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概论知识总结资料
知识产权总论知识点总结

知识产权总论知识点总结一、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1、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具有独占性的权利,它是人类智慧创造的产物。
它包含了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工业设计等多种形式。
2、知识产权的特征:不同于传统产权的实物权,知识产权是具有不可见性、不耗尽性、移动性和包容性的特征。
3、知识产权的分类:知识产权按照其所保护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工业设计权等。
4、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知识产权的建立和保护,对于促进社会创新、鼓励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知识产权的保护1、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主要是知识产权法律规定的创造性产品,如发明创造、商标标志、文学艺术作品等。
2、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主要包括法律保护、技术保护、商业保护等多种方式。
3、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主要是通过法律立法和法官解释来规定,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有所不同。
4、知识产权的保护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日益国际化,国际合作和国际规则制定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实施至关重要。
三、知识产权的运用1、知识产权的运用方式:知识产权的运用方式包括授权、转让、许可、合作等多种方式。
2、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运作:知识产权在商业运作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合作等方式用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开发。
3、知识产权的管理:企业、科研机构对于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对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知识产权的利用:基于知识产权的多种利用方式,提高对知识产权的利用效益。
四、知识产权的立法与政策1、知识产权的立法:各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立法建设日益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成为国家法律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2、知识产权的政策:国家制定系列相关政策,激励和促进知识产权的创新与保护。
3、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成为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合作领域。
4、知识产权的法治建设: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成为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知识产权知识点

知识产权知识点一、概述1.1 知识产权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 知识产权的分类1.2.1 版权1.2.2 商标1.2.3 专利1.2.4 民事权1.3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二、版权知识2.1 版权的基本概念和保护对象2.2 版权的取得与保护2.2.1 著作权的取得与保护2.2.2 音像制品的制作与发行 2.3 著作权权利人的权益及其限制2.4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及终止三、商标知识3.1 商标的基本概念和保护对象 3.2 商标的注册与使用3.2.1 商标注册的程序和要求 3.2.2 商标的使用与维权3.3 商标的保护范围和侵权行为3.4 商标的保护期限和终止四、专利知识4.1 专利的基本概念和保护对象 4.2 专利的申请与授权4.2.1 专利申请的程序和要求4.2.2 专利授权和权利4.3 专利的保护范围和侵权行为4.4 专利的保护期限和终止五、民事权知识5.1 民事权的基本概念和保护对象5.2 民事权的取得与保护5.2.1 合同权利的取得与保护5.2.2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禁止和维权 5.3 民事权的侵权和赔偿5.4 民事权的保护期限和终止六、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6.1 国际著作权保护6.2 国际商标保护6.3 国际专利保护6.4 国际民事权保护附件:相关法律文件和案例注释:1. 知识产权:指由人类智慧创造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2. 版权:著作权法规定的文艺、科技作品的创作权和成果的经济利益所享有的权益。
3. 商标:用来识别特定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名称、字母、数字和图形等。
4. 专利:对于新的技术、产品和工艺的创造所授予的独占权。
5. 民事权:个人或法人在民事交往中享有的民事主体权利。
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见附件部分。
注释:1. 版权法:保护著作权的法律规定。
2. 商标法:保护商标权益的法律规定。
3. 专利法:保护专利权益的法律规定。
4. 民法:保护民事权益的法律规定。
知识产权知识点总结

知识产权知识点总结一、知识产权的定义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是指创造者对其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一系列专有权利。
这些权利通常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工业设计权、商业秘密等。
二、知识产权的主要类型1. 版权-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的权利。
- 包括书籍、音乐、电影、软件和建筑等作品的保护。
2. 专利权- 发明者对其发明享有的独占权利。
- 包括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3. 商标权- 商标所有者对其注册商标的使用和保护的权利。
- 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
4. 工业设计权- 设计者对其工业设计的保护权利。
- 涉及产品的外观和形状。
5. 商业秘密- 企业对其未公开的商业信息的保护权利。
- 包括配方、销售方法、客户名单等。
三、知识产权的保护1. 版权保护- 自作品创作完成时自动产生,无需登记。
- 保护期限一般为作者终生加50年或70年。
2. 专利保护- 需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并经过审查。
- 保护期限一般为20年。
3. 商标保护- 需要在商标局进行注册。
- 保护期限一般为10年,可续展。
4. 工业设计保护- 需要在相应的设计注册机构注册。
- 保护期限一般为15年。
5. 商业秘密保护- 无固定保护期限,取决于保密措施的有效性。
四、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1. 《伯尔尼公约》-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国际版权。
2. 《巴黎公约》- 保护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和商标。
3. 《TRIPS协议》- 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最低标准。
五、知识产权的侵权与维权1. 侵权行为-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 包括盗版、假冒、抄袭等。
2. 维权途径- 通过法律途径,包括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 通过行政执法,如工商、版权局等。
六、知识产权的管理与运用1. 知识产权管理- 包括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监控和风险管理。
2. 知识产权运用- 包括许可、转让、合作开发等商业化运作。
知识产权知识点

知识产权知识点知识产权知识点一:知识产权概述1.1 知识产权定义知识产权是指人们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劳动创造出来的各种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益。
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几个主要类别。
1.2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对于促进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以及维护创意者的利益至关重要。
同时,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
二:专利权2.1 专利权的定义和保护范围专利权是对于创造性的技术解决方案所享有的一种独占权利。
它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两种类型,分别保护发明和新型技术。
2.2 专利权的申请和审查申请专利权需要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并经过官方机构的审查。
专利申请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可工业应用性等要求。
2.3 专利权的权利和限制专利权享有对于发明的独占性权利,即其他人未经许可不能制造、使用、销售或进口该发明。
然而,专利权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例如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和专利权的侵权防御等。
三:商标权3.1 商标权的定义和注册商标权是指对于商标的注册和保护所享有的权益。
商标是指具有识别特定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例如商标标识、商标名称、商标图案等。
3.2 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商标权主要包括独占使用商标的权利和防止他人冒用商标的权利。
商标权的保护范围主要包括相同或相似商品或服务上的商标使用。
3.3 商标权的转让和许可商标权可以通过转让或许可方式进行运用和管理。
商标的转让需要通过合同协议,并按照相关法律程序进行备案。
四:著作权4.1 著作权的定义和保护对象著作权是指对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权益。
著作权的保护对象包括文字、音乐、绘画、雕塑、电影、电视、软件程序等表现形式的作品。
4.2 著作权的权利内容著作权的权利内容包括著作权人对于作品的署名权、发布权、修改权、复制权以及通过互联网传播等权利。
4.3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和免责事由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根据不同类型的作品和不同国家的法律进行规定。
知识产权重点

知识产权重点一、知识产权概述1.1 知识产权的定义和作用1.2 知识产权的分类和特点1.3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体系二、专利权2.1 专利权的定义和原则2.2 专利权的取得和保护2.2.1 专利权的申请程序和要求 2.2.2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和期限2.3 专利权的侵权行为和解决措施三、商标权3.1 商标权的定义和作用3.2 商标权的取得和保护3.2.1 商标权的注册和管理规定 3.2.2 商标权的使用和维权措施3.3 商标权的侵权行为和解决措施四、著作权4.1 著作权的定义和保护原则4.2 著作权的取得和保护4.2.1 著作权的创作和登记要求 4.2.2 著作权的权益和使用约定4.3 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和解决措施五、商业秘密5.1 商业秘密的定义和保护要求 5.2 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5.2.1 商业秘密的保密和管理制度5.2.2 商业秘密的保护和诉讼要点5.3 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和解决措施六、附件附件一:《知识产权法》全文附件二:《商标法》全文附件三:《著作权法》全文附件四:《商业秘密保护法》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 知识产权: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可用于分享、交流和商业发展的智力成果的统称。
- 专利权:指国家对发明者创造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给予的独占权。
- 商标权:指企业或个人对商品、服务所使用的标识的独占权。
- 著作权:指作者对其创作作品所享有的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等。
- 商业秘密: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为获取经济利益而不为他人所知悉的有关信息。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知识产权法》全文附件二:《商标法》全文附件三:《著作权法》全文附件四:《商业秘密保护法》全文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详见上述内容。
知识产权的知识点总结

知识产权的知识点总结一、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指以智力劳动或者资本技术开发、实施等为基础所创造的,具有独创性并可以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值的成果。
知识产权包括四种基本类型: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
1. 专利权:指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创造的独占性使用权。
2. 著作权:指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等创造的独占性使用权。
3. 商标权:指对标志、商号等作为商品的标识使用权。
4. 商业秘密:指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技术、工艺和经营方法等的保密措施,获取了商业价值的信息。
总体来说,知识产权是促进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力量,它具有激励创新、激发创造活力、保护创新权益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知识产权的种类1. 专利专利是指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技术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创造的专属性权利。
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专利可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 发明专利:是对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制品或者工艺的专利保护。
- 实用新型专利:是对新型技术解决方案的特定实用性状的专利保护。
- 外观设计专利:是指以外观的形状、图案对实物的美术和美学层次进行保护。
2. 商标商标是指在产品或者服务上,用以区分其来源并有代表性的图形、文字、字母或数字的标记。
商标可以分为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
- 集体商标:是由一个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其成员的产品或者服务所使用的商标。
- 证明商标:是经过认定符合特定标准的图形、文字、字母和数字的商标。
3. 著作权著作权是指对作品的著作者(包括个人和法人)因作品的创作而享有的权利。
著作权包括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选择权等。
4. 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由持有者所具有的经济价值的技术信息、商业信息和技术情报等。
商业秘密的保护方式包括保密协议、技术措施和法律保护等。
三、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主要包括法律保护、技术保护和市场保护等。
1. 法律保护法律保护是指依法设立、运行和调整知识产权制度,通过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专利基础知识(知识产权概论)

知识产权概论知识产权的定义●定义一: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统称。
●定义二: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一种无形产权,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知识产权的分类●国际上通常将知识产权分为工业产权和版权(即著作权)两大类。
●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权。
●著作权的概念:在我国,著作权法又称版权法,是基于作者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所创作的作品,而由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依法所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
●不正当竞争: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采取虚假、欺诈、损人利己等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以致损坏国家、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专利的定义:专利是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家的地区性机构根据申请所颁发的一种文件,这种文件记载了发明创造的内容,并且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产生这样一种法律状况,即获得专利的发明在一般情况下只有经专利权人的许可才能予以实施。
●商标的概念:指商品生产者或者经营者为使自己生产或经营的商品或服务与市场上其他生产者或者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具有显著性的标志。
它是区别不同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一种专用标志,一般由文字、图形、字面、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及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通常附注在商品或其包装上。
专利法简介●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顺应着改革开发的背景,于1984年3月12日经第六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85年4月1日起施行。
专利制度是作为鼓励创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的一种根本制度。
●专利的定义:专利是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家的地区性机构根据申请所颁发的一种文件,这种文件记载了发明创造的内容,并且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产生这样一种法律状况,即获得专利的发明在一般情况下只有经专利权人的许可才能予以实施。
法学《知识产权法》重点知识总结

《知识产权法》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论第一节知识产权概述一、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商业标志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含义:主体——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知识产品的创造者不一定能拥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拥有者不一定创造了知识产品客体——智力活动产生的非物质性成果。
发明创造、商业标志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等内容——直接支配和获取利益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与知识的关系:知识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有知识不一定有知识产权,有知识产权一定有知识。
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对象是知识产权,不是知识本身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的重要资源,而知识不是。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财富的标志不同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二、、知识产权的特征(一)是一种民事权利。
私权,产生、行使和保护适用民法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二)主要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权利客体具有非物质性,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不发生相关有形物的消耗和转移,标的具有可分别利用性侵权判定难(三)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双重属性(四)知识产权须经法律直接确认(五)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专有权利,权利有效期内,权利人的垄断权利受法律严格保护,无法律特殊规定,他人未经许可不得利用,排斥特任的非法仿制、假冒和剽窃。
权利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受权能方面的限制,权利的排他性,同一智力成果不允许两项或两项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存在,专有性将特定知识产品与公有领域的知识产品区分出来(六)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知识产权没有域外效力,各国知识产权保护相互独立(七)时间性第二节知识产权的主体、客体、内容一、知识产权的主体含义广义——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和除权利人以外的对知识产权人权利负有不侵犯义务的义务人狭义——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包括著作权人、专利权人、商标权人等范围:原始主体、继受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本国人、外国人二、*知识产权的主体制度的特征1、原始取得以创造者的身份资格为基础,以国家认可或授权为条件(1)创造者一般是直接从事创造性智力劳动的自然人(2)创造者身份是智力创造这一事实行为的结果,又是取得知识产权的前提。
知识产权知识点总结

知识产权知识点总结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所产生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它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创造者的权益,促进创新和文化的传播。
本文将从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三个方面来总结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点。
一、著作权著作权是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权利。
著作权的主体是作者,作品的形式可以是文字、音乐、美术、摄影等。
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包括作品的表达方式和创作内容,但不包括作品的思想、原则和方法。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一般为作者终身加70年,但对于合作作品、匿名作品和法人作品有所不同。
二、专利权专利权是指对发明创造享有的权利。
发明创造可以是产品、方法或者是改进。
获得专利权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包括发明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一般为20年,但对于药物和植物品种有所不同。
三、商标权商标权是指对商标享有的权利。
商标是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可以是文字、图形、字母、数字、颜色等。
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包括商标的独立性、显著性和可辨识性。
商标权的保护期限可以无限期延长,但需要定期进行续展手续。
除了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外,还有其他一些知识产权相关的概念需要了解。
例如,有关软件和计算机程序的知识产权,一般可以通过著作权和专利权来保护。
此外,还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商业秘密等。
这些知识产权的保护形式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申请和保护。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来保障创造者的权益。
例如,著作权登记、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等程序都能够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保护。
此外,还有一些国际组织和跨国协议,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巴黎公约等,用于促进全球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交流。
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创新和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它可以鼓励创造者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保护他们的创造成果,激发创新活力。
同时,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有利于促进技术转移和经济合作,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知识产权知识点总结归纳

知识产权知识点总结归纳引言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PR)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创造的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对于促进创新、保护创造者的利益以及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原则、种类和案例对于企业经营者、创新者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种类、保护和实施、知识产权在国际上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案例等知识点,并进行总结归纳。
一、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1.1 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指对于由人类智力活动所创造出的作品和发明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是保护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创新和创作,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2 知识产权的原则知识产权的原则包括保护原则、公平原则、国际原则等。
保护原则是指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目的是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公平原则是指知识产权制度应当在实践中追求公平公正,保护大众的利益和知识产权人的利益。
国际原则是指知识产权制度应当在国际上进行合作和协调,以实现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目标。
1.3 知识产权的种类知识产权的种类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专利权是指对于发明的专有权利,商标权是指对于商标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是指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的专有权利,商业秘密是指商业信息的专有权利等。
1.4 知识产权的价值知识产权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经济价值、创新价值、文化价值等。
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助于激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交流和交融,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二、知识产权的种类及特点2.1 专利权专利是指对于发明的独占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
专利权的特点包括独占性、地域性、时限性等。
专利持有人有权利阻止他人在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内进行生产、销售、使用、引入产品等活动。
2.2 商标权商标是商品或服务的标识,包括文字商标、图形商标、立体商标等。
知识产权复习总结

第一部分:导论1.知识产权的定义: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2.知识产权的特征:专有性,地域性,期限性。
第二部分:专利权1.专利权的概念:专利权是指法律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定的期限内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2.专利权的特征: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在我国,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算。
)3.发明人或设计人概念: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PS: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4.专利权归属: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5.职务发明创造的概念: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本单位”即指完成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属的单位。
但也包括临时工作人员所在的临时工作单位。
(1)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包括:1.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2.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3.发明人或者设计人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2)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是指职工在完成发明创造研究开发过程中,全部或者大部分利用了本单位的资金、设备、器材或原材料;或者该发明创造的实质性内容是在该单位尚未公开的技术成果、阶段性技术成果或者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完成的。
PS:但对利用本单位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约定返还资金或者交纳使用费的除外6.职务发明的奖励和报酬: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
中国知识产权知识点总结

中国知识产权知识点总结一、知识产权的定义和分类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知识创造、技术创新、文化创意等领域所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专有技术、商业秘密等。
在中国,知识产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工业设计权;二是著作权,包括文学、艺术、音像制品等作品的版权和相关权利。
二、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商业秘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保护了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知识产权的创造、传播和运用。
三、专利权专利权是指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所拥有的专有权利。
在中国,专利权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很长,可以达到20年。
四、商标权商标权是指对商品和服务的商标所拥有的专有权利。
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可以代表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在中国,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包括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
五、著作权著作权是指对文学、艺术、音像制品等作品所拥有的专有权利。
在中国,著作权包括著作权和相关权利,如表演者权、录音制作者权、广播组织权等。
六、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和法律责任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包括侵犯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
侵权行为会给知识产权人造成经济损失和商业损害。
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和刑事追究等法律责任。
七、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是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保障。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文化创意等方式增加自身的知识产权价值。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避免出现侵权行为。
八、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协定。
总结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逐渐加强。
知识产权概论重点

知识产权概论重点复习1、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2、著作权,又称为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或者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总称。
3、作品,是指文学、文艺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活动成果。
其特征是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
4、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a 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b 法律法规官方文件c 时事新闻d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5、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1)相同点:使用者的目的均侧重于社会利益,使用作品均是他人已发表的作品,使用他人作品均无需征得权利人的同意。
(2)区别:a 主题不同,法定许可的使用者这能是录音制作者、广播电视台和报刊等;而合理使用无主体范围的限制 b 法定许可使用需向权利人支付报酬,而合理使用无需支付c适用法定许可使用时,若权利人声明不许使用的则不得使用,而合理使用无此条件的限制。
6、专利制度的作用:保护和鼓励发明创造,促进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7、职务发明创造,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分为以下两类:(1)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创造:a. 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 b. 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做出的发明创造c.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做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2)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8、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区别:(1)两者的专利性要求不同。
较之发明专利而言,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水平较低。
(2)两者的保护范围不同。
获得发明专利保护的可以是产品发明、方法发明,也可以是改进发明;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范围仅限于对于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3)两者的申请审批程序不同。
知识产权知识点梳理总结

知识产权知识点梳理总结一、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无形财产和技术成果所取得的权利。
它是在人类的创造性劳动和智力积累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无形的财产权,是人类创造性思维、文化和艺术成果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产权形式,也是一种商业权利。
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性和发明性的成果所取得的经济权利,其产权来源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
其涵盖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商标商号等领域的成果、信息和产权。
二、知识产权的种类1、专利权专利权是指发明者对其创造的产品或方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专利权是对于发明者的一种保护措施,使得发明者能够在一定期限内独占其发明的使用权,以鼓励科学技术和创造性发明。
专利权是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于发明者技术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包括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
专利权是国家法律对于技术创新的一种保护措施,同时也是鼓励发明者进行技术研究和发明创造的一种奖励。
2、著作权著作权是指对于文学、音乐、美术、摄影、电影、音像制品等作品所享有的法定权利。
著作权是对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保护措施,使得作者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享有其作品的使用权、署名权和修改权等权利。
著作权是以保护个人创作成果为目的,使得作者的创作能够得到必要的尊重和保护。
它涉及了作品的创作、使用、发表、传播、展览和修改等方面的权利。
3、商标权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者对其商标所享有的独占权。
商标是商业活动中的一种标识,它是企业对于商品或服务的商业标识,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和品质保证。
商标权是对商标所有者的一种保护措施,使得商标所有者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其商标的使用权,并且获得商标注册证书。
商标权是鼓励商家进行商标设计、注册和保护的一种重要制度。
4、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企业对于其商业信息和技术信息所享有的保密权利。
商业秘密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商业信息和技术信息,包括经营计划、商业机密、公司机密、秘方等。
知识产权知识点总结大全

知识产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指在法定期限内,对知识、技术、文化、商号、版权等各种专有权益的称谓。
因此,知识产权即是知识与产权的合称,是以法律的形式对人们的智力成果和精神财富的一种法律权利。
1.1 知识产权的内涵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它们保护的是人们在科学、文化、技术和商业领域的创造,保障知识和信息的合法使用和创新。
1.2 知识产权的作用知识产权的存在,可以激励人们进行创造、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保护创意成果,鼓励投资和合作,促进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
1.3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商业秘密法等,通过这些法律对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进行法律保护。
二、专利权知识点梳理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为了保护发明的技术成果而设立的一种独占权利。
专利是对发明者提供的一种临时的独占权,以鼓励和保护他们的创新。
2.1 专利的种类专利根据保护的创新内容可以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按照国际范围的划分可以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利等。
2.2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权主要是对发明内容的专有权利。
一旦获得专利,就可以在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内独占使用、转让或许可。
其他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
2.3 专利权的取得条件专利权取得需要的条件主要是:可保护的对象,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
2.4 专利权的权利期限专利权的期限根据不同的专利种类和国家而有所不同。
通常是在20年左右。
专利侵权是指未取得专利权人的许可,擅自制造、使用、销售专利产品,或者进口、销售专利产品。
专利权可以通过起诉、协商等形式进行保护。
三、商标权知识点梳理商标是商品和服务的标志,用以在其他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上加以区别,并起到标识和宣传的作用。
商标是企业形象的代表,更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知识产权知识点总结

知识产权知识点总结一、知识产权的类型专利权: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商标权:单位注册商标和服务标记。
著作权(版权):包括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摄影、录像及其它图形、文字等创作作品,以及图书资料、教材、大型摄影画册等编辑作品。
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单位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单位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二、知识产权的特点专有性:即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
地域性:即任何一项知识产权,只有依一定地域内的法律才得以产生并在该地域内受到法律保护。
这也是各国普遍采用知识产权立法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
时间性:即法律对各项权利的保护,都规定有一定的有效期,各国法律对保护期限的长短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完全相同,只有参加国际协定或进行国际申请时,才对某项权利有统一的保护期限。
三、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为保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行政及司法活动,以及知识产权人为使其智力成果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相应措施和策略的经营活动。
四、知识产权的侵权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财产权或人身权,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侵权行为是对智慧财产创造者劳动的践踏和剥夺,是危害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的腐蚀剂。
知识产权侵权一般包括商标侵权、专利侵权、著作权(即版权)侵权。
五、知识产权的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为保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行政及司法活动,以及知识产权人为使其智力成果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相应措施和策略的经营活动。
知识产权管理不仅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一起构成了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及其运作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贯穿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各个环节之中。
知识产权课知识点总结

知识产权课知识点总结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分类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和发明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果的权利,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工业设计和商业秘密等。
知识产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工业设计权等;二是著作权,包括文学、艺术、音像制品等著作权。
1. 专利权专利权是指对于发明的独占性权利,是一种为了鼓励和保护创新而制定的法律制度。
专利权的保护对象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专利权的有效期限为20年,保护范围包括专利权人对于发明的独占生产、使用、授权他人使用等权利。
2. 商标权商标是指用于商品或者服务标识的特定符号,包括文字、图形、颜色、声音等。
商标权保护商标持有者对于商标的独占使用权,并且可以申请商标注册以获取商标专有权。
商标注册的有效期限为10年,可以无限期延续。
3. 著作权著作权是指对于文学、艺术、音像制品等著作内容的独占权利。
著作权的保护对象包括文字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等。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身及50年(计算方式有所不同),也可以是50年至作者终生再50年。
著作权人享有对于作品的复制、发行、展览、表演等独占权利。
4. 工业设计权工业设计权是指对于产品外观设计的独占权利。
工业设计权的有效期限为10年,可以无限期续展。
5. 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由企业通过保密措施获得的信息,包括技术信息、商业信息等,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商业秘密的保护方式主要包括保密协议、技术保护措施等。
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创新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为创新提供保护和激励,鼓励企业、个人进行创新活动,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2. 维护公平竞争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企业的正当权益,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商业欺诈行为。
3. 保护消费者权益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保证消费者获取到质量和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4. 促进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创新成果得到保护和认可。
知识产权知识点

知识产权知识点知识产权知识点:一、知识产权概述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和运用智力成果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
它包括了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方面的权利。
二、著作权1、著作权的定义和保护对象:著作权是指个人对其创作出来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原始的和复制的表达形式。
2、著作权的取得方式:著作权一般通过创作完成后自动取得,不需要进行注册或申请。
3、著作权的保护期限:著作权的保护期限通常为作者终身加50年。
三、专利权1、专利权的定义和保护对象:专利权是指对发明者为其发明所享有的独占权利,保护的对象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2、专利权的取得方式:专利权需要通过向相关国家的专利局申请,并获得授权后才能取得。
3、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根据不同类型的专利而定,一般为20年。
四、商标权1、商标权的定义和保护对象:商标权是指对商标所有人在其商品或服务上使用商标并享有独占权利的权利。
2、商标权的取得方式:商标权可以通过向相关国家的商标局注册申请获得。
3、商标权的保护期限:商标权的保护期限通常为10年,可以无限期地续展。
五、商业秘密1、商业秘密的定义:商业秘密是指企业为了保护其经营活动而采取的保密措施下的信息。
2、商业秘密的保护方式:商业秘密的保护主要依靠于合同约定和保密制度的建立。
3、商业秘密的保护期限:商业秘密的保护期限长久,直至信息泄露或者无法保持保密性。
1、本文档涉及附件:无附件。
2、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知识产权:指人们在创造和运用智力成果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
- 著作权:个人对其创作出来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原始的和复制的表达形式。
- 专利权:发明者为其发明所享有的独占权利,保护的对象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 商标权:商标所有人在其商品或服务上使用商标并享有独占权利的权利。
- 商业秘密:企业为了保护其经营活动而采取的保密措施下的信息。
知识产权知识点

知识产权知识点目录:1.知识产权概述1.1 什么是知识产权1.2 知识产权的分类1.3知识产权的重要性2.专利权2.1 专利权的定义2.2专利申请和授权流程2.3专利权的保护期限3.商标权3.1 商标权的定义3.2 商标的注册和续展流程3.3 商标的保护范围4.著作权4.1 著作权的定义4.2 著作权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4.3 著作权登记和著作权合同5.商业秘密5.1 商业秘密的定义5.2 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5.3 商业秘密泄露的法律责任6.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及法律救济6.1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认定 6.2 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救济方式6.3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计算方法附件:1.专利申请示范样本2.商标注册申请表格3.著作权登记申请表格4.知识产权侵权案例汇总法律名词及注释:1.知识产权: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产生的以智力劳动为基础的权益。
2.专利权:指法律对发明创造者的新技术解决方案给予的一种独占权。
3.商标权:指法律对商标所有人对其商标的专属使用权的保护。
4.著作权:指法律对著作人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的保护。
5.商业秘密:指商业活动中具有实际或潜在经济价值、未为人所知悉的信息。
6.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指未经权利人许可,在知识产权范围内进行的非法行为。
7.法律救济:指权利人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附件:1.专利申请示范样本:附有专利申请的示例文本及格式要求,便于申请人参考。
2.商标注册申请表格:提供商标注册所需填写的表格,包含相关要求和填写说明。
3.著作权登记申请表格:包含著作权登记所需填写的表格,附带详细的填写指南。
4.知识产权侵权案例汇总:整理了一系列知识产权侵权案例,不同类型的案例以供参考学习。
以上内容为知识产权知识点的详尽解释及相关附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产权概述(一)、知识产权的概念1、知识产权的属性—民事权利(财产权)(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权利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
义务则指的是人们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的法律约束。
私法性质的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及财产关系。
民事权利是民法赋予民事主体实现其利益所得实施行为的范围,就是民法规定的、公民或法人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可以自由实施的行为的总括。
***************************************************我们通常把民事权利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两类。
人身权: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是人身关系经法律调整后的结果。
包括人格权、身份权财产权:以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为客体的权利,可以予以经济评价,可以转让。
包括物权、债券、继承权、知识产权2、知识产权的定义:民事主体对特定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3、知识产权的特征客体的非物质性:知识产权的客体不具有物质形态;专有性:知识产权的权利人依法享有独占使用智力成果的权利,他人不得侵犯;地域性:知识产权只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地域范围内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期限性:一般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有效。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共13项:著作权和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商号权、科技成果奖励权、地理标志权、域名权、反不正当竞争权、数据库特别权利、商品化权(三)、知识产权法1、知识产权法的概念: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
2、知识产权法的渊源国内:知识产权法律(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行政法规、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知识产权行政规章、有关司法解释国际: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商标注册马德里协定、专利合作条约(四)、知识产权的民法保护1、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指未经知识产权权利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擅自行使知识产权权利人的专有权利或妨碍知识产权权利人正常行使权利等损害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主要的表现形式(3种):非法行使权利人的专有权非法利用权利人的智力成果非法妨碍权利人正常行使权利。
2、知识产权民事责任民事责任:违反约定义务或法定义务所产生的法律效果,通常可以分为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及除此之外的其他民事责任。
义务(应当实施的行为即为义务)对应的是私权,责任(当事人不法地不履行义务时即产生责任)对应的是公法上的制裁,民事责任的判处和执行依赖于国家公权利。
追究民事责任是对权利的公力救济,救济权人得以公力救济方式诉请执行机关予以强制执行。
一般民事权利知识产权应承担的责任形式(民法通则第134条)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主要: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责任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后果)的存在✓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直接与间接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故意与过失)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行为正在发生或有证据表明即将发生✓不管有无损害后果✓不管行为人有无主观过错✓一般实行过错责任原则✓侵权作品制作者、传播者及侵权商品销售者的损害赔偿责任实行过错推定原则⏹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1)按权利人因侵权遭受的实际损失确定(2)按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3)根据情节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1-3倍合理确定(4)按前述方法都难以确定时,由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依职权在50万元以下酌情判决说明:著作权诉讼中,依(1)、(2)、(4)的次序适用;商标权诉讼和专利权诉讼中,权利人有权选择(1)或(2);第(3)种仅适用于(1)(2)均不能适用的专利权诉讼3、知识产权诉讼时效侵犯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
专利权、商标权或著作权的权利人超过2年起诉的,如果该知识产权仍在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责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
4、知识产权诉讼特殊程序规则管辖: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著作权与商标权民事纠纷案件:中级以上人民法院PS: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指定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民事纠纷案件。
举证责任:方法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
→→举证责任倒置知识产权别许可人的诉讼地位原告:知识产权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独占许可合同(可以单独起诉)排他许可合同(可在权利人不起诉的情况下起诉)普通许可合同(不能起诉)诉前禁令知识产权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已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著作权、商标权或专利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责令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
申请诉前责令停止有关行为的,必须提供相关证据和担保。
诉前财产保全专利权、商标权及著作权民事纠纷中,起诉前当事人可以要求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可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诉前证据保全知识产权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48 小时内做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执行。
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申请人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天内不起诉的,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五)、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1、国民待遇原则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成员国必须给予其他成员国的国民以本国或本地区国民所享有的同样待遇。
如果是非成员国的国民,在符合一定条件后也可享受国民待遇。
2、最惠国待遇原则缔约方在知识产权方面给予某缔约方或非缔约方的利益、优待、特权或豁免,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缔约方。
3、透明度原则各成员国颁布实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普遍适用的终审司法判决和终局行政裁决,均应以该国文字颁布或以其他方式使各成员政府及权利持有人知悉。
4、独立保护原则某成员国国民就某一智力成果在其他缔约国(或地区)所获得的法律保护是互相独立的。
知识产权在某成员国产生、被宣告无效或终止,并不必然导致该知识产权在其他成员国也产生、被宣告无效或终止。
5、自动保护原则该项基本原则仅适用于著作权的保护。
根据自动保护原则,作品完成即自动享有著作权;作者在享有及行使该成员国国民所享有的著作权时,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无需注册登记,无需交纳样本,也无需在作品上加注版权标记。
其权利在一切缔约国中都同样受到保护。
6、优先权原则在一个缔约国提出专利申请或商标注册申请的申请人,又在规定期限内就同样的注册申请再向其他成员国提出同样内容的申请的,可以享有申请日期优先的权利,即可以把向某成员国第一次申请的日期,视为向其他成员国提出申请的日期。
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优先权期限为12个月,外观设计和商标的优先权期限为6个月。
二、著作权(一)、著作权的客体指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即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中的作品。
1、作品的概念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构成要件:属于文学、艺术及科学领域内的智力成果具有独创性具有可复制性2、作品的种类(9种)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or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3、不予保护的对象(4种)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法律、法规及官方文件;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二)、著作权的主体1、一般意义上的著作权主体作者:创作作品的公民或单位均可成为作者。
作者身份的推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作者。
继受人继受人是指因发生继承、赠与、遗赠或受让等法律事实而取得著作财产权的人,其只能继受著作财产权。
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作品即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1因其所属国或常住地国与中国签订有协议或共同参加了国际条约而享有著作权;○2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与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前两点国民待遇原则○3其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2、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演绎作品的概念(派生作品):是指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创造性劳动而产生的作品。
演绎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及行使:演绎创作所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演绎者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3、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人合作作品的概念:指由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
构成要件(3个):作者为两人或两人以上;作者之间有共同创作的主观合意;作者之间有共同创作作品的行为合作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及行使: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4、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汇编作品的概念: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断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出独创性的作品,称为汇编作品。
汇编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及行使: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5、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人影视作品的概念:影视作品是指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影视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及行使:影视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
其中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6、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职务作品的概念: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
职务作品的种类及著作权归属:单位作品一般职务作品特殊职位作品7、委托作品的著作权人委托作品的概念:指作者接受他人委托而创作的作品。
委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及行使: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
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但委托人可以在约定范围内或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该作品。
8、原件所有权转移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载体所有权转移并不必然引起著作权的变动。
绘画、书法、雕塑等美术作品的原件所有权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9、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者身份不明作品的概念:指从通常途径不能了解作者身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