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亟须加强制度建设

合集下载

城市建设中如何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城市建设中如何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城市建设中如何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绿色低碳发展不仅关乎城市的可持续性,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首先,优化城市规划是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资源分布等因素。

合理确定城市的功能分区,避免过度集中的商业区和住宅区导致交通拥堵和能源浪费。

例如,将工作场所、居住区域和商业设施进行有机融合,减少居民的通勤距离,鼓励步行、骑行和使用公共交通。

同时,要预留足够的绿地和开放空间,提高城市的生态自净能力,改善城市的微气候。

能源的合理利用是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环节。

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关键之举。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在城市中的应用潜力巨大。

可以在城市建筑的屋顶和立面安装太阳能板,为建筑物提供电力和热水;在合适的区域建设风力发电场,为城市电网补充能源。

此外,提高能源效率也是重中之重。

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的照明系统、智能的能源管理系统等,降低能源消耗。

对于新建建筑,应严格执行节能标准,采用隔热保温材料、节能门窗等,减少建筑能耗。

对于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对于城市的低碳发展至关重要。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增加公交线路的覆盖范围,提高公交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人选择公交出行。

同时,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如地铁、轻轨等,形成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网络。

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和自行车骑行。

建设完善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网络,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鼓励共享出行模式的发展,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

此外,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加大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城市交通向电动化转型。

城市建设中的水资源管理也不容忽视。

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和回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持续完善双碳管理制度

持续完善双碳管理制度

双碳管理制度持续完善指南一、目标与原则双碳管理制度的持续完善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以实现低碳、零碳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完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以科学为指引,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实践案例,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双碳管理制度。

2.全面性:双碳管理制度应涵盖所有相关领域,包括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碳排放等,确保无遗漏。

3.操作性:制度应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4.可持续性:双碳管理制度应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持续改进和完善。

二、组织与协调为确保双碳管理制度的持续完善和有效实施,应设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明确职责和权力,负责全面推进和监督执行工作。

1.设立双碳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2.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

3.定期召开双碳管理工作会议,评估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三、实施步骤1.制定双碳管理制度框架和基本原则,明确目标和实施步骤。

2.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

3.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双碳管理制度的认识和意识。

4.实施双碳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自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5.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制度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的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

四、考核与监督为确保双碳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应建立完善的考核与监督机制。

1.设立专门的考核小组,负责制定考核标准和进行定期考核。

2.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评估制度的执行情况。

3.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4.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双碳管理的过程和结果监督,确保制度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五、沟通与反馈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反馈机制是双碳管理制度持续完善的重要环节。

1.建立双碳管理办公室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和协作有效。

2.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双碳管理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建议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建议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建议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居住地,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建设生态文明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政府应当加强对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强化惩罚措施并加大执行力度。

加大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对违法行为法律法规之外,还应该加大对环境犯罪行为的重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此外,政府还应当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减税、奖励政策等方式激励企业和个人采取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

其次,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

政府应当投入更多资源用于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事件,并加强对不合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生态修复工作,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地区进行生态修复,还自然以往的美好景色。

第三,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当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力度。

鼓励企业和个人购买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同时建立健全相关奖励制度,鼓励更多人使用可再生能源。

第四,加强对环境教育的普及与宣传。

环境教育是培养人们环保意识和行动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教育的投入,通过学校、媒体等途径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此外,政府还应当加强环境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环保理念,引导社会大众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第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政府应当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研究、制定和执行相关环保政策,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此外,政府还应当加强与国际环保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综上所述,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三集)二十三《巴黎协定》生效后的首个联合国气候大会开幕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三集)二十三《巴黎协定》生效后的首个联合国气候大会开幕

微专题二十三《巴黎协定》生效后的首个联合国气候大会开幕【背景材料】2016年11月7日至18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二次缔约方大会正式开启落实行动。

这一切,让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艰难行程驶入一条加速通道。

马拉喀什会议是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后的第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议主席、摩洛哥外交与合作大臣萨拉赫丁·迈祖阿尔称,如何制定规则以使《巴黎协定》具有可操作性,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巴黎协定》灵活务实地创造了以国家自主贡献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机制,成为全球治理的新范例。

随着协定生效,各国自主贡献就被置于国际社会的共同监督之下。

全球已有160多个国家相继公布自主贡献目标。

中国代表团表示,中方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不会受外界干扰,将继续扮演“积极参与者”角色。

《巴黎协定》以广泛参与、自主承诺、包容激励等特点,将国际气候治理推向了责任共担、积极行动的新高点,将极大地推动世界各国绿色低碳发展与能源转型。

各缔约国在《巴黎协定》中承诺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同时向1.5摄氏度的目标努力。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6年11月发布的《2016排放差距报告》,即使《巴黎协定》得到充分落实,预计各国将排放540亿吨至560亿吨二氧化碳。

这一数量远远高于把全球温度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所要求的420亿吨。

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仍将上升2.9摄氏度至3.4摄氏度。

因此,全球必须在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基础上进一步减排25%。

《巴黎协定》规定每5年进行一次全球性的集体盘点,总结各国减排目标与行动和实现2摄氏度目标的差距,以进一步促进各国更新自主贡献目标并加大减排行动力度。

中国提出“十百千”项目,即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10个低碳示范区、开展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以及提供1000个赴华培训机会,为发展中国家走低碳发展道路作出示范,同时推广中国绿色技术和产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7.31•【文号】•【施行日期】2024.07.3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2024年7月31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工作中要做到:——坚持全面转型。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转型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坚持协同转型。

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实际,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科学设定绿色转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先行探索。

——坚持创新转型。

强化支撑绿色转型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绿色转型提供更强创新动能和制度保障。

——坚持安全转型。

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妥善防范化解绿色转型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挑战,切实保障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2023继续教育作业(二)

2023继续教育作业(二)

2023年继续教育作业(二)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加粗为答案)1、()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A、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B、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制保护生态环境C、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D、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2、()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倡议。

A、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B、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制保护生态环境C、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D、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3、以下不属于三大保卫战的是()。

A、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B、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C、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D、深入打好发展保卫战4、要建立以()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

A、招商引资B、发展规模第一观念C、生态价值观念D、利润第一观念5、()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A、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B、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C、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南水北调东、中、西线工程是解决我国()的骨干工程,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

A、南方缺水B、资源性缺水C、结构性缺水D、普遍缺水7、()是“双碳战略”的保障。

A、创新驱动B、统筹协调C、政策引领D、效率优先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A、发展和减排B、整体和局部C、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D、政府和市场E、国内和国外2、要按照“()”的方针,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

A、体制保证B、节水优先C、空间均衡D、系统治理E、两手发力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历史、立足当下、面向全球、着眼未来,是一个()的科学体系。

A、系统完整B、逻辑严密C、内涵丰富D、绿色可持续E、博大精深4、“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包括了()。

A、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B、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C、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D、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E、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议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议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议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也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系统作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是指通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和排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

首先,我们将分析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其次,我们将介绍国内外相关经验和成功案例,以及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最后,我们将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

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能够唤起社会各界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美丽、幸福的生活环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主要分节和主题的介绍。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写作方案:在本文中,将以如下的结构安排来探讨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第一部分,我们将在引言中对本文的背景和目的进行概述。

我们将介绍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并说明针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措施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将详细探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我们将围绕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平衡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和行动措施。

同时,我们将讨论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制度,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第三部分,将探讨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

我们将聚焦于能源节约、能源转型和减排措施等关键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

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

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
当今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我们国家也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为了推进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
政府应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更加科学、全面、可行的政策措施。

同时,应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企业应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同时,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技术的投入力度,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倡导绿色生活,提高全民意识
社会各界应积极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推广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时,应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制度建设,保障绿色发展
政府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同时,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保障绿色发展的顺利进行。

总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宣传教育、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为实现美丽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0.21•【文号】•【施行日期】2021.10.2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2021年10月21日)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住房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仍存在整体性缺乏、系统性不足、宜居性不高、包容性不够等问题,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建设方式尚未根本扭转。

为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原则。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坚持整体与局部相协调,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城镇和乡村建设。

坚持效率与均衡并重,促进城乡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人口、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协调。

坚持公平与包容相融合,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统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与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相结合,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共同创造美好环境。

(三)总体目标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碳减排扎实推进,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增强,“城市病”问题缓解,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城乡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显著提高,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文化和旅游部,应急管理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文物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日期】2021.05.25•【文号】建村〔2021〕45号•【施行日期】2021.05.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建村〔2021〕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管委)、科技厅(委、局)、工业和信息化厅(经信厅、经信局、工信局、经信委)、民政厅(局)、生态环境厅(局)、交通运输厅(委、局)、水利(水务)厅(局)、文化和旅游厅(局)、应急管理厅(局)、市场监管局(厅、委)、体育局、能源局、林草局、文物局、乡村振兴(扶贫)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政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文化和旅游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体育局、能源局、林草局、文物局、扶贫办:县城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是推进城乡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要求,推进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动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县城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特色。

县域农业转移人口和返乡农民工在县城安家定居的需求日益增加,提高县城建设质量,增强对县域的综合服务能力,对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城建设取得显着成就,县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在县城规模布局、密度强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迫切需要转变照搬城市的开发建设方式,推进县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意见和建议

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意见和建议

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意见和建议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全社会应该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和员工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节能减排行为,促进绿色消费。

二、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制定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提高环境管理的效能。

同时,要创新财政和税收政策,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三、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节能减排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任务。

政府要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目标,并采取措施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能源消耗监管,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企业和居民也应该增强节能意识,改善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排放。

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加强环境治理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措施。

政府要继续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加强重点行业和区域的污染治理,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提高环境执法的力度。

同时,要加强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五、推动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绿色低碳发展的根本目标。

政府和企业要加强战略规划,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政府要通过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

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环境管理,积极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要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国内外合作,共享经验和资源。

同时,要加强环保产业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环保专业人才,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代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专题自测题

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专题自测题

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专题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巴黎协定》的主要目标是在本世纪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之内。

A.1℃B.1.5℃ C.2℃ D.4℃答案:C2.《“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公共机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亿吨以内,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

A. 2 6B. 2 7C. 4 6D. 4 7答案:D3.数据中心与普通民用建筑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冷负荷大.湿负荷小B.内部负荷大,围护结构负荷小C.全年需制冷运行,室外温度变化大D.负荷受外界温度逐时变化影响大答案:D4.公共机构节能最早是在()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立作为“十大节能工程”的一项,大力推进,并且在()年以国务院令的形式,颁布《公共机构节能条理》,立法推进。

A.2030 2060B.2008 2012C.2005 2008D.2000 2010答案:C5.以下有关新形势下的我国粮食安全战略论述错误的是()。

A.以我为主B.依赖全球C.科技支撑D.确保产能答案:B6.我国加入《巴黎协定》的时间为()。

A.2015.1.1 B.2016.9.3 C.2016.4.22 D.2017.9.3答案:B7.上海提出,力争在()年前实现碳达峰。

A.2024B.2025C.2026D.2027答案:B8.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基本空间格局是()。

A.南粮北运B.东粮西输C.北粮南运D.国际进口答案:C9.《“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设置的“十四五”时期系列指标中,公共机构年碳排放总量和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下降指标分别为()。

A. 4亿吨 .5%B.3.5亿吨. 5% C. 4亿吨. 7% D.3.5亿吨. 7%答案:C10.违反反食品浪费法规定,设有食堂的单位未制定或者未实施防止食品浪费措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

十八大

十八大

十八大报告的九个重大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八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表述,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纲领性历史性文献。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新的历史论断。

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列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新阐述。

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内在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报告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

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作出了新勾勒。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建设作了全面勾勒和部署。

绿色低碳体制机制

绿色低碳体制机制

绿色低碳体制机制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共同目标。

绿色低碳发展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完善的绿色低碳体制机制,以保障绿色低碳发展的顺利实施。

二、绿色低碳体制机制的构成1.政策法规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是绿色低碳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同时,应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确保政策法规得到有效实施。

2.投融资体系投融资体系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环节。

政府应制定绿色金融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低碳产业。

同时,应建立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动力。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同时,应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水平。

4.监测评估体系监测评估体系是保障绿色低碳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机制,对绿色低碳发展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

同时,应加强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提高监测评估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5.社会参与体系社会参与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环保组织和社会团体参与机制,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参与绿色低碳发展。

三、结论建立完善的绿色低碳体制机制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政策法规、投融资、科技创新、监测评估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进程。

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实现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低碳城市发展的制度与机制创新

低碳城市发展的制度与机制创新

低碳城市发展的制度与机制创新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其中空气污染及气候变化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何构建低碳城市体系,将生态环境纳入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议题。

低碳城市的建设需要制度和机制的创新,以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化、能源的节约与可再生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城市建设的背景低碳城市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中,以达到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建设方式。

当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能耗的大幅度增加,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低碳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缓解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低碳城市建设的制度创新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依靠政府法规制度的引导和支持。

行政管理、土地制度、税收体系、财政投资、保险机制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创新,以适应低碳城市建设的需要。

1、政府管理架构创新。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政府管理能力提升。

政府需要组织规划、指导、监管和服务低碳城市建设。

同时,需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决策公正性。

2、制定低碳城市规划制度。

低碳发展需要从城市规划入手,通过规划引导城市低碳建设。

在规划制定方面,需要重视科学性、可行性和全面性,并设立政策激励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敏感性、可持续性和协调性。

3、创新土地使用管理制度。

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合理规划土地,鼓励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同时,建立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与城市建设的激励机制,推动土地使用高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4、制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税收、财政、金融等措施来引导企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开发和利用低碳能源。

同时,建立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低碳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的投资和补贴;加大环保税收和能源增值税的征收力度。

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全国卷)

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全国卷)

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全国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日前举行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分享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科研人员在饲养小白鼠时,如果饲养在小笼子里,它会顺着小笼子的边缘跑。

后来,将小白鼠养在更大的笼子里时,发现小白鼠还是习惯性地按以前在小笼子里的轨迹跑。

王汉中将这种现象称为“小白鼠效应”。

其实,科学研究中的“小白鼠效应”并不少见。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也应该随之调整,与时俱进。

但是,仍然有一些科研人员坚持“老把式”,采用单一学科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去研究新问题。

例如,在植物保护领域,传统的病虫害防治采用背负式喷雾器来打农药。

如今,采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不仅效率高,也更节约。

在这种情况下,在研究调查田间病虫害防治效果时,如果不懂无人机技术、不愿意研究卫星导航技术,恐怕就要跟现实“脱节”了。

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

据统计,近20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交叉研究成果占比已超过1/3。

在这种大趋势下,如果仍然只盯着单一学科的“一亩三分地”,不愿走出“舒适区”,忽视交叉学科,就势必导致“小白鼠效应”,这既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创新成果的产生。

抢占科技制高点,需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当前,许多重大发现和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常常涉及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

越来越多的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产生于学科交叉、技术集成。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样需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学科交叉融合是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强化学科交叉、寻求新的科研范式,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这就要求科研人员摆脱惯性思维,抓住科研范式变革的机遇,凝练新的科学问题,促进各学科间不断融合,取长补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迈上新台阶。

如何在城市管理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如何在城市管理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如何在城市管理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如何在城市管理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首先,加强城市规划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

例如,将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进行科学划分,减少通勤距离,从而降低交通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同时,要注重保护和利用城市的绿地、水系等自然资源,增加城市的生态容量。

在规划城市交通时,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构建便捷高效的公交网络,鼓励居民选择公交出行。

此外,规划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创造绿色出行的良好条件,也有助于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

其次,推广清洁能源在城市能源供应中的应用是关键环节。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具有低碳、环保的特点,应加大在城市中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居民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为城市提供部分电力。

在城市周边地区,合理规划建设风力发电场和水力发电站,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比例。

同时,加强能源存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清洁能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其能够满足城市的能源需求。

再者,提高城市建筑的能源效率至关重要。

城市中的建筑物在其全生命周期内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就要采用节能设计理念,充分考虑采光、通风等因素,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推广使用节能建筑材料,如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和门窗材料,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对于既有建筑,应实施节能改造工程,安装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建立建筑能耗监测和管理体系,对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城市交通管理的优化也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方面,要加强交通拥堵治理,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实现交通信号的优化控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语文试题2024.9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乡村产业振兴的目的在于提高村庄经济水平,并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更多地留在村庄、惠及村民。

村民参与产业振兴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权力和利益诉求的过程,参与行为主要分为以实现自身权利价值的价值性参与和以满足自身利益诉求的工具性参与两类。

作为促进乡村建设和助推乡村发展的内生主体,村民在乡村产业振兴实践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如何动员村民有效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尤为关键。

其中,村民的价值性参与主要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基本特征。

部分成长于乡村、旨在奉献于乡里的村民,不仅基于乡村内生认同而具备较高的村治参与意愿,同时也凭借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而具备较高的村治参与能力,因而也乐于在助推乡村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性诉求。

村民的工具性参与主要基于谋利属性,遵循利益最大化逻辑。

国家体制改革放活了公社单位社会中的村民群体,市场经济的物化倾向进一步加剧了村民自利取向。

村落共同体逐渐瓦解为利益最大化的村民个体,随之而来的乡村社会去组织化、集体经济渐趋空壳等问题日益凸显。

尤其在城乡关系由资源汲取向资源输入的转变过程中,大量项目资源下沉为乡村社会预留出更多谋利空间,这就使得部分村民基于精英俘获的谋利逻辑愈加明显。

(摘编自李丹阳、钟楚原《乡村产业振兴中“内外联动"而“内不动”问题探析》)材料二:赖州市为促进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采取“生态治理+产业发展"方式,在修复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充分考虑承载力,制定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规划,在修复好的废弃矿山上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打造绿色循环产业链;着力做活富硒资源,发展富硒产业,推动富硒蔬菜、富硒脐橙等发展;积极发展油茶、花卉、苗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生态特色产业,实现兴林富农;依据地方生态特色做优做强生态旅游,推动森林城市、特色小镇、生态旅游园区建设,带动经济发展,解决部分当地人民就业等问题,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群众畅享“生态福利”,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加快推进绿碳体系建设,优化管理制度

加快推进绿碳体系建设,优化管理制度

加快推进绿碳体系建设与优化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的目标。

绿碳体系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如何加快推进绿碳体系建设,并优化相关管理制度,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

二、加快推进绿碳体系建设鼓励发展碳捕获、碳存储技术为了控制碳排放,我们需要积极推动碳捕获、碳存储技术的发展。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碳捕获、碳存储技术的水平,进而降低碳排放。

政府可以给予相关企业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专项资金等,以鼓励企业投入碳捕获、碳存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发展绿色产业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转型升级,转向绿色生产方式。

同时,还要积极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和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和监督机制是推进绿碳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

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高碳排放行业和企业进行严格监管。

同时,要建立健全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确保企业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碳排放管理。

对于违规排放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

三、优化管理制度优化碳排放管理流程优化碳排放管理流程是提高碳排放管理水平的关键。

政府应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碳排放管理服务。

同时,还要加强对碳排放管理过程的监督,确保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强化监督执法强化监督执法是优化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大对违规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让企业付出应有的代价。

同时,还要加强对碳排放管理部门的监督,确保其履行好职责,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共同推动企业遵守碳排放管理规定。

推动社会积极参与推动社会积极参与是优化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

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论述

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论述

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下我国乃至全世界非常重要的议题。

这不仅是因为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也是因为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重视。

在如今社会发展的浪潮中,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了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全面评估,旨在帮助读者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增强抗灾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重大,对于发展我国家和发达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价值绿色低碳发展是指以保护环境和减少碳排放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绿色低碳发展对于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环境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积极意义。

而且,绿色低碳发展也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打造清洁美丽世界作出贡献。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我看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当前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

我认为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总结回顾: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议题。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家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亟须加强制度建设
2013-04-25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更是一个13亿的人口大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

由此,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明确要求。

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

当前必须结合我国发展的基本现实,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构建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才能保证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

制度保障
要将绿色低碳发展贯穿于国民经济的宏观决策中,加强研究,明确牵头部门,加快制定绿色低碳发展的专项规划,从总体上明确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重点领域和支持政策。

第一,尽快制定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规划和指导意见,将绿色经济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中。

要将绿色低碳发展贯穿于国民经济的宏观决策中,加强研究,明确牵头部门,加快制定绿色低碳发展的专项规划,从总体上明确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重点领域和支持政策。

目前,我国在节能、生态环境、新能源发展等方面都编制和实施了相关专项规划,对各自领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应从绿色低碳发展的角度,对这些规划和政策措施进行统筹。

在专项规划出台前,可先出台指导意见,以明确发展导向,规范和引导各地、各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第二,逐步推行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形成各地绿色低碳发展的强约束机制。

一是逐步推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

建议“十二五”期间,逐步推进“指导性”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即能源主管部门对各地区可设置一个“指导性”的化石能源消费控制目标值区间,对地方政府和企业形成引导,逐步推进能源总量控制制度。

二是建立碳排放强度的控制制度。

结合我国发展所处的阶段,以2020年国际承诺的40%~45%目标以及“十二五”规划17%的目标为指导,加快指标的量化分解,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逐步构建起适合国情和有操作性的碳排放控制制度。

三是继续完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标准、目标,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促进控制目标的完成。

第三,积极推进开展国内碳交易,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促进各地的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分阶段分步骤推进碳交易。

首先,加快推进七个省市的碳交易试点工作,指导各地尽快出台相应的实施方案,待条件成熟时,择机进行跨区域碳交易,直至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体系,实现通过市场手段促进碳减排的目标;二是加快制定完善碳交易的管理办法,以及相应的交易规则等规章制度的建设;三是积极有序推进碳市场建设,加快电子报送系统、登记注册系统和交易系统等基础支撑体系建设。

四是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利用财税、金融以及其他一系列措施,有效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

第四,加快推行与绿色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绿色统计、标准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统计体系建设。

积极借鉴国际上的有关经验,从减碳、能源安全、节能、新能源发展、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等多个层面,建立绿色低碳的跟踪、统计和评价机制,为制定绿色低碳相关政策和进行国际化比较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是加快资源利用、环保等相关标准体系建设。

为确保“十二五”规划能耗、CO2及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要完善资源利用、环保、碳减排等领域标准的制定,制定和修订一批终端用能产品的强制性功效标准、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和强制回收产品的技术标准,并且要根据技术进步状况,不断调整现有标准,实施标准的动态升级。

三是加快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设,完善对各级政府的考核体系。

为增强国内,特别是地方政府发展绿色经济的动力,要注重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设,完善对各级政府的考核体系,在考核中加入效率考核的指标,彻底改变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高增长为导向的考核体系。

资金投入
不仅国家要加大绿色技术研发资金的刚性投入,也要利用各类政策手段激发企业研发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的内在动力。

第五,加快构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是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不仅国家要加大绿色技术研发资金的刚性投入,也要利用各类政策手段激发企业研发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的内在动力,集中多部门的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重点开发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等一批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努力突破资源节约的一些技术瓶颈。

二要与发达国家建立先进绿色低碳技术的转让机制,特别是充分利用各种政府间的清洁发展机制,获取绿色
低碳技术创新或产业化的资金,并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三要大力推进技术的产业化,加快绿色低碳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推广,加快培育一批绿色低碳的产业项目。

第六,加快推进税收制度的“绿色化”改革。

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发挥税收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税制的“绿色化”改革。

具体来看:一是加快现有税制的完善。

继续贯彻实施增值税全面改革方案,加强政策执行力度;提高部分消费品的消费税率,引导公众绿色低碳消费,体现国家限制污染性商品生产和消费的导向。

二是研究开征如环境保护税、燃油税、污染税等一些新的税种,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及项目的盲目发展和过度扩张发挥有效的约束作用,强化企业的节约意识。

三是加快资源税、消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改革,明确体现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的政策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政策效应的发挥。

第七,完善我国政府的绿色采购制度。

为了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在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时,应当把保护环境的绿色采购理念作为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加以明确,并与其他的政府采购功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以强化人们的绿色采购意识。

应制定具体的绿色采购制度,包括绿色产品服务的认定标准、认定机构、产品服务清单等。

虽然环保部已经公布了国家认定的绿色采购清单,但是缺乏动态的调整机制。

当前应该着力建立权威的资料信息系统,动态地调整绿色产品与服务的标准范围,满足企业对产品服务绿色化升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帮助采购者及时有效地进行选择,为经营者与政府采购部门提供便捷的交易平台。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张亮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04月2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