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钢电气技术的“活字典”,他是解决南钢电气难题 …

合集下载

大国工匠故事400字

大国工匠故事400字

大国工匠故事400字
大国工匠故事讲述了几位技术精湛、爱岗敬业的工匠,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长期刻苦训练,成为了行业中的佼佼者,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了高凤林,一位在中国航天事业中担任发动机焊接的工匠。

高凤林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和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焊接领域的专家。

他多次承担重要任务,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一个故事讲述了顾秋亮,一位载人潜水机上的钳工。

顾秋亮长期坚守在潜水机维修的岗位上,通过自己的精细工作和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技术精湛的工匠。

他曾多次完成重要潜水机维修任务,保证了潜水机的正常运行。

还有一个故事讲述了宁允展,一位高铁研磨师。

宁允展在高铁研磨岗位上,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和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研磨领域的专家。

他发明的研磨工具,大大提高了研磨效率和质量,为高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一个故事讲述了管延安,一位港珠澳大桥深海钳工。

管延安在深海钳工岗位上,通过自己的精细工作和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技术精湛的工匠。

他曾多次完成深海钳工任务,保证了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建设。

这些大国工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他们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大国工匠顾秋亮事迹

大国工匠顾秋亮事迹

大国工匠顾秋亮事迹摘要:一、前言二、顾秋亮的成长背景与经历三、顾秋亮在技能领域的杰出成就四、顾秋亮对于我国制造业的贡献五、顾秋亮的事迹对于社会的影响和启示六、结论正文:【前言】大国工匠顾秋亮,是我国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技能人才之一。

他凭借着过人的技能和不懈的努力,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顾秋亮的事迹,以及其对于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顾秋亮的成长背景与经历】顾秋亮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自小对机械制造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在学校期间就展现出对理工科目的天赋,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工作。

顾秋亮从基层做起,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在技能领域崭露头角。

【顾秋亮在技能领域的杰出成就】顾秋亮擅长各类机械制造技能,尤其擅长精密仪器维修。

他曾多次代表我国参加国际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顾秋亮完成了许多重要任务,如修复关键设备、改进生产工艺等,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顾秋亮对于我国制造业的贡献】顾秋亮的事迹不仅体现在个人技能的卓越,更在于他对于我国制造业的推动。

他的精湛技艺为我国制造业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广大青年学习技能、追求卓越的热情。

同时,顾秋亮还积极参与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我国制造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顾秋亮的事迹对于社会的影响和启示】顾秋亮的事迹对于社会的影响深远。

首先,他让人们看到了技能人才的价值和尊严,有力地推动了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其次,顾秋亮的事迹启示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顾秋亮的事迹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总是与团队共同攻关,共同为企业的目标努力。

【结论】顾秋亮是我国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对于社会的影响和启示是深远的。

孙新德:执着深耕的“绿色调度人”

孙新德:执着深耕的“绿色调度人”

南竹调制订 钕
期 水 电消 纳 顺
多 赢 , 当年 湖 I}
工 友 、: 节
37
送 电量 12.38' ̄L千 瓦时 ,创 造 了湖 南 富余水 电外送 的历史最好成绩 ,极 大 减 少 了 弃 水 损 失 。
将 风 险分 析 引入 水 电调 度
水 电调 度 面 临 的 最 大 问 题 是 水 的 不 确 定性 .孙 新 德 另辟 蹊 径 ,将 Jx【险 调 度理念 引入 水电调度 。用他 的话说 , 就是 要 在 汛 期最 大 程 度 利用 洪 水 发 电 、汛 后努力提 高水库蓄满率 ,使风 险 可知 、可控 ,实现手段便是他建立 的水 电运 行风险分析等一系列机制
管 I。作 这 条 行似 -丫L薄 的 业 主 线 , 利、 德 r一 日益 村t
将 洪 水 资 源 化
… 人 仃 , 孙 新 悠 所 接 触 的 水 电 州 念 水 fI经 验 训 所 谓 经 验
度 , 卜嗄 肼 前 苏 联 的 做 法 ,将 D ,F的 库 水 化 干ll水电 f}l力 数 成 一张 水 电 州 度 l^ . 每卞r ^j9J按 图索 蠖 按 索 螺 的弊 端 足 d'一.tJe. ‘分 百 岵 合实 , j:址 他 在 实 H,tfi 息 系统 研 发 } 动 起 r 筋
华 rf]IU 【i前 覆 盖 鄂 豫 湘 赣 竹 ,水 }U装机 J 仓 网总 装 X/L32%,居 我 旧 f又 域 lU 列 孙 新 德 带 领 的 团 队 ’E f^ _“JtJ.18 1、夫 水 fU站 的 水 电 州 度 ,以 J支 I~快 速 发 展 的 新 能 源 调
2002‘}i底 ,孙 新 德 作 为 带 头 人 研 发 完 成 r “ 乜网 水 州 h动 化 系 统”,将令 网 }i 水电站水时 实时信 . 收 呔 .黻 盖 :域 之 广,j 享 系统 之 多 , 为 i[f1『全 吲 水 h动 化 系统

大国工匠李刚人物素材摘抄

大国工匠李刚人物素材摘抄

大国工匠李刚人物素材摘抄大国工匠李刚:卓越之路当我第一次听到“大国工匠”这个词,心中涌现出无尽的敬意和好奇。

究竟是什么样的工匠,才能担得起这样的称号?李刚,这位在业界备受赞誉的大国工匠,成为了我深入了解和学习的重要人物。

在深入了解李刚的事迹后,我为他的执着和专注所打动。

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不仅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他对于每一个细节的追求,都展现出了他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和对完美的执着。

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

李刚的工作并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对品质的坚守和追求。

他深知,只有真正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所带领的团队,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才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业界的佼佼者。

李刚的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经历了无数的磨砺和挑战,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他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他对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不懈努力。

这种对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不仅仅是对自己能力的提升,更是对整个行业的推动和发展。

在学习李刚的事迹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并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或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往往忽视了品质和细节的重要性,而李刚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真正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李刚的事迹也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才能够在某个领域达到卓越的水平。

这种努力和积累的过程,也是我们个人成长和提升的过程。

只有不断地挑战自己、突破自己,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业界的佼佼者。

最后,我想说,大国工匠李刚的事迹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肯定和荣誉,更是对整个行业的推动和发展。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李刚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和灵感,在自己的领域中追求卓越、创造价值。

《一丝不苟做大国工匠演讲稿》

《一丝不苟做大国工匠演讲稿》

《一丝不苟做大国工匠演讲稿》一丝不苟,做生产的标杆他是一个青年,也是新时代培养出来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他就是兰石兰驼铆焊工段车架班一名普通的工人,他卓越的工作成绩和追求至善至美的工作态度,给公司青年职工做出了榜样。

他刚进厂,就和其他青工不同,当其他人青工午间休息玩电子游戏时,他却在车间练习自己的技能,当其他人闲聊时,他却在学习焊接理论知识,在生产闲余之时,他通常是向老师傅请教。

半年时间过去,他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已不再是学校时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水平,他把理论很好的融入实践。

在xx年7月,他向公司提出,改变三轮汽车的焊接工艺,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代替原有的焊接方法,当时兰石兰驼在各型车架的焊接时使用的均是最基本的手工电弧焊,焊接速度慢,过程耗时多,可是,几十年形成的焊接工艺,如何改变。

怎样培养技能人才都是难点,公司同意他的建议之后,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负责工艺的制定和培养技能人才,当第一个车架用新工艺焊接时,所有的焊工均不敢操作,他主动要求,做出示范,虽然他在气保焊方面自己练习了不少,但是在真正运用到生产上还有一点不足,第一个产品未达到要求,之后,为了改变这个状况,他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一遍一遍研究、实践,最终做出了合格的产品,第一个产品焊接成功后,他便由学徒工变成这方面的师傅,在他的带领下,一批合格的技术工人运用了新的生产工艺,使得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焊接质量也有所提高。

随着公司的搬迁,他同其他人一样,来到了新厂区,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锻炼职工素质,公司多次组织员工技术大比武,作为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却是他屡次夺得技能大赛的冠军,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都对他的技能水平赞誉有加,他就像一面旗帜,始终飘向追求完美的方向,他加工出来的产品,就如一杆标杆,始终确定着时区的转动规章。

有一次,在试制新产品的过程中,遇到了操作技术难点,要在弧形后边零件上加工出弧形坡口,如果让机加工段加工,生产效率极低,在铆焊工段加工,又会出现零件质量无法保证的困难,开始,工段决定先用氧乙炔气割手工加工出弧形坡口,在用磨光机进行打磨,加工完之后,坡口面有许多深沟,质量不达标,在第一次失败后,他向工段建议,用自动化等离子切割机进行加工,但是车间拥有的自动化等离子切割机没有加工弧形破口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难点,他将枪头进行改造,让他能在垂直方向进行旋转,这样就解决了能加工坡口的难点,可是还有一点,就是加工出的零件如何定位。

现代工匠精神事迹2023高考作文素材

现代工匠精神事迹2023高考作文素材

现代工匠精神事迹2023高考作文素材现代工匠精神事迹2023高考作文素材篇1刘元刚:主板维修“门外汉”变身质量控制“把关人”随着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各种电子元器件电路信号交联数目庞大,系统复杂度呈指数式增加,主板维修集成度高,修理难度大,多件产品故障排除,一度成为业界拦路虎。

在联想工作16年的刘元刚主动挑起这份重担,他告诉记者如果把主板维修比作是给病人治病的医生,如何能快速的判断“患者”生了什么病,而且能马上把“病灶”切除是制胜的关键,而电流类缺陷板的诊断就好比“疑难杂症”中的杂症,通常维修好一台电流缺陷板,大家会先用手挨个触摸怀疑的芯片,观察其有没有发热迹象。

一旦没有发现,就只能“盲目”换料,维修成本高,且效率低。

关键时刻,刘元刚迎难而上,通过对电路原理图的仔细研究摸索,自创了电流倒灌与压差性,并搭配红外热成像设备,极大程度提升了故障主板的诊断准确率,降低主板报废及物料成本,攻克了板件测试难题。

而这一切都是从“0”开始,刚入厂时刘元刚只是一名没有任何主板维修经验的“门外汉”,做学徒的前几年,由于没有什么基础,只能帮厂里的老师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辅助活。

从主板维修“门外汉”变身质量控制“把关人”,除了刘元刚对业务的熟练程度外,与他参与武汉工厂的学历提升计划也有着紧密关系。

早在2018年,他所在的单位就和武汉知名高等院校合作,利用高校的官方学习中心,给工厂员工提供一个学历提升平台,刘元刚顺利完成了华中科技大学的继续教育专科学历。

此后的岁月里,他潜心学习扎根生产一线,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认识各种类型的产品开始到精通主板上的元器件,熟悉工作原理,变身质量控制“把关人”,如今成为行业内标杆式维修技术人才。

现代工匠精神事迹2023高考作文素材篇21.鲁班,又称公输盘,木匠祖师爷,也是“百工圣祖”。

对杰出工匠的嘉奖,名为“鲁班奖”。

2.墨子,名墨翟。

鲁班曾做云梯助楚国攻宋,墨子前来阻拦与鲁班相斗,鲁班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有余,最终鲁班心服口服。

电气行业创业故事

电气行业创业故事

电气行业创业故事在电气行业里,创业并不容易。

然而,这也正是一位年轻人的机会,通过勇气和创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以下是一个电气行业创业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如何克服困难、才智出众地在电气行业取得成功。

故事的主人公是杰克,一个对电气工程领域充满热情的年轻人。

大学毕业后,他决定创业,并在电气行业寻找机会。

然而,行业竞争激烈,要找到一条独特的创业道路并不容易。

杰克的机智和创造力最终帮助他找到了一个创业点子。

他意识到电气行业对绿色和可持续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于是决定专注于这个领域。

他开始研究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并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

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杰克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种高效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这个装置不仅可以在晴天收集太阳能,还能在阴天或夜晚利用储能设备释放能量。

这项技术的突破性创新使得杰克成功地将它推向市场,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成功。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杰克在创业初期面临着资金和市场认可的困难。

然而,他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找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和行业展会等工具扩大品牌知名度。

通过与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杰克的公司逐渐获得了稳定的客户群体,从而实现了良好的收益和增长。

他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成功地应用在各种场所,包括住宅、商业建筑甚至工业园区。

如今,杰克的公司已然成为电气行业中的领军企业。

他的创新思维和对可持续能源的关注为公司带来了持续的成功。

他的故事也成为了电气行业创业者们的榜样,激发了更多年轻人追求创业梦想。

这个电气行业创业故事告诉我们,创业并非易事,但只要有创新精神、执着追求和良好的营销策略,成功就在不远处。

电气行业对于新的技术和创新有着无限的需求,创业者可以通过满足市场需求以及解决行业痛点来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

大国工匠顾秋亮事迹

大国工匠顾秋亮事迹

大国工匠顾秋亮事迹
【最新版】
目录
1.顾秋亮的背景和职业
2.顾秋亮的成就和贡献
3.顾秋亮的工匠精神和价值观
4.顾秋亮对年轻一代的启示和影响
正文
顾秋亮,一位来自我国的大国工匠,他的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他以热爱劳动、敬业专注的精神,为我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顾秋亮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就对机械制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热爱学习,勤奋努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他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顾秋亮的成就和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他参与的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产品精度高,质量稳定,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他也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改造,为我国的制造业升级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顾秋亮的工匠精神和价值观,是他取得这些成就的关键。

他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服务求信誉。

他始终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他始终坚信,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价值。

顾秋亮对年轻一代的启示和影响是深远的。

他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工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位大国工匠。

他的精神,让我
们看到了劳动者的伟大和光荣。

他的价值观,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价值所在。

他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可能性和希望。

顾秋亮的事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劳动者的伟大和光荣。

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中国现代著名工匠人物事迹

中国现代著名工匠人物事迹

中国现代著名工匠人物事迹【实用版】目录1.徐秉汉:中国焊接技术的奠基人2.艾爱国:中国船舶建造业的杰出工匠3.周永康: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家4.顾秋明:中国核电技术的领军人物5.孟剑锋:中国高铁建设领域的优秀工程师6.李万君: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专家7.许振超:中国港口装卸领域的优秀工匠正文中国现代著名工匠人物事迹在中国现代社会,有着一批优秀的工匠人才,他们在各自领域里发挥着关键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七位中国现代著名工匠人物的事迹。

1.徐秉汉:中国焊接技术的奠基人徐秉汉,出生于 1930 年,江苏苏州人。

他是中国焊接技术的奠基人,为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徐秉汉在 1950 年代初开始从事焊接技术工作,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钢铁学院任教,培养了大批焊接技术人才。

他在焊接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发表过多篇论文和著作。

2.艾爱国:中国船舶建造业的杰出工匠艾爱国,出生于 1957 年,湖南岳阳人。

他是中国船舶建造业的杰出工匠,为我国船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艾爱国在 1970 年代进入船舶行业,从最基层的焊工干起,逐步成长为船舶设计师、建造师。

他参与设计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以及多种型号的军舰和民用船舶。

3.周永康: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家周永康,出生于 1934 年,江苏无锡人。

他是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家,为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永康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曾在中国科学院测绘研究所工作,是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领军人物。

他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为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

4.顾秋明:中国核电技术的领军人物顾秋明,出生于 1952 年,江苏南京人。

他是中国核电技术的领军人物,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顾秋明毕业于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曾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工作,担任过核电站的设计师、总工程师等职务。

难不倒的南哥

难不倒的南哥

722019.6难不倒的南哥■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县供电公司 胡爱青南哥名叫陶良南,是芜湖农电战线上一名普通的农电员工,工作之余常结合实际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

他数十年如一日地钻研,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被大家誉为“难不倒”的南哥。

2011年,被评为首届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优秀技能人才的南哥,带领的QC 团队多次荣获省部级质量管理奖,先后为公司取得各项专利授权29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17项,外观设计11项。

2019年五一前夕,南哥又荣获了芜湖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南哥是一名扎根在一线的普通工人。

因家境贫寒,1987年初,初中刚刚毕业就到芜湖阀门厂做了一名学徒车工。

由于工作勤勤恳恳,3年后成为该厂金工车间的班长,得到一次去江苏常州学习进修的机会。

“我在学习时发现,大家虽然同样是车工,但技术差距却非常大。

举个例子,我们丈量器件,大多会用米尺,用游标卡尺就觉得十分精密了。

然而,厂子里的工人已经在使用百分尺甚至千分尺做活。

大家工作要求不一样,生产的产品品质差距有多大,可想而知。

”南哥回忆说,这次学习对他启发很大,让他看到了所在企业的命运,坚定了脚踏实地、注重细节的工作态度。

他在工作之余,按照兴趣爱好,坚持学习研究电学知识,成为一名无线电修理工,开始骑车走乡串户给村民们修理收录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

1999年4月,芜湖供电公司招收电工,他顺利通过考试。

芜湖县供电公司需要安全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2006年9月,南哥被选拔到县里工作。

“做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缺陷,与领导和其他部门沟通、汇报,安排人员解编辑:傅雅琪 yaqi@决”,同事们说,南哥来了以后,工作局面完全不一样了。

他发现问题,不再是简单的汇报了事,而是带头想方法、找窍门,解决技术难题。

创新成效助推服务提升“真是雪中送炭啊!要不是你们及时修复送电,我家的经济损失可就大了,你们真是我们的贴心人!”这是2015年公司接到来自六郎镇的一位养殖大户周林泉的感谢电话。

2024大国工匠铸舰师黄武刚事迹(通用7篇)

2024大国工匠铸舰师黄武刚事迹(通用7篇)

2024大国工匠铸舰师黄武刚事迹(通用7篇)大国工匠铸舰师黄武刚事迹(精选篇1)上午10时,身着红色南极科考服的黄武刚走出机场。

“欢迎回家!新年欢乐!”水面部邓爱民副主任一把握住黄武刚的手,鲜花的清香将凯旋的气氛点缀得更浓。

这一天,距离去年11月8日“雪龙号”出征,整整108天。

“连续多天经历南大洋西风带____级以上的气旋,那船颠簸摇晃得像拨浪鼓似的。

”“有着突来的暴雪,”“有着极昼的折磨,”“有着被困冰区的不安,”南极多变的天气及恶劣的海况条件,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而在地球的最南端,没有鞭炮和烟花,没有亲人陪伴,他们却度过了一个极不平凡的春节。

在“雪龙号”上,黄武刚与随船的南极科考专家一起开展了写春联、包饺子、雪龙春晚等春节活动。

“每天都经历着新鲜的事情,除了艰巨的考察任务,船上还组织了各类文体活动,通过赤道时还专门组织了庆祝活动。

”即使是每天都写下日记,也无法记下南极之旅所有的见闻和心情。

大国工匠铸舰师黄武刚事迹(精选篇2)20XX年,黄武刚从学校毕业,来到中船七〇一所,刚刚工作就接到了改造老旧商船的重任,经过三十多个日夜的坚守,圆满完成任务;20XX年,他克服孩子出生仅半年的困难,代表单位随“雪龙”号破冰船首次参加南极科学考察,为后续极地船舶系统制定相关技术要求和研制奠定基础……11年来,这样的故事对黄武刚来说还有许多,立志“舰船报国”的他,将大量时间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了我国船舶事业的发展。

2022年,他荣获共青团中央评选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极地科学考察,已有包括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51个国家参与,它关系着全球变化和人类的未来,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科技水平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现与角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南极科考要求着高水平的极地装备研发,其中,破冰船破冰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为此,20XX年,黄武刚随雪龙号代表单位首次参加南极科考,调研极地装备需求、破冰船破冰航行工况及系统运行情况、科考作业流程以及极区特殊装备的应用情况,为我国后续极地装备研发积累应用经验和奠定基础。

南钢新产行业孙飞简介资料

南钢新产行业孙飞简介资料

南钢新产行业孙飞简介资料南钢新产行业是一家位于中国南方的钢铁制造企业。

该企业由孙飞先生于1995年创办,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佼佼者。

孙飞先生作为该企业的创始人和总裁,在中国钢铁行业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通过对孙飞先生的个人简介,对南钢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展望进行探讨。

1. 孙飞先生的个人简介孙飞先生于1968年出生在中国一个普通家庭。

他在幼年时期就显示出了卓越的能力和创造力。

在上学期间,他一直保持卓越的学术成绩,并多次在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获奖。

孙飞先生在高中时期选择了学习工程学,并在大学期间专攻了冶金学。

毕业后,他选择了从事钢铁业务,决心在这个行业中创造出自己的天地。

2. 南钢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南钢新产行业成立于1995年,当时只是一个小型的钢铁厂。

然而,孙飞先生有着对钢铁制造业务的热情和远见,他意识到了中国钢铁市场的潜力,并决心将其打造成为一家领先的钢铁制造企业。

在孙飞先生的领导下,南钢新产行业出色地应对了市场变化,并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逐渐发展壮大。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南钢新产行业不仅扩大了公司规模,还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拓展了国内外市场。

如今,该企业已经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钢铁企业之一,并在国际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南钢新产行业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为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3. 南钢新产行业的未来展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钢铁行业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然而,孙飞先生对于南钢新产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他的领导下,该企业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同时,孙飞先生还计划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并加强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此外,南钢新产行业还将继续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环境保护。

孙飞先生深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社会的回馈,在未来的发展中,南钢新产行业将继续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赞美电气工程师的文章

赞美电气工程师的文章

赞美电气工程师的文章在曲请呈钢集团,从矿粉(矿石)到成品“高强度抗震螺纹钢”的生产,需要上百种辅料的配合、通过上干道生产工序流程,有上万台电气及机械设备运行,只要停电1秒钟,上万台机器设备就会停止运行,损失超过200万元以上。

工人们称电气技术人员为钢铁生产的“守护神”,王世立就是曲请钢铁行业的头牌“守护神”。

1、荣誉见证卓越王世立长着一张娃娃脸,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讲起电气,滔滔不绝。

高压、低压、仪表、自动化.…如数家珍。

从业20年来,他取得了12项电气专利,荣获云南省首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取得一级“电气维修高级技师证”,被评为“电气工程师”“曲请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荣获“曲请市珠源技能大师”称号,成立“珠源技能大师王世立工作室”,荣获云南省第一届“"云岭技能工匠”称号.荣誉,是对王世立专业实力的肯定。

2016年,王世立带领团队建设65兆瓦煤气发电项目,把炼钢产生的余热、废气全部收集起来进行发电。

只用了1年时间,就完成了90%的工作,可是在发电机组安装时,遇到了难题。

没有合适的设备,没有需要的技术,狭小的工作空间,动辄上干度的高温,加上空气中到处弥漫的有毒气体。

从外省请来的专家,一个个都走了。

他们说:在这样的地方安装煤气发电机组根本不可能倔强的王世立决心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他反复查阅资料、试验论证。

先后发明了电磁吸盘控制电路、发电机组自动降温系统,有效解决了高温、有毒环境中的施工障碍,又巧妙利用蒸汽机原理进行发电。

项目成功了每天发电140万度,每年节省电费1.8亿元。

不可能的事王世立办到了。

2、带徒传授技能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工厂最缺的就是技术人才,钢铁厂生产环境相对艰苦,基本招聘不到大专、本科生,只能招聘到一部分中专、技校学生,甚至没有学习过电气的人员。

所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王世立主要的工作就是培训电气工作人员。

平时给他们上知识理论课,工作时把他们带到现场,手把手地指导他们进行实际操作,现场讲解。

“大国工匠”孙景南:钢筋铁骨上的电焊“绣娘”

“大国工匠”孙景南:钢筋铁骨上的电焊“绣娘”

2024伴侣·02油漆专业毕业,跨界成为焊接技术骨干70后的孙景南出生在安徽定远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聪明机灵。

初中毕业后,她听取父母的建议,选择了油漆专业。

1990年,孙景南进入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实习,看到工人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焊接现场戴着面罩、手握焊枪、火花飞溅,就觉得焊工师傅很了不起!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当年,厂里正需要找10名电焊工,一起进厂的同学都不愿报名,唯独孙景南主动申请去学焊接技术。

父母得知情况后,觉得电焊工苦、脏、累,女孩子干这行不适合,便苦口婆心劝说女儿从事油漆工作。

但孙景南告诉父母,她在实习期间观看了一位女焊工的工作现场,被其英姿飒爽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从此,她决心要做一名女焊工!听了女儿的述说,父母尊重了她的选择。

那年,19岁的孙景南跨界成为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车间的第二批女电焊工。

学习第一天,她穿戴好全部装备,经过师父的一番详细指导后,谨慎地拿起焊枪,沉浸在焊花飞溅、蓝光闪烁的工场里。

学徒期间,孙景南从不敢懈怠。

为了学好技术,她白天跟着师父在小组焊接,下班后独自留下来进行反复练习。

高温酷暑天,闷热是常态,而焊工在工作时为了防止焊花的伤害,仍需穿着厚厚的防护服。

焊件温度通常可达“大国工匠”孙景南:钢筋铁骨上的电焊“绣娘”2024年1月13日,“2023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入围人选名单揭晓,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车间电焊工孙景南榜上有名。

33年来,她穿着厚重的“盔甲”在火花飞溅、弧光刺眼的普速铁路客车、复兴号动车组等三十多种车辆的车体焊接岗位带领团队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打破了多项轨道交通行业长期被欧洲封锁的技术壁垒,铸就“终极保险”,被誉为国际焊接领域的“东方女焊神”。

文/乐乐本文主人公孙景南工作中的孙景南2024伴侣·02人生视界CO M P A N I O N♥女性风采100摄氏度,每次焊接完毕,都会汗湿衣裤。

尽管采取了防护措施,但在焊接过程中,孙景南也免不了会被强烈的电焊光闪到眼睛或是被焊花烫伤。

大国工匠潘从明颁奖词

大国工匠潘从明颁奖词

大国工匠潘从明颁奖词嘿,咱今儿个要唠唠大国工匠潘从明。

你说这潘从明啊,那可真是牛得不行!就好像是咱生活里的超级英雄,不过他的超能力不是拯救世界,而是玩转贵金属。

潘从明对贵金属的研究,那简直就是到了痴迷的地步。

人家上班那认真劲儿,就跟咱小时候痴迷弹玻璃球一样!他能从那一堆堆复杂的物料里,精准地找出贵金属,这本事,可不是谁都有的!这就好比在一堆沙子里找出金子,还得是又快又准!你想想,要是没有他这样的本事,咱国家的贵金属产业能发展得这么好吗?那肯定不能啊!他就像是贵金属领域的定海神针,有他在,大家都觉得安心。

咱平时过日子,都讲究个精益求精,潘从明那可是把这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

他对待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一点点的偏差在他眼里那都是大事。

这要是放在咱身上,咱能做到吗?咱可能马马虎虎就过去了,但潘从明不会,他就是要做到最好!他在工作中的那种执着,就像咱追喜欢的电视剧,不看完不罢休。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能咬牙坚持,想办法解决。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毅力啊!他不怕苦,不怕累,就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

咱国家不就是因为有了像潘从明这样的工匠,才变得越来越强大吗?他们就像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潘从明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咱做啥工作,都得有那份热爱和执着。

别小瞧了自己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咱也能成为自己领域里的“潘从明”。

他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激励着我们去努力,去奋斗。

咱都得向潘从明学习,学习他的认真,学习他的执着,学习他的精益求精。

说不定哪天,咱也能在自己的领域里闯出一番天地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这潘从明,可真是咱的榜样啊!咱得好好记住他,记住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也记住他带给我们的启示。

攻得下难关 挑得起重担――某企业电气技术管理岗劳模事迹【共3页】

攻得下难关 挑得起重担――某企业电气技术管理岗劳模事迹【共3页】

攻得下难关挑得起重担――某企业电气技术管理岗劳模事迹攻得下难关挑得起重担――某企业电气技术管理岗劳模事迹今年42岁的林**在**公司搬迁项目部负责电气技术与管理工作。

对国外引进设备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是林**的拿手好戏,挑战和超越自我是他奋战在科研生产线的坚强精神,他就像一名“特战尖兵”,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曾被中国石油物资装备(集团)总公司授予“创新创效能手”,也曾多次被评为公司“技术带头人”,更被国际知名公司的电气老行家称为“最好的电气工程师”。

挑战自我善克难关从1995年参加工作开始,作为一名负责电气技术的高级工程师,林**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里,面临了也攻克了一次次技术革新上的全新难题,而一次次的迎难而上、挑战自我,也使他成为攻克难题的佼佼者。

1997年,在接受HT450/9活套式拉丝机电控系统的设计任务时,部分老技术人员都没有信心,纷纷请求外援解决技术难题,而刚工作不久、资历最浅的林**却主动请求接下这个任务。

他认为,虽然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更是一个提升个人实力的绝好机遇。

他决定将全身心都投入到本套系统的设计任务当中,非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对各发达国家的钢丝绳生产技术进行分析和学习,尤其对公司引进的日本钢丝绳生产设备和前西德钢丝绳制造设备的电气控制技术进行重点研究,经常紧紧盯着设备,反复修改图纸。

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为了处理一个问题,加班到清晨是常事。

功夫不负苦心人,林**终于圆满完成了此次设计任务,使得这台设备的试车性能甚至还超越了进口设备,达到了当时国内的领先水平。

通过此次的经验积累,林**先后承接了四期技术改造中水箱拉丝机等20多台套钢丝绳制造设备的安装任务。

在2001年公司五期技改项目中,他独立完成了50多台套钢丝绳制造设备电气部分的主要设计、安装、调试工作,且全部成功。

而他设计的电控系统,是在国内、国际流行的控制技术基础上加以改进而设计成功的,设备控制性能先进,其中无级捻距控制技术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

郝林海“蓝领精英”书写精彩人生

郝林海“蓝领精英”书写精彩人生
与到 了数 控机床 的调 试和 修理工 作 。
中 ,郝 林海 的知 识储 备派上 了大 用场 。正 因为这 样 ,他
进 厂不 到两 年 ,就 接近 了老师 傅 的技术 水平 。

有 一次 ,一 台价值 千 万 元 的进 口2 米 滚齿 机 使 用 中
次 厂 里 有 一 台3 . 6 MW风 电齿 轮 箱 要 出 口美 国德
频 频 出 现停 机 故 障 。该 设 备 装有 报 警 装 置 ,以往 人 们 部 是 根 据报 警 信 息 提 示 对症 结作 出判 断 。这 次报 警 显 示 是模 块有 问题 ,可 是拆 卸 下来 逐 一 检 测 ,才 发 现 问
题 不 在 这 里 。究 竟 是 哪 里 的 问题 ? 人 们 一 时 束 手 无
有 一个 油 泵 装 置 ,现 场 电压 为3 8 0 V,现 要 求 出 口 美国 的样机 改为4 8 0 V,如 果 重 新 购 买 变 压 器 时 间 上 来 不
及 。可 郝林 海在 现有 电压设 备 的基础上 ,通过 一番 参数
优化 实验 ,用 了半个 小时就 达到 了试 车要求 。看到他 这
克萨斯 州 ,在试 车现场 ,技 术人 员发现 现有 设备 无法达
到空 载启动 扭矩 ,试车 无法 进行 下去 ,情急 中向郝林 海 求援 。郝林 海来 到试车 现场 ,通过 一系 列 计算和 试验 ,
采用变 频器 和机 械变级 相结 合的 方法解 决 了这一 难题 ,
策 。 没 有 电气 控 制 原 理 图 可 以参 考 ,郝 林 海 一 连几 天
上 。为 了能够 看懂 西欧 进 口产 品 的说明 书 ,他 先是 学 习 英语 ,待英 语有 了一定 基础 ,又开 始攻 德语 。他 的办公 桌 上摆 放着好 几本 像砖 头一样 厚 的英文 和德 文词典 ,以

南钢“登山者”孙茂杰

南钢“登山者”孙茂杰

南钢“登山者”孙茂杰作者:吴玉征来源:《计算机世界》2011年第10期孙茂杰,南京钢铁ERP项目部总经理,兼管南钢信息与自动化公司。

在过去的四年中,他率领团队成功实施了南钢核心的信息系统。

南京钢铁是上市公司,业务增长快。

如果信息化项目失败,将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孙茂杰临危受命,实施过程异常艰难,但同时也创造了诸多第一,并获得钢铁行业信息化、首个国家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们实施信息化的过程就像爬山,鼓着劲,一路向上,也顾不得看四周的风景。

”孙茂杰说,当时要“挑战极限、创造奇迹”,根本不敢想失败的后果。

孙茂杰究竟经历了哪些危机,他为何要做一名艰辛的“登山者”?临危受命1993年,孙茂杰进入南钢工作。

2007年8月,担任ERP项目部总经理。

此刻,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南钢成立于1958年,后改制为集团公司,2000年在上海交易所上市。

2003年,南钢资产重组为非国有控股公司,具备年产800万吨钢、材的配套生产能力。

就是这样一个老厂,在2005年提出ERP项目,2007年选定合作伙伴,开始实施。

南钢需要信息化提升业务水平,支撑南钢的快速发展。

然而,就在实施的前夜,原管理信息化的老总因为身体原因辞职。

孙茂杰临危受命,接到上级通知,由他全力推进ERP项目。

按照传统观点,这种做法犹如行军打仗前更换统帅,三军必乱。

孙茂杰承受着巨大压力。

不仅老总看着他,项目组100多号人也在看着他,还有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系统商都在看着他。

为什么会选择孙茂杰,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孙茂杰毕业于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当年进入南钢;1995年前搞财务电算化;1995年〜1999年做了四年机关团委书记;1999年,孙茂杰29岁,担任机关工会主席。

这是南钢历史上最年轻的工会主席,“整天与一帮老头开会探讨问题。

”担任四年工会主席之后,孙茂杰又做了四年投资业务。

“每一次工作变动都是‘被动’的,不是我主动要求的。

做政工工作体会最大的是如何协调资源,维护每个人的利益,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大国工匠王津人物事迹

大国工匠王津人物事迹

大国工匠王津人物事迹大国工匠王津人物事迹王津,江苏南通人,是我国极具创新能力和汲取先进制造技术能力的工匠之一。

他是潍柴集团特殊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因其在特殊军民融合领域中所做的贡献而被誉为“大国工匠”。

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王津工作中经常要面临许多没被人解决的技术难题,但他总是敢于为之尝试,敢于以自己的双手创造奇迹。

在他所在的公司,王津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勇气,开发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柴油机,使用在高海拔地区军队使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反复推敲、追求卓越王津在工作中注重追求卓越,每一项技术都要不断地进行反复推敲,不断优化。

他指导的某项目,经过连续两年的攻关,最终生产出了一款世界首创的军民融合发动机。

创新的科技被使用于固定翼飞机、直升机、运动休闲着陆场地、发电、建筑机械、海事救援等领域。

精湛的技艺、持续的努力使他的工作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三、对峙困难、迎刃而解众所周知,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王津与团队在一个项目中遇到了难题:由于使用地域、环境和飞行特点等限制,军队使用的发动机存在很大的故障率。

为解决这些问题,王津发动社会各界,从电子控制、喷油系统、气动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法,最终研制出了一款能够在限制条件下正常工作并具有超强适应性的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将在未来成为一款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品牌。

综上所述,王津工匠的人生启示我们:追求卓越、敢于创新、困难勇挑、撼动世界,这样的精神永远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光荣传统和追求。

而大国工匠的事迹更是将这些精神以实际行动充分地展现出来,值得我们深刻的思考和学习。

奋斗成就人生华彩乐章——记全国技术能手黄建伟

奋斗成就人生华彩乐章——记全国技术能手黄建伟

·Ⅰ·奋斗成就人生华彩乐章———记全国技术能手黄建伟卷首语2023年10月1人人点赞、有“特异功能”的黄师傅黄建伟,中共党员,1986年参加工作,长期从事螺旋桨修理、锅炉修理、有色金属焊接、机电类复杂舾装件修理和制造、旧件修复工作,现任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冲修造)机电工程部“黄建伟工班”班组长,国家1+X 特殊焊接技术技能专家组专家、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船舶集团高级专家、技能带头人,先后荣获“中国船舶集团工业公司技术能手”“中国船舶集团工业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其所带领的班组荣获“中国船舶集团工业公司先进班组”。

“黄建伟有‘特异功能’,别人干不了的疑难杂活,他总有办法解决”,提及黄建伟,曾经与他共事的领导、同事总爱说这么一句玩笑话。

在30余年与锅炉、螺旋桨“打交道”的日子里,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实的“特焊王”,为推动国家海洋装备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潜心修炼,成为特焊技术接班人1986年毕业后,黄建伟进入广州文冲船厂修船分厂,成为修舾车间锅炉工班一名普通焊工。

虽然焊接又热、又脏、又累,但是当时年仅17岁的黄建伟没有退缩,从锅炉的结构原理到锅炉的工艺流程,他像个小学生一样谦虚地请教师傅,不断钻研锅炉的“脾性”。

师傅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很愿意在技术上指点他。

短短3年内,黄建伟成为锅炉组焊接技术能手,多次参加全国技术比武并斩获好名次。

1989年,20岁的他因在技术比赛中脱颖而出、工作表现出色,得到公司一致认可,被调到焊接技术要求更高的螺旋桨维修、有色金属焊接班组,跟随当时氩弧焊省级焊接技术能手国宝学习焊接技术。

一直听闻螺旋桨有色金属焊接技术很难掌握,年轻气盛的他心里暗暗不服。

然而真正接触有色金属焊接后,黄建伟茫然了,特别是焊接铝合金时那股难闻的气味憋得他实在难受,手工电弧焊焊接铜、铝合金时,熔池难控制、难融合、难成型、难焊透等特性,使他不禁对之前的想法惭愧不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凡的英雄
他绝对属于那种不起眼的平凡人——个头不高,清癯白皙,一个典型的文弱书生。

能给人留下印象的是额下的一双浓眉和眉下的那副眼镜;透过镜片,那双似乎能看到电子流的眼睛里闪烁着睿智的火花。

他那不够壮实的躯体里涌动着一个劳动模范勇于挑战、无私奉献的情怀。

他就是我演讲的主人——他是南钢高速线材厂电气技术的“活字典”,解决高线电气难题的“第一人”。

他又如一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带领他的团队将一条上世纪九十年代装备水平的生产线,提升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国产化生产线。

他就是南钢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高速线材厂的电气主任工程师张欢.
南钢高速线材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意大利引进的第一条全进口生产线,生产线上的200多台设备全部采用计算机PLC控制,集高速、自动、连续、精密于一身,如同人的大脑一样精密复杂,任何一台设备出现故障都会造成全线停机。

执着、细致的张欢,就像一位高明的脑科医师,治愈了轧制系统一个又一个疑难杂症,成为解决高线电气难题的第一人。

“高速线材生产线的特点是高速化、自动化、连续化、精密化,他犹如一个高明的医生,不纠结于病理,而是坚持找出病因,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技术大家。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

作为主任工程师,张欢没有满足于一次解决出的故障,更是着眼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造成更高更深层次上解决问题。

2006年,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南钢决定在现有的线材生产线基础上,增上一条国产化“大盘卷”生产线。

这是国内第一条自主设计制造的大盘卷生产线,张欢和技术人员一道踏上了自主研发的艰辛历程。

当时国内还没有掌握大盘卷的核心技术,已有的大盘卷生产线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张欢和技术人员凭借多年的现场经验和精湛技术,自己搜信息、画图纸,从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从设备选型到控制程序,张欢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造项目之中。

每天坚持工作10多个小时,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最终自主设计出了无论产品质量、设备能力和自动化程度都达到国际水平的大盘卷生产线,2007年4月10日15时50分,南钢高线厂卷重2吨的φ18毫米、高端易切削钢大盘卷顺利下线,仅工程建设就节约了2.5亿元。

并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多项专利。

它的投产更标志着南钢生产的大盘卷正式打上了“中国设计”的烙印。

作为高线厂历次技术改造的负责人,他已成功带领技术人员实施4次大技改,无数次设备小调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南钢奇迹”。

1996年高线提速改造,使轧制速度由75m/s提至100m/s,提高了产能水平。

2003年加热炉及精整区改造,将线材盘重增至2.2吨,满足了高档客户的产品需求。

2007年大盘卷改造拓展了产品规格,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2009年底,不断追求卓越的张欢团队,进行国外先进技术“减定径”改造工程。

作为整个浩大工程的第一步,一尺多厚的全英文图
纸资料,张欢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全部“啃透”了。

在全国的电气专家中,这种掌握技术速度和能力,可谓凤毛麟角。

安装期间,张欢更是不分白天黑夜泡在现场,解决了图纸设计、设备制造、技改安装调试中出现的大量技术问题。

其中,张欢一个大胆的提议让参与改造的美国摩根公司专家向中国人伸出了大拇指。

国内同类技术改造最快记录为50天,张欢团队却书写了一个全新的神话:时间仅为31天,创造了独特的“高线速度”。

而单机试车任务2天完成,更是创造了同类技改单机调试时间最短的世界纪录。

改造后生产线采用了高速无扭轧制、精密轧制、过程计算机控制、控温轧制和控制冷却、在线测径等世界先进技术。

最高轧制速度可达112米/秒。

改造后的新生产线坚定了南钢高线厂走帘线钢、弹簧钢、轴承钢等六大钢种的特钢路线,随着产品档次的提升,在国际市场实现了规模进军,已经和日本、英国、德国、韩国、越南、印度、印尼、刚果等国际市场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

“耐得住寂寞,干得成大事”是高线人对张欢的评价。

平时,在他的世界里,他专注地研究图纸,查看英文资料,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每天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如沉稳入定的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只是张欢安静的一面,走出控制室,走进设备故障现场,张欢摇身一变,又成了技艺精湛的“小李飞刀”,他高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江湖上最神奇的速度和力量”——又快又准。

这份耐心和毅力,使张欢成为了南钢电气技术的“活字典”。

今年又被公司评为南钢首席电气专家。

张欢不善言辞,可是谈起技术参数和技术要点来,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他身怀绝技,却从不挟技自傲,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

跟着他学习的每一位徒弟,他都从基本功教起,怎么看电气图纸,怎么阅读程序,每台设备的系统原理,全部讲得透彻明白。

几乎所有进入高线厂工作的新员工,都称张欢为老师。

他还主持编写了《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和《电气故障诊断手册》,作为高线厂职工培训中心的教材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处理故障的能力大大提高,培养了一批骨干新人。

张欢的技术不仅征服了厂里的同事,甚至征服了外国专家和兄弟厂家,外国公司的技术人员常常乐于跟他讨论技术问题,给他密码修改外方编制的程序;兄弟厂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也会将张欢请到现场为他们“诊断”,而张欢开出的“方子”也总是一针见血,药到病除。

他是南钢电气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一个在员工心中不可或缺的“英雄”。

对技术上的专注和对事业的热爱,半夜三更一家人睡得正香,电话铃骤然响起,他披上衣服就往生产现场赶;已经数不清多少个不眠之夜张欢凌晨解决故障刚刚进门,现场倒班工人又来电话,他没有半点犹豫,果断重新披衣出门,当现场需要他时,他总是一头扎进生产现场!
从1995年起,张欢多次名列“南钢十佳”,先后获得南京市劳动
模范、江苏省劳动模范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文明职工等荣誉。

张欢劳模工作室成立来破解生产难题近200项,立项课题56项,实现效益8000多万元。

从科技含量、队伍构成、人员素质上坚持自己的特色,不断追求管理技术自主创新。

引进、消化并吸收好先进技术和诀窍,形成了绝对竞争优势,成为高线厂甚至南钢集团的创新先锋和企业品牌。

张欢就像一株大树,即使一项项技改的成功、一个个奇迹的创造、一颗颗光环夺目之时,他的表情也依然和他的姓名一样:从不张扬,从不自欢,永远向拥抱大地的根须俯首致意!如此平凡!张欢就像一株大树,高大挺拔,郁郁葱葱。

勇敢的张开自己的臂膀,挚爱着脚下的土地。

在无数的故障面前,优雅,自信而镇定,仿佛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英雄本色!
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鹜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