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规划与建设”的学习心得
绿道规划与建设的几点思考
性、 可及性的特 点。在跨省、 市的区域层面上, 它在连接破碎的 自然空间、 重组 自然 生态系统上 具有重要 战略意义 ; 市域层 面上, 在 它可 以结合道 路、 铁路 、 流及市政设施等载 体的建设来弥补城市集 中绿地 的不足j 河 在 小 区场所层 面上 , 它又 为人们 的户外 活动提供 了公共性 的空间。因此, 生 态 功 能和 社 会 功 能是 绿 道 最 主 要 的功 能 , 他 还 有 经 济 产 业 功 能 。 其
~
些间 。
_ 憩、 文化 、 审美等 多功 能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开敞空间。一般城 市中所 谓 13 城 市 绿 道 功 能 绿道 具有 生态 、 游憩及 社会 文化 3大功 能, 同时又具 有线性 、 续 连 的绿带 ( en e ) 林荫大道 ( a ) 公 园道 ( r a) g eb l 、 r t ml、 1 p k y 及两侧建有步行 系 aw
在 现 代 经 济 体 制 下 , 乡 规 划 管理 本 质 具 有 对 城 市 建 设 和 发 展 的 综 城 合控制和服务 ( 为政府 、 社会 、 市场 、 公众 、 开发商等) 双重职能 。为公众谋 城市进行规划 。城市 总体规划 的编制应打破传统 的编制模式 , 简化编 制 利是 规划管理者 永恒 追求 的社会职责 , 因此, 必须 改变 观念 , 解放 思想 , 内容, 合理缩 短编制周期 , 出总 体规划的综合性 、 突 战略性、 整体性 、 和地 把握好市场经济 体制下城乡规划管理 中控制 与服 务的关系 , 在城乡规划 方性, 充分发挥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 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 同时我 管理 中, 服务是第一位 的, 控制是前提 , 是一种 手段 。没有控制就没有 只 们还应防止有的地方换一届领 导就换一版规划 的做法 , 这样不仅造成 规 管理 , 也就没有服务 。 划的重复投入, 而且对规划的延续性、 系统性造成不 良的影响 。 现在 民众参与规划 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 , 多地 方的 民众并不 了解 很 3 城乡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存在 问题 的措 施 . 2 规划 与他们切身 利益之 间的密切关系 ,政府 也不重视 民众参 与的重要 针对 困扰规划实施管理 的这 些因素, 我认为 首先 应健全城乡规划 法 性 。城 乡 规 划 涉 及 政 府 、 众 、 发 商 等 多 方 主 体 , 方 主 体 在 目标 导 向 公 开 各 制 体 系 , 强 调 城 乡规 划 管 理 的整 体 效 应 , 用 法 律 的 强 制 性 和 权 威 性 和 主 体 利 益 上 会 有 所 不 同 , 主 体 的 观 念 和 思 想 上 , 存 在 着 较 大 的 分 要 利 在 会 来 规 范 城 乡 规 划 建 设 行 为 , 乡规 划 的 实 施 不 是“ ”“ ” 能 解 决 的 歧 。 城 权 、钱 就 因此 , 乡 规 划 编 制 过 程 中要 多路 径 推 进 规 划 的 公众 参 与 。 过 公 众 城 通 问 题 。 而 是应 该 按 步 骤 、 法 定 批 准 的 规 划 有 序 、 理 的 实 施 城 乡 规 划 。 按 合 参 与 保 证 规 划 成 果 能够 较 为 全 面 地 反 映 不 同主 体 的 要 求 和 意 愿 , 过 公 通 城乡规划 实施管理过程中还应加 强城建、 房产管理等 相关部 门之 间的协 众参与实现不 同利益主体分歧 的协调 , 减少实施 中矛盾 的激化 。 作。在 竣工验 收阶段应该联合城 建、 房产管理等相 关部门对项 目严格 按 4 结 束语 报批 图纸进行验 收。对违规建设 的依法 进行处理 , 样才 能有效 的树立 这 现代城乡规划 的产 生是基于实践 的要求而 出现 的, 我们要在实践 中 规 划 的 权 威 , 保 城 市 建 设 、 市 管 理 按 规 划 有 理 、 序 的 进 行 , 此 笔 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效 能,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 确 城 有 因 深 全面实施 《 城乡规划 者提 出 了城 乡规 划 实 施 管理 的基 本 要 求 。 法》 切 实 创 新 推 动“ 型 社 会 ” 设 , 城 市 建 设 走 向“ 续 、 速 、 康 ” , 两 建 使 持 高 健 () 1 思想观念 的转 变 : ①要树 立法治观念 ; ②要 树立权 力制 约观念 ; 的 发 展 轨 道 , 划 方 法 和 手 段 正 处 在 多 元 化 时代 。 随 着 城 乡 规 划 实 践 的 规
绿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绿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病”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环保、节能、低碳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城市绿道的建设正是符合这一趋势的。
绿道建设的实践已经发展到了不同的阶段,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绿道建设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本文将从实践的角度深入探讨绿道建设的思考。
首先,绿道的定位应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
只有把绿道纳入城市规划,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城市居民的公共休闲场所。
绿道规划的前提是要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现实情况,确定其长度、宽度、路径、停车配套设施等要素。
其次,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进行研究。
城市的绿道建设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形、水域和废旧工业用地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地物进行全面分析,使绿道能够顺应自然环境的要求,同时又能够达到人们的利用标准。
建设初期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绿道质量生活的需求。
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等方面,应依据不同要求进行综合安排,确定绿道建设的各项工作。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城市绿道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求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综合考虑,必须在生态、文化、环境、公益等方面得到充分保护。
在绿道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为城市绿道的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应该开展相关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到城市绿道的重要性,进一步促进其发展。
总之,绿道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和努力。
未来的绿道建设应该继续完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健康生活的需求。
国内绿道发展建设的技术总结与思考
国内绿道发展建设的技术与思考在当前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绿道的发展建设成为了一种新的热门话题。
绿道是指那些由城市内的绿地、水系、生态小区等串联起来的自然运动走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然而,绿道的建设需要考虑众多技术问题,如道路建设技术、水系治理技术、植被种植技术、设施配置技术等等。
本篇文章将对国内绿道发展建设所涉及的技术进行与思考。
道路建设技术绿道的道路建设是绿道建设的重要环节。
既要保证道路的畅通,又要保证绿道景观的完整性。
目前,绿道道路建设主要采用两种技术,分别是花砖铺装和混凝土浇筑。
花砖铺装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道路建设技术,它具有美观性、环保性、透水性等优点,比较适合绿道这种生态建设。
但是,花砖铺装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比如施工难度大、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这对绿道的建设和运营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混凝土浇筑是绿道道路建设的另一种常用技术。
它具有施工简单、耐久性好等优点,比较适合大规模绿道建设。
但是,混凝土浇筑的缺点也不容忽视,比如不环保、景观性差等问题,这需要在绿道建设中进行权衡和考虑。
水系治理技术绿道的水系治理是其生态功能实现的重要环节。
水系治理涉及到的技术包括河道整治、水杉种植、湖泊治理等。
目前,国内绿道水系治理技术相对成熟,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其中,河道治理是绿道水系治理的核心之一。
当前,河道治理采用的技术包括生态恢复、建立建筑密度管制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改善水体环境和保护生态。
水杉种植也是绿道水系治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水杉是一种适合湿地种植的树种,可以有效地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
在当前国内的绿道建设中,水杉种植已成为一项被广泛采用的技术。
植被种植技术植被种植是绿道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植被的合理选用和养护将对绿道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园林绿化和生态景观是国内绿道建设中应用较多的植被种植技术。
园林绿化主要采用花卉、灌木、乔木等,它具有观赏性强、整体效果好等优点,适合于城市内的绿道建设。
绿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绿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一、绿道建设的实践1. 实践案例一:上海外滩绿道上海外滩是上海市标志性的旅游景点,也是外滩地区许多市民的休闲场所。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上海外滩绿道建设成为了市民和游客关注的焦点。
在实施绿道建设的过程中,上海市规划部门充分考虑了外滩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保留传统建筑风貌和改善交通环境等方式,成功打造了一条贯穿外滩地区的绿道。
如今,上海外滩绿道成为了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也成为了上海市的城市名片之一。
2. 实践案例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绿道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比赛场馆所在地,也是北京市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地点。
为了满足市民对休闲空间的需求,北京市政府在奥林匹克公园周边建设了一条长达数公里的绿道。
在实践中,北京市政府组织了专业团队对绿道进行规划设计,并充分考虑了公园内部景观和周边交通情况,使绿道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
现如今,奥林匹克公园绿道成为了市民休闲健身的热门去处,也成功提升了周边的城市形象。
1. 绿道规划要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在进行绿道规划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
绿道不仅仅是一条休闲的步行道路,更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规划设计绿道时,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合理规划绿道的轴线、长度和连接性,使得绿道可以与城市的其它绿地、休闲设施等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善的城市绿地体系。
2. 绿道建设要关注生态环境在进行绿道建设时,必须充分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绿道通常沿着河流、湖泊、山脉等自然地形建设,因此在绿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地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在绿道沿线也要适当设置绿化带和景观设施,提升绿道的生态环境品质,使市民能够在绿道上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3. 绿道利用要考虑现实需求绿道的利用不仅仅是提供市民休闲的场所,更要考虑到市民的现实需求。
在绿道沿线应该设置适宜的运动器材、休息亭、公共卫生间等设施,以提升绿道的使用舒适度。
城市绿道网规划的实践与经验总结
城市绿道网规划的实践与经验总结城市绿道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健身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在长期的建筑和装修工作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我将结合个人实践和专业知识,就城市绿道网规划的实践与经验进行总结。
首先,城市绿道网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需求。
在规划过程中,要了解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确定绿道规划的目标和定位。
同时,要考虑城市的人口密度、用地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预期等因素,合理确定绿道的长度、宽度和位置,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并与城市其他功能区域进行合理的连接。
其次,合理划分绿道功能区域是城市绿道网规划的重要内容。
根据城市绿道的不同功能需求和市民的不同需求,可以将绿道划分为休闲娱乐区、健身区、文化展示区等不同功能区域。
在划定功能区域时,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景观特点,打造独特的空间氛围和风格。
第三,城市绿道网规划还需要考虑绿道的连通性和互通性。
城市绿道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而应该与周边的绿地、公园和景点进行有机的连接,形成一张有机的网络。
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绿道网的布局和路径的选择,使绿道能够方便地串联起各个功能区域,并与城市的主干道和交通枢纽进行连接,提高绿道的利用率和便捷性。
第四,城市绿道网规划还需要注重绿道的设计和施工细节。
在设计绿道时,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植被生态和水系规划等因素,打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绿道。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绿道的工程质量和建设安全,保证绿道的可持续发展和使用寿命。
最后,城市绿道网规划的实践需要注重与市民的互动和参与。
在规划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期望,以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在实施过程中,要开展相关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引导市民养成绿道休闲的好习惯,增强市民对绿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城市绿道网规划的实践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需要和市民需求,并注重细节和参与。
绿地规划实践心得体会
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绿地规划不仅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为一名从事绿地规划工作的从业者,我有幸参与了多个绿地规划项目,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绿地规划的重要性和挑战。
以下是我对绿地规划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绿地规划的重要性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通过绿地规划,我们可以优化城市生态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绿地规划能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社交互动等场所,有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绿地还能够美化城市景观,增强城市文化底蕴。
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绿地规划有助于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规划,我们可以提高城市绿地利用率,降低城市绿地维护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绿地规划实践中的挑战1. 规划理念与实际操作脱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规划理念与实际操作存在较大差距。
例如,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可能过于注重生态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者过于追求景观效果,而忽视了实际使用需求。
2. 技术手段不足绿地规划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能缺乏这些技术手段,导致规划效果不尽如人意。
3. 政策法规限制我国绿地规划政策法规尚不完善,部分地区存在法规滞后、执法不严等问题。
这给绿地规划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
四、绿地规划实践心得1. 强化规划理念在绿地规划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将规划理念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
同时,要注重规划与实际操作的衔接,确保规划成果能够落地实施。
2. 提升技术手段为了提高绿地规划质量,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城市绿道规划与建设实践
城市绿道规划与建设实践近年来,城市绿道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和关注。
城市绿道是指在城市内部或周边规划和建设的一条或多条绿地带,通过连接城市中的公园、广场、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廊道系统,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社交等多种功能。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道规划与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效果。
一、城市绿道规划的必要性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活压力等。
城市绿道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和休闲方式,可以缓解这些问题,提升城市的宜居性。
首先,城市绿道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通过绿化、水域修复等手段,城市绿道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其次,城市绿道可以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缺乏锻炼和放松的机会。
城市绿道提供了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市民可以在绿道上散步、跑步、骑行等,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减轻压力,增强体质。
此外,城市绿道还可以促进社交和文化交流。
市民可以在绿道上结识新朋友,参加各种户外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
二、城市绿道规划的原则城市绿道规划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首先,城市绿道规划应以人为本。
规划者应深入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期望,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绿道的路线和布局。
其次,城市绿道规划应注重生态保护。
规划者应考虑到绿道的生态功能,选择合适的植被和景观元素,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再次,城市绿道规划应与城市其他规划相衔接。
绿道的规划应与城市的交通、土地利用、景观等规划相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最后,城市绿道规划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规划者应考虑到绿道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制定合理的管理和运营机制,确保绿道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绿道建设的实践经验城市绿道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市民需求,结合具体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和技术。
绿道规划与建设之我见
绿道规划与建设之我见摘要绿道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放空间,可以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自然、文化、历史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本文阐述了东莞市绿道规划以及建设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以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多个问题。
关键词绿道;规划建设,东莞建设珠三角绿道网是广东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具体行动,对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活休闲一体化、促进宜居城乡建设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围绕贯彻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目前,东莞市已经编制了全市绿道网总体规划,并已陆续启动市级(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的建设。
一、东莞市绿道规划根据《东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2010—2020)》,至2020年东莞市将建成总长约2263公里的绿道,形成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结构合理、衔接有序、配套完善的绿道网络体系。
其中,区域绿道经过21个镇街,总长约225公里,构成绿道网的主体骨架;城市绿道覆盖全市32个镇街,总长约781公里,串联山水特色资源,形成绿道网的连通脉络;社区绿道约1257公里,衔接绿色出行和日常健身,是绿道网的细胞和微循环组织。
建成后,市民出行基本在10分钟内可进入绿道网,整体覆盖率达到0.9公里/平方公里,使绿道成为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二、东莞市绿道建设体会绿道建设突出连续化、低碳化、人性化。
以松山湖绿道系统为例:位于松山湖中心的滨湖区绿道累计投资两亿多元,设计路宽7米、总长42公里,重点串联中心公园、沟谷公园、岁寒三友公园、松湖烟雨和松湖花海等7大景观,营造出“路从花影过,人自柳荫来”的惬意骑车观光出行环境;园区交通绿道侧重连接各工业区、商业中心、社区学校等人口密集区,方便园区群众和游客“低碳出行”。
绿道选线或依山傍水顺势而行,或与园区道路结合同行,配以良好的绿廊系统和完善的自行车租赁点、驿站以及标识系统等设施,规划建设极富人性化。
绿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绿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道路不仅变得拥堵起来,还出现了交通事故频发的情况。
为了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绿道建设成为了许多城市的首选方案。
绿道是指在城市中按照绿地系统设计的线 shaped 通水渠等空间,具有视觉、舒适和休闲等功能,能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
绿道建设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改善道路和绿地的结合方式,尽量提高道路整体绿色和环保的效果。
在绿道建设的实践中,一些城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某城市将交通主干道两侧的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进行调整,将部分机动车道划归为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同时种植了大量的绿植和树木,形成了一条沿街而建的绿带。
这条绿带既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漫步和休闲的空间,又改善了城市的视觉环境,还起到了一定的吸附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一些城市还建设了城市骑行系统,将各个绿道连接起来。
市民可以通过自行车在绿道上骑行,既锻炼身体,又减少了车辆的使用频率,提倡低碳出行。
这种绿道骑行系统不仅方便市民,还有助于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和空气质量。
在绿道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要合理规划和布局绿道的位置和长度。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和绿地分布情况,确定绿道的位置和长度。
要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和树木。
不同的植物和树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景观效果有所不同,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和树木,能够保证绿道的效果和质量。
要加强绿道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定期修剪草坪,清理垃圾,保证绿道的整洁和美观。
绿道建设是改善城市交通和环境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未来的绿道建设中,需要继续总结和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绿道的质量和功能。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
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的经验总结
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的经验总结近年来,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对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一、科学规划城市绿化规划首先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人口分布情况等因素。
科学规划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提供适宜的休闲空间和环保的生态系统。
同时,科学规划也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二、多元植物配置城市绿化建设应该注重多元植物的配置。
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能够提供不同的生态效益。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抗灾能力,降低污染物浓度,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多元植物配置还能够创造美丽的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游客和投资。
三、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提供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能够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在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土壤水保持、施肥管理和植物配置等因素,以保证景观的可持续性和美观性。
四、水资源合理利用城市绿化建设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城市绿化规划应该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技术手段,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和节约用水。
采用雨水收集和蓄水池等技术,可以解决城市绿化用水的问题,提高城市绿化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五、参与公众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需要引起公众的广泛参与。
通过公众参与,可以增强市民对城市绿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提高城市绿化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公众参与可以包括市民的意见征集、参观绿化项目和参与绿化活动等形式,让市民从中感受到城市绿化带来的益处,并共同努力改善城市环境。
六、监督与评估城市绿化规划与建设需要进行监督与评估。
通过监督与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城市绿化的效果和质量。
城市绿道系统规划与建设
城市绿道系统规划与建设作为一名工程专家和国家专业的建造师,我对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专业性角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城市绿道系统的重要性、规划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城市绿道系统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绿道系统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此外,绿道系统还可以促进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
在规划城市绿道系统时,有几个原则是必须牢记的。
首先,绿道系统应该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居民的需求。
它应该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互衔接,尽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其次,绿道系统应该有一定的规模,并覆盖足够的地区,以便更多的居民可以享受到其带来的好处。
此外,绿道系统的布局应该合理,与城市的交通网络相结合,方便居民的出行活动。
在建设城市绿道系统时,需要考虑一些重要的问题。
首先是土地的选择和开发。
绿道系统的土地选择应尽量优先选择未被开发或轻度开发的土地,这样可以减少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
其次是绿道系统的设计和建造。
在设计绿道系统时,应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留出足够的空间供植被生长,并考虑到居民的需求,提供适当的设施和服务。
最后是绿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绿道系统的管理应该由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保持绿道系统的正常运营和维护。
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问题。
例如,绿道系统应该是无障碍的,方便年轻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使用。
绿道系统应该具有多样性,提供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的空间,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此外,在建设绿道系统时,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突出城市的特色和个性。
总的来说,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规划、居民的需求以及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因素。
规划和建设一个完善的绿道系统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国内绿道发展建设的技术总结与思考
国内绿道发展建设的技术总结与思考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加速发展,绿道建设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区域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道是指建在城市中自然、人文与资源优势地带的步行和骑行路线,便于市民休闲、健身和社交等活动,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载体。
一、国内绿道发展建设的成果和特点绿道的建设在全国各地方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小城市的新区规划设计和城市轴线建设中,已成为了重要的规划和设计方式。
国内绿道的发展建设具有一些特点,如下:1. 由政府主导,民间参与。
在中国,绿道建设主要由政府主导,组成多部门联合开展,包括城市规划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城市管理部门等,吸纳了民间社会组织、公共机构以及企业的积极参与,形成了多方共治的局面。
2. 实现城市绿化,促进社区发展。
城市的空气质量、生态环境等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绿道的建设填补了城市绿化较少的问题,同时也对城市社区进行了合理规划和建设,促进社区发展和综合利用效益。
3. 技术应用水平高,设计理念和建设质量高。
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生态化的新时代。
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面临着新的应用要求和技术支持。
新一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如“精细化城市建设、城市生态化、城市参与性、城市智能化”等,正逐步体现到绿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建设质量逐步提高。
4. 功能多样性强,受众面广。
绿道的规划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脱离城市繁忙的街道,而是具有多种功能,如自然观赏、环保、健身等,因此受众面广,特别是年轻人和老年人等大众化面向群体。
二、国内绿道发展建设的技术总结为了保障绿道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加强绿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以下是国内绿道发展建设的技术总结:1. 科学规划,优化设计。
城市绿道的建设需要提前进行规划设计,进行可行性研究,充分对绿道的需求进行调查,以及绿道内部的环境构成,然后根据数据进行评估,调整方案选址等,在实现多功能利用的基础上,满足市民的需求。
绿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绿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绿道,是指在城市绿地、水系等生态空间中,利用河道、道路、铁路等线性元素,构建连接生态、文化、历史景点的绿色步道,旨在打造自然与城市的融合体验区。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绿道建设也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新亮点。
本文将通过实践和思考,探讨绿道建设的相关问题。
绿道建设的重要性城市绿道建设,既能够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质,又能够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具体来说,绿道建设有以下的几个优点:1.提高生活质量绿道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享受休闲与体育活动的场所。
在绿道上,市民们可以沿着河边散步、骑车、跑步等等,尽情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
同时,绿道上还可以设置休息点、健身设施、景点等等,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休闲方式。
2.改善城市环境绿道建设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同时,绿道中的树木、花卉等植被也能够吸收噪音、缓解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3.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绿道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有效地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除此之外,绿道还可以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更良好的联系,让城市成为更宜居的地方。
在实践中,绿道建设首先需要确定建设地点和路线。
在确定地点时,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情况,包括地形、水系、植被、人文景观等等因素。
确定路线时,需要考虑最小化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并最大化满足市民休闲、体育、文化需求。
建设初期,需要做好前期勘测和设计工作,确保绿道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建设时需要采用绿色材料、保护环境植被、避免环境污染等措施。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障碍物的设置,确保老年人、残疾人也能够方便地进入绿道。
在绿道建设的日常管理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绿地、水系等环境资源,加强绿地保洁、安全监控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要全面落实绿道的维护和管理制度,确保绿道的长效稳定运行。
虽然绿道建设在许多城市中已经开始得到广泛开展,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工作,涉及到城市的环境、生态、社会等多个方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我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注重科学性。
科学性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
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生态系统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科学手段对绿地系统进行调查研究,明确规划的目标和目的,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善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比如遥感、GIS等,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现状和潜力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估和预测,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注重整体性。
城市绿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公园、绿地、绿化带、湿地、水系等多个组成部分,这些部分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规划要全面考虑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布局和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形成一个具有完整功能和良好结构的城市绿地系统。
同时,规划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整体需要和城市居民的多样化需求,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
再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注重生态性。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规划要充分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恢复破坏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规划要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建设和修复,合理布局生态功能区,提高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并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过程的恢复。
只有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态建设,城市绿地系统才能实现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注重人文性。
城市绿地不仅是城市的“肺部”,也是城市居民的“活动场所”。
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提供更多更好的休闲、娱乐和健身场所,满足居民丰富多样的文化和精神需求,改善居住环境质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
规划要注重绿地系统与城市其他功能区的衔接和融合,形成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城市绿地系统。
最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注重管理与保护。
规划是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和满足需求,但规划的实施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保障。
绿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绿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绿道是一种通过修建特定的绿色通道,将城市间的自然景观和公共空间相连接的一种城市建设模式。
它能够提供给居民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同时也能够起到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绿道建设已经成为了许多城市都争相推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绿道建设的实践一方面体现在不同城市对于绿道建设的不同引导方向和建设模式。
有一些城市偏重于打造市区内的绿道,将城市绿化景观与市民活动融为一体,如上海的绿地滨江带和广州的珠江绿道。
而在一些城市,尤其是大中小城市间的连接上,绿道的建设更注重于打造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如成都的柏林绿道和苏州的独墅湖绿道。
这些不同的绿道建设模式能够满足不同城市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城市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的优势。
绿道建设的实践还体现在对于绿道的设计和规划上。
绿道需要考虑到城市环境特点和居民的需求,合理布局绿色通道,并注重让绿道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在城市中心和繁华商业区周边建设绿道,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宁静、清新的环境;而在住宅区和建设区域周边建设绿道,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闲暇、休闲的空间。
绿道的设计还应该注重景观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维护,使绿道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道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既能够提供给居民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又能够起到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绿道建设的实践应该体现在不同城市对于绿道建设的不同引导方向和建设模式上,也应该体现在对于绿道的设计和规划上,更应该体现在将绿道与周边城市和社区的环境建设相结合上。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城市绿道的建设与发展,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注册城市规划师]华翔:《绿道规划与建设》培训学习心得
[注册城市规划师]华翔:《绿道规划与建设》培训学习心得1.绿道规划起源1.1 中国古代绿道规划中国古代绿道规划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 000多年的周代,当时在城市布局与筑城思想方面,已能采取顺应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山体、自然河道建造城墙与城壕,并且颁布了沿城壕外围必须植树造林的第一部法律;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管子已提出沿河岸造林能加固土壤,防止洪水侵袭;从隋代(581- 618年)沿京杭大运河种植大量的柳树,到宋代沿杭州钱塘江河岸种植了10多排树木,这些都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所开展的大规模、有目的的绿道建设项目。
而自秦代开始(公元前221年),至明代正德年间(1518年),在川西古蜀道上先后开展了8次大规模的行道树种植与维护,形成的随着古栈道、驿道延伸,林木茂盛的林荫古道——举世闻名的剑门蜀道“翠云廊”,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绿道。
1.2 西方近代绿道规划中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繁荣,绿道规划研究重点区域已从古老的中国转向西方。
人们提出了“理想城市”建设模式,形成了轴线干道加规则广场的城市建设范式。
如法国巴黎在此时期沿塞纳河建设的林荫大道,即是早期西方国家所建设绿道的典型实例。
19世纪中期,奥姆斯特德(F. Olmsted)等在美国波士顿地区规划了一条呈带状分布的城市公园系统,即通过林荫大道将城市公园联系起来,就像一条祖母绿翡翠项链环绕在城市周围。
这是西方国家所公认的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比我国的翠云廊大约晚近2000年)。
19世纪末,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建设模式,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在城市外围设置连续完整的绿带与放射状的绿楔,将城市与自然环境有机联系起来,以降低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环境的影响。
由此可见,早期绿道规划呈现围绕着沿河流、道路等线状分布的特征,功能上体现了其连通性与审美游憩价值,在生态价值方面仅限于为人们提供接近自然风景的机会。
1.3 “绿道”概念的正式提出“绿道”(Greenway)一词1959年首次出现并被威廉.H.怀特(William H. Whyte)所用。
建设文明绿色生态廊道心得体会7篇
建设文明绿色生态廊道心得体会7篇建设文明绿色生态廊道心得体会篇1生态文明是一种千古传承的优秀文化。
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
建设生态经济区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载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
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
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
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因此,在建设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层关系:一、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
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要做到既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
我们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人、自然、经济的高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使全县农业发展逐步走上生态化、有机化、规模化的良性轨道。
国内绿道发展建设的技术总结与思考
从早期的公园绿地连接到现在的 城乡统筹绿道网建设,绿道的概 念和实践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
绿道建设的意义与目的
01
02
03
生态意义
绿道建设有助于保护生态 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改善环境质量。
社会意义
绿道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休 闲、娱乐、锻炼的空间, 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经济意义
绿道建设可带动相关产业 的发展,如旅游、餐饮、 体育等,为城市经济发展 注入新的活力。
技术方向
研发与应用生态友好型建筑材料,提高绿道建设的资源利用 效率和环境友好性;加强绿道建设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提高 绿道管理效率和使用体验;开展绿道建设技术交流与培训, 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报告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结构
本文将从绿道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技 术总结、思考与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论 述。
主要内容
报告将重点分析国内绿道建设的成功 案例、技术应用、存在问题与发展趋 势,并提出针对性的思考与建议。
02
国内绿道建设技术发展总结
绿道规划与设计技术进步
数字化技术应用
在绿道规划与设计阶段,充分利 用GIS、遥感等数字化技术,进行
维护工作。
绿道监测与维护技术创新
智能化监测技术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监测技术,实时监测绿道的生态环境 、设施状况、人流动态等信息,为绿道的维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修复技术
针对受损或退化的绿道生态环境,采用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恢复和提 升,保障绿道的生态功能持续发挥。
绿色维护技术
在绿道维护过程中,采用绿色维护技术,如生物防治、可再生材料等 ,降低维护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道的可持续发展。
绿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绿道建设的实践和思考绿道建设是指在城市或乡村地区沿袭自然景观、独特环境、历史文化等特点打造一条具有观光、健身、休闲、生态保护等多功能的绿地走廊。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度增加,绿道建设逐渐受到各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绿道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思考。
绿道建设要从整体规划入手。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或乡村的特点以及居民的需求。
绿道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有机地融入到城市或乡村的布局中。
规划时要考虑到绿道的长度、宽度、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沿途景点的设置等因素,以便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还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绿道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
绿道建设要注重功能多样性。
绿道不仅可以提供市民健身的机会,还可以用于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等多种功能。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可以设置跑步道、自行车道、散步道等设施,以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
还可以设置休息区、游乐设施、文化展示区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还可以在绿道上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会、展览等,增加绿道的吸引力和互动性。
绿道建设要注重宣传和教育。
绿道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提升市民环境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平台。
在建设过程中,可以设置信息牌、展示板等,向市民传达绿道的环境保护理念和历史文化背景。
还可以组织社区活动、讲座等,宣传绿道的功能和意义,增加市民对绿道的认识和参与度。
通过教育宣传,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绿道建设和保护活动中。
绿道建设是一项既具有实践性又具有思考性的工作。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整体规划、生态保护、功能多样性和宣传教育,以打造一个符合市民需求和环境保护的绿色走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绿道建设的目标,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的12月1日—12月3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广东省建设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举办的注册执业师继续教育选修课“绿道规划与建设”的主题学习班,这次培训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实地的参观考察学习,让我们在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珠三角绿道网的考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绿道”的认识,也让我了解了绿道作为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过合理的规划建设,有机串联了各类有价值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兼具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对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0年2月,广东省出台看《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启动省立绿道主线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在珠江三角建设6条总长约1690公里的绿道网,并提出了“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设计目标,到现在已经是设计目标提出来的一年时间。
我看到了我们广东省在完成这个目标所付出的努力。
《报告》显示,截至7月底,珠三角各市累计建成区域绿道1539.7公里,分别占原定年度计划里程(1905.61公里)的80.8%及全线贯通里程(2254公里)的68.3%,累计投入使用里程1112.5公里。
绿道网建设虽然进展较快,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部分城市出现为赶工期轻质量、轻规划、轻配套等现象。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基本建成”的目标任务,2010年底要实现100%省立绿道的路基全线贯通,确保行人和骑车有“绿”,又有“道”,并配备标识系统、安全、卫生等必要的设施。
《报告》称,绿道网建设虽然进展较快,但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仍然存在问题。
问题:
建设质量和进度难以保障
目前,珠三角大部分绿道是依托原有较好条件的路段改建,且相关配套设施尚未完善;部分城市尚有部分路段(主要是实现路基贯通的路段)的施工图设计未完成,要完成年度建设目标的任务繁重,出现为赶工期轻质量、轻规划、轻配套等现象。
绿道绿量不足,标准偏低
一、是过多地关注自行车道建设,错误或简单地将绿道理解为自行车道,甚至直接在公路侧边划出自行车道或过多利用现有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作为绿道,无法达到绿道生态、安全、休闲的基本要求。
二、是部分绿道线路受到条件限制,需要借道建设,无法满足绿化隔离、生态通廊等方面的建设要求。
三、是绿化缓冲区的划定工作不尽如人意。
绿道分散,串联任务较重
绿道网建设的关键是要有效串联“绿点”、“绿线”、“绿面”,建立起一张“绿网”。
各市目前的工作重点集中在示范段建设以及直接利用现有设施改造方面,路段较为分散,下半年的建设量很大。
同时,大部分城市对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的考虑不足,对如何实现省、市、社区三级绿道的全面对接,亟须加强研究。
绿道建设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千秋大业。
规划、设计、建设好绿道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在建设中我们也应该坚持深入科学发展观,合理规划,科学建设,从实际出发,更好更快的把绿道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