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要点
国发〔2021〕4号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 解读
推动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谈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安蓓)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但是,我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根本形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尚不稳固,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绿色技术总体水平不高,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有待完善。
2020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意见。
近日国务院印发实施。
这位负责人说,意见对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作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旨在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这位负责人强调,意见坚持系统观念,用全生命周期理念理清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过程,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明确了经济全链条绿色发展要求,推动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涉及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
据介绍,意见从生产、流通、消费、基础设施、绿色技术、法律法规政策等6方面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出了部署安排,并明确了85项重点任务和牵头单位。
这位负责人强调,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具有较强的宏观性和战略性,也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任务。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9.01•【字号】吉政发〔2021〕18号•【施行日期】2021.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21〕18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驻吉中直有关部门、单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加快建立健全我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生态强省,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能源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建立健全我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我省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结构、运输结构、贸易结构持续优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广,工业、农业、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进一步升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能源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吉林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绿色低碳发展工作要点
绿色低碳发展工作要点绿色低碳发展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都饱受关注的话题,它不仅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也显现在中国政策的制定。
绿色低碳发展的要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八点。
一是加强节能减排,开展各种节能减温活动,如提高使用节能灯的比率,提升燃煤、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利用率,以及阶段性的更换燃烧设备。
二是注重生态环保,要加强森林和草原植被保存,制定植被保护法,实施环境卫生治理,建立完善的生态环保体系。
三是加强交通减排,鼓励社会采用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私家车和大货车的使用,推广轻客车的使用,同时组建环保的通勤系统,努力让车子减少上路空间,构建无限空间的公共空间,降低交通温室效应。
四是深入开展绿色低碳生产,鼓励企业创新,引进最新技术,减少或消除是类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减少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推行节约用能,开发绿色能源,实施能源循环利用和节约节能,降低能源消耗水平。
五是发展再生资源,发展回收利用,改善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和利用,建立资源再生社会经济体系,增强节约优先,合理利用天然资源。
六是提倡绿色消费,开放消费市场;推行低碳、环保、节水、低污染的节约消费;推广绿色、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倡导绿色消费,增强环保意识。
七是发展清洁能源,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清洁能源,更好运用太阳能发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减少火力发电,推广燃料电池、海水淡化技术等,绿色能源利用覆盖率要尽量高。
八是加强碳汇交易,实行碳减排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提升碳汇价格,补偿碳排放量减少的成本,完善碳汇交易法律法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碳汇开发,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涵盖了生态环保、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各方面,需要政府重视和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把污染的环境变成绿色的环境。
我们节约能源,我们拯救地球。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措施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措施
1.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推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污
染的处罚力度;建立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
浪费。
2.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绿色技术的研
发和应用水平;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的环境友好性。
3.发展清洁能源和能源节约: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
传统能源的依赖;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4.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推动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加强废弃物的处置
和处理;建立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体系,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5.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力度: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加
大对绿色低碳项目的支持力度;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推
动各地区和企业实施绿色低碳发展。
6.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和
绿色低碳发展的认知;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共同推动绿色低
碳循环发展。
7.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环境问题;学习借鉴国外的绿色低碳
发展经验,推动国际绿色低碳发展。
综上所述,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清洁
能源和能源节约、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力度、加强环
境教育和公众参与,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目标。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断增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为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鼓励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以及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第一,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创新。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等方式,鼓励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绿色技术创新给予充分的激励,使得绿色技术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绿色技术创新中来。
第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例如,通过建设更多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加大对能源存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推动能源的低碳化和清洁化进程。
第三,加强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政府可以出台资源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节约资源和能源的使用。
同时,建立健全的废物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废物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再利用。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开展资源节约型城市示范,推动绿色建筑、循环农业、节水措施等创新实践,为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示范和倡导。
第四,强化环境保护与治理。
政府可以加大对污染源进行排放监管,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增加环境违法成本。
同时,加大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推动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五,完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政府可以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
例如,设立绿色债券基金,为符合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金融机构对环保和节能项目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的发展,为绿色低碳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一、绿色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意义绿色低碳经济,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
它主要包括绿色能源、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低碳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原则1. 能源替代和可再生2. 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3. 减排和减废4. 依法治理和全社会参与三、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1.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2.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3. 建立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体系4.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1. 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在绿色低碳经济体系中,绿色能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实现能源替代和可持续利用。
2. 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应用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在绿色低碳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改善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 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是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
通过建立健全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4.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体系还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
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产品的生产和生态效益的提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设是当前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
只有建立健全的绿色低碳经济体系,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点滴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积极参与和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总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应用、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体系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一种以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为核心的经济体系。
它强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绿色发展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基础,它要求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良性循环。
低碳发展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应对气候变化,通过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发展则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关键环节,它以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废旧产品的再利用、废弃物的再循环为基本原则,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节约资源: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2.保护环境:通过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促进创新: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4.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企业和项目。
2.推广绿色生产: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3.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推动产业升级: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5.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总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一种以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为核心的经济体系,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良性循环。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合理化建议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合理化建议一、引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开始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来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二、优化能源结构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中,优化能源结构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2.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采用先进的能源技术,降低能源消耗。
3. 发展清洁能源汽车,减少传统燃油车的使用,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三、加强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循环经济模式:1. 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建立健全的废弃物处理体系,促进资源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2. 发展绿色生产方式,推动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注重资源节约与再利用,实现循环经济的闭环。
四、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对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倡导:1. 提倡低碳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鼓励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 提倡节约用水、用电、用能,养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
五、加强政策支持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中,政策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政策支持: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环境保护的力度,建立健全的绿色发展法律体系。
2. 加大对绿色低碳项目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
3. 鼓励企业、个人参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通过奖励等方式激励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六、个人观点与总结作为一个热爱自然环境的人,我深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对于全社会的重要意义。
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
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邯郸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0.20•【字号】邯政字〔2021〕19号•【施行日期】2021.10.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循环经济发展正文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对口各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冀政字〔2021〕22号),加快建立健全我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使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加快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产业比重逐步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明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较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16%,全社会煤炭消费削减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2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4%以上。
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市碳排放达峰后逐步趋于中和,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建成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邯郸。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
52《中国能源》(月刊)2021年第3期为全球发展的新目标。
许多国家明确了“碳中和”的时间节点,英国等国家还通过立法予以明确。
温室气体减排已逐步成为各国的共同行动,成为人类的一场“自救”行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2020年人均GDP已超过一万美元,下一阶段发展目标是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与2005年相比,2019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8.1%,提前超额完成对国际社会承诺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
特别是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意味着我国要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碳达峰、用不到30年时间完成从“碳达峰”向“碳中和”的过渡。
与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实现碳达峰、再经历60~70年时间从“碳达峰”向“碳中和”过渡相比,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速度更快、力度更大、任务更艰巨,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的责任和担当,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和普遍赞誉。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彰显了我国携手各国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保护地球家园的雄心和决心,体现了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坚持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经济发展导致的碳排放问题,必须要通过更好地发展加以解决。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必须要更好地统筹经济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先发展后减碳、先高碳再低碳的弯路,走出一条以低碳方式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全新发展道路。
二、推动构建绿色经济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首要途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根本上要依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经济走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这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首要途径。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作者:杨春平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07期2020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意见》。
这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内涵经济体系是指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经济系统。
把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贯穿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层面和领域,并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就构建形成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意见》阐明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和重点任务,清晰地界定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内涵。
《意见》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
如果用一句话解释,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就是通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贯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形成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能源低碳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有人在理解这一体系时,可能会对绿色发展概念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有必要做点概念解释工作。
我们在中央的文件或重大规划中有时会看到绿色低碳循环三个发展一起提,比如本《意见》,但有时只单讲绿色发展,比如新发展理念。
那么,这两种语境下的绿色发展概念是不是一回事呢?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清绿色发展概念的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绿色发展是指以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主要是解决发展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问题。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目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目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介绍以下内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指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导向,推动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
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和碳排放等手段,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一发展模式既符合人类社会对经济的需求,又能够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要求。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经济层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排放。
在社会层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就业和社会福利的提升。
在环境层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排放和碳排放,改善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
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目标,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经济激励和管理手段,引导企业和社会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性能,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实施,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行动,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总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不断努力和合作,我们有信心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共建美丽的地球家园。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这样写: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目标。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会详细介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目标的第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以及第三个要点。
通过对这些要点的阐述,我们将全面讨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性、现状和未来趋势。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政府应制定符合国情和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明确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和路径,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明确的指引。
同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从法律层面维护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权益,打击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行为。
二、加大环保投入政府应加大对环保事业的投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投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项目。
同时,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绿色低碳产业的信贷支持,提供绿色贷款和风险补偿,降低企业在环保领域的融资成本,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加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开展绿色技术研究和开发,提升绿色低碳产业的技术水平。
政府应建立研发资金支持体系,加大对绿色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快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教育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教育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宣传的力度,组织开展环境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同时,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普及和执行,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共识和行动。
五、推动国际合作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政府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合作和经验交流,引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挑战,为全球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六、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绿色消费优化产业结构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和升级,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减少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产能,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绿色消费的引导和扶持,鼓励人们购买环保产品和使用绿色服务,增加绿色消费的市场需求。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
我认为,建立这样的经济体系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长期可持续性,同时也能够保护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加大环保的力度。
通过给污染企业加大罚款和处罚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和制度,加强对环境的监管力度,以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样对于那些滥用环境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企业,也更有利于激发其改善技术的动力。
其次,我们要加强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绿色技术的财政资助力度,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环保科研和技术的开发,以满足人们的节能减排需求,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推动环境友好型和节能型的建筑设计和装备流通,进一步推动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
最后,我们要加强循环经济的建设。
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推广资源回收、回收再利用等经济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减少浪费的目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这样不仅可以使经济转型升级更加顺利,还能够保护珍贵的环境资源不被浪费。
总之,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企业的积极响应和社会的广泛参与,我们才有可能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也能够为我们和下一代留下一个更加和谐、宜居的家园。
同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必要举措。
全球气候的变化已经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包括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等,这些影响正日益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发展。
因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经济体系,也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对策。
随着绿色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同时,新的绿色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工作产品和产能,这是利用旧技术难以达到的。
所以,发展可持续的、绿色的经济体系不但有利于保护环境,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指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能源节约和利用,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构建起一整套能够有效管理能源、物质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实现节能降耗、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具体来说,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人为中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社会基础设施
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营造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良好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强化节能降耗,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能源节约,
推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把能源消耗降低到最低。
(3)推行绿色制造,加快发展清洁生产,推行环保技术标准,改善工业营运环境,提升产品质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4)打造“网络+”环境,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结构,实现低碳发展和高效能源使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5)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行技术改革,实现技术进步,推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的建立。
(6)推进教育和文明创建,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市民的环保意识教育,提升绿色发展理念,培育可持续发展文化,催生持久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建立健全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现节能降耗、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要点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要点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已经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立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以下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要点: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确保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能够落地生根。
这包括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并给予绿色产业和清洁能源发展以政策支持。
2.提高环境意识和教育水平。
开展环境教育和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培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形成绿色、低碳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同时,加强对环境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和培养,提高环境产业的创新能力。
3.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产业发展。
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绿色技术在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鼓励企业发展环保产业,加大对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投资。
4.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和合作。
各国应加强经验交流和技术转让,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全球推广和应用。
同时,加强国际间的碳排放交易和合作,通过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减排,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5.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推动企业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环境保护责任。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提高对环境状况的了解和评估,为环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6.增加绿色金融支持。
通过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鼓励银行和投资机构增加对绿色产业和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
同时,加强对绿色金融的监管,防止脱实向虚和绿色“造假”。
7.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
通过教育和宣传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促进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提高绿色产业的市场份额。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我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我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21•【字号】晋政发〔2022〕12号•【施行日期】2022.04.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循环经济发展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我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22〕1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加快建立健全我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坚持重点突破、创新引领、稳中求进、市场导向的工作原则,全过程推进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我省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法规政策体系更加有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能源体系、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山西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三)推动传统能源绿色转型。
统筹把握煤电项目建设和电力供应安全,加快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继续支持传统能源特别是煤炭、煤电发挥兜底保障作用,有序推动在建煤电项目投产,促进燃煤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利用,提升大容量、高参数、低污染煤电机组占比,加快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三改联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要点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进程,我们要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制定并实施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全面绿色转型路线图、时间表与优先序,筑牢相关制度基础,引领中长期政策导向,投资布局零碳未来,不断积累经验、优化和创新发展路径。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纲领性文件,是激励各地加快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对“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35年建成美丽中国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经济危机频发、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
尽管一些研究给出诸如“停止增长”的解决方法,如美国学者鲍丁的“宇宙飞船经济学”、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提出的“零增长”对策、赫尔曼·E·戴利的“稳态经济”等,但在实践层面,发展产生的问题最终仍需在发展中解决,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西方,国际组织、政府和学界相继提出了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包容性增长等概念和转型方向,并用于指导实践。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难言成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这是我国立足于基本国情、结合国际趋势、面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作出的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自身情况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落实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
自1992年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九五计划”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相继提出一系列发展理念,如“新型工业化”(2002)、“循环经济”(2003)、“两型社会”(2005)、“低碳发展”(2009)等。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选择。
从国际趋势看,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复苏,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目前国际上已实现或者已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有31个,正在酝酿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将近上百个,届时提出碳中和的国家将覆盖全球75%的GDP、53%的人口及63%的碳排放,实现迈向碳中和已成为毋庸置疑的趋势。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开始相继宣布具体实施方案,如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绿色协议》,强调以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核心战略目标,构建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富有竞争力的现代经济体系;2020年3月欧盟发布新版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核心内容是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全生命周期。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各国也在呼吁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
面向百年目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成就非凡,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环境问题和挑战。
2018年我国以占全球16%左右的GDP,消耗全球将近一半的钢铁和水泥、将近四分之一的能源,温室气体排放占比高。
我国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届时人均GDP将在当前基础上翻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乃至更高。
这种情况下,传统发展模式势必难以为继,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成为必然选择。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同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是世所罕见。
一方面,我们正在经历人口、资源与污染排放的峰值平台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逐步脱钩将呈现漫长而反复的特征。
另一方面,我国也面临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在绿色低碳等目标和需求引领下,结构性变革的特征十分显著。
该过程中,面临疫情后恢复、供应链重塑等挑战和传统发展方式的惯性,各地普遍存在着无从入手的难题,一系列制度政策和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
此背景下,发布《意见》,正是针对这些需求的切实回应。
二、构建新时代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顶层设计《意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顶层设计文件,提出要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总体看,《意见》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有以下特色。
第一,针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作出系统部署。
一是推动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全覆盖,在生产领域提出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工业绿色升级、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发展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和构建绿色供应链;在流通领域强调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式改造传统流通模式;在消费领域要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逐步将绿色采购制度扩展至国有企业。
二是推动在城市和农村的全覆盖,强调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格局,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自然禀赋、功能定位等,合理确定开发边界,推动绿色城乡建设,增强城乡生态功能。
三是强调从硬件到软件的全覆盖,既促进基础建设等硬件的绿色化,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又对制度政策的绿色化和形成绿色价值观作出安排,提出通过法律、行政命令、财税、市场等制度和政策的绿色化,促进经济绿色繁荣。
第二,强调结构性调整、重点突破和创新引领。
在绿色低碳循环生产体系构建中,强调以绿色环保产业为重点,做好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带动一二三产业绿色升级;鉴于构建绿色供应链面临较大难度,强调选择100家左右积极性高、社会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开展先行先试。
在绿色消费中,提出逐步扩大绿色采购制度的应用范围。
《意见》强调创新引领,提出深入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预判部署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科技攻关项目;提出促进形成“新商品-废弃商品-二手商品”循环流通的新型发展方式,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
第三,加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的协同。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本质上都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降低资源投入,提高利用效率;强调适度消费、物质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但由于狭义理解下的绿色、低碳、循环各自侧重点不一,三者之间仍需强调统筹协同。
因此,《意见》提出将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理念,融入到资源开采、产品制造、商品流通、产品消费和废弃产品回收再生利用的整个过程,并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积极推动能源革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三、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几个要点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进程,我们要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制定并实施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全面绿色转型路线图、时间表与优先序,筑牢相关制度基础,引领中长期政策导向,投资布局零碳未来,不断积累经验、优化和创新发展路径。
进一步形成政府引导、央地互动、企业主体、市场调控、公众参与的发展机制。
作为后发国家一项具有正外部性的发展方式转型工作,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需要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机制;要充分激发自下而上的绿色发展实践创新,挖掘地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验做法,强化交流学习和相互借鉴。
要进一步加强企业主体地位和市场调控机制,在绿色转型中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性作用、各类市场交易机制的作用,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同时要通过机制创新,激发公众投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践的积极性和使命感,扩大社会公众参与范围,并为公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增强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主动性,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知行合一。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法治轨道,形成有利于全面绿色转型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在新的目标导向下,现行框架还存在一些短板、差距甚至空白的地方。
需要面向全面绿色转型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绿色化进程,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法、能源法、煤炭法、电力法、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统筹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不断提高生产绿色化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补齐污染防治立法短板,强化环境风险防控等。
同时,还要统筹推动标准体系的绿色化,健全完善方法科学、实施有效、更新及时的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机制,构建起体现国家和地区特色、指标水平先进、系统完整的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和资源循环利用标准;要按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改造政策体系,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融入到宏观调控、市场激励、财税体制等领域的政策当中,建立长效机制。
全面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市场激励机制,加强绿色投融资机制建设。
落实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并协调好用能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相关市场构建。
通过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手段,倒逼企业使用新能源、鼓励节能节电,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等,为绿色低碳发展建立更高质量的正确价格信号体系。
在税制结构绿色化改革框架下,通过调整环境税率及扩大征收范围,不断增加能耗高、污染重产品的消费税,降低绿色产品消费税等,增加市场主体环境保护内生动力,引导企业发展绿色技术、推行绿色生产。
此外,利用低成本的政策型资金来支持中小绿色企业融资;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有突出作用的重大项目,优先给与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
引导企业及各类社会资本广泛参与,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积极性,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
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对外开放和加大国际合作力度。
一是加强与世界各国绿色产业、技术的对接与协作。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和技术,是交流、引进、合作的重点。
以“一带一路”沿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发展阶段类似,发展需求和条件有共同之处,在发展路径选择上容易达成共识。
要加强我国绿色产品、技术、标准、模式与国外互联互通,共建全球绿色产业供应链体系、共同推动绿色产业标准的合作。
二是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作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提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绿色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