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发展的动向及启示
美国银行业的发展史(1990年代)
标 普 500银 行 业 指 数 PB值
资料来源:Bloomberg,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个股表现来看,我们选取了 11 家具有代表性的银行,其中,花旗集团上涨了 591%,美国合众银行上涨了 518%,涨幅较小的富国银行、美联银行和 PNC 财务服务公司也分别上涨了 269%、251%和 226%,明显跑赢同期标普 500 指 数(上涨了 156%)。
5
图 4:1980-1990 年代初期美国大量银行倒闭和救援
6
图 5:1980-1994 年美国倒闭和救援银行总资产规模
6
图 6:1980 年代美国银行业不良率持续在高位
6
图 7:1970-1980 年代初美国经济陷入滞涨
7
图 8:1994-2000 年美国银行业并购数量
9
图 9:美国所有受 FDIC 担保的银行业机构数量
图 1:1995-1998 年中旬美国银行业超额收益明显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 -50.0% -100.0%
标普500银行业指数
标普500指数(右轴)
资料来源:Bloomberg,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 2:美国标普 500 银行指数 PB 值由 1.2x 提升至 3.5x
10
图 10:不同类型银行总资产分布情况
11
图 11:1992 年开始美国经济稳定高增长
12
图 12:1992 年开始美国呈现“低通胀+低失业率”的态势
12
图 13:1990 年代美国新房销售持续增长
546 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演变及启示
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演变及启示1. 介绍金融监管不仅仅是国家金融基础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金融市场运作的重要保障。
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初以来,金融市场和监管制度的发展演变成为了众多国家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笔者将从历史、框架、制度和案例等多个维度,结合独立的主观分析,展开论述。
2. 历史演变美国金融监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91年,当时美国央行被作为金融市场运作的核心机构创建。
然而,在20世纪初期,即泡沫经济崩塌以及万能保险的滥用等一系列事件后,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法规。
这些法规被称为“金融改革法案”,一直被视为美国金融市场稳定和规范的重要法律依据。
此外,1929年的经济危机推动了美国的大规模银行业和证券业监管制度的建设,以此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在20世纪中后期,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定期针对不断增长的金融创新和市场不断变化的情况调整并完善监管法规,这一变化在21世纪还在继续。
3. 监管框架美国金融监管框架包括国家层面和州属层面的监管机构。
国家层面的监管机构包括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保险服务办公室、联邦储蓄和贷款保险公司等。
州属层面的监管机构主要负责对本州银行和保险机构的监管。
由于不同实体和产品的监管权在不同的部门和机构之间划分,会产生重叠和混乱,这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为监管问题增添了复杂性。
另外,美国的金融监管强调“反洗钱”、“首席风险官制度”和“管理层独立性”等。
其中,反洗钱制度涉及金融机构如何预防其被用来洗钱的违法行为;首席风险官制度是指由机构首席风险官主导的风险管理程序;而管理层独立性制度则保证管理层不受其他利益相关方干扰。
4. 监管制度美国金融市场监管制度主要涉及对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金融机构和产品的监管。
其中,对于银行监管,更为群众熟知的是联邦开发银行严格的抵押贷款标准和向银行提供短期流动性的借贷设施;对于保险监管,最为显著的是1980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联合收购等方式合并的监管分离;对于证券监管,则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及其申报、报告、业务、会计等四个部门负责。
美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变迁及启示
项 指标呈现逐步增 加 的态势 ,相对 于此前 的递减 速度 ,
递 增 速度 更 快 ,到 2 0 0 3年该 项 指标 已经 超 过 了 13 年 94
商银 行 博 士后 工 作 站博 士后 ; 孙 焕 民 (9 2 ) 男 , 商银 行 博 士后 工作 站 、 国社 17一 , 招 中 会 科 学 院金 融研 究所 博 士后 。
二 、 动 的原 因 : 境 变 化 与 功 能 创 新 变 环
2 6 第8 0年 期 0
银行与保 险、 证券 等行业 的界 限。 与此 同时 , 银行 在 自身 的职能上也发生 了根本 的创 新 和改变 。主流 的银 行 中介 理论 中 , 往用 “ 对称 信 往 不
从 根本 上说 , 商业银行 业务 向资产负债 以外的其他 中介业务转 变属于 多元 化策略 , 施多元化 策略对 于商 实 业银行而言 , 主要 是受客观环境和 自身经营状况影响 。
行实施多元化策略的背景、 动机 和效果 。当前 , 国内银行 普遍倡导改变业务结构 , 大力发展 中间业务 。因而 , 了 为 寻找一 个参照 , 对美 国银行业 的业务 结构 的演变过程 进 行 分析 , 揭示其 中的一些 演变 规律 , 会对 我 国银 行业 的 业务调整提供积极的借鉴。
数 据显示 ,美 国的商业 银行在 过去 7 0多 年 内发生 之后 , 很多银行破产 和倒 闭 , 以此 同时 , 继续运营 的银行
在 业 务结 构 上 也 发 生 了 变 化 : 13 自 9 4年 以后 , 利 息 收 非
了多元化格局 。如果用非利息收入 占总收入 的比例指标 入 占银行整体 收入 的 比例 急剧下降 ,9 7年 出现暂短 回 13 来衡 量银行 的多元 化战 略 , 以看到该指标 出现 了剧烈 调 , 可 此后再度下降 , 到了 8 0年代初期 , 该项指标达到最低
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及启示
有以下主要特征 : , 不足 1 亿 美元。第二 , 中至少 第一 资产 0 存款
有一半来 自于其设 在单 个区域 内的分 支机 构 。第三 , 国内所拥 有。第四 , 提供包括信贷组合、 交易服务以及承保存款在内的传 统金融服务 。第五 , 是一家独立的银行 , 或者是银行控股公 司中 唯一 的一家银 行 , 或者是完全 由社 区银行所组成 的银 行控股 公 司下 的全资附属机 构。
【 关键词 】 社 区银行 发展现状 启 示
一
、
美 国 社 区 银行 的发 展 历 程 及 现 状
施极大地 促进了 中小 商业银行 的发展壮 大 。为 了克服 《 拉 格
中小银行 通常被称 为“ 根银行 ”在 美国 , 草 , 它们 又常 被称
为“ 社区银行 ” 或独立银行 。一般而 言 , 社区银行 大多是指在一 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 , 按照 市场化 原则 自主设 立、 独立运营 、 主 要服务于 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 。这里的“ 社区” 并不 是一个严格 界定的地理概 念 , 既可 以指一个 州 、 一个市或 一个 县, 也可以指城市或乡村居民 的聚居区域 。因此 , 社区银行并不 是我们 简单理 解的位于城市社区 的银行 , 而是指 凡是资产规模 较小 、 主要为经营区域 内中小 企业和居民家庭服 务的地方性中 小型商业银行都可称为社区银行 。
期可能会 有不同的衡量标准 。目前 , 国际上通行 的衡 量银行大 小的标准是按 照资产规 模来进行的。 19 年 以前 , 99 资产规模大 于 3 美元的银行 可以被划分为大银 行 , 小于或等于 3亿美 亿 而 元的银行 则被 划分为中小银 行。19 年 以后 , 99 上述衡量标准发 生了变化 , 衡量银行大小 的标 准提 高了 。资产规模小 于或等于 1 0亿美元的银行通常被划 分为中小银行 ,而 资产 规模 大于 1 0 亿美元的则被 称为大银行 。在美 国 , 区银行 的资产规模通常 社 在不足 10 万美元到 1 00 0亿美元之间 , 极少数的能达到 1 0亿美
美国银行发展简史
一、银行业的初期发展银行信用的早期形式:经济发展的推动最初,美国是13个相互独立的殖民地间的松散联盟,每个殖民地都像一个独立的王国。
社区一般围绕着教堂建立和组织起来,区内居民相互依赖,共求生存,贸易一般在社区内进行,只有极少数商人利用大西洋沿岸的一些港口从事国际贸易。
当地贸易仅限于海狸皮、贝壳串和烟草。
直到17世纪晚期和18世纪早期,独立殖民地政府才开始发行货币。
1690年,马萨诸塞发行了第一批政府保证的信用券,为开赴法属加拿大的远征提供军费。
1712年,大多数的新英格兰殖民地政府都群起效仿。
信用券通常作为一种政府支出的融资方式,殖民地居民在商业活动和税款支付中都能使用。
然而,信用券使用的日益增多导致了发行量的增加,很快就超过了消费的步伐,从而降低了其价值,殖民地居民开始寻找其它支付债务和税款的方式。
公共土地银行(Public land banks)也是美国商业银行的一种早期形式。
殖民地政府在18世纪初期建立这种银行作为另一个印制纸币的机构,在公民提供不动产抵押时签发信用证。
与政府信用券大体一样,公共土地银行的信用证也被当作支付税款和其它公共应付款的支付方式,并且也都只是在当地发行和使用。
美国商业银行的第三种早期形式就是所谓的Crackerbarrel银行家。
这种形式与殖民地政府没有关系,是那些从事海外贸易的成功商人向他们的顾客提供信贷,为本社区内的居民提供债权债务管理。
他们在簿记上提供长期信贷,在顾客间转移债权债务,出借自有资本和他人资本。
也就是说,他们经营着当地金融业务,使借款者能够使用本来不能迅速筹集得到的资本。
虽然比较简单和原始,但当时殖民地的居民的确能够在政府和非政府交易中使用这种形式的信用。
尽管没有得到完善的监督,也没有受到良好的管理,但毕竟填补了殖民社会的一个空缺;唯一的监管来自使用这种银行的殖民地居民。
殖民地政府的信用券、不动产信用证和Crackerbarrel信用最终都是不稳定的。
美国银行业发展史资料
美国银行业发展史资料美国银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独立战争后,1781年建立的美国第一家银行——巴尔的摩银行。
从那时起,美国银行业逐渐成长壮大。
19世纪是美国银行业的关键发展时期。
1837年,美国国会通过《银行法》,授权成立银行,并为其发行纸币提供便利。
这一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大量的银行纸币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然而,银行业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在19世纪后半期,许多银行开始不断地破产,恶性循环横行。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美国国会于1913年通过《联邦储备法》,建立起联邦储备系统,对银行进行监管和改革。
20世纪初期,美国银行业开始向全球扩张,成为世界最大的银行系统之一。
20世纪30年代,随着大萧条的来临,美国银行业再次遇到危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国会通过《银行法》(也就是《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对银行存款进行保险保障。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银行业的黄金时期,银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了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将业务扩展到投资银行、信托和基金等领域。
然而,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银行业再次面临严重的危机。
1980年代初期的利率波动和经济衰退,导致了大量的银行破产和经济衰退。
1990年代中期到晚期,涉及萨维兰银行、林肯储蓄银行、韦斯特奇斯特银行等一系列银行倒闭事件引发了美国金融业问题的全面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是美国银行业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之一。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大量的银行、金融机构破产,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
美国政府采取行动,对银行注资,并对一些重要的金融机构进行收购,避免了金融市场的崩溃。
现在,美国银行业仍然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银行系统之一,并且正在逐渐适应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
自2008年后,美国银行业经过了一系列的策略性调整、监管改革等方面的措施,比如建立银行统一监管机构、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银行风险等等。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给我们的启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
特别是美国的监管体制,看似一团糟,联邦储备委员会、金检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都参与其中。
然而美国金融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从1990年的35%提高到现在的50%左右,因此美国的金融监管方式对我们也有很深刻的启示。
怎样把金融资源放到最有效的地方去,同时使风险得到最好的分配。
这是我国现实金融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美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有四大趋势:一是合并与兼并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大商业银行必须善于从这种超势中把握机会;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要求大商业银行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的发展动态,并在国际金融领域,特别是在银行界寻找战略性合作伙伴;三是美国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行业发展新动向,如制造业外移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等。
四是“9.11”以后美国商业立法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立法对银行的要求愈来愈严,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影响很大。
银行业必须适应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
一、美元束缚了国际货币市场20世纪美国央行的运作总是新闻的焦点,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下,包括资金、劳动力、租金、技术、产品设计等在内的各种生产投入,都被视为国家资源,因此世界各国之间的金融经济,也因为商品贸易及因商品贸易而产生的资本流动而互相发生关系。
许多国家的政府不得不接受布雷顿森林体系严格管理,施行固定汇率,使得世界金融体制维持在以美元为轴心的框架下。
在这个框架下,各国政府必须小心控制预算,至多维持一个小规模的赤字预算,因为各国唯一可以依赖的流动资金资源,便是国际货币基金为发行美元而预留的货币储备金。
美元因而成为世界大部分国家的主要准备货币,而美国的联邦储备银行好像是世界的中央银行。
各国政府必须尽力稳定货币政策,否则货币在固定的钉住汇率体系下,便可能遭受到大幅升值或贬值的命运。
在这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体系下,仅有大体而言互相独立运作的各国金融市场。
美国金融业发展现状
美国金融业发展现状美国金融业是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体系之一。
它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现状可总结如下:1. 银行业:美国银行业是该国金融业的核心部分。
目前,美国拥有众多大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地方银行。
这些银行在提供融资、存款和信贷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的市场趋势的出现,传统银行业也面临着来自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的竞争压力。
2. 金融科技(Fintech):近年来,美国的金融科技行业快速发展。
这些创新公司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创新的金融服务。
这包括支付服务、在线借贷平台、投资管理和金融咨询等。
金融科技正在改变传统金融业的运作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3. 证券市场:美国证券市场是全球最大和最活跃的证券交易市场之一。
华尔街(Wall Street)作为全球金融业的中心,集聚了许多大型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
美国的证券市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公司融资提供渠道,并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机会。
4. 保险业:美国保险业是该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险公司承担着风险管理和理赔的角色,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保险产品。
美国保险市场竞争激烈,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和汽车保险等多个领域。
5. 监管环境: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受到监管环境的影响。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是主要的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监管银行业和货币政策。
此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监管证券市场,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期货市场。
总体而言,美国金融业发展迅速且不断演变。
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以及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将继续推动美国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
美国经济三大危机及启示
美国经济三大危机及启示前言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经济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历史上也有许多次美国经济遭遇危机的经历。
本文将梳理美国经济历史上的三大危机,并探讨其带来的启示。
一、1929年经济大萧条1929年,美国经济遭遇了空前的经济大萧条。
它的挥之不去的阴影持续了约10年时间,除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停工潮、失业潮和萧条潮,对美国整个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1.1 事件背景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美国的平稳发展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一些财富阶层逐渐兴起,无节制地投资于股票、新兴产业、房地产等领域。
为了满足这些阶层的投资热情,各大银行借出了大量的贷款,同时大量的生产家庭和中产阶层也借贷购买股票。
这一波道德放纵的狂潮最后在1929年10月24日崩溃,也就是著名的“黑色周四”。
1.2 危机带来的影响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是多重的、深远的:•巨大的财富转移: 大量的投资者破产,大型股东逐渐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许多中产阶层和生产家庭在短时间内失去了所有的储蓄。
•银行业的空前危机: 当投资者开始向银行清算账户时,大量银行宣布破产和关闭。
在1933年时,25%的美国银行被迫关闭。
•失业潮的到来: 投资、生产和消费的三大环节同时崩溃,所以大量的公司倒闭,导致大量的失业,美国的失业率在1933年达到了25%。
1.3 启示经济大萧条带来的启示非常重要,它告诉我们许多事情:•要管制股票: 股市是经济的一部分,股市的随意波动会给经济制造不良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控制,让股市稳步发展。
•要管理和控制银行: 银行贷款的过载是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银行将大量的资金投资于股票、新兴产业、房地产等领域,容易引起金融风险。
政府要有效管理和控制银行业的发展。
•应该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 1929年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最严峻时期。
联邦储备银行决心把货币收紧,导致了更加严峻的通货紧缩,加剧了经济崩溃的速度。
应该实行适度的货币政策。
二、1970年代通货膨胀危机1970年代,美国经济遭遇了一次新的危机:通货膨胀。
美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最新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最新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随着全球金融体系日益复杂化,宏观监管成为了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体系之一,其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一直备受关注。
最近几年,美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这些进展对中国的宏观审慎监管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1. 强化资本监管的要求美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强化资本监管的要求。
2010年,美国实施了《多德-弗兰克法案》,该法案要求银行必须满足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以应对潜在的风险。
美国还进一步细化了资本类别,并对大型银行设立了更高的资本要求。
另一个重要进展是强化流动性监管的要求。
2014年,美国制定了一套新的流动性监管标准,要求银行具备足够的流动性储备,以应对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3. 加强宏观压力测试的力度宏观压力测试是美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近几年,美国加强了对金融机构进行宏观压力测试的力度,要求其测试更加严格,对金融机构的应对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4. 推动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建立金融稳定委员会是美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核心机构之一,负责统筹协调各个监管机构的监管工作。
2010年,美国成立了金融稳定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体系之一,应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资本监管。
可以通过制定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要求银行具备足够的抵御风险能力。
流动性风险是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风险,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等极端情况下,流动性风险可能对金融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中国应加强流动性监管的要求,确保金融机构具备足够的流动性储备。
宏观压力测试是评估金融机构对冲不利外部环境的能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宏观压力测试,以评估金融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
4. 建立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机构美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最新进展为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定期进行宏观压力测试,并建立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机构,以确保金融稳定。
如何看待美国银行接连倒闭的情况?
如何看待美国银行危机?美国银行出现倒闭现象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不仅会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美国银行的背景、倒闭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一、美国银行的背景美国银行是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成立于1904年,总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
它是一家全球性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广泛的银行、投资和财富管理服务。
美国银行在全球拥有超过200,000名员工,服务于超过100个国家的客户。
二、倒闭的原因美国银行出现倒闭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原因:1. 金融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美国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由于房地产泡沫破裂,许多人无法偿还他们的房屋贷款,这导致了大量的违约和抵押品贬值。
这对美国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了它的资本水平下降。
2. 不良贷款:美国银行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承受不良贷款的压力。
这些不良贷款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市场和商业贷款。
由于经济不景气,许多人无法偿还他们的贷款,这导致了美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
3. 竞争压力:美国银行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正在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和服务,这使得美国银行难以保持竞争优势。
4. 管理问题:美国银行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面临管理问题。
它的高管层一直在变动,这导致了管理混乱和不稳定性。
此外,美国银行还被指控在一些业务中存在欺诈行为,这使得它的声誉受到了损害。
三、影响美国银行的倒闭将对美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1. 失业率上升:美国银行是美国最大的雇主之一,如果它倒闭了,将会有数万名员工失业。
这将导致失业率上升,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2. 经济衰退:美国银行的倒闭将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可能引发经济衰退。
这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3. 投资损失:如果你是美国银行的股东或债权人,你将会遭受巨大的投资损失。
国外银行业的发展历史
国外银行业的发展历史二、国外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史投资银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l9世纪,但是当时投资银行业仅仅作为商业银行的一个业务部门被包含在银行业的范畴之中,银行业的含义比今天要宽泛得多。
当然,在l9世纪,投资银行业务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只是给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
而且由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证券市场风险太大,不是银行投放资金的适宜场所,因此对银行从事证券市场业务有所限制。
美国1864年的《国民银行法》就严厉禁止国民银行从事证券市场活动,只有那些私人银行可以通过吸收储户存款,然后在证券市场上开展承销或投资活动。
可以认为,这些私人银行就是投资银行的雏形。
尽管国民银行和私人银行都被称为银行,但在业务上,私人银行一开始就兼营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
(一)投资银行业的初期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些大银行就已开始着手为战争的结束做准备。
战后,大量公司也开始扩充资本,投资银行业从此开启了其真正意义上的、连贯发展的序幕。
虽然有l864年《国民银行法》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与销售等业务,但美国商业银行想方设法绕过相关的法律规定,仍然可以通过控股的证券公司将资金投放到证券市场上。
美国的J.P.摩根、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库恩洛布公司都是私人银行与证券公司的混合体,1927年的《麦克法顿法》则干脆取消了禁止商业银行承销股票的规定。
这样,在20世纪20年代,银行业的两个领域终于重合了,同时,美国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期,新行业的出现与新兴企业的崛起成为保持经济繁荣的支撑力量。
由于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成本低、期限长,导致公司的融资途径发生了变化,新兴企业在扩充资本时减少了对商业银行贷款的依赖,这使美国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由于证券市场业务与银行传统业务的结合,以及美国经济的繁荣,投资银行业的繁荣也真正开始了。
这一时期投资银行业的主要特点是:以证券承销与分销为主要业务,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混业经营;债券市场取得了重大发展,公司债券成为投资热点,同时股票市场引人注目。
美国日本投资银行业的比较分析
美国日本投资银行业的比较分析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两大经济体之一,两国的金融体系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投资银行业作为两国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公司业务的支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篇文章将从发展历程、市场规模、机构特点、法律监管等方面对美国和日本的投资银行业进行比较分析。
一、发展历程1. 美国:投资银行业自19世纪末开始兴起,并在20世纪初迅速壮大。
华尔街成为美国投资银行的中心,逐渐形成了诸多知名的投资银行机构,如摩根大通、高盛等。
经历了20世纪大萧条和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经历了整合和重组,进一步确立了行业地位。
2. 日本:日本的投资银行业发展相对晚一些,主要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
对外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股权融资的兴起以及金融创新的推进,为日本的投资银行业提供了机遇。
然而,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泡沫破裂对日本的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持续多年的经济衰退使得日本的投资银行业遭受重创。
二、市场规模1. 美国:美国的投资银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占据全球投资银行市场的重要地位。
美国的资本市场发达,投资者对高收益的追求使得投资银行在境内外市场有广阔业务拓展空间。
美国的投资银行机构规模庞大,例如摩根大通、高盛等大型投资银行几乎在全球范围内都有重要业务。
2. 日本:日本的投资银行市场规模较小,但在日本的金融体系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的企业文化和金融市场的特点决定了日本的投资银行更多地专注于与日本企业的业务,如企业的并购、融资等。
日本的投资银行机构较为集中,主要有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等。
三、机构特点1. 美国:美国的投资银行机构以多元化的业务为特点。
一方面,它们为企业提供融资、并购、证券发行等服务;另一方面,它们也经营自营交易,参与股票、债券、衍生品等市场的交易。
美国的投资银行机构多样化的业务结构使得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优势。
2. 日本:与美国相比,日本的投资银行机构相对较为保守。
美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美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第一章:引言美国金融市场是全世界最大、最复杂的金融市场之一,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广泛的投资渠道。
从美国金融市场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到,其独特的制度和法规体系是其保持长期稳定和繁荣的关键。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探讨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章:历史发展美国金融市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的美国经济正在飞速增长。
随着贸易和金矿的开发,海关职员、中介和银行家成为了当时经济中的重要角色。
在这个时期,一些最古老的金融机构如银行和股票交易所也开始逐渐成形。
19世纪是美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银行、保险、股票交易所和证券市场等各种金融机构相继成立。
同时,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例如1817年美国政府开始发行联邦债券,1857年央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成立。
20世纪是美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从1907年的恐慌到1929年的股市崩溃,美国金融市场历经了巨大的波动和挑战。
此后,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规和立法组织了现代化的金融市场制度,保证了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
第三章:现状如今,美国金融市场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市场规模、交易量和投资品种是其他国家金融市场所不具有的。
尽管美国金融市场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法规体系,但它的运营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技术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采用的是高速量化交易算法,导致有些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对市场带来了不利影响。
此外,网络的广泛使用带来了网络安全问题,包括个人信息泄漏和恶意攻击等。
在市场监管方面,尽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等机构一直在制定监管措施,但仍有一些机构会利用漏洞,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
投资者保护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加强的地方。
第四章:议论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伟大的,但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瑕疵和不足。
为了培育健康、稳定、完善的金融市场,需要政府、机构和投资者共同努力。
美国安快银行的感悟
美国安快银行的感悟
美国安快银行一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银行之一,成立于1953年,是一家总部位于俄勒冈州罗斯伯格的小型商业银行,由6个伐木工人创办。
经过几十年金融服务的创新实践,凭借自身独特的商业模式,安快银行被业界公认为全美最富有的革新与创造力的社区银行。
安快银行的转型做法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持续创新商业模式,深化网点转型升级。
安快银行创造了独特的”门店”概念,将所有的分支机构统称为门店,更重要的是门店概念背后商业模式的转变。
安快银行充分借鉴零售商的经营理念,将产品陈列于门店内,通过陈列产品提升产品可获得性及吸引力。
安快银行将此理念运用于金融服务及产品的销售,通过可触式销售使金融服务成为实实在在的产品,供顾客体验、充分挑选。
(二)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树立强烈品牌意识。
安快银行坚持将服务质量作为企业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自己定位成以银行业务为主的社区中心,通过各种社区活动吸引客户。
例如旧金山的旗舰店内设有室内自行车停放处,因为旧金山有很多客户喜欢骑公共自行车;波特兰旗舰店在IPAD上下载Flickr 或Instagram的app只因为旗舰店所在的社区里有很多年轻客户,喜欢接触前卫时尚的科技;西雅图社区店在每周皆会举办瑜伽课程和插画课程,因为社区里有很多家庭主妇平时需要结伴打发时间。
安快银
行的这些创新突破为人所津津乐道。
美国两次银行业危机中FDIC处置中小银行风险实践 及其启示
美国两次银行业危机中FDIC处置中小银行风险实践及其启示1. 引言1.1 引言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和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在历史上,美国曾经两次经历过银行业危机,给整个经济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这两次危机中,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有效的处置措施帮助中小银行度过了难关。
本文将分析美国两次银行业危机的概况,重点关注FDIC在处置中小银行风险方面的实践经验。
将介绍危机爆发的背景和影响,然后深入探讨FDIC在救助中小银行过程中的策略和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接着,将从FDIC处置中小银行风险的实践中总结出两点启示:加强监管机制,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这些启示对于今后避免类似危机的发生,提升银行业整体风险抵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美国两次银行业危机中FDIC处置中小银行风险实践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宝贵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正确认识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是我们更好应对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关键所在。
2. 正文2.1 美国两次银行业危机概述美国在20世纪遭遇了两次银行业危机,分别是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21世纪初的次贷危机。
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由股市崩盘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大量银行倒闭,造成国民经济恶化。
为了解决危机,美国政府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负责保障银行存款,稳定金融体系。
而21世纪初的次贷危机,是由次级抵押贷款违约引发的金融危机。
此次危机导致大量银行陷入危机,需要政府干预才能保障银行系统的稳定。
FDIC在此次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清算和重组受影响银行,帮助稳定金融市场,防止危机蔓延。
两次银行业危机的经验表明,银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只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监管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和处置银行业危机,维护金融稳定。
FDIC在处置中小银行风险时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加强监管机制和风险管理能力是保障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举措。
美国银行业发展史
美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一.土地银行17世纪早期,英格兰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了第一批殖民地,然而殖民者来到新大陆时随身携带的铸币很少,大多数移民如契约劳工仆人,他们来到北美大陆时身无分文。
在殖民地造企业没有发现金矿或银矿所以无法铸造自己的金银铸币。
可以说殖民地时期严重缺少铸币。
当时采取的方法是:1.使用贝壳等自定一般等价物。
2.商品货币,如知名作物。
3.从英格兰输入官方货币。
通货短缺推动纸质货币的产生,比较典型的是信用券,其中主要是以地产为担保的银行券,发行机构就是殖民地第一批银行——土地银行。
这些银行非常的原始,只是发行短期信用券,与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相距甚远。
然而有些殖民地尝试建立一些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如马萨诸塞土地银行。
同时存在的还有宾夕法尼亚土地银行,这是一家公共银行,主要业务也是发行银行券。
但是由于几个殖民地过度发行纸币后出现了失控的通货膨胀,到1764年法偿纸币的发行被英国议会叫停。
二.第一合众国银行及同时期的私人银行1776年美国正式独立。
根据国会的指示,1790年《关于设立国家银行的报告》被提交,作者汉密尔顿建议效仿英格兰银行成立合众国银行。
1791年国会同意了这个设想,给予合众国银行20年的牌照,定义其为一家公司合办的银行。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家具有中央银行性质的国家银行。
作为中央银行,他可以印发纸币,可以兑换铸币,可代理国库收税,可吸收本国、外国存款发放贷款。
但是银行的牌照禁止它从事投资等活动。
第一合众国银行有几个特点:1.合众国银行很谨慎的运用其公共地位,与州银行相比它的红利不高。
2.第一合众国银行通过在全国设分支扩张其经营范围。
3.合众国银行在经营期内也履行了一定的中央银行职能。
从整体上看,第一合众国银行是一个成功、稳健而负责任的机构,管理谨慎保守。
在第一合众国银行开始经营的五年里,美国具有了高信用级别而且可靠的货币供给,推动了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繁荣。
但也有人批评其外国股东数量过多。
美国八九十年代银行危机:成因、处置方法及启示-论文
美国八九十年代银行危机:成因、处置方法及启示- 论文关键字:保险银行存款风险处置公司机构联邦破产储贷编者按: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银行危机是美国银行业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这场危机引起了美国立法当局对一些金融监管问题的深刻反思,加快了美国有关金融改革法案的出台和金融监管政策的改革与调整。
本文作者徐诺金博士对这场危机的产生原因、处置方法以及危机所引发的金融监管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五项值得借鉴的做法供业界参考。
一、危机的概况及成因1980-1994年美国出现了严重的银行危机,银行和储贷机构破产倒闭数量急剧上升,共有2912家银行和储贷机构被迫关闭或接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援助,其中银行1617家,储贷机构1295家,约占同期银行和储贷机构总数的14%,平均每两天有一家被迫关闭或接受援助。
倒闭机构资产总额9236亿美元,占银行和储贷机构资产的20.5%,银行平均每天要处置资产1.68亿美元。
在1988-1992年的高峰期,平均每天倒闭1家银行和储贷机构,需处置资产3.85亿美元。
大量的银行倒闭给存款保险公司带来巨大冲击,1988年联邦储贷存款保险公司收不抵支,保险基金亏空750亿美元,1989年被迫关闭。
导致这场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地区和部门经济衰退是危机形成的直接原因对世纪刀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美国实行单一银行体制,法律禁止金融机构异地设立分支机构,这使得大多数银行只能服务于相对狭窄的区域市场,银行业风险不能在区域间分散,极易受到地区或部门经济衰退的打击。
在1980-1994年间,有三次比较大的地区和部门经济衰退造成了大范围的银行破产。
第一次是农产品价格在80年代初下降导致农业收入和农村地产价格下跌,使过于集中于农业贷款的银行大量破产;第二次是由于80年代两次石油价格下跌,导致得克萨斯和西南部的其他产油州发生大范围银行倒闭;第三次较为集中的银行倒闭于90年代初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及东北部的一些州,其原因是严重的经济衰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 家 银 行 完 全 可 以 利 用 商 业性 电 视
,
;
随 着 国 际 证券 市场 的发 展
,
较大
;
(2 )
人 们 总 希 望 与 一 个 熟 悉 的银 行打 交道
,
而 国 内 一 家 赫赫 有 名 的 大 银 行 到 了 国 外
,
却
常常 不为人识 但是
,
难 以吸引客 户
,
;
(3 )
过 去银 行 家大 都把战 略 重 点 放在大 宗 业 务 上
。
把零 售业
,
视 为低 利 润 高 竞 争的领 域
。 ,
多 家 而 且 其 中 包 括 了诸 如 克 莱 斯
美 洲 银 行 收 购 了 大 陆银 行
实 际 也 就 将 公 司 银 行业 务 大 大
。
外 国 银 行 的 加 入 将 成 为美 国 银 行 开 拓 发 展 银 行 公 司 的 一 支 生 力 军
国 里 昂 信贷 银 行
、
据 国际 传 媒 报道
。
开拓 发展 得早 的
,
已 经 收 到 了令 人 瞩 目 的 效 益
其公 司银 行业
利 润 占 总 收 入 的 比重 让步 政 策
已从 5 年 前的 2 5 % 上升 到今 天的 5 0 %
优惠 吸 引是 美 国 银 行开 拓发 展 公 司 银 行 业 的 重 要 手段
0
。
如 美 国化 学 银 行 不 惜
,
,
以 其 自身 的计算 机 金 融 信息 网 络 些 客 户的财 务管 理
。
为 公 司 和 企 业 提 供 现 代 化 的金 融 服 务
:
,
并 尽 可 能 地 参 与这
;
具体 地说
。
,
主 要 是参 与管 理 三 项 业 务
,
帮助 公 司 把 握 风 险
,
拓展 海外 市
场
;
为公 司承 担财务业 务
美 国 的 银 行 业 之 所 以 这样做
《 农金纵 横 》
199 4
年 第 2期
烈! 川 一
三
一
氰
川 下 创
川 洲 目 一 日
美 国经济 发达 制 改革
,
,
银 行业 也 发 达
。
美 国 银 行 碰 到 的 问题
,
,
相 对 其 它 国 家 具 有 很大 的 超 前 性
。
,
因 而 它 们 的 变 革 与举措 对 其 它 国 家 有 很好 的借 鉴 作 用 乃 至 示 范效 应
收 购 兼 并则 是 美 国 银 行 开 拓 发 展 公 司 银 行 业 的 另 一 特 色
23 0
。
最近 资 产 总值 达
,
亿 美 元的 美洲 银 行 宣布 收 购 资 产 总值 为000
, ,
,
其 收 购 的原 因
就 是看
中从 不 开 展 零 售银 行 业 务 的大陆 银 行 的公 司 客 户 拥 有 勒 汽 车公司等 在 内的 大 公 司客 户 推 进 了一步
,
个 地方
效 率较 低
,
,
经过美 洲银行 为
、
其提 供 的 相 关 服 务
财务 工 作 全 部 集 中 在 该 行
工 作效率 大 幅度提高
转而对 生产
经营 都
17
。
“
产生 了 积 极 影 响 二
、
。
银 行零 售 业 走 向 国 际
。
美 国的银 行 零售业 是指 商 业 银 行 对个 人 客户提 供服务 的 业 务
利用这 些设 备
C
、
这 些 设 备 和 技 术 手 段 的 闲置
。
充分 如 J
。
则 可 以 有效 地 弥 补 贷款 来源 性 利 润 的 不 足
、 、 , 。
因此
,
摩 根 银 行 纽 约 银 行 家 信托 公 司
,
花 旗 银 行 化 学 银 行等 都 已积 极 地 开 拓 发 展 公 司 银 行 业 如全美 第 二大银 行美 洲银行
国 内 或个别地 方
, 。 ,
这 些业 务过 去一 直 局 限于
:
似 乎 与 银 行 业 的 国 际 化 趋 势 背道而驰 造 成这 一 态 势的 主 要原 因 是 这 就 需 要 建 立 相应的分 支行 网络 和 办 事机构
, ,
(1 )
开
办 零售 业 必 须达 到 一 定 的 经 济规模
经 费压 力
其 费 用 与 以 往 相 比 已 大大 降低
(4 ) (5 )
(3 )
随着 全 球 一 体 化 的发 展
,
各种
、
一些 限制银行 跨 国经营 的法规 正在逐步 取 消
;
这 意 味 着 银 行 国 际 零售 业
广
,
的 扩 大 将变 得 容 易 起来 播来 扩 大 自 己 的 知名度
,
市场 机 制 和 传 媒 的 发 育
,
0 向 国际商 用机 器公 司提 供高 达 1
亿美 元 的 利 率 低
:
、
期 限长 的优 惠贷 款
,
其 目 的就 是 以 此 获
,
得 该 公司 以 手续 费 为 基 础 的 三 项服 务 握外 汇 风 险
18 70
。 ,
为该公 司 进 行 股票 登 记 和 转 让
托 管 其 退 休基 金
掌
巧取 豪 夺
为 了 深 化 我 国 的 金 融体
。
有 必 要 关 注 美 国 银 行 业 发 展 的动 向
:
并 从 中 找 出 有益 的启 示
近 年来 美 国 银 行 业 的 变革值 得 关 注 的 是 一
、
公 司 银 行 业 日益 兴 隆
“
美 国 的 所谓
公 司银行 业
”
,
是 指 商业 银 行 在 为 公 司 和 企 业 提 供 传 统意 义 的 贷 款 的 同 时
收 入 中 只 有 三 分 之 一 来 自放 款
, 。
是 因 为 来 自贷 款 的 利 润 日益 减 少
、 , ,
如 大 陆银 行 1 0 亿美 元 的
。
而 一 些 大银 行 如 花 旗 银 行
大通 曼 哈顿银 行 和美 洲银行 等 都 本身就 是 一种 亏损 美国 的许多 大银 行
, ,
建 立 了价 值上 亿美元 的计 算 机 网 络
流 动性 提高
,
不肯在 这 方 面 有所 作 为
:
现 在各 种情 况 已 发生 了 极大 的变化
,
(l )
;
随着 经 济 的发 展
(2 )
,
个 体 经 营者 队伍扩 大 银 行 设 备 已经 齐 全
, ,
迫 切 需 要 银行 提供 广 泛 的零售业 务
,
借 助 新技术
;
,
在
此 基 础 上扩大 零 售 业 务 壁 垒政 策趋 向松 动
。
,
法
德意 志银行
,
、
瑞 士 银 行等都 准 备 打 进 美 国
,
,
跻 身公 司 银 行 业 的发 展
,
公 司 银 行 业 的 发展 的金 融 服 务
。
受 惠 的 当然不 仅仅 是 银 行
,
公 司 和 企 业 也 从 中 得 到 了 满意 的全 方 位
7
如 惠普 公 司 的 财 务 工 作 原 本 分 散 在 全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