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食品中常见污染细菌

合集下载

常见细菌性污染的菌属及其危害

常见细菌性污染的菌属及其危害

常见细菌性污染的菌属及其危害
1.致病菌致病菌对食品的污染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生前感染,如奶、肉在禽畜生前即潜存着致病菌。

主要有引起食物中毒的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等沙门菌;也有能引起人畜共患的结核病的结核杆菌、布氏病(波状热)的布鲁杆菌、炭疽病的炭疽杆菌。

第二种是外界污染,致病菌来自外环境,与畜体的生前感染无关。

主要有痢疾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杆菌、肉毒梭菌等。

这些致病菌通过带菌者粪便、病灶分泌物、苍蝇、工(用)具、容器、水、工作人员的手等途径传播,造成食品的污染。

2.条件致病菌通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一定的特殊条件下才有致病力的细菌。

常见的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韦氏梭菌、蜡样芽胞杆菌等。

能在一定条件下引起食物中毒。

3.非致病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在土壤、水体、食物中更为多见。

食物中的细菌绝大多数都是非致病菌,这些非致病菌中,有许多都与食品腐败变质有关。

能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细菌,称为腐败菌,是非致病菌中最多的一类。

食品中的致病菌危害

食品中的致病菌危害

食品中的致病菌危害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毕竟食物是我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食品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害物质,其中最常见且最具威胁性的就是致病菌。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中的致病菌危害,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一部分:致病菌介绍致病菌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感染或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它们可以生长在各种食品中,如肉类、乳制品、蔬菜水果、海产品等。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些致病菌一旦被摄入,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食物中毒等疾病。

第二部分:食品中致病菌的危害1. 食物中毒:食物中的致病菌可以产生毒素,摄入含有毒素的食品会引发食物中毒。

常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和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更容易受到致病菌的危害。

2. 增加抗药性:滥用抗生素和抗菌剂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使得致病菌对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

这意味着将来感染这些致病菌的患者将更难以通过药物治疗康复,给医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第三部分:预防致病菌的措施1. 良好的个人卫生:彻底洗手是防止致病菌传播的第一道防线。

在食品加工、餐饮等操作前后,一定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另外,保持清洁的工作环境和器具也非常重要。

2. 合理贮存食品:将食品储存在低温环境下可以延缓致病菌的繁殖。

冰箱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但要确保食品与肉类等生食分开存放,并注意食品的保质期。

3. 彻底烹饪食品:烹饪食品是杀灭致病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确保食物完全煮熟,避免生食,尤其是肉类和海产品。

4. 食品消毒:对于生食、生鲜蔬果等难以烹饪的食品,可以使用食品消毒剂进行消毒。

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有效杀灭潜伏在食材中的致病菌。

第四部分: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除了以上防范措施,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同样不可忽视。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同时,在餐馆就餐时,选择有资质、卫生状况良好的餐厅也是保护自己免受致病菌危害的重要手段。

食物中毒、食品中常见污染细菌

食物中毒、食品中常见污染细菌

食物中毒1、概念摄入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是最典型、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2. 食物中毒发病特征:(1)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

(2)临床表现基本类似:大多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3)发病与特定的食物有关(4)人与人之间一般无直接传染: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的趋势,无传染病流行过后的余波。

3 食物中毒的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6 食物中毒处理的总则⏹1)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2)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1)停止食用中毒食品(2)采取病人血液、尿液、吐泻物等样本,以备送检;(3)进行急救处理,包括催吐、洗胃和清肠(4)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3)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1)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疑似食品(2)采集剩余可疑中毒食品,以备送检。

(3)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食品(4)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4)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5)判定方法结合卫生学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按各类食物中毒诊断标准确定的判定依据和原则作出综合判定。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1、细菌的特点单细胞原核微生物种类:球菌、杆菌、螺旋菌等➢假单胞菌属:G- 需氧、嗜冷、pH 5.0-5.2➢微球菌(需氧)、葡萄球菌属(厌氧):G+ 、嗜中温➢芽孢杆菌属(需氧、兼性厌氧)与梭菌属(厌氧)➢肠杆菌科各属:G- 、嗜中温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1)发病率高、群体暴发2)好发季节:夏秋季.3)好发食品:动物性食品为主,如肉鱼奶蛋及制品4)症状重、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抢救及时预后好。

3、细菌性食物中毒及其发生的原因☐细菌性食物中毒由于食品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急剧大量繁殖,使食品中含有大量细菌或活的细菌或它们产生的毒素,以致食用后引起中毒。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污染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污染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污染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细菌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细菌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可能通过不当的食品处理和储存导致食品污染。

本文将就食品中常见的细菌污染进行探讨,以增强大家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保障健康的饮食习惯。

一、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导致食物中细菌污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它主要寄生在人类和动物的肠道中,通过粪口传播途径进入食品中。

食用含有沙门氏菌的食品可以引发沙门氏菌感染,导致腹泻、发热等症状。

常见的沙门氏菌感染源包括禽肉、生鸡蛋、生奶制品等。

因此,为了避免沙门氏菌污染,我们在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确保食品来源可靠;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洁净卫生,彻底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类常见的肠道细菌,它在肠道中正常存在,大部分是无害的。

然而,某些菌株如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可以引发食物中的细菌污染并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其症状包括腹泻、呕吐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大肠杆菌主要通过食品中的动物粪便、污染的水或食品加工设备传播。

生食、未洗净的蔬菜水果、未经煮熟的肉类等都是食品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常见来源。

因此,我们要养成彻底清洗蔬果和煮熟食物的习惯,尤其是在野外采摘食材时更应注意卫生。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类常见的细菌,它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水源中。

在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造成细菌污染的主要菌种之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产生热稳定性毒素,如果食物被感染后未经高温处理,毒素就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常见食品包括乳制品、肉制品、熟食和蛋制品等。

因此,购买乳制品时要注意检查保质期和包装完好性,储存后要保持冷藏温度,避免存放时间过长。

四、霉菌霉菌是一类常见的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霉菌不仅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容易繁殖,还能合成毒素并污染食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食用霉菌污染的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过敏等。

食品中常见危害因素及预防控制

食品中常见危害因素及预防控制

化学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农药残留:长 期摄入含有农 药残留的食品 可能导致慢性 中毒、致癌等
健康问题。
添加剂滥用: 过量或滥用食 品添加剂可能 导致过敏、中 毒、致癌等健
康问题。
重金属污染: 长期摄入含有 重金属污染的 食品可能导致 贫血、神经系 统损伤、肾损 伤等健康问题。
化学物质污染: 长期摄入含有 化学物质污染 的食品可能导 致免疫系统损 伤、生殖系统 损伤等健康问
物理污染
定义:物理污染是指食品受到物理性因素(如放射性物质、电磁波、噪声 等)的污染
常见来源: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机械磨损、食品包装材料中的重金属等
对人体的危害:可能导致人体受到辐射伤害、重金属中毒等
预防控制措施:加强食品加工过程的监控,选择符合标准的食品包装材料, 避免食品受到物理性因素的污染
天然毒素
第六章
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回顾
国内案例: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事件等 国际案例:疯牛病事件、沙门氏菌污染等 危害因素: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等 预防控制措施:加强监管、提高检测技术、加强宣传教育等
事件原因分析
食品生产环节问题: 生产过程中操作不 当或设备故障导致 食品受到污染
食品储存环节问题: 储存环境不卫生或 储存时间过长导致 食品变质
事件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启示
危害因素识别:加 强食品生产、加工、 运输等环节的危害 因素识别,及时发 现并采取措施。
监管力度:加大对 食品安全的监管力 度,确保食品生产、 加工、运输等环节 符合安全标准。
培训教育:加强食 品从业人员的培训 教育,提高他们的 食品安全意识和操 作技能。
信息公开透明:及 时公开食品安全事 件信息,加强公众 对食品安全的认知 和信任。

食品中的致病菌

食品中的致病菌

食品中的致病菌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而致病菌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致病菌是指一类能够引起食物中毒或者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它们存在于各种食品中,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就食品中的致病菌进行探讨。

一、食品中的主要致病菌1.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它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人们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如生坚果、生肉以及未经处理的水果和蔬菜,容易感染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感染可导致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危及生命。

2.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类潜伏在动物和人类肠道中的致病菌,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品,特别是家禽、肉类和蛋制品,人们易受到沙门氏菌感染。

感染沙门氏菌会引发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表现为腹泻、发热、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中毒性休克。

3.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包括人体的皮肤、鼻腔和咽喉等部位。

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性较强,一旦食品受到其污染,如奶制品、蛋制品、肉类等,人们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会导致急性食物中毒,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一般持续时间较短。

4. 列氏杆菌列氏杆菌是一种嗜冷性细菌,可以在低温环境中生长,例如在冷藏肉制品、海鲜和冰淇淋等食品中。

食用被列氏杆菌污染的食品可能引发列氏杆菌中毒,症状通常为肠胃不适、呕吐和腹泻等。

二、防止食品中致病菌的措施1.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操作,并制定严密的检测流程,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2. 控制食品生产环境卫生食品生产企业应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与卫生,定期进行环境清洁消毒,防止致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3. 加强食品原料的质量控制食品生产企业应严谨选择供应商,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对原料进行必要的检测和处理,以防止致病菌的污染。

4. 加热杀菌食品在烹饪和加工过程中应进行充分加热,确保食品中的致病菌被彻底杀灭,从而消除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

常见食物中毒表

常见食物中毒表
被污染食品在加热前为彻底加热
人或动物粪便、土壤、水、垃圾等
副溶血性弧菌
海产品、熟肉类、咸菜、禽肉、禽蛋等
生食海产品,食品未烧熟、煮透,熟食被污染后食用前未再彻底加热
海水、海产品
蜡样芽胞杆菌
剩米饭、米粉、奶、肉、豆制品
食品在较高温度下存放时间过长
土壤、空气、尘埃、昆虫
志贺氏菌
(痢疾杆菌)
冷盘、凉拌菜等熟食品
霉变红薯中毒
中毒主要系茄病腐皮镰刀菌或甘薯长喙壳菌污染而产生毒素,引起肝、肺、肾病变、坏死
红薯应存放于干燥阴凉处,防止霉变
妥善保管好亚硝酸盐,包装应有醒目标志;禁止加工、销售、食用腐烂变质蔬菜;短时间不进食含亚硝酸盐较多的蔬菜;腌菜至少腌20天以上再吃;不喝苦井水,不用苦井水煮饭。
有机磷农药中毒
头晕、头痛、腹痛、流涎、多汗、肌肉震颤、瞳孔缩小、重者惊厥、昏迷、肺水肿及呼吸停止而死亡
加强管理制度,专人、专库、专柜保存;农药不准与食品混放;不准用盛放过农药的容器盛放食品
表3:常见化学性及其它食物中毒
类别
中毒症状
预防措施
砷中毒
口咽烧灼感、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顽固性腹泻、头晕、头痛、昏迷、惊厥、虚脱,常应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加强管理制度,专人、专库、专柜保存;农药不准与食品混放;不准用盛放过农药的容器盛放食品
亚硝酸盐中毒
口唇、指甲以及全身皮肤出现紫绀等组织缺氧表现,并有头晕、头痛、心率加速、嗜睡、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意识丧失、呼吸衰竭,直至死亡
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头晕、无力
加热彻底,煮沸后继续加热数分钟
毒蘑菇
环肽毒、毒蝇碱、鹿花蕈素等
胃肠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毒型、肝肾损害型

食品中的病污染及其预防措施

食品中的病污染及其预防措施

食品中的病污染及其预防措施食品中的病原物污染及其预防措施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随着工业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食品中的病原物污染问题也日益突显。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的病原物污染以及我们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

一、食品中的病原物污染类型1. 细菌污染:食品中最常见的病原物污染是由细菌引起的。

其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

它们可以通过食品中的生食或未充分加热的食物进入人体,引发消化道感染和食物中毒。

2. 病毒污染:病毒是食品中另一个常见的病原物污染源。

诸如诺如病毒、肠道病毒、诺华病毒等都可能通过食物传播给人体,引发呕吐、腹泻等症状。

3. 霉菌污染:霉菌常见于植物性食品中,如谷物、坚果和水果。

某些霉菌产生毒素,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引发中毒反应。

4. 寄生虫污染:寄生虫也可能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引发寄生虫感染。

一些常见的寄生虫污染源包括鲟蚊、绦虫等。

二、食品中病原物污染造成的危害食品中的病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可能引发食物中毒、感染性胃肠炎等疾病。

这些疾病的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发热、腹痛等。

对于高龄、孕妇、儿童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病原物污染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健康问题。

三、预防食品病原物污染的措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预防病原物污染成为了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我们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1. 食品加工和储存卫生:保持食品加工环境的清洁,严格执行食品生产和储存的卫生标准,确保处理食品的设备和材料的清洁与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2. 食品检测与监控:建立完善的食品检测与监控体系,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定期对食品进行检测,确保合格产品的上市流通,有效排除潜在的病原物污染风险。

3. 食品储存和传递温度控制:保持食品在储存和传递过程中适当的温度,避免细菌和其他病原物的繁殖。

冷链物流的建立和落实,有效控制食品的质量变化和病原物的滋生。

4. 充分加热食物:高温可以有效杀灭食物中的病原物,因此,在食用肉类、禽类、海鲜等食品时,务必将其充分加热煮熟,避免生食。

常见的细菌食物中毒大全

常见的细菌食物中毒大全

常见的细菌食物中毒大全原料质量低劣,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及烹调各环节卫生制度不严,使食物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严峻污染下面我给大家共享常见的细菌食物中毒,盼望能够关心大家!常见的细菌食物中毒(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多由动物性食品引起,特殊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奶及其制品。

沙门氏菌不产生外毒素,主要是食入活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型症状。

沙门氏菌在100℃环境下马上死亡,在75℃下5分钟、60℃下15~30分钟、55℃下1小时也可将其杀灭。

(2)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常见于剩菜剩饭、米粉、及乳、肉类食品等,中毒者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

引起该类食物中毒的食品常因食用前保存温度较高和放置时间较长,使食品中的蜡样芽孢杆菌得到繁殖。

蜡样芽孢杆菌较耐热,需100℃下20 分钟才能被杀死。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海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带菌率很高,是引起此类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

该种病菌在30℃~37℃、含盐量3%左右的环境中可快速生长繁殖,但耐热力较弱,加热至55℃ 10分钟、90℃ 1分钟即可杀灭,0℃~2℃经24~48小时也可死亡。

2、应对措施:清除毒物防止毒素进一步汲取(1)催吐神志清晰且能合,让患者饮温水300 ~500 毫升,然后用手指或压舌板、筷子刺激咽后壁或舌根诱发呕吐。

反复进行,直至胃内容物完全呕出为止。

(2)导泻假如病人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时间已超过2 ~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稍微导泻食物或药物,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3)解毒应用抗菌药物、补液及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措施以掌握中毒的进展。

假如中毒者能饮水,应让其多喝些电解质补充剂、盐水,以补充由于吐、泻所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有毒动植物中毒(1)河豚鱼中毒:河豚鱼毒素集中在卵巢、睾丸及肝脏等内脏和血液中。

宰割时,内脏的毒素污染鱼肉也可引起中毒。

食品中的致病菌污染

食品中的致病菌污染

食品中的致病菌污染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食品传播疾病的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些疾病往往是由食品中存在的致病菌引发的。

本文将从致病菌的来源、常见的致病菌和食品中的致病菌污染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致病菌的来源致病菌主要来自于食品原料、生产环境以及人员等多个方面。

食品原料即使在采购阶段出现问题,也会对整个食品生产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生产环境中的卫生状况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如果食品生产车间的环境不洁净,细菌很容易繁殖并污染食品。

人员的不当操作也是食品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工作人员在操作食品时的不洁净、不规范等行为,都有可能导致致病菌的污染。

二、常见的致病菌1.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它存在于动物和环境中,并通过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引发食物中毒。

其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发热、腹痛等。

2. 嗜盐菌嗜盐菌是一类喜欢生长在高盐度环境下的致病菌。

常见的食品中,如咸鱼、腌制蔬菜等,都容易受到这类菌的污染。

食用被这类菌污染的食品会引发食物中毒。

3. 菌尤氏菌菌尤氏菌主要存在于水产品中,如生鱼片、生蚝等。

食用未经处理的这类食品可能会导致急性胃肠炎和败血症等疾病。

4. 痢疾杆菌痢疾杆菌会引发痢疾,其主要通过人际之间的接触或者食用污染的食品、饮水而传播。

痢疾杆菌感染的主要症状有腹泻、发热、腹痛等。

5.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动物和人体中的致病菌。

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通过人员操作不当等因素导致的交叉污染而引发问题。

其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等。

三、食品中的致病菌污染控制为了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对于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必须进行有效控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方法:1.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规范的生产流程、健全的食品检测体系等。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

2. 加强员工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规范的操作流程。

食物中常见的致病菌与食品安全

食物中常见的致病菌与食品安全

食物中常见的致病菌与食品安全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不正确的处理、保存和烹饪方法,以及污染等因素,食物中常常存在着各种致病菌。

这些致病菌可能导致食品中毒和其他健康问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常见的致病菌以及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变得至关重要。

一、常见的致病菌1.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最为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的细菌之一。

它可以通过被感染动物(如家禽等)的肉类、蛋类、奶制品以及未经充分加热的水产品传播给人类。

沙门氏菌引起的沙门氏菌感染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腹部绞痛等胃肠道相关疾病。

2. 食源性链球菌食源性链球菌属于革兰阳性细菌,容易通过凉拌食品、含有食性链球菌的牛奶或未经充分加热的肉类传播给人体。

食源性链球菌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脱水和休克。

3. 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通过没煮透的牛肉、生或半生的海鲜以及被该细菌污染的水果和蔬菜感染人体。

感染后,人们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腹泻、发热和血尿等症状。

4.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动物皮肤上的细菌。

它可以通过跨过程欺骗到奶制品、草坡类制品以及经过不正确处理的高蛋白质食品中,并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此类感染通常表现为呕吐、恶心以及肠胃不适等胃部不适。

二、食品安全措施1. 注意食品的储存和处理正确的食物存储和处理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

一些简单的措施包括:- 进购食材时注意其新鲜程度,避免购买过期或有异味的食物;- 在低温(通常是4℃以下)下储存易腐烂的食物,如肉类、乳制品等;- 把熟食和生食分开储存,并使用不同的砧板和刀具加工以防止交叉污染。

2. 确保彻底加热生肉、禽肉和海产品必须经过彻底加热。

通过对这些原料进行彻底加热可以有效地杀灭致病菌。

建议将肉类和鱼类在内部达到70℃以上才能确保其安全。

3. 规范个人卫生行为个人卫生是防止致病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及检测方法

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及检测方法

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及检测方法食物中毒是指通过食用被污染或受细菌感染的食物,导致人体出现不适或疾病的问题。

食物中毒细菌是导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并探讨现代检测方法的应用。

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等。

这些细菌在食物中滋生繁殖,产生毒素,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首先,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

它通常存在于鸡蛋、家禽肉类、生鲜蔬菜和奶制品等食物中。

沙门氏菌感染会导致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食品生产企业和监管机构需要使用有效的检测方法来检测沙门氏菌的存在。

例如,传统的培养方法可以通过将食物样本放入富含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沙门氏菌会在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典型的菌落,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初步的检测结果。

此外,还有分子生物学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这些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沙门氏菌的存在。

其次,大肠杆菌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

它主要存在于肉类、蔬菜和水果中。

大肠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腹泻、肠绞痛和发热等症状。

为了准确检测大肠杆菌的存在,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检测方法。

其中,PCR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能够通过扩增目标DNA序列来检测大肠杆菌的存在。

此外,还有基于免疫学的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过检测食物样本中特定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反应来进行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

它存在于发酵食品、奶制品和肉类等食物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会导致呕吐、腹泻和腹痛等症状。

为了及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快速方法是必要的。

目前,快速检测方法包括质谱法、核酸扩增技术和免疫学方法等。

其中,质谱法是一种基于特定质谱图谱的方法,能够对食物样本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定。

此外,PCR法和ELISA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食品中常见的19种微生物污染

食品中常见的19种微生物污染

食品中常见的19种微生物污染食源性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第一大危害,也是全球性的威胁。

以下总结了食品中常见的19种微生物污染,供检测同行们参考。

1、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

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

一般食品中大肠菌群超标,表示食品受动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其中典型大肠杆菌为粪便近期污染,其他菌属则可能为粪便的陈旧污染。

人吃了大肠菌群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

2、霉菌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像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比较青睐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的繁殖,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霉菌的繁殖或切断其传播途径,就可以摆脱霉菌的污染。

霉菌对食物的污染,降低食品的食用品质外,还会产生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对人主要毒性表现在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繁殖障碍等。

3、酵母酵母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

是子囊菌、担子菌等几科单细胞真菌的通称,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有的对食品加工有益,如发酵粉、酿酒酵母,有的为致病菌。

空气中、人体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酵母菌,只要在合适的环境就会快速繁殖。

吃了致病性酵母菌污染的食品易造成食物中毒,有些免疫力低的人群亦可能发生酵母菌感染。

4、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有“嗜肉菌'的别称,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

因此,食品受到污染的时机很多。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致病菌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致病菌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致病菌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食品中存在的致病菌,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重点分析食品中的常见致病菌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预防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

一、常见的食品中致病菌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了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微生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致病菌:1. 大肠杆菌:这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食品中的致病菌。

某些菌株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引发腹泻、腹痛等症状。

2.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寄生在动物或人的肠道中。

通过食用未经彻底烹饪的肉类、家禽、蛋类及生吃的蔬菜水果,可能感染沙门氏菌,引发肠胃炎、发热等症状。

3.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皮肤、鼻腔、喉咙等部位,通过不洁净的加工环境或不合格的卫生条件,可能污染食品,引发食物中毒,症状包括呕吐、腹泻等。

4. 梭菌:梭菌是芽孢菌的一种,它可以在不利条件下存活,并出现繁殖。

通过食用未经过热处理的食品,如肉类制品、蜂蜜等,可能感染梭菌,导致肠炎等疾病。

5. 病毒性肠胃炎病毒:这种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饮食水或食物接触传播,感染后会引发严重的呕吐、腹泻等症状。

二、致病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 肠胃炎症状:感染食品中的致病菌,最常见的症状是肠胃炎,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些症状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腹泻过程中,会导致身体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2. 食物中毒:某些致病菌在食品中繁殖并产生毒素,当人们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时,会引发食物中毒。

不同的致病菌会引发不同的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3. 慢性疾病:长期食用被致病菌污染的食品,可能导致慢性肠胃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

这些疾病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是严重的。

三、预防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食品中的致病菌: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彻底清洗双手,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小心食品中的常见细菌污染问题

小心食品中的常见细菌污染问题

小心食品中的常见细菌污染问题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细菌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包括土壤、水源、空气等。

有些细菌对人体有害,如果进入食品中,就会引发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食品中的常见细菌污染问题,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细菌污染食品。

肉类和禽类制品是常见的细菌污染源,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这些细菌通常通过肉类或禽类的污染而进入食品中。

此外,生鲜蔬菜和水果也可能受到细菌污染,尤其是经过接触土壤和水源后未经适当清洗的食品。

此外,奶制品、海鲜等也是细菌污染的常见食品。

细菌污染的食品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食物中的细菌污染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引发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对于某些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由于免疫系统较弱,感染细菌后的健康风险更高。

因此,我们要特别小心食品中的细菌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细菌污染的食品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

首先,选择新鲜的食材是非常重要的。

新鲜的食材通常细菌污染的风险较低,因此我们在购买食材时要注意选择新鲜的产品。

其次,正确储存食品也是预防细菌污染的重要环节。

将食品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可以有效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此外,适当加热食品也是预防细菌污染的重要步骤。

煮沸、烹煮和烤制食品可以杀死细菌,减少食品中细菌的数量。

最后,注意个人卫生也是预防细菌污染的关键。

洗手是最基本的个人卫生习惯,特别是在处理食物前后要彻底洗手,避免将细菌带入食品中。

除了个人预防措施,食品生产商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食品的安全。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措施和标准是预防细菌污染的重要环节。

食品生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测和筛查,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食品市场的监管,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问题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问题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安全中最重要、最普遍的问题之一。

微生物可以迅速繁殖和传播,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对微生物与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和监管,是保障公众健康的关键。

一、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微生物常常以生长的形式存在于食品中。

其中,细菌、霉菌和病毒是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

一旦食品被这些微生物污染,就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

1. 细菌污染细菌是最常见的食品污染源。

其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会通过食品污染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和胃肠道疾病。

此外,产生孢子的芽孢杆菌也常常引起食品变质和中毒。

2. 霉菌污染霉菌常常寄生于植物性食品,如果蔬、坚果和粮食等。

霉菌可以产生毒素,对人体肝脏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引发食物中毒和过敏反应。

3. 病毒污染病毒通常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

食品中的病毒污染主要来源于患病动物的排泄物。

病毒感染可引起胃肠道感染,如肠炎和肠胃炎等。

二、微生物污染的影响微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多种影响。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中毒食品中的细菌、霉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会产生毒素,摄入这些含毒食物后,人体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如呕吐、腹泻等,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2. 食物变质霉菌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污染会导致食品变质,对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造成损害,甚至使人患上食物中毒。

3. 过敏反应霉菌产生的毒素可能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

某些花粉蔬菜和海鲜等食品也会引起食物过敏。

三、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预防与控制为确保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污染至关重要。

1. 严格操作卫生规范食品加工、储存和销售环节必须遵循卫生规范,包括员工健康检查、设备和场所清洁消毒等措施,以减少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

2. 加强原料检测食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原料的检测,排除携带微生物的食材,确保进入生产环节的食材的质量安全。

3. 适当的加工和储存条件对食品的加工和储存应采取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以防止微生物繁殖和生长。

食品安全管理局公布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

食品安全管理局公布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

食品安全管理局公布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食品中存在的致病菌不仅对公共健康构成威胁,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食品安全管理局发布了一份关于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的公告,旨在提醒人们注意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基于这份公告,介绍一些常见的致病菌以及预防方法。

1. 沙门氏菌(Salmonella)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源,主要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品而引发感染。

食品中常见的沙门氏菌污染源包括生鸡蛋、生猪肉、家禽以及生鲜蔬菜等。

沙门氏菌感染的症状包括腹泻、发热、呕吐等。

预防方法:- 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禽类、肉类和蛋类等,确保其中的沙门氏菌被彻底杀灭。

- 注意食品卫生:避免生食和未处理的食品,及时清洗切菜板和厨房用具。

- 分开储存食物:将生熟食物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常存在于人体的皮肤和呼吸道,也可通过食品被传播。

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主要由食用受污染的奶制品、肉类及蛋制品等引起。

感染症状包括腹泻、呕吐等。

预防方法:- 储存食物的卫生:避免将食品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储存食品时注意密封并适当冷藏。

- 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干净的器皿和刀具,尽量避免使用已过期的食品。

- 适当加热食物:高温可以有效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确保食物被彻底加热。

3.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是人体和自然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细菌,有些菌株可引发食物中毒。

食品中的大肠杆菌污染主要来源于被动物粪便污染的食品,如生肉、蔬菜和水果等。

感染大肠杆菌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等。

预防方法:- 生食处理:生肉、蔬菜和水果等应充分清洗,并彻底加热或煮熟,以杀死潜在的大肠杆菌。

- 注意饮用水卫生:选用经过过滤、煮沸或消毒的饮用水,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

- 手部卫生:洗手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方法,尤其在处理生食后或上厕所后,务必彻底清洗双手。

食品中的常见致病菌分析

食品中的常见致病菌分析

食品中的常见致病菌分析一、引言食品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不当处理和储存食品可能导致致病菌的滋生和传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深入了解食品中的常见致病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致病菌,并讨论其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二、常见的致病菌1.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目前最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

它存在于动物肠道中,可以通过污染水源、未充分加热处理的家禽肉、蛋类、未经消毒的水果和蔬菜等途径进入人体。

感染沙门氏菌后,人们可能出现腹泻、发烧、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长期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属于肠道微生物群的一种细菌。

尽管绝大多数大肠杆菌是无害的,但某些菌株可以导致食物中毒。

这些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未经处理的水果和蔬菜、生肉和未充分加热的食品中。

感染后,人们可能出现胃部不适、腹泻、脱水等症状。

3.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于空气、尘埃及人体自然环境中。

这种细菌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的食品而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经食物摄入后,可能导致呕吐、腹泻、胃部剧痛等明显消化道症状。

三、常见致病菌的危害1. 营养丢失和全身不适由于致病菌在食品中滋生并产生毒素,进食受污染食品后会导致人体营养丢失,并出现全身不适的情况。

餐后不久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2. 传播食源性疾病许多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感染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沙门氏菌可引发沙门氏菌肠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发食物中毒。

长期的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胃肠道问题,并增加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四、预防措施1. 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致病菌感染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勤洗手,在饭前便后养成洗手的习惯;避免使用未经过处理或未消毒干净的水果和蔬菜;坚持饭前用温湿布清洁工作台面等。

2. 充分烹饪食品合理选择食材并将其彻底加热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毒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中毒1、概念摄入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是最典型、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2. 食物中毒发病特征:(1)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

(2)临床表现基本类似:大多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3)发病与特定的食物有关(4)人与人之间一般无直接传染: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的趋势,无传染病流行过后的余波。

3 食物中毒的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6 食物中毒处理的总则⏹1)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2)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1)停止食用中毒食品(2)采取病人血液、尿液、吐泻物等样本,以备送检;(3)进行急救处理,包括催吐、洗胃和清肠(4)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3)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1)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疑似食品(2)采集剩余可疑中毒食品,以备送检。

(3)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食品(4)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4)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5)判定方法结合卫生学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按各类食物中毒诊断标准确定的判定依据和原则作出综合判定。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1、细菌的特点单细胞原核微生物种类:球菌、杆菌、螺旋菌等➢假单胞菌属:G- 需氧、嗜冷、pH 5.0-5.2➢微球菌(需氧)、葡萄球菌属(厌氧):G+ 、嗜中温➢芽孢杆菌属(需氧、兼性厌氧)与梭菌属(厌氧)➢肠杆菌科各属:G- 、嗜中温2、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1)发病率高、群体暴发2)好发季节:夏秋季3)好发食品:动物性食品为主,如肉鱼奶蛋及制品4)症状重、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抢救及时预后好。

3、细菌性食物中毒及其发生的原因☐细菌性食物中毒由于食品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急剧大量繁殖,使食品中含有大量细菌或活的细菌或它们产生的毒素,以致食用后引起中毒。

➢外毒素exotoxin➢内毒素endotoxin微生物的外毒素和内毒素内毒素和外毒素是细菌产生的两大类毒素物质。

➢外毒素是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物质。

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细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毒性极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容易受到破坏。

✓外毒素的抗原性较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组织的毒性作用有高度的选择性,各自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细菌在生活时不能释放出来,当细胞死亡而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体时才释放出来。

✓内毒素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它是磷酸/多糖/蛋白质的复合物。

主要成分为脂多糖。

✓性质较稳定、耐热、毒性比外毒素低、其作用没有组织器官选择性,不同病原菌所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大致相同,都能引起机体体温升高、腹泻和出现出血性休克和其他组织损伤现象。

5、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分类☐感染型食物中毒含大量病原菌的食物☐毒素型食物中毒细菌大量繁殖而产生毒素☐混合型食物中毒两者协同引起二、常见细菌污染食品中的特点(一)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种类繁多,抗原复杂1、沙门氏菌生物学特性☐肠杆菌科一大属 G-菌、好氧或兼性厌氧无芽孢、无荚膜、周身鞭毛、能运动☐生命力强☐生化反应特点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糖不发酵乳糖、蔗糖大多数产酸、产气(除伤寒沙门氏菌)☐产内毒素➢菌体溶解时,其细胞壁所含的脂多糖释放出来,形成内毒素,主要是类脂、多糖、蛋白质的复合物。

➢一些沙门氏菌含有携带耐药因子的遗传质粒。

耐药因子传递的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可在敏感的细菌中散播,给治疗沙门氏菌感染造成困难。

2、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原菌,不仅引起各种动物疾病,而且与人类多种疾病有关,☐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在食物中毒中居于前列。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和临床表现☐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五种)➢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性、败血症(肠热症、肠炎型、败血症、慢性肠炎、无症状带菌)☐急性胃肠炎型为最多☐肠炎型(食物中毒)➢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汤卜逊、肖氏沙门菌感染➢主要摄入感染的家畜肉类、血、内脏、蛋、污染水☐肠热症(菌血症)沙门氏菌毒理作用机制☐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胃内酸度、寄居于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以及肠粘膜下的淋巴组织均具有抵御沙门氏菌入侵的重要作用。

➢进入肠道的沙门氏菌在远端空肠、回肠及邻近的大肠侵入肠粘膜,引起粘膜的急性炎症反应,并可形成溃疡。

➢侵入血循环,可随血流运往身体任何部,如骨、关节、心、肺、肝、脾、肾、胸腹膜、脑膜及皮肤等处,引起败血症和局部感染性病灶。

沙门氏菌肠毒素的毒性机理☐毒素与肠粘膜上皮细胞受体结合☐增高细胞膜的腺苷酸环化酶活力细胞膜中三磷酸腺苷变成环单磷酸腺苷提高它在细胞中的浓度☐引起小肠过度分泌水分和电解质发生腹泻《肠热症》☐进入消化道,穿越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被肠壁淋巴组织的吞噬细胞吞噬后在其中生长繁殖进入血液引起第一次菌血症。

☐进入肝、脾、胆囊、骨髓等器官在器官吞噬细胞中继续繁殖再进入血液引起第二次均血症☐胆囊中的细菌进入肠壁淋巴组织引起变态反应,导致局部坏死、溃疡、穿孔出血3、沙门氏菌的来源于传播途径☐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来源家畜肉、蛋类、家禽肉、奶类及其制品病人和带菌者➢家畜生前感染➢家畜宰后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1、大肠杆菌生物学特点☐ G-短杆菌、无芽孢、有微荚膜、周鞭毛☐好氧或兼性厌氧☐最适温度37℃, (15-45 ℃)☐最适pH 7.4-7.6 (4.3-5)2、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和临床表现☐肠道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致病性大肠杆菌(侵入性大肠杆菌)☐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影响因素➢菌株在小肠内生长、繁殖并释放毒素➢菌株产生肠毒素,增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分泌功能亢进,导致肠腔大量水分、电解质潴留,引起腹泻。

➢临床表现:急性胃肠炎、急性菌痢3、大肠杆菌的来源与传播途径☐生存在人、动物、自然界室温下生存数周、土壤和水中生存数月☐传播途径带菌人的手、食物、生活用品空气、水源4、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coli O157:H7产毒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属于非侵袭性细菌,它进入宿主体内后,由定居因子(CFAs)粘附于小肠上皮细胞,并分泌不耐热肠毒素(LT)和/ 或耐热肠毒素(ST)。

后者根据最初的来源又可进一步分为人源耐热肠毒素(STh)和猪源耐热肠毒素(STp)。

LT和ST 均可影响宿主肠道细胞对电解质和水的吸收和分泌功能,造成分泌性腹泻。

☐但目前对该菌的致病机制尚有不少不明之处例如关于该菌是否具有侵袭性、毒素的作用部位、LT和ST的作用机制是否相同的问题等(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1、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最适温度 35-40℃(12-46 ℃)➢最适 pH 7.0-7.5 (4.2-9.3)➢耐盐➢致病性葡萄球菌产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肠毒素:A、B、C1-3、D、E、F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该菌无处不在,广泛分布于水、空气、灰尘、污物、食品加工设备表面,50~60%健康人的鼻腔、口腔、咽喉、皮肤、甚至头发都有发现。

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水性或血性腹泻和发烧。

本菌特征:嗜温,最低生长温度为10 C,耐盐,在含水量极少的食品(水分或度为0.86,盐度为18%)上可生长,产生外毒素——肠毒素,引起急性肠胃炎。

肠毒素:对蛋白酶和热具极强的抗性,100 ︒ C 、30 min 仍保持部分毒性,巴氏消毒和一般家庭烹调温度不能破坏这类毒素。

中毒和临床表现葡萄球菌肠毒素可作用于动物双侧迷走神经的分支和脊髓而引起呕吐,还可使肠粘膜分泌较多水分使水分吸收量减少,产生腹泻,还可检查到胃粘膜表面病变。

主要症状为胃肠炎,潜伏期短,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低烧,可能会引起脱水、虚脱、肌肉痉挛等,短期即可恢复健康,愈后一般良好。

金黄色葡萄球菌涉及的食品:禽、肉、色拉、烘烤品、三明治、乳制品、水产品等,罐头食品应高度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

预防措施:——减少食品的暴露时间,特别避免是加热后的半成品积压;——控制加工车间的温度;——要求食品操作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调离皮肤有创伤的加工人员。

2、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条件第一、食物中含大量的产肠毒素的菌第二、污染后食品放置在适宜产毒的温度下第三、足够的时间产毒素第四、食物成分和性质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产毒(四)副溶血性弧菌1、生物学特性☐海洋细菌、耐盐 2.5-3% ,0.5%以下不生长☐最适温度30-37 ℃,☐ pH 8.0-8.5,6.0以下不能生长☐不耐热2、临床表现☐急性中毒:耐热性溶血毒素引起肠粘膜溃烂、红细胞破碎、心肌衰竭3、来源和传播途径海产品、海水、蓄禽肉、鲜菜、鲜蛋、水产品等分布:天然存在于海洋,需要有盐才能生存。

在沿海水域中捕捞的鱼、贝类中常被检出该菌。

主要特征:嗜盐菌,生长发育须有氯化钠存在,42 ︒C能生长,10 ︒C以下不生长,pH范围5.6~9.6,最适pH为8.0(此菌对酸敏感,在普通食醋中5分钟即可杀死)副溶血弧菌的感染主要方式☐海洋生物在摄取食物的同时, 把海水中或海底沉积物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摄入体内, 在食用了生海鲜食物后引起了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容易感染沿海地区的工作人员☐由于食品加工、运输、贮存的不规范引起的交叉污染导致了菌的感染。

(五)、李斯特氏菌分布广——土壤、蔬菜、海水沉积物、水体。

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它能致病和产生毒素。

易感人群:免疫缺陷的人,包括癌症病人、吃过影响免疫系统药品的人、酗酒者、怀孕的妇女、胃酸少的人、爱滋病患者等。

症状:引起脑膜炎、流产、败血症、甚至死亡。

涉及到的食品——乳制品、蔬菜、肉、禽、鱼、熟的即食食品。

最大的威胁:来自不需再加热的即食食品。

注意:能在2 ︒ C(36 ︒F)下生长。

预防措施:充分加热产品,防止熟产品再次污染。

(九)、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也称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土壤、水、蔬菜、肉、奶制品、海洋沉积物、鱼类肠道、蟹、贝类的鳃和内脏等产芽孢——强耐热性厌氧生长正常加热温度下存活在真空包装、罐头食品和其他缺氧包装环境下生长产生强烈的神经麻痹毒素——肉毒毒素有A、B、C、D、E、F、G七种毒素类型A、B、E、F与人类肉毒中毒有关E型肉毒梭菌在水产品中最常见,3︒C仍可生长,很少使食品产生腐败迹象A型肉毒梭菌常见于陆上动、植物,使产品产生腐败气味,A型菌芽孢比E型菌芽孢耐热性更强中毒症状腹泻、呕吐、腹疼、恶心、虚脱,继发为视力重叠、模糊,瞳孔放大、凝固,严重时呼吸道肌肉麻痹,导致死亡肉毒中毒常见的食品加热不当的罐装食品(通常是家庭自制的罐头)半加工的食品(如:熏制、腌制和发酵食品)控制途径:最根本的预防方法是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改进食品的加工、调制及储存方法,改善饮食习惯,水产品的加工可采取事先取内脏,并通过保持盐水浓度为10%的腌制方法,并使水活度低于0.85或pH为4.6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