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立筋
架立筋、通长筋
架立筋、通长筋的含义1.架立筋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
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
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
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2.通长筋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只有采用多于双肢箍时,才可能有架立筋。
通长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长度接长,而架立筋仅交错150,是“构造交错”,不起连接作用。
通长筋是“抗震”设防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3.箍筋加密区箍筋加密区是对于抗震结构来说的。
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箍筋加密区设置的规定也不同。
一般来说,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梁的端部和每层柱子的两端都要进行加密。
梁端的加密区长度一般取1.5倍的梁高。
柱子加密区长度一般取1/6每层柱子的高度。
但最底层(一层)柱子的根部应取1/3的高度。
4.结构层结构层(Structure level):是楼板层的承重部分,包括板、梁等构件。
结构层承受整个楼板层的全部荷载,并对楼板层的隔声、防火等起主要作用。
地面层的结构层为垫层,垫层将所承受的荷载及自重均匀地传至夯实的地基。
架立筋长度计算公式
架立筋长度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架立筋可是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说起架立筋长度的计算公式,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咱先来说说架立筋是啥。
简单来讲,架立筋就是为了固定箍筋并与受力筋一起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它在梁中起着不小的作用呢。
那架立筋长度到底咋算?一般来说,架立筋长度 = 净跨长 - 两边负筋净长 + 150×2 。
这里的净跨长,就是梁两端支座之间的距离。
两边负筋净长呢,就是支座两边伸出的受力筋的长度。
给您举个例子吧。
有一次我去一个建筑工地,正好碰到工人们在计算梁的架立筋长度。
当时,那个技术员拿着图纸,一边比划一边嘴里念叨着公式。
我凑过去看,他正在算的那根梁,净跨长是 5 米,两边负筋净长分别是 1 米和 1.2 米。
按照公式,架立筋长度就应该是 5 - 1 - 1.2 + 150×2 = 2.8 + 300 = 5.8 米。
您看,这公式是不是用起来还挺简单的?但实际操作中,可不能马虎。
比如说,得把各种尺寸测量准确了,要是净跨长量错了一点点,那算出来的架立筋长度可就差得远了。
还有啊,不同的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架立筋长度的计算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有时候还得考虑钢筋的弯曲调整值、弯钩长度等等。
这就需要咱们对建筑规范和施工要求有深入的了解。
我记得有一回,在另一个工地,就因为没考虑到钢筋的弯曲调整值,结果架立筋安装的时候短了一截,不得不重新加工,既耽误了工期,又增加了成本。
所以啊,计算架立筋长度的时候,一定要把各种因素都考虑周全。
总的来说,架立筋长度的计算公式虽然不复杂,但要想算得准,用得好,还真得下点功夫,多积累经验。
咱可不能在这上面出岔子,不然会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希望我讲的这些能让您对架立筋长度的计算公式有更清楚的了解,在实际应用中少走弯路!。
受力筋、架立筋、贯通筋、拉结筋的区别
受力筋、架立筋、贯通筋、拉结筋的区别1、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2、腰筋又称“腹筋”,他的得名是因为他的位置一般位于梁两侧中间部位而得来的,是梁中部构造钢筋,主要是因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条连接筋(梁侧的纵向构造钢筋实际中又称为腰筋)在梁高450mm,就应沿梁高两侧应设腰筋,所以数量上就不会少于2根。
腰筋的直径最小的直径为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同时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百分之0.3,在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之间还要配置拉结钢筋。
一般民用建筑的腰筋直径用16和18就可以了,拉筋用圆8。
3、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
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4、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
(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5、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受力筋、架立筋、贯通筋、拉结筋
受力筋、架立筋、贯通筋、拉结筋1、架立筋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架立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筋。
架立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
2、腰筋又称“腹筋”,它的得名是因为它的位置一般位于梁两侧中间部位而得来的,是梁中部构造钢筋,主要是因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条连接筋(梁侧的纵向构造钢筋实际中又称为腰筋)。
在梁高450mm处,沿梁高两侧应设腰筋,所以数量上就不会少于2根。
腰筋的最小直径为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同时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在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之间还要配置拉结钢筋。
一般民用建筑的腰筋直径采用16mm和18mm就可以了,拉结钢筋采用Ø8。
3、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1)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
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2)以钢筋直径区分:钢筋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
3)以布置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部的钢筋为受力筋,其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部的钢筋为分布筋,其上钢筋为受力筋。
4、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5、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30答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30答1、何谓架立筋?答:架立筋是指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
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
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构造钢筋。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
平法制图规则规定:架立筋注写在括号内,以示与受力筋的区别。
2、何谓通长筋?答: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只有采用多于两肢箍时,才可能有架立筋。
通长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长度接长,而架立筋仅交错150,是“构造交错”,不起连接作用。
通长筋是“抗震”设防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3、凡是“没有明令禁止”的连接区域,钢筋是否就可以连接呢?答:事实上,除高抗震设防烈度的重要构件外,没有明令“完全”禁止的非连接部位。
只要保证连接质量和控制连接百分率,在任何位置都可以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避开”这个要求的含义,如尽可能避开节点区、箍筋加密区、应力(弯矩)较大区等等。
4、剪力墙开洞以后,除了补强钢筋以外,其纵向和横向钢筋在洞口切断端如何做法?答:钢筋打拐扣过加强筋,直钩长度≥15d且与对边直钩交错不小于5d绑在一起;当因墙的厚度较小或墙水平钢筋直径较大,使水平设置的15d直钩长出墙面时,可伸至保护层位置为止。
架立筋与受力钢筋尺寸
架立筋与受力钢筋尺寸朋友,今儿咱来唠唠建筑里头的架立筋与受力钢筋尺寸的事儿。
您可能觉得这听着专业,有点复杂,其实啊,弄明白了也不难。
先说这架立筋,您知道它是干啥的吗?简单来讲,它就像是建筑骨架里的“辅助队员”。
在梁里头,架立筋把箍筋给架起来,让整个钢筋骨架有个形状,保持稳定。
它主要是起到构造上的作用,帮忙固定箍筋的位置,顺便也能承受点儿小的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力。
那架立筋的尺寸咋确定呢?这就得根据梁的跨度、箍筋的布置还有设计要求来考量啦。
一般来说,架立筋的直径不能太小,不然撑不起这个“骨架”,也不能太大,不然浪费材料。
咱打个比方,要是一个小跨度的梁,可能用个直径10 毫米或者12 毫米的架立筋就差不多;要是跨度大一些的梁,可能就得用到直径12 毫米、14 毫米的架立筋了。
再说说受力钢筋,这可是建筑里的“主力队员”。
它主要承担着梁、板等构件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各种荷载产生的拉力、压力等力的作用。
您想想,要是没有受力钢筋,那建筑还不得一压就垮,一拉就断啊。
受力钢筋的尺寸选择,那可更是一门大学问。
首先得考虑这个建筑要承受多大的荷载,就像一个大力士,您得先知道他要举多重的东西,才能知道他得有多壮实不是。
如果是普通的住宅建筑,楼板里的受力钢筋直径可能在 6 毫米- 12 毫米之间;要是大型的桥梁、厂房这些,受力钢筋的直径可能就得十几毫米甚至几十毫米啦。
而且,受力钢筋的数量和间距也有讲究。
数量少了,承受不住力;数量多了,又浪费还可能影响施工。
间距也是,太密了,施工不方便,混凝土也不好浇灌;太疏了,受力又不均匀。
比如说,在一块普通的楼板里,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在100 毫米-200 毫米之间。
架立筋和受力钢筋在布置的时候,也得相互配合好。
就像一个团队,大家分工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架立筋要给受力钢筋提供支撑和固定,让受力钢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受力钢筋呢,得承担起主要的受力任务,和架立筋一起,保证整个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架立筋
架立筋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架立筋
1基本介绍
为满足构造上或施工上的要求而设置的定位钢筋。
作用是把主要的受力钢筋(如主钢筋,箍筋等)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并与主钢筋连成钢筋骨架,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受力特性。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2功能介绍
架立筋是指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
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没有支承。
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构造钢筋.
3注意事项
一般的说,架立筋是梁中用来架立箍筋的,差不多出现在三肢箍以上的梁,就是两边的筋是通过了,中部筋只有附加筋(也就是我们说的挑筋),如果没有架立筋的话,中部的那肢箍筋没法绑了,所以出现了架立筋。
也可以说不受力的角筋是架力筋。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2.6规定: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
当梁上部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的时候,搭接长度为150mm。
架立筋、负弯矩筋、贯通筋、拉结筋、分布筋、腰筋(腹筋)、受力筋的区分
各类钢筋的区分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和抗剪切的弯起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1)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向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
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2)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3)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
(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图中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矩,不能缺少。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贯通筋: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架立筋和贯通筋有什么区别?在钢筋布置上,架立钢筋是布置本跨的1/3,也就是说本跨梁存在左右支座钢筋。
贯通筋是全长布置。
架立筋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筋,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两角,这就是架立筋,从计算上没有受什么力,但实际上也受压。
什么是通长筋,构造筋,架立筋,受力筋,分布筋,负筋?
什么是通长筋,构造筋,架立筋,受力筋,分布筋,负筋?
1、通长钢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2、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3、构造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4、架立筋:主要是梁中固定间距和受力筋位置所配置的钢筋。
5、受力筋:通过力学结构计算,对受弯剪压扭拉等受力部位或构件配置的钢筋,主要用来承受荷载,满足结构功能。
6、分布筋:设置在现浇板中,用来固定受力钢筋,抵抗在计算时忽略的弯矩和各种不确定内力,这就是属于构造钢筋。
7、负筋: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
梁通长筋、架立筋、贯通筋定义与区别
xx长筋、架立筋、贯通筋定义与区别1、架立筋架立筋是一种构造钢筋,是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
因为钢筋混凝土梁设置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
梁上部钢筋在梁净跨的处就断开了,中间的距离没有纵筋,但是梁的箍筋没法固定,这种情况就需要加设架立筋。
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
架立筋的直径主要根据梁的跨度确定。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2.6-2规定:对架立钢筋,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直径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直径不宜小于12mm。
2、通长筋通长钢筋是受力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
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
通长筋在梁上部和底部均有布置,架立筋只在梁上部布置。
通长钢筋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机械连接或者焊接的钢筋。
因为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
通长筋是受力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长于架立钢筋的搭接长度。
通长筋的配筋量主要根据计算确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3.4-1规定了最小配筋量: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级、二级不应少于2Φ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梁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三、四级不应少于2Φ12。
通长筋与架立筋区别:1)通长筋是受力钢筋,而架立筋是不受力的;2)通长筋是框架梁(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的要求,架立筋是非抗震梁的要求(抗震梁在通长筋的量以外也可用架立筋);3)通长筋可采用搭接、机械连接或者焊接,架立筋采用搭接;4)通长筋在梁上部和底部均有布置,架立筋只在梁上部布置;5)通长筋搭接长度按规范的搭接要求,架立筋搭接长度一般为150-250。
架立筋、负弯矩筋、贯通筋、拉结筋、分布筋、腰筋(腹筋)、受力筋地区分
各类钢筋的区分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弯起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1)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向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
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2)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3)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
(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图中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矩,不能缺少。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贯通筋: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架立筋和贯通筋有什么区别?在钢筋布置上,架立钢筋是布置本跨的1/3,也就是说本跨梁存在左右支座钢筋。
贯通筋是全长布置。
架立筋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筋,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两角,这就是架立筋,从计算上没有受什么力,但实际上也受压。
架立筋
以图为例,KL5,梁上部2¢20就是通长筋(布置在梁宽度方向的边缘),支座处为5¢22,第一排3根,第二排2根,设计的箍筋为¢8间距100/200(4)。
(4)表示四肢箍,梁的四肢箍一般为大套小,但因为梁上部钢筋只有2根,无法形成4肢箍,就必须在梁(宽度方向中部)增加2根构造钢筋(¢12既可),这两根构造钢筋就叫“架立筋”,与第一排支座负筋的中间钢筋搭接。
本图第一排支座负筋只有3根,两根在梁边,中间只一根,无法与两根架立筋搭接,架立筋就得伸入支座了。
架立筋就是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
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
mh75107040于2008-12-24 17:12:00修改了此贴子。
隧道二衬中的架立筋
隧道二衬中的架立筋隧道是现代交通、水利、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而衬砌则是隧道施工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隧道二衬中的架立筋作为关键结构之一,在隧道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架立筋的定义、作用、材料选择以及施工要点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深入探讨隧道二衬中架立筋的重要性。
一、架立筋的定义所谓架立筋,是指在隧道二衬的施工过程中,用于支撑和固定衬砌板的一种钢筋结构。
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强隧道衬砌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从而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和持久。
二、架立筋的作用1. 承受荷载:架立筋能够承受来自地表或周围地质的荷载压力,减少衬砌板的受力范围,分散荷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抗拱作用: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壁体容易发生挤压和下沉,架立筋能够抵抗这种不均匀变形,起到抗拱作用,防止隧道壁体塌方。
3. 切坡作用:架立筋的设置可以使衬砌板切割岩层时形成斜坡,减少岩石块体的错动,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 防止变形:架立筋作为一种连续钢筋结构,能够有效避免衬砌板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开裂,保证隧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完整性。
三、架立筋的材料选择在隧道二衬的架立筋中,常用的材料主要有钢筋和混凝土。
钢筋作为主要承载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抗拉与抗弯能力,同时抗腐蚀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混凝土则用于固定和保护钢筋,为隧道结构提供更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四、架立筋施工要点1. 合理布置:架立筋的布置应遵循力学原理,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形状和尺寸合理设定支撑点和数量,保证架立筋的受力均匀。
2. 精确定位:架立筋的位置应准确无误,尽量避免施工误差,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接牢固,避免出现裂缝和脱落情况。
3. 细心施工:架立筋的施工应细致入微,确保每一根钢筋的纵向和横向连接牢固可靠,不得存在偏移和错位现象。
4. 质量检验:架立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验,检查架立筋的尺寸、强度和连接等情况,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贯通筋、架立筋和通长筋的含义与区别
贯通筋、架立筋和通长筋的含义与区别
1.贯通筋包含通长筋和架立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2.通长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3.架立筋是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
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
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
架力筋也有贯通的。
架立筋是梁上部钢筋在梁净跨的1/3处就断开了,中间的1/3距离没有纵筋,但是梁的箍筋没法固定,这种情况就需要加设架立筋,一般为直径14的钢筋。
4.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
5.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连。
角部纵筋写加号前面,架立筋写加号后面括号内。
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例如:2B22用于双肢箍;2B22+(4B12)用于6支箍,其中2B22为通长筋,4B12为架立筋。
6.大部分设置架立筋的情况有两种:箍筋肢数多于通长筋时需设置,省钢筋不设通长筋而采用架立筋。
受力筋、架立筋、贯通筋、拉结筋怎么区分
受力筋、架立筋、贯通筋、拉结筋怎么区分1、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2、腰筋又称“腹筋”,他的得名是因为他的位置一般位于梁两侧中间部位而得来的,是梁中部构造钢筋,主要是因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条连接筋(梁侧的纵向构造钢筋实际中又称为腰筋)在梁高450mm,就应沿梁高两侧应设腰筋,所以数量上就不会少于2根。
腰筋的直径最小的直径为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同时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百分之0.3,在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之间还要配置拉结钢筋。
一般民用建筑的腰筋直径用16和18就可以了,拉筋用圆8。
3、受力筋4、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
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4、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
(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5、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图集和规范上一些钢筋、结构术语的解释,一些图集疑问的解答
图集和规范上一些钢筋、结构术语的解释,一些图集疑问的解答Author:建筑质检员2011-12-18 16:31 Sunday 224 0发表评论1、何谓架立筋?答:架立筋是指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
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
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构造钢筋。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
平法制图规则规定:架立筋注写在括号内,以示与受力筋的区别。
2、平法图集的最后一页“标准构造详图变更表”何用?最后一页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并无规范作用。
这是给设计院用的。
平法的宗旨是不限制注册结构师行使自己的权利,所以,对G101中不适合具体工程的规定与构造,结构师都可以进行变更。
需要明确的是经变更后的内容,其知识产权归变更者,因此变更者应当负起全部责任(包括其风险)。
3、何谓通长筋?答: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只有采用多于两肢箍时,才可能有架立筋。
通长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长度接长,而架立筋仅交错150,是“构造交错”,不起连接作用。
通长筋是“抗震”设防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4、如何正确理解《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第4.0.3条所说“Ⅰ级接头可不受限制”的规定?答:《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中将接头分为Ⅰ、Ⅱ、Ⅲ级,并对接头的应用做了规定: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对Ⅰ、Ⅱ、Ⅲ级接头,接头面积百分率分别为不受限制、不大于50%、不大于25%。
桩根底承台架立筋
桩根底承台架立筋桩根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深根底形式。
根底可以分为浅根底和深根底。
桩根底的使用条件是:①:荷载较大,地基上部土层软弱,适宜的地基持力层位置较深,采用浅根底人工地基在技术上、经济上不合理时;②:河床冲刷较大,河道不稳定或冲刷深度不易计算正确,位于根底或构造物下面的土层有可能被侵蚀、冲刷,如采用浅根底不能保证根底安全时;③:当地基计算沉降过大或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敏感时;④:当建筑物承受较大水平荷载,需要减少建筑物水平位移和倾斜时;⑤:当施工水位或地下水水位较高,采用其他深根底施工不便或经济上不合理时;⑥:地震区,可液化的地基中,采用桩根底可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桩根底穿越可液化土层并伸入下部密实土层。
桩承台根底是根底构造物的一种形式,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根底,简称桩基。
桩基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而较均匀的特点,几乎可以应用于各种工程地质条件和各种类型的工程,尤其是适用于建筑在软弱地基上的重型建(构)筑物。
因此,在沿海以及软土地区,桩基应用比较广泛。
桩基是一种古老的根底型式。
中国现存的大量古建筑都是采用桩基构造的。
桩工技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
现在,无论是桩基材料和桩类型,或者是桩工机械和施工方法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现代化根底工程体系。
在特定条件下,采用桩基可以大量减少施工现场工作量和材料的消耗。
桩基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变形小,稳定性好,是解决地震区软弱地基和地震液化地基抗震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
架立筋就是把箍筋架立起来所需要的贯穿箍筋角部的纵向构造钢筋。
如果该梁的箍筋是“两肢箍”的梁来说,集中标注中上部纵筋的通长筋的形式就完全足够了,例:2Φ22o但是,当该梁的箍筋是“四肢箍”时,集中标注的上部钢筋就不能都标注为通长筋的形式,必须把“架立筋”也标注上,这时的上部纵筋的应该标注"2①22+(2①12)”这种形式,圆括号里面的钢筋为架立筋。
支座负筋和架立筋
支座负筋和架立筋
支座负筋与架立筋是建筑中重要的结构构件,它们在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支座负筋是一种金属钢筋,它通常用于建筑物的支撑,也就是把楼层的钢筋绑在楼板和墙体之间,以确保楼板的稳定。
它是一种垂直结构,可以有效地将重量从墙体传递到楼板。
架立筋是一种水平结构,它可以有效地将重量从楼板传递到支撑结构上。
它的作用是从楼层的支撑结构传递重量到墙体上,以稳定整个楼层的结构。
支座负筋和架立筋在建筑物的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支座负筋和架立筋更是显得格外重要。
古代建筑的结构受到了地震、风吹雨打等外力的影响,支座负筋和架立筋可以有效地确保建筑物的稳定,使得古代建筑物能够在岁月变迁中保持完整。
支座负筋和架立筋同样重要地起到了现代建筑物的结构稳定作用,很多桥梁和高楼大厦都使用这种结构构件来抵御外力的冲击。
它们也是现代建筑物的重要结构元素,可以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
总之,支座负筋和架立筋是建筑物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古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它们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建筑物结构的稳定与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架立筋、贯通筋、通长筋?
(2009-07-28 21:28:20)
转载
标签:
杂谈
要弄清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先要了解箍筋的具体含义,因为钢筋混凝土梁总要设箍筋的。
有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
一般说来,梁的上部均设有负筋,不管它是受力的或是构造的。
根据受力或构造,梁设双肢箍或四肢箍。
如果是四肢箍,上、下势必有四个角点。
如果不让四个点空着,则梁上、下也须相应设有四根钢筋。
如为框架梁,梁的两端负筋为受力钢筋,在理论上,梁靠中间1/3区段,不受力或只受很小的力。
那么,梁上部的这一区段,就不用配纵向钢筋了。
可是,上面说了,箍筋又不能空摆着,就要设根数与箍筋肢数相应的构造钢筋,这些构造钢筋,直径要比受力钢筋小,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架立筋。
上面讲的架立筋中,有可能包含了所谓的通长钢筋。
通长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
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
当上部通长钢筋的数量少于箍筋的肢数时,就要用直径较小的钢筋把箍筋空着的角点填补起来。
通长钢筋总是放在外侧,架立筋放在中间。
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
贯通筋是梁的受力钢筋,在跨中受压而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
架立筋是由于钢筋根数小于箍筋的肢数时,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
03G101-1最早版本,框架梁中提的是贯通筋,新版本已改为通长筋。
大概的区别是这样的:
1.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2.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因为抗震规范只对通长钢筋的配筋量做出了要求,并没有规定要同直径钢筋。
所以按新版的03G101-1就不存在通长筋和支座负筋的匹配问题(因为可以是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形成通长筋嘛)。
因为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
架立筋是构造钢筋,与通长筋不同,搭接长度只要150。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
当梁
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
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
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
墙问题(1):在03G101-1 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
剪力墙顶有暗梁AL 时,是否只需锚入AL 够锚固长度即可?
■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
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
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
的水平线性“加强带”。
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
墙顶有AL 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 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
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
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 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
层又增加了一个AL 钢筋直径?
■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
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 箍筋,第三层为AL 纵向(水平)
钢筋。
端头直钩与AL 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
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
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
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
●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以第54-55 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 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
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
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
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
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
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
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
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
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
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
筋隔开一段距离。
这两种算法,第一种较为安全,第二种省些钢筋。
不知道图集设计者同意采用哪一种算
法?
■答梁问题(1):应按第一种算法。
如果柱截面高度较大,按54 页注6 实行。
●梁问题(2):关于03G101 图集第54 页“梁端部节点”的问题,是否“只要满足拐直角弯
15d 和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 的要求,则钢筋锚入支座的总长度不足laE 也不要紧。
”
■答梁问题(2):laE 是直锚长度标准。
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
的变化,所以,不应以laE 作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错误。
应当注意
保证水平段≥0.4laE 非常必要,如果不能满足,应将较大直径的钢筋以“等强或等面积”
代换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予以满足,而不应采用加长直钩长度使总锚长达laE 的错误方法。
● 梁问题(3):对比《96G101》、《00G101》、《03G101》三本图集,在最早的《96G101
图集》的“原位标注”中有“第4 条”:
“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的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贯通筋相
同时,则不需在该跨上部任何部位重复做原位标注;若与集中标注值不同时,可仅在上
部跨中注写一次,支座省去不注(图4.2.4a)。
”
然而在后面两本图集中,这一条不见了,但“图4.2.4a”依然存在中间一跨的上部跨中进
行原位标注的实例。
再以《03G101 图集》的“图4.2.7”为例,在KL3、KL4、KL5 的中间跨,也都采用了“上
部跨中注写”的方法,可见这种方法还是很适用的。
建议在《03G101 图集》中,肯定《96G101 图集》“原位标注”中的“第4 条”。
■ 答梁问题(3):应该在03G101 修版时还原该条规定。
● 梁问题(4):《03G101-1 图集》第24 页“注: 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
其锚固长度为 la 或laE ”。
现在的问题是:当抗扭钢筋伸入端支座时,若支座宽度(柱
宽度)太小,不满足直锚时,是否进行弯锚?如果进行弯锚,“弯折长度”如
何取定?我
想到两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