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资料常用分类与分级

合集下载

会考必备地图知识点总结

会考必备地图知识点总结

会考必备地图知识点总结一、地图的类型1. 按用途分类地图按用途可分为地形图、土地利用图、气候图、经济资源分布图、交通运输图等。

地形图是以真实的地貌特征为主要内容的地图,主要用于研究地形、地貌和地势。

土地利用图主要描述用地情况和土地的利用形式。

气候图是以气候要素为主要内容的地图,用于表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经济资源分布图用于反映各种经济资源的分布状况,如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

交通运输图主要描述某一区域的交通网和交通运输情况。

2. 按比例尺分类地图根据比例尺的不同分为大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大比例尺地图一般指比例尺较大的地图,如1:5000、1:10000的地图,主要用于研究较小范围的区域。

小比例尺地图指比例尺较小的地图,如1:1000000、1:5000000的地图,主要用于研究较大范围的区域。

3. 按图形类型分类地图可分为平面图、立体图、立体平面图、主题图等。

平面图是指用平面来表现地球的地图,是地图的常见形式。

立体图是将地图上的要素以立体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地图更加直观。

立体平面图是将立体图和平面图相结合的一种地图形式。

主题图是以某个特定主题为内容的地图,如人口分布图、气候分布图、地形图等。

二、地图的制图方法地图的制图方法主要包括平面测量、地形测量、卫星摄影测量、无人飞行器摄影测量等。

平面测量是地图制图的基本方法,通过测量可得到地图上各种要素的位置和大小。

地形测量是测量地表高程和地形特征的方法,用于制作地形地图。

卫星摄影测量是通过卫星拍摄的影像资料来获取地图信息,是地图制图的重要手段之一。

无人飞行器摄影测量是利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地图制图方法。

三、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过程,是地图制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地图投影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如圆柱投影、圆锥投影、平面投影等。

圆柱投影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圆柱面上,再展开成平面,如墨卡托投影和兰伯特投影。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地理环境诸要素(内容)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并经过制图综合(特征)的一种缩小表像(形式)以表达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数质量特征及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目的、结果)。

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 (可测量性、可比性) ;地图必须经过科学制图综合(清晰性、一览性);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直观性、易读性);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传递性、持久性)。

数学要素(骨架) :地图坐标、投影、比例尺、控制点等地理要素(主体) :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形,文字标记辅助要素(润滑剂):说明地图的编制情况,为应用提供相关内容,在主要图形的外侧,如图名、图号、图例、比例尺等;对主要图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如统计图表、剖面图、测图时间、出版单位等按比例尺分: -大比例尺地图(≥1:10 万) -中比例尺地图( 1:10 万~1:100 万) -小比例尺地图(≤1:100 万) -微缩地图按地图的图形内容分类: -普通地图(是指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 -专题地图 (是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a=[φ/4°]+1 φ纬度; b=[λ/6°]+31 λ经度 1:1 万(G) 1:5000(H)c=4°/△φ-[(φ/ 4°)/△φ] △φ图幅纬差2′30″ 1′15″d=[(λ/6°)/ △λ]+1 △图幅经差3′45″1′52.5″X1X2X3 X4 X5X6X7 X8X9X10λ0=(X2X3-31)*6° φ0=(X1-1)*4°λ =λ0+(X8X9X10-1)* △λ φ =φ0+(4°/△φ-X5X6X7)* △φ法的综合性科学┏理论地图学(地图学理论基础) ~地图信息、传输、模式、认知理论;地图可视化原理、数学制图原理、地图语言学 (地图符号学) 、地图感受理论、地图概括 (制图综合)理论、综合制图理论、地学信息图谱理论现代地图学╋ 地图制图学 (地图编制方法与技术) ~普通地图制图学、专题 **、遥感制图学、计算机制图学、地图印制学与计算机出版系统、多媒体电子地图与网络地图设计和制作┗应用地图学(地图应用原理与方法) ~地图功能、评价、分析与研究方法、使用方法、信息自动分析和处理系统、应用、数字地图应用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地理信息数据 分类分级依据

地理信息数据 分类分级依据

地理信息数据分类分级依据
地理信息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它包括地理空间位置、形状、大小、属性等信息。

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和分级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重要基础,它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信息数据。

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空间位置: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根据地理空间位置进行分类,例如城市、农村、海洋等。

2. 地理特征: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根据地理特征进行分类,例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3. 地理属性: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根据地理属性进行分类,例如气候、植被、土壤等。

4. 地理用途: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根据地理用途进行分类,例如农业、林业、渔业等。

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级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精度:地理信息数据的精度可以根据数据的精度进行分级,例如高精度、中精度、低精度等。

2. 时间:地理信息数据的时间可以根据数据的时间进行分级,例如历史数据、现状数据、预测数据等。

3. 范围:地理信息数据的范围可以根据数据的范围进行分级,例如全国范围、地区范围、城市范围等。

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和分级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重要基础,它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信息数据,从而更好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表达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 知识清单

《表达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 知识清单

《表达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知识清单一、地图的定义与分类(一)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

它反映了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

(二)分类1、按内容分普通地图:综合反映地表自然和社会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包括地形、水系、植被、居民点、交通线等基本地理要素。

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如气候图、人口图、交通图等。

2、按比例尺分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大于 1:10 万,内容详细,精度高。

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在 1:10 万至 1:100 万之间,能反映较大区域的地理状况。

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 1:100 万,概括性强,主要用于宏观了解地理分布。

3、按制图区域分世界地图:展示全球地理状况。

大洲地图:如亚洲地图、欧洲地图等。

国家地图:详细描绘一个国家的地理信息。

省(市、区)地图:展现特定行政区域的地理情况。

二、地图的构成要素(一)图形要素是地图根据制图的要求所表达的内容,包括地物、地貌和其他地理要素。

(二)数学要素1、地图投影:将地球表面的曲面转换为平面的数学方法。

2、坐标系统:确定地面点在平面上的位置。

3、比例尺: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三)辅助要素1、图名:地图的名称,简明扼要地反映地图的主题。

2、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线条和颜色的解释和说明。

3、指向标:指示地图的方向。

4、文字说明:补充地图内容的文字描述。

三、地图的绘制方法(一)实测成图通过实地测量获取地理数据,然后绘制地图。

(二)编绘成图利用已有的地图资料、影像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经过整理、分析和综合,编制新的地图。

四、地图的用途(一)军事领域用于战略规划、战术指挥、武器定位等。

(二)交通领域帮助规划道路、航线,指导出行。

(三)城市规划了解城市布局,规划城市建设。

(四)资源勘查寻找矿产、水资源等。

地图的种类有哪些

地图的种类有哪些

地图的种类有哪些
地图的种类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图种类:
1. 政治地图:显示国家、边界和首都等政治信息,用于了解各个国家和行政区划。

2. 物理地图:显示陆地、水体、山脉、河流和湖泊等地理特征,帮助人们理解地球的自然地貌和地形。

3. 多彩地图:以鲜艳的颜色标识不同的地区,使地图更易于阅读和区分。

4. 气候地图:显示气候区域、季风路径和气候类型等信息,有助于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

5. 交通地图:主要展示道路、铁路、航线和交通枢纽等交通网络,方便人们规划旅行路线和出行方式。

6. 地形地图:以等高线、山脉和峡谷等方式表示地形起伏和地势高低,有助于户外运动和地质研究。

7. 统计地图:使用统计数据来展示人口、经济指标、资源分布等信息,帮助分析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

8. 海图:专门用于航海和海上活动的地图,显示航道、港口、浮标和深度等海洋导航信息。

9. 火星地图:显示火星表面的地理特征和探测器着陆点等信息,用于研究和探索火星。

10. 旅游地图:为游客提供旅行目的地的详细信息,包括景点、酒店、交通和旅游路线等。

这些只是常见的地图种类,根据不同使用场景和需求,还可以有其他特殊类型的地图,如地下地图、历史地图和环境地图等。

初一地理知识点之地图分类

初一地理知识点之地图分类

初一地理知识点之地图分类
初一地理知识点之地图分类
普通地理图是以同等详细程度来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2.按其专题学科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

3.按其具体应用分为: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4.按其使用形式分为:挂图、桌面图、地图集(册)等。

5.按其表现形式分为:缩微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影像地图等。

6.按其印刷开本分为:16开、8开、4开,对开,全张、两全张、三全张、四全张,九全张。

7.按地图分类:地图集,电子地图,三维地图,卫星地图,影像地图等。

总结:它是按照统一的规范和符号系统测(或编)制的,全面而详尽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有较高的几何精度,能满足多方面用图的需要,是国家各项建设的基础资料,也是编制其它地图的原始资料。

地理有关地图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有关地图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有关地图的知识点总结一、地图的种类1.按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1)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较大,通常在1:1000、1:5000等,在城市规划、矿区开发等领域使用较多。

(2)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一般在1:50000、1:100000等,适用于行政管理、交通运输规划等领域。

(3)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较小,通常在1:500000、1:1000000等,适用于国家间边界的划定、世界地图等。

2.按内容分为政治地图、物理地图、人文地图。

(1)政治地图:主要显示行政区划、交通运输、城市分布等。

(2)物理地图:主要显示地形地貌、水系、地质构造等地理自然环境。

(3)人文地图:主要显示人口分布、文化景观、宗教信仰等。

3.按使用目的分为专题地图和综合地图。

(1)专题地图:主要突出某一特定地理现象,如气候分布图、人口密度分布图等。

(2)综合地图:显示地理现象的全貌,如地球仪、政治世界地图等。

二、地图的制作和使用1.地图的制作主要分为地理调查、测量制图、图形符号设计和地图编辑等环节。

(1)地理调查:通过地面调查、卫星遥感等手段收集地理信息。

(2)测量制图:通过测量地形地貌、水系分布等获取地理数据。

(3)图形符号设计:根据地理信息设计符合地图表达的图形符号。

(4)地图编辑:将地理信息图形化表达,制作成地图。

2.地图的使用主要包括信息查询、路线规划、教学研究等多个方面。

(1)信息查询:可以通过地图查找地名、地形、城市分布等信息。

(2)路线规划:可以通过地图规划行程、查找地图上的道路和交通线路。

(3)教学研究:地图是地理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地图展示地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三、地图阅读技巧1.理解比例尺: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距离和面积。

2.识别方向:地图上通常有方位指示标识,通过指示标识可以确定地图的朝向。

3.分辨图例:地图的图例是用来说明各种符号和颜色的含义,要认真阅读图例。

地图的分类

地图的分类

随着地图广泛使用到各种领域,地图的品种五花八门,可以说地图的品种是无限的。

为了便于制作,使用和管理地图,有必要对地图加以分类。

(一)地图按其内容分类
普通地图
是以 相对平衡
(
对表示的现象同等看待,没有哪一要素更重要一些,但它们在图上并不是一样多,其多少根据实地情况来定。

)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人文现象的地图。

专题地图
以某一项或几项要素为主题,详细 加以表示,而其他要素则视反映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转绘。

普通地图按内容的详细程度可分:
地形图
详细表示自然现象和社会人文现象 的地图。

一般比例尺大于1:100万。

一览图(地理图)
表示的内容较概略,但 主要目标很突出,强调反映各要素
的基本分布规律,比例尺<1:100万。

( 二)地图按比例尺分类
国家基本比例尺:
1:5000,1:1万, 1:2.5万,1:5万,1:10万, 1:25万,1:50万,1:100万。

(三)按地图所包括的区域范围分类
世界图:包括整个全球的地图
大陆地图:包括一州或几州的地图
部分大陆图:包括某个州的一部分的地图
国家地图
省(区)地图
市,县地图
乡镇地图
(四)按其他标志分类
按地图用途:
通用地图 : 向读者提供科学参考或一般参考的地图。

专用地图: 为各种专门用途而制作的地图。

按地图的使用方式
桌面用图,挂图,野外用图,折叠图
按地图的存储介质
纸质地图,胶片地图,丝绸地图,磁介质地图
按地图的感受方式
视觉地图,触觉地图(盲文地图)。

地图的分类

地图的分类

地图的分类1.地图的分类地图分类的标准:地图内容(主题)、比例尺、制图区域范围、用途和使用方式1.1.地图按内容分类地图按所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等内容的种类、性质和完备程度,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型,且各自又可细分出若干子类。

1.1.1.普通地图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内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

其基本内容有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等六大地理要素,此外还表示测量控制点、独立地物、管线与垣栅等要素。

这类地图的特点是着重描绘地区轮廓、地面起伏形态、自然状况和人类活动的成果。

普遍地图是最常见的一种地图,应用很广泛,具有很高的通用价值,常为社会各部门所使用,广泛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

主要供研究地域的基本情况、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分布规律,同时也是制作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①平面图不考虑地球曲率影啊,把小块地区的地球表面(水准面)当作水平面,将地面上的地物按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用缩小的相似图形表示其平面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所测绘的地图,称平面图。

平面图的显著特点是涵盖的实地范围很小,比例尺很大,一般大于1∶5000,在一幅图内比例尺处处相同。

为工程施工和编制详细现划用图。

②地形图在平面图纸上既表示制图区域地物的平面位置,又用特定符号表示其地貌形态的地图,称地形图。

对较大制图区域,因考虑地球曲率影响,需要采用一定的地图投影,按一定的精度要求测绘其地物和地貌,用图解图形或符号表示。

地形图的特点是地图比例尺构成系列,一般由1∶500至1∶100万,其中<1∶5000的地形图图上各处比例尺不完全相等;多为实测的或据实测地图编绘而成的;具有统一的大地控制基础、有统一采用的地图投影和分幅编号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均严格按照测图规范、编图规范和图式进行作业;详细而精确地表示地面各要素;便于在图上进行量测和野外实地使用。

地形图为国家各项建设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军事指挥和科学参考用图,亦是制作其它地图的基本资料。

地图学考点资料大全

地图学考点资料大全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经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基本特征:3+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坐标系统投影比例尺地图功能:信息载负功能(直接信息、间接信息)传递功能认知功能(1把握事物整体、全局的概念2获得事物或现象的定性和定量特征3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4有利于探求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模拟功能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1:10万;中比例尺1:100万≤比例尺≤1:10万;小比例尺< 1:100万按地图图型(或内容)划分:普通地图(1:100万、50万、25万、10万、5万、2.5万、1万、1:5000)专题地图;专用地图;特种地图按区域范围划分:自然区、行政区、按经济区成图方法:实测成图法(大比例尺地图)编绘成图法(中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地图)数字制图法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包括理论、技术和应用三个部分(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大地体是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似于梨形的椭球体。

大地水准面:当海洋完全静止的时候,假设这个静止海平面是一个无波浪、无潮汐、无水流、无气压变化,处于流体平衡状态的平均海水面,可以设想这个平均海平面向大陆延伸,穿过大陆和岛屿,最终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

地球的物理表面:大地水准面(大地体);数学表面地球椭球体椭球体三要素:长轴a,短轴b,扁率α=(a-b)/a地理坐标经纬度,以法线为依据建立的:大地经纬度、地心经纬度,小比例尺可用地心;以铅垂线:天文经纬度地图学上通常采用大地经纬度我国建立的大地坐标系统参心坐标系:北京54大地坐标系统、西安80大地坐标系统,地心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1980年西安坐标系GRS1975椭球体,西安坐标系的大地原点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泾阳县我国海拔高程的起算面是以黄海海平面,水准原点在青岛观象山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行定位时,至少需要收到几颗卫星发出的信号才能准确定位?其定位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画图并列出其公式)?4个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中国地图史笔记

中国地图史笔记

中国地图史笔记第一部分:地图基础知识一、什么叫地图(一)地图的三个基本特征1、具有特定的数学法则,使地图具有可测量性。

2、运用特殊符号和注记系统。

3、实施制图综合。

(二)地图构成的三要素1、数学要素(指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

例如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网、高程系、地图分幅等)2、地理要素(指地图上表示的具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因此又可分为自然因素如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和社会经济因素如居民区、交通线、行政区划等)3、辅助要素(指便于读图、用图的某些内容。

例如图名、图号、图例和地图资料说明以及图内各种文字、数学注记)二、地图分类(一)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1、普通地图:是以表达地表的各种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六要素)为主要制图对象的地图。

2、专题地图:根据专业需要,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图,如气象图、人口分布图、地表分布图等。

(二)按比例尺分1、大比例尺地图:1:10万以及更大2、中比例尺地图:1:10万至1:100万之间3、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以及更小另外,我国把比例尺小于1:100万的普通地图又称为地理图或者一览图,把比例尺大于等于1:100万的普通地图统称为地形图,其中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这8种地形图称为国家基本系列地形图。

三、地图的作用1、科学研究方面(1)研究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

如地震图。

(2)研究制图现象的相互关系和制约关系。

如人口和地形的关系。

(3)利用地图研究各种制图现象的动态变化。

如黄河下游变迁图。

2、国民经济方面(1)进行区划和规划(2)进行资源勘察、设计和开发(3)进行各种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和施工3、国防建设方面4、政治、文化教育,日常生活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地图来指示方向。

四、地图的成图方法1、实测成图法。

2、编绘成图法(依据已有地图和其他编图资料)。

地图学复习资料

地图学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连续比率方式:使地图中每一个符号的大小都与其代表的实际数值按比例一一对应的方式。

粗细等高线:是将地形受光面的等高线用细线划表示,地形背光面的等高线用粗线划表示,这样可以增强地形的立体感。

遥感技术:利用航空和卫星数据进行各种地图编制的过程常规编图:根据地图、航空像片判读成果、统计数据、文字资料及必要的外业调绘,应用传统的制图技术编制地图的方法。

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的量。

矢量图是指在计算机中用数学公式表示图形元素的图,任意放大缩小都不会失真。

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RTK定位技术:建立在流动站与基准站误差非常类似的基础上的,他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施动态定位。

符号化:地图数据的符号化其实质就是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是地图概括的最终结果的体现。

局部比例尺:除保持主比例尺的点或线以外其他部分的比例尺。

条件比率符号:符号面积S与其代表的数值M之比符合某一函数关系的符号,也叫相对比率符号。

离散分布:在制图区域内整体呈2维或3维面状,但个体单元相对独立妾存在间隔的分布现象。

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它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

符号化:见上图幅注记:指对整幅图的各种说明文字,如同名、图例说明、制图说明等。

等高线平距:在地形图上,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平滑化:数字图像处理中,当像元放大后,图像的边界就会出现锯齿状,经过增加像元内插处理,加大像元分辨率,使图像细化。

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形成的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

栅格:指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象元或象素由行、列定义,并包含一个代码表示该象素的属性类型或量值,或仅仅包括指向其属性记录的指针。

顺序量表:将数组按顺序排列,其结果没有绝对的零值。

翻版:在地图制印生产中,把出版原图经过复照所获得的底版分别制成多色印刷所需底片的过程连续比率方式:见上地图: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常识

地图常识

地图的分类一 .按区域范围分类:分为世界图、国家图、分区图、省图、市县图、乡镇图等;二.按地图内容分类:分为两大类,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基本要素包括居民地、交通网、水系、地貌、境界、土质植被等)的地图。

其中详细表示地面的各基本要素的叫地形图;内容比较概略,但主要目标很突出,以反映各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主的地图称为地理图;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地形地理图。

专题地图是以普通地图作为底图基础的,重点反映某一种或几种专门的要素,依内容要素可分为:自然地理图、社会经济地图和工程技术图。

三.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形图:1:5千—1:2.5万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地形图:1:5万—1:25 万比例尺地形图小比例尺地形图:1:50万-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我国称 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普通地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按国家测绘局制定的统一技术标准制图(规范、图式)。

地图的数学基础一 . 地球椭球体地球是一个表面很复杂的球体,人们以假想的平均静止的海水面形成的“大地体”为参照,推求出近似的椭球体,理论和实践证明,该椭球体近似一个以地球短轴为轴的椭园而旋转的椭球面,这个椭球面可用数学公式表达,将自然表面上的点归化到这个椭球面上,就可以计算了。

常用的一些椭球及参数:海福特椭球 (1910) 我国 52 年以前基准椭球,a=6378388m b=6356911.9461279m α=0.33670033670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1940 Krassovsky) 北京 54 坐标系基准椭球,a=6378245m b=6356863.018773m α=0.335232986921975 年 I.U.G.G 推荐椭球 (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1975) 西安 80 坐标系基准椭球a=6378140mb=6356755.2881575m α=0.0033528131778WGS-84 椭球 ( GPS 全球定位系统椭球、 17 届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 WGS-84 GPS 基准椭球,a=6378137m b=6356752.3142451m α=0.00335281006247地球椭球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由该点的纬度 (B) 和精度 (L) 确定,即地面点的地理坐标值,由经线和纬线构成两组互相正交的曲线坐标网叫地理坐标网。

地图分级

地图分级


2.等间隔分级

等间隔分级即等步度分级。
H数列最高值,L位数列最低值,N为 分级数 级差:D=(H-L)/N 某下一级的下限值:Ai=L+(i-1)D


3.有系统的不等步度的分级

按某一恒定速率递增(递减)
按某一加速度递增(递减) 按某一减速度递增(递减)


3.有系统的不等步度的分级
地图学的分级处理
地理信息11-1班
要点
1.专题地图制图数据的分级处理意义(p.384) 2.等间隔分级(p.385) 3.有系统的不等步度的分级 4.变数据不仅可以描述事物的等级和次序,而且可以定 量地描述事物间差异的大小。有人称这种差异为“距 离”。分级数据反映事物的相对关系,而不是绝对关系。 当两事物的距离为零时,两事物是相同的,否则是相异 的。距离越大其差异也越大。分级数据以数值来描述事 物,但当数值为零时,并不意味着“没有”。分级数据 其数值的零点设置具有随意性,人们关心的是事物间的 间隔,而不是绝对数值。使用分级数据必须统—数值的 单位,如城市人口状况按人口密度分级,<100,100~ 500,500~1 000,≥1 000,单位统一为人/平方公里。 农业生产水平按总产值(万元)分为<1000,1000~5000, 5000~10000,≥10000等。
1.专题地图制图数据的分级处理

意义:对于解释现象的分布;发展变 化规律有着重要作用。 用途:专题地图中的定点符号法,动 线符号法,统计图表法,等值区域法, 等值线法表示的专题地图都需要对庞 大的数据进行分级。

1.专题地图制图数据的分级处理

一般分为4~7级
一般分为等间隔分级,有系统的不等 步度的分级

地图有关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图有关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图有关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图的种类1.按制图尺度来分类地图根据制图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大比例地图、中等比例地图和小比例地图。

大比例地图:大比例地图是指制图尺度较大,例如1:10 000、1:25 000及1:50 000以上,较为详细。

中等比例地图:中等比例地图是指制图尺度一般,例如1:100 000、1:250 000及1:500 000,地图信息丰富度适中。

小比例地图:小比例地图是指制图尺度较小,例如1:1 000 000、1:5 000 000及1:10 000 000以上,地图信息较为简略。

2.按地图用途来分类地图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专题地图、地形图、地理图、国土图等。

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指针对某一主题或某一问题而制作的地图,例如气候专题图、人口分布专题图、经济活动专题图等。

地形图:地形图是用来表现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地图,其中包括山脉、河流、湖泊等地形要素。

地理图:地理图是用来表现地理现象的地图,包括气候、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

国土图:国土图是用来描述国家行政区划、资源配置、交通布局等国土要素的地图,一般用于国土规划和管理。

3.按地图形式来分类地图根据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物质地图、虚拟地图、电子地图等。

物质地图:物质地图是以纸质或其他材料为载体的地图,一般需要通过印刷等工艺制作。

虚拟地图:虚拟地图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等技术制作的地图,可以在电脑或手机屏幕上显示,便于查阅和传播。

电子地图:电子地图是指以电子设备为载体的地图,通常以数字格式存储在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中,如GPS导航地图。

二、地图的制图方法1.地图测量地图制作的第一步是进行地图测量,通过测量能够确定地表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地图测量包括地球测量和制图测量两种。

地球测量是指测算地球表面各点的地理位置、坡度、高程、方位、形状等地球测量元素并编制记录这些元素的一般图册的测量。

制图测量是指测算地图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的地理位置、面积、长度、方位、高程等制图测量元素,并将这些要素准确地反映在制图上的测量。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导论一.地图的定义与基本特征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数学法则的结构——(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图形的形状变化和尺寸变化)符号系统的运用——(地理信息的图形借助地图符号,地图是符号的模型)二、地图的功能与分类1.地图的功能:(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分为直接(从图中直接反映)和间接信息(分析)组成,(2).地图的传递功能将制图者和用图者联系起来,统一在地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3).地图的模拟功能所需表示的对象,在众多特征中抽取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进行实物的模拟(4).地图的认知功能用图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图形进行联想和推演和各种分析2.地图的类型(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2)按区域划分(了解)A.星球图、地球图B.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C.国家图、行政区图D.局部区域图(3)按照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不偏重哪一个要素,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专题地图(各自学科体系进行层次细分,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5)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按语言种类按历史年代按出版和使用方式三、地图学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了解)3.地图学的相关学科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一、地球体与大地坐标系1.大地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指描述地球表面空间位置的数学参照系。

2.大地水准面: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3.参考椭球:与某个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的地球椭球4.坐标系分类:天文坐标系、大地坐标系5.4.国家高程基准二、地图投影1.地图投影的概念: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不可展的地球曲面运用特定的数学方法展示到平面上,最终在地表面点与地图平面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书482.地图投影变形:(类型)书51(1)长度(距离)变形:(2)面积变形:(3)角度(形状)变形3.地图投影的分类(一)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1)几何投影:源于透视几何原理,以几何特征为依据,将地球面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或可以展成平面的圆柱面和圆锥面等几何面上从而有(1)方位投影(2)圆柱投影(3)圆锥投影(2)非几何投影:通过数学解析方法,不借助辅助投影面,根据制图的特定要求选择合适的投影条件,求出投影公式,来确定平面与球面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1)伪方位投影(2)伪圆柱投影(3)伪圆锥投影(4)多圆锥投影(二)按投影变形性质分类(1)等角投影(球面上小范围的地物轮廓投影后,仍保持形状不变,角度想等)(2)等积投影(面积相同)(3)任意投影(长度,面积,角度变形同时存在)4.地图投影的选择(64)(一)投影选择的依据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2.比例尺3.地图的内容4.出版方式(二)世界地图投影方式的选择1.多圆锥投影2.圆柱投影三、地图的比例尺与分幅计算1.主比例尺:对地球半径缩小的比率2.复式比例尺:每一条纬线(或经线)单独设计一个直线比例尺,将各直线比例尺组合起来就成为复式比例尺。

地图学复习重点

地图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1、地图: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3、地图的基本特征: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4、测制地图的方法:实测成图、编绘成图5、地图的构成和作用: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作用:1.经济建设2.科学研究3.国防建设4.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6、地图的分类及相关概念: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有普通地图、专题地图2.按比例尺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图3.按区域分类包括多个层次:——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国家图以及下属的行政区区域地图;——局部区域图:海洋图、海湾图、流域图。

4.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虚地图5.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动态地图6.按地图维数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7.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按语言种类、按出版使用方式、按感受方式、按历史年代7、地图的功能: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第二章:地形图及其应用1.地形图的特点和内容:内容:水文、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和境界线。

特点:(1)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

(2)采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3)统一的制图规范和图式。

2.地形图的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3.分带和地图投影分带: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规定1:2.5万——1:50万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1:1万及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

地图投影:我国大、中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即高斯——克吕格投影。

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采用等角圆锥投影。

4.平面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直角坐标网1.坐标系的建立和起算直角坐标网是以每一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纵轴(X轴),赤道作为横轴(Y轴),纵坐标以赤道为0起算,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

地图的一般分类

地图的一般分类

地图的一般分类
地图可按内容、比例尺、用途、绘图区域、使用方式、年代等进行分类。

按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普通地图指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内容包括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水系、植被等)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点、行政区划、交通线路等)。

这类地图可为国家经济、文化、国防建设提供必要的资料,也是绘制专题地图的底图。

专题地图,着重表示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某一种和几种要素。

这类地图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自然地理图,如气候图、地质图、地震图、土壤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图,如经济地图、政区图、人口分布图、生产规划图等;历史地图。

按比例尺的大小,地图可分为大、中、小比例尺地图,。

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0万分之一的地图是大比例尺地图,小于或等于100万分之一的地图是小比例尺地图,大于100万分之一而小于10万分之一的是中比例尺地图。

我们教学上所用的地图一般都属于小比例尺地图。

如教学挂图、地图册、填充图、课本插图等。

按制图区域分为世界地图、半球图、大洲和大洋图、地区图、省市图、县乡图。

按用途分为军事地图、规划地图、交通图、航海图、旅游地图、教学地图、科学参考地图等。

按使用方式有挂图、桌图、野外用图。

按颜色有单色图和多色图。

按表达形式有线划地图和影像地图。

此外,还有地球仪、块状图、月球图、形星图、星空图,现代地图已出现微缩地图、数字化地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1,10=min{d14,d19}= min{2.19,2.62}=2.19
d2,10=min{d24,d29}= min{1.47,1.66}=1.47
d3,10=min{d34,d39}= min{1.23,1.20}=1.20
例:最短距离法
d5,10=min{d54,d59}= min{4.77,4.84}=4.77
d6,10=min{d64,d69}= min{2.99,3.06}=2.99
d7,10=min{d74,d79}= min{4.06,3.32}=3.32 d8,10=min{d84,d89}= min{1.29,1.40}=1.29
(2)这样就得到G1,G2,G3,G5,G6,G7,G8, G10上的一个新的8×8阶距离矩阵
d rk min{ d pk , d qk }
( k p, q )
(3.4.10)
计算原来各类与新类之间的距离,这样就得到一个新的 (m-1)阶的距离矩阵; 再从新的距离矩阵中选出最小 者dij,把Gi和Gj归并成新类;再计算各类与新类的距离, 这样一直下去,直至各分类对象被归为一类为止。
例:最短距离法
例:最短距离法
G1 G1 G3 G10 G12 G13 0 3.10 2.19 1.32 4.72 0 1.20 2.24 1.86 0 1.29 2.99 0 3.96 0 G3 G10 G12 G13
(6)在第4步所得的5×5阶距离矩阵中,非对角线 元素中最小者为d3,10=1.20,故将G3与G10归并为一 类,记为G14,即G14={G3,G10}={G3,(G4, G9)}。再按照公式(3.4.10)计算G1,G12,G13 与G14之间的距离,可得一个新的4×4阶距离矩阵
例:最短距离法
G1 G1 G2 G3 G5 G6 G7 G8 G10 0 1.52 0 0 0 0 0 0 0 3.10 2.70 G2 G3 G5 G6 G7 G8 G10
5.86 6.02 3.64
4.72 4.46 1.86 1.78 1.32
5.79 5.53 2.93 0.83 1.07 2.19 1.47 1.20
例:最短距离法
G1 G1 G13 G15 0 4.72 1.32 0 1.86 0 G13 G15
(8)在第6步所得的3×3阶距离矩阵中,非对角线元素中最 小者为d1,15=1.32,故将G1与G15归并为一类,记为G16, 即G16={G1,G15}={(G1,(G2,G8),(G3, (G4,G9))}。再按照公式(3.4.10)计算G13与G16 之间的距离,可得一个新的2×2阶距离矩阵
(4)在第2步所得到的7×7阶距离矩阵中,非对角元素中最小 者为d28=0.88,故将G2与G8归并为一类,记为G12,即 G12={G2,G8}。再按照公式(3.4.10)分别计算G1, G3,G6,G10,G11与G12之间的距离,可得到一个新的 6×6阶距离矩阵
例:最短距离法
G1 G1 G3 G6 G10 G11 G12 0 3.10 0 0 2.99 0 3.32 0 0 4.72 1.86 2.19 1.20 5.79 1.32 G3 G6 G10 G11 G12
地图资料常用分类与分级
My name contact information or project description
目录
地图资料分类 地图资料分级 小组成员介绍
地图资料常用分类
• 分类定义:根据现象之间的相似性与亲疏程度, 用数学方法将其做不分成若干个类别,最后得到 一个能够反映现象之间亲疏程度的客观分类系 统,正确地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 专题地图制图数据的分类,一般采用聚类分析法 • 聚类分析方法:将制图对象中,有最大相似程度 的现象聚合为类,反映呈地域分布的地理现象的特 征,从而编制各种类型图或区划图。
例:最短距离法
G1 G1 G12 G13 G14 0 1.32 4.72 2.19 0 3.96 1.29 0 1.86 0 G12 G13 G14
(7)在第5步所得到的4×4阶距离矩阵中,非对角线元素
中最小者为d12,14=1.29,故将G12与G14归并为一类, 记为G15,即G15={G12,G14}={(G2,G8), (G3,(G4,G9))}。再按照公式(3.4.10)计算 G1,G13与G15之间的距离,可得一个新的3×3阶距离 矩阵
地图资料常用分类
最短距离法
地图资料分类
重心法 Data Base
聚类分析方法
最长距离法
中间距离法
系统聚类方法
PS:除此之外还有类 平均法,离差平方 和法等等
例:最短距离法
• 原理 最短距离聚类法,是在原来的m×m距离矩阵的非对角 元素中找出d pq min{d ij },把分类对象Gp和Gq归并为一新类 Gr,然后按计算公式
例:最短距离法
G13 G16 G13 0 0 G16 1.86
(9)将G13与G16归并为 一类。此时,所有分类对 象均被归并为一类。 综合上述聚类过程, 可以作出最短距离聚类谱 系图(图3.4.2)。
例:最短距离法
图3.4.2 最短距离聚类谱系图
地图资料常用分级
• 分级实质:认识事物群体特征的一种概括 手段,而且是常用方法。对各种专题数据 进行分级,处理,并选用相应的表示方法, 制成专题图。
2.93 1.07
2.24 3.96 1.29 5.03
(5)在第3步所得的6×6阶距离矩阵中,非对角 元素中最小者为d6,11=1.07,故将G6与G11归并为一 类,记为G13,即G13={G6,G11}={G6,(G5, G7)}。再按照公式(3.4.10)计算G1,G3,G10, G12与G13之间的距离,可得到一个新的5×5阶距离 矩阵
0.88 2.24 5.14 3.96 5.03
4.77 2.99 3.32 1.29
例:最短距离法
(3)在上一步骤中所得到的8×8阶距离矩阵中,非 对角元素中最小者为d57=0.83,故将G5与G7归并为 一类,记为G11,即G11={G5,G7}。 按照公式(3.4.10)式分别计算G1,G2,G3, G6,G8法
地图资料常用分级
地图资料常用分级
(以上资料来自统计专题地图 分级数据处理模型设计P285)
小组成员
• PPT展示:裴杰 • 资料收集:唐儒罡 • PPT制作:武子鸣 邢利钧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地图资料常用分级
分位数分级 数列分级 最优分割分级
传统分级方法
逐步模式识别分级
级数分级 逐步聚类分级 模糊聚类分级
现代分级方法
地图资料常用分级
传统分级方法
数列和级数分级法由于仅仅依据分级数据的最大值、最 小值和分级数就可以确定分级界限,所以把各种数列和 级数分级方法称为传统分级方法。
地图资料常用分级
例:最短距离法
G1 G1 G2 G3 G6 G8 G10 G11 0 1.52 3.10 4.72 1.32 2.19 5.79 0 2.70 4.46 0.88 1.47 5.53 0 1.86 2.24 1.20 2.93 0 3.96 2.99 1.07 0 1.29 5.03 0 3.32 0 G2 G3 G6 G8 G10 G11
例题:以下根据式(3.4.9)中的距离矩阵,用最 短距离聚类法对某地区的9个农业区进行聚类分 析。
例:最短距离法
(1) 在9×9阶距离矩阵D中,非对角元素中最小者是 d94=0.51,首先将第4区与第9区并为一类,记为G10={G4, G9}。按照公式(3.4.10)式分别计算G1,G2,G3,G5, G6,G7,G8与G10之间的距离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