化等等。

2.地貌标志:直接地貌标志、间接地貌标志

3.地球物理标志:大地测量与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地形变异常;重力异常、磁异常

等地球物理异常反映出来。

4.水系标志:

5.地震活动标志:

6.火山活动标志:

地质学三四章的答案

地质学三四章的答案

构造运动与构造变动1.何谓构造运动何谓构造变动构造运动与地壳运动有什么区别与

联系

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叫构造运动;若岩石发生永久性变形,则称为构造变动;构造运动范围更大除了地壳,还包括

板块构造学说:把海底扩张说的基本原理扩大到整个岩石圈,并总结提高为对岩石圈的运动和演化的总体规律的认识;熔入板块构

造的基本思想,并划分岩石圈的板块;

3.构造运动具有什么特点新构造运动又具有什么特点

构造运动:

①方向性: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②速度和幅度:除去地震、断层、火山等在短时间内可以引起显

著的变形、位移外,一般地,构造运动是岩石圈的一种长期而缓

慢的运动;

③周期性和阶段性

应力分为压应力、张应力、剪应力;受构造力的作用,岩石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变形;脆性岩石当外力作用达到一定程度,由弹性变形直接转化为断裂变形,而柔性较大的岩石,当外力增大超过弹性限度后,由弹性变形转化为塑性变形;

7.何谓褶皱何谓褶曲褶曲要素有哪些各要素又是如何定义的

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褶皱构成一系列的弯曲岩层,把其中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褶曲的要素有:核、翼、轴、轴面、枢纽、

转折端;

8.按照横剖面、纵剖面和平面形态特征,褶曲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横剖面:直立、倾斜、倒转、平卧、翻卷;

成后长期被风化,形成时间早;

11.如何区分节理与断层如何确定节理面与断层面的产状

节理指岩石中可以看到的有规律、纵横交错的裂隙,两侧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明显位移;断层是岩块沿着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

断裂构造;与褶曲的方法类似;

12.根据两盘的相对位移,断层分为哪几大类根据力学性质,断层分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

第一节、新构造运动的概念及其特征
新构造运动可分三种类型: (1)、叠加或叠置的新构造运动——和老构造
运动在波及范围、类型、方向等基本上都一致。 (2)、继承的新构造运动——既有老构造运动
的特点又具有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3)、新生的新构造运动——不受老构造运动
的控制和影响。
第二节、新构造运动的形式
地震断层
第二节、新构造运动的形式
3、挤压褶皱构造类型 新构造运动中的褶皱构造,是断裂错动派生的 次生构造,常与大幅度基底差异性断块升降构造伴 生。 由于断块升降运动使新的沉积物遭受挤压,形 成平缓的表层褶皱构造,受深部断裂构造严格控制, 我国西北一些大型山间和山前盆地边缘,常有这种 褶皱发育。
第二节、新构造运动的形式
第一节、新构造运动的概念及其特征
大多数地学工作者认为新构造运动是从新第三 纪到现在所出现的地壳构造运动,运动最剧烈的时 期是在新第三纪末期到第四纪初期。
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新构造运动是喜马拉雅造 山运动的继续与发展。
现代构造运动,指发生在有人类历史记载时期 以来的构造运动,并可以通过考古法、历史法及仪 器进行研究。
我国西部地震活动性较东部强烈。西部地 震主要沿着强烈隆起的青藏高原四周、横断山 脉、天山南北两麓及祁连山一带。东部地震主 要发生在强烈凹陷下沉的平原或断陷盆地,以 及近期活动的大断裂带附近。如汾渭地堑、河 北平原、郯庐大断裂带等地区。

研究生第5讲构造运动

研究生第5讲构造运动

(3)断层的识别标志
在野外可根据下述几方面标志去识别断 层及判断断层的运动:
(a) 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 (b) 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c) 擦痕、磨擦镜面、阶步 (d) 断层岩
断层面擦痕和阶步
苏 州 逆 断 层 中 的 断 层 角 砾 岩
断层崖与断层三角面示意图
(4)断层的形成时代
第三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2.1 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2.2 构造旋回与主要构造运动 2.3 构造运动的产物 2.4 地层的接触关系
3.1 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定义:
构造运动(tectonic movement) : 由内动力所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岩
石发生变形、变位的一种机械作用。 (通常与地壳运动通用)
三清山——玉京峰
庐山
三清山——司春女神
黄洋界
3.1.1 构造运动是持续不断的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构造 运动平常不易观察。
雷州半岛等地的古海滩现已高出海面 80--90 m, 抬升作用; 岩层被挤弯倾斜。
3.1.2 构造运动的方向性
按运动方向分成两类。
(1)垂直运动(vertical movement)
褶皱各要素的示意图
轴面(axial plane)
由同一褶皱的各岩层枢纽所构 成的面。
它是一个假象的面,一般可看 成是平分褶皱两翼的对称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构造运动不应给予时间限制,只要是造成现代地形基本 特点的构造运动都应叫新构造运动。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新构造运动是新 近纪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其中有人 类历史记载以来的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 运动。
2. 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① 新构造运动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 ② 新构造运动有一套特定的研究方法,如地貌 学、考古学、大地测量学、地震学、地球物 理学和空间遥测技术等
4.地震
地震是由于地应力的局部积累和突然释放而引起的 地壳的快速颤动,地震的分布和发生与新构造时期 以来强烈的构造带有关。
(1)全球地震带的分布
1980-1990年间14229次5级以上地震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震中分布
(2)地震与断层的关系
如果断层两盘相对稳定地滑动,则一般不 会诱发大地震; 如果断层的两盘互相粘住,使滑动受阻, 当应力积累到等于或大于摩擦力时,断层 两盘便发生突然的相对错动,这种运动方 式称为粘滑,这是地震发生的断层运动机 制。沿断裂带的温泉活动有助于释放地壳 热能,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大地震的发生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以西8.1级地震造成的 五雪峰北侧的地震塌陷(据党光明等,2002)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以西8.1级地震造成的五雪峰 北侧破裂带上的冲沟左旋扭错(据党光明等,2002)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以西8.1级地震 中被震毁的房屋(据党光明等,2002)
• (六)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
•新都桥-新店现代地壳垂直形变剖面图(引自四川地震 局测量队资料,以新都桥为零点起算)
• 重力失常
大量的测量结果表明 ,地球表面的重力异 常随地而异其变化与 地球的运动、地壳物 质密度的大小及物质 的运移有关。因而重 力异常也是地壳新构 造运动的反映。 1--实测、推测形变 等值线(mm,18-20 年累计); 2--水准路线
第三章 新构造运动与新构 造
背景图片为
夏威夷Kilauea火山的喷发
一、新构造运动
内力引起的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作构造运动。
1、新构造运动的概念
目前对新构造运动发生的时限认识不一致,主要有:
① ②
第四纪时期发生的构造运动是新构造运动; 从新第三纪(新近纪)开始至现代的构造运动为新构造运 动; 新第三纪和第四纪前半期发生的构造运动是新构造运动;
美国加里福
尼亚圣华金
谷由于地下 水过度开采
引起的地面
沉降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以西8.1级地震造成的 玉西峰南缘破裂带(据党光明等,2002)
美国加里福尼 亚Antelope谷 由于过度开采 地下水而造成 的地表裂缝 该裂缝可能有 60m深
5.地震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和诱 发地震(可主要分为水库蓄放水和抽注液诱发地 震)。 在我国,火山地震本世纪以来仅见于长白山,强 度较小;绝大多数地震为构造地震,强烈一般较 大(最大可达8.9级)、震源深浅不一(2600km),波及范围较广,造成的损失大;诱发 地震一般强度小(最大为6.1级),震源一般较 浅(小于6km),波及的范围较小,因而造成的 损失相对较小。
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中,以泥石流造成的损失 最大。
1925年美国怀俄明州GrosVentre滑坡 堵塞河道淹没Jackson宾馆房屋
1989年1月塔吉克斯坦由地震和持续大雨引发的泥石流 造成的破坏情景,当时泥石流从15m高处快速下滑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控制因素:
(1)地质背景:包括地形地貌、新构造
运动的强度和方式、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 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等;
(2)水文气象条件:降水量和强度、水
流量和流速
(3)植被发育程度
(4)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3.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在我国可以分为岩溶塌陷、采空塌 陷和黄土湿陷三种。 岩溶塌陷:由于地下岩石被溶解流失造成的 地面塌陷,主要发育于碳酸盐岩地区,在我 国分布广泛,但华南最严重。 采空塌陷:由于地下采矿而引起的地面塌陷
1989年10月17日LomaPrieta地震造成的圣弗兰西斯科市的破坏
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造成的破坏
1989年10月1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
LomaPrieta地震造成的喷沙现象
中国及邻区1500年-1971年强震震中分布图
2003年8月16日内蒙赤峰5.9级地震征兆
1.干涸了多年的新泉河突然喷出泉水,水柱高达 两米,几小时后发生地震; 2.地震前十几个小时内,林西县城部分手机信号 中断,震前地磁波的异常变化干扰了通信; 3.8月14日凌晨2点至5点,县地震台监测到4次小 震,如此短的时间内连续发生多次小震是十分 罕见的; 4.成群的麻雀、燕子飞着撞墙,不知道东西南北; 5.猪表现狂躁,不进窝,一个劲儿地想跳墙逃跑
崩塌(山崩):坡地上的岩石土块呈块状沿斜坡 向下突然崩落的一种现象。 滑坡:坡地的土体或岩体由于自然的(主要是水、 重力)和人为的原因,沿着一定的滑动面(层面、 不整合面或各种破裂面等软弱结构面)作整体的 滑动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突然爆发、历时短暂、含有大量 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 洪流,其中固体的体积一般超过15%,最高的可 达80%。
相关概念:
• 新构造: 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 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即新地质 构造)。 • 活动构造: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 • 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第四纪)和历 史时期有过活动(位移或古地震),现代 正活动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二、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新构造运动具有与老构造运动相同的表现形式,但也 有自己特征的表现形式。 1. 地质表现 主要是新地层(新近系-第四系)发生的低角度的倾斜 变形或宽缓的拱形变形。
(2)新构造运动的间接地貌标志
主要由河流地貌反映出来的构造运动。如 反映间歇性抬升运动的地貌有多级夷平面、 阶地、多层溶洞等;水系的同步弯转、汇
流和洪积扇顶点的线状排列等。
阿尔金断裂造成的水系向同方向偏转现象(卫星图片)


尔 金

新构造运动造成的洪积扇顶点线性排列现象(卫星影像)
• 洪积扇的线状排布显示的断层信息
新疆乌恰县 境内阿图什 组(N2)的 倾斜变形
• 2. 地貌标志
(1)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
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动
直接作用的结果,如断层崖、断 块山、山脊被错断等。
• 地貌标志——直接地貌标志





祁连山西端被阿尔金断裂截断的现象
天山南部 山前巴楚 地区的走 滑断层错 断山脊的 现象(卫 星影像)
七、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1. 2. 3. 4. 5. 6. 7. 地质构造法 地貌方法 考古法 地球物理探测 地球化学测量 形变测量 地震学
思考题
• 新构造运动的含义是什么?有何特点? • 新构造主要有哪些类型? • 如何应用地貌法判断新构造的升降运动? • 城市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可能是由哪些因
黄土湿陷:黄土遇水软化而造成的地面塌陷
煤矿采空区引起的地面沉降模式图
美国怀俄明州Tongue河煤矿自1914年废弃以来形 成的地面沉降坑(图右上角的公路大约6m宽)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以西8.1级地震造成的 五雪峰北侧的地震塌陷(据党光明等,2002)
4.地面沉降与地裂缝
地面沉降:地面缓慢下沉的现象。 绝大多数由地下水超量开采所致,西安是 新构造运动所致,大庆、任丘、塘沽等是 由于石油开采所致。 地裂缝:地面上延伸较长、深度较大而且 往往呈带分布的缝隙。 成因也较多,基本有抽排水、采矿、新构 造运动和岩土体变形等,以后一种最为主 要。西安、大同、广西宣县城等都比较严 重
5.火山活动
火山活动也是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 形式之一,是确定构造活动带的重要 依据之一。
冰岛以南 由1963年 火山活动 造成的 Surtsey岛
尼加拉瓜
CerroNegro 火山1968年
喷发
热点和板块边界处活火山分布图
6.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
(1)重力异常
(2)磁异常 (3)大地测量 (4)地形形变和地壳形变图
三、新构造运动的类型和强度
1. 垂直升降运动
• • 地壳的垂直升降运动是新构造运动表现
最明显、最易于观察和研究的形式。
河谷的谷中谷、多级河流阶地、多级夷 平面和多层溶洞等。
2.水平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根据古地磁、海底钻探、海 底热流及海底地质等成果的分析,证实了 岩石圈板块在作长距离的水平位移,其幅 度以数百公里计。 现代地壳运动的测量结果也表明,地球表 面的最大位移是水平位移,其速度以cm/a 计,而垂直运动速度以mm/a计。水平位移 一般是垂直位移的2~5倍。
意大利 比萨斜塔
中亚地区相对于“稳定的”欧亚板块的GPS矢量图 (据Reigber等,2001)
1.活断层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
(1)活断层的地面错断及其附近伴生的 地面变形,往往会直接损害跨断层修建或 建于其邻近的建筑物。 (2)活断层发震使附近建筑物受到损害
中国主要活动断裂分布图
2.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5.活动断层
近代地质时期(第四纪)和历史时期有过 活动(位移或古地震),现代正活动或将 来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一般大型工程要求了解5万年来断层活动史 一般根据断层活动速率、断层的构造地质 和地貌标志的显示程度、近5~50ka重复活 动次数和活动速率对活动断层分类
五、新构造运动、新构造与地质灾害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喜马拉雅构造带 聚汇部位,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板块向 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使中国大陆具有较强的 构造活动性,地质灾害比较频繁。 当前主要的地质灾害有:活动断层、崩塌、 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 缝和地震等。
• 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层沉积相变化
• 沉积物标志——厚度 • 沉积物的厚度与新构造运动 沉积物的厚度 取决于堆积区与其物源区(剥蚀区)的相对高 差和两者之间的距离,高差越大,距离愈 近,其沉积厚度也就越大。地形的高差是 更新构造运动控制的,所以新第三纪一第 四纪沉积物的堆积速度与厚度,一定程度 上代表新构造远动的速度与幅度。
• 间接地貌标志——夷平面
• 夷平面的变位
北天山东段哈尔里克山三级夷平面
觉洛塔格山上新世夷平面的垂直变位
地壳的垂直升降运动是新构 造运动表现最明显、最易于 观察和研究的形式。多级夷 平面、夷平面的变形、变位 反映新构造的间歇性抬升。
3.沉积物标志
沉积物分布与新构造运动
厚度较大的、面积较广的新近系(上第三系)第四系分布区反映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与新
令人欣慰的现状
随着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普遍开展和 各省群测群防网络的逐渐形成,对地 质灾害的预报成功率不断提高。
据统计,仅2001年,全国就成功预报地质 灾害231起,至少避免4200多人伤亡
六、火山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喷发时6米多厚的火山灰吞噬了附近的庞贝城。考古学 家在一个洞中发现的已腐烂的尸体的印痕。
四、新构造
由新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
造变形或变位就是新构造,又叫新地质
构造。
活动构造是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
新构造与老构造相比,其最大特点是可
以从地貌上反映出来。
1. 新构造的主要类型
(1)隆起构造
大面积长期上升运动所形成的构
造,面积可达数百平方公里或更 大。
2.拗陷构造
大区域长期下降运动所形成的构造,方向 与大面积隆起相反,这一类构造主要由分 析平原(或盆地)上第三系-第四系沉积厚 度等值线或被上述地层掩埋的古地形面起 伏来识别。
近系(上第三系)-第四系堆积区相邻的物源剥
蚀区则是新构造运动的相对抬升区
• 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岩相受一定的自然地理环 境的控制,而自然地理环境则主要是由构造运 动和气候因素决定的。所以,在排除了气候因 素对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岩相影响后,才可以 用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新构造运动决定着外力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 在强烈抬升的高原和山岳地区,地形切割强, 坡度大,所以常形成重力堆积物、山岳冰川堆 积物和洪积物等;而在沉降运动的平原和盆地 • 区,则以湖沼沉积物和冲积物等最为发育。
3.断块构造
断块构造是指新构造运动产生的盆、岭 相间的地貌-构造形态,与大面积隆起相 比,断块构造的两相邻断块具有地形高 度和沉积两方面的明显差异。 祁连山山地顶部保存有抬升的不同时期 夷平面,或同一时期夷平面被断开后处 于不同高度。
4.挤压褶皱和断裂构造
在新近系-第四系沉积盆地区,因 受山地新构造时期的挤压,常沿盆 地边部产生一系列挤压小褶皱和逆 断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