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薛冬梅【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于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9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比较两组痛经程度评分和子宫体积,并统计疾病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经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 a,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为26.67%(12/45),妊娠率为35.56%(16/4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6.67%(3/45),妊娠率为64.44%(29/4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可减轻患者痛经程度,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术后妊娠率.【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05【总页数】2页(P904-905)【关键词】子宫腺肌病;腹腔镜;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作者】薛冬梅【作者单位】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河南三门峡 47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子宫腺肌病是女性常见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痛经、月经量改变等,若未接受规范治疗,可导致不孕,给女性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1-2]。
目前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是临床常用微创术式,可有效治疗疾病,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术后疾病复发率较高[3]。
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本研究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探讨该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病灶切除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瘤临床效果分析

道炎 的临床疗效分析 f.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 1 ,3 (7 ] 0 1 11
3 0 41 . 41 —3 1
临床疗效观察 [. J 中国美容 医学 ,2 1 ,2 ( 1 ] 0 06 l )9 . [] 黄勇 , 7 杨鸿 , 王莉 . 替勃龙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 老年性 阴道 炎疗效观察[1 J. 现代医药卫生 ,2 1 ,2 ()8 6 87 0 0 66 1— 1.
g o p f r r a me t r in f a t d c d a dt es r e l s p e ei eg o p s o e g i c n l we a e r u sat e t n es i c n l r u e , n g r p u h r l r u c r ds nf a t l r h n t et we g i ye h u y Di n i i yo t h
g o p A, n c o d n i e e t r ame t , u g r l sDih r l e g o p s r e yp u r l o t c p ie g o p r u B a d C a c r i gt d f r n e t n s s r e yp u p e ei r u , u g r l so a n r e t r u o f t n c a v a d s r e yao eg o p VAS s o e , y me o r e , n o l a in f h h e r u s r b e v d a d c mp r d n u g r ln r u . c r s d s n rh a a d c mp i t so et r eg o p eo s r e n o a e . c o t we
腹腔镜病灶切除术后联合药物序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

腹腔镜病灶切除术后联合药物序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病灶切除术后联合药物序贯治疗对子宫腺肌病的疗效。
通过对腹腔镜病灶切除术、子宫腺肌病和联合药物序贯治疗进行介绍,分析了腹腔镜病灶切除术后的效果评估、药物治疗对子宫腺肌病的作用、联合治疗的机制探讨、临床疗效观察以及术后复发率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疗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结合药物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推荐在临床实践中采用该联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腹腔镜病灶切除术、子宫腺肌病、联合药物序贯治疗、效果评估、药物治疗、联合治疗、临床疗效、复发率、疗效提高、临床意义1. 引言1.1 介绍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是一种借助腹腔镜技术进行的微创手术,常用于治疗子宫和附件的各种疾病。
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更小创伤、更快康复、较少术后并发症等优点,因此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的操作过程是,在患者腹部进行小切口后插入腹腔镜探头,通过显微摄像头观察病变位置,再通过其他小孔插入手术器械进行切除或病变处理。
腹腔镜手术操作精细,能够直观地观察病灶,减少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的可能性,同时也减少了术后疤痕和疼痛感。
腹腔镜病灶切除术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
在临床实践中,腹腔镜手术通常能够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对于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效果。
1.2 介绍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增生等病变。
这些病变会导致月经不调、盆腔疼痛、不孕不育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免疫调节等因素有关。
子宫腺肌病的诊断通常通过B超、磁共振成像和子宫内膜活检等检查手段进行。
子宫腺肌症最好治疗方法

子宫腺肌症最好治疗方法子宫腺肌症患者容易出现月经多并伴随腹痛的症状,严重的时候,即使不是在月经期,也会产生下腹坠胀。
另外,小便也会受到影响。
很多没有生过宝宝的人得了疾病都非常担心,因为严重者医生会建议切除子宫,那就意味着不能再生小孩了。
今天我们就看看子宫腺肌症最好治疗方法。
如果患者既不能上环,又不想切除子宫,可以采取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挖除,基本恢复子宫正常大小,术后6月再上药物控制病情的复发。
对于已经生育过后再无生育需求的女性,以前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切除子宫治疗,手术切除可达到根治的目的,但因为卵巢一部分血供要经过子宫,所以切除子宫后,女性发生卵巢早衰的风险较大。
所以,子宫切除治疗已经过时,现在临床专家可以通过定点病灶高效剔除术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
一般人理解做病灶剔除术,应该做腹腔镜手术,但开腹手术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减少手术中出血,避免手术并发症。
因为腺肌症病灶弥散,没有假包膜,凭肉眼观察,看不清的病灶,开腹手术可以用手触摸、辨别正常肌层或病灶,寻找并剔除分散的病变,并用可吸收微乔线仔细缝合3-4层,使止血满意,不留空腔,防止因子宫创面血肿,致伤口愈合不良,术后低热或感染,有手术史者,可沿病人原手术切口,进入腹腔,术中用子宫止血带,在手术挖除病灶时基本不出血。
子宫腺肌症患者,往往伴严重的盆腔粘连,尤其是子宫后壁病灶和肠曲高位粘连,如腹腔镜下分粘连及电灼止血,可能伤及肠曲,而开腹手术可以用手指细心分离粘连,缝合止血,并切净可见病灶,开腹手术取出大块病灶比微创手术省时方便,手术结束后子宫手术创面涂防粘连的药物,所以开腹方法优于微创手术方法。
开腹手术剔除病灶要比腹腔镜更彻底,腹腔镜治疗的复发率比开腹手术要高很多。
了解了子宫腺肌症最好治疗方法,是不是大家已经有了些许的安心,其实如果得了这种病,还是要通过医生的检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看哪一种治疗方式最适合自己,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把对身体的损伤降到最低。
子宫动脉栓塞术与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子宫体积(cm3)
术前
术后
t值
P值
CA125(U/mL)
术前
术后
173.30±26.36
146.20±20.63 4.925
0.000
100.36±1.26 48.02±7.39
171.63±26.94
131.62±22.92 7.418
0.000
100.64±1.93 40.39±8.02
0.279
病;无法耐受手术;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及家属 用电刀对病灶进行有效切除,切除病灶送至病理科。
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治 病灶切除干净标准:子宫形态无较大异常,创面组
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7)。 织弹性、色泽、血运均较好,且质地柔软,无肉眼
观察组:年龄 28~46 岁,平均(35.85±5.06)岁; 可见的明显病灶。然后重新缝合和重建子宫。
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月经量、VAS 评分、子宫体积、CA125 水平、FSH 水平和 LH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排卵功能恢复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 E2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UAE 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可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量、VAS 评分、子宫体积和 CA125 水平,缩短手术用时和术后住院时间,
组别 对照组(n=37) 观察组(n=43)
t值 P值
表 1 两组手术指标水平比较(—x±s)
手术用时(min)
术中失血量(mL)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h)
58.50±8.21
81.64±4.10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分析

小 ;③ 术前 经超声或 MR I 检 查诊 断 ;④ 年 龄小 于 4 5岁 ;
⑤ 术前宫颈 细胞学检查 ,排 除宫颈 病变 。⑥ 强烈要求保 留
徐金 贵
【 摘要】 目的
兰香
李锦
金 晶
忻悦
周柯 宁
探讨腹 腔镜 下病 灶切 除术 联合醋 酸亮丙瑞 林治疗 子宫腺 肌病 的疗 效 。方 法 选择 重度痛 术后
经或月经改变并强烈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腺肌病患者 4 7 例 ,分别行腹腔镜下病灶切 除术 ( 腹腔镜 组 ,2 4例 )和 手术联合醋酸亮丙瑞林 4个月 ( 联合组 ,2 3例)治疗 。比较 两组患者 的痛经 、月经 量及子 宫大小 。结果 6 个 月 ,腹腔镜 组 患 者痛 经 缓 解 率 ( 9 1 . 3 % ,2 1 / 2 3 )与 联 合组 ( 9 5 . 7 ,2 2 / 2 3 )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O . 0 5 ) ;腹腔镜组子宫体积 [ ( 1 3 3 . 1 ±2 8 . 4 )c m。 ] 与联合组 [ ( 1 1 4 . 2 土3 1 . 1 )c m。 ] 比较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O . 0 5 ) ;腹 腔镜组月 经量减少 率 ( 7 3 . 9 ,1 7 / 2 3 )与联 合组 ( 1 0 0 , 2 3 / 2 3 ) 比较) ,见 表 1 。
衢州市人民医院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腺 肌病患者 4 7 例, 患 者年龄 2 8  ̄4 2岁 ,病程 1 ~1 1年 。入组 标准 :① 有 进行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果 。 现 报告 如 下 。 资 料 与 方 法
讨 论
率 。②化疗 : 术后化疗 的 目的是控制潜在 的微 小转移灶 , 依靠 以化疗 为主有 效地全 身性 药物疗法 , 消灭残存 的肿 瘤细胞 。因 为人们认 识到乳癌不仅是一种局部病 变 , 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常用 C F方 案化 A
剔除术为微创 手术 , 有创 伤 小、 院 时 具 住 间短、 术后恢 复 快等优 点 , 开腹 手术 剔 除
肌 瘤 多 、 应 证 广 。 临床 医生 应 根 据 自己 适 的 经验 和 适 应 证 选 择 恰 当 术 式 。
术 中情况 : 腹腔 镜 组 8 6例 中 ,3例 8 成功施行 了腹 腔镜 手术 , 中转开腹 手 3例
药 6周期 , 术后 病理腋 下淋 巴结转移 >3 个结合放疗 。雌激素受体 阳性 , 口服三苯
氧 胺 片 , 服 3—5年 。 连
结 果
的处理 , 能有 效地 预 防局部 复发和 转移 ,
重视 术 后 综 合 治 疗 科 可提 高远 期 疗 效 。
复发的重要 治疗 步骤 。根治 性放 疗 的范
经、 胸背 神 经及 肩胛 下 血 管。 冲洗 创 面
摘 要 目的 : 讨 改 良乳 腺 癌 根 治 术 的 探
后 , 用 4 %蒸 馏 水 冲洗 浸 泡创 面 约 5 再 5 分钟 , 吸净 , 下及 胸 壁各 放置 引 流管 1 腋 根, 间断缝合 皮肤 , 口, 切 腋下 加压包 扎 ,
讨
论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

2021年5月第10期中外女性健康研究妇幼健康文章编号:WHR202005247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周静静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江苏东海222300【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子宫肌瘤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此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抽选本院收治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结果为准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分别记录且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应指标差异,观察计算各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患者排气用时、下床用时、总住院时长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65.48士10.13)mL明显少于对照组(P V0.05)。
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总概率相较对照组更低(P V0.05)。
结论:利用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操作安全、对患者伤害小、预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子宫肌瘤【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B子宫肌瘤属于临床妇科常见且多发病之一,尤以育龄期女性居多,且多数为良性肿瘤,对患者的生活、健康等造成一定危害。
据相关调查发现,随着近几年女性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加大,患子宫肌瘤的概率逐年升高,且朝向年轻化方向进展m。
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多采取手术方式,但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伤害较大,且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切口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
腹腔镜技术的普及与使用提高了子宫肌瘤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备受认可及好评。
本文作者以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例,对比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差异,内容如下。
I资料与方法II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抽选本院收治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目标,以抽签结果为准分为两组,对照组共计患者20例;年龄最小为30岁,最大为45岁,平均年龄(37.5士11)岁;其中9例患者为单发子宫肌瘤,11例患者为多发子宫肌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俊芳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05期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7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年,总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术后,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4~48 h, 24 h后可拔除。
术后1个月,共66例患者无疼痛状况或轻度疼痛,术后6个月共58例患者无疼痛或轻度疼痛,术后12个月共50例患者无疼痛或轻度疼痛。
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和经期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血红蛋白、子宫体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子宫腺肌病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5.025
子宫腺肌病在育龄期女性人群中较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孕、经量增多、痛经等,针对此疾病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但所取得的疗效极为不理想,且具有高复发率。
而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子宫切除术,在患者中的接受程度不高。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报告称,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对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显著的疗效[1]。
为证实此观点,本文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7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总结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7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各项检查进行确诊,符合临床中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标准[2]。
年龄最小25岁,最大47岁,平均年龄(35.87±5.21)岁,患者均为已婚, 74例患者存在妊娠史,占比为94.87%。
53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血红蛋白平均为(85±13)g/L。
入选标准:①子宫有增大;②患者伴有痛经或月经多等临床症状;③处于育龄期,或希望将子宫保留的患者;④患者均明确治疗方式,并同意;⑤患者均不合并其他疾病,心、脑等器官均正常。
所选研究对象均符合本研究课题,患者均不存在智力障碍和沟通障碍,可积极配合治疗。
1. 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3],将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建立气腹,并进行穿刺。
明确患者腹腔、盆腔、腺肌病灶、子宫大小和位置,在子宫
肌层注射叶素稀释液后,使子宫收缩加快,降低出血量。
然后再进行病灶切除。
针对局限性子宫腺肌病,可用单极电刀将子宫腺肌病病灶在凸起外缘处切开,继续向下切,将病灶切完。
腹腔镜下判定病灶切除标准为:色泽正常,创面组织弹性好,子宫体积正常,血运状况好。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术后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1年,评估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状况,随访内容包括:痛经状况:无疼痛评分为0分,轻度疼痛评分为2分,中度疼痛评分为3分,重度疼痛评分为4分,或高于治疗前(或视为复发)。
月经状况:包含月经量、经期、周期,以患者术前所用卫生巾个数作为基础,记录患者术后所用卫生巾个数。
贫血状况:定期进行血红蛋白检查;子宫大小:患者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确定子宫变化大小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
P
2 结果
2. 1 78例患者痛经状况术后,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4~48 h, 24 h后可拔除。
术后1个月, 66例患者无疼痛状况或轻度疼痛,术后6个月58例患者无疼痛或轻度疼痛,术后12个月50例患者无疼痛或轻度疼痛。
见表1。
2. 2 78例患者治疗前后月经状况等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和经期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血红蛋白、子宫体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导致子宫腺肌病有多种不良因素,如炎症、剖宫产、数次妊娠分娩等,肌层中浸入内膜,受内膜或其他因素作用出现增长,最终发生中度或重度痛经以及月经量增多的状况。
传统方式上,治疗子宫腺肌病保守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方式多以开腹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为主。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腹腔镜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上开创了新的微创治疗方式,避免了采用药物治疗所带来较大的副作用、高复发率,以及开腹手术所带来的康复速度较慢、创伤面积大等缺点,随着腹腔镜技术逐步发展至成熟阶段,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在避免了传统手术所带来的副作用等缺点的同时,很好的满足了女性保留子宫的要求,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本文所列举的7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随访时间为1年,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从患者月经及贫血状况方面来看,有明显的改善。
再次证实了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创伤面积小,恢复速度快,且安全可靠,可使患者子宫得到保留,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爱华,叶丽华,杜亚丽,等.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瘤40例分析.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18):193-194.
[2] 彭广均.腹腔镜下病灶切除结合宫腔置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21):11-12.
[3] 胡红文,李寅,邢小芳,等.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的临床体会.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 17(6):467-469.
[收稿日期:201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