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9)
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9)

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题~第9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0题~第14题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的O 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
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 .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B .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 点等高的位置C .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 .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 .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3.如图所示为A 、B 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x -t )图象.A 质点的图像为直线,B 质点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象交点C 、D 坐标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刻B 追上A ,t 2时刻A 追上BB .t 1~t 2时间段内B 质点的平均速度小于A 质点的平均速度C .质点A 做直线运动,质点B 做曲线运动D .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t 1~t 2时间段内的某时刻4.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圆形直木棍AB 、CD相互平行,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一个光滑的甲乙分界线圆柱形工件P 静止架放在两木棍之间.若保持两木棍在同一水平面内,而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小少许,则工件P 再次静止时受到木棍的支持力与原来相比( ) A .增大 B .减少C .不变D .条件不足,不能判定5.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 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 和7m .则刹车后6s 内的位移是( ) A .15mB .25m C .30mD .36m6.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被轻绳拴住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斜面倾角30°,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2018-2019年度上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题

**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高一物理(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9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0-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际生活中的像乒乓球那样的轻小物体就是质点B .体积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体积大的物体就不可以看作质点C .用GPS 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D .因为子弹的体积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2.一质点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从A 处沿顺时针运动到B 处,则它通过的路程、位移大小分别是( ) A.23R π、23R π B.23R π、2R C.2R 、2R D.2R 、23Rπ3.已知直线AC 的中点为B 点,物体沿AC 做变速直线运动,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6 m/s ,在BC 段的平均速度为4m/s ,那么它在AC 段的平均速度是 ( )A.4.8 m/sB.5.0 m/sC.5.2 m/sD.10 m/s4. 一个物体在起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一定是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B .速度和加速度一定都是零C .速度一定不为零,加速度一定是零D .速度和加速度一定都不为零5.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 .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 .相同位移内速度的变化相同D .相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相同6.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如图所示的物体运动的v —t图象中正确的是 ( )BAR7.汽车急刹车时,停止转动的轮胎滑行过程中会在地面上留下痕迹,俗称刹车线。
在交通事故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判断车速的很重要的依据。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物理试卷高一物理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序号填到答题卡上.1.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A.位移 B.平均速度 C.加速度 D.速率2.南北朝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A.水 B.桥 C.人 D.地面3.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8年8月5日到8月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运动会上在考察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4.京沪高铁“第二通道”的线路走向,拟从京津冀东侧出发,接入山东滨州,南下往潍坊、临沂,再接入江苏中北部地区的沭阳、淮安,最后经扬州、南通到达上海.有望结束有“苏北第一大县”之称的沭阳县无高铁或动车时代.高铁建成后将大大缩短现在从沭阳到上海的时间(现在走高速公路全程约456公里,约需5小时到达).这两个数据分别指A.位移、时刻B.路程、时刻C.位移、时间D.路程、时间5.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重型双发舰载战斗机——“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落瞬间的某个物理量大小为80m/s,方向与跑道平行,这个物理量是A.加速度B.速率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6.双层公交车靠站后,没有下车的乘客,因下层坐满了乘客,驾驶员提醒上层的后面还有空位,新上车的乘客到上层的后方入座,此时车(包括乘客)的重心将A .竖直向上移动B .向后上方移动C .向前上方移动D .不变7.关于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加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 .加速度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C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 .加速度是描述时间变化快慢的物理量8.北京时间2018年8月19日,在巴西里约奥运会女子单人十米台的比赛中,年仅15岁的中国小将任茜凭借着强大的心理素质,五跳均发挥出色,最终以439.25分的罕见超高分夺得冠军.假设他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跳入水中,则她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大约是A .0.4sB .0.8sC .1.4sD .5.0s 9. 如图所示,3个共点力恰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F 3为其对角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个力的合力为零B .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 F 1C .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 F 3D .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 F 210.在倾角为θ斜面上,物体的重力G 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G 1和垂直斜面向下的G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G 1和G 2的代数和等于GB .G 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 .G 2=G sin θD .G 1=G sin θ11.图示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设计的斜面实验,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滚下,利用滴水计时记录铜球运动的时间.下列关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斜面起到了“冲淡”重力的作用,便于利用滴水计时记录铜球运动的时间 B .伽利略时代的滴水计时工具不能较准确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C .伽利略设想斜面的倾角越接近90°,铜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越接近自由落体运动D .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滚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12.如图所示,速度时间图像中的三条直线描述了A、B、C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则A.A和B的速度方向相同B.A和C的加速度方向相同C.B的加速度最大D.C的加速度最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与桌面相互挤压,书和桌面都发生微小形变.F1是书对桌面的压力,F2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是由于书的形变产生的B. F1是由于桌面的形变产生的C.F2是由于书的形变产生的D.F2是由于桌面的形变产生的14.重量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由此可知A.木箱和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5N B.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30N C.木箱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D.木箱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5 15.如图所示,装载砂子的自卸卡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倾斜至一定角度时,砂子沿车厢滑至地面.若视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由水平缓慢增加车厢倾斜程度时A.砂子受到的支持力一直减小B.砂子受到的支持力先增加后减小C.砂子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D.砂子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加后减小16.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s内的位移为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5 m/s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3 m/s2C.物体在前5 s内的位移一定是25 mD.物体在第5 s内的位移一定是9 m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三、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7.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安装纸带时,应将纸带置于复写纸(或墨粉纸盘)的 ▲ (选填“上方”或 “下方”).把纸带固定在小车上,应在放开小车 ▲ (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如图甲所示,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 .(填选项代号)A .电压合适的50 Hz 交流电源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 .刻度尺D .天平E .重锤F .弹簧测力计(3)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 ,打点计时器打E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 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1)如图乙所示,某同学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拉至O 点,则弹簧测力a 的示数为 ▲ N .(2)若图乙中弹簧测力计b 的示数为3.00N ,该同学在图丙中记录下a 、b 两点用来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请选好标度在方框中作图求出两个力的合力.ab丙乙(3)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3.00 N和4.00 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则▲(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00 N的弹簧测力计测出它们的合力.四、计算或论述题:本大题3小题,共3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10分)通过测试得知某型号的卡车在某种路面上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5m/s2.如果要求该卡车在这种路面上行驶时,在22.5m 内必须停下.求:(1)卡车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多少km/h;(2)卡车从刹车到停下不得超过多长时间.20.(10分)在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某人用手拿着绳上端的小球,站在桥面上.放手后让小球自由下落,此人听到小球两次击水声的时间间隔为0.2s,已知下端小球到水面的距离为3.2m,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下端小球从释放至落到水面的时间;(2)绳长.21.(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人相连,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画出结点O的受力示意图;(2)求绳OA、OB拉力大小;(3)若人缓慢向右移动(保持绳OB水平),则绳OA、OB拉力大小如何变化?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三、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7⑴下方(2分);之前 (2分) ⑵AC (2分) ⑶0.640 (2分) 18⑴2.50 (2分)⑵如图,F =3.40-3.70都算对 (3分) ⑶不能 (2分)四、计算或论述题:本大题3小题,共3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10分)⑴根据2202v v ax -= 得 (2分)卡车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 015m /s 54km /h v ==== (3分)⑵根据0v v at =+ 得 (2分) 卡车从刹车到停下不得超过 00153s 5v v t a --===- (3分) 20.(10分)⑴设下端小球到水面的高度为h ,绳长为L,丙根据 212h gt =得 (2分) 下端小球从释放至落到水面的时间为0.8s t === (2分) ⑵上端小球落到水面的时间 =+1s t t t '∆= (2分)根据 212h L gt '+= 得 (2分) 绳长 2211101 3.2 1.8m 22L gt h '=-=⨯⨯-=(2分)21.(12分)⑴节点O 的受力如图所示 (3分) ⑵绳OC 的拉力 F mg = (1分)O 点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A cos -=0F F θ (1分) AB sin -=0F F θ (1分)解得,绳OA 的拉力 A 125N F = (1分) 绳OB 的拉力 B 75N F = (1分)⑶由⑵解答可知,人缓慢向右移动时,绳OA 、OB 拉力均逐渐增大。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渤海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一物理学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满分:100分考查范围: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及第三章重力弹力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质点的概念正确的是( )A. 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C.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D.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2.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
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两船的位移相同,路程也相同B.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C.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一句中,两天指的是时间,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路线时,可以把船视为质点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则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不再继续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不再继续减小4.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一个物体的质量分布发生变化,其重心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B.重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C.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砖块,平放、侧放和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一定变化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作用5.A 、B两物体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是物体A比B迟 3s 才开始运动C.在5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两物体相遇D.5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6.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t=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B. t=5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2C.第3 s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7.在平直公路上以1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则它刹车后4s内的位移是()A.54m B.36m C.27m D.24m8.锻炼身体用的拉力器,并列装有四根相同的弹簧,每根弹簧的自然长度都是40cm,某人用800N的力把它们拉长至1.4m,则()A.每根弹簧产生的弹力为800NB.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400NC.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D.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9.一个物体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5t+5t2(x以m为单位,t以s为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是2.5m/sB.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10m/s2C.这个物体的初速度是10m/sD.这个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初速度方向一致10.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两物体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2∶1 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11.一物体在距地面的h位置无初速释放,不计空气阻力,经过时间t后落至地面,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则:()A.物体通过前半程和后半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B.物体经过前t/2和后t/2的位移之比为1:3C.物体经过t/2时的速度为v/2D.物体通过h/2处的速度为v/212.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s内的位移为1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5m/sB.质点加速度大小为4m/s2C.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2mD.前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13.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的实验仪器,如图是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秒,图中数据单位均为cm,由图中数据可知,纸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计数点D所对应的纸带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上期中试题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中段考试试题卷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为100分。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其中1- 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 1.“抬头望明月,月在云中行”。
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 ) A .月亮 B .云 C .地面 D .观察者自己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下A.甲是v -t 图像B.乙是x -t 图像C.丙是a -t 图像D.丁是x -t 图像 3.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运动,由A 、B 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线可知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 、B 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相同方向运动,B 比A 晚出发2 s B .A 、B 两物体2秒后均做匀加速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A 物体加速度小于 B 物体加速度 C .A 、B 两物体在A 出发后4 s 、距原点20 m 处相遇 D .A 物体的速度比B 物体的速度小 4.已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x=12t -3t 2 ,根据这一关系式可知( ) A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且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乙 丙 丁 甲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且物体的速度在增加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且物体的速度在减小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且物体的速度在增加5.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的速度分别为1 m/s、2 m/s、3 m/s、……,则此物体的运动性质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B.非匀变速直线运动C.加速度不断增大的运动D.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6.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到的重力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到的重力,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平衡7.下列关于几种冬季奥运会项目中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运动员的滑雪动作技巧时B.研究运动员500 m短道速滑的时间C.研究冰球运动员的动作技巧时D.在跳台滑雪中,研究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轨迹8.两个物体A、B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t=4 s时,A、B两物体相遇C.A、B两物体加速度方向相反D.在相遇前,A、B两物体最远距离20 m9.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位移B.速度C.加速度D.路程10.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同一物体在同一地方,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所受到的重力大小和方向都一样D.可以用G=mg来计算重力的大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4分)11.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交流频率为50Hz 的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打点记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标出了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2018-2019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班级------------ 姓名------------------------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均得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 B .原子核很小,一定可把它看成质点C .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D .做花样溜冰的运动员一定可以看作质点2.一个小球从4 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 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大小是5 mB. 路程是5 mC. 位移大小是3 mD. 以上均不对 3、质点做单向变速直线运动,经过A 、B 、C 三点,已知AB =BC = 6m ,经历的时间t AB = 3s ,t BC = 2s 。
则关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计算,错误的是( ) A.s m t AB V ABAB /2== B .s m t BC V BCBC /3==C. s m t t BC AB V BCAB AC /4.2=++= D. s m V V V BC AB AC /5.22=+=4.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5、如图2-1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的是( )6.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7.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 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 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 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V 1=V 2>V 3 B.V 1<V 2= V 3 C. V 1= V 2<V 3 D.V 1>V 2= V 38. 一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静止开始的1s 内,2s 内、3s 内的位移之比和1s 末,2s 末、3s 末的速度之比分别是:( ) A. 1:2:3, 1:1:1 B. 1:4:9, 1:2:3 C. 1:3:5, 1:2:3 D. 1:8:27, 1:4:99、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 = 4t + 2t 2(s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v 0和加速度a 分别是( )A .v 0 = 0 ,a = 4m/s 2B .v 0 = 4m/s ,a = 2m/s 2C .v 0 = 4m/s ,a = 1m/s 2D .v 0 = 4m/s ,a = 4m/s 210.两个物体甲和乙,从某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v-t 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2秒末,甲和乙相遇B .在4 秒末,甲和乙相遇C .开始运动2秒以后,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D .在开始运动2秒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1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用逻辑推理否定了亚里土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 B .提出“自由落体运动是—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C .通过斜面上物体的匀加速运动外推出斜面倾角为90°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无关.D .总体的思想方法是: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说——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12.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3倍,它们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比乙先着地B .甲的落地速度比乙的落地速度大C .甲比乙加速度大D .下落过程中,两者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离地的高度都相同 1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 .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 .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4 .A 、B 两质点沿同一直线从同一地点出发,其运动情况在图中由A 、B 两条图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质点同时从静止出发,向相反的方向运动B .t =1s 时,B 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 .t =2s 时,A 、B 两质点间距离等于2 mD .t =4s 时,A 、B 两质点相遇15.物体A 的加速度为3 m/s 2.物体B 的加速度为-5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加速度比物体B 的加速度大 B .物体B 的速度变化比物体A 的速度变化快t/sC.物体A的速度一定在增加D.物体B的速度可能在减小二、实验与探究题(共14分)16.一位同学进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实验:(1)现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及复写纸、纸带若干、220V交流电源、6V低压交流电源、重锤、天平、秒表、刻度尺、导线、电键等。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湖南省娄底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注意: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为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A.用北斗确定航母在大海中的位置,可以把航母看成质点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C.研究航天员翟志则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可以把翟志则看成质点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2.娄底某校操场上国旗平台离地面的高度是0.5 m,将坐标系的原点定在平台上,取旗杆所在直线向上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旗杆上固定国旗的A、B两点离地面的距离分别为10.9 m和9.4 m,那么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A.10.9 m,9.4 m B.11.4 m,9.9 mC.10.4 m,8.9 m D.10.9 m,–9.4 m3.下列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4 s末到第5 s初经历了1 s的时间间隔B.“早上第一节课8∶00上课”,其中8∶00指的是时刻C.物体第3 s末的位置坐标是(2 m,3 m),其中第3 s末指的是时间间隔D.物体第3 s内运动了4 m,其中第3 s内指的是时刻4.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C.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小,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小D.加速度的大小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率的大小5.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式v=v0+at,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v0是时间间隔t开始的速度,v是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速度B.v一定大于v0C.at在时间间隔t内,可以是速度的增加量,也可以是速度的减少量,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t为负值,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t为正值D.a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的倾斜程度有关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由v增加到2v时的位移为s,则当速度由3v增加到6v时,它的位移是()A. 3s B. 9s C.27s D.36s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的物体的g值大B.同一地点,轻物体的g值大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g值在赤道处小于在北极处8.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5倍,甲、乙分别从高2H、3H处同时自由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落H时,甲、乙的速度相同B.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大C.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5倍D.在自由下落的全过程,两球平均速度大小相等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甲物体的速度为2 m/s,乙物体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A.乙物体的速度大于甲物体的速度B.因为+2>-4,所以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C.这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D.若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物体相距60 m10.右图为某质点的vt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0~6 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在6~10 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4 s末,质点运动方向反向D.在t=12 s末,质点的加速度为-1 m/s211.用相同材料做成的A、B两木块的初速度之比为3∶4,它们以相同的加速度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沿直线滑行直至停止,则它们滑行的()A.时间之比为1∶1 B.时间之比为3∶4C.距离之比为9∶16 D.距离之比为3∶412.有四个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物体A和B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在0~3 s的时间内,物体A、B的间距逐渐减小C. t=3 s时,物体C、D的速度相同D. 在0~3 s的时间内,物体C与D的间距逐渐增大二、实验题(共10分)13.(4分)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是电源(填交流直流),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V。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语句中加点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可以选取山为参考系的是()A.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得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一定为零3、以下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一组是()A.平均速度加速度质量B.平均速度加速度路程C.加速度位移力D.位移时间瞬时速度4、下列各个图象中,能够描述自由落体运动的是()5、如图所示,物体M沿光滑的斜面下滑,则M受到的作用力是()A.重力和下滑力B.重力和支持力C.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D.无法确定6、一个铁钉与一个小棉花团同时从同一高处下落,总是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A.铁钉比棉花团重 B.铁钉比棉花团密度大C.棉花团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D.铁钉的重力加速度比棉花团的大7、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体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8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D.4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8、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12t-3t2(m),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第几秒末()A.2 s B.4 s C.6 s D.8 s9、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S1、S2,劲度系数皆为k=4×102N/m,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分别为m1=4kg和m2=2kg,若不计弹簧质量,取g=10m/s2,则平衡时弹簧S1、S2的伸长量分别为()A.5 cm,10 cm B.10 cm,5 cmC.15 cm,10 cm D.15cm,5 cm10、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在物体的几何中心C.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D.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横杆时,其重心还在身体上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昌吉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
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B. 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C. 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 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
【答案】B
2.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我校每一节课40min指的是时间
B. 由郑州到北京的某次列车9:40开车,指的是时刻
C. 在时间坐标轴上的每一坐标点表示的是时刻
D. 第1s初到第2s末所经历的时间为1s
D
3.某同学在大操场上从某点开始向东南方向走了20米,然后折向西南走了20米,又折向北走了20米,那么关于他的位移和路程的正确判断是 ( )
A. 向北8.3米、60米
B. 向西南60米、60米
C. 向西南20米、20米
D. 向南8.3米、60米
【答案】D
4.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A. 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 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 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答案】B
5.在足球比赛中,足球以5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足球以10m/s的速度反向踢回,踢球时,脚与球的接触时间为0.2s,则足球的加速度大小是()
A. 25m/s2
B. 50m/s2
C. 75m/s2
D. 100m/s2
【答案】C
6一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竖直升空,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线上A、B、C三点对应的时刻分别为9s、25s、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中,探测器的加速度之比为9:16
B. 探测器9s后开始下落
C. 探测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88m
D. 图中BC过程中探测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7.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受的重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书受到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
【答案】C
8已知AB=BC,且已知质点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4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6m/s,设物体沿ABC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质点在B点时速度为( ).
A.26/4m/s
B. 26/5m/s
C. 25/4m/s
D. 5m/s
B
9.如图所示,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当弹簧的两端各受20 N拉力F的作用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处于平衡,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所受的合力为40 N B.该弹簧伸长5 cm
C.该弹簧伸长10 cm D.该弹簧伸长20 cm
【答案】C
10有几位同学为了测试某款汽车的性能,记录了该汽车沿平直公路启动、匀速行驶和制动三个过程速度的变化情况如表,若汽车启动和制动可看作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时间
速度
A.
B. 加速阶段位移为90m
C. 前8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D. 制动过程加速度大小一定为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11.物体甲的位移-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①、②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 甲在整个6s时间内做往复运动,位移为零
B. 甲在整个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位移大小为4m
C. 乙在整个6s时间内做往复运动,位移为零
D. 乙在整个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位移大小为4m
【答案】BC
12对以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D
A. 任意1秒内,末速度都比初速度大
B. 第n秒末的速度比第1秒末的速度大
C. 任意1秒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
D. 任意1秒内,末速度都为初速度的3倍
13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时( )
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
B. 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经历时间之比是
C. 经过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时,车厢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
D. 在连续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
13. AD
14.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
,方向沿斜面向下,当物体的位移大小为时,下列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1s
B. 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3s
C. 物体贴运动时间可能为
D. 此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
15. ABC
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5.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按每打5个点数一个计数点的方法标出计数点(如图甲所示),则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5×0.02s=0.1s已测得s5=4.70cm,设测计数点3、4之间的距离s4,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s4=__________ cm,根据上述数据算得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m/s2.点4的速度是______m/s,由以上数据计算可得点2的速度是______ m/s 15. ;0.45 0.37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16如图所示一小球从离地面高度的空中自由落下,不计一切阻力。
取求:
小球经过多少时间落地?
落地时速度多大?
小球下过程的平均速度多大?
16. 解:根据公式可得:
根据可求:
小球下过程的平均速度:
答:经过3s时间落到地面;
落地的速度大小。
小球下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17.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 s。
试估算滑块的加速度。
【答案】0.067 m/s 2 【解析】
试题分析: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
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
滑块的加速度
18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离地面179m 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自由下落80m 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做匀减速运动,跳伞运动员到达地面时速度为,
问:
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速度多大?
伞张开后运动员的加速度多大?
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18. -4 10s
19.(1)3次 (2)4s 8s
试题分析:(1)甲减速时,设经过t 时间相遇,甲、乙位移分别为x 1、x 2,则:
211112x v t a t =- 22221
2
x v t a t =-
而x 1=x 2+L 解得:t 1=2s ,t 2=6s 则第一次甲追上乙用时2s
当t 2=6s 时,甲车速31124/v v a t m s =-= 乙车速42226/v v a t m s =-= 则t 2后乙车在前面,设再经过Δt 甲追上乙,有23421
2
v t v t a t =-ΔΔΔ 解得:Δt =4s ,此后,乙不能再追上甲,故甲乙相遇三次。
(2)设第一次等速经过的时间为t 5,则115225v a t v a t -=- 解得t 5=4s 。
设第三次等速经过的时间为t 6,则3426v v a t =- 解得:t 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