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供暖工程

合集下载

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2)百分数法——概算 百分数法——概算
′ Qt′ = Kt Qn kW Kt 计 算建 筑物 风 空 新 通 、 调 风 加 热热 荷的 数, 般 0.3 ~ 0.5 负 系 一 取 。
3. 热水供应设计热负荷 1)热水供应设计热负荷的确定原则 热水供应热负荷指加热日常生活中洗涤和盥洗用热水的 耗热量,其大小取决于热水用量。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 用量具有昼夜的周期性,一天每小时的热水供应量变化 较大,而每天的日用水量变化不大。 热网的热水供应热负荷与热水供应系统和热网的连接方式 有关。 (1)当用户的热水供应系统中有储水箱时,采用供暖期 的热水供应平均热负荷Q 的热水供应平均热负荷Qr.p’计算;当用户无储水箱时, 应以供暖期的热水供应最大热负荷Q 应以供暖期的热水供应最大热负荷Qr.max’作为设计热负 荷。 (2)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热网的干线,由于连接的用水单 (2)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热网的干线,由于连接的用水单 位数目很多,干线的热水供应设计热负荷可按供暖期热 水供应的平均热负荷Q 水供应的平均热负荷Qr.p’计算。
′ Qt′ = qtVw (tn twt ) ×103
kW
qv 通 体 热 标 也 建 物 通 比 特 指 ) 风 积 指 ( 称 筑 的 风 热 性 标 , W 3 °C; 表示 筑 在 内 温 1°C时 /m 它 建 物 室 外 差 , 每 3建 物 围 积 通 设 热 荷 1m 筑 外 体 的 风 计 负 。 Vw 建 物 外 廓 积 m3 ; 筑 的 轮 体 , tn 供 室 计 温 , 暖 内 算 度 °C; ′ twt 通 室 计 温 , 风 外 算 度 °C. 注:对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室外空气无组织地从门窗等缝隙进入,预 热这些空气到室温所需的渗透和侵入耗热量,已计入供暖设计热负荷 中,不必另行计算。

供暖工程归谁管理制度

供暖工程归谁管理制度

供暖工程归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暖工程管理,加强对供暖系统的监管,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活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社会单位和个人经营者的暖工程管理。

第三条暖工程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经济、节约的原则,提高暖工程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四条暖工程管理主要负责机构为地方政府和相关专业部门。

第五条暖工程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各方依法履行各自职责。

第六条政府依法对暖工程管理实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第七条奖励那些在暖工程管理过程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供暖系统建设与改造第八条新建供暖系统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并按照标准施工。

第九条对老旧供暖系统进行改造时,要重点考虑节能环保要求,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供暖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第十条建设和改造供暖系统需经过专业设计、勘察、施工单位审核,确保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供暖系统设计应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重点考虑供热面积、供暖负荷、回热系统等问题。

第十二条供暖系统改造过程中要对原有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施工质量。

第三章供暖系统运行与维护第十三条供暖系统投入使用后,需进行正常运行检查,并设立定期检测制度。

第十四条供暖系统运行过程中需定期清洗、检查、保养,确保供暖系统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对供暖系统运行中的故障进行及时、有效处理,并制定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对供暖系统运行中的问题要公开透明,及时向用户通报,接受用户监督。

第十七条建立完善的供暖系统维护档案和日常记录,确保供暖系统运行数据真实可靠。

第四章供暖系统安全管理第十八条供暖系统安全是供暖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重视。

第十九条对供暖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施完好,消防设备齐全。

第二十条对供暖系统涉及到的燃气设备、供热管道等设施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安全。

第二十一条对供暖系统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防止事故发生。

第二十二条对供暖系统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提前预警,确保安全。

供热工程全套课件

供热工程全套课件
书本中,第一、二章在暖通空调中讲。 第三、四、五、九、十、十一在流体输配管网中讲。
讨论课程安排
第一章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概述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供暖设计中最基本 的数据。它直接影响供暖系统方案的选择,供 暖管道管径和散热器等设备的确定,关系到供 暖系统的使用和经济效果。
第一节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绪论
生产、输配和应用中、低位热能的工程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研究对象:采用水或蒸汽为热媒,应用中、低品位热能的 用户(如供暖、通风、空调和热水供应)和消 耗中、低品位热能的生产工艺用热系统。
供暖系统: 热源
热网
热用户 三部分组成
绪论
热源——泛指能从中吸取热量的任何物质、装置或天 然能源。
热网——由热源向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线 系统。
局部辐射采暖热负荷附加系数
采暖区域面积与房 间总面积比值
附加系数
0.55 1.30
0.40 1.35
0.25 1.50
第八节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与经济传热阻
最小传热阻:
围护结构内表面不结露
结露会导致耗热量增大,围护结 构易损坏
室内舒适性要求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过低,人体向 外辐射热过多,产正不舒适感。
地带
第一地带 第二地带 第三地带 第四地带
(㎡·℃/W)
2.15 4.30 8.60 14.2
(W/㎡·℃)
0.47 0.23 0.12 0.07
地面传热地带的划分
(2)贴土保温地面(组成地面的各层材料中, 有导热系数小于1.16 W/m·℃的保温层)各地 带的热阻值,可按下式计算
R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0

建筑暖通设计培训课件之供暖工程(ppt 40页)

建筑暖通设计培训课件之供暖工程(ppt 40页)

• 管件和保温材料的选用 • 1.管件选用时应保证连接可靠、不渗漏、不腐蚀
管件外观应完整、无缺损、无变形、无开裂
• 2.保温温板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其物理性 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小于20kg/m3 2)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5w/m.k 3)压缩强度不应小于100kPa 4)吸湿率不应大于6% 5)氧指数不应小于32%
•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般包括: •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 冷风渗透及侵入耗热量, • 有时还需考虑建筑物内部散热以抵消若干耗热
量,如人员较多的公共建筑应适当考虑人体的 散热量等。
一、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指经过墙、窗、门、 地面和屋顶等,由于室内外的空气温差而 造成的从室内传向室外的热量。
分类
• 1.按系统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重力(自然)循
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靠水的密度差进行循环 的系统,称为重力循环系统;靠机械(水泵)力 进行循环的系统,称为机械循环系统。
• 2.按系统供、回水方式不同,可分为单管系统和
双管系统。热水经立管或水平供水管顺序流过多 组散热器,并顺序地在各散热器中冷却的系统, 称为单管系统。热水经供水立管或水平供水管平 行地分配给多组散热器,冷却后的回水自每个散 热器直接沿回水立管或水平回水管流回热源的系 统,称为双管系统。
建筑暖通设计培训课件之— —供暖工程
1 1
供暖是指用人工方法向室内供给热量, 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或工作条件的技术。
供暖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地向房间供给 相应的热量,维持房间必须的温度,以 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
第一节、供暖系统的组成
• 热媒制备设施/热源; • 热媒输送管道; • 热媒利用设施/散热设备。

供热工程PPT课件

供热工程PPT课件

案例二:某工业园区分布式供热项目
总结词
满足工业特殊需求,灵活性高,高效稳定
详细描述
针对工业园区的特殊需求,该项目采用分布式供热系统,为园区内的各个工厂提供定制化的热能解决 方案。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特殊要求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案例三:某住宅小区分户供热项目
通过调节供热设备的运行 参数、启停时间和热量分 配等手段,实现热量输出 的调度。
调度优化
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预报 ,预测用户需求和室外气 温变化,提前进行调度计 划的制定和调整。
供热系统维护与检修
维护与检修计划
制定定期维护与检修计划 ,包括设备检查、清洗、 润滑和维修等,确保设备 正常运行。
故障处理
热力站设计
换热器选择
根据用户用热参数和供热介质,选择 合适的换热器。
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热力站的控制系统,包括温度、 压力、流量等控制回路,保证供热质 量和节能运行。
03
供热系统运行与管理
供热系统运行
供热系统运行原则
运行监控
确保供热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满足用户需求,同时降低能耗和环 境污染。
高效锅炉技术
采用高效锅炉设备,提高热能转换 效率,降低能耗。
环保技术应用
烟气处理技术
对排放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减 少对大气的污染。
噪声控制技术
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降低设备 运行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废弃物处理技术
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 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清洁能源利用
太阳能供热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为供热 系统提供补充能源。
热网设计

第六章 集中供暖系统的热负荷

第六章  集中供暖系统的热负荷

式中:Vw~建筑物外围体积 qv~建筑物供暖体积热指标,W/m3· ℃,它表示各类 建筑物在室内外温差为1℃时,每1立方米建筑物外围体 积的供暖热负荷。 2.面积热指标法: Q`n=qf×F×10-3 Kw (6-2) 式中:F~建筑面积 qf~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W/m3,它表示每1平方 米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我国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在P330上的附录6-1可查得。 3.城市规划指标法 对一个城市新区各类建筑物还未确定是可依靠本方法 概算。
最大热水用量与平均热水用量之间可用小时变化系统 来换算: '
K小时变化系数= 每天中最大热负荷用量时的小时热负荷Q r ,max 每天平均每小时热水用量热负荷Q r , p
'
得 Q’r。Max=Kr·Q‘r· P KW 2.其它生活用热 可参考上述方法,根据一些指标(试验数)进行计算。 四、生产工艺热负荷 1、生产工艺用热得种类 ①低温供热:P=0.4~0.6MPa,t0=130~150℃以下。 ②中温供热:P=0.8~1.3MPa, t0=130~250℃由中 小型锅炉,热电厂供应。 ③高温供热:P=由热电厂新汽减温减压来, t0= 250~300℃ 2、热负荷的确定方法
一般来说,工厂生产不可能每天一致,冬夏期间总 会有区别。因此,需要分别绘制冬季和夏季典型工作日 的全日生产工艺热负荷图,由此确定生产工艺的最大、 最小热负荷和冬季、夏季平均热负荷值。 对季节性供暖、通风热负荷,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室外温度,而在全天中小时的变化不大,因此,通常用 它的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来反映热负荷变化的规律。 2.年热负荷图(图6-2) 它是以每月为横坐标的图标。 对季节性的供暖、通风热负荷,可根据该月份的室外 平均温度确定。 对热水供应热负荷按平均小时热负荷确定。 对生产工艺热负荷可根据日平均热负荷确定。 二、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 (图6-3)

《供热工程》自学大纲(秦贵棉)

《供热工程》自学大纲(秦贵棉)

《供热工程》自学指导书及习题集中原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目录《供热工程》自学大纲 (2)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2)第二部分自学内容与考核目标 (3)绪论 (3)第一章: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3)第二章: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3)第三章:热水供暖系统 (4)第四章: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4)第五章:室内蒸汽供热系统 (4)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5)第七章:集中供热系统 (5)第八章: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 (5)第九章: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和水压图 (5)第十章: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 (6)第十一章:蒸汽供热系统管网的水力计算与水力工况 (6)第十二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其主要设备 (6)第十三章:供热管线的敷设和构造 (6)第三部分有关说明 (8)《供热工程》习题集 (9)《供热工程》自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供热工程》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讲述供暖工程和集中供热的基本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独立进行建筑物供热系统的设计施工。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目前常用的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的室内供暖和集中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供暖系统的设计能力;了解供暖与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

2、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理论知识方面:学习本课程之前,应系统的学完《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基础课程,要求有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

内容上注意与以上学科的衔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内容,清楚系统设计基本原理及基本设计方法。

授课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紧跟本学科的发展,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

3、先修课程要求先修课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供热工程》课件

《供热工程》课件

02
供热系统设计
热源选择
热源选择
01
根据供热需求和地区条件,选择合适的热源,如集中供热、区
域供热或分散式供热。
热源类型
02
确定热源类型,如燃煤、燃气、燃油或电等,以满足供热需求
和环保要求。
热源容量
03
根据供热负荷和用热需求,确定热源容量,确保供热系统的稳
定性和经济性。
热网设计
热网类型
根据供热需求和地区条件 ,选择合适的热网类型, 如单管制、双管制或环状 管网等。
供热工程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生活质量
供热工程为人们提供温暖 舒适的生活环境,保障居 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节能减排
合理的供热系统能够降低 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 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 意义。
促进经济发展
供热工程作为基础设施之 一,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 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供热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集中供热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源 利用效率和较低的运行成本, 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
集中供热系统提高了城市居民 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分散式小 锅炉房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案例二:某工业园区分布式供热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分布式供热系统
该项目针对工业园区的 特殊需求,采用了分布 式供热系统,根据各企 业的用热需求,分别安 装小型锅炉房和换热站 。
热量调节。
03
优势
灵活性高,可满足不同区域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
成本。
05
供热工程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城市集中供热项目
集中供热系统
技术特点

《供热工程》期末重点总结

《供热工程》期末重点总结

《供热工程》期末重点总结第一篇:《供热工程》期末重点总结1.热能工程: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

2.供暖系统分为对流供暖和辐射供暖。

3.供热工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节能减排,创建和谐社会2)采用绿色能源3)加强供热系统的科学化管理。

第一章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2.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

它是设计供暖系统的最基本依据3.失热量:主要包括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冷风侵透耗热量和冷风渗透耗热量。

3、基本耗热量:是指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墙、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

4.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是指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

5.附加耗热量:是指围护结构的传热状况发生变化而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的耗热量。

包括风力附加、高度附加和朝向修正等耗热量。

6.室内计算温度tn:是指距地面2m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平均温度,对于一般民用建筑可以用其房间无冷暖热源影响的几何中心处的温度来代表。

许多国家所规定的冬季室内温度标准,大致在16~22摄氏度范围内。

7.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选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的方法分为:一根据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二是根据不保证天数的原则来确定。

8.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它规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要按50年中最冷的八个季节里最冷的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确定。

9.不保证天数的原则:认为允许有几天时间可以低于规定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直亦即容许这几天室内温度可能稍低于室内计算温度tn 值。

10.温差修正系数值:作用:计算与大气不直接接触的外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为统一计算公式。

供热工程基本概念

供热工程基本概念

在风力和热压造成的室内外压差作用下,室外的冷空气通过门、窗等缝隙渗入室内,被加热后逸出。

把这部分冷空气从室外温度加热到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在冬季受风压和热压作用下,冷空气出开启的外门侵入室内。

把这部分冷空气加热到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热量称为冷风侵入耗热量。

供暖系统热负荷是指某一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指经过墙、窗、门、地面和屋顶等,由于室内外的空气温差而造成的从室内传向室外的热量。

附加修正耗热量:朝向修正耗热量风力附加耗热量高度附加耗热量 1.按系统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重力(自然)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

靠水的密度差进行循环的系统,称为重力循环系统;靠机械(水泵)力进行循环的系统,称为机械循环系统。

2.按系统供、回水方式不同,可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

热水经立管或水平供水管顺序流过多组散热器,并顺序地在各散热器中冷却的系统,称为单管系统。

热水经供水立管或水平供水管平行地分配给多组散热器,冷却后的回水自每个散热器直接沿回水立管或水平回水管流回热源的系统,称为双管系统。

3.按系统的管道敷设方式不同,可分为垂直式系统和水平式系统。

4.按热媒温度不同,可分为低温热水供暖系统(热水温度低于100℃)和高温热水供暖系统(热水温度高于100℃)。

重力(自然)循环系统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压力当水在锅炉内加热后,水的密度减小;在散热器内被冷却后,水的密度增加。

整个系统将因供回水密度差的不同而维持循环流动。

维持该系统循环流动的压力称为自然作用压力。

作用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水温(水的密度)在循环环路的变化。

\\\维护管理简单,不需消耗电能。

但由于其作用压力小通常只能在单幢建筑物中使用,作用半径不宜超过50m。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系统中设置了循环水泵,靠水泵的机械能使水在系统中强制循环。

上供下回式、下供下回式、中供式、下供上回式….通过各个立管的循环环路的总长度不相等。

供热工程-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

供热工程-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
热水网路供水通过表面式水-水 换热器将城市上水加热。冷却了的 网路水全部返回热网回水管。在热 水供应系统的供水管上宜装置温度 调节器,使系统的供水温度控制在 60~65℃ 范围内,否则供应热水的 温度将会随用水量的大小而剧烈地 变化。
应用: 常用于一般的住宅或公用 建筑中。
2.1.3热水供应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
采用间接连接,需要在建筑物用户入口处或热力 站内设置表面式水-水换热器和循环水泵等设备,造 价高。但热源的补水率大大减少,同时热网的压力工 况和流量工况不受用户的影响,便于热网运行管理。
2.1.2通风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
通风系统热用户与热网的连接 由于通风系统中加热空气的设备能承受较高
1 概述
(3)其它热源供热系统 除了上述介绍的热电厂与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外,
还可以利用工业余热、核能和地热等能源形式作为系统的 热源,以节约在供热系统中对一次能源的消耗。
1)工业余热
工业余热是指工业生产过程的产品和排放物料所含的 热或设备的散热。
2)核能供热系统
核能是指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以这种能量为热源的城 市集中供热称为核能供热。
(供暖用户要求的压力一般为1~2mH2O)。
2.1.1供暖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
(1)直接连接 直接连接是用户系统直接连接于热水网路上。
2)装有水喷射泵的直连(图3b)
a. 喷射泵的工作原理: 热网的高温高压水在喷射泵 的喷嘴处造成负压,在引水室中抽引系统回水,使外网 的高温供水与系统的低温回水在喷射泵的混合室中混 合成中间温度的用户供水。
按热源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种类: (1)区域锅炉房供热系统 1)区域热水锅炉房供热系统,其组成如图1所示。

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讲稿..

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讲稿..

第二篇 集 中 供 热(讲稿)第一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2学时)第一节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和特征(1学时)1 要点 热负荷的分类(供暖,通风,生活,生产);热负荷特征(常年、季节);热负荷的概算2 重点:面积热指标概算法、城市规划指标概算法;通风设计热负荷概算。

3 难点 一个供热系统的综合面积热指标(平均面积热指标)的确定、城市规划指标法。

引言: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季节性热负荷、常年性热负荷1.季节性热负荷季节性热负荷的特点:与季节相关的热负荷,如冬季供暖热负荷、夏季供冷热负荷,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室外气温。

季节性热负荷一年四季有很大的变化。

供暖热负荷、通风热负荷、空调热负荷等是季节性热负荷。

2.常年性热负荷其特点,一年四季都有的热负荷,和季节无关。

负荷大小受室外气温影响不大,如生活用热(主要指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

生产工艺用热量直接取决于生产状况。

热水供热系统的用热量与生活水平、生活习惯以及居民成分等有关,全天变化较大。

集中供热负荷的概算特点:编制集中供热规划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对于已有的各类建筑物往往无法取得全部、准确设计热负荷;对于规划新增的建筑物,这个阶段也没有准确的负荷。

可见,集中供热工程设计初期不可能获得全部建筑物的、准确计算得的设计热负荷。

通常就是,也只能是通过概算方法来确定集中供热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一、 供暖设计热负荷概算方法引言:体积热指标概算法、面积热指标概算法、城市规划指标概算法。

(一)体积热指标法1、体积热指标概算公式:''-3()10w n w n v Q q V t t =-⨯ kW (6-1) 式中 'n Q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 ;w V ——建筑物的外围体积,m 3;n t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v q ——建筑物的供暖体积热指标,W/m 3·℃,它表示各类建筑物,在室内外温差1℃时,每1 m 3建筑物外围体积的供暖热负荷。

供暖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供暖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供暖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供暖工程的质量,保障用户的利益,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适用范围包括供暖工程的市政集中供暖、地源热泵供热、太阳能供热等工程。

第三条供暖工程质量管理要以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为依据,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第四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工程质量目标、质量组织体系、质量管理责任、质量管理程序、质量检验与检测、质量管理记录等。

第五条各级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供暖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做到全程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第六条对于供暖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七条工程质量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程序,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章工程质量目标第八条供暖工程的质量目标是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保障用户的生活和安全。

第九条工程质量目标由相关单位制定,要根据工程的性质和规模确定,明确工程质量的要求和控制指标。

第十条工程质量目标要以现实情况为依据,根据需求和资金限制确定,不能盲目追求高标准,确保质量与成本的平衡。

第十一条工程质量目标要由相关部门会同工程负责人一起确定,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

第三章质量组织体系第十二条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是负责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质量管理活动,监督和检查工程的质量。

第十三条工程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组织实施质量检查、处理质量问题、培训质量管理人员等。

第十四条工程质量管理部门要由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组成,具有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熟练掌握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

第十五条工程质量管理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和程序,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六条工程质量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其内部管理体系,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推动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

供热工程知识点汇总

供热工程知识点汇总

1、热能工程是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地转化成热,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

2、供热工程是热能工程中,生产、输配和应用低品位能的工程技术。

3、供热工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以热水和蒸汽作为热媒的建筑供暖系统和集中供热系统。

4、供暖系统三个主要部分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供热管网)、热媒利用(散热设备)5、根据供暖系统散给室内的方式不同,主要可分为:对流供暖、辐射供暖又可以分为:散热器供暖系统、热风供暖系统、辐射供暖系统;6、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供热热网和热用户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热源:主要是指生产和制备一定参数(温度、压力)热媒的锅炉房或热电厂。

供热热网:是指输送热媒的室外供热管路系统。

主要解决建筑物外部从热源到热用户之间热能的输配问题。

热用户:是指直接使用或消耗热能的室内采暖、通风空调、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系统等。

7、供暖系统热负荷:在某一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它随着建筑物供给的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内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

8、对于没有生产工艺所带来的得失热量而需设置通风系统的建筑物或房间:失热量:Q1: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Q3: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得热量:Q10: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对于没有装置机械通风系统的建筑物,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Q‘=Q sℎ−Q d=Q1+Q2+Q3−Q109、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①、基本耗热量: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②、附加(修正)耗热量:风力附加、高度附加、朝向修正、10、在工程设计中,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是按一维稳定传热过程进行计算的,实际上,室内散热设备散热不稳定。

供暖工程6

供暖工程6

一、供暖设计热负荷

1.体积热指标法 各类建筑物的供暖体积热指标qv ,可 通过对许多建筑物进行理论计算或对许 多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归纳整理得出,可 见有关设计手册或当地设计单位历年积 累的资料数据。
一、供暖设计热负荷


2.面积热指标法 3.城市规划指标法 对一个城市新区供 热规划设计,各类型的建筑面积尚未具 体落实。
第二篇 集 中 供 热


第六章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第一节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和特征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和特 征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有供暖、 通风、热水供应、空气调节、生产 工艺等用热系统。 这些用热系统热负荷的大小及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和特征

用热系统的热负荷,按其性质可分为两 大类: 1.季节性热负荷 2.常年性热负荷
、通风设计热负荷

为了保证室内空气具有一定的清洁度及 温湿度等要求,就要求对生产厂房、公 共建筑及居住建筑进行通风或空气调节。 在供暖季节中,加热从室外进入的新鲜 空气所耗的热量,称为通风热负荷。建 筑物的通风热负荷,可采用通风体积热 指标或百分数法进行概算。
三、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


1.热水供应用热 2.其他生活用热,在工厂、医院、学校 等中,除热水供应以外,还可能有开水 供应、蒸饭等项用热。
四、生产工艺热负荷


按照工艺要求热媒温度的不同,大致可 分为三种: 供热温度在130℃一150℃ 以下称为低 温供热; 供热温度在130℃一150℃以上到250℃以 下时,称为中温供热; 当供热温度高于蒸汽供热250℃一300℃ 时,称为高温供热。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和特征

供暖工程

供暖工程
Q qvV (tn tw )
第四节 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
布置原则
各分支环路大致一样长;
各分支环路热负荷大致一样多;
管道布置要尽可能短;
管道布置要尽可能少占有效空间;
管道布置要便于施工、维修和排气。
布置要求
一般宜将供水干管的始端放置在朝北向—侧,而 末端设在朝南向一侧。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应明装,有特殊要求时 ,方采用暗装。尽可能将立管布置在房间的角落 。 为了有效排出系统内的空气,所有水平供水干管 应具有丌小于0.002的坡度。 供水干管末端、回水干管始端管径丌宜小 于 20mm。


冀型散热器
翼型散热器制造工艺简单,但传热系数较 低、外形丌美观、灰尘丌易清扫。特别是 它的单片散热量大,设计选用时丌易恰好 组成所需的面积。
圆冀型散热器:
一根内径75mm的管子,外面带有许多圆形肋 片的铸件。管子两端配置法兰,可将数根组成 平行叠置的散热器组。

长翼型散热器:外表面有许多竖向肋片
二、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 由于室内外温差,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其 传热量Q为
Q KF (tn tw )
W
• • • •
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W/m2·℃ F——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 m2 tn——室内计算温度 ℃ tw——室外供暖计算温度 ℃
三、设计热负荷的概算
• 2.按单位体积热指标估算 • qv ——单位体积供热指标 kW/m3 ℃ • V ——建筑物按外形尺寸计算的体积 m3 • qv ——不建筑物用途,所处地域有关。
第六章 供暖工程 • 1.供暖工程概述 • 2.供暖系统的分类不组成 • 3.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 4.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 • 5.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管制管网系统
(一)布置形式:枝状、环状
1、枝状:布置简单,投资少,管理方便,管理简单但可靠 性差, 容易出现“远冷内热”现象
2、环状:可靠性高,但管理复杂
低支架(0.3m):风雪侵蚀
地上敷设 (地面上或支架上)
中支架(2~4m):人行频繁的非机 动车通行地段 高支架(>4m):跨越公路或铁路
热水供暖系统 中温水供暖系统(65º C<t<100º C) 低温水供暖系统(t<65º C) 高压 蒸汽供暖系统 低压 真空 热风供暖系统:热惰性小,升温快
燃气辐射供暖系统:竖向空气温度梯度小,热水损失小,卫生效果好, 调节和控制方便
二、热水供暖系统 分类 自然循环系统 机械循环系统
单管系统 双管系统
第六章 供暖工程
第一节 集中供暖分户计量 概 述 供暖工程
膨胀水箱
热源制备
锅炉热水管道
热媒利用
水泵
热媒输送
热源
生产(锅炉房、热电厂、热电联供)
一、集中供热系统 的组成
热力管网
传输
采暖热用户
热用户
消耗
通风与空调热用户 热水热用户 生产工艺热用户
热负荷
a、季节性热负荷 与气候条件相关,如供暖、通风、空调调节
Q’1 Q’2 Q’3
围护结构耗热量 冷风渗透系数 冷风侵入耗热量
二、热负荷概算方法 1、体积热指标法 2、面积热指标法
第四节 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
第五节 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对流方式
辐射方式
地面构造
垂直式系统 水平式系统
同程式系统 异程式系统
(一)机械循环垂直式热水供暖系统
1)上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单管顺流式、单管跨越式 2)下供下回式:空气排出困难 3)中供式:避免垂直失调现象 4)下供上回式:排气方便,不容易产生气塞
(二)机械循环水平式热水供暖系统
(三)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优点:舒适卫生、高效节能、减少楼层噪音、 不占使用面积
供 热电厂 暖
通风
空调
锅炉房
Company Logo
热网 生产工艺 热水供应
+地热、电能、工业余热
第二节 供暖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一、供暖系统的分类
热媒制备
1、局部供暖系统
热媒输送
热媒利用
范围划分
2、集中供暖系统:集中产生高温热媒,通过输送管道同时向多栋建筑供应 热能
热媒不同划分
高温水供暖系统(t>100º C)
辐射供暖是以辐射传热为主的一种供暖方式。 辐射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主要是采用金属辐 射板或者以建筑物部分顶棚、地板或者墙壁作 为辐射散热面。
辐射板
辐 射 地 板
地暖系统
(四)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
无 水 箱 供 暖 系 统
单 双 管 混 合 式 供 暖 系 统
三、蒸汽供暖系统 优点:载热能力大、热媒流量小;水静压力小;散热器面积少 缺点:管理难度大,经济性下降;不适合远距离运输,供热半径受限制; 卫生条件差。
b、常年性热负荷 与气候无关,如热水供应、生产工艺用热负荷
二、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管网
单管制管网系统:热水经立管或水平供水管顺序流过多组散热器, 并顺序地在各散热器中冷却。 双管制管网系统:热水经供水立管或水平供水管平行地分配给 多组散热器,却后的回水自每个散热器直接沿回水立管或水平 回水管流回热源。 (热水供热) 蒸汽供热
① 重 力 回 水
② 机械回水
阻汽排水、 排除空气和 不凝气体
四、异程式系统和同程式系统
异程:供水干管水流方向与回水干管水流方向不一致。 容易出现水平失调现象
同程:供水干管水流方向与回水干管水流方向一致。 耗材多,可避免水平失调现象
第三节
一、热负荷组成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Q’=Q’1+Q’2+Q’3
(二)敷设方式 地沟敷设:h>=1.8m,b>=0.6m 半通行地沟:1.2<h<1.4m, b>=0.5m 不通行地沟 地下敷设
地沟敷设
无沟直埋敷设
三、供热系统形式
1、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
Company Logo
2、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
3、热泵供暖系统:由地下水循环、热泵循环、供热系统循环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