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强国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强国梦
中国曾在郑和下西洋的年代有过一次通过海洋走出去的机会,不过被明朝的闭关锁国给耽误了。清末的海军实力据说是亚洲老大,这种“据说”延续到1894年。
甲午海战是关乎国运的一战,此战几乎终结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国,中国自此陷入一场半个世纪的内战中,而日本由此战跻身列强之中,成为亚洲唯一一个列强,没想到一个马背上打下的江山却断送在舟船之上。
而2010年中国海洋冲突的集中爆发,再次敲响了海洋问题的警钟,
或许这能成为中国的契机。反思国家海洋战略,建立海洋秩序及加强海上执法能力,方能奠定中国海洋强国的百年基业。再看当今中国,是否具有再次走出去的机会以及能力?
海权现状
应当承认,中国的海洋家底并不厚实。中国海洋国土绝对面积数位
居世界第四,但海洋面积和海洋资源相对贫乏。中国海岸线18000公里,岛屿线14000公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中国对12海里以内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具有完全主权。连同24海里毗连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最长350海里的大陆架,中国有4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水体、海床及其资源能源、海洋勘探和水体以上空域部分的管辖权。中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加上4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中国总体管辖国土面积应是1420万平方公里。另外,在中国管辖区内,还有6500
多座岛屿。但从中国拥有13亿人口方面来看,不仅中国海洋国土总面积不算大,人均海洋国土和海洋资源更是极端贫乏,而且目前面临着被多方蚕食和瓜分的现实危险。
中国的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渔业资源、石油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受到严重侵犯。中国4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中,有150万~190万平方公里被相关国家觊觎或侵占。很多争议以前并不存在,各国历来对中国拥有黄海、东海、南海的主权并无异议,只是在近20年多来问题才突然增多。
让我们摊开地图:在北边的黄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有关国家与中国争夺相关海域;往南看,在东海日本单方坚持按照所谓的中线原则划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日本还无视历史事实,一直占据主权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并只字不提其长期窃据的琉球群岛,刻意抹杀其历史文化。继续向南,在中国的南海水域,除中国控制6个礁和中国台湾驻守最大的太平岛外,共有39个岛礁被侵占,其中越南一国就占有27个,该国多次联合外国公司在中国海域进行所谓海洋勘探和开发石油。有关国家竟加紧开发资源,并把国际开采资金和公司引入其中,增大国际化力度和事实占领程度。一些国家也已确从油气开采中获得巨大实惠。
国际海洋法存在重大缺陷,无论从法理还是事实都存在巨大不公平性。而个别国家不严肃地引用联合国海洋法,不顾中国多次主权宣示和警告,不顾历史事实和海洋法的具体实施细则和以往判例,无视现实地理条件与海洋法的理论界定之间的客观差异,不恰当引用其中对其有利
的条款,甚至断章取义,使中国4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中的一些海域面临“主权归属争议”。根据海洋法,一个岛屿周围的主权水域可延伸到1500平方公里,可以附带控制43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并影响到大陆架和对海底资源的分割,这就是有关国家与中国激烈争夺海洋主权、岛屿主权的关键原因之一。
中国海防任重道远
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的“海洋议题”中,台海问题占据首位,其次才是周边海域的争议问题。2010年6月底,两岸签署了ECFA,经济联系更紧密,台湾马英九当局也希望保持现状。预计未来5年到10年两岸爆发冲突的可能性较小。以前,美日往往通过台湾问题或台湾当局向中国大陆施加压力。目前,美日打“台湾牌”的效用降低,转而寻求其他的海域争端下手。
2010年,希拉里说南中国海安全关系到美国国家利益,大大震动了中国。美国的亲密盟友日本则利用掌控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抓捕在附近海域活动的中国渔民与之呼应。海洋问题暴露中国自身问题:由于中国自身海上力量的薄弱,使外国势力能以非常少的代价就可以对中国造成很大的打击,形成中国海防四面楚歌的局面。
应该说,在冷战结束之前,中国周边海洋形势最为严峻。中国面临的整体外部形势是两大超级大国的围堵,甚至是核战争的威胁。80年代之后,世界形势及中国外交所处的整体环境是“和平与发展”,这一形势
的变化使得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之前中国面临生存问题,海上安全及岛屿争端等问题都被掩盖了。80年代后,核战争的威胁基本解除,海洋安全问题包括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才突显出来。
中国海上问题近期突显,美国是重要的外部因素。美国没有能力像上世纪60、70年代对待日本、菲律宾和泰国那样,对亚洲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双管齐下。现在美国重返亚洲,欠缺经济实力的足够支撑,所以只剩下凭借超级军事大国的力量,制造新的安全问题,吓唬中国的周边邻国,造成亚洲国家间的矛盾。
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不会挑战美国或现存的国际秩序”已成陈词滥调。其实在某些方面,“中国并未挑战美国利益及现存秩序”并非事实。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试图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并颠覆国际体系。
美国当然也不会毫无理由地反对中国成为海洋强国。如果中国海军的部署应用是有利于世界稳定的,美国会欢迎之,就好比现在在索马里海域的亚丁湾发生的那样。但是,如果中国海军的活动是妨碍美国维护自身利益的,那就将造成更严重的中美摩擦。在最近亚洲海域的一些外交争端背后也是相同的战略。对去年夏天黄海上举行的韩美联合海军演练,以及美国试图调停南中国海岛屿群归属争端的努力,中国均表示反对。
经济先行,军事殿后
中国经济上的神经已经伸向全世界,而骨头却没跟上。中国的海上力量尚待加强——中国需要海洋,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海外利益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国家制裁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生存和世界是融为一体的,中国把自己的发展托付给了世界,就要考虑世界的安全保障。如今中国国民经济有相当一部分要靠海外拉动,所以不能不关注海洋战略。
在不同时期,大国都有不同的主张。所有的区域性的扩张,都是一个对资源的需求过程。资源紧缺到什么程度,大国关系就会紧张到什么程度。当前,全球资源配置方式已突破中世纪的地域性封闭性质并转化为世界性的开放方式,而海洋又是畅流世界各个角落的最便捷的载体,那么从军事上控制海上主要战略通道即掌握制海权,就成为大国控制世界资源并据此保持其大国地位乃至霸权地位的主要方式。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一跃而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过去,国产石油有一部分用于出口赚外汇,但是,现在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进口国,每年要进口逾亿吨的石油。在中国几千公里的东南沿海及延伸的大陆架,蕴藏着大量石油及油气,单是渤海海床,已探明的储藏量就达33.6亿立方米;而广阔的南海,石油及油气的蕴藏量比中东还要多。
对于近海海洋资源,中国本着“和气生财”、“和平共处”、“和睦海洋”的原则,不诉诸武力,期望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而某些国家一直无视中国的仁义,明目张胆抢占中国的海岛、海域,抢夺石油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