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概论(本科生)第三章
最新课件-产权理论 精品
![最新课件-产权理论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8eaaed479b6648d7c1c74698.png)
•考虑4人组成 的整体从渔业 资源中获得的 “剩余”—— 社会总产出减 去捕鱼的机会 成本
一种改变是4人达成协定,他们可放弃共有产权,获得分享湖的产 出的集体产权。该协议将有动机确保实际上只有2人在湖中捕鱼。 二是其中的一个居民(可能象3章中的企业家)E,可能买断其他 人持有的共有产权。如果这个人为这些提供的价格低于其捕鱼的 预期盈余,交易就会产生收益。但是在谈判过程中,交易成本可 能很高——其他居民可能会对E乘机“敲竹杆”。当谈判成本威胁 到潜在交易利益实现的时候,强制性购买被认为是解决该问题的 一个办法。 三是4个居民中的1个居民将其他居民的共有产权强行没收,取而代 之的是自有产权。
本章主要内容
• 4.1 产权的类型
• 4.2 产权结构的变化
• 4.3 团队生产与资本主义企业
• 4.4 可选择的产权结构
• 4.5 产权与企业管理理论 • 4.6 企业的产权与交易成本方法 • 4.7企业家与产权
4.1 产权的类型
• 4.1.1 私有产权
• 4.1.2 共有产权
• 4.1.3 集体产权 • 4.1.4 可交易的产权 • 4.1.5 可转让与不可转让产权 •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 排他性
• 4.1.5 可转让与不可转让产权
• 不可以重新被分配给其他人的产权称为“不可转让产权”
• 4.1.6 排他性 • 对其他人使用该项资源是产权可交易的必要条件
4.2 产权结构的变化
•4.2.1 交易与产权
•交易意味着资源的重 新配置——有可能是 帕累托改进。第一章 解释了交易的好处, 第二章解释了交易的 障碍。而交易成本不 能独立于交易所涉及 的产权类型/结构。 •一个例子是岛上4个居 民对岛上某个淡水湖 的捕鱼权。假定每一 个人的捕鱼能力相同, 且达到淡水湖的方便 程度也一样。
智慧树答案知识产权概论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知识产权概论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https://img.taocdn.com/s3/m/a93352f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72.png)
第一章1.知识产权是公权。
()答案:错2.各国对于知识产权的立法例有所不同,知识产权单独立法的国家是()答案:美国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的工业产权是()答案:专利权 ;商标权4.中国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时间是()答案:19925.知识产权的特征包括有()答案:非物质性 ;时间性;专有性 ;地域性第二章1.世界上第一部现代著作权法发布于()答案:17092.作品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答案:对3.著作权不保护的竞技体育活动有()答案:瑜伽术;广播体操 ;花样滑冰 ;艺术体操4.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的是()答案:某幼儿园小朋友的绘画 ;某农民在民歌节上即兴创作的歌曲 ;某游客用手机拍摄的黄山风景照片5.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表演权是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权利。
()答案:对6.李某于2014年12月9日创作完成了一部小说,并于2016年7月25日发表,2020年6月11日李某去世。
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该小说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保护期截止于()答案:2070年12月31日7.著作权中的改编权可以转让。
()答案:对8.电影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其发表权和财产权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
()答案:对9.王某在某报刊发表了一篇如何节约用水的短文,未作任何不许使用的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正确的说法是()答案:其他出版社可以不经王某同意,在其出版的刊物中转载该短文,但需支付报酬 ;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的,可以不经王某同意使用该短文,但需按照规定需支付报酬10.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表演者对其表演所享有的权利包括()答案:表明表演者身份 ;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第三章1.专利法是调整由发明创造活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9a9f91dd88d0d233d46a72.png)
无期限性
不可分离性
3.
不可剥夺性
2.著作人身权具体权项 A 发表权
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署名权,即为表明作者身份而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B 署名权
C 修改权
D 保护作品完整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二、著作财产权
知识产权法的地位争议 1、知识产权法是特别民商法 2、知识产权法归属于侵权法 3、知识产权法归属于反垄断法 4、知识产权法部分属于反不正当竞 争法 5、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
第五节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原则
(一)国民待遇原则 (二)最惠国待遇原则 (三)透明度原则 (四)独立保护原则 (五)自动保护原则 (六)优先权原则
第六节 著作权的转让和继承
一、著作权转让 概念与特点 著作权转让的四个法律问题 二、著作人身权的继承问题 1、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2、发表权 三、著作财产权的继承问题 四、合作作品的继承问题 五、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变更、终止的 著作财产权继承问题
第七节 著作权的其他利用
一、著作权的质押 二、著作权的信托 三、破产财团 四、强制执行的对象 五、离婚时对著作财产权的分割
2.2表演者权的内容 (一)表演者人身权
主要为:表明表演者身份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
(二)表演者财产权
对表演的现场直播许可权。
音像制品复制、发行许可权。
对表演进行录音录像许可权。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权。
4.3表演者权的保护期:
身份权不受限制,财产权保护期为50年。
3.唱片制作者权
知识产权概论
![知识产权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c202391852458fb760b56d6.png)
知识产权概论一、知识产权制度及其作用〝知识产权〞一词,最早于18世纪中叶出如今德国。
将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益概括为知识产权的主要是著名比利时法学家皮卡弟,这一学说被普遍传达,失掉许多国度和国际组织的供认,被绝大少数国度及有关世界性条约、国际组织采用,泛指对一切智力效果的公用权。
对我国来说,知识产权是个外来语,是对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一种翻译。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据法律规则,对其在迷信技术或文学艺术等范围发明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益。
简言之,所谓知识产权是依法对智力休息停止维护而享有的权益。
〔一〕知识产权的范围知识产权的范围十分普遍,依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条约»的规则,知识产权包括:文学艺术和迷信作品的权益;关于扮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和广播的权益;关于在各种范围里的发明权益;关于迷信发现的权益;关于工业品式样的权益;关于商品商标、效劳标志、厂商称号等商标权或标志权;关于制止不合理竞争的权益;以及在工业等各行业、迷信文明或艺术范围里由于智力活动而发生的一切其他权益。
TRIPS协议规则的知识产权权益范围,限于7种知识产权。
依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指的是该协议第二局部第1至7节所包括的有关知识产权的一切范围。
详细而言,知识产权类型包括:版权及其相关权益;商标〔包括效劳商标〕;天文标识;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拓朴图〕;未披露信息〔包括商业秘密〕。
1、版权与邻接权(copyright and rights related to copyright---neighboring rights)版权又称著作权,是法律赋予作者因创作而对作品享有的权益。
这里罗列了九种受维护的文学、艺术和自然迷信、社会迷信及工程技术作品。
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地图、表示图等图形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则的其它作品。
知识产权概论课程作业
![知识产权概论课程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103f8c428ea81c758f5789d.png)
知识产权概论课程作业姓名:肖友乾班级:环境工程201301 学号:20137091著作权人及其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节选):第二章著作权第一节著作权人及其权利第九条著作权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手册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43319d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e.png)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手册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手册第一章:概论1.1 知识产权的定义和作用1.2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章: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2.1 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责2.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2.3 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第三章:知识产权保护策略3.1 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制定和实施3.2 知识产权监测与预警机制建设3.3 知识产权维权和打假工作策略第四章:专利管理4.1 专利策略的制定和实施4.2 专利申请和审查管理4.3 专利维权和盗版打击第五章:商标管理5.1 商标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5.2 商标注册和维权管理5.3 商标运营和市场监管第六章:著作权管理6.1 著作权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6.2 著作权登记和保护管理6.3 著作权使用许可和侵权打击第七章:商业秘密保护7.1 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7.2 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建设7.3 商业秘密泄露的应对和维权第八章:网络知识产权保护8.1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和对策8.2 网络知识产权的监测和维权8.3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第九章:知识产权培训与宣传9.1 知识产权培训计划和内容9.2 知识产权宣传材料和活动9.3 知识产权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第十章:知识产权与企业创新10.1 知识产权与企业创新的关系10.2 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创新10.3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的关系通过本手册,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加强对专利、商标、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概论1.1 知识产权的定义和作用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创造或投入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法律保护。
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知识产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经济利益和市场竞争优势方面,还涉及到保护创新和鼓励创造性活动的社会价值。
2024(最新)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公司概论》形考作业(含答案)
![2024(最新)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公司概论》形考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6cb88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3.png)
2024(最新)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公司概论》形考作业(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8题)1.企业的“脱壳经营”,即指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后,主要人、财、物与原企业脱钩另行组成新的法人进行独立经营,新企业不承担原企业债务,这种行为适用于公司人格否定的哪种情形()A.公司人格混同B.公司资本显著不足C.虚拟股东D.利用公司人格逃避契约义务2.控股公司的职能主要是()。
A.资本运营B.产品的生产经营C.国际贸易D.市场开发3.下列关于产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B.产权是一组权利C.产权的各项权能可以分离D.产权的各项权能不能转化4.有限责任制起源于()。
A.英国B.中国C.美国D.日本5.以下哪一点是集中型股权结构容易导致的缺点,()A.对经营者监控失效B.造成经营者短期化经营行为C.控股股东滥用其经营控制权,损害一般股东权益D.易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6.在公司解散过程中,当公司财产能够清偿公司债务时,列为公司财产分配顺序第一位的是()。
A.支付清算费用B.支付职工工资C.缴纳所欠税款D.按比例分配给股东7.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为主要形式的。
A.个人业主制企业B.合伙制企业C.工厂制度D.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8.股票期权的授予主体是()。
A.股东大会B.董事会C.监事会D.总经理9.公司重整不适用哪种公司()A.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B.发行公司债券的股份公司C.股份公司D.有限公司10.现代公司产生于()。
A.17-18世纪B.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到垄断的过渡时期D.产业革命爆发时11.控股公司的职能主要是()。
A.资本运营B.产品的生产经营C.国际贸易D.市场开发12.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是()的职权。
A.总经理B.董事会C.股东大会D.监事会13.期股激励适用于()。
知识产权管理概述
![知识产权管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d1e7984daef5ef7bb0d3c01.png)
一、知识产权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
合法性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组织内部规则制度) 市场性(依照市场经济规律,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以市场
机制为导向,以市场效益为目标)
动态性(随市场环境、知识产权法律状态、制度、组织内部
环境及具体管理制度的变化而调整)
国际性(涉及国际公约以及相关国家的法律,同时涉及国际
功能管理原则
要遵循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传播的原则。
IP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Strategy
IP management cannot exist in isolation, must be part of overall business strategy (系统观) Driving force is economic ; objective is to maximize value creation through IP, not merely to grow an IP portfolio(价值观) Value of creations depends on their value in improving competitive position(竞争观)
市场)
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
知识产权管 理的特征
合法性与 动态性的 结合源自战略性和 从属性的 结合专业性和 艺术性的 结合
二、知识产权管理的分类
知识产权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操作 政府行政部门、企业、事业单位、行 业、中介机构、个人知识产权管理 专利管理、商标管理、著作权管理和 其他知识产权管理
三、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和手段
知识产权管理的手段
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市场手段
宁波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方案
![宁波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617145d1f34693dbef3e7a.png)
宁波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等学校从事文学评论、文秘、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等工作,以及其他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古今汉语理解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视野开阔,适应性强,有健全的体魄,并掌握一门外语。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2.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
最长学习期限为6年.2。
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为164,其中必修课113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32学分,学科大类平台27学分,专业教育平台26学分,专业方向模块28学分).选修课51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10学分、学科大类教育平台6学分,专业教育平台11学分,专业方向模块12学分,任意选修课8学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文学学士。
必须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
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本专业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文史政法类学科教育平台(33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37学分),含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写作等。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并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了汉语言文学、新闻文秘学和国学三个方向模块,每个模块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及其特点设置课程,共40学分.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分别要求任意选修课程8学分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学分。
新制度经济学第03章产权经济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第03章产权经济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f37e9e2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5.png)
正是基于以上一些原因,我国现行的土地出让金制度的确需要改革。但是对 于土地出让金制度的改革并不必然意味着我们应该在近期内开征物业税。这 里存在着有可能重复征税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物业税与土地出让金之间 关系的问题。开征的物业税如果不包括原有的土地出让金,那么物业税与土 地出让金并行必然会大大加重居民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有重复征税之嫌,是 非常不公平、不合理的。
第3章 产权经济学
学习目标 1.掌握产权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了解产权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产权制度的起源和演进 4.了解产权制度不完善的影响 5.认识产权流转和保护的重要性
新制度经济学是关于制度的学说,而在诸多制度中, 产权制度或财产制度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制度,因 而关于产权的理论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也占有特殊地位。
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 守他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承担不遵守这种关系的成本。” 他们的这一定义似乎有点抽象,但也表明:产权是一种行为规范 和经济权利。在产权里面,所有权又是最重要的,而所有权包括 三个方面的内容:资产的使用权,资产的收益权和资产的处置权 (Furubotn and Pejovich,1974)
3.产权的执行(或保护)
产权不仅要求将上述权利作明确界定,即明确这些权利归谁所有, 更重要的是产权的执行,即排除其他人拥有上述权利。专有所有权 要求度量、界定资产和执行所有权。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专有所有 权的价值取决于执行这些权利的成本,即排斥他人的成本。产权的 执行通常由国家或个人进行。由国家来执行产权可以提升所有权的 价值,并成为市场交换的基石,因为国家作为一种暴力机构,执行 产权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更为广泛的意义。在国家不能执行产权的地 方,交易费用 可能很高,甚至高到使交易减少,直至阻碍交易的 地步。在完全不能执行产权的地方,财产的价值可能会下降到零。 在一些情况下,即使有国家的保护和执行产权,交易费用也可能高 到使交易受到阻碍。如果不存在国家的保护和执行,私人也可能会 建立一套产权制度,并进行保护和执行活动,如帮派的存在就起了 这样一个作用。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公司概论》(本)形考任务1-6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公司概论》(本)形考任务1-6](https://img.taocdn.com/s3/m/8fba85cc7375a417876f8f68.png)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公司概论》形考任务1-6公司概论形成性考核任务1:制定本课学习计划要求:学生按照统一布置的表格,认真填写每章标题,将一学期课程学习的任务按进度安排,并在对目录浏览的基础上就每一章的学习提出至少一个问题。
学校:入学日期:专业:姓名:序号学习进度(周次)内容自学学时安排(以50分钟为一个学时)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网上学习及其他作业章次内容提出疑难问题(至少提一个问题)11第一章公司概述第一节:企业制度第二节:公司概念和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具体方面? 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22第一章第三节:公司的类型案例:大连DJ集团改制方案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创办和设立、组织与结构、经营与管理以及改组与终止等各个方面有哪些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在具体工作中,各自有哪些优缺点?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33第二章公司的设立第一节:公司设立的原则方式第二节:公司设立的条件各类公司设立方式对于公司设立后的运营有哪些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44第二章第三节:公司设立的程序;案例:中康玻璃公司的改制之路在实践过程中,设立公司有哪些细节需要特别留意?1学时0.5学时1学时0.5学时55第三章公司产权制度第一节:产权概述;第二节:公司产权制度;第三节:公司法人财产制度公司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在实践中有哪些体现和运用?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66第三章第四节: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案例:至诚集团和成吉思汗集团的股权之争多元化股权结构对于现代化经营模式有哪些借鉴意义?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77第四章有限责任公司和公司人格否定第一节:有限责任制的起源、含义和功能;第二节:公司人格独立的内涵与面对的挑战为什么说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份有限责任是构建现代公司的两大基石?这两大基石间又有何种联系?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88第四章第三节:公司人格否定的比较与实践;案例:有限公司的无限麻烦公司人格否定制度有哪些消极因素?应该如何去克服?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99第五章公司治理第一节:公司治理概述;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三节:外部治理现代公司如何实现出资者对公司控制权的合理配置与行使,从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1010第五章第四节:各国公司治理模式及其比较;案例:微软公司治理如何综合多种模式的优点,在产权关系明细和责、权、利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公司控制权的合理配置?1学时0.5学时1学时0.5学时1111第六章企业集团治理第一节:企业集团的特征和类型;第二节: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组织和发展以集团公司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对市场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1212第六章第三节:企业集团的治理机制;第四节: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的优案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集团化管理模式如何采取有效手段,真正实现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的优化,最大化的实现企业间的竞争与联合,促进商品市场、资本市场的有序融通?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1313第七章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第一节: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的提出;第二节: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状分析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产生的根源对于现状形成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是什么?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1414第七章第三节:经营者的激励机制的构案例:中国联通的认股权计划在我国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1515第八章公司的股票与债券第一节:股票的特征、种类和收第二节:股票的价格种类与股价指数股票自身存在怎样的特点?股票的发行条件和程序有哪些严格的法律规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1616第八章第三节:股票的发行与上市;第四节:公司债券的管理;案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上市股票与公司债券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公司法》中对公司债券有哪些具体的约束型规定?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1717第九章公司的重组与终止第一节:公司合并;第二节:公司分立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各自具备哪些优点?公司分立的具体程序有哪些?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1818第九章第三节:公司重整;第四节:公司终止:案例:上海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公司破产中关于破产事件与破产程序的内容,有哪些相关法律规则?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1919复习考试课文1-3章内容(学习周:1-6周)公司法人财产权制度对于公司设立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2020复习考试课文4-6章内容(学习周:7-12周)企业组织结构与治理机制有哪些对应性联系? 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2121复习考试课文7-9章内容(学习周:13-18周)在中国特色的股票市场,宏观调控与市场对股票价格有哪些影响?其积极性与消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1.5学时0.5学时1.5学时0.5学时合计21------------31.5学时10.5学时31.5学时10.5学时形考任务2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企业集团的主要优势。
知识产权法概论部分(无答案)
![知识产权法概论部分(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d2f34d76a20029bd642df6.png)
知识产权法概论部分判断题:难度:容易1.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的特征。
2.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的特征。
3.狭义的知识产权,即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应当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4.知识产权的指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它属于有形财产权。
5.智力成果是人们脑力劳动成果中具有创造因素的那部分,由知识产权法律加以保护。
难度:中等1.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无形智力成果。
2.知识产权是对世权、支配权。
3.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分地域取得和行使。
4.知识产权的权能可分别授予多人行使。
5.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包括智力成果、商业标志和其他信息的归属关系、利用关系和交换关系。
6.知识产权法是私法、国内法、强行法。
7.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反对不正当竞争和促进社会发展。
8.著作权人不得将同一作品的公开表演权同时授予两个以上的表演团体。
9.我国公民甲就一项发明创造在中国、日本分别取得了专利权,在专利权的保护期内甲放弃了在中国的专利权,他在日本的专利权同时消灭。
10.美国和日本都是巴黎公约的成员国,美国公民甲的一项发明创造在日本获得了专利权,则他在美国当然获得该发明创造的专利权。
11.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
难度:困难1.知识产品之无形是相对于动产、不动产之有形而言的,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
2.当法律规定的期限届满或者法律规定的情况出现时,知识产权即归于消灭,知识产权的客体也随之灭失。
3.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是静止不变的,即使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它也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
4.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主要原则包括国民待遇原则、最低限度保护原则、独立保护原则、优先权原则。
单选题:难度:容易1.知识产权的客体是()A 智力成果B 书C 汽车D 房屋2.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A 知识产权由特定人享有,未经其许可任何他人不得行使B 知识产权由国家专有,是公权力C 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智力成果,都具有可以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特性D 知识产权是法定的3.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不包括()A 可复制性B 独占性C 排他性D 垄断性4.以下不是我国民法体系中保护的知识产权形式的是()A.著作权、专利权B.商标权、发明权C.发现权及其他科技成果权D.制止不正当竞争权5.“知识产权”在我国正式作为法律用语,最早出现在下列哪部法律当中?()A.《民法通则》B.《宪法》C.《商标法》D.《著作权法》6.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认为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定义的产权是一种以私 人间的排他性来界定“所有”的, 可以进行交易, 在交易过程中可以 增 值财产权。 马克思认为 : 最初人对自然生产条件的归属关系 , 凭借“成员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份”
而产生;其次, 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的、劳动工具和材
料的分配, 因而也包含着…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形式。当排他性
支配权、管理权和收益权都归作为所有者的劳动者本身。其特点
是产权的各项权能结合为一个整体。马克思说: “资本家之所以是 资本家, 并不是因为他是工业的领导人 , 相反, 他所以成为工业 的司令官, 因为他是资本家。工业上的最高权力成了资本的属性 ”。
2.各项权能分属于不同的主体。 马克思大致分析了四种情况: 土地所有权和占有权的分离,
者, 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因此, 即使后者所得的股息 (包括利息和企
业主收入) , 也就是包括全部利润, 这全部利润仍然只是在利息的形式 上, 即作为资本所有权的报酬获得的。而这个资本所有权这样一来现在 就同现实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完全分离一样。因此, 利润表现为对别人 的剩余劳动的单纯占有, 这种占有之所以产生, 是因为生产资料已经转 化为资本, 也就是生产资料已经和实际的生产者相分离, 生产资料已经 作为别人的财产, 而与一切在生产中实际进行活动的个人相对立。在股
的普遍 发展必须首先以平等自由的财产权利取代以超经济
、非经济强制为特征的财产权利。这个变化过程是和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指出 : 正是因为资本主义摆脱了它以前的一切政 治的和社会的装饰物和混杂物。正是在自由平等的、纯经 济性质的财产权利确定的前提下, 商品经济获得了空前的 发展, 并以市场经济的形态成为人们经济活动的普遍联系 方式。马克思也在许多地方论述了产权在商品经济中的功 能突出的表现在: 1. 激励功能。 2. 约束功能。 3. 保障功能。
九、产权的地位 马克思认为 , 商品货币关系之所以发生 , 一方面在于 社会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生产者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 依赖的关系 , 另一方面则在于一定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 不同交换主体的彼此独立的财产权利。 马克思指出 , 商品交换必须通过其监护人即商品所有 者的意志行为来进行 , 而这种意志行为的前提就是对所 交换商品的所有权。他指出“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流 通过程就会看到 , 它的前提是交换者表现为交换价值的 所有者 , 即物化在使用价值中的劳动时间量的所有者。
七、产权与所有制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 : 所有权是法律范畴 , 是所有制的法律形 态;所有制是经济范畴 , 先于所有权而存在;所有权 的性质、内容及变化是由所有制决定的。 马克思认为, 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是 反映生产关系的法权关系 , 不能独立存在, 要想把所 有权作为一种独立关系, 只是形而上学的幻想。
马克思指出: “执行职能的资本家不是从他对
资本的所有权中, 而是从资本同它只是作为无所
作为的所有权而存在的规定性相对立的职能中,
得出他对企业主收入的要求权, 从而得出企业主
收入本身。”
四、所有权的目的是剩余价值索取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阐述了这个朴
素道理:拥有财产所有权的资本家通过将资本转化为生产
份公司内, 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 因而劳动也已经完全同生产
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
马克思认为这种资本的私人所有权同资本主义生产过 程分离的现象并不是股份公司带来的某种特例而是资本 主义经营方式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资本实现社会化运动 所采取的一种普遍形式。因此马克思说,“与信用制度一 起发展的股份企业,一般说也有一种趋势, 就是使这种 管理劳动作为一种职能越来越同自有资本或借入资本的 占有相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已经使那种完全同资本 所有权分离的指挥劳动比比皆是。
占有的私有制出现以后, 分工取得了生产关系的职能, 成为“私有制 的同义语”, 从人的主观意志设定法权的现象随之产生。
八、产权权能的层次划分 马克思将产权权能划分为三个层次。 1.各项权能统一于一个主体。
典型的形式是个体劳动者如独立的农民或小手工业者用自己的
土地和生产资料直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 财产所有权、占有权或
马克思曾讲到: “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 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 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 马克思指出 : “在直接劳动者仍然是他自己生活资料生产上必要的生 产资料和劳动条件的所有者的一切形式内, 财产关系必然同时表现为
直接的统治和从属的关系, 因而直接生产者是作为不自由的人出现的
, …如果不是私有土地的所有者, 而像在亚洲那样, 国家既作为土地
资料和活劳动的结合 , 使雇佣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
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 资本家对这个价值增加额的无偿
占有正是以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为前提的。
马克思在分析地租的形成过程时更加生动地论证了所有权的目 的是为了剩余价值索取这样一个资本宗旨。他将资本主义地租分为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个层次, 认为级差地租产生的基础是土地的
五、所有权形式会因经济环境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财产制度是财产关系的一种历史状态 。 在马克思看来产权是一个历史范畴,产权不是凝固不变的,而 是处在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中。财产是一个 历史范畴并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 在每个历史时代中所有权 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发展着。
马克思还明确地指出:“私有财产的关系 是劳动、资本以及二者的关系”。 马克思说 : “ 实际的占有 , 从一开始就 不是发生在对这些条件的想象的关系中 , 而是发生在对这些条件的能动的、现实的 关系中 , 也就是实际上把这些条件变为自
己的主体活动的条件”。
二、产权首先是占用而后才是法律界定 即主体对财产客体的权利, 是依靠习惯或当事 人共同认可的行为方式所维护和实现的。 马克思在分析财产权利的产生时指出:“财产最 初无非意味着这样一种关系: 人把他的生产的自 然条件看作是属于他的、看作是自己的、看作是 与他自身的存在一起产生的前提”。
三、产权权能是一个权利束 产权的权能是指完整的产权中所包括的各种具体 的权项及其功能。马克思认为产权是包括所有权在内 的、并在所有权基础上分解而成的一组权项的总和, 财产权是一系列权利的统一,包括所有权、占有权、 使用权、经营权、索取权、继承权和不可侵犯权等, 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统一的,都属于财产的所有者。
有私有财产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强调了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 联与区别。在他看来所有权与所有制是两个有密 切联系的不同范畴, 所有制是经济范畴, 所有权 是法律范畴,所有制先于所有权出现,并且在任何 社会都将存在,所有权则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 国家和私有制出现而产生 , 并随着国家和私有制 的消亡而消亡 ,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经济基础 , 所 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
绝对地租的获得机制就更加明确, 因为土地是大土地 所有者的, 所以无论土地的质量如何只要租种就必须缴 纳地租, 这自然是以所有权为基础的一种价值无条件让 度。 马克思说:“在劳动地租、产品地租、货币地租这一切 地租形式上, 支付地租的人都被假定是土地的实际耕作 者和占有者, 他们的剩余劳动直接落入土地所有者手里 ⋯⋯假定由于竞争的缘故某一块土地不再提供地租, 可是 这块土地的所有者在法律上仍然享有占有权利…这种权 利对他毫无用处”。
所有者, 同时又作为主权者而同直接生产者相对立, …在这种情况下
, 依附关系在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 除了所有臣民对这个国家都有的 臣属关系以外, 不需要更严酷的形式。…在这里, 主权就是在全国范 围内集中的土地所有权。”
十、产权的性质和功能
商品经济所要求的是纯粹经济性质的财产权利 , 是不掺杂
特权、超经济强制及依附关系的财产权利, 因而商品经济
财产的各种权利可以相互分离。其基本权项有四项, 即所有权、支配权、管理权和收益权。 所有权是主体把财产或生产资料当作归属于自己并排 斥他人权利, 这不仅意味着主体对一定量财产的拥有, 而 且意味着主体占有财产在运行中带来的收益, 由此所有权、 往往和收益权或剩余索取权联系在一起。 支配权是指实际运营财产、资本或一定量价值而进行 生产和市场交易活动权利,
马克思关于产权的思想,就是他的与所
有制分析相联系的所有权思想。马克思是以
其所有制、所有权理论来解释整个财产权利
关系及其运动的。
一、产权体现着物权背后的经济关系
产权作为主体对财产客体的归属性、排他性经
济权利, 绝非仅仅表现人与物或财产的关系, 而
是通过主体对财产的一定权利体现着不同经济主
体间的人和人的关系。
1
2 3 4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产权概述 产权制度 马克思产权理论和西方现代产权理论 产权交易和产权交易市场 产权与绩效
5
第三章 马克思产权理论和西方现代产权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产权理论简介
第二节 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简介
第三节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分歧
第一节 马克思产权理论简介
资本主义经营权垄断, 绝对地租产生的基础是土地的资本主义所有
权垄断。 级差地租是由于土地等级质量差别导致劳动生产效率不同而产 生的地租, 绝对地租是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级差地租是由于个别生产价值低于社会生产价值而产品按照社会生 产价格出售时所取得的收入差值, 这个差值无偿被大土地所有者所 占有的原因在于大土地所有者具有土地的所有权。
典型的形式是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 收取地租, 土地经营者是
非所有者。这种土地所有权和占有权的分离, 就是“资本和土地 的分离、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的分离”。 借贷资本家处在生产过程以外, 拥有资本所有权, 是“资本 的单纯所有者”, 职能资本家处在生产过程以内, 拥有资本支配
权的是“资本的使用者”; 资本的所有权、支配权和管理权的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