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李玫瑾演讲稿 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
李玫瑾教授:孩子幼小时的耳闻目睹,决定他一生的观念
李玫瑾教授:孩子幼小时的耳闻目睹,决定他一生的观念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育儿理论,被大众所认可。
现将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育儿讲座上非常精彩的论述整理如下:我们经常会发现,做为成年人在同一事情面前的做法大相径庭,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与人的差距经常被人们视为“人的素质”,但这不是人的素质问题,而是人的观念差异问题。
素质一般是指个人是否具有做某事的能力和潜质。
这种能力或潜质多源于天生的属性。
而决定一个人做某事还是不做某事,其判断与选择的关键却在于人的观念。
许多成年人做完某种不良之事后会出现“于心不安”的感觉,这种不安感就源于人内心的观念存在。
有人在某事面前会说:“这种事打死我也不能做”!这一定是与他的观念相冲突的事。
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就会让人出现“不意识就反应”的行为。
譬如,有人见孩子落水,立即跳下水去救孩子。
事后,有些人想写篇表扬稿,经常会问救人者:“你当时怎样想的?”许多类似的情境下救人者都会说:“我什么都没有想就跳下去了。
”他说的是实话。
因为那种情境下没有想的功夫,多耽误一秒都会危及孩子的性命。
这种没有“想”就“行动”的内心动力就是观念。
观念,是人的一种看法。
只是这种看法往往发生在“观”的同时或“看”的同时。
人们通常认为,孩子的看法是在父母对其教育,对其讲道理之后才会形成。
但多数人不知:孩子在听得懂“道理”之前,他已经在形成某种看法。
比如在孩子任性地放声大哭时,大人不吼,也不急,不打也不骂。
而是安静地坐在他面前,用等待的眼神看着他的哭一样,他看到这一幕后就会明白:自己这种故意哭闹对父母没有作用,以后他就不会再这样故意在父母面前发脾气。
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时候生病,他的父亲或母亲轻轻地走近他身边,用温暖的大手摸摸孩子的额头,轻轻地坐在他身边,给他掖紧被子,陪伴着他……这种情境长大的人当其身边有人生病时,他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照顾别人。
开讲了李玫瑾的观后感
开讲了李玫瑾的观后感简介《开讲了李玫瑾》是一档深受观众喜爱的访谈节目。
该节目以李玫瑾作为主持人,每期邀请一位嘉宾或者一组嘉宾进行深度访谈,主题涵盖艺术、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通过李玫瑾独特的主持风格和深入的访谈方式,该节目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追捧。
本文将对《开讲了李玫瑾》进行观后感的分享。
主持风格独到作为一档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至关重要。
李玫瑾凭借其独特的主持风格在观众中脱颖而出。
她以亲和力和谦逊的态度与嘉宾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让嘉宾们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与此同时,她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对嘉宾话语的敏锐捕捉使得整个访谈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在节目中,李玫瑾经常以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引导嘉宾深入探讨话题。
她善于从一系列简短而有力的问题中提取出一个更大的话题,并以自己的见解引导嘉宾发表意见。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节目的质量,还使得观众在收看节目时能够获得更多的思考启发。
内容丰富多样《开讲了李玫瑾》通过邀请各行各业的嘉宾,涵盖了多个领域的话题。
无论是艺术家、作家、科学家还是企业家,每位嘉宾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见解。
节目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将嘉宾的故事与观众分享。
节目的每期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例如探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讨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等。
这些主题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兴趣,还展示了不同领域的前沿发展和思考。
选题独特思考深刻《开讲了李玫瑾》在选题上独具匠心,思考深刻。
每一个选题都经过精心策划,旨在突破传统的访谈方式,引起观众对话题的关注和思考。
节目尝试解决一些当代社会中的重要问题,并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各个方面。
举一个例子,一期节目邀请了一位心理学家讨论关于幸福的话题。
节目不仅涉及了个体幸福的内涵,还探讨了幸福对社会和文化的意义。
通过让观众了解不同观点和意见,节目激发了他们对幸福的思考,并引发了进一步的讨论。
结语《开讲了李玫瑾》是一档让人喜爱和着迷的访谈节目。
李玫瑾独特的主持风格,丰富多样的内容以及深思熟虑的选题,使得节目在观众中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开讲啦李玫瑾观后感
开讲啦李玫瑾观后感引言《开讲啦》是一档深受观众喜爱的公开演讲节目,它给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一个平台,可以分享他们的见解、经验和故事。
其中,李玫瑾作为一位知名的企业家和公众演讲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观看了她的演讲后,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感想。
个人成长与意义李玫瑾的演讲从她的亲身经历和成长开始,她描述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
她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她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让我意识到,个人的成长和成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通过努力和坚持。
只有不断克服困难和面对挑战,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此外,李玫瑾还强调了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她提到,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与周围的环境、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等因素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提醒,让我意识到只有不断自我超越,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在演讲中,李玫瑾强调了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她提到,人际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个人的目标和梦想。
她分享了自己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关系的经验,并强调了信任、理解和尊重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和技能,还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李玫瑾还分享了一些增强沟通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她提到,有效的沟通需要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善于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她还强调了身体语言和语调的重要性,这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传达信息非常重要。
通过她的演讲,我意识到沟通能力不仅仅是说话的能力,还包括倾听、理解和善于表达的能力。
只有不断提升沟通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李玫瑾在演讲中也谈到了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她提到,企业家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回报社会来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长久发展。
开讲啦李玫瑾演讲观后感
开讲啦李玫瑾演讲观后感《开讲啦》李玫瑾演讲观后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演讲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场精彩的演讲可以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激发我们的潜能,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李玫瑾老师在《开讲啦》节目中的演讲,让我受益颇深,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观后感总结。
李玫瑾老师的演讲主题是“赋能的艺术”。
她通过分享自己多年来在教育行业从业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教育中如何帮助他人实现价值、获得成功。
她以自身经历和感悟为出发点,用饱满的情感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将观众引入议题并引发共鸣。
这次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一个原因是李玫瑾老师的语言简洁明了。
她没有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故事。
通过这种方式,她深入浅出地传递了她的观点和思想,使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演讲中,李玫瑾老师提到了赋能的五个环节,即发现优势、激发潜能、培养技能、建立信任和提供支持。
她讲述了自己如何在教育领域中应用这五个环节,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这五个环节在李玫瑾老师的演讲中被深入探讨,让我从中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影响力。
首先,发现优势是赋能的第一步。
在演讲中,李玫瑾老师强调了教师要具备审美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发现学生的优势并将其用于教育中。
她分享了一个自己教育学生的案例,这名学生以前在学校表现平庸,但经过老师的发现和引导,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音乐家。
这个案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只不过有些可能还没有被发现和激发。
其次,激发潜能是赋能的核心环节。
李玫瑾老师指出,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关键是如何激发和挖掘。
她分享了自己的激励故事,通过鼓励、肯定和激励,她成功激发了学生们内在的动力和自信心。
这给了我很多启发,意识到潜能的开发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让我明白到每个人都能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三,培养技能是赋能的基础环节。
撒贝宁李玫瑾范罪心理学观后感500字
撒贝宁李玫瑾范罪心理学观后感500字
撒贝宁李玫瑾范罪心理学观后感500字。
今天看了“小撒见面会”之后我就想写下自己对于此次心理课的认识,从故事中得到启发,不断思考。
“所有人都要遵守规则,但是没有一种规则可以凌驾于法律
之上”在影片的最开始便提出了这样一句话,引起了我深刻的反思。
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法律与秩序,同时也应该明白遵守规矩才能获取更好地成功。
只有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才会走向美好的未来!
撒贝宁和主持人李玫瑾主讲的这一期节目叫《刑事审判心理》,
听完这一节之后,对于警察、检察官和法院工作者等职业有了新的定义,并且了解到他们在维护正义的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例如:许多情况下为了保证法庭不被打扰、为了让原告无论何时能够进入法庭,他们往往要用3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清场;很多被告因为病痛或
者恐惧坐着轮椅进入法庭;犯罪嫌疑人可能随身携带凶器或者藏匿刀具……尽管现实条件比较恶劣,然而他们仍然坚守在岗位,正确履行职责。
影片将警察这份神圣又光荣的职业展现给了我们。
一个案件中,仅靠几张照片,通过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还原真相本来就是极其困难的。
- 1 -。
李玫瑾教授的金句值得人人细品的读后感怎么写
李玫瑾教授的金句值得人人细品的读后感怎么写李玫瑾作为中国公安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的育儿语录常被家长认为扎心、犀利,一针见血。
因为站的角度不同,所以深度不同,因为长期研究心理学,她的观点常常令人醍醐灌顶。
李玫瑾教授谈的最多的观点是孩子的性格养成在6岁之前,6岁前孩子父母的陪伴和亲子教育对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奠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的成功在于他的自信,孩子学习很重要,但是不是唯一。
老师有一个分数线有一个任务,作为家长,我们要顾及孩子的全面发展。
分数是老师管的,父母要管的是孩子你上学快乐不快乐,有没有人欺负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我可以帮助你什么。
有些人感觉李老师的行为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控制欲,我不赞同。
我们应该承认,教育的确是带有“约束”作用的,但这并不等于控制。
她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在高中阶段要给孩子展现不同的活法,挖掘孩子擅长的领域,而不是考了高分,但不知道选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
我从一个孩子角度,感受到的是被尊重和帮助。
虽然我也曾对家长的唠叨感到厌烦,但当我现在读到研究生,再回过头看,觉得父母们的管教是多么珍贵!只是会遗憾,如果他们能用更适合我的方式,那可能会更好。
而李老师正是在这方面为我提供了解决方案。
没有哪种教育理论是绝对正确的,要有教无类,还要因材施教。
但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思考是绝对必要的。
李老师向我展现的是一种更积极主动,更温和和持久的教育方式。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在孩子心智还没成熟的阶段,对他们的错误进行纠正,我觉得这不是控制。
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这是家长的义务和责任。
但最终要过怎么样的人生,掌握权依旧在孩子身上。
教育决定你的眼界眼界改变你的格局人生哲理
教育决定你的眼界眼界改变你的格局人生哲理教育决定你的眼界,眼界改变你的格局——人生哲理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决定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的关键因素。
人生哲理正是在受到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本文将探讨教育如何决定一个人的眼界,并以此为基础改变一个人的格局和人生哲理。
教育决定眼界教育是开拓思维和丰富知识的重要渠道。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领域,并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观念。
这种多元化的知识和观点贯穿着我们的思维,拓宽了我们的眼界。
教育使我们能够超越我们已有的认知范畴,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此外,教育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更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这种思维训练使我们能够看到问题的多个角度,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法。
这种思维惯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眼界,使我们具备更宽广的视野和更灵活的思维方式。
眼界改变格局一个人的格局是指其对待问题和处理事务的态度和方式。
一个人的格局不仅仅受限于个人的能力和天赋,更受教育背景的影响。
教育不仅决定我们的眼界,也对我们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教育,我们能够接触到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了解他们的理论和思想。
这些知识与观念的碰撞和融合,使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发生了改变。
我们开始以更开放和宽广的视角看待问题,以更系统和深入的思维方式来处理事务。
这种新的格局和思考方式,将对我们的人生哲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总结教育决定了我们的眼界,而眼界的改变又决定了我们的格局和人生哲理。
通过教育,我们不仅仅获得了知识和技能,更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眼界,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
这些积极的变化使我们具备了更开放、宽广和灵活的格局,塑造了我们的人生哲理。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和成长,以获得一个更丰富和有意义的人生。
李玫瑾心理讲座观后感350字
李玫瑾心理讲座观后感350字两个多小时的聆听让我受益匪浅,也颇感震撼,我们身边太多太多这样真实的案例,让人惊愕,心酸,惋惜,造成这样悲剧的原因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哪个为人父母的不希望自己孩子健康平安的生活,但事实总是事与愿违,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认知错了,老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虽是俗语也是真理,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我们父母给他规划好了他就是块蓝图,我们没有规划他就是废纸一张,正如李教授所说的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会天天向上,我们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当今社会问题大都源于单亲家庭,源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养儿育女,并不是你给他吃好的,穿名牌,住豪宅,让他上名校,进火箭班,更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想要什么,他的想法是对是错,对了我们要如何鼓励他,错了就要怎样纠正解释,身为父母就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可能的陪伴孩子,就像李教授所说的三岁之前一定要自己带孩子,他的潜意识里就认可了你,接纳了你,即使你打他骂他他依然会依赖你,反之他或许就会暴力回击,甚至还会有更严重的后果,我们还要教他辨别是非的方法,怎样的人可以做朋友,怎样的人要远离,家人该怎样相处,同学该怎样相处,邻居该怎样相处,朋友该怎样相处,陌生人该怎样相处等等等等,遇到危险的时候该怎样保护自己,还要时常与他沟通交流,尤其是青春期的年纪,比较容易叛逆,但不要过于严肃,要掌握方式方法,就像李教授和他的女儿一样可以像朋友一样的聊天开玩笑,也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家长的言传身教和正确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爱占便宜……那么你的孩子将来一定和你一样,再好的学校老师都未必能改变他,所以家长也包括我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阳光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形象,我们要培养她各种兴趣爱好,然后发现他的闪光点,要创造一切有利于他成长的条件,但同时也要教他不要沾染那些不好的社会风气,现在的孩子小学生就开始比吃比穿,拼爹拼娘,所以我们要为他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李教授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我也深深的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平时我应酬多都是孩子的母亲陪伴多一些,以后我会抽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和家人,也希望所有的家庭都美满幸福,让我们身边多一份亲情,多一份温暖,多少一些悲剧,少一些遗憾。
哲学增加VS减少了人生疑惑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哲学增加VS减少了人生疑惑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正方,认为哲学可以增加人生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减少人生的疑惑。
首先,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中有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或者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而哲学可以帮助我们从更高的层面上去思考这些问题,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动力和价值观。
其次,哲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哲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社会的本质和人类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
最后,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潜力,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发现和挖掘这些潜力。
哲学可以帮助我们从更深层次上去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正方,认为哲学可以增加人生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减少人生的疑惑。
首先,哲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哲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和困难。
其次,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人生的乐趣和美好。
人生中有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沉闷和无聊,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而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人生的乐趣和美好,从而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最后,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人生中有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前进。
而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正方,认为哲学可以增加人生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减少人生的疑惑。
首先,哲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而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建立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人生的真谛和智慧。
【杂谈】中国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第一人李玫瑾,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_45
说句实话,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是读哲学的,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一辈子会从事犯罪心理研究。
八二年的时候,我来到这个单位,我工作的第一年是跟刑侦局长在一块学习。
刑侦局长开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就是说现在这些孩子为什么犯罪这么严重,而且行为非常地可怕,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那当时他们跟我讲,“哎,小李老师啊,以后你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就好,所以这是我后来进了教研室以后,选择这样一个专业的原因。
那么到了九二年,因为我们单位有一个规定,就是从事这个公安专业的,要到基层去呆上一年。
于是呢,我当时就到了山东青岛,去了他的一个公安局,那么到公安局之后呢。
我最开始先去的预审。
当时,有一个师傅姓苏,他带着我,我记得第一次跟着他到监所去见一个嫌疑人是一个十七岁的男孩。
他呢,是因为抢劫,那么这个男孩呢,他进来以后蹲坐在地上的一个石头上,等他走了以后,我跟师傅讲,“我看他蛮老实的”,师傅说你不知道他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他第一次就是抢劫,这是第二次,你别看他小,刚十七岁,他是三个团伙当中的头子,可凶呢,拿着大马刀砍那个过路的司机。
因为他抢劫呢,是在一个公路上专门拦抢长途货运车。
后来我记得我第二个案件办的是一个十九岁的一个男孩强奸案。
我看到他第一眼是又瘦又小,那种懦弱,然后那种眼光的无助,然后那种可怜巴巴看着周围人。
我当时又觉得他特别可怜。
但是后来呢,因为我是个女性,我的师傅就说被害人的这个讯问笔录你来做,当这个被害女孩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真的惊呆了,因为这个女孩被他掐得眼珠的是红的,然后脖子这个地方都是紫的。
这个女孩当时她是上厕所,然后这个男孩尾随她进去,女孩还拼命反抗,男孩就掐他的脖子。
因为是在白天,虽然工地上人很少,但是她的喊叫还是惊动别人了,然后别人赶过来,这个女孩才侥幸没有没有被他掐死。
那我看到这个女孩的时候,我才觉得看着一个很瘦小的犯罪人,居然有这么大的这种狠劲儿。
所以从这时候开始,我就知道。
到这个犯罪人,他和我们第一印象不一样。
[李玫瑾]李玫瑾: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
[李玫瑾]李玫瑾: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李玫瑾: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我今天讲的题目,实际上不是心理学。
我在这段时间内,根据我的工作以及我的研究,和我的感悟,我有一个话题想讲,叫“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
因为现在社会生活当中,我觉得我们现在娱乐的,已经很丰富了,我们的国学也很丰富,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哲学,好像有点冷淡,那么它到底跟我们的世界、跟我们的人生、跟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关系?所以我想今天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我想先从一个案件的调查来说起,这个案件的犯罪人他不光体力超常,而且他非常聪明。
这个聪明,我们从他作案的当中来看。
他最开始他说我要挣钱,我要做大案,那大案是什么呢?他骑自行车外头去找,他就走到一个冷库那儿,正好看到老板在收海鲜。
大家知道收海鲜,他那个钱币都是一沓子一沓子,放在桌上的,过完称以后,两沓子就给出去了。
结果这小子一看说,这老板有钱。
于是他晚上和他几个同伙,跑到人家老板家里头,把人家绑架以后,让人拿钱。
后来老板说,我的钱都在冷库,于是就带着他去冷库。
把钱拿完以后,他拿到钱很高兴,他就把老板给放了。
结果没想到,老板马上就报警了,结果他那两个同伙,因为当时没有电话联系,还在家里等候,结果被警察抓了。
抓了以后他很气愤,躲过风头之后,他想来报复这个老板。
于是他在别的地方,和他的同伙弄了一把枪。
当他跑回来的时候,说句实话,我们警察真的是火眼金睛,走在大街上,不知道怎么就看出这两个人神情不对。
于是我们两个巡警,就把他们俩拦截下来了,说:“你们俩站住,干什么去!”这个时候他们拿出枪,砰砰就开始朝警察打。
两个警察当时全中弹,后来牺牲了。
那么他做完这个案件,也就是老板没报复成,但是打死了我们的两名巡逻警察,于是我们发出了a级通缉令。
大家都知道a级通缉令是重大案件了。
这个犯罪人跑掉了以后,后来我们在一个省去围捕他,设计了三道包围圈。
结果这小子特别聪明,他去找他女朋友,他走到院门口的时候,他看女朋友一直没有笑,他突然觉得不对。
演讲稿范文 李玫瑾演讲稿 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
李玫瑾演讲稿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我今天讲的题目,实际上不是心理学。
我在这段时间内,根据我的工作以及我的研究,和我的感悟,我有一个话题想讲,叫“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
因为现在社会生活当中,我觉得我们现在娱乐的,已经很丰富了,我们的国学也很丰富,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哲学,好像有点冷淡,那么它到底跟我们的世界、跟我们的人生、跟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关系?所以我想今天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我想先从一个案件的调查来说起,这个案件的犯罪人他不光体力超常,而且他非常聪明。
这个聪明,我们从他作案的当中来看。
他最开始他说我要挣钱,我要做大案,那大案是什么呢?他骑自行车外头去找,他就走到一个冷库那儿,正好看到老板在收海鲜。
大家知道收海鲜,他那个钱币都是一沓子一沓子,放在桌上的,过完称以后,两沓子就给出去了。
结果这小子一看说,这老板有钱。
于是他晚上和他几个同伙,跑到人家老板家里头,把人家绑架以后,让人拿钱。
后来老板说,我的钱都在冷库,于是就带着他去冷库。
把钱拿完以后,他拿到钱很高兴,他就把老板给放了。
结果没想到,老板马上就报警了,结果他那两个同伙,因为当时没有电话联系,还在家里等候,结果被警察抓了。
抓了以后他很气愤,躲过风头之后,他想来报复这个老板。
于是他在别的地方,和他的同伙弄了一把枪。
当他跑回来的时候,说句实话,我们警察真的是火眼金睛,走在大街上,不知道怎么就看出这两个人神情不对。
于是我们两个巡警,就把他们俩拦截下来了,说:“你们俩站住,干什么去!”这个时候他们拿出枪,砰砰就开始朝警察打。
两个警察当时全中弹,后来牺牲了。
那么他做完这个案件,也就是老板没报复成,但是打死了我们的两名巡逻警察,于是我们发出了A级通缉令。
大家都知道A级通缉令是重大案件了。
这个犯罪人跑掉了以后,后来我们在一个省去围捕他,设计了三道包围圈。
结果这小子特别聪明,他去找他女朋友,他走到院门口的时候,他看女朋友一直没有笑,他突然觉得不对。
他一脚踏在门口,然后扭头就开始往外跑。
李玫瑾心理学讲座观后感
李玫瑾心理学讲座观后感李玫瑾《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观后感近日有幸与老师和家长们一起观看了李玫瑾教授的讲座,看后犹如醍醐灌顶,原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教育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所得所获。
关于幼儿的教育,可能大部分有孩子的家长都能讲出一套理论,这些在真枪实弹中总结出来的理论都是非常实际且非常实用的,这是生活积累的结果。
然而,等这些教育经验积累下来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家庭教育是门学问,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探讨,更需要不断学习,所有的一切都得做在前面,而不是发现问题再去解决,因为孩子的心理问题是有滞后性的,那么如何发挥心理影响力,科学地教育孩子呢,在这里李玫瑾老师教授给了我们全面又深刻的答案。
李玫瑾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其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对儿童心理有精准独到的见解。
李教授从人性开始讲起:“人之初,性本善,绝大多数的家庭是健全的,温馨的。
;绝大多数的父母是爱孩子的,善于教育孩子的。
;,绝大多数的孩子是懂事的,可爱的。
然而,仍有例外。
”引出了“家庭健全不等同于家庭教育这个观点,这也是很多家长理解上的误区,我和爱人每天都陪着他、她,他、她的性格怎么会这样?这里就出现了问题的关键点,爸爸妈妈每天都在陪伴,只能叫做家庭健全,并不是家庭教育。
而家庭教育,应该作为一门学科来好好学习研究,其主要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7个方面:1心理问题滞后反应;2孩子的问题大人造就;3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4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5性格才决定孩子的命运;6家庭教育的关键点。
先说第1点,因为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行为问题的表现有滞后性,任何生命都是一个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所以人在成年后出现的问题都会在未成年时期找到原因。
李教授举了几个例子,这是我们现在这群1宝的家长还没涉及到的,但是隐隐感觉到了这个问题很严重,因为往往出现了“果”再去寻“因”,由于成长的唯一性,所以意义就不大了。
李玫瑾育儿精选100课(推荐收藏)
李玫瑾家庭育儿李玫瑾家庭育儿公众号本文欢迎转载李玫瑾简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分析孩子从0---6岁形成期、6---12岁潜伏期、13---18岁表现期的心理问题和对策。
家庭的抚养不仅是物质抚养,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李玫瑾育儿精选100课第01课: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第02课: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第03课:要积累孩子依恋自己的心理资本第04课:情感陪伴的性格作用第05课:观念和性格的早期形成有规律 第06课:好的亲情陪伴一定是唠叨的 第07课:6岁之前要说“不”第08课:克制忍受与防止自私第09课:挫折教育有哪些必要性第10课:青春期的叛逆教育第11课: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第12课:青春期的爱情教育第13课:要让孩子知道生命的意义第14课:养育和教育的关系第15课:规范的养成第16课:学会辨别性的魅力第17课:孩子偷拿怎么处理第18课:早期教养中爱与性的识别第19课:杀亲案的早期性格培养溯源第20课:我如何走上了犯罪心理研究之路 第21课:如何防止孩子有暴力倾向第22课:关注孩子青春期的红色信号第23课:人格障碍也会导致“坏小孩”第24课:为什么孩子厌学,该怎么办? 第25课:保护孩子的理由第26课:正确地和孩子沟通,比什么都管用 第27课:6岁前孩子性格培养第28课:孩子的“等待”和“自我控制”第29课:解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1 第29课:解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2 第29课:解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3 第29课:解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4 第30课:严重暴力犯罪心理解析第31课:杀亲案的犯罪心理解析第32课:系列杀手的犯罪心理第33课: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解析第34课:高材生犯罪心理解析第35课:12岁之前的培养决定孩子的一生第36课:反社会人格≠犯罪,但它是病第37课:关注孩子的好朋友和兴趣爱好第38课:孩子青春期要注重“心理抚养”第39课:什么是抑郁症、焦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 第40课:青少年心理的迷失第41课:12-18岁关键期和孩子做朋友第42课:家庭教育的缺失,易造成冷漠少年第43课:情绪怎么决定身体健康第44课:适度的惩罚也是一种保护第45课:研究人最简单的方法,考察Ta的过去 第46课:注重孩子的法律和人生教育第47课:家庭健全≠健全的家庭教育第48课: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有滞后表现第49课:亲自的陪伴比丰富的物质提供更重要 第50课:人性的培养比智力的教育更重要第51课:良好的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第52课: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第53课:养育孩子陪伴最关键第54课:如何看待未成年人的问题第55课:孩子的初生年一定要亲自抚养第56课:高智商犯罪心理分析(一) 第57课:高智商犯罪心理分析(二) 第58课:高智商犯罪心理分析(三) 第59课: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儿童教育 第60课:如何走上学习哲学道路的 第61课: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第62课:真正的好教育是快乐的第63课:犯罪心理学的真相第64课:犯罪中施害人的动机分析 第65课:孩子胆小怎么办第66课:二胎家庭该如何教育第67课:如何察觉孩子的反社会人格第68课:养育孩子分四个阶段第69课:一眼识破渣人第70课:孩子所有的反应都是父母的折射 第71课:让孩子远离危险第72课:高材生如何正确教育第73课:高材生心理健康建设第74课:心理精神疾病与谈话功效第75课:育儿中家规的重要作用第76课:父母如何跟孩子沟通第77课:李玫瑾经典育儿讲座-1第77课:李玫瑾经典育儿讲座-2第77课:李玫瑾经典育儿讲座-3第77课:李玫瑾经典育儿讲座-4第77课:李玫瑾经典育儿讲座-5第78课:伸向钱包的小手第79课:孩子出走为哪般第80课:人格障碍,我不是个坏小孩第81课:如何教育小孩不急不争的性格第82课:处在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教育他们?第83课:当你喜欢一个人时,千万不要着急?第84课:现在有些女孩就爱泡夜店,李玫瑾说出了原因第85课:教你一眼辨别渣男,句句真理!第86课:孩子性格中缺少坚强,父母应该怎么办第87课:30岁之前看学历40岁之后看性格第88课:不要老是跟孩子说考不上大学能干嘛第89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及违法预防第90课:抑郁症患者可以用这个方法治疗第91课:在教育当中有一个误区被家长都忽略了第92课:为啥有人自私自大还脆弱?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第93课:为孩子寻找他的价值-1第93课:为孩子寻找他的价值-2第94课:宝宝晚上是和月嫂睡还是和妈妈睡?第95课:别让自私毁掉孩子第96课:不要让孩子的特长毁在你的手中第97课: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第98课:成长环境如何影响孩子的暴力意识第99课:孩子吃苦耐劳为什么那么重要第100课:初恋是最容易失恋的,但会使人成长10-6岁,情感与性格培养李玫瑾:孩子6岁前要管好,不然以后就管不了了。
开讲啦李玫瑾演讲稿
开讲啦李玫瑾演讲稿对犯罪心理学以及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等有专业领域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导师来到开讲啦做客了,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开讲啦李玫瑾演讲稿。
本篇开讲啦李玫瑾演讲稿的文章由管理资料下载站分享提供。
开讲啦李玫瑾演讲稿: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演讲时间:2015-09-12——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开讲啦》第150期的励志演讲稿我今天讲的题目,实际上不是心理学。
我在这段时间内,根据我的工作以及我的研究,和我的感悟,我有一个话题想讲,叫“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
因为现在社会生活当中,我觉得我们现在娱乐的,已经很丰富了,我们的国学也很丰富,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哲学,好像有点冷淡,那么它到底跟我们的世界、跟我们的人生、跟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关系?所以我想今天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我想先从一个案件的调查来说起,这个案件的犯罪人他不光体力超常,而且他非常聪明。
这个聪明,我们从他作案的当中来看。
他最开始他说我要挣钱,我要做大案,那大案是什么呢?他骑自行车外头去找,他就走到一个冷库那儿,正好看到老板在收海鲜。
大家知道收海鲜,他那个钱币都是一沓子一沓子,放在桌上的,过完称以后,两沓子就给出去了。
结果这小子一看说,这老板有钱。
于是他晚上和他几个同伙,跑到人家老板家里头,把人家绑架以后,让人拿钱。
后来老板说,我的钱都在冷库,于是就带着他去冷库。
把钱拿完以后,他拿到钱很高兴,他就把老板给放了。
结果没想到,老板马上就报警了,结果他那两个同伙,因为当时没有电话联系,还在家里等候,结果被警察抓了。
抓了以后他很气愤,躲过风头之后,他想来报复这个老板。
于是他在别的地方,和他的同伙弄了一把枪。
当他跑回来的时候,说句实话,我们警察真的是火眼金睛,走在大街上,不知道怎么就看出这两个人神情不对。
于是我们两个巡警,就把他们俩拦截下来了,说:“你们俩站住,干什么去!”这个时候他们拿出枪,砰砰就开始朝警察打。
两个警察当时全中弹,后来牺牲了。
那么他做完这个案件,也就是老板没报复成,但是打死了我们的两名巡逻警察,于是我们发出了A级通缉令。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观后感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观后感《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一部以教育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深入挖掘李玫瑾作为一位中国优秀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展示了她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
观后感如下:这部纪录片使我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教育一直注重针对知识的教育,如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个性和兴趣的培养。
然而,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刻地意识到,对于孩子来说,个人的兴趣和发展潜力是教育的核心。
李玫瑾作为一位教育家,她关注孩子的成长和个性发展,并且通过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来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纪录片中的故事表明,李玫瑾对每个学生都有耐心,她会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然后尽力培养学生的天赋和兴趣。
她认为,教学应该是一种激发学生潜力和自主性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这种教育理念不仅适用于学前教育阶段,也适用于其他教育阶段。
另一个我在纪录片中学到的重要教育观点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李玫瑾鼓励学生思考和质疑已有的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接受。
她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去思考,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对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在当今的社会中,创新能力是能够担当未来责任的关键能力。
除了这两个重要的教育观点,还有一点让我深思。
纪录片中反映出中国家长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观念,即孩子的成绩是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这种观点对孩子施加了巨大的压力,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创造力。
而李玫瑾认为,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来培养他们,而不是简单地追求高分。
这一点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即“鱼可以被判定是否会爬树,它是否能游得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同样的标准衡量每个人。
总的来说,这部纪录片对我来说是一次教育的启示。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给了我很多思考,我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以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个性为出发点,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换个思维角度看世界演讲稿.doc
换个思维角度看世界演讲稿换个思维角度看世界演讲稿篇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从古至今,规则一向都是人们所敬畏和遵守的,但《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却不太遵守规则。
他俩是调皮鬼,讨厌牧师骗人的鬼话,不喜欢学校枯燥刻板的教育方式他们总想法子打破限制学生的各种规则。
然而,在危险降临之际,面对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那些怯弱的好孩子、优秀生都躲了起来,而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却能挺身而出,勇敢地挡在前头,展现他们果敢的魅力。
他们勇于打破成规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世事不应一味地循规蹈矩,若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就有可能使事情往不同的方向发展。
一个小孩在玩耍中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被水淹没了。
别的孩子一见出了事都哭了,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向水缸使劲砸去,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小孩得救了。
司马光打破了入缸救人这一思维定式,选择了破缸救人,这就是善于打破成规之举。
由上可见,打破成规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因为没有勇气就没有打破成规的行动。
试想,如果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没有勇气,怎能战胜大坏蛋乔呢?如果司马光没有打破思维定式的智慧和勇气,怎能顺利地救出掉进水缸的小孩呢?因此,打破成规并不是一无所获的,有时它会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如果人人都没有打破成规的勇气,那世界将是一个没有科学发展与时代进步的世界。
古往今来,人类的进步就是人们打破成规的结果。
古人认为地球是方的,天空是一个固定的圆形屋顶。
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
由于地心说符合神权统治的思想,因此得到当时教会的支持,在中世纪一直居于统治地位。
虽然有人对地心说抱有怀疑,却没有人敢于探究。
后来哥白尼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推翻了地心说,创立了新的宇宙观日心说。
从现代科学角度来说,日心说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正是因为有了许多像哥白尼这样勇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们,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李玫瑾-修养必须经历生命教育
李玫瑾-修养必须经历生命教育李玫瑾:修养必须经历生命教育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因为对青少年重要案件的专业点评,而被大众熟知。
她本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毕业生,分到学校后,对犯罪心理很感兴趣,而其分析常常与结果完全吻合。
除了任教调研,刑侦局要找她分析,媒体要找她点评,公益讲坛找她宣讲青少年犯罪预防她尽力传播,“看到悬崖,就要喊,让人们警惕。
”采访当日,李教授坐在露天咖啡屋,珍珠项链,举止优雅,白发和眼神一样温柔。
李玫瑾曾多次亲临犯罪现场,直面残酷。
但她绝对不看结束生命的过程,包括罪犯行刑。
“活生生的生命没了。
不忍。
”她天性善良。
小时候住在平房,谁家在杀鸡,小孩子聚拢去看闹成一团,而她躲开。
有人把猫从屋顶丢下来,猫疼得直打滚,她抱起来,一把搂进怀里。
她的两个博客的个人签名分别是:修心养生;自然唯真。
作为犯罪心理研究者,作为在药家鑫点评风波中遭受语言暴力的大学教授,她对当代青年的修养问题也很关切,小到“扶门的习惯”,“口德决定运势”,大到家庭教育、生命教育,对于如何提升精神气质,都有独到的见解。
访谈:《中国青年》:早在评点药家鑫一案时,你就遭遇过年轻网友的语言暴力。
你说,“听其言,知其心。
无知、思想的贫乏带来危害,甚至灾难。
”请问你会建议身边的年轻人,首先从哪个方面修心养生,李玫瑾:有篇文章说过,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
“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
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伤人以言,甚于刀剑。
修炼口德,就是修炼自己的气场,一身正气才能好运多多。
这是人们应该具有的修养,有了这样的修养,才能化腐朽为神奇。
《中国青年》:你说过青少年要经历成对的教育,比如成功教育对应挫折教育。
包括在李某某的成长过程中,他有求必应,也在冰球、书法、歌唱等方面获得多项奖项,几乎没有经历挫折,却有明显的性格缺陷,欠缺修养。
为什么会这样, 李玫瑾:挫折失望也是人生课程之一。
李某某家庭完整,衣食充足,教育丰富,但缺乏性格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李玫瑾演讲稿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我今天讲的题目,实际上不是心理学。
我在这段时间内,根据我的工作以及我的研究,和我的感悟,我有一个话题想讲,叫“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
因为现在社会生活当中,我觉得我们现在娱乐的,已经很丰富了,我们的国学也很丰富,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哲学,好像有点冷淡,那么它到底跟我们的世界、跟我们的人生、跟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关系。
所以我想今天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我想先从一个案件的调查来说起,这个案件的犯罪人他不光体力超常,而且他非常聪明。
这个聪明,我们从他作案的当中来看。
他最开始他说我要挣钱,我要做大案,那大案是什么呢。
他骑自行车外头去找,他就走到一个冷库那儿,正好看到老板在收海鲜。
大家知道收海鲜,他那个钱币都是一沓子一沓子,放在桌上的,过完称以后,两沓子就给出去了。
结果这小子一看说,这老板有钱。
于是他晚上和他几个同伙,跑到人家老板家里头,把人家绑架以后,让人拿钱。
后来老板说,我的钱都在冷库,于是就带着他去冷库。
把钱拿完以后,他拿到钱很高兴,他就把老板给放了。
结果没想到,老板马上就报警了,结果他那两个同伙,因为当时没有电话联系,还在家里等候,结果被警察抓了。
抓了以后他很气愤,躲过风头之后,他想来报复这个老板。
于是他在别的地方,和他的同伙弄了一把枪。
当他跑回来的时候,说句实话,我们警察真的是火眼金睛,走在大街上,不知道怎么就看出这两个人神情不对。
于是我们两个巡警,就把他们俩拦截下来了,说:“你们俩站住,干什么去。
”这个时候他们拿出枪,砰砰就开始朝警察打。
两个警察当时全中弹,后来牺牲了。
那么他做完这个案件,也就是老板没报复成,但是打死了我们的两名巡逻警察,于是我们发出了a级通缉令。
大家都知道a级通缉令是重大案件了。
这个犯罪人跑掉了以后,后来我们在一个省去围捕他,设计了三道包围圈。
结果这小子特别聪明,他去找他女朋友,他走到院门口的时候,他看女朋友一直没有笑,他突然觉得不对。
他一脚踏在门口,然后扭头就开始往外跑。
我们第一道里边失效了,第二道就开始围上了,第三道在马路上。
结果他就讲:“我的想法是,我肯定跑不过他们有车的,所以我就往胡同跑,就让他们的车进不了胡同。
”但是摩托车能进胡同,他就说:“我跑不过骑摩托车的,于是我紧跑几步,突然扭头回来,就冲着摩托车跑过去。
”我们的刑警虽然穿了防弹衣,虽然戴了防弹的头盔,但是他跑到我们警察跟前,对着脸砰砰就是两枪。
这个刑警倒下以后,后边的人全部被堵上,他跑掉了。
我举这些例子我想说什么呢。
我们的刑警讲,这个人真的是一个天生犯罪人,他绝对有犯罪的能力。
这么一个人,我们虽然a级通缉令发出来了,他居然逃亡了xx 年。
最后的4年呢,他在一个监狱里头,被我们最后筛查出来了。
筛查出来以后,这个人抓了,我当时就特别想了解,他的一些犯罪心理问题。
当我去见他的时候,我坐在谈话室,半天不见他来。
然后我问刑警,我说他磨叽什么呢。
刑警说他正在梳妆打扮。
我说这小子还梳妆打扮,他们说他很注意形象,然后这时候我就想,我说这小子来了以后,我得给他一个下马威,否则的话没法跟他谈话。
他们告诉我,说他在被抓住的时候,他用了一个假名字。
叫什么呢。
叫周全。
他很明确告诉警察,他说:“我这人考虑问题周全。
”等他来了以后,坐下,没几句话就开始问他,我说:“听说你给自己起了个假名,叫周全。
”他点头,很得意,我说:“我就跟你聊聊这个名字,你能告诉我,周是什么含义吗。
”他说:“周就是个圆圈呀。
”我说:“对,问题是圆圈要圆起来,它里面需要几根棍来支撑。
”他说:“两根。
”我说:“那你既然是周全,是跟思考有关,那这两根棍我就问你,它代表哪两种思维。
”这时候他看着我没说话,我让他想了一会儿,我说:“想得出来吗。
”他摇摇脑袋,这时候我就接下去了,我说:“实际上我告诉你,思维有两种方式,一种叫空间思维,一种叫时间思维。
空间思维是什么,前、后、左、右、上、下,但是还有一个思维,叫时间思维。
你这个人吧,在处事的时候,前后左右上下,你反应都非常好,但是你还是不够聪明,为什么。
如果你要聪明,你有没有想到过,你现在做这个犯罪事件,是多么的愚蠢。
虽然你成功逃亡了xx年,但这xx年当中,一、你不能光明正大地露面,不能找任何的工作,你不能使用身份证,你不能跟家人联系,你就是有儿子,你都不能去看他。
你活得像什么,就像一个老鼠,永远在地下。
再退一步讲,如果你当初不犯罪,你去做生意,你现在挣的钱,是不是比你当时犯罪抢的要多。
”他一句话不说,低着脑袋,所以后来我又跟他开玩笑了,我说:“你不应该叫周全,你可以叫周百分之五十。
”最后临到走的时候,我跟他讲,我说:“你十五六岁,就开始心高气盛,想挣大钱,现在外面有很多年轻人,跟你一样,你想说些什么。
我告诉他们。
”他想了片刻他说:“告诉他们,人这一辈子选择什么,都不要选择犯罪。
”那么他在这里头说的这一辈子,我明白,他还是很聪明的,他明白了他的问题在哪儿。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做出人生各种的选择,思考你的决策的时候,你不能只顾眼前的感受,要想一辈子。
当然真正的哲学,想的还不是一辈子,哲学要想的超出生命的范围。
所以哲学的思维是什么。
它应该是一种,让我们能够超越感受的思维,能够超越眼前的、事实的思维。
我们很多人现在很忙碌,因为我们的生活压力很大。
忙碌,我们要什么呢。
我们很多人追求的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比如爱情。
有些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说“我宁可在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
那么在事业上也是这样,包括我们大学报考专业,我们考虑得更多的是,这个来不来钱。
但是很多人当他进入到这个领域,当他挣钱的时候,他告诉我,我不快乐。
为什么。
因为他干的,不是跟他的乐趣有关的。
也就是说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感受得到,摸得着,眼前实实在在的东西,往往是什么。
是“象”,这个“象”我们叫“现象”。
所以当我们追逐象的时候,比如你住别墅,我也要住别墅,你那个东西来钱,我也要那个东西,你找了这样一个老公,我也要找一个这样的老公。
那么你追逐这个“象”的话,你最后会发现,你永远追不上。
追上了你也不快乐,因为它变化太快。
所以导致我们最后,有的时候迷失。
那么怎么办。
我们知道有一句话,叫“万变不离其宗”。
“宗”是什么。
或者说我们说到这句话的时候,你们想到的宗,有关的词,第一个是什么。
宗教,还有什么。
祖宗,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祖宗的,否则不可能有我们。
但是我们看得见祖宗吗。
我们知道我们到底哪些人是我们的祖宗,长什么样,什么性格,然后叫什么名字,他们怎么生活。
所以“宗”这个字,让我们知道它存在过,但是你看不到了,你摸不着了,那么这个宗字,和我们心理学研究的潜意识非常像。
潜意识是它存在着,但你不一定清楚。
这种存在着不清楚的,有没有研究的价值呢。
有,这就是我们哲学去研究的东西。
所以下一个问题,我想再跟大家聊聊,哲学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帮助。
要谈这个话题呢,得谈谈我怎么开始接触哲学的。
其实说到哲学呢挺逗,我是1965年上小学,1976年毕业。
大家知道这十年,正是文革的十年,所以我从上学开始,就先是放假。
然后就开始搬城墙,干吗呢。
盖防空洞。
后来听说恢复高考,于是我就考去了,虽然没怎么学,但是悟性还挺好,当时喜欢看书,所以当时就报了个文科。
但是文科呢,那时北京没几所学校,结果我报的学校都没录我。
我这时候很失望,突然有一个老师找到我,说我们要扩大招生,想让你改一个专业,学哲学,好不好。
那个时候根本不懂什么叫哲学,只要能上大学就行,于是说好好,就同意了。
同意等到报到去上学,大家可能能够理解这现象,我一年级的时候,基本是睡觉的。
因为老师讲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一分为二,否定之否定,什么对立统一。
我在想这世界上为什么闲着这么一帮人,没事吃饱了撑的,研究世界是物质的。
一直到二年级,我们有一个老师给我们讲,列宁哲学笔记。
这个哲学笔记,摘的是黑格尔的逻辑学,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哪根筋给触动了,突然觉得哲学特美妙。
然后开始去看黑格尔,他的书给了我很多的很多的东西,那我现在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第一,他让我知道,真理是一条河,而不是一滴水。
在我之前我所接触的教育,就这个观点是错的,这个观点是对的。
但是他在点评所有流派的时候,黑格尔都讲,你要找出它出现和存在的价值。
如果它出现了,它就一定有它的价值。
那么后一个观点,在批判它(前面观点)的时候,实际上前边的(观点)是你后边(观点)的恩人,没有它(前面观点)的错误,就没有你的进步。
我在这些年,在点评一些案件的时候,很多人也批评我,说你从来不批判。
是,我这个风格实际上是受他(黑格尔)的影响。
也就是说批判往往和抛弃有关,但是找出合理价值往往是(和)获取有关。
我们应该去学会一些他们的优点,我们把它容在一起,有容乃大。
那么他(黑格尔)还谈物质和精神,那这个问题我觉得更有意思了,因为在这之前,我所接触的哲学,是讲的物质是第一的,精神是第二的。
那么我在读他的著作以后,我才明白,如果你从认识角度来说,你需要先认识物,再认识精神。
但是物质和精神二者,这个存在实际上是同时的。
比如我举个例子,飞机是当我们发明了,我们才制造出来,对吧。
但是我想问的是,在你没有发明之前,飞机的原理存不存在。
存在。
也就是这个原理是在你发明之前还是之后呢。
之前。
所以这个原理,就是大自然的精神,和大自然的智慧。
其实大自然的智慧,体现在很多方面。
大家有没有发现,低等动物它一出生,就能够自我生存;而最高级的人,他在生命的初期,和各种动物相比,恰恰是最笨的。
笨到什么程度。
一个人生出来以后,你把奶瓶放他嘴边,你可以逗他,你拿那奶瓶去逗他,你看他什么表情,他只会张嘴。
但他吃不着,为什么。
因为他的脖子没有力量,他不能往前去够。
吃完(奶)了以后,如果不把他立起来,把那嗝拍出来,他照样给你吐出来。
吃、喝、拉、撒、睡、翻身、温暖、打嗝,他没有一件事自己完成。
我认为这是老天的一个设计,他让这个万能的,什么都能干,太聪明的人,在生命的初期以乞求的方式,来乞求别人过来帮助。
而这个过来的人,就是你的恩人。
他每一次过来,给你带来快乐。
他的气味、他的声音、他的相貌,当你记住他的时候,你就开始出现依恋。
半岁左右人不会说话,但他会知道抱他的这个人,是不是他要的。
如果不是他要的,他会给你抗拒、他会闹,对吧。
所以你会发现,老天的设计是什么。
这是情感的开始。
而这种情感,才是人与人控制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所以我在研究犯罪心理,我曾经说过,如果研究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人为什么毫无人性,一句话,生命初期的抚养上出了问题。
如果他在抚养当中没有情感,这个人就会缺乏人性。
我们曾经有一个案例,这个犯罪人杀人无数,那么最后当警察去抓他的时候,四个警察走进门,他扭头一看警察,就知道来抓他的。
为什么。
他后来说:“你们一进门,叫我去办户口,办户口有晚上来叫的吗。
办户口需要四个警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