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战略

合集下载

新形势下海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

新形势下海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

新形势下海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摘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而近年来,逆全球化的倾向已经逐渐暴露出发达国家主导下传统全球化的诸多弊端。

受此影响,许多国外科学家无法与我国继续合作,国内高校原有的国际科技合作受到严重制约。

海洋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天然载体和联系“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纽带,开展海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将成为提升我国海洋科技实力,保障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因此,分析海洋领域科技实力及国际合作发展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将对探索新形势下海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创新模式,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际科技合作;海洋;高校;科技创新引言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

加强国际协同创新,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

”而近年来,逆全球化的倾向已经逐渐暴露出发达国家主导下传统全球化的诸多弊端。

受此影响,许多国外科学家无法与我国继续合作,部分尖端仪器设备也对我国禁运,国内高校原有的国际科技合作受到严重制约。

2013 年习近平主席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坚持以“开放、包容、共赢”的核心理念,与沿线国家实现经验、产业技术、市场资金等资源共享,提高全方位开放合作的新水平,这也为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

海洋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天然载体和联系“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纽带。

同时,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空间、全球治理的新领域,已然成为各国寻求建立新发展优势的必争之地,竞争日趋激烈。

经略海洋的强者,从来都是掌握着人类挺进新空间的最先进科技能力,国家海洋能力实质上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

建设海洋强国: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建设海洋强国: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建设海洋强国: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原文作者:黄良浩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完整阐述了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这是我国战略理念、战略思路、战略举措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世界历史充分表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必须要建设海洋强国,掌握世界一流的海洋开发、控制和管理能力。

深刻认识海洋强国建设的历史和时代背景。

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是首次。

我们看到,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到“海洋”两字,指出军队要“保卫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十五大报告提到要“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十六大报告提到要“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十七大报告提到要“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这些报告对海洋的表述都只有寥寥数字。

十八大报告首次用40个字完整阐明海洋强国战略,可以说是历史性的突破。

中央为什么要在现阶段提出“建设海洋强国”?首先是反映了对历史的清醒认知。

我国近代百年屈辱,直接源自于海上的衰落。

海权的丧失,多次打乱了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使之延后了至少上百年。

历史荣辱表明,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必须建设海洋强国。

其次是反映了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和洞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台之后,海洋作为国土空间和资源宝库的地位迅速显现,开发利用海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也成为沿海各国矛盾冲突多发的新焦点。

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海上形势,这种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第三是反映了对未来的清晰谋划。

海洋是全球化的战略通道和贸易走廊,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生态屏障。

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开发。

建设海洋强国,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关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实施海洋开发,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拓宽未来发展空间,培育未来发展新增长极,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动力。

海洋强国建设助推实现中国梦

海洋强国建设助推实现中国梦

海洋强国建设助推实现中国梦海洋强国建设助推实现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拥有海域面积辽阔的国家,中国必须积极开展海洋强国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海洋强国建设与中国梦的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在这个过程中,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海洋强国建设是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海洋经济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支撑。

海洋强国建设将促使我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改善,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持。

海洋经济不仅包括传统的渔业、海洋能源等领域,还涉及到新兴产业如海洋工程、海洋科技等,这些产业的发展将为中国经济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

其次,海洋强国建设将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海洋强国建设既包括经济层面的发展,也包括海军建设的提升。

作为一个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海军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和战略通道。

海洋强国建设将以提升军事力量为重要内容,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提高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的保障。

再次,海洋强国建设需要积极开展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海洋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也是一个复杂而脆弱的生态系统。

海洋强国建设必须遵循科学的开发原则,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要加强海洋科研力量,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海洋强国建设与中国梦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海洋强国建设还需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海洋是世界上共同的家园,各国需要携手合作,共同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

作为一个拥有世界第三长海岸线的国家,中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海洋安全、环保等重大问题,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海洋强国建设助推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海洋强国建设在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加快推进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

加快推进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

加快推进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作者:褚振江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8年第1期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强盛的依靠,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其中152个是沿海国家。

向海洋要资源、要空间、要生存,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

与一些国家为殖民掠夺而走向海洋不同的是,我国坚定走向海洋,坚持走的是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赢得竞争优势的战略制高点,是彰显国家实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冲。

纵观人类发展史,走向海洋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谁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谁就能在海洋战略竞争中占据优势和主动,获取更多的战略空间和国家利益。

近年来,中国这支钢铁舰队奔赴世界多个国家和主要海区执行远洋护航、海上维权、远海训练、联合军演、人道主义医疗服务等使命任务,“出镜率”越来越高,“颜值”越来越赞,在这颗蔚蓝星球上犁出一道道壮美的航迹。

由于我国海洋地理相对不利,从北到南的黄海、东海和南海被包围在第一岛链内;承载经济重任的东南沿海地区,长期处在美日军事打击覆盖范围内;岛屿主权争端、海洋划界及海洋资源纠纷,严重地制约我国海洋事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随着国家发展对海洋的依赖越来越大,来自海洋方向的威胁与挑战必然越来越多,海洋安全形势日趋尖锐复杂。

海洋将成为遏制与反遏制、侵权与反侵权、控制与反控制的战略博弈区。

建设海洋强国,就要下力提升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的综合能力,确保我国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不受侵犯。

要建立相应的力量支撑。

一是海上运输力量。

目前,中国的远洋运输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海洋运输公司之一,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经营船队综合运力排名世界第一。

二是海上科考力量。

随着“向阳红01”和“向阳红03”两艘国内最先进的45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船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已拥有46条成员船;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考察破冰船、新型大洋综合资源调查船和蛟龙号专用母船,陆续开工建造;具有世界最新先进水平的南极遥感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投入我国南极观测,我国南极考察进入“航空时代”。

建设海洋强国 推进民族复兴

建设海洋强国 推进民族复兴

《建设海洋强国推进民族复兴》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但与此同时,中国还拥有着三百万左右的海洋面积。

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的大事,民族的大事。

实现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跨越,是海洋国家利益的最高战略选择,是中华民族走上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

因此中国想要完全强大起来离不开对海洋的建设和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民族复兴。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有几个特征,一是海洋经济要发达,二是海洋科技创新要强劲,三是海洋生态环境要优美,四是海防力量要强大,能有效捍卫国家主权,在维护海洋和平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

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想要建设海洋强国,首先一定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需要优先考虑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以损害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在维持海洋生态系统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可持续利用资源。

想要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就需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加以管理,需要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需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人海和谐、海陆联动、江海连结。

例如中国南海设立的三沙市就是很好的一个人海和谐发展的典范。

另外,现在对生态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要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

然后中国也需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提高对海洋的科研能力,不断深化对深海大洋、南北极的科学认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做出贡献。

要大力发展海洋绿色开发技术装备,进一步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勘探和安全开发技术,加强海水淡化技术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的开发,加快推进海岛和深远海资源的勘探开发,另外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中国要大力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者:张景全来源:《人民论坛》2023年第20期【关键词】海洋命运共同体海洋强国战略海洋机遇与挑战【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识码】A我国有着悠久的海洋历史。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逐步驶入快车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我们在新时代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前,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其面临的一系列机遇与挑战也逐渐凸显。

国际层面的机遇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泛海洋时代的到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各个国家及其人民的生产与生活直接或间接地与海洋联系起来,世界各国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入海洋事务,泛海洋时代已经到来。

以往存在“海陆冲突论”的观点,认为海洋与陆地的关系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但当前这种观点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而言,海洋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速公路”,不再像过去那样与陆地呈现二元分割的状态,而是愈发与陆地融为一体,成为连接世界各国的桥梁。

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大大提升了海运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都在努力开展国际贸易。

事实上,无论沿海国家还是内陆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海运都是其运输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即使是内陆国家,也因为物流、旅游、食品等因素置身于海洋事务当中。

可见,人类社会逐渐步入泛海洋时代。

二是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

当前世界格局加速演变,乌克兰危机、中东乱局等一系列地缘政治事件,使得国际社会充满不确定性。

尽管国际局势持续动荡,但一方面,热爱和平的力量仍占大多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共同的发展问题。

因此,这些和平力量与共同的发展诉求,能够对国际体系中的破坏力量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

推动海洋科技创新 建设海洋强国

推动海洋科技创新   建设海洋强国

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建设海洋强国【摘要】“建设海洋强国”是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

报告强调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进入十八大报告,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海洋事业的发展中,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海洋科技;海洋强国;创新一、海洋科技发展对海洋事业的推动作用当前,在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科技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世界海洋科技呈现突飞猛进发展态势,各个分支领域都在不断取得重要的突破和进展,为增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开发和保护能力源源不断的提供着重要的手段和设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海洋事业发展的历史,也可以看做是一部海洋科技发展的历史。

海洋科技包括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两部分知识体系。

随着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迈进,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趋势日益加强,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基本实现同步化发展,并渐趋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了人类文明中的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知识大系统。

人们广泛的使用海洋科学技术或其简称“海洋科技”来对这个知识体系进行表述。

海洋科技发展历史悠久,自远古时期,以临海捕鱼、晒盐和简易船舶制造为代表的海洋科技便开始萌芽并逐步发展。

但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相当漫长时期,海洋科技发展步伐极为缓慢。

直到人类社会跃入现代工业大生产时期后,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才促使海洋科技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现代海洋科技体系不仅得以建立,且随着海洋开发空间尺度的渐趋扩大而不断拓展。

对国内外海洋科技创新的特点加以研究,总结国内外海洋发展所走过的路程并认真探索其成败得失,以史为镜,从而促进我国海洋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国外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特点(一)促进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紧密融合主要沿海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因此大力支持海洋科学技术研究紧密围绕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需要展开,为此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配套措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六大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六大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六章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一、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二、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基本内涵三、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基本特征四、中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路径选择一、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孙中山总结世界历史经验教训,把对海上力量的认识上升到事关国家兴衰的高度。

毛泽东主要从国家安全和海洋安全的角度,考虑海军建设和海洋发展问题。

邓小平不仅重视海军发展和战略海洋,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海洋争端的方法。

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军队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1996年,《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由国家海洋局发布。

这是我国第一个海洋发展纲要,是我国进军海洋的政策指南。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要“实施海洋开发”。

2003年,国务院发布《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2008年,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明确“建设海洋强国”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目标。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

十九大报告: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

(二)中国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原因1、21世纪是海洋世纪,建设海洋强国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国际潮流的必然抉择。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是当今世界各国赢得竞争优势的战略制高点。

习近平:“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

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

”为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许多国家纷纷制定或调整海洋战略和政策,为实现其国家战略目标服务。

《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高二作文

《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高二作文

《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高二作文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风雨的故乡,交通的命脉。

海洋维系着中华民族崛起的诸多重大安全和发展利益,这些利益主要包括: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防御敌对国家从海上的打击和入侵,保卫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安全,维护海洋利益,维护我国对外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洋利益的安全。

此外还有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改善海洋环境,维护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空间的质量等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海洋的地位日益重要。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 1.8 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 300 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在海洋权益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些国家无视历史事实和国际法,不断侵犯我国的海洋权益,在南海问题上,一些国家非法侵占我国岛礁,进行资源开发和军事活动,严重损害了我国的主权和海洋权益。

在东海问题上,一些国家与我国存在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归属争议,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和地区稳定。

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海洋管理和保护,提高海洋综合实力,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我们要加强海洋立法和执法力度,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坚决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矿等违法行为。

我们要加强海洋科技研发和应用,提高我国在海洋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保护,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海洋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和国际地位。

维护海洋权益,不仅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积极参与海洋保护和开发活动。

我们要加强对海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提高自己的海洋素养,积极参与海洋公益活动,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

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

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随着人口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变化,陆地上的资源和空间已经越来越受限制。

而海洋拥有广阔的面积和丰富的资源,成为人们重点开发的领域。

建设海洋强国,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对于资源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维护全球经济和安全。

一、经济意义作为一个拥有海岸线的国家,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物种、海洋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促进全国经济发展。

发展海洋经济,能够壮大我国的海洋产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和劳动力的就业,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标准,提高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同时,海洋资源的开发还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资源利用的规范和环境保护的完善,有利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国家财富水平。

二、生态意义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环境质量的重要参照对象。

海洋污染、海洋生物灭绝、海洋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

建设海洋强国,不仅要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资源,更要保障海洋生态和生态环境,弘扬經濟和环境联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管体制和标准,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人们海洋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

三、国防意义海洋是我国的国防前沿,建设海洋强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

从防范海上安全风险,保障渔业生产,到维护领海主权,保卫海洋战略利益,建设海洋强国对于我国国防安全极其重要。

建立海洋战略环境感知、海洋领土管控和海上打击能力,提高大国海军建设水平和应对海上安全挑战的能力,才能实现我国的海洋强国梦想。

总之,建设海洋强国意义重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之一。

要推进海洋强国建设,需要强化海洋科技创新、促进海洋产业成长、建立海洋法制和环保机制、加强海洋文化宣传等多方面的努力,全面推进经济、生态和安全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和海洋协同发展,共创美好的海洋未来。

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现状及远景展望

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现状及远景展望

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现状及远景展望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我国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水平对于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科技人才成长、海洋强国建设和海洋事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方略,海洋工程建设对于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作用,未来应明确方向、增强共识、加强沟通、形成合力,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全面的保障。

关键词:海洋工程;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发展引言当前,加强海洋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

党的十八大也早就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海洋事业确实已经成为了关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文在对比国内外海洋工程技术差距的基础上来分析海洋工程内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从而更好地分析我国海洋工程跨越发展战略。

1国内海洋工程发展现状我国海洋工程起步相对较晚,早在1966年已经建造了第一座海上固定式平台,这为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4年,我国建立了第一艘高级钻井船,十年后又建成了我国亲自设计和建造的半钻探式的钻井平台。

导管架平台在我国油气开发中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导管架自身较为稳定,内部的技术也非常成熟,但是由于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被随时移动,所以会造成资源浪费。

2存在的问题2.1浅水海洋石油资源与工程的衰落海洋石油工程一般按作业水深分为浅水和深水业务,两者在产品内涵和技术特性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海洋石油工程基本上是浅水业务,此后逐步向深水业务新领域拓展。

迈进新世纪之后,世界深水油气开发蓬勃兴起,促进深水海洋工程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浅水常规石油开发已经跨越百年,但近年来鲜有重大勘探发现。

据统计,近10年来新发现的油田60%位于海上,且深海油田所占比重逐年增大。

专家预测,全球海洋油气储量的40%集中在深海。

对于浅海石油开发,笔者预计,除波斯湾等少数海区还有数十年的活跃期外,其他大部分浅海油田或将在未来20年内先后走向衰落,当今的很多海上平台在20年后或将被废弃,浅水海洋工程产业将迎来最后的阶段——拆除工程。

海洋强国战略的内容

海洋强国战略的内容

海洋强国战略的内容1.引言1.1 概述海洋强国战略作为一项重要国家战略,旨在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海洋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海洋的战略地位和潜力,积极制定和实施海洋强国战略。

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将海洋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并通过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海洋产业、加强海洋能力等方面的努力,提升国家在海洋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国家海洋利益和维护海洋安全,还能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海洋强国战略中,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法律法规建设等。

通过深入开展海洋调查、勘探和开发,国家可以获取更多的海洋资源和能源,提高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加强海洋科学研究和创新,可以促进海洋科技的进步和应用,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撑。

除了经济利益,海洋强国战略还注重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建立健全的海洋保护制度、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国家可以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确保后代人能够继续受益于海洋的财富。

最后,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还需要国际合作和海洋治理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海洋开发利用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维护和平、稳定的海洋秩序。

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定的决心,但它必将为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战略优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首先,本文将按照以下几个要点展开讨论海洋强国战略的内容。

第一个要点将分析海洋强国战略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探讨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性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第二个要点将深入探讨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因素和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海洋经济建设、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海洋法治建设等方面。

其次,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浅谈新时期海洋意识教育的发展

浅谈新时期海洋意识教育的发展

146 |全国新书目学苑新声海洋是人类生命的摇篮, 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美国著名军事理论家马汉在其著作《海权论》中指出:“一个民族的强大与发展,将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海洋文化的建设、海洋意识观念的强弱。

”海洋不仅是连接全球各地的航道,也是国家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交流的前沿。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

牢固树立海洋意识,壮大海洋经济,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维护海洋权益,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

一、海洋意识教育的现状1.海洋意识教育基础薄弱长期以来,学校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更重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相对轻视历史、地理等具有人文内涵的学科教育,我国中小学课本的海洋意识教育基本是通过简单的地理知识教育来完成的,客观地造成了学生海洋意识的淡薄。

海洋自然与人文知识的教育普及被忽视,尤其是海洋文化研究在浅谈新时期海洋意识教育的发展国内长期处于冷门地位,投入较少,研究力量薄弱,使得青年的海洋自然和人文修养与海洋强国战略及伟大中国梦的目标实现极不匹配。

[1]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曾言:“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

反观中国的近代史,无不印证了这位航海家的至理名言。

时至今日,仍有许多民众对于我国海洋领土的知识知之甚少,对于海洋领土纷争的态度也仅仅表现在爱国主义层面,缺乏科学的认知和理解。

当前,我国的国民教育和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已经开始反省海洋意识教育的不足,着重宣传海洋在立国、利民和国际竞争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2]2.海洋意识教育发展不均衡近年来,我国海洋主管部门、各级政府及社会团体积极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海洋意识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海洋夏令营、全国大学生海洋文化创意大赛、高校博士团走向海洋等海洋宣传教育活动在高校的开展,全国海洋意识教摘要: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随着国力的增强,我国对海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国内的海洋意识教育发展迅速。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也同样十分重视海洋问题。1953年,毛泽东同志为海军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1979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战略是近海作战……,近海就是太平洋北部。江泽民同志最近也指出:“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为建设具有强大综合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海军而奋斗。”
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实现腾飞和复兴,建设海洋强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这样才能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海洋强国的概念主要包括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和海洋军事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海洋经济强国。海洋产业的产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使海洋开发总体实力逐步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二,海洋科技强国。在国内,推动科学发展,大力提高技术能力建设。“十五”期间使海洋科技贡献率从30%左右提供到50%左右,2015年提高到60%,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三,海洋军事强国。建设一支以海军为主体的海上综合力量,有能力保证台湾问题的解决,有能力反封锁反制约,有能力保护未来我国的海上运输线。此外,海洋强国的概念还包括国际海洋事务强国,海洋油气生产大国等方面的内容。
台湾问题解决之后,外国的武力威胁也将是长期存在的。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由于多年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从1993年已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目前年进口石油4000多万吨,约占全部石油需求的五分之一。从中长期看,石油需求的一半可能依赖进口。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21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我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在有可能划归我国管辖的几百万平方公里海域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争议区。岛屿归属和划界争议的解决,渔业和油气资源争端,同样需要强大的综合海上力量作为保证。

建设海洋强国的措施

建设海洋强国的措施

建设海洋强国的措施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战略,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

以下是一份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措施的详细阐述。

一、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强国建设首要的措施是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港口、航道、船舶、海洋工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设施等。

要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提高港口的运输、装卸、储运等功能;加快海洋工程设施建设,提高海上风电、海洋油气等资源的开发能力;提升海洋科研船舶、测绘船舶等科考装备水平。

二、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为了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这包括加强海洋产业的发展,扶持海洋新兴产业,提高海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鼓励海洋科技创新,增加海洋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发展海洋旅游、渔业、航运等服务业,促进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

三、加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建设海洋强国需要更好地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

要推动海洋能源、海洋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海水淡化、海水养殖等技术创新,提高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严格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珍稀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四、强化海洋法治建设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加强海洋法治建设。

要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法治体系建设,维护我国在海洋事务中的合法权益;加强海洋执法力量建设,强化海洋执法力量装备和技术水平,提高海洋执法效率和水平;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海洋权益保护机制。

五、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

要加强海洋科研机构建设,提高海洋科研水平和能力;鼓励企业增加海洋科技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科技企业;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快推动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

以上是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措施的一份详细阐述,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希望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能够推动中国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为建设富有活力的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高分三号卫星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高分三号卫星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高分三号卫星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文|孙学娇 李俊杰 陈卫荣 严薇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一、引言随着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空间信息正加快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技术融合,卫星应用已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遥感卫星是不可替代的全球观测手段,可对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估,有助于产生更相关、更丰富的信息用于决策支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性技术支撑。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具的发展中大国,坚持海陆统筹、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为我国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卫星遥感以大范围重复观测、多角度多模式成像、获取信息丰富等优势为广阔的海洋信息获取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力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助力“空天地海”一体化海洋监测系统构建,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与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二、我国民用SAR陆地观测卫星数据资源和能力自1999年至今,我国共发射42颗民用陆地观测及其他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管理32颗卫星,构建了相对完备的对地观测系统,具有种类多样、功能齐全等特点。

其中,民用合成孔径雷达(SAR)陆地观测卫星十分契合海洋监测需要的广域覆盖、全天时和全天候的监测能力,也常用于海岸带、海岛和海域监测。

当前,我国有8颗民用SAR陆地观测卫星在轨可用(见表1),整体正呈现出成像模式多样、空间分辨率高、覆盖幅宽大、应用范围广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遥感卫星研制技术不断发展,SAR卫星观测体系愈发完善。

高分三号(GF-3)系列卫星作为我国最高分辨率民用SAR卫星,可实现全球海洋和陆地资源的持续稳定监测。

GF-3具有优秀的快速响应和重访能力,搭载的C波段SAR载荷可以采用12种成像模式获取丰富的多极化信息,同时具备了专用于海浪和海面风场观测的波模式和全球观测模式成像功能,自2016年起在轨运行至今,已为国家海洋卫星拍摄海岸带、海岛与台风影像又能对某个特定区域进行凝视详查,通过遥感数据处理、信息提取与解译分析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海上养殖、围填海、海岸线与海域提取近海岸养殖塘[1]图3 基于GF-3金州湾区域围填海变化监测[2]图4 基于GF-3黄河三角洲海岸地物分类与海岸线提取[3]图5 GF-3 SAR VV极化后向散射系数随风速和方位角变化的关系[4]图6 基于GF-3台风风场监测[5]图7 台风“烟花”的GF-3图8 基于GF-3浒苔绿潮监测[6]图9 基于GF-3的辽东湾区域海冰分类[7]受地理位置影响,我国渤海与黄海海域在冬季存在一段时间的结冰期,海冰对船舶航行与渔业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利用SAR 卫星影像监测海冰冰情、准确获取海冰类型及重要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影像提取多种极化特征,实现了对辽东湾海冰类型的高精度分类(见图9)。

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当前,中国正处于由大向强、由陆权国家向陆权海权兼备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已成为时代的呼唤、人民的选择。

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为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和现代化海军使得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有了重要依托和战略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当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债权国。

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74.4万亿人民币(约合11.5万亿美元),是世界上经济维护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八大做出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

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具备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工业基础,并且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在新形势下,维护海洋权益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仍然任重道远。

■ 杨晓丹 杨志荣/文DOI: 10.19422/ki.ddsj.2017.09.007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的两大经济体之一。

中国也建立起了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国家科技体系、工业体系以及比较系统的国防科研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船舶、航空、航天、兵器、核工业、电子等军工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

与此同时,军队转型建设不断深入,尤其是海军建设逐步向远洋海军转变。

一大批新型装备陆续服役部队,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体制编制不断优化,海军战斗力建设得到了实质性增长,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的特征逐步显现:海军主战武器装备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中国首艘航母16舰正处于形成战斗力的过程之中,首艘自主研制生产的航母、万吨级驱逐舰也先后下水,新型核潜艇、052D 型驱逐舰以及轻型护卫舰、大型护卫舰、大型船坞登陆舰、新型综合补给舰等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相继列装服役,海军作战平台向大型化、远程化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随着新一轮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的深入推进,海军的兵力结构和整体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体系重塑迈出重要步伐;抢抓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机遇,实现了水面舰艇编队、海军航空兵、核潜艇和常规潜艇走出去常态化,在吉布提成立了首个海外保障基地;走向深蓝、走向世界的步伐明显加快,先后完成了环球航行访问、亚丁湾护航、利比亚撤侨、叙利亚化武护航、马航客机搜寻、马尔代夫紧急供水、也门战火中撤侨等重大远海任务,彰显了大国担当,赢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赞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 国、 国 、 罗斯 、 本 和美 国的 崛起 , 和 他们 对 海 洋 法 俄 日 都 的开发利用有着 密切 的关系 。 二十一世 纪是海 洋的世 纪, 建 设 海洋强 国是 中华 民族伟 大复 兴的一 个重要 战略 。

城市, 不断拓展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空间。 “ 以 阳光、 沙滩、 海
万 平方公里 。 太平 洋我 们还 拥 有 7 万平方公里 的 海底 矿 在 . 5
物开辟区, 在南北极建立了4 ‘ 个考察站。 这些 “ 蓝色国土” 是 我们巨大的资源宝库。 据有关专家预测, 中国近海的石油和 天然气资源储量分别占中国石油资源总量和天然气总储量
( 海洋空间资源。 二) 由海体水域、 海底和海洋上空及岛
宏 观 经济
建设海洋强国是 中华 民族 伟大复兴 的一个重要战略
● 陈 明 义
[ 内容提要] 辽阔的海洋 占 地球表 面的7%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丰富资源宝库和发展开拓的空间。 前国际 1, 当
上新一轮 的海洋竞争正在激烈地展开, 沿海各 国都在制定和实施新的海洋战略。 中华民族曾经有过辉煌的海洋 业绩, 后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闭关自守的政 策, 使我们失去了 许多开发利用海洋的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 党 和 国家十 分重 视 发展 海洋事业 , 已取 得 了 足 的进 步 但是 与世界 发达 国家相比 , 国在 海洋 高科 技 和 海洋开 并 长 。 我
更是难以估计。 海洋生物资源可包括海洋渔业资源、 生物代 谢产物资源和基 因资源等, 是人类食品的重要来源, 是巨
大 的资源 宝 库 。 海洋 的油 气 资源 约 占全 球石 油 资源 总量 的 4%。 5 海底大 陆架 ( 水深 2 0 0 米以 内) 7 有5 %的面 积是 可蕴 藏
石油天然气的沉积盆地。 海底还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各种矿
物资源, 比如多金属结核、 富钴结壳和热液硫化物等。 其中 多金属结核的资源总量就超过陆地上的资源储量。 此外, 海水本身也是一种资源, 通过淡化可以得到饮用水 , 海水中
的许 多化学 物 质也 有可 利用 的价值 。
根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我国可主张管理的海域面积近
30 0 万平方公里; 其中具有完全主权的领海和内水面积为3 8
海洋 蕴藏 的 资源 总量 超 过 陆地 上 的资 源 。 大体 可 以分 为 物质资源 、 空间资源 和能源 三类 。 ( ) 一 海洋物质资源 。 海 洋 生物 资源 和 非生 物 资源 两 有
世纪人类值得重视 的替代能源。 特别是海洋风能、 太阳能、
潮 汐能 、 波浪 能 、 差 能 、 温 盐差 能 等新能 源都 是可再 生的清

2O1 O年 第 6 期
《 展研 究 》 发
的2%和2 %。 3 9 中国海疆 内可开发的海洋能源总量约有4 1 . 4
亿千瓦, 以提 供 6 %的水 产 品 , 0 可 0 7 %以上 的原 盐 , 年可 每 为几 亿人 的沿海 城镇 提 供 丰 富的工 业 用水 和生 活用水 。 我 国的基 本 国情 是 人均资 源和人 均环 境 容量 大大 低于 世界人
屿组 成 的 空 间资源 , 以为人 类提 供 长期 生存 与发展 的 巨 可
大空间。 港口是海洋运输船舶停泊、 中转和装卸货物的场 所。 在辽阔的海洋中人们正在 围海造田, 建设海底隧道、 海
底仓库、 海洋 空 间站 、 海桥 梁 、 跨 海上 机场 , 乃至 建 设海 上
争相开发的 “ 蓝色疆土” 几 。 百年来, 葡萄牙、 西班牙、 荷兰、
发利 用上仍存 在较 大的差 距 。 文对加 快 建 设海 洋强 国提 出九 点建 议 。 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关键词] 建设
海洋 强国 建议
海洋 -地 球 表面 的7%, 占 1 蕴藏 着 丰富 的资源 , 在政 治、 军事 和经 济上 具 有举足 轻 重 的战 略意义 , 是世 界 临海 各 国
水” 的优 美环 境 以及 海边 、 岛的 丰富历史 文化 为基 础, 海 可 以大力发展 现代海 洋旅游 业。
( ) 三 海洋能源。 据有 关专 家预测 , 全球 海洋 能储量 可达 70 6 亿千 瓦, 便于 利用 的有 1 7 5 亿千瓦 。因此 , 洋 能源 是2 海 1
辽阔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童的各类资源
当前还 要 建 造新 型破 冰 船, 提 出在北 极 建 设 港 口与 军事 并
均水平。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短缺压力的情况下, 我们首先要珍惜、 开发和保护陆地国土上 的资源; 其次要积
极 开发、 利用和保 护 “ 蓝色国土” 的资 源 ; 次 , 们还要 上 再 我 进 一 步向大洋 进军 , 探测 、 发和利用 占地 球 表面4 %的公 开 9 海 大洋 中的各 种 资源 , 我 国现代化 建 设 的可持 续 发展 服 为 务。 =, 国际 上新 一轮海 洋竞 争在激 烈地 展开
类。 有关专家测算, 海洋蕴藏着地球上8 %的生物资源, 0 其
中海 洋动 植物 就有 2 万种 以上 , 洋微 生物 的种 类 和数 量 0 海
洁能源。 开发利用这些海洋新能源具有极为广阔的前景, 而
且具 有 对环 境 危 害小 的特 点。 科学 家还 在研 究 通 过 核聚变 让 海水 释放 出巨大 的能量。 我国是 一 个海 洋 大国 。 陆岸 线 10 0 大 8 0 公里, 岛屿岸线 10 0 公里 。 积在 5 0 40多 面 0 平方 米 以上 的岛屿 有6 0 多 个。 50
极海底, 认为北极应 当成为俄罗斯战略资源的基地, 拟成 立 “ 北极部队’ 控制北极海 域, 引起了各国的关注 。 加拿大
宣 布 了建 造 北极 航 海巡 逻 艇 计划 , 设一 个新 的 深水港 计 建
划和建立一个沿西北通道 的冰冷 天气训练中心计 划。 挪威 和丹麦也纷纷提 出对北冰洋的主权诉求。 美国早在2 0 年 07 就派遣 “ 希利” 号破冰船前, 往北极进行海底地图的绘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