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论文
中医康复科年度总结(3篇)
第1篇2021年,中医康复科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医院工作大局,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以深化医改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业务工作方面1. 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水平。
本年度,中医康复科成功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如推拿、针灸、拔罐、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有效提高了患者康复效果。
2.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团队素质。
通过开展学术讲座、业务培训、外出进修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
3. 深化医改,优化服务流程。
简化就诊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开展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等服务,方便患者就诊。
4.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扩大科室影响力。
本年度,中医康复科积极参与社区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提高中医康复科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科研教学方面1. 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
本年度,中医康复科共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申请专利1项。
2. 加强教学培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年度,中医康复科共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实习带教任务10人次,为医院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三、党风廉政建设方面1.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2.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科室设备有待更新。
2. 改进措施: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积极争取医院支持,更新科室设备。
总之,2021年中医康复科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第2篇一、前言2021年,我国中医康复事业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医康复科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2021年中医康复科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成绩1. 业务收入稳步增长:2021年,中医康复科业务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5%,达到XX万元。
中医药学论文范文:中医护理特色展现路径
中医护理特色展现路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1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引导和促进中医医院在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强化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加强中医院内涵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自2009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
我院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服务,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中医院管理年检查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现将我院如何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的体会报道如下。
1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严格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进行护理人员的配置,病区实有床位数与在岗护士人数比例不低于1∶0.4,遇加床或突发事件时启动医院的紧急人力资源调配方案进行人力资源调配,保证临床一线的人力配置是保证医疗安全和中医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
对医院的中医护理人才进行合理的安置,让中医护理人才在各科临床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对中医护理工作起好示范和指导作用。
2培养护理人员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中医操作技能中医护理以整体护理观念和辨证施护为特色,此特色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中医药素养。
我院护理人员90%为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中医操作技能均需培训。
临床各科室每周有计划的分层次对护理人员进行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中医操作技能的培训,每两月科室组织一次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考试成绩纳入科室奖金考核。
护理部定期组织中医药基础知识和中医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并有相应的奖惩制度。
医院组织系统的中医基础知识讲座,西医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必须参与学习,考试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
我院还聘请广州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为我院的“西学中”人员进行培训。
积极鼓励护士参加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中医知识,为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
加快推进省级医院重点学科建设
加快推进省级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中医药重点学科和创新平台建设纵深推进,XX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省新华医院)被列入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名单,4家省级医院被列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省中医院血液病科入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省中医院牵头的胃癌、省立同德医院牵头的重度抑郁症、省新华医院牵头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个项目获批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
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和布局不断优化,省级医院学科建设总体水平全国领先,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持续发力,优质医疗资源的高端性、引领性、前瞻性显著增强,疑难危重病例省域外转率持续降低,辐射带动医疗卫生薄弱地区能力较大提升,助力基本建成健康XX。
到2035年,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和布局更为优质均衡,省级医院学科建设总体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公共卫生防控救治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水平医院、高水平团队、高水平学科向“数一数二”迈进,实现优质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和全面覆盖,助力高质量建成健康XX、率先实现卫生健康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坚持系统观念、均衡布局。
坚持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统筹城乡、区域间省级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坚持医防融合、平疫结合、中西医并重,促进各类优质医疗服务在省域范围内的均衡布局。
——坚持以人为本、优质可及。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更加注重供需对接,加强梯次配置和智慧互联,让更多的省级医疗资源下沉,提高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对标对表、唯实惟先。
瞄准国际医学前沿,对标国内外一流水平,聚力形成一批赋有XX特色,具有核心创新力、技术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一流医院”“一流团队”和“一流学科”,推动省级医院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坚持协同创新、战略支撑。
充分发挥省级医疗资源在深入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四大”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实施方面的协同性和支撑力,强化对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提升的引领作用。
医院年度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总结8篇
医院年度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总结8篇第1篇示例:医院是人们生病时求医治病的地方,而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医院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视,医院也在加强该方面的建设工作,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
以下是我院医院年度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总结:一、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提高患者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信任。
通过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健康讲座等活动,向患者普及中医药的基本理念和疗效,引导患者积极选择中医药治疗方式。
二、建设中医药文化展示区,展示中医药的历史渊源、经典著作、名家传承等内容。
通过展示区的建设,让患者和医护人员对中医药文化有更直观的了解,增加对中医药的好奇和兴趣。
三、注重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相关学科的教育培训。
通过专业的学科研究和培训,提升医院中医药团队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
把中医药的优势和传统疗法与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五、开展中医药文化节庆活动,增进医护人员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举办中医药文化节庆活动,如中医药节、中医药论坛等,让医护人员能更好地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得到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好评和认可。
我们将继续加大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力度,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医药服务模式,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优质的保障。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信赖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文化在医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本文为虚构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2篇示例:医院作为医疗机构,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要使命,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许多医院开始注重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指通过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强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宜城市中医医院2015年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情况汇报
宜城市中医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情况汇报材料按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将建成一批“中医特色优势突出、疗效水平地区优先、科学规范有序发展”的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作为医院的重点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硬件建设、设备投入、分配奖励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在建重点专科科室建设及医院的发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专科管理我院现有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五个,其中皮肤科、脑病科为湖北省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专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为襄阳市中医医院重点建设专科。
重点专科是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突出中医特色,把专科做大做强是医院的发展方向。
为了做好医院重点专科的建设和管理,医院成立了由主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财务科、院办、设备科负责人组成的重点专科领导小组,重点中医专科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重点专科日常管理工作,人事、财务、设备对重点专科建设提供保障。
我院按照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医院“传承光大中医,建设名院、名科、名医,实施科教兴院工程”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医院的发展目标。
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了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各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将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业务职称晋升与下乡对口支援考核工作挂钩。
医院狠抓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医院班子坚持常态化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养医疗骨干,采用传、帮、带模式整体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能力,在保证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重点攻克和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诊疗水平和能力,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重点专科的中医特色得以彰显。
科室对重点病种实施单病种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标准。
专科医生收治优势病种病人,病床使用率明显高于其它临床科室。
全科医学论文15篇(中医全科医学发展论文)
全科医学论文15篇中医全科医学发展论文全科医学论文摘要:在庞大的医学信息中,医学微课的实施必将给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继续深造学习起到良好地推动作用。
但适合全科医学生或全科医生进行学习的全科医学微课还处于极其缺乏的状态,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力开发这方面的资源,以便于更有效的为全科医学教育服务,为基层卫生事业人才的培养发展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关键词全科医学论文全科医学医学论文医学全科医学论文:中医全科医学发展论文1中医全科医学临床教育思路亟待修正在20世纪末,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疾病谱的变化,WHO提出卫生服务要求,使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将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为维护人类健康需要,社会健康保障体系亟待建立一种良性运行机制,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尤为重要,因此中医全科医学发展应运而生。
结合实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有关部委,适时制订了有关中医全科医学发展的纲要性、指导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滿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規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現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及《云南省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等文件精神。
随之,组织相关专家开拓性地推出了相对完整的中医全科医学临床培训试用教材,对中医全科医学的人才教育、临床的发展具有填补空白的里程碑意义,其功巨焉!转眼,跨入21世纪已15年了,中医全科医学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中医全科医学教育思路、人才培养仍不容乐观,亟待修正。
详细研读上世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相关部委制订的有关中医全科医学临床人才培训纲要性文件,考察相关的培训教材,不难发现:20世纪末,中医医学全科人才培训教育思路是普及最初级中医临床基本技能(如望闻问切、推拿、刮痧等),适当补充现代医学科技与社区卫生紧密结合又十分必须的实用技术(如心理咨询等),以适应刚刚成立的诸多社区卫生中心的业务需要,以及诸多转岗的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的需要。
论文题目范文(汇总5篇)
论文题目范文1现行国产药品标签、改进之我论绿色营销的现状分析及实施策略研究消化道疾病用药的市场调查及推广策略浅议我国化妆品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浅谈药物经济学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浅谈制药企业学术推广营销策略浅谈我国保健品广告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浅谈药学服务中执业药师的作用医药企业如何构筑营销渠道多功能社区诊断治疗仪市场推广方案如何建立与控制营销渠道浅析化妆品企业的品牌管理新医疗卫生体制下营销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浅谈现代中医药物流管理普洛氨的'销售模式探讨医院药品信息化管理及发展前瞻门诊药学咨询服务的分析与发展新药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浅析喹诺酮类引起不良反应的分析浅谈药品分类管理与安全用药对医院药剂科(药房)的管理思考某医院18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浅析高校医院药房管理现状及发展浅谈医院药品管理规范化浅谈中成药的营销方略中辰药业营销人员培训规划关于某药业开发第三终端可行性分析速效心痛滴丸的营销方案设计中辰药业客户关系营销策略研究浅谈医院环节的药品学术化营销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分析浅谈处方药的营销学术推广在医药营销中的影响论文题目范文2汽服论文题目大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论文方向与参考题目:1、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2、汽车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3、日本工艺汽车发展对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影响4、降价对汽车消费的影响5、汽车税费对汽车消费的影响6、汽车生产企业应对危机公关的案例分析7、中高档汽车购买决策分析8、高档汽车购买决策分析9、经济型汽车购买决策分析10、国内汽车销售促销手段分析11、影响我国汽车企业发展的`几大瓶颈12、奇瑞QQ轿车的销售技巧13、民营资金对推动我国的汽车产业的作用14、售后服务是建立汽车品牌的主要推动力15、本田汽车的销售技巧16、关税下调对国内汽车消费的影响17、汽车自主品牌与长远利益18、政府采购应倾向于自主品牌19、 “限小”与发展经济型轿车20、加入WTO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影响21、各种类型的汽车市场营销策划方案22、汽车品牌策略探讨23、汽车广告创意策略探讨24、定价策略与技巧25、消费者行为研究26、顾客满意度及其提高途径27、产品寿命周期营销策略28、绿色营销及我国企业的对策29、怎样争取更多的用户──推销、促销策略30、关于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31、不同气质的消费者在购物时不同的表现32、消费情境对消费者购物的影响33、在消费心理中如何引起消费者的注意34、 4S店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35、现代汽车营销理念的探讨36、我国汽车服务业发展的现在和趋势37、吉利收购沃尔沃战略浅析38、汽车租赁市场的现状和趋势39、如何有效的汽车产品市场定位40、浅析汽车组织市场的购买力41、汽车促销策略的思考42、浅析汽车公共关系促销策略43、汽车营销人员的职业规范分析44、汽车环保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45、合资品牌自主造车现象分析46、汽车市场微观环境分析47、如何有效的进行汽车市场的品牌定位48、浅析顾客满意度战略49、如何对汽车消费者有效分类50、汽车消费者心理研究论文题目范文31、品牌危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2、当前我国企业的营销腐败及对策分析3、我国企业营销策划的困境及对策分析4、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及营销策略分析5、体验营销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分析6、体验营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分析7、论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8、中小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误区与对策分析9、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的关系分析——以XX行业为例10、基于消费者心理的中国奢侈品营销策略分析11、基于大学生购买行为的校园营销策略分析12、论参考群体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13、消费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14、试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价值的影响15、论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论文题目范文4网络营销及风险防范论市场营销中的非价格竞争策略网络环境下的关系营销企业内部营销:变革管理与战略执行整合营销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定制营销直复营销网络广告发展趋势研究网络营销导向的企业网站策划与设计搜索引擎营销的原理与发展趋势网上市场调研方法与应用在线顾客关系营销研究网络营销成本分析网络营销的信用建设信息产品网络营销的策略分析博客营销企业口碑营销管理的.优化医院服务营销模式分析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的演化与兼容网络营销环境下的竞争与合作网络条件下的顾客忠诚互联网营销的价格策略研究国际市场营销中的跨文化策略浅析绿色营销发展战略中的政府主导功能网络营销中的信用问题研究网络广告竞价中的在线拍卖与竞争战略试论网络整合营销策略试论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关于柔性营销的理论与实务研究电子商务中诚信原则的保护问题高科技企业新产品开发模式探究建立品牌领导地位的战略研究品牌资产建立中的整合营销传播窜货的原因,危害及应对策略大规模定制营销个性化营销"一对一"营销营销组织再造创造顾客价值学习理论及其在营销中的应用顾客数据隐私保护价格调整与品牌形象试论网络分销渠道对传统分销渠道的影响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网络营销渠道网络营销中的客户信息管理网络营销服务产品及其销售渠道策略研究网上商店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研究网上拍卖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研究时代的广告传播模式Email营销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网络顾客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搜索引擎营销的原理与发展趋势网上市场调研方法与应用论文题目范文5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选择:1. 市场营销战略问题2. 市场营销的4p策略3. 服务营销的策略4. 产品策略5. 价格策略6. 促销策略7. 渠道策略8. 网络营销9. 品牌营销10. ci策略的策划11. 广告营销策略12. 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研究及营销策略13. 市场调查和预测14. 顾客忠诚度研究及对策15. 连锁经营的商业营销策略16. 市场营销的其他新的领域基热点问题17.论营销职能是企业的基本职能18.论企业营销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19.市场细分原理与企业目标市场选择20.谈企业目标市场选择与产品开发21.市场预测手段研究22.对某产品的市场预测23.市场调查表的设计原理分析24.为某企业(产品)设计市场调查表和调查步骤25.某产品的市场调查报告26.某新产品投放市场的营销策略组合27.某老产品开发市场的营销策略组合28.某产品寿命周期分析及营销策略的选择29.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30.营销策略中广告的运用31.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32.论消费心理预测33.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34.营销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分析35.论市场渗透策略36.营销活动中的定价技巧37.微观经济学原理与市场营销的理论渊源38.论销售工作是营销活动的核心39.销售管理体系分析40.激励因素在销售管理工作中的作用41.谈销售计划制定的客观依据42.论销售管理中的目标管理43.为某企业设计销售管理体系44.谈销售管理中结构组合问题45.销售人员销售目标值确定的依据46.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47.谈销售人员精神品质的培养48.关于销售人员的知识结构问题49.销售人员为什么要重视仪表与举止50.销售人员的语言艺术技巧运用51.论销售中体态语言的运用52.对社区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思考53.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154.工业用户的心理特点分析55.商业用户的心理特点分析56.代理(经销)商的心理特点57.我国不同职业和收人群体的消费心理现状研究58.不同性别推销对象心理特点研究59.不同年龄推销对象心理特点研究60.谈谈与推销对象的交往技巧61.论推销中的`沟通技巧62.如何确定推销对象63.谈”心中有顾客”64.对”顾客是上帝”的认识65.推销成功的技巧分析66.推销成交的善后工作初探67.推销工作中的合同管理68.销售工作中的弹性原则69.谈以营销为导向的战略技术开发70.如何预防赊销中的收款风险71.谈推销中的议价技巧72.传销与商业成本73.为什么要禁止传销活动74.销售工作中的渠道组合策略75.产品寿命周期与渠道组合策略76.如何合理控制销售费用77.重视市场调查,拓宽新产品销售渠道78.如何克服市场壁垒79.对市场分割问题的探讨80.民族商业的适度保护问题研究81.商业组织形式新探82.关于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问题83.建立新型批发体制的构想84.论物资流通体制改革85.关于连锁经营运行模式的思考86.高消费利弊分析87.全球市场的形成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战略对策88.谈”绿色”经营与企业发展89.论成本主体概念的确立及其意义。
中医学专业建设方案
中医学专业建设方案目录一、前言 (2)二、总体目标与建设内容 (2)1. 总体目标 (3)2. 建设内容 (4)三、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5)1. 专业设置 (6)2. 课程体系 (7)四、师资队伍建设 (8)1. 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9)2.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10)五、教学设施与资源 (11)1. 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 (12)2. 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建设 (13)六、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 (14)1. 教学质量标准制定 (16)2.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 (16)七、专业特色与优势发展 (17)1. 专业特色凝练 (19)2. 优势发展方向探索 (19)八、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20)1. 实施计划制定 (21)2. 保障措施落实 (22)九、总结与展望 (23)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强,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医学专业面临着一定的发展挑战。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中医学专业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方案针对当前中医学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设措施和发展策略,旨在推动中医学专业的整体水平提升,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总体目标与建设内容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融合现代医学知识的课程体系。
加强中医基础课程建设,优化中医临床课程教学,增设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课程。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中医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鼓励教师参与中医临床实践与学术研究,提高教师的临床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稳定的临床教学基地,强化学生临床实习与实训环节。
加强与中医药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实验室建设:加强中医基础实验室与临床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的科研与教学水平。
临床医院信息化工作总结
临床医院信息化工作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医院管理和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不仅提高了医院管理效率,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医院也在信息化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一阶段的工作情况。
首先,我们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信
息管理系统,我们实现了对患者信息、医疗记录、药品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数字化管理。
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纸质档案的使用,为环保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其次,信息化工作为医院的临床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
医生可以更方便地查阅患者的病历信息,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通过医院信息化系统,我们也能够更好地管理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另外,信息化工作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就医体验。
患者可以通过医院的APP或网站进行预约挂号、查询检查结果、缴费等操作,避免了排队等待的时间,提高了就医效率。
同时,患者的个人健康信息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然而,信息化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
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对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和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指导;医院信息化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总的来说,医院信息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我们将继续加强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和临床工作的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总结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总结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总结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具体该如何做好总结?这困扰了一部分人,下面带来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总结,欢迎阅览!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总结1按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将建成一批“中医特色优势突出、疗效水平地区优先、科学规范有序发展”的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作为医院的重点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硬件建设、设备投入、分配奖励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在建重点专科科室建设及医院的发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专科管理我院现有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五个,其中皮肤科、脑病科为湖北省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专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为襄阳市中医医院重点建设专科。
重点专科是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突出中医特色,把专科做大做强是医院的发展方向。
为了做好医院重点专科的建设和管理,医院成立了由主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财务科、院办、设备科负责人组成的重点专科领导小组,重点中医专科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重点专科日常管理工作,人事、财务、设备对重点专科建设提供保障。
我院按照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医院“传承光大中医,建设名院、名科、名医,实施科教兴院工程”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医院的发展目标。
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了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各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将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业务职称晋升与下乡对口支援考核工作挂钩。
医院狠抓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医院班子坚持常态化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养医疗骨干,采用传、帮、带模式整体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能力,在保证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重点攻克和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诊疗水平和能力,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中医院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中医院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一、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1.制定中医院培养中医重点专科、学科人才的发展规划,并落实到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2.加大对中医重点专科、学科的投入,包括设立专项经费用于人才培养,建立专门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
3.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制定课程设置,确定教材和教学方法,制定考核评价标准等。
4.建立健全中医重点专科、学科的教师队伍,包括招聘高水平的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
二、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1.向国内外高水平中医院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以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水平。
2.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包括临床实习、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等。
3.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4.引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技术手段,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1.建立中医重点专科、学科的科研团队,包括组建由优秀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群体,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和支持。
2.鼓励和支持中医重点专科、学科的教师和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包括申请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等。
3.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学科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合作交流,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能力。
四、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1.建立健全中医师资队伍的培养机制,包括优先培养和选拔中医重点专科、学科的优秀毕业生,鼓励教师进修深造。
2.加强对中医师资的培训和评价,包括持续教育培训、岗位职称评审等。
3.加大中医院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中医师资。
五、加强中医药人才的社会认可和保障1.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宣传力度,提高中医药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2.推动中医药人才的职称评审制度,建立与中医重点专科、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求相匹配的职称评审标准。
智慧医院的建设方案 论文
智慧医院的建设方案论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医院作为一种新型医院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智慧医院建设方案涉及到实现医疗信息化的目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围绕智慧医院建设方案进行探讨。
一、智慧医院建设的目标与意义医疗服务水平是一个国家医疗系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智慧医院建设的目标在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事故率,实现医药卫生信息化,还要加强医疗监管、提高医疗安全性和医疗保密性,推进医疗信息技术与医疗业务的深度融合,完成医疗保健服务的转型升级。
二、智慧医院建设的内容与要求(一)医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是智慧医院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电子病历、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电子医保结算、移动医疗、智能医疗等多个方面。
要求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能够实现医疗信息的快速传递,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医生、病人、药师、护士等多方互动。
(二)医院智能化医院智能化是智慧医院建设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包括医疗设备智能化、门诊接待智能化、工作流程自动化、资源管理智能化等。
要求提高医疗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医疗信息的自动化、半自动化,提高医护人员的效率和质量,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品质。
(三)医院网络化医院网络化是智慧医院建设的又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在医院内部实现全面、快速、顺畅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服务,为医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三、智慧医院建设的思路与方法(一)重视医院管理与服务水平智慧医院建设的思路,在于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通过深入了解医院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实现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同时,要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尽量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使其在医院得到舒适愉悦的就医体验。
(二)发挥多方合作优势智慧医院建设需要各方的合作,如政府、拥有医院的机构、医院工作人员及患者,甚至是其他相关的组织与企业。
2023年中医医院工作总结8篇
2023年中医医院工作总结8篇第1篇示例:2023年是中医医院发展的关键之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中医医院全体员工在医院领导的正确指挥下,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就2023年中医医院的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工作。
一、医疗工作总结在2023年,中医医院的医疗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
我们秉承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理念,加强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制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我们成功地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服务。
我们还加强了院内医疗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为医疗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科研领域,中医医院在2023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我们深入挖掘中医药的传统知识,不断探索中医药的现代化应用。
多项科研项目在2023年获得了国家和地方的资助,这为中医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医院管理总结在管理方面,中医医院在2023年注重了医院内部的人文关怀和员工激励。
我们开展了多项员工活动,提高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士气。
我们还进行了医院机构的优化调整,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科普宣传总结在科普方面,中医医院在2023年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了患者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识。
我们开设了中医药知识讲座、健康体检活动等,吸引了大批患者和市民的关注。
我们还积极开展了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五、未来展望2023年的工作总结表明,中医医院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中医医院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与国际医学界的交流合作,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我们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医医院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综上总结,2023年中医医院的工作总结充分肯定了全体员工的努力和成绩。
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态度,继续努力,为中医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医医院必将在未来的征程中不断前行,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第2篇示例:2023年已经过去了,回顾这一年,作为中医医院的一名医务人员,我不禁感慨万分。
中医院医务科年终总结(3篇)
第1篇2021年即将过去,在这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一年里,我院医务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核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2021年医务科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概述1. 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1)加强医疗质量体系建设。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医疗质量管理职责,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2)加强医疗质量控制。
开展定期医疗质量检查,对医疗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质量缺陷,确保医疗安全。
(3)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
2. 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医疗纠纷(1)加强医疗安全意识教育。
定期开展医疗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降低医疗风险。
(2)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
建立健全医疗纠纷投诉处理流程,及时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3)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
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医疗需求,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1)开展人才培养计划。
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2)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高学术影响力。
(3)优化人才激励机制。
完善医务人员晋升、考核、奖惩等制度,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4.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1)加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推进电子病历应用。
加强电子病历质量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3)开展远程医疗合作。
利用远程医疗技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二、工作亮点1. 医疗质量稳步提升。
2021年,我院医疗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患者满意度持续提高。
2. 医疗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主管中药师工作总结
主管中药师工作总结一、背景与目标作为主管中药师,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致力于提高中药房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对中药知识的学习与更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我的工作目标是确保中药房的药品质量与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并为医院的中医药事业做出贡献。
二、工作内容与成果1. 药品管理与质量控制我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中药房的药品采购、验收、储存、调剂和核发等各环节均符合规范。
定期对中药饮片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处理过期、霉变或不符合要求的药品,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同时,我积极与供应商沟通,优化采购渠道,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药品质量。
2. 处方审核与调剂我认真审核每张中药处方,确保处方用药合理、剂量准确、配伍得当。
在调剂过程中,我注重细节,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药品调剂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对于特殊患者或特殊处方,我会主动与医生沟通,了解用药意图,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3. 患者服务与沟通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
对于患者的反馈和建议,我积极倾听、记录并改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同时,我主动与医生、护士等其他医疗人员沟通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4. 专业知识学习与培训我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中药知识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同时,我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了解最新的中药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进展。
我还定期组织中药房内部的业务学习和经验分享会,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问题与改进在工作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中药房的人员配置有时不足,导致工作负荷较大;部分患者对中药的认知度不高,需要更多的科普教育。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人员配置与培训建议医院适当增加中药房的人员配置,以减轻工作负荷,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加强对新进员工的培训力度,使其尽快适应中药房的工作环境。
2. 开展中药科普活动组织中药科普讲座、义诊等活动,提高患者对中药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中心医院工作总结8篇
中心医院工作总结8篇篇1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心医院全体员工秉承“患者至上,质量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此,我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工作目标完成情况1. 全年共接诊患者XX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XX%;2. 完成手术XX台次,其中微创手术占比XX%;3. 医疗质量稳步提升,全年无重大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4. 门诊就诊流程不断优化,患者满意度调查持续提高。
二、主要工作成绩1. 深化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医院积极推进改革工作,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
增设专科门诊,简化就医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2.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院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和考核,确保医疗安全。
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及时反馈患者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
3. 加快医疗技术创新发展医院加强技术创新,推进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
今年成功引进多项微创手术技术,提高了手术效率,减轻了患者痛苦。
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4. 加强内部管理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医护人员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确保医院运营的稳定和安全。
三、经验教训及改进方向1. 经验教训: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个别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有待改善,医疗质量还需加强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2. 改进方向: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推进改革工作,优化就医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二是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安全;三是加强技术创新,推进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提高诊疗效果;四是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医护人员行为。
医院信息化建设演讲稿
医院信息化建设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有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当务之急。
首先,医院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信息化系统,医院可以实现医疗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精准度,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就诊体验。
同时,医院信息化还可以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
其次,医院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信息化系统,医院可以实现对医疗资源的全面调配和管理,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
同时,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帮助医院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监测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最后,医院信息化建设对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信息化系统,医院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度,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提高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同时,医院信息化还可以帮助医院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网络,实现医院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提升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医院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加强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大家!。
县中医医院年终总结讲话(3篇)
第1篇大家好!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首先,我代表县中医医院全体职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医院发展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的全体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县中医医院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们紧紧围绕医院发展目标,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以人才为保障”的工作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质量,取得了显著成绩。
现将2021年医院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1. 深化改革,激发医院发展活力(1)完善医院管理体制。
我们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医院管理体制,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加强了内部监督,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
(2)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我们全面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整体竞争力。
(3)加强学科建设。
我们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加大投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2. 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我们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2)强化临床路径管理。
我们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
(3)加强院感防控。
我们严格执行院感防控措施,加强医务人员培训,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3. 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1)简化就诊流程。
我们优化了就诊流程,减少了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了患者就诊体验。
(2)加强医患沟通。
我们积极开展医患沟通,提高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增进医患关系。
(3)加强信息化建设。
我们积极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4.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1)加强人才培养。
我们加大对医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2)引进高层次人才。
我们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医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024年中医工作计划范本(三篇)
2024年中医工作计划范本第一节:总体工作安排1. 明确工作目标:在2024年,我们的中医工作目标是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增强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2.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中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3. 加强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1. 提升临床医疗水平:组织中医药专家进行临床技术培训,提高临床医生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2. 加强中医药科研:鼓励中医药科研机构和医院开展科研项目,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推动中医药疗效评价和标准制定。
3. 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强中医药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中医药电子病历、远程诊疗等信息化应用,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三节:中医药传承与创新1.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大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和评价制度,提高中医药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2. 推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加强中医药经典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对重要中医药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推动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3. 大力发展中医药医疗机构:支持和培育中医药研究和医疗机构,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和设施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第四节:增强中医药国际影响力1. 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评估,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2.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中医药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机制,积极参加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议,推动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和交流。
3. 打造中医药国际品牌:通过开展中医药文化活动和中医药知识普及,提升中医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中医药国际品牌。
第五节:预算和资源保障1. 制定中医工作经费预算:根据中医工作计划的要求,制定中医工作经费预算,确保中医工作的顺利开展。
2. 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用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推广。
医院中医科2023年工作总结8篇
医院中医科2023年工作总结8篇第1篇示例:2023年已经过去,回顾这一年医院中医科的工作,我们不仅充满了成就感,也面临了挑战,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医院中医科2023年的工作情况。
2023年我们中医科在医疗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我们不断推进中西医结合的工作,针对常见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关节炎等,采用中医药结合西医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患者对我们中医科的治疗效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增加了患者对中医的信任和认可度。
在科研方面,我们中医科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探索中医药在各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我们不断完善中医药的治疗方案,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提高了我们中医科的学术水平,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中医科注重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提高。
每年我们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讲座和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院指导,提高我们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我们也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不断开拓视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023年的工作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由于医患矛盾日益突出,部分患者对中医的治疗效果产生怀疑,选择传统的西医治疗方式,这给我们中医科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宣传中医药的疗效,增强患者对中医的信任感。
中医药行业仍然存在一些乱象,例如假冒伪劣中药品牌售卖、医疗广告违规等问题,这严重损害了中医药的声誉和市场形象。
我们中医科要加强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
2023年是医院中医科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中医药在医疗服务、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应用,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中医科一定能够迎接更多的挑战,取得更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论文推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修订项目,经近二年的研究和辛勤工作,顺利完成了项目计划并于2011年7月结题验收。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项目研究成果《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作为中医药信息行业规范正式颁布实施(国中医药办发〔2011〕46号),《建设规范》和《功能规范》是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和规范性文件。
国家中医药信息“十一五”重大专项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医医院信息化水平,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国中医药发〔2003〕53号)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建设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以下简称“《功能规范》”,两套规范统称“基本规范”),2011年10月12日颁发(国中医药办发〔2011〕46号)实施。
基本规范的发布,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性、规范性、权威性和方向性的指引,必将有利于推进以中医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卫生领域业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有利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持续健康的发展。
制定和出台的背景随着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信息化成为了医改的重要支撑。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
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近年来,卫生部启动了一系列卫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试点和信息标准的研制,取得了包括《电子病本文由收集整理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版)》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医电子病历研发,改变了中医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构建、应用系统集成、运行维护模式、信息安全保障等实现方式,开展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制定,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系统互联互通、数据交换与业务协同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由于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信息技术的发展,业务需求的变化,原《规范》内容不完整,功能欠完善,中医药特色不强,在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方面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把《规范)》修订项目正式列为为中医药临床基本信息标准项目(xbz—001)重要任务,积极开展《规范》的修订工作。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规范》修订符合应用需求、适应医改形势、突出中医药特色,规范修订把握国际信息技术管理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充分贯彻、落实和体现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中医医院管理的规范、办法、指南,广泛进行调研,充分进行论证,在全国公开征求意见,并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严格规范审定,正式颁发了《建设规范》和《功能规范》。
基本规范第一次系统的提出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原则、组织、管理、运行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有关基础设施、应用开发、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应用、运维等要求,突出了中医药特色,明确和完善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指导性,是中医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
基本规范颁发的意义随着卫生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纯的财务管理、临床信息系统转为“以病人为中心、以医院服务为主体、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医医院在整体实力、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信息化基础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和地域差异。
基本规范整合多重标准、融合多方需求,综合考虑全国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为各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适应新形势的建设航标,为统一规范和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制度保证。
基本规范作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指导和规范性文件,将成为确保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不缺位、不滞后、同步推进的重要举措,是卫生部颁发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征求意见稿)》的重要补充。
两套规范各有侧重点,又紧密关联,不仅具有中医药特色、适用于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也适用于综合性医院,是卫生信息标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套规范的颁发,有利于在新医改形式下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帮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利于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化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明确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更好地引导中医医院落实建立信息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工作和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实现各级中医药行政主管部门对中医医院的电子监管。
基本规范内容解析基本规范遵循现有的国家标准以及相关的国际标准,初步建立起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服务管理规范,规范中医医院应用系统基本功能要求,构建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为提升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整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今后开展和实施中医医院信息服务的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打下了基础,也为指导建立我国医院信息平台的认证管理规范和技术测试标准奠定基础。
1.《建设规范》内容解析《建设规范》立足我国国情、确立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基础框架,明确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相关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制定了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运行、维护、安全的规范要求,以及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从管理与技术层面规范了保障信息安全的措施。
《建设规范》侧重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的人、财、物、机制以及系统运行、维护层面的管理规范,并兼顾了对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不涉及医院信息系统技术层面的设计与平台建设。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管理体系建设在先进理念和技术方法上紧紧与新医改形势、卫生信息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信息技术发展相联系,做到了借鉴、吸收、整合、为我所用,符合中医医院管理理念、业务流程、思维模式和市场环境。
2.《功能规范》内容解析《功能规范》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分为基本分系统和推荐分系统,基本分系统功能分为基本和推荐两个等级。
基本分系统是必需建设的系统;推荐分系统是可选择建设的系统。
基本分系统功能分为基本和推荐两个等级。
基本功能是指分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推荐功能是指目前可以暂不具备,但在下一步发展中应当重点扩展的功能。
同时,《功能规范》明确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各分系统与功能点的划分不是固定的,可根据业务需求和业务流程进行分类和组合,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根据业务发展和实际应用的变化,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鼓励建设新系统,增加新功能。
《功能规范》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分类为基础功能与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临床服务部分(26个分系统)和医院管理部分(17个分系统)三个部分,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基本功能规范首次成为规范的内容,它规范了临床服务和医院管理各分系统之间、院内信息系统和院外第三方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的共享平台基本功能。
临床服务部分中,中医电子病历、中医临床研究分析、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医辅助诊疗、中医特殊治疗管理等5个分系统极具中医药特色。
档案管理、医院网站、协同办公、客户关系管理等分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也是首次进入医院管理部分。
基本规范的特点基本规范全面贯彻新医改的政策,紧跟卫生信息和信息技术发展新的形势,要求中医医院积极开展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全面完善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规范,重点强调相关规范、标准应用和落实,提出了保障系统安全运行规范要求,旨在实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规范管理的理念。
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特点:1.系统的构建了基本规范《建设规范》涵盖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从组织管理、机构人员、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应用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安全等各个方面,系统全面的提出了整个过程的规范要求,基本建立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服务管理规范,《功能规范》对中医医院常用45个应用系统功能进行全面规范,对各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2.贯穿“实用、共享”的理念基本规范强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系统集成、互联互通、实用高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预防和减少医疗差错,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两套规范严格遵循卫生部已颁发的规范与指南,《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是对整个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技术设计和规范指南,侧重于医院信息系统中各主要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不涉及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内部功能,基本规范侧重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的人、财、物、机制以及系统运行、维护层面的管理规范,兼顾了对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能规范要求,兼容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规范要求,增加大量中医药特色功能,不涉及医院信息系统技术层面的设计与平台建设。
3. 突出中医药特色功能在保证信息技术先进、高效的同时,《功能规范》充分体现尊重、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功能,在临床、管理各分系统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服务的内涵,努力实现中医专病专科、中医护理、中药饮片、中医适宜技术以及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功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而且特别增加了中医特色分系统的功能规范,为传承创新中医药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4. 提炼建设经验具有指导意义基本规范制定项目组的主要人员来源于基层中医医院,在制定过程中,项目组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中医医院进行了广泛调研,多次论证,而且在全国公开征求意见,全面吸收和提炼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实际经验,因此基本规范在中医医院信息化工作在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安全、服务以及系统功能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将会有效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全面、高效、规范的开展。
贯彻执行中的三点思考1.基本规范需要不断完善与扩充基本规范是一项标准性、规范性和实用性要求较高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工作。
随着全社会对医疗需要的不断变化,随着中医医院现代化管理和中医临床诊疗业务技术的不断发展,基本规范还应在今后的应用中不断地充实与完善。
基本规范是众量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构成要求的有机整体,给出的是更多的是原则性的、共性的规范要求,需要各级中医药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医药医疗机构根据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细化,如在分系统功能、组织管理、规划设计、实施验收、安全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制定相关的更具操作性的规范要求,如:制度、职责、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满足各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