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三栏式)
乘法分配律(三栏式)
加强学生积极主动的自学能力
提高学生思考组织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这一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的乘法分配律,今后同学们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简便地把题目计算出来。
学生作业
练习七4-8题。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4+2)×25
= 6×25
= 150(人)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科 目
数学
年 级
四年级
设计教师
许文军
设计主题
乘法分配律
设计时间
3.10
课标要求
1.步步深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认识。
教材分析
1.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2.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参加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1、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列式计算
2、汇报:
第一种算法:先算每个小组里有多少人?
(4+2)×25
= 6×25
= 150(人)
第二种算法:先分别算出负责挖坑、种树的人数和负责抬水、浇树的人数。
4×25+2×25
= 100+50
= 150(人)
3、观察这两个算是有什么特点?
4、讨论,你得到什么结论?
用字母表示:(a+b)×c=a×c+b×c或ac+bc
a×(b+c)=a×b+a×c或ab+ca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教案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地朗读、书写。
–能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抓住主题,做到有感情地诵读。
–学会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规范。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发散思维。
–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主题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2.教学难点:–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运用生字词,并将其融入到表达中。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主题,进行思考和表达。
–帮助学生在阅读、书写过程中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教材和课件,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做好课前复习。
2. 导入•让学生展示他们认为表达主题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内容。
3. 学习•通过课文播放和朗读,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情感。
•教师解释生字词,让学生熟悉生字的拼写和读音。
•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于主题的看法和想法。
4. 巩固•练习书写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记忆。
•进行小组互动,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于课文的感悟和精彩之处。
5. 拓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更多关于主题的知识和资料。
•老师展示相关的音频、视频素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主题内容。
6.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记忆。
•鼓励学生在课下继续朗读课文,巩固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讨论等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有些学生在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上仍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练习。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设计5、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要求:情义目标: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潜能。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习字词。
第二课时:从小男孩的举措中体会什么叫创造,受到感染,启迪。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想给大家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什么故事呢?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事。
在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2、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
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
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一回收报款。
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
这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什么?(老师为什么先讲这个故事?)4、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板书课题。
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号?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阅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读完几遍后,感觉自己没有阅读障碍了,再试试提出一些问题。
(生自阅读课文)2、请说出你们还不能理解的问题如: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我想知道这个五角星最早是谁发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能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语文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四班级下册语文其次单元教案假设记忆可以移植描写了假设记忆可以移植后种.种奇怪而好玩的情景,激发读者开放想象的翅膀,探究将来。
一起看看四班级下册语文其次单元教案!欢送查阅!四班级下册语文其次单元教案1一、预习设计1.读熟课文,查字典自同学字、生词2.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搜寻有关“移植〞方面的资料。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通过查字典,理解“移植〞、“嫁接〞、“出类拔萃〞等词语的意思。
3.熟读课文,体会想象的奇特,培育想象力量和书面表达力量。
三、教学重点:启发孩子大胆想象,培育探究科学、探究将来的深厚爱好。
四、教学过程一、题目激趣,引入新课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以课题激趣,提问:你宠爱这个题目吗为什么2.解读1)移植:把播种在苗床或秧田里的幼苗拔起或连土掘起种在田地里。
本文指把一个人的记忆转移到另一个人的大脑里。
2)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方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
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人。
3)嫁接:把要繁殖的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体上,使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生长的植株。
嫁接能保持植物原有的某些特性,是常用的改进品种的方法3.提问:假设记忆可以移植,会消灭什么样的景象呢请自己读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扫清障碍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本课生字字音读准,特殊是“授〞“萃〞“涩〞的读音要读准,同桌可以相互合作,把生字读给对方听听,让同学检查、矫正。
2.在自读课文中把弄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桌或四人小组争辩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实在弄不明白的向老师提出。
4.找出自己最感爱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选用自己宠爱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读后答复: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四、感悟课文,体会奇特1.同学自读课文,找出最感爱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说说你为什么对这局部感爱好。
(1)当同学说到其次节“把爷爷的记忆移植给我,我就能看到爷爷的爷爷长的是什么模样〞,老师提问:假设你见到爷爷的爷爷,想象一下,祖孙俩见面该是什么样的情景表演出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生字词;2.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背景和主要故事情节;3.能通过阅读理解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中的自然表达;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及故事情节;2.能通过品读积极向上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教学难点:1.学生在阅读中需能更好地把握故事情节的演变;2.在听课、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自然表达水平,培养思维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课件:多媒体投影仪;3.材料和器材:黑板、彩笔、教案;4.其他:录音机,纸笔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借助到场同学的经过和时空背景概述本单元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练结合,情景模拟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音频,让学生根据课文和字词的解析理解故事,帮助学生将课文故事内容与音频结合起来。
教师提供相关问题,带领学生进行相关情景模拟、角色扮演。
同时巩固生字词汇的学习。
如:1.听音乐、唱歌跳舞的时候,你最爱的那个小人物是谁?2.在对你帮助很多的人面前,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3.她现在生活得如何,上一次签名是什么时候?等类似问题。
3.情感教育教师介绍故事主要点,并针对故事中涉及到的情感和道德进行深入探讨,鼓励学生从感性上感知其中涉及到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4.整合梳理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留出必要的时间整合和理解词汇,检查学生的理解度,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形成报告。
鼓励学生彼此倾听和理解。
5.综合应用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进一步应用学会的词汇和语言地表达相关信息,再结合实际例子进行相关训练。
6.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本节课将设置动手实践,学生将视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评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比较成功。
通过多种方式介绍单元内容,学生的阅读和自然表达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教师注重涉及到教材外的情感、德性和related部分,增强了学生的视野,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追求和执着。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三栏式)
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学习最后一段
1.虽然文中的“我”当时不理解父母的所为,但成年以后看法变了。
1.齐读最后一段。
2.齐读中心句:“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我”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想象、总结拓展
1.学到这里,同学们应该注意到,文中妈妈说话了,我也说话了,惟有这位风格高尚的父亲在整篇课文中没说一句话,多么遗憾呀!我们能否在文中某个地方补出父亲可能说的话。
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4.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一处一处地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能明白文中“万年牢”的真正含义,也为这三处“万年牢”之间的连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出示名言。
1.齐读名言:“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一位普通的母亲
2.朗读课文。
名言导入,直奔中心。
感知课文内容,明白父亲遇到了什么样的“道德难题”
学习三~五自然段
请同学们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去细细品味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后的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
神情严肃
拨通电话诚信(最富有)
特别高兴
6、万年牢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学习重、难点
感受文中父亲真诚为人、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6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6篇教案是现在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教师在课堂开始前都应该将教案准备好,以下是无忧文档我精心为您推荐的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老师的创设情境和有力的指导,调动学生生活中的情感积累,敢于、乐于敞开心扉,把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向对方诉说。
2、认真阅读例文,明确叙事的过程要清楚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要得当。
重难点:1、情境创设和情感引导,是否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涌动和表达欲望。
2、学生对自己内心涌动的真实情感,是否能用准确而又丰富的语言表达清楚。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课前激趣。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听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说句心里话》的歌,请同学们认真听歌曲,也可以跟着唱,想想你听到了什么?2、指名说。
3、是啊,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远离家乡,日夜守卫在祖国的边疆,然而,他们也是普通人啊,他们也思念自己的家乡,他们也思念自己的亲人啊!这首歌让我们听到了战士们心里最想说的话,那就是——我也想家,我也有爱。
4、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心里话吗?5、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们的心里话吧。
(板书课题)二、明确习作要求。
1、出示习作要求,同桌一起读,边读边思考:这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2、汇报交流:(1)你从要求中知道了什么内容?(说说心里话)(2)想一想,都是哪些情况下“没有机会说出来”?(距离远,难为情,对方不愿听……)(3)同学们,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些不想轻易说出口的“小秘密”,都会有许多想向别人倾诉的话,心理话可以对谁说?(板书:对谁说)(课件)说什么:对老师说——感激;对妈妈说—恳求;对邻居叔叔——感谢;对小伙伴——劝告。
(板书:说什么)“省略号”说明什么?(对诉说的内容没有限制)想一想:还可以说哪些方面的心里话呢?(4)再读要求,写好心里话最关键的要求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家乡”,通过阅读和写作,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我的家乡》、《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和《黄山奇松》。
这些课文都是描写家乡的自然风光、物产丰富和民俗风情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对家乡有更深的认识和感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家乡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情。
但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词汇贫乏、句子结构简单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家乡的美,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给予适当的写作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物产丰富和民俗风情;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美好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物产丰富和民俗风情;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写作技巧的运用,如何把家乡的美描绘得生动具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方式,营造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情。
3.写作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家乡的美,给予写作技巧上的指导。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
2.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教学用具:字典、作业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美景,引导学生回忆和谈论家乡的特色。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对家乡的描绘。
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的运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包括4篇课文:《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珍珠鸟》和《两只鸟蛋》。
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既有民间故事,也有家庭生活,还有关于动物的描写。
这些课文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理解不够深入,写作表达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3.教学资源: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人物或场景图片,让学生猜测课文的主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2.能朗读课文,流畅、准确;3.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意思;4.能正确书写生字词、理解和领会课文内容;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关心老人,尊重长辈的情感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准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包括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理解课文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课文《谁最争气》2.生词:争气、可好3.核心知识点:理解课文情节,认识主要人物二、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观看相关视频,引出“争气”的概念。
2.课文学习:师生共同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生词学习:介绍新生词,理解生词的意思,并能够在句子中正确运用。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5.课堂表现:请学生表演《谁最争气》片段,展示理解能力。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故事情节理解2.写作活动:小结《谁最争气》故事情节二、教学过程1.复习与引入:复习前一节课学习内容,并引入写作活动。
2.写作指导:指导学生写作小结,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互相交流: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写作内容,讨论不同观点。
4.总结与展示: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并展示学生写作成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合作精神,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理解故事情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下一步可以加强对于故事情节的引导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同时,要多加强生字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文素养。
第二单元(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教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为“春天的故事”,选编了《春夜喜雨》、《咏柳》、《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四篇古诗,以及《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三篇现代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领略春天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提高对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读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借助资料等理解课文中难点词语的意思。
3.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仿写句子。
4. 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5.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产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古典文学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2. 理解并掌握现代文学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3.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仿写句子。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春夜喜雨》一、导入1. 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
2. 出示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 教师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1. 学生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2. 教师讲解诗意,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
四、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学生字词。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咏柳》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
2. 出示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 教师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1. 学生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2. 教师讲解诗意,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
四、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学生字词。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五、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村居》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奥秘,科学技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和《千年梦圆在今朝》4 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神奇,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2、单元重点:(1)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阅读时,学会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比如《琥珀》,课后题中“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可以提出问题“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后题中“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后题也有“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提出来和同学交流。
”(2)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要写出你的发明的物品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这项发明带给你什么快乐。
写之前学会仿照课文提示列一下提纲。
3、单元教学措施:教学本单元课文,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学会对不会的地方展开疑问,大家共同解决。
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能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 43 个生字,读准 2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 45 个字,正确读写 45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4、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发现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激发探索科学、大自然的热情。
5、能准确、清楚、连贯地传达信息。
6、能大胆展开想象,写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
7、与同学交流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采取的解决方法。
8、通过“识字加油站”学习用减一减、加一加的方法认识生字。
9、通过“词句段运用”,认识、了解近几十年出现的词语及旧词新义,学习用与熟悉的事物作比较的方法来介绍另一个事物。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运用。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能够简要复述。
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讨论和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提升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文化修养和人文情怀。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掌握本单元的语言知识,包括生字新词和句型的运用。
通过阅读实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较抽象、深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和体会。
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分析文本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复杂句型和篇章结构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形成个人见解并进行表达。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复习前一单元的知识点,温故知新。
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兴趣。
简要介绍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概览。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标注不懂的词句,记录初步的阅读感受。
学生使用字典或词典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并尝试运用。
学生尝试复述课文内容,概括主旨,培养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探究课文中的疑难问题和重点句子。
小组内分享个人学习成果,相互补充和纠正,形成小组共识。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展示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提问,形成互动交流的课堂氛围。
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表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拓展延伸:教师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或阅读材料,供学生拓展学习。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课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如写作、表演等。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为“春天的故事”,选编了《春夜喜雨》、《咏柳》、《村居》和《春日》四篇诗歌,以及《春天的故事》一篇散文。
这些作品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积累ABB式、AABB式、ABAC式等词语,提高词汇量。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会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4. 能够仿写诗歌,创作自己的春天故事,提高写作能力。
5. 培养观察、想象、表达能力,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1. 诗歌的理解和欣赏,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诗歌的仿写,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写作能力。
3. 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文插图、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春夜喜雨》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春天有哪些美好的景象?2.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雨夜的诗——《春夜喜雨》。
二、初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圈出生字词。
2.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三、理解诗意1.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问: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夜晚细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四、品味诗境1.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2.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诗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和喜爱。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春夜喜雨》,体会到了诗人对春天雨夜的喜爱之情。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其他诗歌,感受春天的美好。
第二课时:《咏柳》、《村居》、《春日》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春天的故事,首先来学习《咏柳》。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习作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习作带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第二单元的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及寓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创作。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和发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习作创作。
2.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任务:–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探讨寓意。
–师生共同解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展开讨论。
3.习作:–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联想,进行习作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4.展示和分享:–学生进行习作展示,相互分享,老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5.总结与评价:–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强调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习作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积极的思考和想象力,但也有部分学生表达能力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
另外,在课堂组织和管理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让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有效。
综上所述,本节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帮助他们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和教学反思,希望对今后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教案(精选6篇)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教案(精选6篇)语文四班级下册其次单元内容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同学对科学的爱好和培育想象力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按肯定挨次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同学对科学的爱好和培育想象力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按肯定挨次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同学绽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谁还记得《黄河象》这篇文章叙述了什么内容,按什么挨次讲的?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出示板书:黄河象按肯定挨次写:看── 想── 发觉(骨架)(来历)(化石)化石的形成: 200年前炎夏河边喝水陷入河泥沙下变化石学法:先理清文章挨次,然后细读想象理解化石形成的过程和依据,最终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二、那么《琥珀》这课是按怎样的挨次写的呢?请你快速默读课文同学回答,老师板书《琥珀》想── 发觉── 推理(形成) (化石) (价值)2、接着我们上节课的话题争论: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有哪几个阶段?⑴ 同学沟通画批的结果,老师帮着梳理点拨松脂把两个小虫一起包裹在里面;积成松脂球;松脂球变成化石。
(有语气地读一读相关的句段)⑵ 出示同学的问题:在什么状况下“松脂球”才可能把两个小虫一起包裹在里头?同学归纳出:酷热的夏天;在松林里;特别巧合(三个条件缺一不行)⑶ 这块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时间长,上万年;陆地下沉,海水上漫;松林被淹,松树渐渐腐烂;松脂球埋在沙下面,形成化石。
⑷ 请你有语气地读一读“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边读边想象琥珀形成的过程。
(评读)然后谁来复述这个过程?⑸ 这样想象的依据是什么?指名读最终一段,留意各句之间的关系。
三、总结对比《黄河象》和《琥珀》在写法和内容上有何异同?(内容相像,但叙述挨次有所不同)挨次:《黄河象》看── 想── 发觉(骨架)(来历)(化石)《琥珀》想── 发觉── 推理(形成)(化石)(价值)化石形成:《黄河象》 200万年前炎夏河边喝水陷入河泥沙下变化石《琥珀》一万年夏天树林松脂裹小虫泥沙下成化石(松脂球)四、有语气地读一读你喜爱的段落并评读语文四班级下册其次单元内容教案篇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仔细阅读课文,通过理解琥珀形成过程,培育、提高同学想象力;3.了解课文叙述的特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故事的情节,理解抒情诗的意境,认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抒情诗的意境。
2.认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描绘情感、情景。
2.表达对文学作品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课件、教具等。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等。
2. 导入通过一段小故事或引言引出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任务1.听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分析诗歌内容,探讨抒情诗的意境。
3.分组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展示自己的认识。
4. 拓展延伸请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诗歌或故事,并进行感悟和分享。
5. 归纳总结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重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作业布置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总结课上学到的知识,写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七、板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八、教学资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九、教学记录记录学生上课表现、答题情况以及课堂讨论情况等,总结教学反思。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感受美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描写小伙子神态:“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2)描写年轻人动作:“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3)描写年轻人语言:“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个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3.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从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中来感悟人物的品质。这是写作的一种好方法。
比较父子间的不同态度:(我的心情与父亲的心情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父亲的不悦)
(4)拓展想象:练习说话,深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大街上人声鼎沸,只有神情严肃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车,他的心里矛盾极了……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对比描写,更加突出父亲高贵的品质。
从表情上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只有”一词突出了父亲及其矛盾的心理。
深入体验、交流
1.你是怎么理解父亲说的做人的道理的?
2.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1.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2.讲故事。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会运用。
板书设计
选料精细
手艺高超
6万年牢认真,实在
不满欺骗
辞掉工作
7尊严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学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以诚待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中彩那天》《尊严》,略读课文《万年牢》《将心比心》,还有一个语文园地。《中彩那天》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们懂得诚实守信是人的精神财富,远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万年牢》告诉读者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实在。《尊严》讲了石油大王哈默罕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更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将心比心》虽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能给人心灵的震撼,告诫人们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四篇文章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朴实,但内容生动感人。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修养。
1.自读三~五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父亲中彩后表情的句子。
2.汇报学习情况,品析词句。
(1)中彩后的父亲的表情──神情严肃。
从词句中感悟人物的品质。
(2)品读句子:
a.“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b.“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3)揣摩人物心理:为什么中彩后父亲会不高兴呢?(因为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做了记号“k”,正是这张带“k”字标记的彩票中了奖)
轻轻地捶背
狼吞虎咽地吃
8将心比心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中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的意思。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父亲后来的做法和“我”的想法截然相反,更加突出父亲诚实做人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说明了诚实做人不需要任何理由。
第二课时
学习第九自然段
1.出示思考: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终于解开了,父亲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2.同学们,老师和大家一起学到这里,我也被搞得“迷惑不解”了,父亲是靠什么解开了这个“道德难题”的呢?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并能付诸行动。
难点:从人物语言、行为、外貌的描写中,体会表达方法和提高表达能力。
课时划分
中彩那天(2)桂林山水(1)记金华的双龙洞(2)七月的天山(1)语文园地二(4)
5、中彩那天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
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内容
5、中彩那天6、桂林山水7、记金华的双龙洞8、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二
单元整体目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29个词语,会读会认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4、感悟人物形象,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并能付诸行动。
5.朗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增强各自幼小的自尊心。
布置作业
1.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
2.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
1.读一读。
2.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
3.交流。
对人生的感受。
板书设计
7尊严
骨瘦如柴
有活儿要我做吗
不能吃你的东西
等做完活儿再吃百分之百的富翁
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通过对描写哈默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的理解,体会镇长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时数:两课时
3.同学们,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诚信”在人们
1.朗读:“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2.再朗读:“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并从“诚实,有信用”中归纳出“诚信”一词。
3.继续朗读:“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
反复朗读理解这句话,是为了更加深入领悟父亲的高尚人格。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信品质。
难点:理解母亲说的两句话。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己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生活的现状。
2、收集有关赞美诚实、信用等方面的名言或谚语。
教学课时:两课时
2.自由读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
3.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学习第三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1.自学后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后在书上做些批注。
3.读母亲平静的话,交流读后感受。完成思考题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节内容。
用不同方式解释词语“将心比心”。
理解词语。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大家认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2.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3.解决思考题。
培养自学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请你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神情严肃
拨通电话诚信(最富有)
特别高兴
6、万年牢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学习重、难点
感受文中父亲真诚为人、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揭示课题:《万年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出示名言。
1.齐读名言:“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一位普通的母亲
2.朗读课文。
名言导入,直奔中心。
感知课文内容,明白父亲遇到了什么样的“道德难题”
学习三~五自然段
请同学们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去细细品味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后的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
3.找出文中三处写万年牢的语段读一读。
掌握基础知识,为分析课文扫清障碍。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1.“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3.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什么呢?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习六~八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思考:万般无奈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奔驰车,回到家里,他又做了些什么?
1.默读课文第六——八自然段。
2.根据有关词句汇报:父亲把“05102”上的“k”字擦去了,上面还留有‘k’字的痕迹。
从父亲的做法中可以体会父亲起先也是有私心的。但这私心原于他对家庭的责任感。
检查
1.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解决疑难问题。
3.分节朗读课文。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训练高度地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请大家边读书,边画出句子。
1.读书。
点拨,揭示中心
1.请大家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1.分小组讨论。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体会诚实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劳动光荣。
2.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4.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我们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